惕若斋集/学吟集序

惕若斋学吟集
世系行事要略

予少也游于牧隐先生之门。坐客有若圃隐郑先生,惕若斋金先生,陶隐李先生者。视其容仪。听其谈论。其为一代之人物也。自是心窃景慕焉。与之游从者二十馀年。相许之分诚不浅矣。金先生将奉使辽东。予劝以一言。先生重违朝命。不敢请而去。卒有大理之行。不克复命。呜呼惜哉。厥后十馀年间。圃隐,陶隐相继沦没。而牧隐先生亦已乘化矣。每念平生之好。不能不涕泗交颐也。今予谒告来乡。拜扫先茔。留止旬日。府判君乃惕若斋之仲子。以予为父执。待以厚。一日。奉其遗稿来示之曰。吾先子所著诗与文不为不多。然以不满其意。随作而弃。幸此若干篇仅存。窃欲锓梓而传后。知吾先子者莫如子。请子幸题一言于卷端。予感其言。受而读之。恍然若聆音声而接辞气矣。呜呼。诗之道亦难矣哉。魏晋而上。作者去古未远。然其不违于三百篇之意者鲜矣。诗止于唐。而唐人之音亦有始正变之异。其入于正音者亦不为多矣。况吾东方。地与中国相远。风气不同。言语亦异。苟非天之赋与高出于众人者。安能变其固滞而近于正音哉。牧隐先生学于中国。卓尔有高明之见。其于东人之诗。少有许可者。独于先生之作。有所叹赏曰。平澹精深。绝类及庵。诗而至于平澹精深。亦岂易哉。又于众作之中。尝举先生一句曰。可谓顶门上一针。信乎先生之诗格高出于一时。非他作者所能髣髴也。则此若干篇宜亟刊行。使夫学者有所矜式也。故不以文拙辞。建文元年九月既望。奋忠仗义定社功臣,资宪大夫,政堂文学兼判都评议使司事,修文殿大学士,提点书云观事,晋山君浩亭河仑。序。

道传一日得亡友若斋遗稿若干卷泣且读。因濡翰书其端曰。此东国诗人金敬之所作也。书未讫。客诰之曰。金先生学术行义。岂但诗人而止欤。先生生世族。幼而聪敏。就学。与圃隐郑公,陶隐李公及故正言李顺卿义爱尤笃。朝夕讲论。切磋不少怠。吾东方理义之学。尽出数公倡之也。国家崇重正学。更张旧制。增广生员。宰相韩山李公主盟斯席。荐拔名儒为学官。而先生以他官兼直讲。诸生执经受业。列于席前。虽告休沐。从而质问者相继于家。多所进益。先生学术之正为如何。殿下新即位。幼冲谦抑。时相颇用事。先生上书力言得失。不报。窜竹州。例徙居母乡骊兴郡。自号骊江渔友。扁其所居堂曰六友。以乐四时之景凡七年。国家尚其风义。召拜谏官。寻长于成均。言责官守。两无所愧。又以先生有专对才。行礼辽东都指挥使司。适有朝命。不许私交。置先生云南。行至四川之泸州。得病卒于旅次。先生自始行至病卒。间关万里。备尝艰难。略无顾虑自惜之意。临绝曰。吾在家死儿女手。谁肯和者。今在万里外。死于王事。至使中国人知吾姓名。可谓得死所矣。无一言及家事。先生行义之高又为如何。道传揽涕而言曰。子之言诚是也。敬之学术行义。备载史牒。播于人口。奚待予言哉。诗道之难言久矣。自雅颂废。骚人之怨悲兴。昭明之选行。而其弊失于纤弱。至唐律声作。诗体遂大变。李太白,杜子美尤所谓卓然者也。宋兴。真儒辈出。其经学道德。追复三代。至于声诗。唐得是袭。则不可以近体而忽之也。然世之言诗者。或得其声而遗其味。有其意而无其辞。果能发于性情。兴物比类。不戾诗人之志者几希。在中国且然。况在边远乎。敬之外祖及庵闵公善词学。尤长于唐律。与益斋,愚谷诸公相唱和。敬之朝夕侍侧。目濡耳染。观感开发。而自得为尤多。道传尝见敬之作诗。其思之也漠然若无所营。其得之也充然若自乐。其下笔也翩翩然如云行鸟逝。其为诗也清新雅丽。殊类其为人。敬之之于诗道。可谓成矣。客日然。卒书以为序。洪武丙寅秋八月既望。

三峯郑道传。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