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司笔记 (四库全书本)/卷18

卷十七 卷十八 设官
作者:吴暻
卷十九

左司笔记卷之十八

   设官

昔周公作周官定位分职法度相持故天官司会地官司

徒分掌天下百物财用之会计与其土地人民之数户部

之职由来尚矣远于班固始著百官公卿表记汉代置官

本末而司存未悉后汉书依官簿采新汲令王隆小学汉

官篇撰百官而六曹职分廼获条贯其犹周公之遗意

乎 国朝官制大略沿明旧章而存改损益自成一代之

常宪因具考古今异同以示后之来者序设官第十八

户部尚书正二品南宋志尚书第三品唐六典正三品宋志后一品金元志并作正三品明正二品

 满尚书一人

 汉尚书一人按今尚书周之地官卿也汉成帝始置民曹尚书主建人上书事后汉光武置三公

  曹魏置左民尚书晋初省之惠帝复置左民尚书东晋及宋齐梁陈并置左户尚书后魏有左民右民等

  尚书七齐有度支尚书后周依周官置地官府大司徒卿隋初有度支尚书开皇二年改民部尚书唐初

  周之贞观二十三年改户部尚书明庆元年改度支尚书龙朔二年改司元太常伯咸亨二年复为户部

  尚书光宅二年改地官尚书神龙元年复故宋初置三司使掌户部事元丰中罢三司归户部尚书辽有南

  而户部尚书金有戸部尚书元正统初以吏户礼为左三部合置尚书二人至元元年分置户部尚书三

  人二十四年复增置尚书二人大德五年省一人明置户部尚书一人国朝初以其勒管部事寻户部尚书如明制

户部左右侍郎正三品唐六与正四品下宋志正四品上金元志并作正四品明正三品

 满左侍郎一人

汉左侍郎一人

满右侍郎一人

汉右侍郎一人本朝满汉右侍郎兼掌钱法事按今侍郎周之地官小司徒中大夫也汉以

 来尚书侍郎盖今郎中之任后周依周官隋置民部侍郎唐因之贞观以后并随曹改复龙朔二年改司

 元少常伯唐侍郎一人长安四年加一人宋侍郎二人达有南面户部侍郎金置侍郎二人泰和八

 年减一人承安二年复故元至元初置侍郎四人后改二人明初置左右侍郎二人嘉靖中以侍郎一人

 总理西苑农事寻复故国朝置左右侍郎如明制

  按唐六与户部尚书侍郎之职掌天下户口井田

  之政令凡徭赋职贡之方经费赒给之筭藏货赢

  储之准悉以咨之其属四一曰户部二曰度支三

曰金部四曰仓部尚书侍郎总其职务而奉行其

制命文献通考云宋制户口田产钱糓食货之政

令皆归于三司宋职官副三司有盐铁度支户部三使分天下为十道京东曰左计

京西曰右计又置左右计使总计使盐铁掌七案曰兵案胄案尚税案都盐案茶案铁案设案度支

掌八案曰赏给案钱帛案粮料案常平案发莲案骑案斛斗案百官案户部掌五案曰户税案上供

案修造案曲案衣粮案户曹但受天下之土贡元会陈于庭

而已元丰官制行罢三司归户部左右曹左曹分

案三曰户口曰农田曰检法右曹分案六曰常平

曰免役曰坊场曰平凖曰检法曰知杂其二曹之

事并今侍郎通治之而尚书不与焉时尚书之职止祭祀奉俎

朝会奏贡物不判钱叙事宋史元祐初侍郎司马光言天下钱

谷之数五曹各得支用时左右曹而下亦有度支金仓三部朱志度支分案

五曰度支发运支供赏何知杂金部分案六曰左截右藏钱帛权易请给知杂仓部分案六曰会场

上供难籴给纳知杂闲拆户部不知出纳见在无以量入为出

乞令尚书兼领左右曹事有散在五曹寺监者并

归户部使尚书周知其数则利权归一天下之财

庶几可理由是尚书乃并判钱谷矣今制尚书侍

郎之属自江南而下凡十有四司与宋制不同而

令史名目尚有民支金仓之号是亦唐代之遗意

也夫

   又按晋书百官志汉置尚书五人分四曹曰常侍

   曹曰二千石曹曰民曹曰主客曹通掌图书秘记

   章奏之事各有其任后汉光武置三公曹主岁尽

   考课诸州事而民曹则主缮修功作盐池园苑事

   又置中都官曹分六曹时常侍曹改曰吏部曹幷令仆二人

   谓之八座尚书盖六曹之名自光武始也是时别

   置司徒公一人掌人民事大司农卿一人掌诸钱

   谷金帛诸货币郡国四时上月旦见钱谷簿其逋

   未毕各具别之则汉之三公曹尚书司徒公大司

   农卿皆今户部之职其民曹则今之工部也而六

   典止以盐池事属户部乃谓后汉时民曹兼工官

   之任非矣

堂主事六人正六品分掌南北扬子房南二人主满郎中以下拨司调司差遣诸事北四人主

  红本启奏拨饷诸事南笔帖式八人北笔帖式四人本房笔估式十六人及本科书办俱属北档子房又

  有皂据二人○按堂主事前代无之本朝设俱满缺属尚书侍郎下

  堂书八人管尚书侍郎案牍事

  承发科书办四人管科抄咨呈分发十四司事

  钱法堂书办四人管宝泉局钱法事

  本科书办十二人管书写本章折子事内二人管拨饷事

  堂官二人管公座赞礼传三堂堂论事

  印官一人管初信事

  门官二人管放奏传报公座唱名诸声

  差官一人管送各衙门片子事

  传点一人管三堂出署传点事

  皂𨽾十二人管传呼巡逻事

  按后汉志令史十八人秩二百石曹有三主书后增剧曹三人合二十一人晋置正令史百二十人书令

  史百三十人陪因之此总六曹之教而书之耳唐六典户部尚书侍郎下令史十七人书令史三十四人

  计史一人亭长六人掌固十人度支令史十六人书令史三十三人计史一人固四人全部令史十人

  书令史二十一人计史一人掌固十人仓部令史十二人书令史二十二人计史一人掌固四人共二百

  有四人家志左曹吏三十人右曹吏三十人度支吏五十人金部吏六十人仓部吏二十五人金志令史

  七十二人内女直十七人译史五人通事二人元志令史六十一人回回令史六人怯里女赤一人知印

  二人奉差三十二人蒙古书焉一人典吏二十二人司计官四人共百二十有九人明户部吏百七十人

  人盖一曹之吏皆在焉令尚书侍郎下止载三堂书吏馀属十四司下

总督仓场满汉侍郎二人正三品专主天下漕运不治部事领坐粮厅十仓监督

  圆初置汉侍郎一频治九年增置满侍郎一

  笔帖式四人

  书办八人分管漕运事曰东科西科漕科详科本科印科堂房火房

  皂𨽾十二人已上书皂𨽾俱由仓场衙门补用外有舍人由坐粮厅起送听用

   按后汉志大司农卿属太仓令一人主受郡国传

   漕谷盖此职也唐置司农寺卿一人少卿二人

   二年改司稼寺掌仓储委积之事宋元丰官制置司农寺

   卿少卿凡京师官吏禄廪辨其精粗而为之等诸

   路岁运至京师遣官阅其名色而分纳于仓以给

   兵食岁具封桩月具见存之数奏闻有负欠者计

   其亏数上于仓部建炎三年罢司农寺归户部辽置燕京转运

   使司金置太仓使副使掌九谷廪藏出纳之事贞

   枯中又置提举仓场司元置京畿都漕运使司

   善政记都漕运司领仓三十二一仓之官或五人或四人三人槩仅百员明初置总督

   仓场衙门宣德中增置户部尚书一人专督仓场

   寻省其后别置侍郎一人同中官理之明宣德时置总督仓

   场太监一人正德闲添歪至十七八人嘉靖初留四人十四年户部尚书梁材䟽其弊乃尽裁革

   又置巡仓御史一人按本朝初亦设巡仓御史后者万暦中令户

   部左侍郎分治其事寻复故盖明制也

满郎中十八人正五品

汉郎中十四人正五品南宋志尚书亟郎第六品唐六兴从五品上宋志从五品金元志并

  作从五品明正五品○按周官司徒属有下大夫盖今郎中之任也溪尚书郎四人一主户口垦田一主

  财帛委输魏有左民郎曹西晋兼置户民郎曹东晋及宋齐唯有民部曹梁陈为左户郎后魏为左户曹

  郎北齐有左民郎曾隋初民部郎曹置侍郎二人后除侍字唐初为郎中贞观初改户部明庆改度支龙

  朔为司元大夫神龙复故家置左右曹度支金部仓部郎中十人金置郎中二人天德中置五人泰和中

  置四人贞祐中置八人后改六人元至元中置郎中四人明置郎中二十一人国朝初置户部正理事官

  副理事官寻改郎中员外郎主事如明制

满员外三十八人从五品

汉员外郎十四人从五品唐六典从六品上宋志从七品金元志并作从六品明从五品

  ○按周官司徒有上士盖今员外郎之任也汉以来无此官隋开皇六年置民部员外郎后改氏曹承务

  郎唐置员外郎五人宋置员外郎十人金置员外郎三人泰和贞祐中随时损益元置员外郎三人明置

  员外郎十三人

满主事十六人正六品

汉主事十四人正六品唐六与从九品上金志作从七品明正六品曰按汉以朱无此官隋时

  始置唐主事十二人家者金置主事五人内女直司二人汉人司三人元置主事八人明置五十人○本

  朝曹箚山东山西广东云南皆置主事二康熙三十八年七月四司各裁主事一人

  笔帖式七十五人七品八品无品主国书○按元志户部下置蒙古必

  七人

  书办七十一人科场职掌分属十四司下皂𨽾四十二人 长差

  十四人

江南司掌安徽江苏二布政司都司江宁苏州织造钱粮

出入之事科房五曰民科曰支科曰金科曰仓科曰火房

四科分掌府州县钱粮火房主收掌文书已下诸司仿此○按明洪武二

  十三年改十三司分民支金仓四科

浙江司掌浙江布政司都司浙江织造钱粮出入之事科

房五曰民科曰支科曰金科曰仓科曰火房

江西司掌江西布政司钱粮出入之事科房五曰民科曰

支科曰金科曰仓科曰火房

湖广司掌湖北湖南二布政司都司钱粮出入之事科房

五曰民科曰支科曰金科曰仓科曰火房

福建司掌福建布政司及直𨽾地丁出口等钱粮出入之

事科房六曰保民科主保宣民科主宣曰河民科主河

支科曰金科曰仓科曰火房

山东司掌山东布政司都司盛京钱粮出入及两淮两淅

长芦河东福建广东诸盐课发遣奉天人口事科房五曰

民科曰支科曰金科曰仓科曰火房又有盐引印官八人管引八人俱属本司下

山西司掌山西布政司钱粮出入之事科房五曰民科曰

支科曰金科曰仓科曰火房

河南司掌河南布政司钱粮出入之事科房五曰民科曰

支科曰金科曰仓科曰火房

陜西司掌陜西甘肃二布政司都司行都司及甘肃五司

茶马钱粮出入之事及内外官俸禄科房六曰民科曰支

科曰金科曰仓科曰俸粮科主官曰火房

四川司掌四川布政司钱粮出入及京师草科发遣口外

人口事科房五曰民科曰支科曰金科曰仓科曰火房

  人圈安发遣人口属本司下内置章京一人拨十库一人披甲十人皂𨽾二人主之

广东司掌广东布政司都司钱粮出入及祭杞朝仪堂司

各官到任离任考选行取典试关差仓差书辨著役咨送

诸事科房三曰民科曰仓科曰火房

广西司掌广西布政司钱粮出入及钱法内仓豆科直𨽾

芝蔴油面诸事科房五曰民科曰支科曰金科曰仓科曰

火房

云南司掌云南布政司钱粮出入及漕运坐粮厅十仓考

族事科房五曰南漕科曰北漕科曰金科曰支科曰火房

贵州司掌贵州布政司钱粮出入及本部三库十二钞关

四海关崇文门京师口抽分诸税课事科房五曰民科曰

支科曰金科曰仓科曰火房

   按唐六典户部郎中员外郎掌天下州县户口之

   事凡天下十道任𡈽所出而为贡赋之差一曰关

   内道今陜西二曰河南道今河南山东境三曰河东道今山西

   四曰河北道今河南直𨽾境五曰山东道今湖广及四川北京又有山南

   西道亦今四川境六曰陇右道今陜西七曰淮南道今江南湖广境

   八曰江南道今江南浙江福建为东道湖广江西贵州为西道九曰剑南

   道今四川南境十曰领南道今广东广西境每一岁一造计帐

   三岁一造户籍皆户部总而领焉宋亦分河南河

   东关西剑南淮南江南东西两浙广南为十道今

之十四司义略本此但唐户部止用郎中二人员

外郎二人以九等定天下之户均其圡田以租庸

调敛其物而租赋物产丰纳之宜水陆道涂之利

则度支掌之库藏出纳权衡度量之数两京诸市

交易之事唐志有两京市和市宫市等名百官军镇蕃客及宫人

之赐则金部掌之库诸租税样粮仓廪义仓常平

之事以木契百合诸司出给之数则仓部掌之宋

分五曹其官守亦与唐为近盖古之户部民与地

二而今之户部民与地一古则通掌天下今则专

主一省若诸侯之国然为云南贵州二司犹有金

仓之遗云南主仓储若古之仓部贵州主库藏若古之金部矣此又古今官

制之异也

又按西汉尚书郎四人分掌尚书后汉侍郎三十

六人一曹止六人主作文书起草蔡质汉旧仪尚书郎初从三署

谐台试初上台称守尚书郎岁满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魏尚书曹二十五郎

晋志魏有金部度支库部农部仓部民曹六郎每一郎鈌白试诸孝廉能结之案者五人谨封奏其

姓名补之西晋置三十四曹郎晋武帝罢农部剁置左民右民二曹馀如故

东晋省至十五曹廉穆以复但存金部仓部度支左民四曹而已南北朝

制度不一南宋志高祖置十九曹南齐度支领四曹左民领二曹隋初置三

十郎度支尚书度支仓部左户右户金部库部凡六部虽历代因时迁改

而户部之属大抵以六部为率自开皇后始有员

外郎主事之名而郎官冗矣唐置郎中以下合二

十人宋置五曹止十人五曹皆无主事辽置南面北面尚

书省有北南大王二院其属号为北院郎君又有

东京中京西京之分辽志有东京户部使司中京度支使司西京计司

置十人元置十五人明初设子部唐志六部以本竹为头司馀为

沿唐故名置民部度支部金部仓部郎中员外

郎各一人洪武中改为十二部内有北平一部江南云南贵州皆无

后改为十二清吏司改首领官主事为司官

事汉以后皆下同禄史之属与郎中员外郎并领曹事自洪武始永乐初改北平

司为北京司寻省增置云南贵州交趾三司宣德

中省交趾司定为十三司郎官之制互有损益据

会典所载郎中二十一人陜西司郎中三人山东司郎中二人山西司郎

中四人云南司郎中三人贵州司郎中三人员外郎十三人主事五十

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广陜西山西七司主事各四人云南司主事九人山东四川贵州三司

各三人广东广西二司主事各二人皆区分其职掌陜西司郎中一人縂理甘肃钱

粮一人庄札花马池整理客兵粮草隆庆中改驻延绥镇城山东司郎中一人总理辽东粮饷山西

司郎中一人总理宣府粮储一人总理大同粮储一人提督苏州等处粮草云南司郎中一人通州

管理粮储一人东官厅监收放钱粮贵州司郎中一人总理密云粮饷一人总理永平粮饷湖广司主

事三人管通州大运等仓山西司主事一人宁武管粮云南司主事管旧大仓是时称

行郎中曰边郎盖主出纳边储之事 本朝省之

唯增置江南一司而福建之兼辖直𨽾山东之盐

政云南之漕运贵州之榷关皆明旧矣按明会典万暦三年

以北直𨽾归福建司南直𨽾归四川司盐课归山东司馆德诸仓归云南司御马蒙房诸仓归广西

司崇文门浒墅等关归贵州司则是江南乃四川司所兼辖者本朝初始设之明明尚有五军都

督府锦衣等各卫仓分属十三司今并废

又按本朝设官之制满汉司职守相埓而其官秩

则微有不同者满司不论郎中以下皆号曰章京

汉司由吏部铨除之日即定其职掌满司则唯郎

中不论旗为公迁之职其馀员外郎主事皆分八

旗补用曰旗分受事日随堂上官拨某司办事曰

拨司久之量才之大小掌事之繁减分大司小司

之名曰调司本部以江南山东福建贵州云南为大司馀皆小司今陜西山西二司事

例繁冗称曰内陜西外山西司其职掌亦与大司相等一司或五六人或三

四人时有差遣或远近不同至数月及终岁始回

部则用他司人补之满郎中之迁也内而京堂学

士科道外而籓臬汉郎中则止佥事知府耳满员

外郎之迁也或转词苑翰林院侍讲侍读等官或改科道言

路官汉员外郎则不过曹郎一席耳满主事之迁

也或改官坊局詹事府中允官或换秩内阁内阁侍读官汉主

   事则改台省改铨部此满汉异同之大凡也然满

   州主事由任子而授者则官𡍼较易其他皆由笔

   帖式历俸而得有迟至二十馀年而始受此职者

   若保举才能不数年闲立跻清班而去苟一生之

   内荐牍无名而徒守此区区之俸则将白首于郎

   署矣至于笔帖式有七品八品无品之别专主翻

   译国书其文理优长者曰掌稿大司有至二十人

   以外者小司则二三人而已此又满司异同之大

   尼也余故采其梗槩以著于篇又旧制郎中以下汉军皆补汉缺康

   熙二十五年后除之

司务厅满汉司务二人从九品主收掌各直省文书○按明会典户部首领官有照

   唐一人检校一人○本朝著

  书办一人 皂𨽾二人 大门皂𨽾二人主启

八旗司本朝以镶黄正黄正白为上三旗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为下五旗俱曰固山司主八旗

户口田土争讼事调各司满官主之旧制有汉军蒙古员外郎各一人今省

每司俱用协审汉官一人汉官协审之例以六月为满但主汉字文书押字行文而已

笔帖式三十二人书办随曹拨遣用浙江江西湖广河南陜西广西四川贵州八

司书办分掌之皂𨽾九人又有八旗拨什库属本旗司下

银库郎中一人主收掌各直省解部钱粮

  员外郎一人

  司库二人亦曰乌林大

  笔帖式八人 书办三人 验匠二人 银匠三人

   皂𨽾一人

縀匹库郎中一人主收掌织造縀匹及各省布帛诸物

  员外郎一人

  司库二人

  笔帖式八人 书办二人 皂𨽾一人

颜料库郎中一人主收掌各直省颜料

  员外郎一人

  司库二人

 笔帖式八人 书办二人 皂𨽾一人

  按周官内府中士掌货贿职内上士主泉货所入职币上士掌邦财之币后汉志大司农唧下部丞

  一人主帑藏少府乡下中藏府令掌中币帛金银诸货物晋志尚书左丞掌壹内库藏之物东晋御

  史台置库晋北齐有左右藏金后周有外府上士下士隋志有左在藏金又有纹绢丞唐志左藏署

  个掌库藏钱布帛离终右义署今掌铜铁毛甫玩弄之物金王珠宝香彩色诸方贡献杂物宋志

  有左封库使内库使志有左右藏使左掌金釲珠玉宝货钱带右掌锦帛县帛毛揭诸道

  常课诸色杂货元志有万亿宝源库提举掌实钞玉器禹亿广源库提举掌香药䍕札诸物万德绮

  源库提举掌诸色匹万亿赋源库提举掌丝棉布诸物四库并设副提举知事照磨架阁库管

  勾主之明会典有太仓银库贼罚库广积库外承寺人使而内承运库西十库皆太监主之

  右三库共置满楼军三十二人亦曰乌林大汉楼军一

   百二十人守焉按金志左右藏库各置本把四人元志四库置提案犊五人司吏

   七十二人译史五人司库百人内以色目二人参之盖本把司库若今之楼军矣

内仓监督一人主内大仓未丑事满官为之又有南馆监督北馆监督各一人专主口外蒙古口粮

   ○按元志有大都大仓提举掌内府走持米豆

  笔帖式四人 书办一人 皂𨽾四人

草豆馆监督一人主上驷洗象房各馆草豆事端官为之旧制草属四川司豆属广西司康熙

   三十四年置○按元志度支监有掌给马驼刍粟唧三人太监二人又有少监监巫经历知事等官

  笔帖式一人 书办三人 招买十四人内稻草招买一人谷

   草托买十三人皂𨽾四人

宝泉局满汉监督二人主户部铸钱事○按唐志有诸铸钱监

  笔帖式一人 大使一人 书办二人又大使书办一人𬬻

  头一百人 看史匠一人 翻沙匠二人 杂作匠

  二人 刷灰匠一人 锉边匠一人 滚边匠一人

  唐洗匠一人 细钱匠一人按明制又有堂官印官总科筭科铜库库书

   火房管造样钱承印等书吏钱人役道风搜检馀丁钱总寺石

  右三监督俱本部差

崇文门监督一人主京师诸门税课事○按周官有司门下大夫门下士汉有都司总监十二门

   官隋志有南塘税库全丞宋志有都啇税院都宣司提举掌诸色课程幷颂京师各市明置崇

   大门部税宣课司

  笔帖式一人 大使一人 书办二人 招买一人

   又有各行经纪颜料铺户俱属崇文门下

左右翼抽分二人主京师人口中马驴骡猪羊杂税事○按周官有司市下大夫汉有长安市长

   丞后汉志大司下有碓阳市长丞置明法吏啬夫斗食佐之晋志库曹掌牛马市租隋志有太

   官署丞唐志有两京诸市署令一人又有互市监朱志有都提举市易司元志有马市楮羊市牛驴

   市果木市鱼蟹市煤木所等提领

  笔帖式二人 书办六人

杀虎口抽分一人

  笔帖式一人 书办三人

张家口抽分一人

  笔帖式一人 书办三人

山海关监督一人系小

  笔帖式一人 书办八人

天滗关监督一人已下分主各省商税事○按嶓官有可关上士中士每关下士二人东晋置津

   主一人赋言一人明宣德矣年置钞关主事七人

  笔帖式一人 书办八人

临清关监督一人

  笔帖式一人 书办八人

浒墅关监督一人按本朝以浒墅淮安扬州北新芜湖大平六关曰六大关

  笔帖式一人 书办八人

芜湖关监督一人

  笔帖式一人 书办八人          

淮安关监督一人

  笔帖式一人 书办八人

扬州关监督一人

  笔帖式一人 书办八人

凤阳关监督一人

  笔帖式一人 书办八人

北新关监督一人

  笔帖式一人 书办八人

湖口关监督一人

  笔帖式一人 书办八人

赣关桥监督一人

  笔帖式一人 书办八人

大平桥监督一人

  笔帖式一人 书办八人

江南海关监督一人

  笔帖式一人 书办八人

浙江海关监都一人

  笔帖式一人 书办八人

福建海关监督一人

  笔帖式一人 书办八人

广东海关监督一人

  笔帖式一人 书办八人

  右二十一监督由本部广东司题差贵州司考核一

  年差满报部本朝初制各关差俱用戸部汉司官顺治五年兼用户部清汉官各一人策帖

  式哈哈番一人康熙二十年后六部轮差四年崇文门归顺天府治中天津关天津道芜湖关归地太

  道扬州归驿道浒关归苏常道进安关淮海道此新关归浙江右布政八年仍差六部满汉官

  三十七年选释内务府六部等树门官共四十八人开例点用笔帖式拜唐阿共八十四人听内阁差

  遣四十一年门关各添置杜大一人各关书办俱由贵州司报满

坐粮厅满汉二人主各当漕运事已下并属总督仓倒门○按明会典嘉靖九年置通仓坐粮

  厅员外郎一人○本朝有大通桥满汉监督二人笔帖式一人书办三人集粮军户二十八人水脚一十

  三人白粉章户一十三人水二人板木车户一十三人生转运京仓事康熙四十一年十二月栽倂坐

  粮厅元志之新运粮提举司至元中置管车二百五十辆有达鲁花赤一人以都举同提举吏目副之

  盖监督之职也

  笔帖式一人 石坝州判一人 土坝州同一人

  通济库大使一人 书办十二人 漕粮经纪一百

  人 句粮经纪二十五人 土坝车户二十五人

  白粮永脚八人 军粮水脚一百一十七人

禄米仓监督一人已下分主人旗兵食事○按左九四仓右翼九曰仓曰京仓

  笔帖式一人 八仓各置满州蒙古汉军章京三人

  披甲四十人舟之 书办二人 攒典二人 头役

  六人又有雇长二人各仓或补或缺花户二十四人 皂𨽾六人

  铺军二人

海运仓监督一人

  笔帖式一人 书办二人 攒典二人 头投六人

   花戸二十四人 皂𨽾六人 铺军二人

旧太仓监督一人

  笔帖式一人 书办二人 攒典二人 头投六人

   花戸二十四人 皂𨽾六人 铺军二人

南新仓监督一人

  笔帖式一人 书办二人 攒典二人 头役六人

   花户二十四人 皂𨽾六人 铺军二人

北新仓监督一人

  笔帖式一人 书办二人 攒典二人 头役六人

   花戸二十四人 皂𨽾六人 铺军二人

富新仓监督一人

  笔帖式一人 书办二人 攒典二人 头役六人

   花户二十四人 皂𨽾六人 铺军二人

太平仓监督一人

  笔帖式一人 书办二人 攒典二人 头役六人

   花户二十四人 皂𨽾六人 铺军二人

兴平仓监督一人

  笔帖式一人 书办二人 攒典二人 头役六人

   花户二十四人 皂𨽾六人 铺军二人

大西仓满汉监督二人大西中南二仓曰通仓主亲王以下满汉官禄事二仓各置旗

   下散职二人披甲四十人守之

  笔帖式一人 书办三人又有攒典无定额甲斗二十四人

   头役十八人又有十二官下雇长无定额铺军五十五人 小

   脚一百二十三人

中南仓满汉监督二人

  笔帖式一人 书办三人又有攒典无定额甲斗二十人

   雇长九十六人 铺军九十人 小脚一百二十

   八人

   按周官有廪人舍人仓人司禄秦有太仓令丞汉因之后汉志大司养卿下有荣阳廒仓官晋志有

   东西南北部护漕椽东晋有未仓石头仓亟南宋志大将军下仓曹主仓谷事获周有司仓下大夫

   隋志有左右中部三仓丞启志有太仓署令三人丞二人朱志下卸司掌受纲运有检察斛面官又

   有二十五仓监官金志仓场司监支纳十六人元志京师通州等仓监支纳共六十三人明制皆用

   户部员外郎主事为之会典载各仓俱设太监一人又有大使副使攒典军斗斗级库子修仓天匠

   等名各仓官俱以致仕千百户分守焉

  右十二差由本部广东司题差云南司考核三年差

满报部本朝顺治初制京仓差满洲章京一人户部汉官一人笔帖式一人焉法一人外郎一人

十六年始用满汉监督四人主之康熙四年增置监督四人三十五年改坐种厅为三年差用各衙门保

举官员差遣三十六年又改大通桥为三年差木用保举官员差遣三十九年复故四十二年五月十仓

监督供改三年差用满洲才能官员为之旧制按作分衙门论俸题差定例六部各为一分宋人府内阁

起居注都察院为一分督太仆寺为一分理籓院大理寺光禄寺为一分坐粮厅十仓书办俱由广东司

报满○又巡盐监察御史六人主两淮两浙长芦河东福建广东盐务俱都察院题差本部山东司考核

故附载之

 按隋唐以前官制未繁六典载户部官主事而下

 不闻更有他职迨宋设三司而除目遂杂时又置

 户部都拘辖司总领内外财赋之数又有推勘检

 法官干当公事诸石目金置架阁库管勾同管勾

 检法官勾当官干事官场官元置宝钞库提举造

 库烧钞东西等库达鲁花赤大都酒库提举抄纸

 坊提领印造盐茶引大使并属戸部明置宝钞库

 抄纸局印造局等官永乐后改南直𨽾为留都又

 置南京户部其官数略与北京等今皆废因叙设

 官后第书之以偹考其有职司钱谷而不属于本

 曹者不具录

 

 

 

 

 

 

 

 

 

 

 

左司笔记卷之十八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