山堂肆考 (四库全书本)/卷006

卷五 山堂肆考 卷六 卷七

  钦定四库全书
  山堂肆考卷六     明 彭大翼 撰天文
  
  云山川气也阴重则色深黒而风阴稍轻则色浅黒而雨惟晴明则白云游飏乃云之本相日射之则红而成霞月射之则炫而为彩皆借日月之光华也云师曰丰隆
  黄云升屋
  春秋孔演图舜将兴黄云升于堂汤将兴白云入于房
  青云浮河
  尚书中候尧沉璧于河白云起廽风摇落礼斗威仪周成王观于河青云浮河
  金枝玉叶
  史记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常有五色云气金枝玉叶止于帝上有花葩之象因作华盖山谷诗玉叶笼残日金枝衬薄霞
  重楼叠阁
  陆士衡浮云赋若层台高观重楼叠阁或如锺首之郁律或如塞门之寥廓
  纪事
  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百官师长皆以云为号
  辨祲
  周礼保章氏以五云之物辨吉凶水旱降丰荒之祲象注曰以二至二分观云色青为虫白为丧赤为兵黒为水黄为丰年气为祲形为象
  从龙
  易乾卦云从龙风从虎
  随马
  唐玄宗天宝十三年封泰山有庆云随马
  覆鼎
  汉武帝时得汾阴宝鼎上祀之黄云覆焉史记封禅书武帝至泰山封禅其夜有白云起封中
  成宫
  汉光武封泰山山上云起遂成宫观
  轮囷
  史记天官书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囷是谓卿云卿云之见喜气也又韩退之庆云表抱日増丽浮空不收既变化而无穷亦卷舒而莫定
  炮车
  文选舟人占云若炮车起急避之乃大风候也东坡诗曰终日江头天色恶炮车云起风欲作张文潜诗曰喜逢山色开眉黛愁对江云起炮车
  触石
  公羊传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遍天下其惟泰山之云耳注曰侧手为肤按指为寸
  汉史汉高祖隐于芒砀山泽间吕后与人俱求得之高祖怪问后曰季所居上常有云气按砀山在今徐州砀山县东南七十里芒山在开封府归德州东一百八十里
  丕生
  魏文帝丕生时有云气青色而圆如车盖当时望气者以为至贵之徴非人臣之气也
  弘景自怡
  梁陶弘景秣陵人隐居华阳高祖问之曰山中何所有景即赋诗答曰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但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仁杰反顾
  唐狄仁杰授并州法曹亲在河阳仁杰登太行山反顾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在其下怅望久之云移乃去杰字怀英并州人
  画灰
  春秋文耀钩楚有苍云如霓围轸七蟠中有荷斧之人向轸而蹲于是楚唐史画灰而云㓕故曰唐史之䇿上灭苍云宋均注轸楚分也云水气灰火气画遗灰故云灭也
  擘絮
  韩诗岭上晴云如擘絮
  色遍州郡
  唐新语崔希乔转冯翊令有云如盖当其厅事须臾五色杂错遍于州郡
  色映殿庭
  宋韩琦字稚圭相州安阳人及第唱名史官奏五色云见色映殿庭
  收笼
  苏东坡曰余自城中还道中云气自山中出如马奔突以手掇开笼收其中归家云盈笼开而放之作䙭云篇
  落槛
  宋章惇谪雷州过小贵州南山寺与僧奉恕倚槛看云曰夏云多奇峰真善比类恕曰相公曾见夏云诗否诗云如峰如火复如绵飞过微阴落槛前大地生灵干欲死不成云雨漫遮天盖讥惇也
  
  易系辞动万物者莫疾乎雷尔雅疾雷为霆合成图轩辕星主雷雨之神董仲舒曰太平之时雷不惊人号令启发而已矣电不眩目宣示光耀而已矣出豫
  易豫卦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徳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作解
  易解卦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拆象曰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
  发声收声
  礼月令仲春之月日夜分雷乃发声仲秋之月日夜分雷始收声
  出地入地
  王充论衡雷于天地为长子以其首长万物为出入也雷二月出地百八十三日雷出则万物出八月入地百八十三日雷入则万物入入则除害出则兴利人君之象也五行志雷入地则孕毓根荄保藏蛰虫避盛阴之害出地则养长华实发扬隐伏宣盛阳之德
  天地大骇
  庄子曰阴阳错行天地大骇于是有雷有电
  阴阳相薄
  淮南子曰阴阳相薄感而为雷激而为霆也
  嫚神而死
  汉志帝乙嫚神而震死盖帝乙尝为韦嚢盛血仰而射之号曰射天后遇雷震而死按程正叔曰霹雳天地之怒气也人怒时必作恶恶气与天地之怒气相搏击遂以震死耳或曰雷所击处必有火何也曰雷自有火如钻木取火如使木中有火岂不烧了木盖是动极则阳生亦自然之理也
  感精而生
  论衡子路感雷精而生尚刚勇亲涉卫难结缨而死孔子每闻雷鸣则中心恻然
  雉雊
  洪范五行传正月雷微动而雉雊
  蛰鸣
  晋李颙雷赋乘云气之郁蓊兮舒电光之炯晃惊蛰虫于始作兮惧远迩之异象
  虎鸣
  河图玉虎晨鸣注云雷声也
  龙出
  九国志吴柴再用为光州一日雷大震家人皆伏匿再用不动俄见有襦袴四人舁再用出庭中复大震屋折有龙出北梦琐言世言乖龙苦于行雨多窜匿为雷神捕之或在古木及檐楹之内
  失箸
  华阳国志曹公尝与先主共坐谓先主曰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会雷震失匕箸谓公曰圣人言迅雷风烈必变良有以也
  焦衣
  世说夏侯玄字太初尝倚柱读书时暴雨霹雳破所倚柱衣服焦然读书如故又诸葛诞以气迈称尝倚柱读书霹雳震其柱而诞自若
  蔡顺环冢
  先贤传蔡顺母平生畏雷亡后每雷震顺环冢泣曰顺在此
  王裒绕墓
  晋书王裒字伟元母畏雷及终每大雷裒绕墓曰裒在此
  孝子传竺弥字道纶父生时畏雷及终每至天阴辄驰至墓伏坟泣
  谢仙书柱
  国史补宋祥符中岳州玉真观为天火所焚惟留一柱有谢仙火三字倒书而刻之庆历中有以此字问何仙姑者辄曰谢仙者雷部中鬼也夫妇皆长三尺其色如玉掌行火于世间后有闻其说于道藏中检之实有谢仙字由是益以仙姑为真仙矣
  阿香推车
  搜神记义兴人姓周永和中出都日暮道边见一新草屋有一女子出门望见周周求寄宿向一更中闻门外有小儿唤阿香云官唤汝推车女子辞去忽骤雷雨明朝视宿处乃一新冢冢口有马迹
  陨台
  淮南子曰齐庶女寡居养姑姑女杀母诬之庶女以冤叫天雷电下击齐景公台陨支体伤折
  碎枕
  异苑记滕放夏枕文石枕卧雷震其枕四解傍人莫不怖慑而放独自若
  碎柏
  世说郭璞尝为王导作卦曰公有震厄可命驾西出数里当得一柏树截如公长置寝处灾可消数日中雷果震柏树粉碎
  收麦
  酉阳杂爼李鄘在北都介休县百姓送解牒止宿于晋祠夜半闻有人扣门云介休王暂借霹雳车某日至介休县界收麦祠内即应良久数人共持一物如幢环缀旛旗凡十八叶有光如电以授之至日介休大雷雨果损麦千馀顷
  震夷伯庙
  实录雷震夷伯之庙罪之也于是展氏有隐慝焉
  震宪陵寝
  汉建和中雷震宪陵寝室是时梁太后兄冀用事杀杜乔李固
  作引
  琴操楚高梁子出游九皋之泽张罛置罟临曲池而渔疾风霣雹雷电晦𡨋玄鹤翔其前白虎吟其后乃援琴作霹雳引
  取书
  异人记唐上元中天台道士王远知善易知人生死祸福作易总十五卷一日雷雨云雾中有一老人叱远知曰所泄禁书何在上帝命吾摄六丁追取远知据地傍有六人青衣已捧书立矣老人责曰上方禁文自有飞天保衡金科秘藏玄都何能辄藏箱帙远知曰青丘老人传授也
  奋铎
  埤雅月令先雷三日奋木铎以令兆民戒其容止者盖迅雷风烈必变所以畏天威也
  佩楔
  李肇国史补雷州每大雷雨多于田野得黳石谓之雷公墨又于霹雳处得楔如斧谓之霹雳楔小儿佩之可以辟恶
  破高禖石
  晋元康七年雷破城南高禖石按高禖石中宫求子祠也贾后妒忌将杀愍怀故天怒击破之
  破元祐碑
  步里客谈宣和殿立元祐奸党碑一夕大风雨为震雷击碎
  金门
  师旷占曰雷从金门起上田旱下田熟
  石室
  孟奥北征记凌云台有白石室名避雷室
  银铅镕流
  梦溪笔谈内侍李舜家为雷所震火从窗出其杂贮银铅器皿悉镕流在地有一宝刀亦镕为汁而室尚俨然
  人马辟易
  宋淳熙十四年六月甲申昩爽祷雨太乙宫乘舆未驾有雷声自内发及和宁门人马辟易相践有失巾屦者
  
  董仲舒曰太平之时电不眩目宣示光耀而已矣埤雅阴阳激耀与雷同发而为光者也
  天精
  淮南子曰天之精雷电风雨也五经通义电雷光也
  天怒
  唐艺文志吴武陵曰雷砰电射天之怒也不能终朝
  飞火
  文选攅云间而飞火
  舒光
  陆士衡诗震雷驱号令惊电夜舒光
  王戎视日
  晋王戎字濬仲目视日不眩烂烂若岩下电太公兵法疾雷不及掩耳卒电不及瞑目又公孙子曰掣电无停光疾雷无馀声
  齐女叫天
  见雷
  耀灵毕
  离骚恐天时之代序兮耀灵毕而西征灵毕电光貌言速也
  闪红绡
  刘禹锡诗馀霞张锦幛轻电闪红绡
  阴阳暴格
  埤雅阴阳暴格分争激射有火生焉其光为电其声为雷今铁石相击则生火烧石投井则起雷又况天地大炉之所薄动真火之所激射乎
  阴阳分争
  庄子曰阴气伏于重泉之下阳气上通于天阴阳分争故为电
  绕斗
  见星
  烧空
  韩偓诗电尾烧空黑云脚飞银线
  离光
  艺文类聚离光初绕电易说卦离为电电火属也
  激气
  淮南子曰电激气也雷以为鞭策
  照夜
  文选丰隆轩其震霆兮列缺晔其照夜注云丰隆雷师也列缺电貌
  烛火
  苏轼服胡麻赋长虹流电光烛天兮
  掣金蛇
  东坡诗电光时掣紫金蛇胡明仲论造化之迹云电之闪烁激疾如金蛇飞腾之状何也曰光之发也惟光适映云际则如是不当云际而在同云之中则无此矣
  飞银索
  古诗过眼金蛇掣鞭空银索飞
  投壶
  神仙传天公与玉女投壶枭而脱误不接者天为之笑所以为电
  施鞭
  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雄羽猎赋霹雳列缺吐火施鞭
  
  蜀都赋舒丹气而为霞
  水蒸
  昆仑山有五色水赤水之气上蒸为霞
  风断
  唐人晚望诗海风吹断暮天霞
  夹月
  文选诗丹霞夹明月又曰朝霞迎白日杨炯少室庙碑青霞起而照天
  冠日
  谢宣远诗轻霞冠秋日
  九光
  十洲记仙霞九光又真诰万里洞中朝玉帝九光霞内宿仙坛
  五色
  内景注五色流霞来接一身谓日景也
  沉绿绮
  杜甫诗落霞沉绿绮谢朓诗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散朱晖
  李峤诗晚霞飞处散朱晖
  明川
  韦应物诗馀霞明远川又残霞照高阁
  照海
  元杰词霞照海兮锦绣开
  梦吞
  李老君之母玉女尝昼寝梦五色霞光入户结如弹丸流入玉女口中吞之遂有孕怀胎八十一年玉女因游花园倦息李树之下老君剖玉女左腋而生须发雪白手指李树曰此吾祖也遂姓李名耳字伯阳又名聃号曰老君生于殷武丁九年至秦昭九年西昇昆仑山修道历年九百九十六岁尝出仕于周敬王之时孔子往问礼焉今道家三清中太清是也
  仰漱
  曹植诗仰首漱朝霞
  子美高飧
  杜诗翠柏苦犹食明霞高可飧
  李白轩举
  酉阳杂爼李白名播海内玄宗于便殿召见神气高朗轩轩然若霞举
  虹蜺
  埤雅雄曰虹雌曰蜺旧说虹常双见鲜盛者雄其暗者雌也一曰赤白色谓之虹青白色谓之蜺一名蝃𬟽淮南子曰天二气则成虹
  感女枢
  帝王世纪瑶光之精贯月如虹感女枢于幽房之中生颛顼
  感女节
  帝王世纪大星如虹下流华渚女节意感而生少昊又舜母握登见大虹感而生舜
  化玉
  晋干宝搜神记孔子作春秋孝经既成斋戒向北辰而拜告备于天有赤虹自上而下化为黄玉长三尺有刻文孔子跪受而读之按干宝或曰于宝
  吐金
  刘敬升异苑记晋陵薛愿义熙初有虹饮其釡须臾噏响便竭愿辇酒灌之随投随咽便吐金满器于是灾弊日祛而丰富岁臻
  斗精
  春秋孔演图霓者斗之乱精
  天弓
  白虎通虹天弓也又谓之帝弓春秋运斗枢枢星散为虹霓
  日雨交
  诗鄘风蝃𬟽在东莫之敢指注云日与雨交倏然成质乃阴阳之气不当交而交者盖天地之淫气随日所映故朝西而暮东也又侯鲭录云薄漏日日照雨滴则虹生今以水噀日自斜视之则晕为虹蜺然虹虽天地淫气不晕于日不成也故今雨气成虹朝阳射之则在西夕阳射之则在东耳
  阴阳交
  蔡邕月令章句蝃𬟽虹也阴阳交接之气著于形色者也
  冬藏
  礼月令季春之月虹始见孟冬之月虹藏不见
  昼见
  薛莹后汉书灵帝光和元年虹昼见于崇德殿前庭中色青赤杨赐曰妖邪所生不正之象也
  二气成
  文中子曰天二气即成虹地二气即泄藏人二气即生病
  五色照
  春秋潜潭巴虹五色迭至照于宫殿有兵革之事
  美人
  异苑记古有夫妻荒年菜食而死俱化成青绛故俗呼为美人虹
  丈夫
  续搜神记庐陵巴丘人陈济作州吏其妻独在家常有一丈夫仪貌端正着绛碧袍采色炫耀相期于一山涧至于寝处不觉有人道相感接比邻人观其所至辄有虹蜺
  为庆为祥
  祥验集唐韦皋镇蜀尝宴西亭遇暴风雨俄顷而齐有虹蜺自空而下垂首于筵吸其饮食且尽首似驴霏然若晴霞公曰虹蜺者妖沴之气吾窃惧此窦卢署曰真天下祥符也夫虹蜺天使也䧏于邪则为戾降于正则为祥公正人也是宜为庆为祥敢以为贺后旬日果有诏拜中书令
  主风主雨
  水虹屈蜺也主雨风虹月晕也主风
  若鸟
  汉书武帝游东莱临大海是岁虹气苍黄若飞鸟集于城阳宫上
  似龙
  东汉五行志灵帝时有黑气堕温明殿东庭中如车盖腾起奋迅体长十馀丈其貌似龙上问蔡邕邕对曰虹著于天而降于庭此所谓天投蜺也
  绕城
  黄帝军占决凡攻城有虹从南方入饮城中者从虹攻之胜白虹绕城不匝从虹所在乃撃之
  贯山
  鸡跖集齐威公时虹贯牛山管仲諌曰毋近妃宫
  饮溪
  笔谈世传虹能入溪涧饮水信然尝见夕虹下涧中饮者两头皆垂涧中使人过涧隔虹对立相去数丈之间如隔绡縠自西望东则见立涧之东向西则为日光所烁
  入井
  南部新书永正二年三月有彩虹入润州大将军张子良宅初入浆瓮饮水尽复入井饮之后子良拜金吾寻历方镇
  白虹贯日
  史记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应劭注燕丹养荆轲令刺秦王精诚感天白虹贯日
  彩虹蔽月
  晋安帝义熙二年七月夜彩虹出西方蔽月
  回馆
  左思吴都赋寒暑隔阂于邃宇虹蜺回带于云馆
  架桥
  李白诗安得五彩虹架天作长桥
  劔彩
  唐苏味道诗纡徐带星渚窈窕架天浔空因壮士见还共美人沉逸势舍良玉神光藻瑞金独留长剑彩终负昔贤心
  练光
  杜子美诗川蜺饮练光
  
  造化权舆东方之气雷南方之气电西方之气虹蜺北方之气云雨雹霰雪
  阳气
  曽子曰阳之专气为雹阴之专气为霰左昭四年大雨雹季武子问于申丰曰雹可御乎对曰圣人在上无雹虽有不为灾古者日在北陆而藏冰西陆朝觌而出之则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雷出不震无菑霜雹
  雨冰
  造化权舆雹者雨之冰也
  三出
  埤雅雹形似半珠其珠皆三出盖雪六出而成花雹三出而成实此阴阳之辨也
  五寸
  史记汉景帝二年秋雨雹大者五寸深二尺
  折木
  孔丛子曰汉永初三年夏河西县大雨雹如杯棬大或如斗杀畜生雉兔折树木
  伤稼
  东观汉记韩棱字伯师为下邳令视事未及周岁吏民爱慕时邻县皆有雹伤稼棱县独无
  如桃李
  风俗通汉成帝问刘向曰俗说文帝时天下断狱二人斗米一钱有此事否对曰不然后元年雨雹如桃李深三尺太宗之代不可为升平
  如莲芡
  宋熙宁中河州雨雹大者如鸡卵小者如莲芡或如人头耳目口鼻皆具无异镌刻次年王师平河州蕃戎授首者甚众岂克胜之符豫告耶
  马头
  汉武帝元封三年十二月雨雹大如马头
  鸡子
  汉宣帝地节四年山阳济阴雨雹如鸡子深二尺五寸杀人并飞鸟皆死
  雍丘神井
  见雾
  安丘都泉
  伏琛齐地记安丘城南三十里有都泉其雹或出或否皆不为灾异
  大如斧
  汉成帝河平二年四月楚国雨雹大如斧飞鸟皆死
  大如砺
  夷王七年冬雨雹大如砺
  阴胁阳
  西京杂记鲍敞问董仲舒曰雹何物也仲舒曰阴气胁阳也
  徴动羽
  风角占徴动羽有雹霜

  山堂肆考卷六
<子部,类书类,山堂肆考>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