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生物学观

文化的生物学观
作者:潘光旦
1931年
本作品收录于《东方杂志

文化的生物学观

潘光旦

文化,从我们人类的眼光看来,是演化过程中最后的一步。要是这个过程是自上而下的——因为人类有价值的观念,总喜欢有高低上下的比较——文化就要算最登峯造极的一步或一级了。

社会学家和文化学家的确把演化的过程看作一条梯子,或是一座塔,或金字塔,可以历级而升,走到文化现象的时候,我们就到了塔尖了。

NLC404-01J002290-72677 东方杂志 1931年28卷1期.pdf

文化现象
社会现象
心理现象
有机现象
理化现象

这座塔一起有五层,下面的级层产生上面的级层,产生的那个手续就叫做演化。越下的级层越基本,地盘越大;越上的级层,依靠以为根据的级层越多,在现象界里所占的部分却越少。这种种是略知社会科学的人的常识,无须多说。

甚么叫做“文化的生物学观?”就是站在生物学的立脚点来观察文化,观察的结果,自然不能不继以解释。所以普通所谓这个观那个观的“观”字,原来兼具‘观察’与‘解释’两重意义,而解释似乎更加重要。

甚么是解释?哲学与玄学的解释是一种。科学的解释又是一种。科学家的解释说起来很单纯。原来他只会把甲批的现象来做乙批的现象的注脚,注清楚了就算解释清楚了。所谓甲批乙批又逃不出刚才所说那个金字塔的范围,所谓‘批’又往往就是塔上的级层。最普通的自然是拿下一级层或数级层的现象来解释在他们上面的一级,例如以理化现象解释有机现象,或以二者共同来解释心理现象。此外在上的级层里的现象也未始不可以拿来解释在下的级层里的现象,因为演化的过程既经走遍了这几个级层,而各级层又同时存在,他们中间包括的现象自然不免来复的相互的发生影响。例如文化现象也可以引来解释心理现象,心理现象也可以引来解释有机现象。此外同级的现象也有前因后果的关系,所以彼此也可以引作解释之用。例如理化现象就不能不在同级的现象中自寻解释,因为我们假定他们的级层是最基础的级层了。最近几年来在别的级层里也有‘自谋解释’的运动,例如行为主义派的对于心理现象与文化学派的对于文化现象。他们认为这种‘自谋’的‘不求人’的解释是最科学的。这种见解和毅力我们不能不佩服。但是我们要记得宇宙间的现象原是错综的绵续的,级层原是人类为便于了解起见的一种看法,并不是现象界真有甚么划分的领域。要比较圆满的解释一种现象,要比较完全指出他的因缘来,势不能不多方的顾到,不能局于一隅。

文化现象演化出得最迟,所以他所凭籍的因子也最多最复杂,比较最接近的是社会因子,次为心理的,再次为有机的或生物的,最疏远的是理化的因子,这种种因子都可以引来解释文化;再加上文化现象自身的解释;这种综合的解释才算比较圆满。完全照上文金字塔的说法,‘文化的…观’至少可以有五种。但目下学问界所流行的实在可以归纳为三种,一是文化的地理观或自然环境观,二是文化的生物学观,三是文化的文化学观。其馀别的‘文化…观’,例如思想观,种族观,唯物史观等等大都可以归纳在三个里的一个或一个以上。能够把这三大观法三大解释法都顾到了,结果也就不能不算圆满了。

用生物的现象或原则来解释文化,原是片面的不圆满的,然则这一篇讨论何以单单的讲“生物学的解释”呢?这里也有三层不得已的理由。一是现象无涯涘,因果关系无穷期,一人尽一手一足之烈,决难面面俱到,我们不能不分别了观察或解释。一个人求学问,在今日的情势之下,不能上知天文,下识地理,中通人事,学问越发达,分工越细到,其实也不过这个原因——能力有限。祇要我们求学问的时候,作观察与解释的时候,不把自已的一种学问当作唯一的学问,自己的观察法与解 释法当作唯一的观察法与解释法,也不把别种学问,别派解释与观察忘记了,抹杀了或小看了,我们便算尽了人事。

第二个理由是生物现象比较基本而也是比较可以用人力来左右的。用社会现象与心理现象来解释文化,固然很方便,因为他们与文化现象最接近,要利用他们的势力来左右文化,也很容易,也是因彼此接近的关系。但是这种解释,这种人力的支配比较要缺少基本性与固定性。例如改变社会组织,提倡教育,自然可以教文化有一度的兴奋,但是要是聪明才智的程度有限,这种兴奋是不会持久的。反过来,理化的现象自然是最基本了,但是他们比较的最不受人力的左右,寒带的奇冷, 热带的酷热,日本的地震,中国西北方的沙漠化,是绝对没有多大办法的,人类生活只有迁就他们,不能教他们来迁就人类。在一切现象之中,能够比较受人力的转移的,同时也具有充分的基本性的,是生物学的现象。也许有一天,人类的知识发达到一种程度,可以教后天获得性遗传,也可以用理化的方法自由的唤出遗传的突变,到那时候,不但社会现象,心理现象,和文化现象自己,要取得多量的基本性,就是理化现象也要比较的变为可以用人力来左右的了。到那时候,我们便可不必在‘生物学观’上多发议论了。

第三个理由是:文化的种种解释中,生物学的解释比较最不受人注意,尤其是在科学幼稚的中国。即就近数百年来中国的国势问题而论,中国的积弱,自然是一种文化的现象,但是国人多方的解释,总是逃不了政治不良,外交失败,生计穷困,教育不普及,帝国主义压迫,几个方面——没有一个不是文化级层以内的。偶有以中国地势,气候,交通不便等等比较地理的现象来解释的,但已属少数。至于根据了生物现象与原则出来说话的,几乎没有。以前翻译赫胥黎天演论严几道先生在他给朋友的书信中偶然提到一二,后来却也没有嗣响的人。但是就是自因推果而言,一国的积弱,一国文化的衰落,决不是一二原因或一二种原因所可圆满的解释;我们又怎样知道没有很严重的生物原因在后面活动呢?关于这一层,这一篇讨论里谈不到,读者如有兴会,请就拙作人类学家对于中国问题的观察,(中国评论周报一卷三期)说才丁两旺,(新月二卷四期)人文选择与中华民族,(新月三卷二期)人文生物学论丛,及拙译自然淘汰与中华民族性,赐以参考。

生物学家观察文化与解释文化,有一个假定,就是:文化盛衰由于民品良窳,而民品良窳由于生物的原因。这个假定还可以逼进一步说,就是:文化盛衰由于人才消长,而人才消长由于生物原因。这两种说法原是差不多的,大凡人口一般的品质好,特殊的人才就容易产生,否则便不容易产生。所谓生物的原因有三一是变异,二是遗传,三是选择或淘汰。选择有两种,因了自然势力而发生的叫做自然选择,因了社会与文化势力而发生的叫做文化选择。选择所由发生的途径有三一是生产,二是婚姻,三是死亡。如限于某一地方或时代说话,我们还可以加上一个第四个途径,就是人口流动或移殖。

变异现象是生物现象里最基本的,大率一种生物在演化过程里的地位越高,变异的品性就越多,每一种品性的变异性也越大,造成生物学所称的‘多形现象’(polymorphism)。多形现象的发达,到了人类而登峯造极。许多带有社会性的昆虫,例如蜜蜂,也是很‘多形’的。但是蜜蜂只有蜂后、雄蜂、工蜂三种,并且三种中间,有两种的地位——蜂后与工蜂——是彼此可以交换的。人类便远不止三种,诗人、画家、医生、政客、牧师、建筑师、各种的科学家··说之不尽,试问他们任何两种的地位能不能随便对换。人类的多形现象,不比别的动物,一半自然是文化环境的势力所造成的,这是谁都不能否认,但是生物学家相信诗人、画家、科学家等等,无论你怎样利用教育功夫和训练功夫,决不是人人可以做到的,一定要一个人的变异的倾向中间,有可以做诗人、画家或科学家的基础因子,再加上文化环境启发的效能,这个人方才可以成为诗人、画家或科学家。这种基础因子当然不容易证明,但是这种因子的不容易证明和物理化学领域内电子和原子的不容易证明一样。

一个民族的变异品性(variations)和每一品性的变异性(variability),往往因为历史的背景和地理的环境关系,和别的民族不同。品性有多少,而每一品性的变异性有大小。品性多各种人才也多,而文化的表现也就多变化,不拘拘于一二方面。例如中国二千馀年来的文化和二千馀年前的文化,在这一点上就很不同,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化是多么的陆离光怪?以来的文化是多么的一成不变?难道这种相反的局面完全没有生物的背景么?我相信不会没有。

NLC404-01J002290-72677 东方杂志 1931年28卷1期.pdf

品性多固然可贵,尤贵乎每种品性的变异性大,因为除了人才的种类加多以外,每种人才的才力要加强,而文化每一方面的造诣要更加未可限量。一种品性在一个人口或民族里的变异可以用一条曲线表示出来,如第一图,大率中等的最多,越趋中下中上两极端便越少。这种曲线的曲法,自然又要看一种品性在一个民族中分布的特殊情形。要是中庸的少,而趋极端的多,那末曲线的中段要扁平,面两端所被的地面要广,否则反是。假设有两个民族于此,讲起他们智力——就是聪明的程度——的分布来,一个是中庸的少,极端的多,一个恰好相反,如第二图。算起平均来,这两个民族也许没有分别,但是双方在文化的造诣上也许有惊人的分别!为什么?生物学者的答复是:文化原是人才所产生的,人才在统计的分布上占的总是中上的地位,中庸的人和中下的人是没有多大贡献的,如今乙民族的中上的人就要比甲民族的为多,文化的成就自然更要可观了。不但如此,中上的那个极端伸出得愈远,杰出的人才便愈多,而文化的发扬蹈厉越是了不起。这种极端的人才自然不会多,但是一个民族只要能产生指头上数得清的几个,他的文化也就可以压倒其他民族了。近代的西洋文化,其实就靠几个这种极端的台柱子,例如里奥那陀筏克拿沙士比亚奈端达尔文赫胥黎爱因斯坦,生物学者不相信这种人可以完全用文化的力量栽培出来。

据一部分生物学者的观察,上面第二图所示的两条曲线也可以代 表男女两性的分别,就是,男性变异性大,女性小。这个看法要是可以成立,就可以局部解释为甚么女子对于文化直接的贡献向来没有男子一般大。

到此也许有人要说,第二图所示的变异性的大小也许是完全由于环境激发出来的。这话不错,但是未尽然。生物学的变异固然有两种,一是遗传的,一是环境激发的。第二图里的两条曲线所代表的生动倘若是一种纯系动物的两派,那末,变异性大小的不同,的确是完全环境所唤起的。但是不论任何民族是不知多少纯系所错综结合而成的一个“庶众”成“人口”;两个“庶众”间的变异性的大小却不能完全用环境势力来解释开了。

第二图里两条曲线的中庸点是共同的:这也许是引起上面有人误会的一个原因因为一个纯系的两派不论生长在怎样不同的环境里他们的中庸点总是一致的。但是就民族间的差别说来,第二图所示实在是很理想的,至于实际的情形,并且可以说是很普遍的情形,则如第三图所示。上面关于第二图的种种推论自然也可以用到这个图上,并且要更加有力,因为这个图里所示变异性的大小比较不容易拿环境势力来解释开。

上面关于两个民族比较的话,不论依据第二图或第三图,也可以适用到一个民族的前后两个时代上,根据第三图的说法也自然比较要实在。我相信若是可以把春秋时代中国人智力的分布和以后的比较起来,也可以得到像第三图中所示的两条曲线。

关于遗传这一点,我们不预备多说。遗传的几条原则,甚么韦思曼精质绵续与精质比较独立说呀,孟特尔氏的三律呀,跟了氏的理论而发生的达尔文主义或后天习得性不遗传说呀,杜勿黎的突变说呀,约翰生靡尔更的“基因”遗传说——是大多数生物学家会认为有效,而且在生物学教本中已经数见不鲜的。人类既然是生物之一,他当然逃不了这许多原则的支配。比较不适用的也许是杜勿黎氏的特变一说,因为突变的发生似乎与一个种族的寿命有关,一个种族在青年精壮气旺的时候,突变多,过此就少。人类也许已经过了这血气方刚时期,不会产生许多突变了。但是对于这一点我们不敢断定。有人说,伟大的天才是一种突变,但安知他不是变异性趋极端的一个表示呢?会方杂路 第二十八卷 第一 文化的生物学藏 但无论突变或变异性让极都不能无遗传的根据也都有继续往下 遗传的可能不釉天才或普通一些的人才都不能没有遗传的张本道 是全部生物学家所公认的至于心理学家与社会学家大多数也承 进一点 看了刚才说的几句话可知生物学者讲起人类的遗传不但愿到形 态与生理的方面连智力性情脾气都奉入范围这是他们直认不讳层 之不疑的他们的理由是形态与结构是‘体’生理智力性情是“姨】之 ‘用’‘体’的变异既可以遗传‘用’的变异自然同样的可以遗 传所不同的体离在用断在后前者的遗传比较直接不容易受环境 劳力的转移后者比较间接比较似乎容易被环境所左右罢了 近五六十年来 西洋文化里有种种活动就拿这一点‘用’共同 遗传的假定做根据而到他们所以存在的理由(raison d étre) 例 英美两国的优生运动 德奥捷瑞典挪威瑞士的种族卫生运动 才能心理学派与智力测味运动 天才及各种特殊才能的研究 德美英诸国的天才儿童教育 ' 低能教育 局部的生畜限制运动 ion 局部的移民与移民禁止运动(美及澳洲新西兰) 工业管理用人新法 医学界对于体气之重新注意 局部的弭兵团 罪犯的遇(局部) 新史学运动中的‘史 德谟克拉西的新评价 拉杂说来已经是十多种有组织的文化活动了不说别的就是优生与 种族卫生两种其实类似的活动已经在最近三十年的西洋文化界与 学术界起了轩然大波现在还在不住的动荡震(请台湾拙作二十 年来世界之优生运动人文生物学论丛下篇)关于这一类活动的事 实因为介绍得不多国人没有十分注意到所以并不觉到他们 春的远大但是在西方思想界里部素以怀疑派著称的人最近也改善 了他们的态度例如美人舌根向来是攻击智力测验最有力的一 在却接受了他们的结论了并且自已还认了错罗素在人类往那里走 一本讨论集里科学的前途纽论中竟把优生需要的保障和 出路西方文化的时代精神人所称的 Zeitgeist 要是其有的话于 此也可以窥见一斑了 现在说选择上一代种礼品性的支配情形到了下一代发生了变动 有的加多了有的缺少了上一代某种品性的艳具性到了下一代也最生了变动或是加大或是缩小这便是选择作用的结果便叫做选择品 性附魔在人身上所选择的也就是人不过根据了品性的说法似乎 密一些可以发生选择作用的势力有两派两派势力所由凭借的支 点好比象棋里‘炮’的“炮子有三个或四个上面都已提过现 在要说得略微仔细些 生物学家既认为天获得性不能遗传那末人类遗传还有别的精 生变动的机会么有一是突变突变是遗传的他所表现在外的便是一 个新品性的产生或旧品性的失落道一层在人类比较不易捉摸我们 不去多说二就是选择也是影响到遗传的本质的但是他所引起的变 动不是品性的质地上的掉换面是许多品性在人口中数量上前后不 同的支配例如智力是一个品性上一代因为选挥得当聪明的人多并 且聪明的程度也高下一代因为选择得不得当结果也许相反上下两 代之间接得很近也许不会有这种相反的选择局面发生但是这种相 反的局面在任何民族的历史里很容易指挤出来选择的局面一有变 动文化的局面也就跟著变这又是生物学者观察文化的一个基本 假定 自然界的势力可以使有某种品性的人死亡得运结婚得生产得 多也可以教缺乏这种品性的人恰恰有相反的行为这就是自然选择 凡是懂得演化踪的人这一点是无须解释的自然选择的给果若用人 类带有价值意识的眼光看来未必都是好的例如中国民族自私心自 第二十八香 文化的生物学 糖 利心的畸形发展据美国耶鲁大学亨丁顿教授的观察便是二千年来 历届荒年所选择出来的(请看抽岸自然淘汰与中华民族性)以 前严几道先生会经说过中国人有许多慕劣根性须经自然淘汰的势 力厝厝挞伐然后可以澄现在让了亨氏的议论可见最先生的眼光 也不尽然了 文化选择的原理比自然选择的要迟二三十年就在今日西洋的思 想界里可以说还没有长下根其实是很简单很容易承认的自然而外 人类也未尝不受社会与文化的种种势力的支配死亡车婚姻率与 生产率发生轩轾的局面所谓轩轾的局面就指社会人口的各部分 的死亡婚姻生产并不是一般多少或一般快慢乃指因为各部分的品 性的分布有差别生死婚嫲的数也就有差别简言之轩轾的局面便 是经过选择后的局面可以产生选择作用的文化势力有的是人类自 己觉察的有的是不觉察的但是在近代以前可以说都是不受理性的 控制的不受理性所控制的文化选择比较无法控制的自然选择一 壳结果是未必好的例如欧洲中古时代的基督教实在产生了不少不 好的选择影响或称反选择的影响一面他禁止宗教领袖和僧侣的婚 嫁一面又压迫和杀戮他所认为异端的人又一方面他又无限制的动 励慈善事业教顽劣游惰的人可以生存传种论者说这种势力合起来 便是中古时代所以局部为黑晴时代的一大成因并且在今日的西班 牙葡萄牙等国过可以见到他们末流的影响关于天主教提倡独身主 - 101方杂志 第二十八 一般 文化的生物学展 义一端我不久以前在别处也讲过几句话如今引在下面以见文化选 择力所及的违且深 旧教把凡是性情温良比较能损己利人的分子一批一批的吸 收去当神父尼姑和尚他们是照规矩不能结婚的所以日子一多 教会越发达社会上温良恭让的分子越少到得今日只落了一句 优生事家不胜感慨保之的话 The Churoh hae brutalized the 我们总觉得奇怪欧洲人自己 也觉得奇怪为甚么基督垂教二千年人们的社会行为不但不见 进步反见退步历屈的战争帝国侵略主义的膨胀劳资和其他阶 级间的攘夺嫉拓无非是损人利己违反教的行为我们又安知 这不是基督教自身的选择作用所酿成的呢(新月第三卷第二 号) 文化势力可以产生选择作用的正多战争的选择作用是无 须说得的大致古代的是比较好的近代的却很坏以前中国的重农今 日美国的重商近代的都市运动妇女运动高等教育运动甚而至于医 李卫生运动因为缺少理性的控制因为没有充分考生物演进的原 则从选择的眼光看来对于文化的前途多少都有几分不利 死亡婚姻生产三端之所以为选择的途径或支点一望而知无须多 说但何以移殖也是一个途径或支点呢移殖的选择效用有直接间接 两种大批人口移动的当儿总有一部分不耐风霜跋涉因而死亡的这 breed of our fore fathera ( 30666 10吋 种选择作用是间接的因为直接辽是死亡的功劳游牧民族的易于强 大而一发不可制甚而至于能够征服文化远比他高两民族例如辽金 蒙古满洲等的入主中国便是受了这种选择作用之赐但是讲起有直 接的选择作用的移殖我们心目中先得存着两相不同的区域一个是 吃选挥作用的亏的一个是托了选择作用的顾的若把全世界或全 德看那就无所谓选择了因为失之于彼的即得之于此 自然势力和文化势力都可以引起有直接的选择作用的移殖中国 北部及西北部常有水旱之灾不断的把比较能进取敢冒险的分子 还到别省去以前向南现在大都向东北到东三看这种移殖便是自然 势力所唤起的甲地年战争把能够安居乐业的良民都愿逐到乙地 或丙地去五代十国时候的吴越便是当时进兵的乐国十七世纪初年 英法各国的宗教倾轧把许多富于毅力而能特立独行的教徒迫出国 外来新大陆的加拿大新英伦道种种移殖行为便是文化势力所激 发出来的 把可以命定文化的生物因子说完之后我们接着要讲几个实例我 们要看历史上几个已经衰落或灭亡的和现代正如春花怒放着的 个文化能不能根据生物原则加以具体的袋括的解释我预备出希 腊罗马犹太美国日本五个例子 [希腊 希腊文物的繁荣是谁福承认了不得的自公元前五三 到四三〇一百年间,大约六万七千多年的自由人赢产生十四名 事第一流的天才平均不到五千人里有一个这实在是人类文化史里空 前绝后的成绩但是过了这一百年希腊文化便突然降落不久就完全 消灭正合着中国史家“兴也亡也连”的六个字为甚么原来希腊 半岛当地中海要街当时为各方移民集的区域当时的政治与社会 组织又严自由人与奴隶之分当时都市国家的人口政策又往往主张 严格的限制不肯轻易接受外邦人所以移民的得自由人的大都是 严格选择的结果当时自由人的婚姻生产又多少要受国家法令的制 裁很有一些近代优生行政的意味但到了后来法令废弛移民加入日 滥迟婚与独身之风盛行自由人与奴隶亦可随意通婚有能力的女子 以娼门为最高尚的职业因而不事生育楼之希腊文化之兴便兴于有 选择的移殖婚姻与生产希文化 亡便亡于反选择的移殖婚姻与 生产(参阅戈尔登氏遗传的天才页三四〇——三四三) 二罗马 自颉朋作罗马的衰亡以至今日替罗马文化的衰落寻解 释的人很多寻出的解释也不少德人塞克(Otto Seec k) 作古代世界 的衰落胪列的解释有十个之多中间倒有好是生物学的或有生 物的含义的第一便是“优秀分子的淘汰’第二是‘类年的征伐’ 第三是“人口的减少”第四是“移民的杂沓”第五到第十个解释 便不是生物学的而是文化的但他们中间有的可以看作文化选择的 结果有的本身便是有选择效用的文化势力最近英国人文主义萨的 哲学家雷又就这许多解释加以仔细的分析大致很赞同塞克的说 泷 第二十八卷 一号 文化的生物学农 法且加以发挥但是他不承认“人口的减少’是一个适当的解释 (参看歇雷优生与政治页一六九————一九六 ) 三犹太 犹太文化是最奇特不遇的犹太教的文化违在古代不去 说他说近数百年来犹太人对于文化的贡献自从公元七〇年到今 日犹太人散处各国不成国家,但是民族存在文化也存在不但存在并 且极有光荣近数百年来犹太人里出了不少的第一流的人才在思想 界与金融界都能够取得盟主的地位自斯宾诺莎以至爱因斯坦马克 斯无非是思想界的代表人物世界第一等的富人里以犹太人多是 谁都晓得的上海外国寓公里最富的便是几个犹太人这都因为甚么 我们又不能不谈到选择的作用了犹太人在欧洲到处受压迫与侮 感的基督教徒不许他们住乡间买地种田他们便只好住在城里挤在 一个狭小的特殊区域以内干基督教徒当初所不层干的勾当 业——于是年去年来层层剥削淘汰终于产出一派我们不妨说“持 绿握算锱铢必较”的天才来同时他们因为身体不能自由走动像基 督徒一般又因为受到了欺侮不能自由发泄逐渐养成一种极严厉的 批评态度和富有革命性的思想习惯其不能抱这种度和思想力薄 礴的在当日颠运困苦的情形之下也就无法维持自归淘汰这种淘汰 后的局面至今还保留着正合着旧约里一句话凡是上帝喜欢的人上 帝要教他受灾受 四美国 美国文化的勃兴实得力于最初到新英伦的几批移民就 一〇五 lo MALA第一号 文化的生物学 东方杂志 第二十八卷 是到现在在文化各方面做领袖的大部分 是他们的子孙并且彼此 之间往往可以寻出血缘的关系来这些移民当时的生殖力又很大人 口激增的结果逐渐把中部西部也都开拓了那种情形和今日中国吉 黑两省的开拓大同小异从事于开拓的人大都是勤俭耐劳不避艰险 富有朝气的人但是最近几十年来美国人口的情形很起变化早批移 民的子孙比较有能力的大都成婚逻而艰于生育所以数不见增加 而后来的移民不但品质杂沓并且结婚早而生产多所以凡有生物眼 光的人都觉得美国文化目下的繁荣决不能长久保持他们说美国人 生物的资本确是很大但近年来的费用已经靠本不靠利息因为没 有利息这恐怕不是耸动听闻的议论实在是恢乎言之 五日本 说到我们的近邻也是很有趣的近六七十年内日本的勃 兴在人类文化史是不能不大书特书的一个文化能够改头换面得这 样快这样精到在文化史里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了对于这一点近人 提出的解释很多但是几乎没有一个是生物学的但是我以为日本的 物兴有很明白的生物学的根据从自然选择方面看来日本是一个海 国天惠又并不富厚所以顽劣分子被淘汰的程度要比较我们大陆的 ‘ 地大物博’的中国深从文化选择方面医来日本到今日还沾受封 。 OK 建制度的馀泽真正的封建制度不管他在别的方面的种种功———1 其实我们研究史实原不应讲功的——实在有保障人才的力量旧 本的藩臣武士在封建制度之下也许只知讲武仗义比较的吃不管 事但是后来在网新的当儿各方面的领袖就从他们中间产生出来到 今日长萨诸藩的子孙足以左右国势从封建文化变为工业文化易 因为双方都穿严密的组织都仰仗强有力的领袖从以家族中心的 农村文化进入工业文化难因为以家族为中心的村文化是最散漫 最不依靠强有力的领袖的一种文化这是近代日本所以不落伍而中 国所以至今辽落伍的一大原因很多人口口声声封建势力我看中 国所奥亏的就是缺少其正的封建势力这种势力在二千年前就消灭 了(关于此节请参看拙著日本德意志民族性之比较的研究) 对于中国文化的盛衰消长也未尝不可以用生物的原则来帮同 释中国的历史很悠久各方面的因子异常繁复要从生物学方百来安 为解释自非无研历代掌故的人不办我以前在别篇文字里会路加兴 时所得的结果很有限不过探讨得进一步便枯或觉到生物因子的 不可轻视因为中国的文化同其馀各国或各民族的文化的演是一 样的

本作品的作者1967年逝世,在两岸四地以及马来西亚属于公有领域。但1931年发表时,美国对较短期间规则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国仍然足以认为有版权到发表95年以后,年底截止,也就是2027年1月1日美国进入公有领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权在原作地尚未过期进入公有领域。依据维基媒体基金会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极容忍处理,不鼓励但也不反对增加与删改有关内容,除非基金会行动必须回应版权所有者撤下作品的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