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树斋先生文集/卷七

卷六 感树斋先生文集
卷七
作者:朴汝梁
1914年
卷八

附录

编辑

世系图

编辑

先生之先。本江原道三陟人。后徙于安阴县。复徙居于咸阳郡。○世谱以陟平君讳元镜为始祖。子讳准提我朝兵曹参议。其下三世无传。故今以判官公为四世。

始祖朴元庆 子准提
高丽恭愍朝陟山君 兵曹参议
一世 二世 三世 四世 五世
仁麒 邦实 世英 居义
中直大夫军器寺判官有子邦实 副护军有子廉 自芊涧官正宪大夫知中枢府事有子世英 稷山县令配丹阳禹氏汉功之女有子居仁居义居礼 配河滨李氏有子应星
六世 七世 八世 九世 十世
应星 贤佐 汝梁 胤庚 鸣震
承仕郞济用监奉事配宝城卢氏进士敬仝之女有子贤佐贤佑 承仕郞济用监奉事光海五年癸丑赠纯忠辅祚功臣崇政大夫议政府左赞成兼义禁府事陟兴君配贞敬夫人陕川李氏有子汝梁汝桢汝樟汝橒 字公干即感树斋先生配贞夫人晋阳郑氏弃女有子胤庚配贞夫人完山李氏云城令玹女 承仕郞有子鸣震 生员有子廷老廷硕廷翼廷宾
十一世 十二世 十三世 十四世 十五世
廷老 重辉 思孝 尚说 履纯
有子重辉重煕重光 有子思孝思悌 系子尚说 有子履纯 有子昌仁昌锡昌奎
思悌 尚彬无后
有子尚彬
重煕
出系
重光 思爀 尚彩 声纯
有子思爀思郁 有子尚彩尚初 有子声纯
尚初无后
思郁 尚玄
有子尚玄尚干
尚干 孝纯
有子孝纯
廷硕 重昌 思源
有子重昌重三重章 有子思源
重三 思敬 尚元 希纯
有子思敬思诚思钦思周 有子尚元 有子希纯 有子昌光
思诚
出系
思钦 尚说
有子尚说尚谨尚玉 出系
尚谨 义纯
系子义纯 有子昌圭昌寿昌善
尚玉 孟纯
有子孟纯义纯周纯明纯 有子昌烈
义纯
出系
周纯
有子昌述昌辅昌根
明纯
有子昌禄昌道
思周 尚得 宗纯
有子尚得 有子宗纯 有子昌英昌麟昌实昌龟
重章 思诚 尚茂 浩纯
系子思诚 有子尚茂 系子浩纯 有子昌夹
廷翼 重煕 思曾 尚德 祖纯
系子重煕 廷宾有子思曾思闵 有子尚德尚经 系子祖纯 系子昌佑
尚经 祖纯
有子祖纯必纯浩纯 出系
必纯
有子昌佑昌民
浩纯
出系
尚白
思闵
有子尚白
廷宾 重敏
有子重敏重杰
重杰
十六世 十七世 十八世 十九世 二十世
昌仁 镇秀 炳述
系子镇秀 有子炳述
昌锡 南秀
有子南秀
昌奎无后
昌老 成秀
有子成秀 有子炳益炳珷炳玉
昌圭 亨秀 炳春
有子亨秀仁秀 有子炳春炳有
炳有
仁秀
昌寿 茂秀
有子茂秀
昌善 甲秀
有子甲秀
昌烈 基秀
有子基秀 有子炳善
昌述 源秀
有子源秀楹秀
楹秀
出系
昌辅 秉秀
有子秉秀
昌根 楹秀 炳煕
系子楹秀 有子炳煕
昌禄 以秀 炳仁
系子以秀 有子炳仁
昌道 以秀
有子以秀启秀 出系
启秀
昌英
昌麟
昌实 荣秀 炳再
有子荣秀弘秀 有子炳再
弘秀 炳赞
有子炳赞炳贵
炳贵
昌龟无后
昌夹 民秀 炳护
有子民秀在秀镇秀 有子炳护炳文
炳文
在秀 炳日
有子炳日炳圭炳景
炳圭
炳景
镇秀
出系
昌佑 权秀 炳基
有子权秀 有子炳基炳喆炳甲炳汉
炳喆
炳甲
出系
炳汉
昌民 奎秀 炳甲
有子奎秀 系子炳甲

年谱

编辑

皇明世宗肃皇帝嘉靖三十三年我明宗大王九年甲寅▣月▣日。先生生于咸阳东加省村第。

三十四年乙卯明宗大王十年先生二岁。

三十五年丙辰明宗大王十一年先生三岁。

三十六年丁巳明宗大王十二年先生四岁。

三十七年戊午明宗大王十三年先生五岁。能解文字。见书册必请读。承仕公奇之。

三十八年己未明宗大王十四年先生六岁。

三十九年庚申明宗大王十五年先生七岁。

四十年辛酉明宗大王十六年先生八岁。受孝经于卢拙斋祥。潜心玩味。勤而不辍。考承仕公日试所读。诵若不通则受笞而归。同学诸儿戏之曰虽有碍处。何不如惯。先生答曰虽欲免笞。其可欺亲乎。拙斋谓承仕公曰君家昌大。可期此儿。

四十一年壬戌明宗大王十七年先生九岁。

四十二年癸亥明宗大王十八年先生十岁。

四十三年甲子明宗大王十九年先生十一岁。能作文。词华早达。

四十四年乙丑明宗大王二十年先生十二岁。

四十五年丙寅明宗大王二十一年先生十三岁。

穆宗纯皇帝隆庆元年丁卯明宗大王二十二年先生十四岁。连读四字书。

二年戊辰宣祖大王元年先生十五岁。

三年己巳宣祖大王二年先生十六岁。器宇夙成。动静有常。

四年庚午宣祖大王三年先生十七岁。

五年辛未宣祖大王四年先生十八岁。

六年壬申宣祖大王五年先生十九岁。咏诗以言志。○诗曰倚岩为屋青山角。也友鹿麋居木石。一瓢之飮一箪食。安安不愧颜渊厄。○聘夫人兰浦郑氏。唐谷希辅之孙弃之女。○闻南冥曺先生讣。恨其生晩未及承颜。

神宗显皇帝万历元年癸酉宣祖大王六年先生二十岁。家素清贫。菽水难继。尝采莼钓鱼于蘫水之边。以供滫瀡。亦不以贫窭废工。构书室于村后濯缨岩下。岩之边筑逍遥台。台之下凿小池。杂植兰菊之属。切磋于斯。啸咏于斯。有三首诗。又有竹牖铭逍遥台序。在集中

二年甲戌宣祖大王七年先生二十一岁。在濯缨书室肄业。定省之馀。不出斋外。工夫益笃。学业大进。

三年乙亥宣祖大王八年先生二十二岁。书史百家。无不通达。而尤精于大学。以不欺心为第一工夫。尝感而有诗。纵横入德门前路。第一工程在日新。毋自欺头凡圣界。几人为鬼几人人。○冬读己卯录。至于流涕。又读唐介传。叹曰宋代休明无如庆历。而忠直之士。谪于蛮乡。长淮之水。若没孤舟。则后世其何免杀谏之名乎。○子胤庚生。

四年丙子宣祖大王九年先生二十三岁。

五年丁丑宣祖大王十年先生二十四岁。

六年戊寅宣祖大王十一年先生二十五岁。

七年己卯宣祖大王十二年先生二十六岁。在濯缨书室。读朱子大全。与朴景实,郑德颙。源源相从。

八年庚辰宣祖大王十三年先生二十七岁。

九年辛巳宣祖大王十四年先生二十八岁。

十年壬午宣祖大王十五年先生二十九岁。

十一年癸未宣祖大王十六年先生三十岁。往谒德川书院。即南冥先生书院。在晋州地。

十二年甲申宣祖大王十七年先生三十一岁。在逍遥台誊春秋。

十三年乙酉宣祖大王十八年先生三十二岁。

十四年丙戌宣祖大王十九年先生三十三岁。在濯缨书室读心经。专心性理之学

十五年丁亥宣祖大王二十年先生三十四岁。

十六年戊子宣祖大王二十一年先生三十五世。与卢公士尚,朴公𧂍,郑教官庆云,吴思湖长,姜校理繗。为道义交。益笃切偲之工。○是年中乡贡进士。

十七年己丑宣祖大王二十二年先生三十六岁。闻守愚堂崔先生讣。崔先生以松川道义之交。被诬瘐死于冤狱。先生深痛之。

十八年庚寅宣祖大王二十三年先生三十七岁。

十九年辛卯宣祖大王二十四年先生三十八岁。

二十年壬辰宣祖大王二十五年先生三十九岁。时倭寇大乱。先生挺身奋起。通文左右道。而勉留招谕使鹤峰金先生诚一。通文在集中

二十一年癸巳宣祖大王二十六年先生四十岁。时巡察使金晬,右兵使曺大坤。谋害义兵将忘忧堂郭公再祐。制疏达于行在。请斩晬等。伸救义将。请以左监司金诚一兼巡察右道。○上书体察使李公元翼。以献固本之策。○上表刘都督𬘩。斥绝和事。期灭丑寇。疏书表见集中

二十二年甲午宣祖大王二十七年先生四十一岁。遭内外艰。葬于道北里桃川东麓。庐于墓侧。哀毁三年。时兵戈抢攘。家计贫窭。以襄事不尽情礼。为终天之痛。尝命长子曰我之葬。勿用石灰。不负我志也。先灵不昧。尚知余衷云。○晩年归乡。楸怀益切。筑斋于居庐旧址。号感树斋。以风树之义撰序。序在集中

二十三年乙未宣祖大王二十八年先生四十二岁。

二十四年丙申宣祖大王二十九年先生四十三岁。

二十五年丁酉宣祖大王三十年先生四十四岁。倭乱复剧。先生从事义兵。入于黄石。通文列邑。运粮军中。通文在集中其后见次子被没。而挈妻子避寇湖西。

二十六年戊戌宣祖大王三十一年先生四十五岁。因寓内浦。

二十七年己亥宣祖大王三十二年先生四十六岁。徙寓任城。

二十八年庚子宣祖大王三十三年先生四十七岁。徙寓大兴。○以才行该曹荐除靖陵参奉。是年中别试文科。即授艺文馆检阅。兼春秋馆记事官。上疏受由。归于桃川。

二十九年辛丑宣祖大王三十四年先生四十八岁。拜艺文馆待教春秋馆记注官。

三十年壬寅宣祖大王三十五年先生四十九岁。拜礼兵刑三曹正佐郞。○时朴龙潭而章在政院。交契已密。有唱酬诗。是年寓居广州鹤野村。

三十一年癸卯宣祖大王三十六年先生五十岁。拜庆尚都事。巡过安阴。望见黄石古城。悲吟一绝。诗见集中○巡过延日。作渔父难。文在集中

三十二年甲辰宣祖大王三十七年先生五十一岁。拜北青都护府判官。○夫人郑氏卒。继葬于考妣墓下。

三十三年乙巳宣祖大王三十八年先生五十二岁。再聘夫人李氏。世宗大王五代孙云城令玹之女。○哭东冈金先生。祭文在集中

三十四年丙午宣祖大王三十九年先生五十三岁。解绂还乡。居于桃川感斋。阅纲目。

三十五年丁未宣祖大王四十年先生五十四岁。

三十六年戊申宣祖大王四十一年先生五十五岁。以正言承召诣京。未几移拜司宪府持平。司谏院献纳。世子侍讲院文学。院文学知制教。

三十七年己酉光海元年先生五十六岁。拜司谏院献纳,侍讲院司书。○弘文馆录圈五点。○夫人李氏卒于京。

三十八年庚戌光海二年先生五十七岁。拜持平。进五贤从祀启启辞在集中蒙允。又请冤死臣李泼等伸雪蒙允。时光海以所生亲将祔庙。连五启请停不允。病呈三度。递职还于桃川感斋。八月与朴陜川明榑,郑孤台庆云,卢斯文腀。同游于头流。上金台吟一绝。又游伽倻。见郭忘忧先生于海印寺。○十一月。拜司谏院献纳不赴。

三十九年辛亥光海三年先生五十八岁。尹通礼铣来访。○以献纳被召。呈辞不赴。未几以持平被召。以身病乞递不允。不得已诣京。时举人任叔英以直言应策。至于削科。五进启请复科。未几旋受待讲院文学。○吴佐郞翼承来访。九月初二日。以宿病在京易箦。○十一月。返榇于加省旧第。○十二月。葬于桃川考妣墓下酉向之原。

四十一年癸丑。光海四年超赠输城结义奋忠定运功臣。资宪大夫吏曹判书兼知经筵义禁府事春秋馆成均馆事陟平君。遣礼曹佐郞梁克选赐祭。

崇祯纪元后癸丑。竖碣于墓庭。别检李秉烈撰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