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资兴学褒奖条例 (民国34年)
← | 捐资兴学褒奖条例 (民国33年) | 捐资兴学褒奖条例(废止) 立法于民国34年4月28日(非现行条文) 1945年4月28日 1945年5月10日 公布于民国34年5月10日 |
捐资兴学褒奖条例 (民国36年) |
|
第一条
- 凡以私有财产捐助公立或已立案之学校、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体育场、民众教育馆或其他教育事业者,依本条例褒奖之。
第二条
- 依前条规定捐资者,无论用个人名义合捐名义或团体名义,一律按照其捐资多寡,依左列规定,分别授与各等奖状。
- 一、捐资一万元以上者,授与七等奖状。
- 二、捐资三万元以上者,授与六等奖状。
- 三、捐资五万元以上者,授与五等奖状。
- 四、捐资十万元以上者,授与四等奖状。
- 五、捐资三十万元以上者,授与三等奖状。
- 六、捐资五十万元以上者,授与二等奖状。
- 七、捐资一百万元以上者,授与一等奖状。
- 前项奖状格式,由教育部定之。
第三条
- 捐资应授与四等以下奖状者,由各省市教育厅局,开列事实表册及捐资证件,呈请省市政府核明授与,仍于年终汇报教育部备案。
- 应授与三等以上奖状者,由各省市教育厅局,或受捐之国立学校省私立专科以上学校,或其他国立教育机关,开列事实表册及捐资证件,呈请教育部核明授与。
第四条
- 捐资在蒙古西藏应授与四等以下奖状者,由蒙古各盟旗官署,西藏各地方官署,分别授与,仍于年终汇案分报教育部及蒙藏委员会备案。
- 应授与三等以上奖状者,由各该地方官署,开列事实表册及捐资证件,送蒙藏委员会核明,咨请教育部查酌授与,但蒙藏委员会查有应授与三等以上奖状者,亦得自行咨请教育部授与。
第五条
- 侨民在国外捐资应授与各等奖状者,由当地领事馆或教育专员,开列事实表册及捐资证件,送侨务委员会,在未设领事馆或教育专员地方,得由学校校长或校董会董事长或其他侨民教育机关主管人员,呈侨务委员会核明,咨请教育部查酌授与,但侨务委员会查有应授与各等奖状者,亦得自行咨请教育部授与。
第六条
- 捐资在二百万元以上者,除授与一等奖状外,并另予奖励如左。
- 一、捐资二百万元以上者,年终由教育部汇案呈请行政院转呈国民政府明令嘉奖。
- 二、捐资一千万元以上者,由教育部专案呈请行政院转呈国民政府明令嘉奖。
- 侨民在国外捐资兴学者,其请奖事务,由教育部会同侨务委员会办理之。
第七条
- 捐资在蒙古西藏或其他语言文化具有特殊性质之地方,至三十万元以上者,除依第二条规定授与奖状外,并另予奖励如左。
- 一、捐资三十万元以上者,由教育部蒙藏委员会分别题颁匾额。
- 二、捐资五十万元以上者,由教育部蒙藏委员会分别题颁匾额,并由行政院明令嘉奖。
- 三、捐资一百万元以上者,由行政院明令嘉奖题颁匾额。
- 四、捐资二百万元以上者,由行政院转呈国民政府明令嘉奖,题颁匾额。
第八条
- 一人于两处以上捐资兴学者,得依本条例声请分别或合计受奖。
第九条
- 凡受有奖状续行捐资者,得请合计先后数目,晋授奖状。
第十条
- 经募捐款十倍于第二条各款所列数额者,得分别比照授与奖状。
第十一条
- 凡以动产或不动产捐助者,按捐助时之价值折合国币计算。
第十二条
- 本条例自公布日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