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愧集 (四部丛刊本)/卷第一百九
攻愧集 卷第一百九 宋 楼钥 撰 景上海涵芬楼藏武英殿聚珍本
|
攻愧集卷一百九
宋 楼 钥 撰
志铭
周伯范墓志铭
周氏为四明望族不惟名宦相继而前辈源流其来也
远孰不欲仕惟周氏之仕者多以壮年退休有四休堂
则家风可知明今为庆元府周氏世为鄞人居城中西
湖十洲之西君之高祖告赠正议大夫曾祖师厚登皇
祐五年进士科娶范氏文正公之女忠宣公之姊也仕
至朝散郎任荆湖南路转运判官赠银青光禄大夫次
子曰锷元丰二年登科娶胡氏右丞宗愈之女两娶王
氏翰林学士觌之女又娶陈氏正言伯强之女仕至中
大夫才业尤高尝以忠愤上书遂陷党籍又以外家妻
族皆一时名公俱在奸党动辄拘碍以经世之才仅知
南雄小郡贤士大夫多痛惜之仲子讳渊亦有家声仕
止右儒林郎娶俞氏君即儒林之子也讳模字伯范性
敏悟承家世之传幼笃志于学如成人从济南刘夀夫
游又学书于睢阳徐济甫有楷法年才十七而儒林下
世兄弟终鲜四姊一妹俱未行亲党为之危虑君雅有
心计沈静善谋既讫葬送女兄弟俱归里之善士皆人
所难免丧之后一举不遂即弃举子业一意世学翻经
阅史㡬不释卷以为名第有命不可彊求不坠家声足
矣建炎兵毁先庐荡然儒林所居湫隘以此事属之君
君承先志大启堂宇甲于吾乡奉累世丘垄随力葺理
岁时修祀事物必亲临器必亲濯诸父既亡从兄伯济
比邻君事之如同气榜所居曰怡怡堂以著其友爱之
笃中大夫遗文甚多如承宣集等行于世文集仅二十
卷君恐其久而坠失手加编校以千缗为锓版印造之
费始得家有此书年登半百即以槥椟施贫人之丧所
济甚众官道倾圮加以甃甓行者赖焉经理家务井井
有条时出其馀以周人之急姊妹既行及宗族之疏远
者恩意有差居闲好客觞豆终日不倦晚又增葺后圃
益以自适号得闲居士纵心之会乡里合庆以为君福
夀未艾也明年是为嘉定元年三月二十九日以疾卒
于家娶朱氏子男二人曰熺庆元四年为乡贡进士次
曰烜先五年卒女三人长适汪之彦次适乡贡进士李
梦龙幼在室孙男六壄垓圭垍堪埏女五人长适陈𫓹
馀未笄先是朱夫人葬于通远乡银山熺将以十二月
壬午奉君之柩合焉君素了达不以穷通死生累其心
豫卜夀藏美槚之备已十馀年吾邦旧有真率之集仲
舅尚书汪公主盟斯事君实预焉余投闲一纪从容其
间君少余一岁棋品又相近在会中尤为亲密后虽以
忧患疾疢寖废去冬西上君送于郊握手道别尚期馀
生为老伴侣闻君之讣䀌伤殊甚熺来求铭义不得辞
余有表妹之夫子建植于君为疏族死无所归君呼其
子某使葬于其先茔之傍某游学又任其扫松之劳是
尤可书也铭曰
四明之周著名吾州家在十洲堂有四休君承其流抱
才则优不忮不求无悔无尤家立身修晚益夷犹棋枰
觥筹里闾沉浮积善未酬如穑有秋我铭诸幽后人其
收
承奉郎致仕李君墓志铭
江口李氏钥及识其五世矣始秉义讳珂善富乐施乡
称长者再娶王氏寔提举广东市舶勲之女兄太府卿
正己之姑也卿为钥之姑之夫以是与李氏有连钥生
长外门幼年外祖汪公少师外祖母越国王夫人过其
家先妣吴国携侍行时李氏鼎盛夫妇偕老子孙满前
宴乐连日侍御史王公伯庠铭秉义之墓谓其持心广
大与造物者合三子长讳佾字子列尤善干蛊奉亲有
称仕为修武郎建炎三年冦残四明游骑向奉川出财
力募乡兵守御邑境以全钥尝记其事甚详是生九子
第四子讳充庭则君也字伯振资孝谨最为大父母锺
爱昆弟既众家析而非旧矣君躬行善道刻意教子元
白居长受学于舒贰车元彬归以淑诸弟既为太学上
舍优选待年廷试弟及子俱有场屋声联翩科级诜伯
中嘉定元年进士第迪功郎监绍兴府三江盐场诒伯
乡贡进士训伯国学免解以称内舍生又中上舍选以
制中开禧元年进士第迪功郎新绍兴府馀姚县尉词
伯在兄弟间才气实相上下虽进取未效而士友固已
期之从子森同以舍法待年从弟之子诲伯亦荐于乡
于是文风大振遂为儒门乡里歆艳其兴未艾也君冲
澹与物无竞善处宗党周旋弥缝无间言父母既没抚
弟妹毕昏嫁经理不遗馀力亲族子弟不问贤否一家
诲诱里中间有彊犷之人遇君辄敛避教子以践履为
先不専事举业诸子学成而不偶不以介意及其名第
寖兴视之亦藐然人莫窥其际平居以书史自娱前言
往行有契于心者必书之座右首曰有一言而可以终
身行之者其恕乎如心之谓恕也又曰我必不忠不仁
无礼皆自反之道也又曰一饭之徳必报况其有甚于
一饭之徳者乎可以知君所存矣间作歌诗平淡如其
人阅名臣言行录遇合意即作诗以记之至百馀篇慈
福宫庆典以二子在学封迪功郎嘉定二年郊祀恩转
承奉郎就养三江以疾卒于官舍寔三年十月二十三
日也娶张氏封孺人朝奉郎嗣良之女姑之子也六男
子长即元白次诜伯诒伯词伯𫍯伯训伯惜诒伯𫍯伯
先卒女四人黄直爱张复袁邦杰张绎其婿也孙九人
以称以制以牧以豫以清以宁以生以似以翼孙女六
人长适袁沂馀在室曾孙女一人明年闰二月甲子诸
孤葬君于鄞县塔岭之原书来求铭数年以来日见李
氏昆仲奋发益叹积善馀庆之盛闻君既亡家人始得
遗言于箧中区处后事甚悉且戒丧葬俱循古制无徇
世俗有曰家中遗产惟有一经教子而已又曰吾幸有
子所欠惟一死不以讳也贤哉铭曰
祖开庆门父全乡邑君继以善子孙玉立或升于学或
庆于乡儒风大振名第相望衣冠方兴所贵持久毋渝
淳则用笃厥后
承议郎谢君墓志铭
余家世业儒五世祖正议始以乡先生决科起家五子
俱传业而季子梦弼讳肖尤攻小学又传其五子其仲
元应讳弆独殿诸老说文解字经典释文始末通贯㡬
于成诵钥侍教累年故颇知字学客授东嘉与诸名士
游独谢君季泽最为同好相与考订文字毫发必计后
十五年复叨假守时过郡斋晤语甚乐也别后时见其
笔画愈工余既投闲闻其亡矣亡又十五年当嘉定四
年得其子有开书以铭为请既列君之行实又以张忠
甫所作乃祖志铭陈君举序君所著正字韵类五卷来
抚其书为之伤叹此真季泽留意之书也因为掇其大
槪而系以铭君讳雩季泽其字也温之永嘉人曾祖文
渊祖君任有乡行父知柔尝居瑞安之乐善里里人称
乐善先生君仕升朝赠承事郎母张氏赠孺人兄黔有
声上庠君性颖悟承父兄之训博学强记自经子百家
之书皆手自校定音训句读一一不苟以是文亦日进
援笔立就不为艰深之辞绍兴三十年入太学乾道五
年登进士科授左迪功郎福州连江县主簿丁母忧服
除再调台州司户参军关陞从事部淳熙十二年为高
邮军军学教授改宣教郎知福州宁徳县主上覃恩转
奉议郎赐绯衣银鱼庆元改元年劳转承议郎三年以
疾卒于官享年六十有三娶万氏有妇道先君五年卒
赠孺人十一月庚申合葬于西山广惠院先茔之后山
二子有开有大孙四人师中师善师俞师心女三人君
讲学务出于正早受知于舅氏端明忠简张公阐忠甫
名淳君之内兄君举名传良又张氏婿龙图郑公伯熊
毗陵薛使君季宣皆里之名公周旋其间不扶而直闻
佛老巫觋之说必深排之既仕而知者益众丹丘郡用
不足取于民者多居尝受输为之撙额外之求宿蠧一
空五邑称之朱公熹为庾使风裁甚高一见君如故交
留语或至终夕属以荒政及滞讼以办集称祭酒李公
祥为淮南提举荐四人于朝籍记中书高邮教官预焉
钱公之望为帅旧与君同舍知其才访以民瘼君为论
科买瓦甓薪苇洎差役工匠之害尤悉帅得书喜曰仁
人之言其利溥哉下属郡尽蠲之及试邑日危坐听事
事至立决故无留狱出储粟以赈乏增学粮以养士闽
有蛊毒法禁数严而奸民反以诬善良吏复鍜炼或至
诬服君察其诬白之部使者曰蓄蛊者固不可赦诬人
者自应反坐卒平反之邻邑连江亦有是狱太师郑公
侨复以委君又得其情无不感服故吏畏其明而民乐
其宽焉死之日巷哭相闻有攀号輀车不忍去者士夫
挽章盈帙祭文率数十百言且相与祠于老氏之宫平
时勤谨礼法冠昏丧祭皆有典则律子弟尤严于拜跪
举止之际衣冠服色斥去浮薄之饰君既亡其子行绞
紟之制悉去世俗不经之文承君志也君性孝友二兄
早世抚育诸孤为之毕婚嫁治室庐又勉之学勇于赴
人之急惟力是视乐闻人善有过多面折之敏而善谋
审度事宜往往中的惜乎不假之年其见于用者仅止
此耳韵类一书援据精确不知者以为苟然惟好之者
然后信其积学之工每谓使之在天禄校雠之职必有
补于斯文然亦不及此余所以重叹也铭曰
古之设教学有大小六艺之目殆不为少幼而贞淳习
之既成壮而用世足了一生惟此字学是为一艺后世
忽之谓学之细礼乐既坏射御罕知数亦失传惟书可
为我家有原余亦素嗜间亦语人鲜有同志顷仕东嘉
日亲友朋惟此谢君时称笔精以文发身又敏于政笃
意斯文字为之正亡年五十始得其书著之于铭以贲
幽墟
赠银青光禄大夫宇文公墓志铭
宇文氏本居河南唐末入蜀遂为成都大家隆兴初元
钥忝进士科与淮东总领子震兵部尚书价同登尚书
尝幸同朝而总领以出入参差竟不及识三仕周行多
见蜀士尤闻今贰卿及枢密之名恨未遇也告老复来
枢密由京襄宣威召还文昌遂跻右府贰卿以棘寺奉
使北归上从班皆一见如故交贰卿引嫌出守当涂钥
既叨参预与枢密情好日隆一日亲携贰卿书以二亲
银青及夫人之铭为委谢不敏至再三终不得辞谨摭
所示行述书而铭之银青讳师说字徳承曾祖宗象累
赠太师魏国公祖邦彦故任朝奉大夫尚书屯田员外
郎累赠太师齐国公父时中故任左中大夫直龙图阁
累赠通议大夫公之二伯父以文学被固陵深知迭掌
翰苑继为丞辖枢廷家声临一时公少在富贵中而天
资冲淡惟专意于学自为程度风雨不渝由伯父任补
承务郎锐情举业两占荐书高选父母既钟爱之公亦
不忍离膝下既冠三请祠禄以便养龙图勉以仕始为
潼川府路转运司主管文字使长喜兴狱一道骚然州
邑为之屏息凌忽官寮虽有言不屑也公气平而语劲
遇事坚执未尝少屈下期于用己之学长为敛容狱亦
寖息俄丁母硕人房氏忧父既奉祠公亦不调龙图服
除又任常平司干办公事甫到官而以疾卒年止四十
寔绍兴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八日也官止奉议郎平时
乡党搢绅品论世家子弟之贤必以公为称首至是相
与嗟惜又不能自已也两娶房氏赠通议文安郡夫人
四子绍猷故奉直大夫知汉州绍谔故文林郎知叙州
南谿县次绍彭由权户部侍郎右文殿修撰知太平州
次绍节以龙图治命继伯祖枢密太傅肃愍公后端明
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兼太子宾客一女适承议郎新
知简州杨思成孙五人景韩景修俱终于将仕郎景琦
迪功郎监汉州商税景度儒林郎添差两浙西路提点
刑狱司干办公事景厚迪功郎邛州安仁县尉孙女三
人曾孙□人二子以郊恩累赠公银青光禄大夫以某
年某月某日葬于广都县龙华山之原后三十馀年文
安夫人祔焉公既蚤殁诸子尚幼公之学行俱不得显
于世文安每举公之遗烈以教之大略以为公之读书
为文皆有绳准经史百家之言悉以次第翻阅沈濳反
覆随疏坐右旦为某书夜为某氏之文手抄成诵若布
衣初学之勤者喜与士友谈易时诵家人正家之道以
勉我相敬如宾公退则闭阁诵哦诗缉文一不以家
事介意此皆公之所安而道行于妻子之实也欧阳公
幼失所怙罔知其父崇公之详其见于泷冈阡表者皆
郑夫人之言也敢引以为比公之隐徳所谓非此其身
在其子孙贰卿方以名从臣出典藩方枢密先膺大用
宇文氏之兴真未艾也天之报施岂不昭昭乎铭曰
宇文之先其积已厚枢筦丞辖赫然华胄公居其间卓
称孝秀天爵为贵多文为富学优入仕不渝素守出门
轴折才不及究非此其身宜昌厥后我惟铭之用诏不
朽
文安郡夫人房氏墓志铭
夫人姓房氏讳妙光其先显于唐广明中扈䟆西狩因
家于成都之华阳曾祖审能赠朝请郎妣安人宇文氏
祖希参朝散郎赠通议大夫妣硕人张氏杜氏父永朝
奉大夫通判嘉州妣宜人张氏夫人性明悟在群儿中
独若成人少长事亲知色难之义不但长于女工也宇
文氏世有姻好嘉州先以次女归直龙图阁时中之子
银青公师说又以第四女继室是为夫人夫人之姑姑
也未㡬即世执丧哀慕扶护以归又谨视龙图次舍食
饮之宜已而治阃内奉烝尝一如姑无恙时以宽龙图
悼亡之悲银青为潼川漕幕夫人年才过笄恪守家法
食不重肉而丰宾客之奉夫子尽职不苟退则耽书一
不以事物自婴内助之力也尝侍龙图疾奉药饵甚谨
少间曰吾妇孝敬他日愿汝子妇如此银青事兄如父
夫人待长姒如姑百口无间言银青卒于潼川仓司夫
人三十有二诸子皆幼送终治葬无一不尽自后専意
教子昼夜不怠又举银青学行以为法故诸子益自刻
苦相继预荐季子绍节遂登淳熙十四年进士第银青
之兄赴合州夫人领诸子留里舍教愈力用愈俭岁入
之馀悉储以听一毫不自私合州晚岁闲适夫人与其
姒分月主家务或客至纷沓供酒肴无倦色伯与姒皆
敬叹之姒既寡居相好益笃事无大小未尝先可否至
不敢専席而坐若非辈行然二十年如一日亲党皆以
为不可及姒止中夀四女未行悲恤抚摩不啻已出俱
使之得所归长子绍猷得官成都张宜人年高喜于便
亲即听迎侍一二日必归母侧曲尽孝养宜人及见外
孙以次授室相继出仕谓夫人曰汝父与舅皆称汝孝
盛年守志不以悲哀乱所守固知其有今日矣送子之
官戒饬尤备引隽不疑之母之语及谈上世官业以勉
之且俾廉勤首公无躁进无诡随不以驰骛宠禄为急
也肃愍公靖康奉使结约举义谋泄遭变尽室死之龙
图命银青以绍节继伯祖为孙甫冠夫人即遣诣行在
所以其事本末请于朝留十寒暑每以书戒其尽力毋
念我事既昭明恤典优渥乃俾追丧略无嫌忌人尤以
为难平生动中准绳高见绝识有士大夫所不逮然语
笑不妄发未尝以所长自为表襮赒人之急如恐弗及
故奁衣襦久而如新视世之纷华荣耀一无所累其中
者淳熙九年六月十八日卒享年五十有九明年十一
月甲子祔于银青之墓子女孙曾悉在银青志中呜呼
夫人在家为贤女既嫁为孝妇妻道母道又皆兼尽可
以为闺门之规范矣是宜铭铭曰
彤管不作傅姆无教孰能闺门惟敬惟孝猗欤夫人谨
于三从事姒如姑又笃其终义方尤严绳绳孙子庆必
有馀川至云委典刑如存是为壸彝凡此妇道百世仰
之
朝散郎致仕宋君墓志铭
隆兴改元永嘉进士得人最盛尚书木蕴之既在魁选
一郡同登至二十七人余忝末科至乾道七年客授此
邦三年间多与同年往还甚乐也后又假守则在者已
寡矣今四十载惟余参议光远宋贰车正卿在钥亦偶
未死故三人时以音问往来而正卿又亡矣明年其弟
习之持书求铭正卿之墓抆涕之馀为序其平生而系
之铭且请光远篆其盖云君讳晋之正卿其字也旧名
孝先字舜卿五季时处士靖自福之长谿徙温之乐清
邑有张文君隐居筑室为邻而缑山仙人吹箫台峙其
前真胜地也今八叶矣子孙繁衍为名族曾祖惟表祖
世则俱晦徳不耀考允修行义过人有声舍选而终不
偶笃意教子既口授以尚书大义又力贫为之择师君
既升朝生封承务郎后又赠至奉直大夫妣万氏继母
张氏皆赠恭人由是邑人益励子于学君幼颖悟日诵
数百千言弱冠从梅溪先生王公十朋游学徒数百人
独君首出王公器之曾以诗赠别褒借甚至未㡬入太
学登乙科授左迪功郎汀州司户参军王公又以诗送
行期待尤远到官明锐任事不择剧易郡政待户曹乃
决有霹雳手之名秋稼加耗病民君以郡命蠲之人皆
讙服校文三山士逾二万杜君申有场屋声又尝名荐
书文卷已遭摧剥君识于众人中引义力争竟寘举首
果以经魁南省人尤服鉴裁之明时丞相王公淮检正
吴公龟年少卿郑公伯熊同为部使者皆欲出其门外
移长谿丞县去福州数百里休戚㡬不相同丞相陈公
俊卿为帅君言邑之利病多所开纳赞其长黄君藻和
而不同相得尤深罢官祖饯挥涕而别海舟之隶于邑
者数千艘君既被檄总籍其目分番以备调发舟人安
之时造战舰期会趣迫君缓其期事亦随办伐木必亲
相视而后取其免于斧斤者号宋公松丁奉直忧治丧
诸费一金不仰于公家归营葬送仍自为夀藏于侧泣
曰尚当供养于地下也除服调临海令以办治闻催科
不扰囹圄屡空太守邀入签幕郡县视犹一体知无不
为轺车行部士民遮道称徳政者动数百人枢密丘公
崈为宪使率诸台荐于朝及去官壶浆攀恋旗帜咽道
相望不绝前此未有也再调光化令乡人王公自中为
守每称为老先生被边事简作亭丰山之颠遥望卧龙
旧隐暇日相与登高吊古哦诗度曲不复以僚属相遇
改奉议郎知奉化县君三更邑寄熟于纲目刓方为圜
坐以无事民大爱之丞相谢公深甫临海人素知治行
时在参预欲引之周行君赴部授信州通判以归佐郡
期月即引年求谢事谢公又却其请且勉留之秩满竟
以朝散郎致仕或谓理赏可及正郎君曰不翅足矣翩
然还家闻者愧服天资孝友奉直素为乡曲所敬惮以
儒术自信黜释老之说每曰亲亡而藉缁黄以荐何待
之薄也死欲速葬或溺于阴阳家之言以幸富贵至累
年不入土者不孝为大其卓见类如此君之执丧一遵
遗言追慕老而不衰岁时祭祀焄蒿凄怆如将见之言
及则必然弟习之少君四十岁抚之如子捐祖产以
畀之而不忍析爨弟亦恭谨好学事君犹父门内以礼
法称护坟茔如䕶头目拜扫必躬必亲宗党贫者收恤
经纪有孤女则为遣嫁之不惟子弟承教修饬厮仆亦
能以生事相戒有古樟䕃蔽甚广自号樟坡居士晚又
筑亭其上榜曰可高赋诗赓酬者众钥亦预焉嘉定四
年八月属疾终于家享年八十有六娶孙氏继万氏皆
赠安人二子长曰统迪功郎宁徳主簿衢州比校务调
邵武军司法姿禀端重居家临政绰有父风不幸先二
年亡矣次曰缨孙四人㑂侨俶皆业儒幼曰宅孙女四
人佰适进士刘颐仲适国学进士张复道叔从浮屠名
法定季适进士万逵女孙三人习之与缨将以五年十
月丁酉葬君于县盖竹山寔附先茔君志也君敏而静
贯穿百家不为艰深之文明白丰赡诗辞高胜淡而实
腴即席唱酬锋起泉涌人畏其捷而服其工所至留心
风教勉厉后学长谿有隐君子林君维屏号榕台先生
君屈致邑庠遇讲书与其长率邑之寓公听焉学者益
励丞相梁文靖公闻之遂招入郡中一时政化之盛君
实启之忧居开义学来者辄受劝谕有文斋舍有铭深
衣大带济济翼翼习俗益媺临海官事整暇太守熊公
克遇视学则请君为说春秋光化既为一新军学至奉
化则又亲见之锐意兴作里士监南岳庙汪君伋与其
弟份斥家财为之倡众亦竞劝轮奂鼎新照映山川举
梁之文落成之记皆钥为之自尔累举得士为多家素
贫孙安人初以田四顷自随伏腊粗给仕㡬四纪无一
丘之益客至必留尽欢或假贷以续食人为不堪晏如
也归老馀年齿落复生发白更黑颀然为乡曲之望诗
文甚多随有散佚今惟乾坤二卦中庸大学禹贡洪范
讲义春秋十二公论各一卷历代中兴君臣论二卷拟
进万言书一卷樟坡集三十卷藏焉铭曰
阜陵取士隆兴之春惟温最盛二十七人我幸同升洊
官海滨相与往来久而益亲四十馀年如星向晨惟宋
与余夀逾八旬宋君忽焉而迹遽陈行义治政蔼然弗
泯难弟贻书其请甚勤哀怀易感勒铭翠珉
从兄楼府君墓志铭
我大父太师齐国公五子二十五孙惟九伯父五子皆
钥之兄也诸兄凋零殆尽惟兄长钥一岁自幼少追逐
晚益相亲钥投闲十三年时时步屧相过山肴野䔩听
琴观奕酒酣而归甚适也忧患之馀既挂衣冠期与兄
乐此晚暮严召还朝重惜此别初谓可以复㝷旧铭兄
亦促使蚤归忽闻兄讣惊痛不自胜乞身未遂又闻将
葬二子来求铭呜呼遂无兄可事矣雪涕书之兄讳镃
字少及吾家世为明之奉化人入城而著籍于鄞者至
吾兄弟五世矣推而上之仅得八世积徳有素至高祖
先生讳郁决科起家一仕遽休仍教授乡里官止大理
评事累赠正议大夫曾祖讳常朝议大夫累赠太傅祖
讳异徽猷阁直学士累赠太师齐国公父讳琚朝散郎
母陈氏封安人朝散儿女俱众与安人勤俭治家尤笃
意教子叔子𬭎有场屋盛名以丙科仕至临安教官季
子钜亦自太学晚为歙丞兄幼子也天姿谨恪读书之
外竭力事亲于伯仲间急病让夷心计精密既不及禄
仕一意守家法安分知足自奉至薄量入为用数十年
如一日朝散得齐公继绣堂故基为宅后既不足以容
众兄得田三亩力营筑室未㡬落成过者骇观入其家
济济如禅房精舍地无一尘辟门临水得城南胜处内
地才㡬弓花卉果蓏手植以供小摘之需真隐士之庐
也朝而诵经昼则假寝暮止三酌陶然自适一呼烛则
不复饮食故绝少疾病性谅直语辄见肺肝亲故有过
忠告或面折之自谓爱人以徳人亦谅而服之奉丘垄
及致祭谨甚一物一器必出亲临尤好宾客至则谈笑
款洽小酌亦有恩义夫妇齐年俱至七十亲党合乐高
会扁其堂曰双庆冬至元旦乡校有序拜之礼兄必夙
戒子弟率先而往风雨不渝每自言曰吾无才术以发
身赖祖先宗族之庇处夏屋三纪何以堪之生计素薄
不足以卒岁斤斤自处人不见其际遂为乡里善人以
终嘉定四年六月属疾初无他苦丙申卒于家享年七
十有六娶宁海李氏克相夫子以齐其家二子浃洽一
女适文林郎抚州崇仁县丞舒祐孙六人权柄校槢桧
榗俱业儒柄出继为长兄主簿钰之孙孙女□人长适
方楷次许适舒枢外孙也馀尚幼将以五年八月丙申
葬兄于通远乡金谷之原植徳庵后兄所自卜欲从父
兄于地下也兄虽出世家辛苦自立竹头木屑未始轻
弃物多可为两用若琐琐者先具美槚夀藏虽一日二
日可为者亦皆豫办略无拘忌之嫌又可见兄之旷达
矣二子事亲素谨兄亦以家务分委之继绣旧堂㡬不
能保兄言之或至泣下浃力图而得之兄又喜甚将以
故扁揭之未能也钥既不得归奉吾兄自念叨窃逾分
上有忧责下困应酬每起伏波羡少游之叹今日东望
尤为心折泪迸哀哉无及也已铭曰
齐公守乡始立锦坊五家聚处昆令季强兄之与我亲
如同气期尽此生日夕陪侍病不及问丧不得归尚铭
诸幽以写我悲乡里善人又以考终咨尔后来尚振素
风
攻愧集卷一百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