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政院日记/仁祖/十一年/三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3月1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午时,雨雹交洒,状如小豆。未时,快晴。夜二更,流星出天棓星下,入艮方天际,状如钵,尾长五六尺,色白,光照地。内下日记

○义禁府启曰,柳廷亮罪状,考诸律文,则强奸者绞,系干一罪,必须结案取招,然后方可照律,何以为之?敢禀。传曰,减死照律。《禁府誊录》

3月2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国忌。

○下直,都元帅李元。内下日记

3月3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受燔鍼。

○午时,日晕右珥。自辰时至申时,日晕。内下日记

○有政。

○吏批,以沈之源为司谏,李尚质为献纳,具凤瑞为校理,李命雄为修撰。《玉堂日记》

○义禁府启曰,本府都事十员内,二员出仕,二员当直,本府入直实郞厅,只馀六员。假都事十员,令该曹为先差出,何如?传曰,依启。又启曰,被拿罪人,当鳞次上来,而假都事几尽出使,十员加差出,何如?传曰,依启。《禁府誊录》

○侍讲院启曰,本院实、兼官十员内,新除授辅德闵应亨,司书李时楷,未肃拜,弼善林堜,在外,文学许启,服制未尽,兼辅德沈之源,以司谏,鞫厅进去,兼文学蔡裕后,病重不仕,兼弼善朴潢,本职未肃拜,兼司书沈渲,避嫌退待,兼说书未差,见存之员,只有说书臣尹集。书筵重地,将至阙直,极为悯虑。新除授辅德闵应亨,司书李时楷,今日内牌招肃拜,何如?传曰,依启。

○吏批,以崔葕为执义,闵应亨为辅德,李时楷为司书。以上《春坊日记》

3月4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夜一更,白云二道,起自乾方,直指东方,长十馀丈,广皆尺许,良久乃灭,月犯昴星。内下日记

3月5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受燔鍼。

○有政。

○夜五更,有雾气。内下日记

○传曰,禁府及阙庭严禁杂人,使内外不得相通,《禁府誊录》

○以李时楷为正言,李曼为司书。

3月6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受燔鍼。

○昧爽,有雾气。自卯时至午时,濛濛,日晕。内下日记

3月7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未时,太白见于巳地。夜三更,月晕。三四更,艮方有气如火光。内下日记

○有政。

○吏批,以李命雄为献纳,李尚质为校理,辛启荣为修撰。《玉堂日记》

3月8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巳时,受燔鍼。

○二三更,月晕。四五更,有气如火光。内下日记

○侍讲院启曰,本院实、兼官十员内,辅德、兼说书未差,兼弼善林堜,在外,弼善朴潢,本职未肃拜,文学许启,服制未尽,兼文学蔡裕后,本曹呈旬,司书李曼,未肃拜,兼辅德沈之源及兼司书沈渲,避嫌退待,无故之员,只有说书臣尹集。上番今将阙直。书筵重地,事甚未安。兼辅德沈之源避嫌处置间,司书李曼,牌招肃拜,姑陞上番,使之入直,何如?传曰,允。

3月9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巳时,受燔鍼。

○申时,洒雨。内下日记

3月10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巳时,受燔鍼。

○终日下雨。

○有政。内下日记

3月11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日出时,色赤。日没后,苍黑气一道如气,起自艮方,直指巽方,长竟天,广尺许,良久乃灭。夜一更,流星出角星上,入轩辕星下,状如拳,尾长二三尺,色赤。内下日记

3月12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受燔鍼。内下日记

3月13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申时,日晕两珥,白云一道如气,起自乾方,横立晕傍,指天中,长十馀丈,广可二尺,良久乃灭。酉时,日晕两珥。内下日记

○谢恩,校理李尚质。《玉堂日记》

○训炼院启曰,都监军兵,团束年久,当初入属者已老,死亡亦多,日缩无增。近来纪纲解弛,式年例定之军,无一处准数上送。丁卯战亡二百十七名,庚午老除二百二十名,以此军额欠缩,多至四百四十馀名。其后或以儿童成长者,或以募得者充补,仅成哨数。虽不至于全哨而减,无一完全之哨。不得已京居炮保中,年少可以为军者,抄出三百八十七名,而陞户分哨操炼,其代则以户首逃故奉足换给之意,敢启。传曰,知道。《训局誊录》

3月14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巳时,受燔鍼。

○卯时,日晕右珥。自辰时至酉时,日晕。夜一更二更,月晕。五更,流星出贯索星下,入箕星上,状如钵,尾长三四尺许,色赤。内下日记

3月15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申时,阴。卯时辰时,日晕两珥。巳时午时,日晕。内下日记

○谢恩,修撰申启荣[辛启荣]。《玉堂日记》

3月16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卯时,下雨。

○巳时,受燔鍼。内下日记

3月17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巳时,受燔鍼。内下日记

3月18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自昧爽至卯时,有雾气。内下日记

3月19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有政。

○夜五更,流星出天津星下,入房星上,状如甁,尾长五六尺许,色白。内下日记

3月20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未时,雷动骤雨。内下日记

○夜有流星,出轸星下,入南方天际,状如钵,尾长三四尺,色赤。《春坊日记》

3月21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辰时,营头星,出自天中,流下乾方,状如钵,色苍黄。未时,日晕。申时,日有重晕,内晕有两珥。酉时,日晕。夜四五更,月晕。内下日记

3月22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无事。内下日记

○辰时,营头星,出自天中,流下乾方,状如钵,色苍赤。未时,日晕。申时,日有重晕,内晕有两珥。酉时,日晕。夜四更五更,月晕。《春坊日记》

3月23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国忌。

○卯时,日晕两珥。自辰时至酉时,日晕。内下日记

3月24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国忌。内下日记

○自未时至酉时,日晕。

3月25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有政。

○吏批,以沈之源为副应教,李省身为司谏,李尚质为献纳,蔡裕后为校理。《玉堂日记》

3月26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谢恩,副应教沈之源,校理蔡裕后。《玉堂日记》

○夜间下雨。内下日记

3月27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有政。

○吏批,以郑太和为副校理,李命雄为修撰。《玉堂日记》

3月28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夜间下雨。内下日记

○午时未时,日晕。

3月29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自上还为移御于药房。内下日记

○训炼院启曰,今日习阵日次,故昨日入启,蒙允矣。雨势如此,许多军兵,势难冒雨聚操,不得操炼之意,敢启。传曰,知道。《训局誊录》

3月30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书。假注书。事变假注书。

○上在昌德宫。停常参、经筵。

○辰时,有雾气。未时,太白见于巳地。内下日记

○谢恩,副校理郑太和。《玉堂日记。》

日记厅郞厅李益普书。具允明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