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文谷集
卷七
作者:金寿恒
1699年
卷八

和陶诗五十首

编辑

初配原城。改窜朗州。自杨山转就南路。次经曲阿韵。

编辑

筮卦未遇遁。沥血初上书。雷威方赫然。火色已焚如。苍黄出都门。屏营临路衢。策名历三朝。报国愧空疏。曾无衮职补。虚辱恩荣纡。投荒岂非幸。臣罪死有馀。东隅与南徼。何地不宜居。休嗟对野鵩。且免藏江鱼。人生处宇内。远近元无拘。当时桄榔林。亦著坡翁庐。

辞先墓。次经钱溪韵。

编辑

承家训戒忝。立朝愆累积。严程出先垄。抚事怆畴昔。哀缠衔索鱼。倦羡投林翮。那堪霜露感。复此岭海隔。浮荣竟何益。半世困形役。方知三亩闲。不以万锺易。危踪似秋叶。风雨任荡析。只应瘴乡梦。长攀故山柏。

公山途中夜行。次江陵夜行韵。

编辑

暝色带秋阴。川原渐晦冥。遥看鸟雀归。转添羁旅情。石梁度湾碕。山径披榛荆。稍稍寒雨歇。萧萧夕风生。倦马鞭不进。流萤灭复明。崎岖何足叹。世路本难平。感彼天边雁。雝雝亦南征。缅忆滩上钓。更怀谷口耕。胡为误形役。苦被尘网萦。所以旷达人。处世贵无名。

登苇岭。次阻风规林韵。

编辑

南奔登苇岭。北望拱宸居。康庄达四方。簦𪨗争于于。受玦独何人。栖栖趋海隅。冥行久不戒。敢辞涉畏涂。山形拥大陆。水势分重湖。岩危睥睨悬。洞邃人烟疏。楚望穷千里。秋天魍魉馀。缅挹脚血翁。吾道信所如。

渡濴津。次阻风规林韵。

编辑

弥弥荥湖水。一苇以杭之。沙禽故相趁。似与骚人期。萧然水竹乡。更值清秋时。平生梦想地。不意身到玆。何嫌渔父问。却惭泷吏辞。行藏已任天。去矣休迟疑。

先王练期。次咏三良韵。

编辑

苍梧巡狩远。鼎湖弓剑遗。贱臣迟一死。蓐蚁愧诚微。自顾庸陋质。遭逢最恩私。从容登厦毡。密勿厕经帷。平生图报心。奈此身名亏。炎荒隔嵩邙。中夜梦独归。末命犹在耳。威颜终永违。谁哀子车殉。今也固所希。年年八月日。万古有馀悲。长号向北天。想见陈裳衣。

九日。次九日韵。

编辑

节序属天运。忧乐随地生。逐客自鲜欢。佳辰空记名。身同旅雁远。鬓著繁霜明。孤城动海色。万壑连秋声。忽忽感萧晨。骎骎惜暮龄。黄花只暂香。白日易西倾。默思浮世事。转头异枯荣。物理谅如此。我何苦伤情。新诗亦漫兴。援笔聊自成。

其二

编辑

谪居断知闻。他乡寡朋交。都忘节物换。但觉容鬓凋。忽惊九日至。旧俗重登高。登高亦何兴。岭海际层霄。乡园不可见。目极心徒劳。且复引浊醪。无使愁肠焦。独醒虽愧屈。虚罍还胜陶。举觞酹二子。一醉以终朝。

迁居鸠林。次移居韵。

编辑

稍厌处城𬮱。玆焉得所宅。窗开海门秋。帘卷月峯夕。地偏去人喧。心定谢物役。林僧许结社。野老时争席。安身即为家。过眼便成昔。天地一籧庐。此理吾已析。

其二

编辑

移居古犹今。苏老和陶诗。我生后二子。有诗且和之。清风洒五柳。千载起远思。白鹤卜新居。迁谪各一时。行休舍达间。我心只如玆。无入不自得。先圣岂我欺。

次归园田居韵

编辑

东坡谪惠州。游白水山,佛迹岩而归。悉次渊明归园田诗韵。今余所寓。有国师岩。即道诜遗迹也。遂用其韵以志之。

陂陁国师岩。斜对月出山。鸠林征异事。陈迹已千年。流传岩下路。旧是千寻渊。尝闻灰变劫。始验海成田。谁言汉阳客。窜身来此间。登岩试四望。海山皆眼前。前临数百户。日夕连炊烟。真僧卓锡地。苔发被岩颠。有时独盘桓。目送浮云闲。销沈何足论。我心正悠然。

其二

编辑

宦游苦趋尘。谪居幸税鞅。闲依耕钓邻。稍惬湖海想。慵来且高卧。兴到时独往。人情任厚薄。物理看消长。云归碧峯阴。潮落沧洲广。即此散幽襟。何须揽宿莽。

其三

编辑

岁晏风景冷。村深车马稀。邻翁挈榼至。不醉即无归。扪松露洒面。摘橘香满衣。已谢簪组累。宁愁乡国违。

其四

编辑

玆乡信乐土。山泽佳可娱。层峦开洞府。远浦绕村墟。向来落南士。于焉多卜居。岸岸竹成林。家家梅并株。沟塍纷绣错。原野何旷如。秔稻岁常登。鱼虾味有馀。里社日过从。樽罍不曾虚。吾幸得所托。新诗安可无。

其五

编辑

慎莫涉世路。世路羊肠曲。慎莫恋功名。功名蛇著足。何如竹林下。斗酒且相属。披襟溯清风。促席翦残烛。拨弃身外愁。优游度曛旭。

其六

编辑

比邻多耆老。东阡或北陌。柴扉烦屡敲。步屧随所适。赖此风俗淳。鲑菜资朝夕。浊醪过墙头。寒灯分壁隙。却羡山野人。闲居无所役。生涯有竹橘。事业唯耕绩。嗟余困文网。虚名竟何益。

次和郭主簿韵示儿辈

编辑

坡翁在谪。闻子过诵书。声节闲美。感念少时。乃和渊明二篇云。今余谪里。夜闻儿辈读书声。亦有所感。遂用其韵书示。

圣训在方策。中宵频击节。匪惟口耳资。要使心源澈。吾人敢自逸。孔编亦三绝。庶几进堂室。追踪颜闵列。士不待文兴。然后称豪杰。克复与博约。传授有遗诀。莫令少壮时。虚抛闲岁月。

次命子诗韵。书与协行。兼示诸儿。

编辑

我金之显。肇自李唐。煌煌太师。功烈辉光。犹良佐汉。若望克商。分茅锡土。奄有古昌。

自丽迄今。天星几周。维桑与梓。郁彼故丘。重圭累组。遗泽永流。积善衮衮。宜公宜侯。

于皇我祖。步武夔龙。太上是立。奚止言功。义著汉堞。伦叙箕封。千秋孤竹。伯仲比踪。

青青寒松。不改旧柯。皎皎孤鹤。或罥罻罗。吁嗟我祖。遭世之窊。雪窖有咏。流响胡沙。

奋若之会。喜甚同德。天之不祚。遗恨宗国。事有万变。一心靡忒。持敬之功。无入不得。

于堂于构。敢忘本始。眷彼先庐。北山之里。烝烝我考。斋扁知止。穷也非戚。达也非喜。

自我孤露。风树靡及。终焉颠踬。岂曰成立。昔承祖训。名誉非急。静思莫追。中夜啜泣。

蛾述鸟习。俱取其时。九四之教。我祖我思。嗟尔小子。式克钦玆。希之则是。夫岂远而。九四事见书牍

汝随我南。时维流火。迨玆冰至。汝始辞我。安时处顺。何适不可。三馀之业。天实汝假。

名汝字汝。自汝婴孩。悔我既往。勖汝方来。尽性践形。是参三才。日迈月征。念哉敬哉。

同云四章。次停云韵。

编辑

郁郁同云。濛濛零雨。言念君子。山海其阻。我佩之华。谁与玩抚。采采三秀。跂予以伫。

同云其郁。零雨其濛。靡舟靡楫。曷以济江。有墙当面。畴辟竹窗。凡今之人。匪我攸从。

蘅之槁矣。萧艾其荣。荪之不闻。孰察中情。寄言浮云。我心偕征。德音莫违。惠我后生。楚辞思美人云。愿寄言于浮云。

飘风发发。有萚辞柯。晦之在根。葆我春和。丧不为少。得不为多。素位而行。其如余何。

赠别和顺金使君必振罢官归洛。次答厐参军韵。

编辑

往事不堪说。即事难为言。不恨滞江潭。且喜归田园。以我兰芷咏。和君松菊篇。孰云踪迹殊。心事同悠然。飞蓬与漂萍。离合俱随缘。世途难久居。头发各已宣。所得轻毫芒。所丧重丘山。何如遂初服。泊然终吾年。

次时运韵

编辑

忧心悄悄。坐以待朝。行迈迟迟。出宿于郊。顾瞻西方。浮云蔽霄。南山有田。畴植豆苗。

浩浩湘流。我缨斯濯。登彼石峦。爰展我瞩。优哉游哉。无有不足。随时任运。乐吾之乐。楚辞云。登石峦而远望。

溯洄婺洛。于泗于沂。指彼圣域。期与同归。富贵如云。我手斯挥。往者不谏。来犹可追。

仁宅义路。孰云籧庐。居斯由斯。其乐无如。澄此真源。水镜冰壶。得丧祸福。曷足累余。

鸣雁四章。次归鸟韵。

编辑

嗷嗷鸣雁。集于上林。飘风吹汝。远落衡岑。唼其芦矣。稻粱非心。遵彼湘渚。以永穷阴。

嗷嗷鸣雁。差池于飞。鸣亦相和。飞亦相依。不先不后。联翼以归。同声同气。宁或相遗。

嗷嗷鸣雁。翔集徘徊。水清沙暖。可游可栖。相彼鸟矣。求友声谐。矧伊人矣。兄弟孔怀。

嗷嗷鸣雁。其声远条。色斯冥冥。谁挹高标。滔滔江汉。鱼网相交。毋或罹之。使我心劳。

新春。忆磻溪旧居,白云新筑。次始春怀古,田舍二首韵。

编辑

节物惹新愁。山川异旧践。吾侪诚小人。怀土所不免。旧筑磻溪上。悠然归意缅。求田计已宿。涉世策无善。向来一壑专。今日三危远。春风漾清汉。梦随鸿雁返。渔村一夜雨。溪水知深浅。

右忆磻溪

窃禄每包羞。归田可安贫。买山卜菟裘。此计良已勤。将寻遂初赋。翻作投荒人。云林几梦想。岁华忽复新。冰开泉决决。风暖木欣欣。忆昔访仙源。桃花红涨津。烟霞秘洞府。麋鹿自为邻。此生苦飘荡。远愧避秦民。

右忆白云

次游斜川韵

编辑

岁序自推敓。人生有行休。幸玆海隅谪。得遂山泽游。仰看叠嶂秀。俯视清波流。日华初转蕙。春声已泛鸥。旷然畅心神。何必怀故丘。不嫌断逢迎。不恨寡朋俦。有酒且独酌。得句还自酬。斜川旧游乐。亦复如我不。朗咏渊明诗。逍遥可忘忧。即此送馀年。此外更何求。

自鸠林还移郡底旧寓。次还旧居韵。

编辑

是身如浮云。飘扬随所归。远近既无定。肯作去故悲。心安即为家。孰云吾土非。所寓本如寄。所过即如遗。寰区亦传舍。何地不堪依。万事且随缘。物理从可推。百年等泡影。世念觉渐衰。唯应适吾适。外物都已挥。

次酬刘柴桑韵

编辑

自我谪南国。岁序忽已周。白露下青枫。萧瑟山海秋。孤兰易凋歇。蓬艾纷盈畴。引领望西方。美人今安不。娟娟明月佩。谁与同翱游。

读朱子书。次读山海经韵。

编辑

夜深村巷静。林木冷萧疏。青荧一点灯。照此竹间庐。移灯就匡床。坐阅圣贤书。少壮久迷路。迟暮始回车。至味解忘肉。何曾厌山蔬。对越千古上。超然与道俱。订顽有遗训。太极有遗图。潜心玩且绎。一理同纯如。

其二

编辑

孔门七十子。传道曾与颜。我生生苦晩。相后隔千年。无由闯宫墙。徒自仰高山。渊源尚可寻。方策有微言。

其三

编辑

濂洛倡绝学。正统传紫阳。心通一源妙。理集百家长。邪说赖以辟。斯文久愈光。丁宁吾道托。独有勉斋黄。

其四

编辑

五十余无闻。抚躬恒自怜。点检一生事。尤悔积如山。开卷有馀师。洋洋摠嘉言。桑楡倘可收。抱此送残年。

其五

编辑

道固有消长。阳或不胜阴。魋仓各一辙。亦有余与林。蚍蜉撼大树。蚊蜹乱正音。公论在百世。彼哉独何心。

其六

编辑

草草四十日。立朝苦不长。惟其义与归。出处道何常。季氏富周公。宣圣亦绝粮。古来非独今。叹息意未央。

其七

编辑

屏山有遗诀。根晦春敷木。早年衬冰壶。晩节栖云谷。溯洄九折溪。身澡德更浴。分明千载心。长夜揭华烛。

其八

编辑

鸣鸟不复闻。圣叹欲浮海。筮遁火其章。亦知微意在。空馀卫道心。九死终靡悔。发挥经传奥。千秋若有待。

其九

编辑

瑶琴叹绝弦。畴能识其旨。南轩既早殁。西山又谪死。英资吴伯丰。直节魏元履。生才竟夭阏。天道亦难恃。

其十

编辑

弘道实在人。惟天笃降才。付畀岂不重。继往又开来。好德本秉彛。狐鼠反妒猜。嗟嗟伪学禁。此名胡为哉。

腊日山行。次蜡日韵。

编辑

今朝偶出村。日暖风更和。不须赭鞭催。庾岭梅自花。云山入觞咏。乐事亦云多。犹胜杨子幼。斗酒为劳歌。

月山纪游。次杂诗韵。

编辑

青山如高士。千丈迥拔尘。云归藏半腹。木落露全身。自我窜海徼。四顾寡朋亲。朝朝看不厌。独与山为邻。经年懒出脚。发兴自玆晨。雪中南岳游。庶无愧前人。

其二

编辑

牛车始舍马。石路斜穿岭。溪心逗轻冰。木末照初景。循厓竹舆鸣。践雪芒屦冷。老僧候山门。引我幽思永。风榛送樵声。苔壁度云影。西南见湖海。目力时远骋。宁辞腰脚劳。稍喜心神静。牛车洞名。是日岬寺诸僧。具竹舆来待洞门。

其三

编辑

山行耽奇胜。远近谁复量。扶持赖瘦竹。过憩得禅房。众壑互吐呑。层峯耸中央。岂是日易夕。幽林不照阳。崖边有残雪。一为洗俗肠。朱子游南岳。取食崖边积雪。有诗曰。落叶疏林射日光。谁分残雪许同尝。平生愿学程夫子。恍忆当年洗俗肠。

其四

编辑

登山如从善。勇进肯犹豫。仰看石峯峙。势如孤凤翥。时经涧树歇。更入烟萝去。真境不厌深。世纷已忘虑。僧言上上头。壮观绝无如。九龙井犹存。四时云常住。非无独往兴。直穷最高处。翻思咋指戒。敢忘垂堂惧。九井峯最有眺望之胜。而崖径甚危昃。故不果登焉。

其五

编辑

山色本自佳。新晴更可喜。风日为我温。天公亦好事。开云出众峯。岳神岂无意。休嗟去国远。幸与玆山值。凭高气欲舒。脱险行方驶。奇哉造化功。融结壮布置。是日山无云翳。风日和暖如春。

其六

编辑

行行山路险。崖硖势相迫。险路岂不艰。胜如走街陌。龙岩倚寺楼。天水生远白。顿令心境恢。转厌世界窄。殷勤谢残衲。蔬果解饷客。何当脱尘累。结茅此焉宅。龙岩寺楼正对海口。有胜槩。

其七

编辑

西临挹若华。东眺穷扶桑。中间瞰积苏。群物一秕糠。胡为劳四大。营营徇口粮。冠鵕带贝者。意气何阳阳。蜗角与蚁穴。终古同一伤。不喜陟台阶。不怨摈炎方。吾将仍羽人。大醉流霞觞。

其八

编辑

岬寺罢暮磬。新月在林端。北池最清幽。临水席频迁。回瞻所来径。暝霭迷层巓。林叟饷腊酒。山僧供夕餐。颇谐象外趣。欲谢区中缘。愧无江潮韵。空吟桂树篇。岬寺北池塘。有瀑流竹石之胜。鸠林诸老携酒来会。

其九

编辑

清湍映修竹。未必让会稽。飞瀑未全冻。寒声吼砯厓。逍遥石上月。令我爽襟怀。夜归丈室卧。一灯伴沙弥。推窗玉绳低。白云影离离。地清梦想空。未觉身旅羁。听钟发深省。志业愧多亏。

其十

编辑

林中薝葍花。庭前柏树子。薝葍香可嗅。柏树枝可倚。我自爱此景。何曾悟禅理。

卧病弥月。忽觉春事已晩。阅陶集示周,祖,谢三郞诗。有负痾颓檐下终日无一欣之句。漫用其韵。以遣无聊之怀。

编辑

村墟过夜雨。万象各欣欣。芳草绿如烟。娇禽啼向人。萧然一孤客。愁与病相因。赏心觉全减。佳节惊屡臻。闭门枕药裹。床蚁静独闻。向来行乐地。徒然梦想勤。时从檐隙望。百花映四邻。青春信无私。亦到瘴海滨。

病中遣怀。用和刘柴桑韵。

编辑

病馀试闲步。柱杖暂踌躇。地偏应接少。四体任起居。出门亦奚适。敛迹守蜗庐。坐看春景晩。落花遍村墟。家家务东作。浸草更烧畬。贵贱各有役。及时在勤劬。嗟余处幽独。终岁一事无。敢论飮啄艰。所愧志业疏。生涯托书簏。此外复何须。回头语老农。身计吾不如。

科体诗二首

编辑

呜呼岛吊田横乙酉

编辑

呜呼岛呜呼岛。呜呼之号胡为乎。田横之徒死此岛。遂令此岛名呜呼。一片孤岛千载下。夫何使我起长吁。田横义气今古稀。田横之客天下无。齐人一自歌松柏。临淄即墨不复都。六王既毕四海一。秦皇虎视黎元愚。望夷宫中失其鹿。天下共逐争驰驱。有妫之后将复育。崛起垄亩王一隅。兄弟三人遂更王。誓雪先耻安寰区。无端全齐七十城。遽误高阳一酒徒。烹儒一入海岛边。屈身肯向汉庭趋。汉使东来传帝命。来则王侯否则诛。此日北面宁不愧。始与汉王同称孤。尸乡亭下薤露晞。一死还与二客俱。岛中有客五百人。同死之志终不渝。还如鲁连蹈东海。却似首阳于嗟殂。若非平生得士心。信义安得如是孚。当时一士亦足王。奈何未保千金躯。虽云颠沛亦何伤。万古清风立懦夫。呜呼之名传至今。过客到此皆踟蹰。我今吊古酹以文。想见其人涕沾濡。君不见世上纷纷轻薄儿。翻覆云雨在斯须。

藏史名山

编辑

仲尼绝笔于获麟。百世之下无良史。坟典之书秦火焚。皇王事迹俱烬毁。惜哉左狐不复得。笔削谁能遵圣轨。遥遥华胄祖重黎。周太史后司马氏。流风不泯厥緖绵。祖传其孙父传子。龙门降生岂偶然。自在孩提已识字。二十发轫作远游。东西南北穷山水。自此添得壮藻思。冥搜万古通玄理。周南留滞固所惜。执手遗训犹在耳。火急著书绍先志。笔法仰承麟经旨。起于五帝至汉代。表志传纪为终始。首赞明王与谊辟。次述贤臣及义士。海外蛮夷戎狄事。一一昭然备于此。书成更谋不朽地。遂将藏去名山里。缇巾华匮十袭芸。简编不容虫鼠毁。定知山灵烦护呵。鬼神环拥风雨避。山之崩兮史可灭。此篇寿与玆山似。世代变迁山依然。其书尚存其人死。其人虽死衮钺在。乱臣贼子无敢起。呜呼乱臣贼子满天下。如今谁识春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