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郯录 (四部丛刊本)/卷二

卷一 愧郯录 卷二
宋 岳珂 撰 景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藏宋刊本
卷三

愧郯录卷第二八则

       相 台 岳 珂

    近属名制

国朝 宗属本未定联名之制 艺祖友悌

因心凡 宣祖本支之在子行者皆冠徳字

赐名授爵俱无等差 熙陵继序初更用元

字以别大统自是而后 真皇之子従衣扵

艺祖魏王诸孙赐名惟字承字者不聨 神

庙之子従人于 英宗诸孙吴益二邸之赐

名孝字者亦不聨 徽祖之子従木于 神

祖诸孙吴楚二邸之赐名有字者又不聨不

惟不聨且无用一字者是皆亲堂兄弟従侄

以降従可知也 绍兴 乾道以来 孝支

三邸鼎立孙枝出阁始皆用一名 光宗

今上敬叙天彝务従其厚庄文魏王之后俱

聨所従以示无间萼楼环邸雍怡之风盖视

艺祖为有光矣然 宗庙至重贵于有别恩

义之称岂 圣心固自有所轻重欤

    宗庙旧讳

绍兴文书令曰 庙讳 旧讳正字皆避之

故 哲宗 孝宗之旧讳单字者凡三皆著

令改避惟 钦宗旧讳二字一则从丄从回

从旦一则从火从亘今皆用之不疑又令之

注文曰 旧讳内二字连用为犯若文虽连

而意不相属者非故 太宗 仁宗 英宗

神宗之旧讳二字者凡八皆著令不许并用

惟 孝宗旧讳从伯从玉从宗者今亦联书

自若甚至有以为名者珂窃谓 尊 祖事

神固存终讳 祖宗酌礼用中单字则尽避

二字则不连不简不苛惟情之称弗可改也

钦皇祔清祏称宗而 旧讳之避乃不得与

诸庙比 孝庙初潜故名虽已赐更然上拟

英祖亦正同 濮邸故事 真 神二朝初

亦与宗藩聨称既改复讳顾今独不然皆非

也 孝宗会要史谍皆不著初名殊不知

英宗正史 实录 会要盖皆尝书之遂使

旧讳罕传后世莫考当世士大夫犹有不及

知者容台史观之失不既甚乎李心传系年

要录载此讳扵 绍兴二年五月辛未明年

二月庚子除和州防御使复见焉它书则未

之载也

    旧讳训名

太宗旧讳自 大中祥符二年六月二十四

日 诏中外文字有与二字相连及音同者

并令回避至 宝元元年四月四日翰林侍

读学士李淑奏请毋得连用 真宗旧名

治平元年十一月三日翰林学士贾黯奏请

毋得连用 仁宗旧名自后遂著之文书令

以为不刊之典然珂尝考今宗室训名或犯

旧讳私谓不安参稽典故则可疑者有三而

大可据者有一 景祐四年正月十三日

诏自今宗室训名令宗正寺与修玉牒官同

议定勿得重叠夫重叠犹不可而可与 旧

讳重乎一可疑也 治平三年七月十九日翰

林学士承旨张方平言 皇族赐名其属绝

无服而异字同音或上下一字同者请勿避

従之则是 治平以前凡同族之名一字之

同皆在当避之域曰同族且不可而况 宗

庙乎二可疑也 绍圣三年五月十九日宗

正寺丞宋景年奏请宗室赐名非袒免亲本

家命名扵本祖下有服亲虽音同字异并避

扵本祖下无服亲及别祖下有服亲即音同

字异许用扵别祖下无服亲非连名即虽本

字亦许用 从之 旧讳则非正讳矣其视

音同字异者不犹重乎三可疑也 大中祥

符八年六月十五日 诏改含光殿名曰会

庆以光字乃 太宗旧名之上字故避之光

字旧名之偏讳也自二年已 诏但禁连用

而今又六年之后乃改殿名岂非殿名常用

之称与文书偶及者为不同乎殿名犹易而

属籍            焘续通

鉴长编 天圣六年九月丙午兵部郎中集

贤院修撰杨大雅知制诰大雅初名侃以犯

真宗旧讳 诏更之此乃灼然明据以此论

之不特宗姓非所当为庶姓士大夫或袭用

之亦非也 会庆为 孝宗诞节与殿名复

出 哲宗神御殿名曰重光又自 慈圣后

以来再以入庙号似违 祥符故事云

    御名不聨字

熙陵即祚之逾年二月庚子有 诏更 御

名 制曰王者对越上天祗见九庙凡因祭

告必著名称思稽古以酌中贵难知而易避

爰遵故事载易嘉名此当时 播告之旨也

珂按𠝹太宗𥘉讳上字与𠝹艺祖联称𠝹建

隆造邦巳改从光字复与魏悼王同行 太

平兴国𥘉既膺𠝹大统魏悼王改从廷字以

避尊尊之称至是甫四阅月复 诏改焉虽

更定之意具如𠝹诏书其实去联文尊王统

所以辨名分示等威也 真宗本联元年既

立为𠝹皇太子遂用单名而太支八主仍

旧字为行不复改 仁皇在㫒邸 英祖

濮藩名亦二字及正承祧之名则皆改焉

圣谟昭昭可考而见 真宗之子周王祐本

亦二名以避 圣祖讳而损其一因偏傍有

衣字与 仁宗讳偶合元非初制如温昌信

钦四王皆 徽宗追赐名具载 国史 仁

宗三王名皆躔日是为 皇子诸王一赐即

为单名之始然率縁殇折非既长而并命者

英宗又未及正东宫 神宗初与吴益二王

并赐名従页及 治平不豫之际匆猝中无

以故事建明乞更名者 熙 丰友爱天至

遂因循不复议 元丰末命 哲宗自延安

王主鬯时御名与 神宗诸王皆聨人字遂

诏改今讳不复聨诚得 祖宗别微之本意

徽 高自藩邸入 登大宝误循 治平故

事止仍旧名 钦宗虽久在震方亦尝一再

赐名然郓宠方偪语讳滋繁固莫容有建言

者 宣和内䄠狄师日侵亟决大议何暇它

及 孝宗犹改之而后升储 乾道两下

贰极之诏皆仍旧名以播告 今上承大统

潜跃之名亦不复改虽曰 阜陵制义之重

圣心有所不欲更而尊 君之谊则非矣

    淳熙南衙

周益公必大玉堂杂纪曰 乾道七年四月

甲子诏 皇太子判临安府用 至道故事

也或谓当以太中大夫为判官通领府事恐

名称未正遂议改尹而以侍従为少尹馀判

官用卿监郎官丁卯将锁院降麻或又疑宣

麻给告非待 储貮之礼己巳后省官礼官

会议扵史院检照唐太宗征辽命太子监国

及大帝命太子受诸司启事或诏或制视麻

为重可以作则 上然之庚午偶当日被

宣范紫微成大先以侍讲递宿闻报遽出薄

莫至玉堂御药李忘其持 御封  御笔

皇太子某宜领临安尹可依此降制三鼓进

草因奏此       当付有司施行

窃恐 皇太子别无被受欲依自来 诏书

体式略换首尾书写一通降付 皇太子今

拟定格式进 呈如赐 俞允乞速 批降

付下 御笔批依辛未遂告 大廷惟此稀

阔盛典适以史官备讨论词臣参润色复得

宸翰宝蔵于家非儒生之荣遇乎珂按 本

朝亲王为南衙故实有四 建隆二年七月

壬申 太宗以晋王为开封尹同平章事

开宝九年十月庚申魏悼王廷美以齐王为

开封尹 雍熙二年十月甲辰昭成太子元

僖以陈王为开封尹兼侍中 淳化五年

月壬申 真宗以夀王为开封尹东宫为南

衙故实有二 至道元年八月壬辰 真宗

以皇太子为判开封府 宣和七年十一月

戊午 钦宗以皇太子为开封牧历考二端

亲王为尹 东宫为判为牧自有明据然则

必大所行制词有所谓肆考南衙之故实一

新大尹之多仪及名称未正者皆误也至扵

府寮之制 国初纪载虽简初无异称 雍

熙陈王之命实以戸部郎中张去华为判官

殿中侍御史陈载为推官并 召见就迁去

华为左諌议大夫虽与太中大夫之制若相

协要亦王府之制耳 至道升 储有司又

言 皇太子兼判开封府其所上表状即书

皇太子位其当申中书枢密院状只判官等

书 诏従之则是时亦无用少尹为参佐者

在承平时著位尹盖尹正之常称虽以 熙

定二陵在藩日常为而使少尹权知府事然

自 崇 观以后例以除官且著令别设牧

以待亲王矣且自尹而少本略为差降以

帝储之重而下与有司联称谓固不可 淳

熙五年闰六月魏惠宪王恺以江陵尹进兼

雍州牧牧尹秩序之别盖如此虽内外有异

而藩王犹可为牧 东宫乃反为尹此尤大

不可者也若以 宣和旧典出于 内禅巳

定不欲循用则称判为宜若尹则无别矣

    孝明后制

太祖实录 建隆元年七月甲申立 皇后

制曰朕受天景福故父事高穹率土乐推乃

子视黔首坐明堂而读时令正中禁以崇国

风庶资博厚之功用广邦家之业禀长乐之

慈训举长秋之旧章乃命有司告于清庙咨

尔琅瑘郡夫人王氏象纬炳灵公侯贵胄挺

天人之竒表会王者之昌图朕昔在列藩常

观内助奉晨昏而罔倦服浣濯而无辝赞予

开国之基赖尔宜家之庆翚衣未举椒掖难

虚既侔大姒之贤宜易小君之号贻谋百世

正位六宫可立为皇后尔其佐佑兴运恢张

内朝樛木垂阴期于逮下桂华委照法彼无

私顾彤管之在旁思大练之为美若此则缑

山馀烈配沙麓之嘉祥淮水长源接银潢之

濬浪后妃之徳史册有光勉修令名往践厥

位仍令所司择日备礼册命珂按 制词中

首称咨尔实与册文无异至入尾词先书可

立为 皇后复申命戒始用 廷告体令所

司备册与今制殊不同此盖 国朝立 后

第一典故不可不详订也

    宗族之别

政和三年闰四月丙辰 诏改公主为帝姬

郡主为宗姬县主为族姬珂按 本朝嬴姓

而用姬为称谓虽 诏书明言考古立制宜

莫如周然要是蔡京辈误读汉书薄姬丁姬

辈名字谓姬本妇人通号故循而用之耳

建炎改制议者之论已详不复复出第宗族

二字本以别亲疏似亦差互考之春秋襄公

十二年秋九月吴子乘卒左氏因其临扵周

庙而别白之曰凡诸侯之䘮异姓临于外同

姓扵宗庙同宗扵祖庙同族扵祢庙杜征南

预又従而释之曰同族谓高祖以下如此则

族之亲于宗明矣今乃反之尤失所宜京辈

当时固位士多随声是非或者因孰语先后

为次盖初不致考也

    圣旨教令之别

国朝所司承 旨之别 乘舆称圣旨 中

宫称教旨 储闱称令旨 天圣以后 母

后或御东朝廷则称圣旨否则称教如初

孝皇初膺内襢 徳夀方具庆务极尊崈

太上皇后亦得称圣旨珂按秦汉而下天子

称制诏继别为敕母后东宫诸侯王称令下

虽郡守亦称教无名为旨者惟自魏晋而下

乃有之然则承 旨行事本取指㧑之义以

従寻常简便之称大事则有 制可宣布则

有 诏书除授则有 敕命互见扵用要不

相揜而实非古制也晋书文帝纪司空郑冲

劝进九锡之文曰明公宜承奉圣旨受兹介

福允当天人则圣旨之名已见扵魏矣详其

义趣特出一时之文若曰宜奉承圣上之旨

意而已非文书皆然以为常式也唐尚书掌

上逮下之制六无圣旨之名惟中书王言之

制七五曰敕旨百官奏请施行则用之与册

书制书慰劳发敕敕书敕牒殊析不同则敕

旨本以便事从简其意灼然可见但当时未

全称圣旨耳如延英面对或称进止则又或

进或止取扵宸断之义今 奏札犹袭用之

五代相承每事称进止亦与此同一源委若

中宫称教 储闱称令而系以旨则史传杂

见未之考详汉尊母后例得称诏如薄后虽

非称制得诏有司追封窦后父为安成侯是

也齐梁以来或称令如萧统文选所载任昉

宣徳皇后令是也唐尚书之制四曰令皇太

子用之五曰教亲王公主用之而不明著母

后中宫之所称其见扵史者亦旁附随事以

立文而已且旨者一时之名而教令则典则

之常也文选所载傅亮为宋公作修张良庙

楚元王墓教之类前称纲纪如诏书之前以

门下为称也唐皇太子令书左庶子画诺右

庶子画日如制书之后有制可之画也则此

文书体式之当然而不可以繋旨以为称其

理无疑还考扵唐则固尝聨敇以为称矣以

教以令上拟扵敇则虽聨其何伤也然竟莫

究其所以始惟高峻小史晋书王沉传载沉

为豫州刺史下教求言主簿禇䂮曰奉省教

旨伏用感叹渚宫故事载晋罗友在亘温府

同府有得郡者温为坐叙别友亦被命至尤

迟晚温问之答曰臣昨奉教旨出门见鬼揶

揄云我只见汝送人上郡何不见人送汝上

郡南史鲍泉传梁元帝承制従狱中起王僧

辩代泉为都督泉拂席坐以待之僧辩入乃

背泉而坐曰鲍郎卿有罪令旨使我锁卿卿

勿以故意见期则二字聨旨以称殆习孰因

简便而遂以为常耶然令体重也教体轻也

汉侯王郡守之用唐尚书七等之别亦可稽

矣以 东朝而犹称教则非所以致 人主

尊 亲之诚此 孝宗之孝所以不能安也

既 诏 太上皇后称圣旨而胡忠简铨在

后省犹执不可曰大哉乾元至哉坤元圣人

固尝有其辨其言深切著明而 圣意笃扵

奉 亲竟弗之许故近世 夀慈 夀康皆

稽以为据珂尝申考 治平三年正月丁丑

濮议之诏 英宗尝颁手札称 慈圣光献

太后为慈旨 绍兴元年五月十五日刑部

尚书权兼礼部尚书胡直孺等凖 诏讨论

昭慈册礼其于 钦圣宪肃皇后 元符三

年五月之诏亦止称慈旨此乃 本朝故事

固不可不参著也 孝皇初 诏陈鲁公康

伯尝乞以慈旨称而 孝惠以为轻此盖

特制刘良李周翰注文选曰秦法皇后太子

称令诸公王称教令者命也教者教示扵人

也蔡邕独断曰诸侯言曰教然则中宫亦当

称令云




愧郯录卷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