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惧庵先生文集
后叙
作者:李钟祥
1860年

右近古惧庵先生李公文集也。噫。不诵其诗。不读其书。而果可以尚论古之人乎哉。不佞弱冠时。拜谒公于杜巷之精舍。退而从乡长老后。窃闻其议论。则盖尝盛称公操守践履无愧古人。而至于进而抚世。措之事务。则或不无轩轾之论。余亦以得于造次之间者。谅以为然。及此晩暮。与闻是役。而始乃获阅公筵对说及兼陈所怀一疏。则公非无意于世。而向者轩轾之论。要未为深知公者。公以山野疏逖之踪。咫尺迩英。应对从容。其爱民节用之对。既有以稽合圣训。上当天心。而若疏中所陈申生力行之说。则老成谙熟。尤合于时措之宜。惟我健陵之世。即所谓丰亨豫大。藻餙太平之时。而一时贤士大夫进言于上者。非凫鹥之诗。则即清庙之颂閟宫之什。而孰肯以节用力行等说。警欬于君侧者哉。盖遇治世而告明主。法当如是。惜乎当日台臣。不识此意。而假借槃辟雅拜之失以尼之也。疏未及上。而两次轮对。生此节拍。要之儒者出世。未有不如此者。于公何恨哉。自是遂浩然而归。口不言当世事。读书禔躬八十年如一日。虽未尝挂牌秉拂。而有河汾教授之功。一方学者皆师事之。惧庵其自号也。其平生为学用功。惟庵名是顾。而寻常得力处。尤在于安贫守拙。有以自乐。是以发之为文词者。亦皆有典有则。可读可思。此则读是集者。当自得之。玆不傅论。而只以其进对时议论本末。反复致意而为之说如此。然亦何待区区后人之言哉。于虖。上圣其知之矣。盖其存于中而著于外者。自不可揜。故细毡登对。才晷刻之间耳。而眷注甚挚。二字华褒。反回一边诋訾之章而及之。后之人如欲求公。则其尚取筵说而熟复之也哉。骊江李钟祥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