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壬子燕行杂识
◀上一卷 全书终

壬子。余以原任大臣。退居杨州陶山村舍。是年四月初三日政。差谢恩正使。后又兼进贺使。 赵最寿为副使。李龟休为书状官。前此清国所纂明史中。有诬及 仁祖反正时事者。桢,枏在 显宗朝使燕归。陈请辨诬。而朝议参差。寝却不施。甲寅后。桢辈复申前说。权奸依其言。遣使辨之。彼国不唯不许。诘问其何由得见禁书。我国遂不敢复言。因为停止者。近五十年。至乙巳。赵文命以书状回来。以不复辨诬为慨惋语。书之日记以启。 上见之以为此当亟行辨晰。遂遣使陈辨。彼国虽许改纂。而迁就不许者。又六七年。昨岁节使之往。又申请刊颁。彼国誊示改正之本。我国以此为恩。有此遣使之举矣。是日讲筵。文命以右议政入侍。 上谓文命曰。今番谢恩使。异于他使行。当以大臣差送。大臣无可去者乎。虽在外大臣。岂不可为此行。卿与领相 时洪致中为领议政。 素患之外。庙谟不可旷废。决不当往。两卿之外。谁当往者。文命曰。在外大臣中。李某可往乎。李某之外。无可往者。某亦有何不去之端乎。盖是行正当炎潦。时辈皆惮行。宗班亦不肯行。 上意与时议遂欲属之废退人。有是举。吏曹乃以余越次入拟受点。此前庚戌。余见差谢恩使。力辞而递。盖以吾辈情迹。虽系往役。亦难出脚故也。今此再命。又有专属之旨。非比泛除。辞解甚难。而亦不欲昧然承当。再上章列情病。辞意恳迫。辄皆不许。 上意似落落。不得已以五月初六日入京。为治任发程计。该曹涓吉以七月初八日。方物封裹。同月十一日。拜表启下。六月十三日。书状官李龟休陞拜承旨。韩德厚为其代。是时旱甚。旱馀必多雨。七月望间。正当潦溽。道途淹滞。方物霑湿之患。俱属可虑。日期急迫。行具亦患窘碍。朝议颇以退定行期为当。副使固请同入陈白。余必欲亟往迅返。殊无退行意。而同行意牢不可破。七月初五日。与副使书状请对。略陈稍退意。左议政赵文命,右议政徐命均亦助之。 上命退定于今望后。

到小黑山汉军吴元亮家宿。此家列置泥金画朱欌四部。以泥金书关雎三章。且书七言律一首。其诗曰。作对神仙降碧天。琼枝玉树共翩翩。欢腾画阁飞香雾。喜溢兰房散彩烟。白璧合成佳配耦。红丝系就好因缘。婵娥自守清虚府。未睹人间美少年。盖北俗当新婚。必备给彩欌。故家家有列欌。新者可知其为新婚。故者可知其为经婚之久矣。

到十三山甲军赵连城家宿。迎送官送山查正果。闻此处人林玠方为驿丞。以善刻图章名。使安译邀来。语不能通。以文字相酬答。渠书示曰。老先生德尊年长。得亲教。益幸幸。余问年甲来历。答曰。年三十二岁。世居盖州。先祖移居江南。今复寓于盛京。余问所业。答曰。少小废学。且生于家落之后。未获读书。无足呈教。又问颇得留心圣贤性理之学否。答曰。诗文已自未学。而况圣贤性理之学耶。无足为长者闻耳。问雅闻工于篆刻。愿窥剞劂之妙。答曰。如此小技。愿政 与正同 大方。但此间无有。先生归日。当印册就正。余曾托赴燕人。刻来图章。有印本挟在书卷中。出示之。金益谦所刻印本亦出示。答曰好。然皆近时俗。泛无古气耳。印章须古雅为上。均和次之。余更问我东最重中原人所刻。今乃贬之如许者何也。笑答曰。大约系琉璃厂所刻。琉璃厂者。巿肆别称。其国卖术求售之处诸品。皆俗故云尔。至金益谦所刻小图章本贯及字。皆称好。姓名图章大小二颗亦称好。而李字稍不合云。盖李字之木。不连于子字故也。至燕人所刻图章本贯字二颗。以为字未悮刀法。近于俗。本贯姓字三颗。亦曰此三件皆用得。惟稍俗耳。又书曰。近日多此等刀法耳。此三方字。皆是刀法不流动耳。此等妄议。未知能当大鉴家之意否。余言吾意正如是。欲借高乎一一改正。答曰。当得效劳。先生归期若迫。恐难全附所望耳。余答曰。归日尚馀数月。足容周旋。又问石携来耶。若携来。当稍改即妙。余答以未携。且言本国石品不佳。欲求诸此中而奉请。答曰。此间亦难得佳者。当以二石奉赠。余执一杯酒劝飮。答曰。中国礼。主人亦不先飮久之矣。况此亦不必拘礼。且曰。鄙年幼。且生于此地。礼久不习矣。先生勿以野人见哂。幸甚幸甚。遂数三吸酒。书示曰。贵国酒佳胜。但量薄耳。谨少领。以领盛意。仍更飮。有不堪之状。余请随量。不必尽爵。答曰。酒佳。极恨量薄。尽倾一杯。其酒即烧酒也。燕中酒味甚淡薄。而烧酒甚烈。屡吸而止。故意谓畏其烈也。后闻此中人飮酒及茶。本不一吸即尽。必屡次吸之。乃其国俗然矣。临归。书示曰。拜别怅恨。先生归日幸早。降以聆清诲为荷。观其书不停辍。笔亦有法。自是雅士矣。

过杏山堡七里河。申时。到高桥堡汉军王自宽家宿。此地有吴光霦者。为吴三桂员外郞。吴兵见败之后。被谪于此。仍居此地。年今八十七。副使干粮。译官崔寿城往见。问其时事迹。其人耳聋神昏。不能了了酬酢。出示其时文籍。其一云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周王为陞授官员事。予以宇宙昏蒙。如居长夜。仰承天意。倡义救民。必资智勇之才。共济升平之烈。查得吴光霦。今授以金吾侍卫游击。用示优异。合行给箚。为此箚付本官。遵照任事。尔受玆委任。宜益加奋励。戮力行间。茂建勋劳。以膺显用。傥有奇功足录。自有不次爵赏。汝其勉哉。须至箚付者。右箚付游击吴光霦。准此。周四年五月廿七日箚付。其一云兵部为陞授官员事。洪化元年七月十六日。兵科抄出李少保金吾亲卫左将军胡题。为补用官员。请给箚付事。今查得侍卫游击吴光霦。老成练达。应加以参将职衔。管理内府事等因。具题旨。吴光霦等依议用。兵部知道。钦此钦遵。拟合就行。为此合箚。本官遵照。本部钦奉旨内事理钦遵。任事施行。须至箚付者。右箚付参将吴光霦。准此。洪化元年七月廿一日。经承箚付。其下印押。又其下着押。其一。户部请添官员事云云。文繁不录。而乃是差授光霦户部员外郞者也。末端云右箚付管理饷务吴员外。准此。洪化二年七月廿六日。踏户部印。印文云户部之印。观此。槩知吴必建国号曰周。改元洪化也。便是一古迹。觉新人眼目。

至贞女祠入赏。大抵一如前所见。而金碧一倍炫耀。问之则以为今年新加丹彩云。壁上粘付一纸云雍正二年。奉旨特谕姜女庙。乃历传古迹。不可泯没。无论本处过经人等。但许进香瞻仰。不许棍徒裸体赤形以为游戯尔。边关近处。不时巡查照看。钦此云云。先君子记中。秦皇安在哉俪语下。书文天祥题。明钱塘宋纪。书前记俪语二句。要知一片非一片。乃一点。而下书张延题。李蟠撰祠记。高昺书。龚眉望篆。祠后立四碑。程观颐撰碑。康煕己酉立。高齐岱撰碑。比三碑特小。康煕戊辰立。张时显撰碑。 万历丙申立。张栋撰碑。 万历甲午立。望夫石三字下。刻太原白辉题五字。振衣亭傍。刻江左张下。熹微不能记。作如是观。四字内阁纂修贺廷佐题。外门内壁。书一绝曰。不见筑城人。但见贞女迹。试问万里城。何如一片石。千山范光远题。诗意颇可观。

至夷齐庙入谒。所见一如前记。门内有碑。沈阳范文程撰。郡人石 熹微 申篆。郡人刘鸿儒书。左门有重修碑。慈谿袁炜撰。 嘉靖庚戌立。右门有重修碑。高平郭鎜撰。 嘉靖庚戌立。庭左有碑。第一碑。三韩彭士圣撰。康煕乙巳立。庭左北有碑。商辂撰。刘珝书。刘㫥篆。 成化甲午立。庭左第二碑。张廷纲撰。李文篆。杨徉书。 弘治戊午立。第三碑。郡人庶吉士。姓名琢破。 万历庚戌立。庭右第一碑。石镇国撰。第二碑刻诗。 万历癸未。程朝京书。第三短碑。刻祭夷齐文。庭右北有大碑。元御史马祖常撰。 成化甲午。玉壐识。塑像前香炉。篆书黍稷非馨。明德惟馨。阁内。扁百世之师。雍正年间所立。万世标准。康煕甲申。祖择溶书。殿门外左边。有二律。康煕辛酉。祖择溶题。又有刘鸿儒康煕戊午序并二律。古贤人三字。戊戌。乔于瀛书。伦常师范。康煕乙酉。朱光宗立。平滦上境。仁贤肇迹。并 嘉靖时张玭书。又石刻七言排律。商丘曹代萧书。揖逊堂。康煕戊午。张朝琮书。内外左右壁上。磨石刻诗文甚多。几至数十。清风台前。有 成化九年刻公移于石。又扁高蹈风尘四字。张玭书。又扁在水之湄四字。今年黄佑书。展谒后。自清风台。转至水上高阜。设席而坐。副使书状亦至。水清碧。游鱼可数。招住近人。使之网来。其人辈言若给扇柄。可以网。出给扇。使之网鱼。鱼终不能得。渠辈亦不过得扇而止。

宿昔年赴燕时所宿主人。谷碕,谷䃹兄弟来见。渠辈颇喜重见旧面。致款不已。余问能记吾面否。答曰记得。仍言颜采比前无少减。只须髯多白。而丰满一如前观。可贺。其侄亦来见致款。谷碕兄弟极言吾不处渠家之落莫。余言初欲处汝家。以汝家客室旷废。不得已处此。归时汝可修补。使我入处否。答以谨当另加修饬以待云。

到邦均店汉民项万家朝饭。至白涧店。暂入香花庵。一如前看。登楼眺望。颇爽豁。庭左右有碑。左碑孙国桢撰。陈良弼书。王象乾篆。 万历甲寅立。右碑 万历乙卯。周延儒撰。关庙前。有大香炉高峙于大石上。刻之曰。古刹香花庵。供金炉不断千年火。玉鼎常焚万载香。豁开 熹微 地通天眼。插转白牛答正宗。 大明壬子年孟春吉日立云云。庭下白松。亦依旧双立。

自通州至北京道路铺礴石。至北京内城外而止。费为累钜万。自十馀年始为之云。又道路左右。列植杨柳。此近来所始云。闻此国所谓陵墓俱在蓟州。其铺石于路者。为胡皇省扫时侈观。拟自蓟州连络北京。而力姑不赡。止于通州。而前头又当自通州至蓟州而止云。自古帝王游幸之所。未闻有铺石之事。而今乃创为作此无益之浮文。耗财病民。不遗馀力。良可怪也。其种柳则岂出于仿隋家耶。隋则以姓杨之故。欲为厌胜之计。姓赵而种柳。有何意谓耶。尤可笑。

往礼部。呈表咨文书柜于礼部侍郞吴襄前。襄江南人。文进士。年可六十馀。罢出。坐于越廊阶上。改着便服而还。礼部诸官语译官金是瑜曰。正使年纪似近七十。而肌肤精力甚旺健。必享遐寿之人。闻是你国阁老。乃知贵人气象。自与馀人有别也云。好笑。

礼部尚书三亥。清人也。送郞属问安否。译辈言此乃曾所希有之事。以大臣来故。特致尊敬之意而然也。往见天主堂。堂即西洋国人所创也。西洋之道。以事天为主。不但与儒道背异。亦斥仙佛二道。自以为高。康煕甚惑之。象天上。作是庙。中间毁坏。雍正又新创之。在所在数十武。不劳历览。故往赏之。入门。便觉丹碧眩耀。目难定视。既是象天上者。故其高几摩星汉。其画日月星辰固也。壁上多画阴鬼。有同禅房十王殿。见之。幽暗无阳明气象。可怪也。守直人费姓者。西洋国人也。出见。持茶以待之。年今六十。碧眼高鼻。须髯屈盘。披发圆冠。阔袖长衣。问其国距北京几里。答曰。海路为九万里。陆路五六万里。与大鼻㺚子地界相接云。

译辈来示一张文字。即今夏间。山东御史以麒麟新出。牒礼部者也。其文曰。巡抚山东等处地方督理营田兼理军务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三级纪录六次岳。为圣德之保和备至。天心之锡福弥隆。恭报瑞麟毓生。光照嘉应事。雍正十年六月十三日。据布政使郑禅宝详据曹州钜野县知县廖开春详称。雍正十年六月初五日。据新城保地保祝万年等保称。该保李家庄李恩家。于本年六月初五日辰时。有牛产生瑞麟。金光缭绕。历辰巳两时。远近聚观。咸称奇异。理合禀报等情。随亲诣产麟处所。敬谨检看。系麕身牛尾。浑身皆甲。甲缝皆有紫毫玉定文。定光彩灿。生实属圣世瑞征。拟合转报等情。职迅即委员驰赴钜野。细加看视。据称瑞麟身长一尺八寸。高一尺七寸。麕身牛尾。头含肉角。定戴旋毛。目如水晶。额如白玉。遍身鳞甲。悉系青色。甲缝俱有紫色绒毛。脊背黑毛三节。中节毛皆直竖。前节毛向前。后节毛向后。胯腹蹄腕。皆有白毫。尾长五寸五分。尾尖有黑毫四缕。见经绘图。呈送到职。职敬阅之下。实甚懽忭。随恭设香案。望阙叩头庆贺讫。钦惟我皇上道协清宁。功参化育。体元立政。六府修而三事和。建极敷民。五典惇而九畴叙。弘继述于文谟武烈。万邦共荷生成。广经纶于济活王猷。四海同跻煕皥。恩膏覃被。逮昆虫草木以均沾。恺泽殷流。⚫(⚫字为左亻右㐬)海澨山陬而胥洽。圣德克孚于天德。春台化宇 高厚之难名。天心求契于圣心。象纬方舆庆嘉祥之叠至。华星顺轨。丹霄丽双璧之辉。湛露凝甘。绣甸阔千珠之液。九谷登而颖舒九穗。之芝发而秀吐三华。乃若黄河清于曹单之间。不独波澄秦陇。庆云现于洙泗之涯。岂徒彩焕滇黔。玆当钜野之乡。复睹瑞麟之育。麕身牛尾。允擅殊姿。一角圆蹄。咸推异品。职伏 书传春秋服虔注曰。王者视明礼修则麒麟至。又礼斗威仪曰。王者政讼平则麒麟在郊。又孝经援神契曰。王者德至鸟兽则麒麟臻。是以轩辕之朝。麟游有纪。成康之世。麟趾有歌。抚玆神物之诞生。益见瑞符之昭格。良由我皇上履信思顺。懋惟精惟一之修。积厚还淳。施引养引恬之惠。钦恭光乎四表。如日月之照临。安阜遍于八纮。比乾坤之帱载。况东省壤联畿。沐化尤先。路接康衢。蒙庥最渥。表崇至诚。宸衷信笃于宫墙。怀保群黎。睿虑时勤于蔀屋。是知麟之所兆。信而可征。五色含章。卜文明之大启。四灵冠首。占戬谷之方来。职忝任封疆。欣逢盛美。自天申命。已知纯嘏缉煕。在地成形。更识太和翔洽。愿效升恒之颂。用抒拜舞之诚。伏祈照付史臣。宣示中外。毓于郊薮。千秋表河岳之奇。载在图书。万古焕奎娄之象。职实切踊跃懽抃之至。理合绘图进呈。恭疏题报。伏祈皇上圣鉴施行。为此除具题外。合咨贵部。烦请查照施行。须至咨者。右咨礼部。麟也圣王之时。亦不常有。况此腥秽之场。岂肯现出。且牛而产此。乃一妖灾。又孰知其为麟哉。妄饰奇迹。极意媚悦。臣下之谀佞若此。其君之昏骄可知。如是而国安得不亡。

译辈来言闻序班言西贼大猖獗。清兵数万尽没。急报入来。内阁忧遑。未及征发外兵选送。京军方逐日点阅操练云。而首译金是瑜传常明言以为西师连捷。少无所虑云。似是讳秘而然。

天主堂主胡费姓人。送三山论学记,主制群征各一册,彩纸四张,白色纸十张,大小画十五幅,吸毒石一个,苦果六个。以若干种为答礼。所送二册。即论西洋国道术者也。所谓吸毒石。其形大小如拇指一节而匾长。色青而带黑。其原由则小西洋。有一种毒蛇。其头内生一石。如扁豆仁大。能拔除各种毒气。此生成之吸毒石也。土人将此石捶碎。同本蛇之毒及本地之土。捣末和匀。造成一石。式如围棋子。乃造成之吸毒石也。其用法则此石能治蛇蝎蜈蚣毒虫伤啮。并治痈疽一切肿毒恶疮。其效甚速。若遇此患。即将吸毒石。置于伤啮处及痈疽恶疮之上。此石便能吸拔其毒。紧粘不脱。俟将毒吸尽时。方自离解。是时急持吸毒石。浸于乳汁之内。浸至乳略变绿色为度。后将此石取出。以清水洗净抹干。收贮以待后用。其所浸之乳汁。既有毒在内。须掘地倾掩。免伤人物。如伤毒及疮毒或未尽。仍置吸毒石吸拔之。其法如前。若吸毒石离解不粘。是其毒已尽。患可徐痊。乳汁须预备半锺为要。或人乳或牛乳俱可。倘是时无乳汁可浸。或浸之稍迟则此石受伤。后不堪用矣。所谓苦果。其形或圆或长。色黄黑。其大不过一寸。用法则能疗内外之患。一治妇人难产。用清水磨服。即产。一治癨乱吐泻。用清水磨服。一治疟疾。用清水磨服。一治食积。用清水磨服。一治凡诸火证。用清水磨服。一治凡诸疮毒。用干烧酒磨敷。即能止疼痛。徐徐自愈。更有他用。其功不能尽述。此果大者可作十服。小者可作七八服。首译见常明回言尔国西北两处开市。在尔国弊端实多。闻尔国北道之民。每于交市之际。严冬盛寒。只以麻衣或狗皮掩身。可知其民之贫甚。且所市之牛。率皆体小。想未及长成而然。朝廷深知此弊。欲罢互市。尔意以为如何。尔须传达此意于使臣而来报。当以此意送咨云云。余等答以此非一时使臣出意见擅便之事。若送咨文则自我国当有回答。俾以此意言及于常胡。

到丰润谷䃹家宿。䃹也能践前约。精修客室以待。进一床。列梨栗柹榛沙果葡萄石榴菘菜猪肉等物。合十二器。又进茶酒。厚意可掬。余赠二诗。起谢曰。当不得如从天上降。当永以为宝。余请步韵以赠。俾作他日颜面。答曰。全不能为此。末如之何。如欲看我颜面。此有一册子中有叔父序。敢以奉赠。愿以此替面。其册为二卷。名为廿一史弹词。即就历代以下。以至宋元。提出国家关重事迹。以词塡曲者也。此地居人郝泳来见。称以秀才而别无文学。只为八股文章。即如我东业四书疑义科儒也。无足与语。

林玠刻吾名字图章。专人追送。刻法颇佳。但宜字无点。于字法不合。还付。使之改送。

生员王天寿者呈名帖。盖以山西人。留此地教学资生者也。其名帖云套言不敢妄呈。窃窥君之衣冠文物。真不愧圣人之裔。宛然箕子如在也。吾辈忝生中华。虽与太平之草木。同沾雨露之深恩。何意得睹先朝之遗风为快也。幸而邂逅相逢。敬具酒肉微仪。以志斯文一气之盛事。实非射利。望其笑纳。余书示曰。原义多感。然盛仪不敢奉领。又书曰。可须薄礼。不过敬先圣风。却非射利之徒。何须推阻。余不得已许之。即持猪肉酒壶以呈。且书曰。不堪之仪。微表寸心。深取大人之笑。罪罪。又书曰。敢请大人在贵省。官居何职。尊姓大号。后日再逢此过。即为旧交。余方食。使安译书示。渠首肯。余又书示曰。吾衣冠何如。即书曰。衣冠如前代。吾等不幸而生斯世。又幸而见大人也。余又书曰。吾衣冠。乃是箕子之旧。即古中华礼服也。渠即叩首拱手以致敬恭之意。余赠纸一束。腊药数种。固辞至于再三。余力请。始乃强受。此地人求索纷然。而此人则例赠亦且固拒。且观所书。不无思汉之意。心以为嘉。闻裨译辈言退至渠辈所。大示不满之意。加给扇柄。始乃受去云。渠辈本习。岂易弃之也。良可一笑。

发行后自京城至义州。三十九日。留日并计。下同。 自鸭绿江至北京。三十日。留北京二十五日。回还时自北京至鸭绿江。二十七日。自义州至京城。十七日。往还摠计千百三十七日。在异域者八十一日。 里数通往返大约六千四百三十五里也。得诗三百五十首。所购册子。宋史一百卷,纪事本末六十四卷,凤洲纲鉴四十八卷,元史五十卷,太平广记四十卷,元文类三国志并二十四卷,草庐集二十卷,西陂集十六卷,古今人物论十四卷,陆宣公集宗忠简集许文穆集并六卷, 高皇帝集五卷,朱批诗经蚕尾集并四卷,岳武穆集三卷,罗昭谏集万年历并二卷。应求者调元志林。仲蕴字汇。会一奎璧书经左传万年历。洪致元近思录。黄郞奎璧礼记,四六初征。金郞四书大全。宋监役景孝袖珍四书六经。金叔昌说外科启玄。金致谦唐诗品汇万年历。金用谦奎璧小学。族弟宜炳奎璧四书。许𬘫张果星宗。金台德裕朱子语类。安允中奎璧诗经易经。李景瑗奎璧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