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公文集 (四部丛刊本)/卷第二十三

卷第二十二 徐公文集 卷第二十三
宋 徐铉 撰 景上海涵芬楼藏校钞本
卷第二十四

 徐公文集卷第二十三

         东 海 徐◍◍◍铉

   重修说文序  韵谱前序

   韵𥙷后序   故兵部侍郎王公集序

   文房四谱序  张民子集序

   邓生诗序   进士廖生集序

   广陵刘生赋集序

     重修说文序

 银青光禄大夫守右散骑常侍上柱国东海县𨳩

 国子食邑五百户臣徐铉奉直郎守秘书省著作

 郎直史馆臣句中正翰林书学臣葛湍臣王惟恭

 等奉 诏校定许慎说文十四篇并序目一篇凡

 万六百馀字圣人之旨盖云备矣稽夫八卦既画

 万象既分则文字为之大辂载籍为之六辔先王

 教化所以行于百代及物之功与造化均不可忽

 也虽复五帝之后改昜殊体六国之世文字异形

 然犹存篆籕之迹不失形类之本及𭧂秦苛政散

 隶聿兴便扵末俗人竞师法古文既绝讹伪日滋

 至汉宣帝时始命诸儒修仓颉之法亦不能复故

 光武时马援上䟽论文字之讹谬其言详矣及和

 帝时申命贾逵修理旧文于是许慎采史籕李斯

 杨雄之书博访通人考之于贾逵作说文解字至

 安帝十五年始奏上之而隶书行之已久习之益

 工加以行草八分纷然间出返以篆籕为竒怪之

 迹不复经心至于六籍旧文相承传写多求便俗

 渐失本原尔雅所载草木鱼鸟之名肆意増益不

 可𮗚矣诸儒传释亦非精究小学之徒莫能矫正

 唐大暦中考李阳冰篆迹殊绝独冠古今自云斯

 翁之后直至小生此言为不妄矣扵是刊定说文

 修正笔法学者师慕篆籕中兴然颇排斥许氏自

 为臆说夫以师心之见破先儒之祖述岂圣人之

 意乎今之为字学者亦多从阳冰之新义所谓贵

 耳贱目也自唐末䘮乱经籍道息 皇宋𭙶运

 二圣継明人文国典粲然光被兴崇学校登进群

 才以为文字者六艺之本固当率由古法乃诏取

 许慎说文解字精加详校垂宪百代臣等愚陋敢

 竭所闻盖篆书堙替为日已久凡传写说文者皆

 非其人故错乱遗脱不可尽究今以集书正副本

 及群臣家蔵者备加详考有许慎注义序例中所

 载而诸部不见者审知漏落悉从𥙷录复有经

 相承传写及时俗要用而说文不载者承诏皆附

 益之以广篆籕之路亦皆形声相从不违六书之

 义者其间说文具有正体而时俗讹变者则具于

 注中其有义理乖舛违戾六书者并序列于后俾

 夫学者无或致疑大抵此书务援古以正今不徇

 今而违古若乃高文大𠕋则宜以篆籕著之金石

 至扵常行简牍则草隶足矣又许慎注解词简义

 奥不可周知阳冰之后诸儒笺述有可取亦从附

 益犹有未尽则臣等粗为训释以成一家之书说

 文之时未有反切后人附益互有异同孙湎唐韵

 行之已久今并以孙𭰫音切为定庶夫学者有所

 适从食时而成既异淮南之敏县金于市曽非吕

 氏之精尘凟 圣明若临冰谷谨上

     韵谱前序

 昔伏义画八卦而文宇之端见矣仓颉摸鸟迹而

 文字之形成矣史籕作大篆以润饰之李斯变小

 篆以简昜之其美至矣及程邈作隶而人竞趋省

 古法一变字义浸讹先儒许慎患其若此故集仓

 雅之学研六书之旨博访通识考于贾逵作说文

 解字十五篇凡篇六百字字书精博莫过于是篆

 籕之体极于斯焉其后贾鲂以三仓之书皆为隶

 字隶字始广而篆籕转微后汉及今千有馀岁凡

 善书者皆草隶焉又隶书之法有删繁𥙷缺之论

 则其讹伪断可知矣故今字书之数累倍于前夫

 圣人创制皆有依据不知而作君子慎之及史阙

 文格言斯在若乃草木鱼鸟形声相似触类长之

 良无穷极茍不折之以古义何足可𮗚故叔重之

 后玉篇切韵所载习俗虽久要不可施之于篆

 往者李阳冰天縦其能中兴斯学赞明许氏奂焉

 英发然古法背俗易为堙微方许李之书仅存扵

 世学者殊寡旧罕存秉笔操觚要资检阅而偏旁

 奥密不可意知㝷求一字往往终卷力省功倍思

 得其宜舎弟楚金特善小学因命取叔重所记以

 切韵次之声韵区分𨳩卷可睹楚金又集通释四

 十篇考先贤之微言畅许氏之玄旨正阳冰之新

 义折流俗之异端文字之学善矣尽矣今此书止

 欲便于检讨无恤其它故聊存诂训以为别识其

 馀敷演有通识焉五音凡十卷诒诸同志者也

     韵谱后序

 𥘉韵谱既成广求馀本孜孜雠校颇有刊正今复

 承诏校定说文更与诸儒精加研核又得李舟所

 著切韵殊有补益其间有说文不载而见于序例

 注义者知必脱漏并从编录疑者则以李氏切韵

 为正殆无遗矣前序犹谓学者殊寡而今之学者

 益多家畜数本不足以供其求借颍川陈君文颢

 任当守土𠖥殊侍祠习武好文怜才乐善见人为

 学如已之诲子弟焉因取此书刊于尺牍使摸印

 流行比之缮写省功百倍矣噫仁人之用心也因

 躬自篆籀庶祗来命序之于后以记其由雍熙四

 年正月序

     故兵部侍𭅺王公集序

 君子之道发于身而𬒳于物由扵中而极于外其

 所以行之者言也行之所以远者文也然则文之

 贵扵世也尚矣虽复古今异体南北殊风其要在

 乎敷王泽逹下情不悖圣人之道以成天下之务

 如斯而已矣至扵格高气逸词约义微音韵调畅

 华采繁缛皆其馀力也琅邪王公负英俊之才禀

 耿介之气世济其美为时而生遒文丽句冠缙绅

 而杰出纯诚直道历夷险而安贞故能奋厉羽仪

 抑扬声寔振清芬扵台阁浃仁政于藩垣润饰典

谟铨衡人物主恩时望终始不渝载籍所高何以

过此铉顷岁来自江左会公西适三峯客有以拙

文示公者大相知赏击莭而喜曰此人必能知我

及召还京辇恵然见㝷亦以旧文为贶𮗚其丽而

有气冨而体要学深而不僻调律而不浮寻既返

覆如四子复生矣由是倾盖甚欢恨相知之晚也

是时天子方阐文明之化辟俊造之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网罗群才

待以不次公则首冠纶阁摽表朝伦前逹后进莫

不推仰犹以为古道未尽复已用未尽伸毎在谈

宴屡形词色由是论者颇以躁竞为𮗸愚以为不

 然夫古之君子莫不汲汲于逢时孜孜于救世汲

 长孺汉之贤卿也而有积薪之叹李令伯晋之名

 臣也而有中人之诗其有仰惮贵𫝑旁畏流议缄

 词含意从容自全者不得已也如公则内无隐情

 外无饰貌遇事辄发𮌎中豁然此真赵魏意气之

 士岂为儿女之态哉上方注怀而公寝疾十旬既

 满即卧内拜兵部侍郎其恩礼如此呜呼流运不

 停仪表长谢伯才之弦已绝延陵之劔徒悬公平

 生所为文未尝编录至是诸子缉缀断简得二十

 卷泣授故人铉也不才无足延誉善善恶恶敢言

褒贬之能一死一生粗逹交朋之分后之知我者

庶斯言之不诬端拱二年夏六月序

    文房四谱序

圣人之道天下之务充格上下绵亘古今究之无

倪酌之不竭是以君子学然后知不足也然则士

之处世名既成身既㤗犹复孜孜于讨论者盖亦

鲜矣昔魏武帝独叹于朱伯业今复见于武功苏

君矣君始以世家文行贡名春官天子临轩考第

首冠群彦出入数载翱翔青云彩衣朱绂光映里

闬其美至矣而其学益勤不矜老成以此为乐退

 食之室图书在焉笔砚𥿄墨馀无长物以为此四

 者为学之所资不可斯湏而阙者也由是讨其根

 源纪其故实𠫵以古今之变継之赋颂之作各从

 其类次而谱之有条不紊既精且博士有能精此

 四者载籍其焉往哉愚亦好学者也览此书而珍

 之故为文冠篇以示来者

     张氏于集序

 观夫贤人君子禀清真之气应期运而出故生而

 𡵨嶷㓜而敏恵既成而贞国士之器既立而为天

 下之用康寕夀考繁衍流祚此其常也若乃秀而

 不实仁而不遇前圣所以兴叹百代所以遗憾斯

 则神道忽恍万化茫昧自古乃尔吾将奈何呜呼

 张氏子秀而不实者也子名冉本字叔相今户部

 贠外郎洎之长子也年七岁博览经史日诵千言

 十岁能属文诗赋议论成于俄顷十二著礼上下

 二篇旧君奚王见之而叹曰此子天假之年佗日

 必为国器矣乃至梁京翰长李公昉阁长李公穆

 皆引之登门特加礼遇其道日以光矣其风仪标

 格萧然朗彻𮗚者谓之玉人余甚重之以为四科

 之俊也故改其字师徳于时天子敦重文学亲考

 英秀海内士子靡然向风咸谓子必当振鳞附翼

 一举凌迈而介然特立𣽃然贞退求圣贤之微旨

 以餋亲修心为先复探释老玄言读华阳诸真经

 飘然有脱落尘滓之志而况于荣名乎不幸羸瘵

 遽从夭折年十有六诸公闻之无不悯恤余以事

 旧之厚钟情特深故求其遗稿集而为序又尝览

 前载见古之人如子之人物敏俊词𦸼趣尚而促

 龄无禄者皆密契真箓蜕为列仙此乃灵篇竒纪

 非史笔所当言矣但用遣慈父之追念尔其草隶

 遗迹及佗著述皆蔵于家此不偹述辛已年冬十

 月序

     邓生诗序

 古人云诗者志之所之也故君子有志扵道无位

 于时不得伸于事业乃彂而为诗咏南阳邓君少

 而从吏服勤靡盬时命不偶淹翔末涂餋心浩然

 不以为歉遇事造景辄以吟咏自怡悔吝不及终

 始无累至于皓首未见愠容家贫晏然惟诗稿盈

 箧太原王君武陵龚君好文乐善皆序而伸之愚

 亦与君有姻故复为之述嗟夫士君子乐道自娱

 贞节没齿斯可矣悠悠世利曾何足云子其朂之

 无易尔守丙子岁秋九月左散骑常侍徐铉述

     进士廖生集序

 端拱改元岁春官庀职俊造毕集有廖生者惠然

 及门以文十五轴为贽𮗚之则博赡渊奥清新相

 接其名理则师荀孟之流其文词则得四杰之体

 问其年则既冠矣覆篑之功往而未止也询其爵

 里则闽方茂族组绶弈叶善庆之所及也佗日与

 之语则风骨清粹识度淹雅咸以为远大之程可

 企而致不幸遇𭧂疾数日天于逆旅士君子知与

 不知莫不为之悲叹呜呼以生之词𦸼俊秀盖天

假之也而促龄早世又天夺之也然则神理玄邈

圣人犹复不论余当何言哉会其友生采其遗文

著于编简因为之序以示方来夏四月辛𫑗左散

骑常侍徐铉述

    广陵刘生赋集序

楚人孟賔于尝谓予言其叔父工为词赋应举入

洛贽文于学士李公琪公为之改定数处时中书

舎人姚公洎知举谓人曰孟生赋李五为改了不

烦更书㸔也遂擢上第孟还乡从事郡府亟历危

难唯以李公所改文缀于衣中曰吾家但存此足

 矣賔于毎自喜其家门美事叹后来之无人今广

 陵刘生𡚒衣衡门振藻文囿词赡而理胜行洁而

 言方求已若不𠯁好问如不及余之名不逮于

 李公何能振发于子乎聊荐所闻以荅子勤学之

 志冠篇扵首以伸我与进之心噫子家贫亲老必

 将图登龙之举不暇从冥鸿之游文明之世群才

 毕举慎重𠯁以全孝静退足以知命此前逹之务

 也子其勉之


 徐公文集卷第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