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东国舆地胜览/卷013

卷十二 新增东国舆地胜览
卷十三
作者:李荇 李氏朝鲜
1530年9月
卷十四

丰德郡 编辑

东至长湍府界三十九里,南至通津县界三十四里,西至开城府界十七里,北至同府界十五里。距京都一百七十九里。

建置沿革 编辑

高句丽贞州高丽显宗九年,属开城县,为尚书都省所掌。文宗年,直隶开城府睿宗三年,改为升天府,置知府事。忠宣王二年,降知海丰郡事。本朝太宗十三年,省郡属开城留后司,十八年复为郡。世宗二十四年,幷德水县,改今名。

官员 编辑

郡守,训导 编辑

各一人。

郡名 编辑

升天府河源贞州海丰

姓氏 编辑

本郡柳、韦、张、段、田。

锺、李、杜、包、河并村

梁、郑、金、林、朴并来

德水李、金、张、秦、员。

山川 编辑

白马山 编辑

在郡南十五里。

高丽以此山为右苏。高宗三十七年,遣大将军李世材慎执平等始营宫阙于山南临海院旧基。

高丽金永暾《扈从》诗:翠葆行寻苍海上,玉箫吹送白云间。红尘一片飞难到,万点螺分雨后山。

末讫山 编辑

在郡北百步。

德积山 编辑

在郡东三十里。

三圣堂山 编辑

德水县南五里。

如利山 编辑

德水县西五里。

马群山 编辑

德水县西南十里。旧名马蹄山

编辑

在郡西二十里。

升天浦 编辑

在郡南十五里。

河源渡 编辑

在郡南三十里。高丽忠烈王尝与公主观潮于此。

引宁渡 编辑

德水县。俗号引月串。距郡南四十里,杨花渡下流。

祖江渡 编辑

德水县

高丽白元恒诗:小舟当发晩潮催,住马临江独今咍。岸上世情何日了?前人未渡后人来。

李奎报[1]补阙被劾,除桂阳守,将渡[2]。江水本迅激,适值暴风,困而后济,为赋以悲之[3]

赋曰:浩浩江流,浊如泾水。漆色而泓,𢥠难俯视。湍又激而迅兮,岂瞿塘之足譬?控百川之奔会兮,若鼎汤之惊沸。蛟鳄呀呀以流涎,又安测毒龙之潜伏以伺?溯滩欲径进兮,船如行而尚止。不夕而暝,不风而波。雪浪礧石以崩腾兮,若秦晋战于彭衙。篙工狎翫灵胥兮,犹畏夫洄洑与盘涡。顾区区一瞥之所如,岂以其澎濞郁怒兮成此邈遐?

予既被谪,遭此险流。孤舟兀以出没兮,其将安适兮去悠悠?望平皋兮草暗,溯极浦兮烟愁。鸟鸣轧轧,猿哭啾啾。落日兮掩掩,黄云兮浮浮。虽五马之足荣兮,亮非吾之攸期。嗟!此遐征,古岂无之?三宿而出昼兮,兮迟迟。贾谊洛阳之才子兮,谪长沙之湿卑。圣贤尚尔,予复何悲?较昔人之未遇兮,吾又专城兮斗印。累累鹄山隐翳兮渐远,望长安兮徒自疲。业已离于上都兮,欣桂阳之伊迩。于以泊舟,于彼碕涘。谁其来迎?贸贸残吏。纷彩幕兮葳蕤,烂红旆兮旖旎。弭节兮山之椒,炬火照林兮鸟惊以飞。聊逍遥以散发兮,风揽揽[4]兮吹衣。江水𫘝[5]而疾兮,予既济其何疑?行矣尚足乐兮,何必眷眷兮怀归?出处不自谋兮,乐天知命兮先哲是希。

东江 编辑

距郡东三十里。有蓝岛

化庄浦 编辑

在东江南十里。

沙川 编辑

德水县东九里。开城府天磨圣居松岳诸山之水,合流此入东江

马池 编辑

德水县北二里。

土产 编辑

碇玉沙出郡北兴王寺、石灰、石首鱼、秀鱼、鲈鱼、鲫鱼、络缔、石花、土花、蛤、蟹、白虾。

烽燧 编辑

德积山烽燧 编辑

东应交河县黔丹山,北应开城府松岳山城隍堂

楼亭 编辑

观湖亭 编辑

在客馆北。

尹慈诗:鱼跃鸢飞上下天,新亭佳致共轩前。青山点点孤云外,白鸟双双细雨边。几处舟人依岸草,谁家渔子宿潭烟?吟馀更起思君念,为问何时侍御筵。

学校 编辑

乡校 编辑

在郡东一里。

驿院 编辑

中连驿 编辑

在郡东十五里。

升天浦院 编辑

升天府古城下。

冷井院 编辑

在郡南三十里。

光大院 编辑

在郡南三十里。

临海院 编辑

在郡南十五里。

佛宇 编辑

衍庆寺 编辑

扶苏山

兴教寺 编辑

白莲山

李崇仁《送僧》诗:书生淡生活,诗句送僧归。晓月袈裟冷,秋[6]杖锡飞。路回千嶂合,亭小五松围。役役吾何事?名场足骇机。

敬天寺 编辑

扶苏山。寺有石塔十三层,刻十二会相,人物耸动,形容森爽,其制作精巧,天下无双。谚传脱脱丞相以为愿刹,晋宁君姜融元朝工匠,造此塔。至今有脱脱姜融画像,又寺之东冈产怪石,俗谓之沈香石。

普利庵 编辑

马群山

白云寺 编辑

如利山

祠庙 编辑

社稷坛 编辑

在郡西。

文庙 编辑

在乡校。

城隍祠 编辑

升天浦城

厉坛 编辑

在郡北。

德积山祠 编辑

白马山祠 编辑

三圣堂祠 编辑

高丽忠肃王六年,畋于德水县,怒海东青及内廏马之毙,命焚城隍神祠即此。

朱雀神堂 编辑

俗称堂头山。在古长源亭西南二里海边。

陵墓 编辑

齐陵 编辑

在郡北十五里。我太祖神懿王后陵。

权近碑铭:自昔帝王受命而兴,必赖妃匹之贤,侔德毓庆,以永厥緖:涂山能继,大姒丕承。配天之祀,繇是有永。猗欤盛哉!

惟我神懿王后天资淑懿,坤德柔贞。早嫔龙渊,弼成王业,笃生圣哲,垂统罔极,神功懿范,比古无愧。独惜夫大勋垂集,仙游甚遽。太上开国,而莫崇其壸仪,二圣承緖,而莫致其荣养。山陵掩耀,霜露增悲,呜呼恸哉!初谥节妃,陵号曰,后加谥神懿王后,置仁昭殿,以安真容,追崇之典,已备举矣。我主上殿下恸念慈仪永閟,孝思莫伸,爰命攸司勒铭丰碑,令臣近为文,垂示万世。臣近承命悸恐,不敢以辞。

谨按后姓韩氏,安边世家。皇考,赠忠诚恭谨积德毓庆辅理功臣、壁上三韩三重大匡、领门下府事、安川府院君皇祖珪仁,赠积善毓庆同德赞化翊祚功臣、特进辅国崇禄大夫、门下左政丞、判都评议使司事兼判吏曹事、安川府院君。皇曾祖讳,赠纯诚积德佐命辅理功臣、崇政大夫、门下侍郞、赞成事、同判都评议使司事兼判户曹事、安原君。皇妣申氏三韩国大夫人,赠秉义毓德辅祚功臣、崇政大夫、门下侍郞、赞成事、同判都评议使司事、判刑曹[7]之女。后生而淑婉,聪慧异常,及笄择配,来嫔于我太上王。初为将相数十年间,出入攻战,靡有宁岁,后能竭力营家,勉以成功。又性不妒忌,礼遇妾侍,克有多男,教诲以义。

今我主上殿下叡哲英武,圣学日进,年未[8]冠,擢第春官。当伪辛戊辰之岁,侍中崔莹谋欲猾夏,以我太上王威望素著,授以节钺,俾往攻辽。太上王仗义还师,执退崔莹,代以名儒李穑,中外晏然,邦国永赖。告太上王曰:“当玆构衅中国之后,非执政者亲朝帝庭,则公之忠诚无以白于天下。”克日将行。太上王谓曰:“吾与公一时并使,国事谁任?我择一子,从公而行,犹吾往也。”乃遣我殿下充书状官,特蒙皇[9]帝优礼而还。己巳秋,帝又降敕,责以异姓为王氏后。太上王与诸将相议,立王氏之裔定昌君为王。先是权奸擅政,敓攘虔矫。太上王时为左相,罢私田,举坠典,弊去利兴,百度俱新。功高不赏,德大难容,谗邪交构,浸润叵测,定昌柔暗,依违两端。后乃忧劳成疾,以辛未秋九月二十三日薨,享年五十五,以礼葬于城南海丰郡治粟村之原。我殿下庐坟,欲终三年,明年壬申春,太上王西行,舁疾而还,殿下来侍汤药,群邪抵隙,谋倾益急。我殿下应机决策,计除渠魁,凶徒瓦解。定昌益惮,秋七月十六日,与二三大臣倡以大义,臣僚父老不谋而同,合辞推戴,太上王迫于群情,迺即王位。市肆不易,会朝清明。即遣使入奏帝庭,联承敕报,既许王爵,且更国号以复朝鲜之美称。越三年甲戌夏,帝乃遣使令朝亲男,太上王以我殿下通经达礼,最贤诸子,命随来使以行。既至帝与语嘉之,优赏遣归。

戊寅秋八月,太上王不豫,奸臣郑道传等思擅国柄,谋去诸嫡,将立幼孽,朋家聚党,祸发斯迫。殿下炳几,先其未发,诛除以熸,申请太上以嫡以长迎致上王,册封世子。彝伦既正,宗社载定。九月丁丑,太上以疾未瘳,传位上王,庚辰正月,逆臣朴苞等谋戕同气,诱掖怀安父子,称兵向阙,逆势甚炽。我殿下率励将士,旋即平定,诛止苞身,馀悉不问,安置怀安,不废懿亲。上王以未有继嗣,且其开国定社咸我殿下之绩,册为世子,以定国本。秋七月己巳,奉册宝加上太上王启运神武之号,冬十有一月癸酉,上王亦以疾逊位于我殿下。遣使请命,明年辛巳,建文帝通政寺章谨文渊阁待诏端木礼奉诰命印章来,封我殿下为王,冬遣鸿胪寺行人潘文奎来锡冕服,秩比亲王。今皇帝即位,诞告万邦,殿下即命左政丞臣河仑入贺登极。帝嘉忠诚事大,赐以诰印,遣都指挥高得、左通政赵居任以今年夏四月来,仍封为王。秋九月,又遣翰林待诏王延龄、行人崔荣来锡衮冕九章、锦段纱罗、书籍,王妃冠袍、金段纱罗,太上王金段纱罗,希世宠典,先后遝至。盖我殿下功德之盛,实天所启,专付大东,以延鸿休,宜受帝眷之隆,以膺天禄之永也。肇基之迹,虽自祖宗,笃生之庆,实繇神懿。噫嘻盛哉!

后生六男:上王居二,我主上殿下居五。长曰芳雨,封镇安君,先卒;次三芳毅,封益安大君;次四芳干,封怀安大君;次六芳衍,登科不禄。二女:长庆慎宫主,适赞成事李伫;次庆善宫主,适青原君沈淙。上王[10]金氏今封王大妃,赠左侍中天瑞之女。我殿下配静妃骊兴府院君,领艺文春秋馆闵霁之女。男长元子禔,次、三男皆幼。女长贞顺宫主,适清平君李伯刚;次庆贞宫主,适平壤君赵大临;馀皆幼。镇安娶赞成事池奫之女,生男曰福根奉宁君,女适少尹李叔亩益安娶赠赞成事崔仁㺶之女,生男曰石根元尹,女适佥摠制金闲怀安娶赠赞成事闵璿之女,生[11]孟宗义宁君,女适宗簿令赵慎言,馀皆幼。

臣近尝观三代圣王后妃之德,莫盛涂姒载在诗书,千古炳耀。神懿之德诚可俪美,第以臣近学识肤浅,笔力鄙拙,虽极形容盛德,如绘天地,曷能髣髴其万一哉?敢稽《周雅ㆍ大明》《思齐》之义,谨述铭词,拜手稽首以献。其词曰:上帝赫赫,启佑有德,匪伊私之,为民之极。其启维何?迺生柔嘉,来配于德,允宜室家。载震载育,厥灵是赫,笃生圣哲,天人攸属。扶翊圣父,诞作民主,躬朝帝庭,保我邦土。孽芽之萌,炳几维明,廓尔汛扫,宗社载宁。功成克让,以尊嫡长,彝伦既正,基势益壮。迺遭墙阋,不忍致辟,俾获保全,友爱弥笃。维德之隆,维功之崇,宜纡帝眷,锡命稠重。明明帝诰,煌煌金宝,我龙受之,万世永保。粤维王迹,祖宗攸积,诞我圣神,繄繇后德。臣拜稽首,献辞不苟,万世昭垂,天地永久。

厚陵 编辑

在郡东十里。恭靖大王陵,定安王后祔葬。

卞季良志:永乐十七年,岁在己亥秋。九月二十六日戊辰,温仁恭勇顺孝大王宫车晏驾,我圣德神功上王殿下及我主上殿下哀慕切至,服丧尽礼。上率群臣,奉上尊号,越明年庚子春正月初三日壬寅,以礼合葬于松京海丰郡定安王后厚陵,遗命也。

大王,我太祖康献大王之第二子,天资温仁恭谨,勇略过人。仕高丽,累官至将相,常从太祖出征立功,岁庚午将兵捕倭于礼山献捷。岁壬申秋七月,太祖即位,封永安君。岁戊寅秋八月,太祖不豫,权臣有欲挟幼构乱者,我上王炳几歼除,请于太祖册封大王为世子。九月丁丑,受太祖内禅。岁庚辰春二月,以无封我上王为世子。其年冬不豫,禅位于我上王,上王进大王尊号曰仁文恭睿,上王爱敬尽孝,久而益笃。大王春秋六十三岁,在王位三年,居闲养病,十有九年,此终始哀荣之大槪也。

氏,赠门下左侍中天瑞之女。性不妒忌,礼遇妾侍。我上王进尊号为顺德王大妃,追谥定安王后,无子。宫妾子男十五人、女十人:曰元生,封义平君;次茂生;次幼,池氏出也,曰群生,封顺平君[12];次二皆幼,奇氏出也。其馀男女皆幼。义平衿川监务崔致崇之女,生一男一女,幼。顺平娶判司宰监薛存之女。

金台铉墓 编辑

德水县北。

柳濯墓、李公遂墓 编辑

俱在德水县南。

闵霁墓 编辑

德水县西。

益安大君墓 编辑

在郡东十二里。

古迹 编辑

重房堤 编辑

在郡南四里。高丽重房裨补,每春秋班主率府兵修筑,开南北水门漑田。长八里,广三里。

古贞州 编辑

升天府古址,在今升天浦古城北二里。世传古贞州之治,又在古址西偏,今沦入于海。

德水废县 编辑

在郡东三十里。本高句丽德勿县,一云仁物新罗改今名。高丽因之,显宗九年,属开城县,为尚书都省所掌。文宗十年,创兴王寺于县,移县治于杨州,十七年,直隶开城府恭让王元年,置监务。本朝太祖七年,省监务来属。

长源亭 编辑

在郡西二十五里。

道诜《松岳明堂记》:西江边有君子御马明堂之地,自太祖统一丙申之岁,至百二十年,就此创构,国业延长。文宗命太史令金宗元相地,作亭于西江饼岳之南,又得瑞文石于亭下渊中。

高丽睿宗《游长源和郭舆》诗:别馆逢人拟谪仙,上楼同望晩江船。吟搜好景劳诗笔,笑得欢情付醉筵。红叶黄花当此日,绿杨芳草忆前年。只将亲意忘时态,忍抱狂吟继雅篇?薄暮汀边明蟹火,夕阳村外起人烟。溟濛海气风驱去,月上秋霄照碧天。

郭舆诗:辇路东风我独先,马头春色入江天。日暄野垄新年草,水绕离宫薄暮烟。微雨鸟声挑菜地,绿波人语钓鱼船。鸣銮已近芳菲促,不待清明必赐筵。

金克己诗:枕海楼台倚半空,分明画出水精宫。天垂日月檐楹外,池注湖山几席中。玉燕低飞红杏雨,金莺静啭绿杨风。銮舆早晩来停跸,试问前村雪鬓翁。

郑知常诗:岧峣双阙枕江滨,清夜都无一点尘。风送客帆云片片,露凝宫瓦玉鳞鳞。绿杨闭户八九屋,明月卷帘三[13]人。缥渺蓬莱在何许?梦阑黄鸟啭青春。

○玉漏丁东月挂空,一天春兴[14]牧丹风。小堂卷箔春波绿,人在蓬莱缥渺中。

寿康宫 编辑

忠烈王四年,作寿康宫德水县马蹄山,自是常观猎于此。

郭预诗:原上雨初霁,烧痕春色新。一鹰如箭疾,万马若云屯。雉困还遭犬,麇迷不避人。长杨赋未就,惭愧谏垣臣。

李崇仁诗:郊甸秋成早,君王玉趾临。观鱼前事陋,讲武叡谋深。鼓角苍江动,旌旗白日阴。词臣多侍从,会见献虞箴。

临海宫 编辑

旧址在升天浦西岸。

报法寺 编辑

末讫山

李穑记:王城之南,白马山之北,有大伽蓝焉,太祖[15]柳氏所舍家也,所施田民,至今存焉。中废者久,侍中漆原府院君尹公禅源法蕴和尚同盟重营,始于至正癸未。工役将讫,又谋曰:“大藏经不可无。”于是取诸,戊子岁也。撤所居西堂以庇经,壬辰岁也。殿宇既备,呗之具、日用之需无一阙,设落成[16]会,癸巳岁也。岁辛丑,设落成中会,冬为沙贼所蹂躏,殿宇、器皿、经卷、像设存者盖鲜。国家克复京城之后,稍修葺之,邀曹溪禅师行斋主席,甲辰岁也。

兴王寺 编辑

古基在德积山南。

李谷记:今天下庙食之尤盛者,释氏老氏孔氏也。孔氏之庙笾豆之事,则有司存,不敢干以私,盖报本而已。若老氏,则其宫庙、像设,无定制,无常所,人无公私贵贱,皆得以事之,亦其求福者然也。本国地虽极东,而于西方之教,行之最先矣。

王城之南二十里有寺曰兴王,寺之内有院曰兴教,实文王之所创而东方之巨刹也。寺火迁都之际,屡修屡毁,不能完复。至顺庚午,华严诸师相谓曰:“文王之创是寺也,[17]宏壮侈丽,而又广其土田,赡其资储,务胜于诸刹者,盖重吾法也。吾徒无事于世而衣食于人,优游以卒岁,坐视院门之废而不之修,是重吾过也。”因约各捐囊钵之储,市材庀工,以新本院,又俾晶照达幻二师走辇毂以干落成之会。后九年而院成,其殿堂廊庑撤故而新之者,以楹数之,得一百六十。

其年夏,幻师以法会所需衣盂威仪之物,自都下归,又蒙典瑞使申当住等奉太皇太后之命降香币,用光佛事。秋八月丙戌,始开广学会,为日十五,为众二百,执事之人凡二百,王城内外士女之奔走供养者,不可胜计。香华供具皆致其精,讽诵讲论必臻其极,如躬参九会而听瞿昙之说,盛矣哉!会既毕,幻师具巓末示余曰:“始吾与照入京师,将以办玆会也。照不幸早世,而吾能成之,且诸师之志,不可以不传于后,请记之。”余未尝读释氏之书,不知所谓云云者,姑以儒言之。

凡人之寒衣而饥食,就利而避害,又知纲常之懿、礼义之正,而不为禽兽之归者,孰教之而孰传之然耶?盍思其本而报之乎?儒,学孔氏者也。视其庙学之废而慨然有动于心目者盖寡,而释氏之徒有能孜孜化诱,新其宫,广其业,如幻师辈多矣,其不谓不负其师,吾不信也。为其徒者,当懋其师之说,初不计其道何如,是宜释教之盛行,而求福[18]之日进也。其一会僧众,幷檀那名氏,具列于左。

李仁老诗:家离宫三十六,铁凤横空螭斗角。銮舆隐隐几时回?鱼沈沈春草绿。古坛扫尽拜星馀,黄金构出青鸳刹。兰羞蕙馔倒天厨,岁月经多源不竭。金锺晓动春雷鸣,[19]衲于于凫雁行。江湖倒泻珊瑚舌,满地花雨红茫茫。问谁指画不愆素?肉身大士吾季父。

成任诗:春风吹动行人裾,行人立马兴王墟。禅龛宫阙两消歇,坏垣遗础令人歔。田头野雉忽飞[20],山上浮云时卷舒。伊昔文宗临幸日,挟杖彩棚山不如。自京徂野亘云锦,拦街有目皆盱睢。逆竖一炬成焦土,朱甍画栋都无馀。繁华谁致乱谁使?兴废班班青史书。披吊古意凄惨,欲去未去空踌躇。

名宦 编辑

高丽朱悦 编辑

高宗朝,宰升天府

本朝成奉祖 编辑

为郡守。政最。

人物 编辑

高丽柳天弓 编辑

太祖神惠王后之父。初,太祖弓裔将军,领兵过贞州,憩古柳下。见川上有一女甚美,问谁女,对曰:“此村长者天弓之女。”太祖到其家,天弓飨之甚丰,以女荐寝。既去,绝不往来,女守节为尼。太祖闻之,迎以为妃。后裵玄庆等推戴太祖,后提甲领被之。即位,策为元妃天弓官至大匡。

柳洪 编辑

宣宗朝,以武略显。通《春秋左传》及兵家秘诀,每国有虞疑,引古决策,时议重之。官至侍中。谥匡肃

柳仁著 编辑

之子。睿宗朝登第,官至参知政事。门户贵显,不以富贵骄人。谥贞简。配享睿宗庙庭。

李劭 编辑

德水县人。高宗朝起家登第,历阁门祗候文林郞,赐紫金鱼袋,知三司事。

李允蒕 编辑

之子。忠烈朝历官太府少尹、民部典书,忠惠朝赠宣忠劲节功臣、守佥议政丞、德水府院君

李千善 编辑

允蒕之子。恭愍朝,以诛奇氏之族告中朝有功,拜金紫光禄大夫、守司空柱国、乐安伯。谥良简。为人美风采,恭愍王写真赐之。

李仁范 编辑

千善之子。少博学能文。恭愍朝登第,历官左正言知制教,赐端诚翊祚功臣,政堂文学、艺文馆大提学。

本朝李扬 编辑

仁范之子。历官至工曹参议。卒赠工曹判书。

李明晨 编辑

之子。官至知敦宁府事。谥康平

李边 编辑

年十七始学,登第,官至领中枢府事。为人正直,无城府,见人过失,面折之。善于语及吏文,屡使中朝,人皆识其名。谥贞靖

新增李宜茂 编辑

明晨之孙。少能文,有时名,登第,历扬清要。燕山朝牧洪州,卒于官。今上朝,以五子登科,赠爵致祭。后又赠议政。

李琚 编辑

登第,官至参议。性抗直。

李𬞟 编辑

明晨之曾孙。登第,官至参判。

寓居 编辑

高丽李公遂 编辑

置别墅于德水县,自号南村先生。详益山郡人物。

朔宁郡 编辑

东至涟川县界二十二里,至江原道铁原府界四十一里。南至长湍府界二十八里。西至黄海道兔山县界十一里。北至江原道安峡县界二十一里,至同道平康县界六十一里。距京都一百九十五里。

建置沿革 编辑

高句丽所邑豆县新罗改称朔邑,为兔山郡领县。高丽改今名。僧岭县高句丽僧梁县一云非勿新罗㠉梁,为铁城郡领县。高丽改今名。显宗九年,二县俱属东州睿宗始置僧岭监务,以朔宁合之。本朝太宗三年,以神懿王后外乡,升知郡事,以僧岭属之。十四年,省安峡县来属,为安朔郡。十六年,复置安峡县,遂还旧号。

官员 编辑

郡守、训导 编辑

各一人。

郡名 编辑

所邑豆朔邑安朔僧岭非勿㠉梁

姓氏 编辑

本郡宋、曺、吴、金、辛、申。

僧岭吴、崔、李、沈。

仁义

风俗 编辑

俗厚风淳 编辑

朴崷诗:俗厚风淳民物闲。

山川 编辑

南山 编辑

距郡三里。

僧岭山 编辑

在郡东十五里僧岭县

城山 编辑

在郡东五里。有小城基。

宁原山 编辑

在郡东七里。

灵原山 编辑

在郡南十六里。

兴盛山 编辑

在郡东二十五里。

俭秩山 编辑

在郡东十五里。

水青山 编辑

在郡东五十五里。

末呑山 编辑

在郡东五十里。其山东即铁原府晓星山

江华坪 编辑

在郡东四十里。

防筑坪 编辑

在郡东四十五里。

朔宁渡 编辑

在郡南五里。详见长湍府临津渡。

孙厅滩 编辑

在郡东二十里。源出江原道铁原府高岩山,经郡之古僧岭县西,为此滩。

北川 编辑

在郡北七里。即孙厅滩下流,至郡南入朔宁渡

土产 编辑

丝、麻、五味子、蜂蜜、讷鱼、锦鳞鱼、葱邑人好种以收利

新增绿矾出郡北金洞寺

新增宫室 编辑

客馆 编辑

洪贵达诗:山势周遭水势横,一轩危坐眼分明。案头尽日文书少,山鸟啼来似有情。

学校 编辑

乡校 编辑

在郡西二里。

佛宇 编辑

观音寺 编辑

灵原山

将军寺 编辑

兴盛山

祠庙 编辑

社稷坛 编辑

在郡西。

文庙 编辑

在乡校。

城隍祠 编辑

一在城山,一在僧岭山

厉坛 编辑

在郡北。

古迹 编辑

古僧岭 编辑

在县东三十里。

古朔宁 编辑

朔宁渡岸傍有遗址,正统辛酉,移于今治。

人物 编辑

本朝崔恒 编辑

世宗甲寅别试状元。参靖难佐翼佐理功臣,官至议政府领议政。久典文衡,工四六,一时表笺多出其手。谥文靖

新增烈女 编辑

本朝孝养非 编辑

安硕孙妻也。尝从夫在路,夫为虎所揽,投石叫逐,虎遂弃去。燕山二年旌闾。

题咏 编辑

山势北来不断青 编辑

徐居正诗:阅尽崎岖到朔宁,栈桥冰滑马竛俜。江流东去无边白,云云。细听寒松送灵籁,平看横嶂围画屏。使君有手能盘错,春草年年遍讼庭。

麻田郡 编辑

东至涟川县界十九里,南至积城县界七里,西至长湍府界十七里,北至朔宁郡界二十一里。距京都一百七十九里。

建置沿革 编辑

高句丽麻田浅县新罗改号临湍,为牛峯郡属县。高丽初改今名。显宗九年,属长湍,为尚书都省所掌。文宗年,直隶开城府,后置监务,寻倂于积城县恭让王复置监务。本朝太宗十三年,例改为县监。文宗二年,以其地有崇义殿,升为郡。

官员 编辑

郡守、训导 编辑

各一人。

郡名 编辑

麻田浅泥沙波忽临湍

姓氏 编辑

本郡田、宋、柳、车、于。

山川 编辑

尾头山 编辑

在郡东五里。

分石山 编辑

在郡北十里。

盐仓山 编辑

在郡西五里。

澄波渡 编辑

在郡东二十里。即朔宁郡朔宁渡下流。亦见涟川县

朽斤渡 编辑

在郡南七里。澄波渡杨州大滩之水,合流于此。

土产 编辑

丝、麻、讷鱼、锦鳞鱼、蟹。

新增宫室 编辑

客馆 编辑

洪贵达重修记:麻田本小县也,升为郡谓何?我太祖应天革命,念王氏之祀忽诸,命[21]于此,祠始祖以下若干世。及文宗朝,求得王氏之后,使主其祀,名其庙崇义殿,因升官号而郡之。然地不增广,民不加多,邑之残犹旧也。使命之来,无所寝[22],吏卒居常,不庇风雨,学舍倾颓,师生靡所寄寓。至于守宰之衙,草盖而篱围,殊不类官家,每当修葺之,民甚病焉。人曰:“此邑革之便,犹不敢者,为有崇义殿故也。”

弘治戊午,晋山姜相公出按畿甸,见郡舍如彼,慨然兴叹,乃诣阙启曰:“麻田为郡,凋残之甚,诸道无比,宜急作新而兴复之。但其居民甚少,若用本邑之力,未易就也。请给当道水军百夫供其役。”从之。未几,今郡守郑侯赴任,周览馆宇嚬蹙,若不堪处焉。及[23]姜相所启,喜而作曰:“噫!吾何敢不力?虽不有朝命,固当竭尽吾心,况有命自天乎?吾何敢不力?”于是役[24]军,补以郡之吏卒,编氓不与焉。先作客舍,次乡校,次郡守衙,凡百五十馀间。瓦以换茅,墙以易篱,不逾年而诸廨一新,非用心之勤者能之乎?

既又书抵余,求文以记之,文吾何能?然以与侯同里之旧,而知侯用心,莫吾之深,敢辞诸乎?乃言曰:麻田有邑,盖自高句丽新罗高丽至圣朝,不知几年于玆,秉节钺佩铜章者,又不知其几许,得如姜相公之用心,郑侯之效能者有几?虽然,作之之难,而守之为尤难,能作而又能守之,则安有如向者之凋弊乎?使后之继今者皆如姜与郑,则岂非郡之幸耶?[25]龟孙,郑[26][27]

学校 编辑

乡校 编辑

在郡东一里。

院宇 编辑

东指院 编辑

澄波渡岸。

祠庙 编辑

崇义殿 编辑

在郡西五里。本朝太祖元年,命礼曹立庙于麻田县,祭高丽太祖惠宗成宗显宗文宗元宗忠烈王恭愍王,给祭田。至世宗七年,有司言:“国家宗庙只祭五室,而前朝之庙乃祭八位,未合于礼。”于是只留太祖显宗文宗元宗,以春秋二仲朔传香祝致祭。文宗二年,求高丽王循礼,俾主其祀,仍名其庙为崇义殿,以循礼为副使。以卜智谦洪儒申崇谦庾黔弼裵玄庆徐熙姜邯赞尹瓘金富轼金就砺赵冲金方庆安祐李芳实金得培郑梦周配享。

社稷坛 编辑

在郡西。

文庙 编辑

在乡校。

城隍祠 编辑

在郡西三里。

厉坛 编辑

在郡北。

冢墓 编辑

沈德符墓 编辑

在郡西长杨村

尹壕墓 编辑

在郡西十里。

烈女 编辑

本朝洪氏 编辑

观察使李尹仁妻。尹仁卒,亲自庐墓,朝夕亲奠。服阕,七年如初。尝再遇火,不问财产,急奉神主而出,俄而庐尽烧。凡物鲜味,虽微必荐,终身不茹荤菜,不着彩服,一乡叹服。事闻旌闾。

题咏 编辑

官家寥落似村家 编辑

李原诗:门外栽桑复种麻,云云。客中乘兴寻诗处,雨后蔷薇一架[28]

涟川县 编辑

东至永平县界十八里。南至杨州界十三里。西至麻田郡界十五里。北至朔宁郡界二十七里,至江原道铁原府界十六里。距京都一百四十三里。

建置沿革 编辑

高句丽工木达县一云熊闪山新罗功成,为铁城郡领县。高丽改为漳州漳,一作“獐”成宗十四年置团练使,穆宗八年罢之,显宗九年属东州明宗五年,始置监务,兼任僧岭忠宣王时,避王嫌名,改今名。本朝太宗十三年,例改为县监。十四年,倂于麻田县,为麻涟县。十六年复析为县。

官员 编辑

县监、训导 编辑

各一人。

郡名 编辑

工木达熊闪山功成漳州涟州獐浦

姓氏 编辑

本县李、全、井、郑、朴、宋、崔、房、邢、金、曺、田、孙。

山川 编辑

宝盖山 编辑

在县东北二十里。铁原界。

五峯山 编辑

在县东十五里。

见佛[29] 编辑

在县东十五里。

袈裟坪 编辑

在县南十里。

车滩 编辑

在县南五里。源出江原道铁原府西古乙坡,南流入杨州楡滩

澄波渡 编辑

在县西十五里。详长湍府临津渡

裵仲孚诗:澄波江水浸苔岩,细雨斜风送客帆。隔岸渔村知有酒,兴来犹可典春衫。

安轴诗:古渡舟如叶,天寒波更澄。崩崖悬丑石,断岸积层冰。鸟近堪[30],游鱼深莫罾。篙师敢轻贱?手有济人能。

土产 编辑

丝、麻、陶器、五味子、紫草。

新增莼菜、锦鳞鱼、讷鱼。

学校 编辑

乡校 编辑

在县东一里。

驿院 编辑

玉溪驿 编辑

在县北七里。

金克己诗:马首寻前路,晨霏尚未收。病眸春雨暗,羁迹晓星流。独飮能成醉,孤游得泻忧。还乡才几日,邈若隔三秋。

松折院 编辑

在县东十里。

佛宇 编辑

五峯寺 编辑

五峯山

祠庙 编辑

社稷坛 编辑

在县西。

文庙 编辑

在乡校。

城隍祠 编辑

在县南二里。

厉坛 编辑

在县北。

冢墓 编辑

姜硕德墓 编辑

在县西十七里。

题咏 编辑

树密仍藏谷 编辑

洪汝方诗:云云,檐虚不碍山。溪声来枕上,云影落窗间,

四面是青山 编辑

崔府诗:一区形胜地,云云。

鸟入苍崖里 编辑

成槪诗:公馀凭几案,偶尔望南山。云云,云生翠窦间。

杨州行路互高低 编辑

徐居正诗:滑滑春泥怯马蹄,云云。大滩已怕冰犹薄,诸岭回看雪尚齐。破帽轻裘增料峭,宦情羁思转凄迷。涟州客馆依山静,欹枕高眠日向西。

乔桐县 编辑

在海岛中。东至寅火石津十里,西至海二十七里,南至海十一里,北至黄海道白川郡角山津十二里。距京都一百八十二里。

建置沿革 编辑

高句丽高木根县。一名戴云岛,一云林,一云达乙[31]新罗景德王改今名,为穴口郡领县。高丽因之,明宗置监务。本朝太祖四年,置万户,兼知县事,后改县监。

官员 编辑

县监、训导 编辑

各一人。

郡名 编辑

戴云高林高木根

姓氏 编辑

本县高、印、田、合、雷。

山川 编辑

修井山 编辑

在县西二十五里。

华盖山 编辑

在县南三里。

李穑诗:海中华盖插青天,上有荒祠不记年。奠罢一杯时北望,扶苏山色转苍然。

鹰岩 编辑

月串海中。

松家岛 编辑

在县南十里。周二十六里。

鼻石津 编辑

在县东十里。一名寅火石津。又见江华府

角山津 编辑

在县北二十一里。一名仁岾津黄海道往来者由之。

○赵浚诗:霜落江澄[32]雁正飞,千帆一色夕阳时。高[33]辅国[34]荣辱,短棹钓鱼无是非。[35]顷稻粱黄世界,半江秋水碧琉璃。芦花如雪山如画,薄暮归来雨满衣。

土产 编辑

石首鱼、秀鱼、石花、土花、蛤、络缔、白虾、青蟹、鱼鳔、盐。

城郭 编辑

华盖山城 编辑

石筑。周三千五百三十四尺,高十八尺。内有一池一泉,有军仓。

崔淑精诗:苍山高压六鳌头,倦客登临豁远愁。水国寒潮渔店暮,天涯斜日海门秋。胸怀纳纳三千里,眼界悠悠数十州。四座风流谁最健?一杯相属更迟留。

关防 编辑

月串镇 编辑

在县南十六里。有右道水军佥节制使营,所管井浦乔桐梁

○佥节制使一人

乔桐梁营 编辑

水军万户一人,乔桐县监兼。

烽燧 编辑

修井山烽燧 编辑

北应黄海道延安府角山

华盖山烽燧 编辑

南应江华府网山,东应同府河阴城山

新增宫室 编辑

客馆 编辑

黄致身诗:三月忙归日欲沈,园林处处绿成阴。可怜踯躅风流甚,偸得春光慰客心。

学校 编辑

乡校 编辑

在县南四里。

院宇 编辑

东津院 编辑

在县东十一里。

佛宇 编辑

华严寺、安养寺 编辑

俱在华盖山

祠庙 编辑

社稷坛 编辑

在县西。

文庙 编辑

在乡校。

城隍祠 编辑

华盖山

厉坛 编辑

在县北。

名宦 编辑

高丽薛公俭 编辑

为监务。

烈女 编辑

高丽曺氏 编辑

寇县,守节而死。事闻旌闾。

新增本朝末应今 编辑

吴顺卿妻。早年丧夫,父母怜之,欲夺志,断指示信,竟不从。今上十三年,旌闾复户。

题咏 编辑

山下家家刍白酒 编辑

李穑诗:海门无际碧天低,帆影飞来日在西。云云,断葱斫脍欲鸡栖。

扁舟一放碧江浔 编辑

前人诗:正午潮回散薄阴,云云。庆源殿下风初顺,华盖山前日欲沈。已喜诗僧长作伴,况逢渔父似知音。只今眼病频追悔,夜读残书月满林。

家依岛屿遍耕田 编辑

郑以吾诗:孤城四面海为堧,云水相和色渺然。路入陂塘多种柳,云云。淡烟芳草黄牛外,细雨斜风白鸟边。北望松都何限意?群峯岌嶪翠磨天。

附录 编辑

  1. 《东文选ㆍ祖江赋》“右”原作“左”。
  2. 《东文选ㆍ祖江赋》“江”原作“祖”。
  3. 《东文选ㆍ祖江赋》续有“卒以自宽”之句。
  4. 《东文选ㆍ祖江赋》“揽揽”原作“搅搅”。
  5. 《东国李相国集ㆍ祖江赋》“𫘝”原作“𩧫”。《东文选ㆍ祖江赋》“𫘝”原作“𩧫驶”。
  6. 《陶隐集ㆍ送兴教僧统还山次淡庵牧隐诸先生韵》“云”原作“风”。
  7. 《东文选ㆍ齐陵神道碑铭》“允”原作“元”。
  8. 《东文选ㆍ齐陵神道碑铭》“弱”原作“及”。
  9. 《东文选ㆍ齐陵神道碑铭》“皇”原作“高”。
  10. 《东文选ㆍ齐陵神道碑铭》“妃”原作“配”。
  11. 《东文选ㆍ齐陵神道碑铭》“男”原作“男曰”。
  12. 《世宗实录》续有“次义生;次三皆幼;女适全州府尹金谦之子世敏,封淑慎翁主”之句。
  13. 《东文选ㆍ长源亭》“四”原作“两”。
  14. 《东文选ㆍ长源亭》“天春兴”原作“春天与”。
  15. 《东文选ㆍ报法寺记》“妣”原作“妃”。
  16. 《东文选ㆍ报法寺记》“礼”原作“初”。
  17. 《东文选ㆍ兴王寺重修兴教院落成会记》“极”原作“极其”。
  18. 《东文选ㆍ兴王寺重修兴教院落成会记》“求福”原作“求福者”。
  19. 《东文选ㆍ弘教院听讲》“猊”原作“禅”。
  20. 《东国舆地胜览》“起”原作“翘”。
  21. 《虚白亭集ㆍ麻田郡馆舍重修记》“立”原作“立庙”。
  22. 《虚白亭集ㆍ麻田郡馆舍重修记》“息”原作“宿留”。
  23. 《虚白亭集ㆍ麻田郡馆舍重修记》“闻”原作“知”。
  24. 《虚白亭集ㆍ麻田郡馆舍重修记》“本”原作“水”。
  25. 《虚白亭集ㆍ麻田郡馆舍重修记》“姜”原作“使相”。
  26. 《虚白亭集ㆍ麻田郡馆舍重修记》“侯”原作“侯名”。
  27. 《虚白亭集ㆍ麻田郡馆舍重修记》“庆”原作“大兴人”。
  28. 《容轩集ㆍ次麻田东轩诗》“花”原作“斜”。
  29. 《世宗实录》“见佛”原作“佛见”。
  30. 《谨斋集ㆍ过澄波渡》“绁”原作“枻”。
  31. 《高丽史ㆍ地理志》“新”原作“斩”。
  32. 《东文选ㆍ角山独钓》“江澄”原作“江寒”。《松堂集ㆍ角山独钓》“江澄”原作“沙寒”。
  33. 《东文选ㆍ角山独钓》“官”原作“冠”。
  34. 《东文选ㆍ角山独钓》“多”原作“有”。
  35. 《东文选ㆍ角山独钓》“百”原作“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