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可能需要清理,以符合维基文库的标准,欢迎清理和改善。如果您想要查看帮助,请看帮助页面
庐山志
作者:徐丙寿
1899年

■:unknown char

地图

编辑

[地图] [地图]

新修庐山志序

编辑

庐山志昉于今盖为郡厪四载也夫志者备一代之掌故 而成百年之惇史实惟博雅君子之所为修非肤见浅识 可拟也余守庐山之数月内部奉 皇旨命列郡皆进其旧志上彻 乙览独玆郡无志虽余卤蔑固不敢辞其新修而不敢不谨 又不敢缓庸是为惧断残片简既文献之无征寂寥数言 靡故实之可纪泯然莫之资也迺与朱君洪弼金君在润 谋访多闻之耆老而延能言之儒士大而山海关防之胜 人物事行之懿细而舟楫钱谷之数橘柚鱼虾之产靡不


博采然止得其略究未能以详且赅也时方盛夏扫一轩 左右置笔砚得一事辄书一纸阅累十日始裒成一卷向 之二君者实相是役其劳为多大凡岛屿之众七十有奇 其中人与地之可名岂少乎哉以其孤绝穷僻渥没而不 彰者何限甚可慨也虽然自今以往文明丕辟风气日上 尚俟后来之考据者云 光武三年己亥夏达城徐丙寿书于亦画舫中

建置沿革

编辑

郡守徐丙寿撰 本百济山县按本郡人利川徐氏家传遗录云百济时 山县此地有八大名山曰小美山曰大美山曰水竹 山曰天马山曰凤凰山曰斗山曰天王山曰金鳌山是 也不下于桃源水竹山下杜门浦上尤为可居胜地据 此本土旧族累世之迹礭为足征即僻字而分为八 大山三字合为一字此其以八大山故取字而各 欤字汇音食义岳也顺夫郡升平志云突山废县本


百济突山县未知其果有文献之征欤新罗改庐山县 属升平高丽复旧号仍罢属升平按升平志云新罗改 庐山来属高丽复旧錿即突山岛也前全罗左水营旧 志云新罗改庐山县属升平高丽复突山仍罢属升平 升平即顺天郡旧号也

本朝 成宗大王十八年丁未设防踏镇置同佥节制使载旧镇志 按升平志云

中宗大王朝以贼路要害设镇置佥使一八世代既不同年 纪又无考未确



大皇帝三十二年乙未旧历七月废镇 大皇帝三十三年丙申旧历正月置突山郡开国五百五年 二月三日 敕令第丁三号分全州府罗州府南原府 诸岛定三个区域置莞岛突山智岛三郡兴阳乐安顺 天光阳所在各岛属突山郡为南原府管辖本年八月 四日 敕令第三十六号地方制度改正郡为全罗南 道管辖定为四等郡○按本郡郡治旧称突山岛考诸 古迹以岛中有八大山故名山稽之方言以岛中之 山多石故谓石山盖山之突之字形相近石山 之石石突之音义相似承亥虾蟆转转讹误变为突


明矣

邑名

编辑

山 庐山 突山

程途

编辑

郡治距 京师九百十一里载旧镇志距光州府三百里 东至海二十里距庆尚南道南海郡界水路四十里西 至海一里距乐安郡界水路则二百二十里陆路则一 百五十里距兴阳郡界水路则二百五十里陆路则二 百四十里南至大海北至丽水郡治四十里越津三里

距光阳郡治一百二十里西北距顺天郡治一百二十


官员

编辑

郡守一员

姓氏

编辑

丁黄卢金李朴崔郑吴韩张徐全田高禹赵秋安沈罗白 姜尹文南具林朱申河成池诸郡内朱金姜朴赵郭崔 禹林李柳徐裴车许权辛兪鲁斗南金林李徐郑朴崔 尹韩申具裴刘河陈孙黄张姜朱罗禹洪明池吴吕马 孔安丁曺房慎宋全赵高文柳郭诸沈白车权金鳌金 高崔申姜赵张李朴裴林王井金郑李卞文魏赵韩林


尹裴张黄朴华盖安李吕崔郭朴黄白具林沈河韩裴 苏宣申金徐郑全丁镜湖金李朴崔宣梁韩尹陈姜孔 南徐黄鲁禹全吴郑张权宋赵苏奇兪柳房朱车文明 裴锦山金李朴安郑宋崔洪高卢池明赵郭吴许梁文 林兪孙韩申徐姜丁蓬莱金崔宋丁李徐申张白权姜 许孙沈赵郑朴太仁金李朴张姜崔郑南吴卞韩秋高 许方尹文申黄裴河梁宋田三山

风俗

编辑

士笃醇质民尚勤俭

形胜

编辑

山如芙蓉出水岛似星辰丽天重叠环合远近拱护西挹 瀛洲东指扶桑入则百雉之郭窃深出则六鳌之浪壮 阔蔽陆郡防御之阻据海舶往来之衡下碇藏风筑埠 可以开港举锸成云垦荒亦足为田洵海上一大奇局 也

山川

编辑

天王山郡治之兴山脉连一贯之珠形敷玉出之花起峯 圆秀开局窃廓斗山在郡东北一里盘踞磅礡高拱巍 峨据全郡之势阻沧海之流北顾大陆青苍迷茫下视 群岛点墨错落即天王山之宗也大美山在郡北二十


五里俗各阿南山讹称达岩亦称月岩分襟于将军渡 三里之津结咽于戊戌项一脉之陆崛立平地支延群 山绝顶摩浮云全■围叠石此为斗山之祖上有石堡 周遭可十里旁有土窟深八仅百步相传龙蛇之乱土 人避兵处至今宛然堡之东有井岁旱亦不涸小美山

在大美山北盖八岛初起头也尖秀独立青黛如画俗 称大太白小太白云天马山在郡北二十里一名干辰 山骧首■尾形符其名水竹山在郡北二十里双溪迥 合幽篁丛茂一名绣织山石纹如绣凤凰山在水竹山 南高峯如翥低峯如伏金鳌山在郡东二十里山皆白


石龟文积叠而成正方圭圆侔拟不一横侧立卧附离 辄层盘旋而上高可千仞山之腰有中神仙台岩罅倒 出冬柏树以于援技以足缘壁厪乃得跻平铺如席能 容十步又上而耸拔数丈蚁附猱攀至山之顶则上神 仙台世大盘陀四正如棋局可坐五六人压临沧海渺 茫无际水与天合一气青苍日月之出了如指掌天风 浩浩凛不可留人称小金刚云锦屏岩在郡北二十里 高张屏风苔藓五色倒垂瀑㳍飞流百尺戊戌项在小 美大美之间沿小美而雨则一线之陆厪属山趾海水 汪洋紧夹东西如长桥之卧波然广不十步袤可二弓


直接于大美之背盖海船中望之一色皆水不辨是陆 流传日本之再犯逋船至此而穷事在戊戌故名云百 年以前往往得沈沙折戟云卧龙江在屯田里之北源 出于水竹汇深流长清浅涟漪会合众水纡曲迤逦流 于天马大美之间杜门浦在大判飞龙两山之交野岸 凹落为浦若环之缺一方然其开处有东西两头东头 有石曰赤岩其色赤西头有石曰玄岩其色黑其中潮 汐八水满如镜可容数十艘浦东甫有冶岛斜遮更奇

德溪在德谷南水味甘例居人所饮诸凡瘇患跌伤眼 眚洗浴辄疗甚神效云 以上斗南面松高山郡南案


山越海三十里一桁之翠横亘碧空千仞之高雄压沧 溟气锺地维之极光浮日轮之躔东有鹰峯列峦森秀 西有龙头巨石削立山外即大南洋也其东南有起峯 曰望山一名烽台登顶四望东之统制营西之天冠山 北之白云山南之大洋海皆八眼中 金鳌岛华盖山

一名天朝峯两峯如马耳矗立云际 盖岛玉井山一 名白荷峯俗称白也峯山皆白石削成望之如暗云郞 之如莹玉峯上有石堡周回馀数弓堡左右有石门高 可过顶狭仅侧身十许步乃八堡内有石井深汲长绠 清澈如鉴堡后石田莹确百武堡前石壁赑屃千尺


白也岛赤台山山顶至趾缭以石台可百许层若螺壳 然其高浮天际云气常幂之枫岳山一名锦屏在赤台 之南翠峦森头回环如弓石壁隆背开张似屏其南有 玉女峯下临抱儿屿傍连双乳嶝辋川清川双流一流 于石桥其直如带一流于于田其曲如钩 以上折锦 岛大人山高踞如大人之坐南之诸小岛罗列儿孙其 东西北皆蟾冮环之西抗一苇则即光阳之玉谷也山 与望德山相对伟然有容而其背则奇岩层壁应接不 睱 大仁岛望文德山圆若覆盖高亦抬级大海中望 之如一举石盖其势然也 三岛

面里以大岛附近诸小岛区别联合各为一面亦各为里距郡程途泃以水路计其里数惟斗南面各里以陆路计

编辑

斗南面郡治在即前突山岛也设郡后改称面各以斗 山之南故名东至庆尚南道南海之海南至金鳌面之 秀泰岛西至玉井面之白也岛北室丽水之界南北长 八十里东西广三十里周回二百五十一里有二十八 里属一岛郡内东西部礼桥东五里大福东六里新基

东七里金川西北五里伏雉西北六里长城西北三里

粟田西北七里稷川西北九里作锦东十五里星斗


二十里栗沛东二十三里荏浦东二十五里防竹 驿 基东二十里竹圃 瑞基东二十里昇月 德谷东十 五里屯田 茁浦 月岩东北二十三里平沙 罗津

北二十五里窟前北三十里牛斗北三十五里月田北 三十六里百草北四十里松岛在南门之南越津可一 弓许拱护邑居最近而紧岛之形如瓜袤一里广二百 步皆黍麦田土品颇沃无一片空地郡内人皆耕于其 中故■称食岛

金鳌面以金鳌岛为郡南之最大岛故名亦称南面属十 一岛八屿金鳌岛南三十里在秀泰岛之南周回一百


里本封山连抱之松郁郁束立为前左水营句管前防 踏镇守护久矣

大皇帝二年乙丑 景福宫之役取钜材累百连入于 京 其秋沿海大风树木多摧玆山亦自是而残遂至濯濯 然甲申属 亲军左营翌年己酉许民垦拓四方之民 坌■不十年而成聚丁亥属 明礼宫自戊子宫监收 士税岛之松高山袤可十五里人皆依山而居凡十四 里 张芝洞 心圃 尾浦 轸洞 牛室洞 鹤洞 织浦 毋贺洞 斗浦洞 大浦 松高里 女泉 洞 大柳浦 小柳浦秀泰岛俗名禾太岛南十里在


松岛之南周回二十里花头峯圆如挂镜大横干岛南 二十里在秀泰岛之东周回十里虽小岛而横障无际 之海屹然为一郡之捍门■奇绝也小横干岛在大横 干之南周回四里罗发岛南二十里在秀泰岛之南周 回四里井泉甘冽水品为诸岛第一船人每瞿汲而去

大斗里岛南二十里在罗发岛之西周回二十里小斗 里岛在大斗里之南周回四里雁岛俗名安岛南八十 里在金鳌岛之东周回五十里岛中有山山秀而高日 暗无氛则西指耽罗之汉拏东迷日本之日光海东南 地尽处也鸢岛俗称所里岛南九十里在雁岛之南周


回二十里东西两里 粉项 飞戾水项岛南四十里 在金鳌岛之北周回二里釜岛南八十里在金鳌岛雁 岛之间周回三里文屿附水项岛之东三屿附雁岛之 北倍多屿附三屿之东北梧桐屿附金鳌岛牛室洞之 东兄弟屿附水项岛之南加里屿附金鳌岛之东检同 屿附釜岛之东木屿附釜岛之东北

华盖面以盖岛为郡西南之大岛而有华盖山故名属本 岛二屿盖岛西南二十五里在月岛之西周回三十里 凡五里 大洞 月项 砺石 混域 第四齐里岛

西二十七里在盖岛之北周回十里紫凤岛西南十四


里在秀泰岛之西周回三里其山亭亭如盖月岛俗称 多里岛南十里在秀泰岛之西周回十五里下花岛西 四十里在白也岛之西周回十里上花岛西四十五里 在下花岛之西周回七里佛舞屿附盖岛之东鸡屿附 上花岛之西

镜湖面以京岛为郡北之岛而其水弥漫如湖清滢如镜 故名属五岛三屿大京岛北五十里在斗南面之西北 丽水界之南周回二十五里小京岛北五十三里在大 京岛之西周回七里加长岛北五十一里在小京岛之 北周回三里金竹岛北四十里在小京岛之南周回五


进岛北七十里在加长岛之西北周回三里鼓屿附小 京岛之西缶屿 笛屿附小京岛之南梧桐屿北四十里 在斗南面百草之北丽水郡德大洞之东周回二百步细 竹樷茂斩鲸屿北四十里在将军渡头丽水郡治之正南 案山周回百步亦有樷竹

太仁面以木仁岛为郡北之岛故名亦称北面属九岛六屿

太仁岛一名大人岛北一百里以陆路计在斗南面之北 光阳郡玉谷面之南周回三十五里凡三里 河东古地 墙内 道村金岛亦称金湖北一百二十里在太仁岛之 西光阳郡玉谷之南周回十五里吉岛亦称吉湖北一百


二十里在金岛之西光阳郡骨若面之南周回十里苗岛

北八十里在太仁岛之南周回八十里凡三里 仓村 邑 洞 温洞牛唇岛北八十里在苗岛之西周回七里三干 岛北八十五里在牛唇岛之西周回三里松岛北八十里 在三干岛之西周回六里勒岛北八十里在松岛之西周 回六里獐岛北一百二十里在松岛之西北光阳郡治之 正南捍门周回三里小儿屿附太仁岛之南拜谒屿附太 仁岛之北鼠屿附太仁岛之南油头屿附苗岛之东智信 屿附油头屿之西樵屿附獐岛之南

玉井面以白也岛为郡西之大岛面有玉井山故名属十六


岛五屿白也岛亦称白荷岛西三十里在齐里岛之北周 回四十里沙岛西一百里在上花岛之西周回七里狼岛

西八十五里在沙岛之西周回五十里早发岛西七十五 里在狼岛之东周回七里屯兵岛西七十五里在狼岛之 东周回七里赤金岛西八十里在屯兵岛之西周回四十 里荔子岛西一百二十里在赤金岛之北周回四十里松 荔子岛有一松故加以松名西一百二十里在荔子岛之 北周回二里岛达川西北一百二十里在荔子岛之东丽 水郡德安面之南周回五里云斗岛西北一百十里在岛 达川之东周回二里獐岛西一百二十里在荔子岛之西


周回三十里蟹岛西北一百二十里在獐岛之西北周回 二里大江竹岛西北一百三十里在獐岛之南周回二里 岛皆竹田竹亦丛矮白日岛以山南山北有两里故有内 岛外岛之名西北一百里在大江竹岛之南周回三十里

牛岛西北一百五十里在白日岛之西北周回三里长岛

北一百十里在岛达川之南丽水郡德安面白草之南周 回一里䲶鸯屿附白也岛之东鳅屿附沙岛之东甑屿附 沙岛之南广屿附狼岛之南鹰屿附赤金岛之南○白日 岛之西有外岛宜属本郡而兴阳郡尚不交簿

蓬莱面以郡西南之国岛为大岛而国岛西之艾岛一名蓬


莱故名属十一岛五屿内国岛俗称内罗老岛一名瀛洲 西南一百八十里在沙岛之西兴阳郡浦显面南城里之 南周回八十里其山特秀幻骨脱胎缥缈入云青色上浮 ■峯蔓麓皆如风飘罗带曲曲有村墅茂林清流别开灵 境凡六里 德兴里 寺洞 杨花 细草 凤南 少 荣○东莱渡头有右相忠愍李公健命碑外国岛亦称外 罗老岛在内国岛之南周回七十里凡四里 神龟 内 洞 曳下 外草艾岛原名蓬莱讹称艾岛西南一百九 十里在外国岛之西周回十里山不高而秀其长若琴然 海水项洞山林窅冥可以移情也上有神仙台泗洋岛


一百九十里在内国岛之西周回二十里梧桐岛西一百 九十里在内国岛之北兴阳郡蛇渡之西周回西里吹岛

附梧桐岛之南周回五里水洛岛西二百里在泗洋岛之 西周回五里芝五岛西二百五十里在水洛岛之西周回 十里竹岛附芝五岛之西周回二里示山岛西三百里在 芝五岛之西周回四十里舞鹤岛西三百二十里在示山 岛之南周回二里项屿附内国岛之东乌屿 睡虎屿附 内国岛之北睦屿附外国岛之东兄弟屿附芝五岛之西 北○梧桐■岛之南有■岛内国岛之北有尖岛尖岛之 西兴阳蛇渡之南有蛙岛芝五岛之东有盐岛水洛岛之


北兴阳钵浦之南有花岛并宜属之本郡而兴阳郡尚 不交簿

锦山面以锦山为郡西之大岛故名属七岛二屿折锦岛

亦称锦山一名折尔西三百九十里在示山岛之北周 回八十里凡十二里 锦津府 桥 洞井 月浦 明川 梧泉 真藏 于田 辋川 新兴 新村 新坪连洪岛附折锦岛之西周回五里兄弟岛附折锦 岛之南周回四里花岛附折锦岛之北周回三里小鹿 岛西四百二十里在花岛之西周回三十里五马岛附 折锦岛之东周回十里粉梅岛附五■岛之东周回七


白马屿附折锦岛之南古发屿在粉梅五马之间

三山面以郡西之三岛三山成三岛故名属七岛六屿三 岛西南七百里在草岛之南周回玉十五里前巨文镇 也东岛二里 柚子里 竹田 西岛二里 长作 德与 古岛无人户草岛西南五百里在巽竹岛之西 周回三十里凡三里 邑浦 利成 镇幕巽竹岛南 四百里在示山岛之南周回二十里一名损大岛龙蛇 之乱鹿渡万户李大源战亡于此与李统制舜臣之殒 于南海李落渡郑万户运之殁于东莱没云台同谶庠 岛附草岛之北周回二里巨文岛附巽竹岛之东周回


十里平岛附巽竹岛之东周回七里广草岛一名四茵 岛附巽竹岛之东周回五里三峯屿附三岛之东百屿

附三岛之东大洋海中石之怪奇形形皆肖物龙屿 中结屿附草岛之北叱马屿附巽竹岛之北盈万屿在 巽竹草岛之间○按岛石人户田地其大者无过六七 而其馀皆小小者或有户而无田或有田而无户屿则 并无田户尤其小者潮入则浸潮退则浮

城郭

编辑

郡城石筑周回六百九十四步高十九尺女堞二百五城 门三内有一池载旧镇志

关防

编辑

防踏镇郡治旧镇见上巨文镇郡西南穴洋海中阧然有 山对歭缭绕如缺环为东西两岛南有小邱曰古岛如 弄珠斜北海入处极狭如甁项中满如大圆镜汎滥于 东岛古岛之间水口稍阔过水口则巽巳之方开豁无 际盖其北水口则仅容内地船来往南水口则优为外 国舰出入而至于古岛西岛之间则无过棹一叶舟矣 以三岛之内可以藏风故外国舰之浮大洋犯大风而 过者赴之如港口每称之为东洋最要之岛万折之涛 汒涌如西至之风掀动相搏有此一小岛若历处然



洵为奇绝古岛即倭岛音义相讹今称古岛龙蛇之乱 为日人所占筑埠驻兵李统制舜臣鏖之尽据迺置别 将一人能橹革四百六十名防守要害每年自统制营 派遣将校检察军点至设镇后废止 大皇帝二十二年乙酉英国人以兵舰碇于本岛之洋遂据 古岛之田地盖造厂舍设放电线为久驻之计严参判 世永奉 命使名未详与清国水师提督丁汝昌德国 人协办衔移麟德来视形便至丙戌冬英国人撤去丁 亥春经■使李元会八岛占定镇地乃设置巨文镇于 东岛柚子里三岛草岛平日岛生日岛属焉佥使兼守


防将申锡孝始创建■舍至九年而乙未废止还属兴 阳郡丙申来属本郡今亦英国兵舰及各国兵舰往往 来治每一国舰泊宿而去则各国舰皆踵至辄问其所 为东岛之东有三峯即无人户小岛而三峯之背皆大 石壁各国兵舰过之辄试炮石几■碎矣古岛之上有 英人塜十馀○平日岛生日岛今属莞岛郡

馆宇

编辑

客舍在城内东北偏凡十间正门三间前■时创建未详 其年代中经重修设郡后仍旧

学校

编辑

乡校在郡东一里■田坪 光武元年丁酉创建○大成 殿 明伦堂 风化楼并子坐○度支部划下建筑费 一千两

祠庙

编辑

社稷坛在郡西一里花田隥 光武元年丁酉创建 城 隍祠在城东望月台北偏 光武二年戊戌新修厉坛

在城北雱坛天王山 斗山 龙坛在望月台南 龙头在金鳌岛松高山西麓南下 光武三年己亥并 新筑

公廨

编辑

衙舍十间 光武元年丁酉郡守兪兢焕创建于前镇衙 旧地乡厅借通引厅三间巡校厅十二间前军官厅前 将校厅八间书记厅十二间刑吏厅四间前旗手房使 令厅九间前吹手房八间并前镇时所有

楼台

编辑

瀛南楼郡城南门楼也前镇时建己亥改今名碧松亭城 西南一圆丽斗入于海登眺敞豁不知何年代有亭而 无亭者久矣望月台城东一麓起莑端圆特立海中东 望洁渺每月出金波万道有大盘石方可十笏台之名 其由是欤古有其台亦不可知

寺刹

编辑

隐寂庵在郡东二里中峯山灵隐憕寤记云宋宁宗庆元 之年普照国师建精蓝于金鳌海岛额曰松广寺又憩 锡于玆山创置一禅庵名曰隐寂浮槎归客记云此庵 即普照国师金鳌曺溪往来憩站之所石壁如屏海门 如镜长松夏泠幽涧夜呜盖小庵而颇著胜名策六庵

旧名金鳌庵在金鳌山东沿古有圆通庵在山之南尚 有遗基朱知创建为何代而流传新罗元晓义相二大 师皆修道于此庵云百年前移建于此己亥改今名庵 附于■仅十楹而阶前即悬崖萃树轇轕白石嶙峋人


之咳■皆落于海鱼鬐绿泿浮空碧雁背青天入渺茫 洵可诵也观日出故亦以向日名每晓瘴氛积海日高 始消秋高气清时乃可见入庵之迳缭于庵之左层磴 曲折附足而上山既奇而庵亦称其奇松广寺金鳌岛 松高山南麓有松广寺旧扯据隐寂庵记云普照师于 金鳌海岛建松广寺今无岛中之松广而有府西之松 广揭錿则一也此寺之废亦久矣府西之松广即顺天 曺溪之松广寺也讼广庵在锦山岛国寿峯下庵之上 有祝 圣寿堂率土祝 圣之忱亿兆同戴而本岛民 特蒙 隆恩尽蠲数百年积痼之弊无以献感颂之诚


建此堂于高洁之地请祝 圣人■

仓库

编辑

社仓社还米所储面各置一仓

场市

编辑

城内每月三日八日十三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八日 为市

堤堰

编辑

防竹浦堤堰 茁浦堤堰并在斗南面于田浦堤堰在折 锦岛

桥梁

编辑

四桥一在官门前一在南门内一在红门街之西一在红 门街之南南门内有三井四桥重创碑碑面剥落字之 可识者刻文之首有崇祯纪元壬戌秋七字此为重创 碑则崇祯壬戌盖记其始创之年欤重创之年不可考 记名之金世光金世雄黄性五卢圣国尹致仁金得连 丁孝官金光信尹兴臣金宅昇姜以道皆其出财力有 事功诸人而其馀多人姓名漫漶不可辨此不能备载 惜哉桥则尚无恙其三井即官门前之井东门内之井 社稷坛东北间之井也马柱桥有桥在竹圃马柱街 桥之东有碑朴元辰徐后长徐仁修金硕休朴东云郑


昌慎朴道郁徐再泰皆记名又有东台石井井之傍亦 有碑徐后长金硕休徐仁修徐葛凤徐再泰亦皆记名 捐财施功其名不泐碑皆崇祯纪元后四丙午立

户口

编辑

户二千一百二十兴阳乐安顺天光阳四郡送交户簿元 摠每户三两春秋分等户布钱合计六千三百六十两 上纳○己亥籍摠二千一百四十六户僧二户作统二 百十五统共计草家五千六百二十二间口六千二百 八十三男三千四百八十八口女二千七百九十三口 僧二口

田结

编辑

正田畓结九百七十七结六十五负八束兴阳乐安顺天 光阳四郡送交结簿元摠九百七十七结六十五负八 束内名岛量陈三十五结八十六负四束三岛英人占 ■陈十七结一负牛岛竹田陈二十结六十六负九束 合七十三结五十四负三束丁酉戊戌自度支部頉减 元帐簿中旧陈■蒙頉九十一结九负一束指征无处

实攸租结八百十三结二负四束每结三十两结代钱 二万四千三百九十两七菚二分内本郡■费一万七 百七十两计除实上纳一万三千六百二十两七钱二


社还

编辑

社还米一百六十石戊戌始设置依度支部所颁社还条 例施行 斗南二十四石一斗八升七合 金鳌二十 六石六斗六升四合四夕 筑盖九石四斗五升三合 六夕 锐湖二石三斗五升九合二夕 王井十八石 五斗一升九合六夕 太仁十八石十一斗六升五合 六夕 锦山十八石十四斗八升八合六夕 三山二 十三石十四斗八升二合二夕 蓬莱十七石十一斗 七升九合八■

均税

编辑

渔盐船藿税兴阳乐安顺天光阳四郡送交税簿元摠虚 实相蒙流亡居多按簿查检税额相左观察府现行调 查姑未归正

牧场

编辑

突山牧场前属顺天曲华兴阳道阳两牧乙未废止属 宫内府内藏院派员收税

土产

编辑

木绵 栀子 柚子 甘薯 踯躅 冬柏 芍药 牧 丹 石榴 百日红 防风 细辛 苍术 苦参


沙参 玄参 天门冬 麦门冬 何首乌 桔梗 女贞实 南星 半夏 枳实以上陆产鲥鱼 石首 鱼 𩾃鱼 鲻鱼 䱋鱼 鲈鱼 河豚 比目鱼 秃尾鱼 大八梢鱼 络蹄 乌鲗鱼 鳆 海参 淡菜俗名红蛤白蛤 石花 海衣 甘答 海菜俗 名甘藿加沙衣 鹿角菜以上海产

儒任

编辑

乡校都有司一人 掌议二人 色掌二人 养士斋有 司一人 色掌一人 都训长一人 面训长九人 面执纲十一人太仁三两面有上下道面社首十一


执纲兼任

乡任

编辑

乡长一人

官属

编辑

巡校四人 首书记一人 书记六人 通引二人 使 令六名 使佣二名 使僮二名 客舍直一名 乡 校直一名

年俸

编辑

郡守七百元 乡长七十二元 巡校一百九十二元 首书记八十四元 书记三百六十元 通引七十二


元 使令二百十六元 使佣七十二元 使僮七十 二元 客舍直十二元 乡校直十二元 享祀费八 十元 厅费一百五十元 旅费六十元 计二千一 百五十四元

名宦

编辑

李纯信 宣祖大王二十五年壬辰佥使以军功陞资移拜忠清水军 节度使后官至训錬大将

徐迈修 正祖宣皇帝十六年壬子以吏曹参议 特补佥使本镇百


年之■一朝而尽祛之遗爱蔼然至今无忘愚妇稚子 尚津津诵徐大监仅三朔而还 朝后官至领议政

事迹

编辑

李忠武全书中载状 启有曰岭南避乱之民流接营境 者多至二百馀户而各令假接艰以过冬当前赈救之 资百无所计虽曰事定后还归本道当在目前不忍见 饿莩之状前因丰原府院君柳成龙书状据备边司行 移内诸岛可以避乱又作屯田之地流民入接便否参 酌施行事臣啇量其避乱人可接处则莫如突山岛而 同岛介在本营防踏两间重岗回抱贼程四隔地势广


衍土品肥沃晓喩流民稍稍八接方使春耕而前御史 洪宗禄监司尹斗寿水使朴宣李荐李英等营屯畓请 启之时该曹以有牧场处妨于马政防 启矣今则 国事艰危民生失所虽使无赖之氓八作别无贻害于 牧马则牧马救民庶使两便此一段文字亦可备考营 即前全罗左水营也

升平志云突山岛烽燧西应白也串北应进礼山即屯田 西峯烽燧也今废白也串进礼山皆今丽水地 郡东五里有锦丹里其东卜子谷石壁四围可藏数百人 前则海流如带仅容一船之八龙蛇之燹有云赵壮士


居本里与里人约曰贼势猖獗如此吾里人尽歼乃已 肯听我言出死力而拒之则可免皆曰诺海则罗铁线 谷则伏壮丁里之傍积枚石累百堆夜贼至壮士麾一 里人发堆石击杀数十百计贼不敢复犯一里晏然至 今谓之伏兵端壮士有裔孙甚微亦不能道其名情哉 大美山下有月岩里里有一田夫胆智能伏人值壬辰之 乱贼据山上筑石堡为其窟日杀掠近村殆遍田夫时 年三十与里人之数十健者约徂伏石岩下夤夜猝发 力战夺其堡杀死累百获器械无算馀贼尽遁里遂全 谓其村曰屯田名其浦曰罗阵嗟乎若人奇杰固将即


才而其姓名亦湮没不传漠然百年之间但可慨也己 郡北三十里窟前里路傍有所谓双轿岩岩如车子大高 可丈馀故老相传此岩埋则双马轿出入此路云百年 来路稍高岩弱三分之二往年土民相与筑土被莎埋 之若封然已而大水土莎俱脱岩则如故至于甲午乙 未之间雨壤两岸土覆于路路遂高而岩与之平其明 年太守之五马来亦异哉 海边多雁飞鸣空中不下于田故老亦相传雁下田则地 为郡云丙申前数年雁集于田而乃为郡矣未知此何 异欤


乡校之址旧谚称石田坪今乃为释奠之地其音相符地 名亦不偶也 郡东大浦之上有圣主洞深僻多栗木樵者伐之辄患病 相戒勿伐木固自遂至建 文庙主材以成其后斧斤 颇入无复前日患此岂非阴有所护而洞之为名亦有 其征者耶 明伦堂之梁代作锦里大槐木之老数百年者运之前浦 以辇致为忧夜遂大风浪木漂流不知所往明日视之 木浮于江南浦浦即 校宫十武之近也此为异迹之 可传者


竹圃徐氏之先施功于本里者多若石桥石井之创修既 载于记名之碑而恤民租四十五石作禊畓三十六斗 落皆为补弊之资岁月浸久今焉无存至于防竹浦堤 堰修筑之费鸟山石台修筑之费金鳌山向日庵移建 之费亦皆捐财班班可传 竹圃人金硕秀以饥民救活有巡察使状 闻 赐通政 阶又加寿善阶事在壬寅 每以秋分老人星见丙方稍大而有光芒坐官衙亦可见 居人多寿或至百馀岁

孝行

编辑

金廷珏庆州人忠毅公文起后八岁遭父丧侍殡不彻哭 母子三年庐于墓其后移窆方其卜兆祷于山夜往来 昏黑失路有群鹿导前随其所之而止则鹿以足刮地 俯仰若指示者因以葬其处松虫大起四山几赤独其 父塜茂松无损叶其母大耋病剧断指注血得稣母思 生鱼时天寒大雪遵海而泣行数十里有海鸢飞过随 盈尺之鱼持归而供之事 闻旌闾 张思咸张弼逵仁同人弼逵父思咸居其祖丧昼夜守殡 隆寒大雪鸟兽多冻死惟殡所无一点雪鸟鹊翔集于 殡侧低回不去思咸哭弼逵亦哭止则亦止经冬春宋


尝相离思咸以齿病常在床第眼眵鼻涕子必舐洗救 疗之宜靡不用极有一老人来访遗一裹药曰试此可 愈拜而爱之忽不见试则果效以双孝旌闾 宣处钦宝城人文忠公允祉后生有至性父有眼眚久无 效医云得鹰目乃可治泣祷灵马山有双白鹰翔集得 而试之辄效然犹以为未快方隆冬冒风雪七昼夜复 祷于山坛其晓有五鹯捉一鹰置之坛上归而复试之 积年之患一朝明豁事 闻旌闾 金日出金海人父子以渔为业一日船遇大风南穑北柁 尽落于撞舂之中哭声干云子抱其父仰天默祷风波


忽恩布帆竟无恙海人咸詑其孝母病盲不能出房闼 每食虽一味必告待食既乃敢尝食终其生如■日居 忧六年绝不食鱼曰吾亲所嗜亦食素终身事 闻旌 闾 金祉玉金海人襄武公完后少孤事母甚笃母尝诫之曰 敦宗恤邻吾望于汝刻薄成家吾则不愿服膺无敢忘 适有事淹湖西地一日忽怔悸即星夜而还有虎遮路 厉声诫之乃俛首而去又数里有人后至意殷勤偕行 比天晓忽不见皆异事也及至家母病节剧几属纩者 数日伏哭呼其母母忽转身曰吾子祉玉来乎乃开眼


执其手曰吾昏绝不知几时而幸复见汝面其天耶又 曰吾居平之诫尔能铭诸心乎至五日而绝既乃俭已 而厚于人凡内外族戚远近亲知无不赒救极其力之 所至以至殖禊钱置书塾以待贫不能就学者亦其一 也年迈七十行之愈力若乙未癸丑之凶大出租活饥 民颐多盖终身遵母诚也事 闻旌闾其子东奎前府 使亦能继其志 金阳禄金海人鹤城君完后生十月而孤母教以义方一 心服膺值其怒则拱手立庭怒息乃复及居忧柴毁朝 夕上墓大风雨亦不废每夫日哭失声绝而仅稣居平


恋其亲未尝不下泪盖六十年如一日其终身之慕欤 事 闻旌闾 朴润厦密阳人父病思生鳆号泣循水际得三鳆怀而归 父甘之明日有乌鸟数十一乌含一鳆个个随地反哺 之鸟性固灵矣而其有相感者欤事 闻旌闾 金灿基金海人文愍公驲孙后父病三年几属纩割右股 煮而进得稣又割左股以疗之病良已后以寿终攀擗 逾制日雀墓风雨寒暑不废事 闻旌闾 李浣馥全州人 德兴大院君后裔未弱冠母病危裂指 注血病良己母思生雉叩头泣视天忽有一雉下中庭


呴呴俯伏取而供其母后三年母又患难医之症刲左 股灸而进母得愈延其寿有儒状 朴重叶密阳人父年六十病累月遂绝子目刺身受血灌 父口乃稣则又割左股食之父病渐愈至明年而逝有

儒状

编辑

金麟植金海人金宁君牧乡后母病绝哭母号于天愿以 身代食顷母稣语如常而后逝有儒状 姜日成晋州人蚤孤养于租母及其母事之备至祖母年 七十长疾三年不离侧既垂绝遽断指刲股掬血注口 旋得稣宛然再生矣有儒状


李瑢柱全州人敬宁君裶后父病疽弥年吮毒舐脓夙夜 不离侧父竟愈以延其寿及丧而葬方大霖雨不开皆 以不克襄为忧号天而泣泪烂衰麻至其日而遂开霁 葬得以完才反疑而雨复作人谓感应之验有儒状 金在振金海人鹤城君完后侍父癠得宜药之鱼果非时 产者辄奏效及孤事母尤笃友兄弟睦邻里以悦亲心 有儒状 金日旭庆州人忠毅公文起后母病绝咋指注血稣延数 日及丧求吉穴行山中有鹿导于前异之随其所止而 窆焉谈风水者皆曰吉庐墓三年鹿辄夜至在庐侧后


丧父将祔于母墓而其鹿又至呦呦若将指示者麾之 不去又随其所之而窆鹿亦又在其庐墓之侧鹿之性 灵欤盖人之诚其有所感者矣有儒状 金履恒庆州人孝子廷珏子亲癠谻辄出指血割股肉以 进日夜祷天愿以身代芝根醴源良不诬也有儒状 朴准瞻密阳人墓庵庆云后父病医云獐血可疗沐浴祝 天忽有双獐奔入获而进其血得良己及居丧如礼后 居母丧如前丧有儒状 韩信良清州人清溪君渊后父病剧沃喉惟人乳泣乞于 四邻皆哀而与之或云人肉可疗辄刲股而进果瘳父


又病疮毒深重与其妻迭咒之而愈母病痢其夫妻尝 粪及亟斫指注血得延数日丧而哀毁逾制事 闻复 其户 梁致默南原人讷斋诚之后亲癠亟辄尝粪既绝号呼擗 踊手指遽折裂即灌血既绝之口移时而稣三日后遗 言而逝有儒状 金志龟庆州人生于贸俗性至孝养生送死一出于诚其 兄弟三人居一室同耕而食同耕而衣至终身焉有儒 快 朴氏密阳人李咸必妻姑病剧尝粪日祝天愿以身代幸


得稣又其舅病截发卖备药与食辄夜祷北斗曰吾闻 北斗司人命愿活我舅舅亦稣以其不匮及于夫党其 媤妹病癞身以腐烂生儿未一旬母死妇抱其儿乳养 至长成媤妹之夫亦寄于妇所亦身腐于癞妇手濯其 血污衣服不以为恶而亦以病死盖其夫妇之死妇皆 亲检而葬之且其夫之婶生儿而死则亦抱其儿儿竟 成人邻里皆感化其媤姑母出嫁于金梦南而梦南夫 妻割其五斗田畀妇为养舅姑之资其亦观感者深矣 逝之年厪四十二盖肫肫一妇人笃于内行能人之所 不能斯可以阐幽光于九原播芳徽于千秋啧啧者舌


矣有本道儒状 金玟佐金海人襄武公完后祖父病累年时才十三日夕 祷天适有神■至药之辄效岂非有所感者耶有儒状 崔致凤草溪人新斋山斗后自孩提晨昏温凊唯谨邻里 奇其孝母病四朔须臾不离侧及属纩辄引俎刀断指 注血移时而乃稣病则愈矣儿年仅十四此岂非卓异 之行根于性者耶洵可书也有儒状 崔汉精庆州人孤云文昌侯致远后父病风猝剧遽以斤 断一指血既尽又断一指血半注得稣语如常移府而 逝居丧哀号屡绝有儒状

烈行

编辑

南氏宜宁人金大善妻本良家女嫁夫时才及筓其夫业 渔采宜家未四朔同夫而渔大风覆舟舟人之能游者 仅得出妇则附浮木既登岸见夫出没波涛中即还入 救之力尽俱渰得其尸犹抱持其夫握不可解事 闻 旌闾逸参判奇正镇有记 车氏文化人文节公原𫖯后金镇龟妻也归于金三载而 夫逝矢同穴却食七日其子阳禄生未期姑抱孙泣而 喩曰殉夫固烈吾家■世独子所存者一孤妇死则儿 且不能㑱奈金氏之祀何妇幡然悟侍姑抚孤臾日夜


哭血泪渍素衣裳性贞严教儿有义方小失意辄橽之 曰人訾寡妇之子无教苟非己百则何能免其訾子既 娶而抱孙辄抚之曰吾所望于汝者正道锡其名夫亡 日与其子诀曰吾不死为汝成就今且抱孙吾事毕矣 遂绝食而死园中女贞树亦枯死妇手植也子阳禄以 孝旌孙正道亦有行 全氏天安人正道妻府使尚毅 裔醮三月而奔夫丧孕亦三月矢殉如车氏舅姑泣而 喩如车氏之姑之喩车氏妇亦幡然悟果生男子名锡 祚早负才名袭家庭之训以孝孙称 张氏玉山人锡 祚妻文康公显光后夫赴试得病而还明日遽绝妇在


侧连碎两指灌其血夫稣三日而语其妇曰偏母在堂 无兄弟亦无血嗣我死后事吾母如吾生时语讫而殒 妇遽取夫衣带自缢其姑解其结而且泣曰妇死吾不 能独生妇不念亡夫托老母乎姑亦欲自缢妇不能死 然勺水不入口者六日事其母如夫之孝事 闻幷旌 闾吁一门三世烈妇何其多欤可以知风之自矣 申氏灵光人朴赞宗妻嫁三年而夫亡年才二十亦无儿 持制以礼斩斩棱棱凛如冰玉孝于舅舅七耋恒委床 玆妇奉温凊甘旨惟适及属纩断指注血得延三日事

闻旌闾

编辑

金氏庆州人宣处钦妻夫既孝而妇性烈夫有痼疾割髀 以进得良己其后当属纩截指灌血稣延数日噫其诚 之笃哉事 闻旌闾 丁氏灵光人金汝文妻养舅姑承顺夫病三年卧蓐奄绝 妇号天遽断指血灌口夫既稣而以终天年岂非至诚 者耶有儒状 权氏安东人梁致默妻夫夙婴贞疾妇不离侧逾一年未 尝衾枕息夫思雉即入山裳掩雌雉又思鹿血即牵狗 雪地上逐得一鹿且闻人肉可药遂刲股灸而进病亟 辄尝粪既绝则大声号遽引俎刀裂指出血灌其口一


食顷乃稣三日而逝治丧能中礼既关教子治家优于 夫在时时年才二十五嗟乎生穷僻之乡有卓异之行 而亦其不自知其性也夫有儒状 金氏金海人朴准瞻子致植之妻夫病疟久不起刲股肉 以进得瘳其后夫亡妇气绝家人急救之乃哽咽曰老 姑在堂我何忍死姑病头痬咒其脓又多风辄以新衣 覆其头使移之且吮之曰宁噆我无病之体姑既绝亟 以石撞破指出血注口稣而延一日噫妇之烈之孝其 可旌欤有儒状 姜氏晋州人崔先郁妻夫骤病几危妇遽引斧断指注血


其口夫稣而同室者二十馀年妇之烈诚至矣哉其可 记也 赵氏咸安人金志南妻夫病痼累月刲股以疗之其后夫 竟以贞疾死既葬之明日自尽于寝室葬于异垄一夜 坟自裂亲䣊邻比咸惊詑其异遂合窆焉嗟乎以二十 弱龄办毁体己难办殉节尤难其能从容更难夫人人 之所难一少妇人无少难生能就义已如此宜其死能 显灵得遂同穴之愿吁诚烈妇也鸟头绰楔之褒尚啘 晚惜哉有儒状 文氏南平人出身金斗化妻也夫病既绝辄入厨下引俎


刀斫指若斫柴然亟掬血灌夫口夫咽指而稣乃语曰 天命尽矣其可生乎我死后善养我母三日而殒妇以 此不能死其烈洵可褒也

记文

编辑

大成殿新建上梁文 伏以立教牖民 圣功普被于寰宇体国经野要务莫先 于建庠盖自生民以来未有 夫子之盛极高明配博厚 流元气于四时作春秋删诗书敷 素王之一治是谓圣 之时者莫曰天何言哉为万世开太平生灵永奠于衽席 惇五典秩有礼人类赖别于昆虫天地合德日月合明同


流上下舟车所通霜露所坠莫不尊亲所以家尸户祝之 虔爰有国学乡校之设汉太牢之祠曲阜实基四百年治 平唐诸生之养国监乃至三万员增广逮颜孟程朱之传 统亦皆循次而同跻虽杨墨佛老之交喧不敢以邪而害 正顾神州久致沈陆而我 国独称小华圃晦定庠序之 规古制尽在于东土退栗讲性理之学斯道大明于中天 洋洋弦诵之相闻宛洙泗之希韵济济儒贤之辈出焕洛 闽之遗风惟湖省㝡在边陲伊 圣庙悉遵 国制溯自 济丽而降班班文献之足征待以邹鲁之邦往往豪杰之 兴起不惟黉舍院宇蔚有鼓箧肄雅之材抑亦衡泌岩阿


时见守道抱经之士眷玆突山新郡实维防镇旧基六十 岛地势相分古称海滨广斥四千年天荒始破今见汉官 威仪遥挹耽罗之梯航禹贡达于江汉近接升天之形胜 魏宝美哉山河际此作邑之初必以建学为急虽都鄙乡 遂之士犹待教化而兴况陬澨舃卤之区曾无俎豆之礼 今 天子导民成俗之教方见渐海被沙吾 先师过化存神之 灵亦当如水在地乃以鸠僝众力忽见翚革新宫丹栱雕 栭罨映于儒林艺囿文榱绣桷郁跂于圜海回渊入室升 堂征两楹之殷梦东荣西序仿三庠之周廱仍揭一字嘉


名庸表万古至圣无外其大放六合而弥纶永观厥成集 五音之条理居广居立正位依然乡党画一编行景行仰 高山愀如清庙瑟三叹遥拈颂笔助举修梁儿郞伟抛梁 东抟桑农辟日轮红陞堂宛听归欤叹万里乘槎道不穷 儿即伟抛梁南老人星见瑞光含金丹能使斯民寿化育 神功佀海涵儿郞伟抛梁西望中齐鲁海云迷 皇韩正 值中兴运天府图书夜聚奎儿即伟抛梁北天王山色撑 宸极从知拳石能成高九仞终须一篑力臾即伟抛梁上 数仞墙高弥钻仰玉斗珠衡俨若临海邦自此人文朗儿 即伟抛梁下烟尘满地纷自惹但教砥柱峙洪流何患郑


声乱大雅伏愿上梁之后风雨攸除山川增耀溪𬞟涧藻 会缨弁而骏奔坛杏市槐俨函席之众设 圣朝卫正斥 邪之教勿以遐土而忽诸异日明体达用之才必自玆乡 而出也 光武元年十月下浣崇政大夫中枢院副议长副将东阳 申箕善撰 明伦堂新建上梁文 盖闻五服之有绥有要有荒咸囿王化三代之曰校曰庠 曰序皆明人伦岂惟斯道之攸尊实亦有国之要务是以 先王之建学立校不以山陬海澨间之天子之兴德达才


必自州长党正始也肆我 朝万亿年基业本于太牢祠 环东土三百馀府州皆有先圣庙窃惟防海旧镇突山新 治南溟之波涛淼然星罗六十岛北学之豪杰逖矣天荒 五百年尹鼯猱于阳山教化靡暇于俎豆侣鱼鰕于江渚 闻见不过乎渔樵路通岭湖地处不甚越绝道无南北天 禀岩尽鲁愚曩匪才谬膺臬司伊新制分置岛邑地不加 辟民不改聚抑为堡障南藩天无烈风海无扬波意者圣 人东国民人社稷粗得具体而微城郭室庐亦皆仍旧之 贯于时士论齐发 文庙肇兴证殷梦于两楹存者神过 者化仿宋学之三舍藏焉修息焉游泰之于垤河之于潦


圣之于生民奠万世土亭莫如天藉莫如地教莫如 夫 子高数仞墙翚革耸观式荐禴祀烝尝之典骏髦汇晋孰 无钻仰瞻忽之诚尔乃僝功抡材建堂揭号伊经始之勿 亟讵云时绌而举嬴矧规矱之所同可谓事半而功倍东 胶西序辟青襟游艺之场内室外堂迈缁衣好贤之馆唯 师儒笃意于教诱弦诵可闻使邑子蒙幸于作成鼓箧有 所於乎观斯堂之创于绝地验吾道之渐于遐方三字扁 楣煌煌朱文公手泽两楹课试循循胡先生学规肃肃扃 除辨堂奥之异级莘莘襟珮攀户牖而同归遥控士林之 懽情恭疏梁欐之善颂儿即伟抛梁东朝日先明海东若


使圣人复起乘槎应向吾东儿郞伟抛梁南南海之南无 南南土新霑 圣化请看吾道之南儿郞伟抛梁西苦木 苍苍日西霜露舟车天地吾 师文教渐西儿郞伟抛梁 北太一煌煌极北奎璧图书泰阶寿星夜夜朝北儿郞伟 抛梁上日月光华在上曁我苍生海隅咸知事长亲上儿 郞伟抛梁下襟绅济济庭下暮春春服冠童 夫子俨然 临下伏愿上梁之后弦歌达境缝掖盈堂增山川之精耀 倂穹壤而巩固爱亲敬兄忠君悌长小学之教人养老劳 农尊贤使能乡饮以为礼归与吾党小子寻所乐于孔颜 出为公卿大夫致斯民于尧舜


光武元年十月上浣前学部大臣李道宰撰 风化偻记 皇帝三十有三载 制诏置突山郡划于度支新建 夫子 之宫盖有郡则有校我 朝尊 圣崇儒之晠典卓越乎 前古也迺相地于治之东一里厥位面阳窃廓敞垲山缭 如环海开如镜于是郡之属大小五十岛凡圆冠方领之 士莫不殚心效力咸趋于事材石运于舟梓匠募于陆费 固不訾工以勤集计为日五百六十而 殿堂室房秩秩 有序风化楼亦以告成惟时己亥之春二月丙寿来守是 郡郡人士相兴至于室属以为记丙寿三揖而作曰不佞


叨 厚恩身绾八绂奔走西南今而于玆矣少习家庭之 闻所至未尝不以劝学为先务然顾甚谫陋无足以开发 兴起窃自惭恨况玆土去 京师且千里以区区之新造 欲其向风于洙泗洛闽不亦难矣乎虽然人不限地学由 教成惟其作之而已今夫游于 夫子之门讲 夫子之 道诵 夫子之言斯可以行业俱进风化丕变昔之荒僻 跻于昭明高朗之原始一日以士闻天下斯楼之作岂徒 然哉若其托于籍嬉于会而止则末之也已其尚勉之哉 余以其趋事之勤而知儒效之必阐虽余明日归而将闻 弦诵之声洋洋溢乎四境无负 朝家教学之至意


光武三年己亥夏郡守徐丙寿记 赞政筼汀李公道宰碑文 夫恩德施之于物物犹有感而况人乎余以匪才役于是 郡窃听士民之公言则惟我薄海苍生几许载分属陆邑 慢侮侵索常有覆盆之叹天运极反 隆恩特降聚屿为 郡于是乎始见日月感化生灵蹈舞欣抃巍乎 圣德敢 无能名焉赞政李公咏鵩海岛以来熟谙穷澨矜恻之情 每念不已何幸来旬本道上分 顾忧下察民隐适值更 张屡度 启达爰及成郡岂非我公之恩之德哉余亦欣 感焉敢为之铭曰


成事由天谋事在人否往泰来仍旧创新非徒玆郡莞 智一样言公之恩河海无量颂公之德山岳不骞永矢 不谖弥亿万年 光武二年戊戌冬郡守洪 撰 赞政晹园申公箕善碑文 圣训曰唯匹夫匹妇不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纳之沟 中伊衡之以天下为己任今于赞政申公见之矣公尝在 海岛鵩舍洞悉民情之疾苦一念在玆幸值更张之日宣 陈 庙堂昼成玆郡可谓与筼汀李公不谋而同举郡舆 情咸颂如一故余亦兴感焉仍以采用其说遂为之志敢


为之铭曰 胡为楚泽屿反为庆杜虽不幸西蜀为幸仁惟及物德 必有邻一片心丹能寿斯民恩深雁海功屹鳌岑一念 己任伊古尹今 光武二年戊戌冬郡守洪 撰

题咏

编辑

岛 六洲各一岛特其大者耳王山非异境即之只在此地秘 既无稽天荒亦不鄙高帆疾于电纵横九万里 泛海


长风不尽水无涯浩茫茫安所之上合青苍天似盖中 涵碨礧地如棋鲸鹏虾蟹昌黎笔日月星辰碣石诗一叶 扁舟凌万顷平生始得此游奇 封山 封山木尝美郁郁不可开十年山尽赭谁道大风摧海以 船为业而今乏其材 牧场 牧马已空群但馀地税钱此税既两征岁收万六千一土 三输租中有补民田 望美轩


清风白露满江秋桂棹歌残渺渺愁 帝座如辰长北拱 臣心似水只东流 蜒雨蛮云住一年天涯浮宦正堪怜河山千里空翘首难 道长安是日边 葆堂徐丙寿

扁额

编辑

晏波轩故领相徐迈修书合和堂 望美轩皆衙舍之东 轩观于楼 亦画舫皆东轩之东小楼瀛南楼以上令 郡守徐丙寿书

楹联

编辑

中外三百郡州南入于海大小七十岛屿北拱如星 高 帆凌空天豁六鳌绿浪画阁流碧山拥百雉粉城合和 堂己亥明年王黄州知何处丁卯大雨苏扶风名吾亭

亦画舫赴郡即己亥而得雨适丁卯故云郡守徐丙寿 书

岛之为郡别其区也洪惟 圣天子绥怀荒远毕烛幽隐煦春阳于阴崖覃鸿化于无外 於乎休哉维时巡察使筼汀李公寔建其议尚书旸园申 公协底于成二公之德于玆土永以无谖夫风涛之渔沙 砾之耕为生甚苦而睊睊乎侵凌诛求由来久矣今乃家 家嬉怡人人熙穰玆岂非厚幸欤为吏者苟能尽字抚之 责用对扬我 天子之命而母为二公所诮则几矣其敢不自警郡志成一 郡人士皆讙欣来集是不惟喜其志之成实为郡之幸也


朱君洪弼金君在润前而称曰是志宜琹以公同好余深 有所感玆又赘一言 是岁之中秋日徐丙寿又书于合和堂 庐山古亦县也中经沿革辖于一障地穷而民残盻盻然 积无诉之苦幸伏遇 天日之明靡幽不照疆五十岛屿而俾创其治跻雍熙之 域颂汪濊之 恩始相庆也而迺惟我徐侯用七绂之绩而 莅之抚导以方化行俗迁人安渔僬里腾讽诵则又相贺 也侯之文焕烂饰黼黻铿锵鸣琼琚宜施之廊庙之上而 屈于卑下之邑今吾郡之志犹之吉光片羽然得侯之修


洵不图之幸也谬以不敏为识途之老马每承谘问窃惭 孤陋志既刊猥冒续貂之讥云绫城朱洪弼谨跋 郡之有志犹 国之有乘所以昭纪载而备考据也吾郡 以岛为域星罗碁置于千里之海皆崎岖隔绝事迹已湮 见闻亦陋为之志诚难矣哉葆堂徐侯既下车辑安乂谧 百度咸理志于是乎始修方其始也走识字之吏于前属 之邑而来解事之民于稍大之岛访旧闻于高年而搜遗 迹于古族凡只字片言一事一行形便大小程里远近靡 不博采侯之勤亦至矣而大率荒芜疏略散乱无纪莫得 以掇拾会萃然侯则耳听目览意到手随一部志已成于


胸中也官舍之东小楼曰亦画舫方盛暑辟窗八扇小史 磨浓墨侯挥毫如飞竟一纸辄授能书者缮卷朱阳射入 流汗透衫至举烛亦不倦也卷既编洪纤靡遗幽潜毕彰 序次井井了如指掌苟非侯聪明疆记文章之宗畴能为 是哉顾以无似过蒙推诩实始终于周旋然不敢赞一言窃 覵侯有良史才可以䌷石室金匮之书而今乃屈就于僻 小郡之志或为我侯惜然非韩吏部苏端明之所过则黄 冈潮州千载寥寥幸吾郡待侯而著名侯其念之哉金官 金在润谨跋 割四郡之地而为之治风气既别物情不齐其能保合于


一诚未易也南北相去有千里而远而昔今无相往来十 居六七之多一朝而相谓吾同郡之人不亦疏乎虽然忧 则思乐痛则思瘳情之常也譬如群渔于海东舠西艇撞 舂于四至之疾飘万折之逆浪几几乎漂溺之患幸而风 恬波静安流而渔虽秦越之人孰有不酾酒而相贺者乎 吾之郡类是方其创始之日声应乎心壹事集乎力众未 尝不奔走乎其间而数载以还规制未立习俗未变贸 贸然犹之故也我徐侯以明达治体夙绩著闻而幸临于 玆翘首倾向喁喁望风采侯尝典名邑大都人犹以为屈 而今又屈于瘴疠卑湿之乡皆忧其不屑也侯乃夷然施


措益勤老者以养儒者以兴吏娴于法民迁于化窃观侯 之意盖悯其新造而俾得以允安长治也既而修郡志包 封疆之内而既湮亦彰虽远即近一阅卷而斯尽之矣于 是一郡讙欣翕然归之是志之助岂少乎哉而吾郡之成 实自我侯始晋阳姜太元谨跋

补遗

编辑

乡校位结基址结事实 光武三年十一月八日郡守徐丙寿呈观察府报告书内 开本郡 校宫创建近才数载凡干典例举多未遑即伏 见校儒朱洪弼金在哲等禀状则以为 校宫基址系是 买得民田而该田结五十六负即自校中纳税凡他陈地 之结尚蒙頉减况此校址之陈事体尤别白征结税恐极 未安且校复五结之会减即 朝家之盛典各郡之定式 而惟独本郡以其新创之故至今未蒙划下仪式多阙士 材赍菀右两件事实冀即报府转报京部一如通行之规


云云是如乎窃以校址之陈宜蒙頉下校复之结原属会 减妓敢据状修报幸惟查照转报京部俾蒙处分伏望 光武四年一月七日观察使闵公泳喆训令内开向因本 郡所报 校宫垈田结五十六负复户结五结永为划给 之意据报于度支部矣指令内开各郡校复虽废校位尚 存依典式及他邑例五结划付 校宫基址结五十六负 亦为免税该郡结摠中悬录除减租案中厘正事亦■是 故玆以翻饬以此意晓谕于本郡校中使儒林洞悉同校 位结五结基址结五十六负亦为免税本郡结摠中悬录 除减斯速报来俾为租案中■正之地为宜■


都有司朱洪弼 同校正 都训长金在润 同校正 李德恒 缮写 姜允浩 监印


光武三年己亥南至月明伦堂开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