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轩先生文集/卷十一

卷十 旅轩先生文集
卷十一
作者:张显光
1642年
卷十二

祝文

编辑

吴山书院重建奉安文

编辑

先生之道。天尊而尊。先生之教。人存而存。世或丧乱。理岂泯没。天犹古天。人不灭绝。其尊其存。此道此教。今也吾院。复俨庙貌。奉安新版。旧号旧位。节义弥光。纲常不坠。乌岳崇崇。洛水悠悠。道宜共隆。教宜同流。

文忠公圃隐先生祝文

编辑

纯孝精忠。王佐圣学。表章扶植。万世立极。桑梓旧邦。仰止弥笃。礼伸春荐。庶垂歆格。

荥阳公知奏事郑先生祝文

编辑

正色立朝。直方忠纯。不负顾托。社稷之臣。乡邦后学。景慕惟均。属此仲春秋。敬荐精禋。

乌川书院合享祝文

编辑

地极东维。聚精储淑。应生前后。硕人名族。忠炳青史。隔世起敬。道范来学。人识彝性。况忝桑梓。寔切钦思。顷立各庙。事不便宜。今始奉合。神道攸安。式祀无疆。山夷海干。

临皋书院移庙奉安祭文

编辑

先生道德。山高水深。卜地建庙。图永崇钦。当初占位。失之差㩻。庭砌累缺。妥灵非宜。爰谋改卜。稍右而上。地势平正。方位明敞。庙貌既新。体面自别。顷在乱后。位版未设。谒拜献享。画像是展。仪刑虽切。有违祀典。今玆奉安。号位始正。于千百载。斯文之庆。

金乌书院重建奉安文

编辑

惟此善乡。居岭南中。山回水合。势应气通。储精锺淑。代出伟公。唱学鸣道。为世师隆。夷清惠和。道虽不同。扶植儒林。异世幷功。士尚馀教。乡有遗风。愈久弥光。共议钦崇。初焉卜地。负彼乌嵩。庙享有年。多士攸宫。顷酷兵火。无赖苍穹。弦诵之场。茂为蒿蓬。岛寇才退。大小咸恫。既新圣庙。次及院工。顾厥旧址。区僻靡洪。移龟得此。正会结融。若比人身。即当喉咙。方位既定。体势自雄。第经乱离。财力未充。经营卄载。今始成终。择吉奉安。儒冠毕丛。俎豆净洁。牲粢肥丰。俨承顾歆。孰不敬𰸻。道斯益尊。教垂无竆。昭明永世。祐保彝衷。

从享寒冈川谷时告程朱二先生文

编辑

重明大道。长夜复日。继开伟业。前后揆一。光被海外。仰若两曜。既列诸贤。庑享文庙。地名兴思。别崇院学。川焉谷焉。宛想遗躅。如就门庭。如承几席。从以乡儒。亦有成式。夷夏同天。道岂今昔。近有郑公。早自私淑。存心远大。律己绳墨。寻究渊源。知有准的。本院建设。多公规画。宗尚正学。表章奥义。可拟升堂。何殊丈侍。事宜跻从。人无异议。玆卜吉辰。告以即事。

告寒暄先生文

编辑

惟我寒冈。实公外裔。追承家训。奉行靡替。学成道立。动慕程朱。究厥渊源。既深且𬣙。推明古道。为世真儒。议配院庙。已告正位。接美同光。盛仪谁比。赞佑斯文。宜永无坠。

告寒冈先生文

编辑

斯文寔幸。公出吾乡。生有异禀。妙龄知方。绝意世累。脱身时趍。学须正学。儒必真儒。身东心夏。生晩慕古。动思绳墨。事求规矩。排人笑侮。坚自竖立。不挫不挠。日干时习。寒暄的训。退陶正脉。亲切服膺。就正心得。谓宋诸贤。实续坠緖。取读遗书。诵咏嚼咀。求端用力。指掌提掖。盖于二子。不啻亲炙。周经直方。鲁论博约。一心从事。终始无射。道本孝悌。德主忠信。讲明礼学。必遵必慎。聿考经传。求厥本末。以身以家。馀范旁达。冠昏丧祭。人见古仪。远迩承风。争相质疑。有陈于君。尧舜之道。或施于民。化洽幼老。归处闲中。留意著述。发挥心经。详备学术。会通礼说。五论归一。凡所修明。皆继绝笔。惟此事业。实祖伊洛。尚德报功。礼合崇尊。升从两贤。连我寒暄。源派緖业。互彰交辉。后学承事。永有依归。

奉安寒冈硏经时。告退溪先生文。

编辑

吾道之东。先生大成。践履发挥。正学以明。孰得其传。主吾党盟。乃有寒冈。拔出群英。幼龄登门。听受已精。心悦诚服。雨化风行。归来体验。既实且平。笃信充扩。指掌群盲。揆厥模范。实出先生。曾过吾院。展谒伸诚。退勖诸幼。申指行程。于今景慕。跻配惟贞。齐告始事。斯文永亨。

告寒冈先生文

编辑

名贤秀质。固禀光岳。至其授受。必从先觉。得意吟弄。无边风月。皋比勇撤。学造理窟。惟我先生。知世真师。早自依归。跋涉忘饥。面承至论。条禀凡疑。阶级之正。节目之详。随时之权。折衷之常。神会心融。是领是纲。大本有立。道自是生。权衡既定。不迷重轻。复膺佩持。始终克协。故所做出。纯儒事业。纵不大试。功在彝教。顾惟吾院。初建庙貌。崇祀退陶。立我师范。实赖先生。完赐规范。今也奉配。允合事理。卫道之功。传承之旨。其揆即一。继明增光。一庙致享。垂教无疆。

寒冈先生奉安桧渊文

编辑

惟我先生。学承先贤。道合隆尚。士论同然。奉继寒暄。跻享川谷。渊源有自。准范来学。乡复共议。吾党亲炙。馀教在耳。曷时有忘。遗择在身。思切羹墙。特地伸诚。别庙香火。情所罔已。义无不可。相此桧渊。曾是高筑。地迩冈原。望云斋额。春雨秋霜。孝省攸迹。绕嶂临流。百梅修竹。于以畜德。于以讲义。盘桓得意。遵养乐志。何丘何石。有非留馥。顾瞻旧园。犹存手植。立祠致虔。事理允洽。不龟不筮。咸曰其地。公私集力。堂宇既备。顷值邦挠。举礼不暇。玆焉寇退。兵马既缷。趁辰涓吉。正位妥灵。溪山依古。敞新阶庭。岂但今日。如侍门屏。后学百世。知有轨式。敢用苾芬。德容宛接。敬伸陈告。庶几降格。

东冈先生奉安文

编辑

人谓吾州。邹鲁之乡。先生德业。国乘昭彰。气锺清醇。质禀精刚。聪明英达。雅粹慈良。学出家庭。早迪义方。仰风山海。淬砺奋扬。闻说退陶。服膺彝常。归对卷中。味觉深长。爰有丽泽。世称两冈。志同道合。吐尽肺肠。心利断金。言夺兰香。讲劘精微。照映辉光。究厥成就。古道是当。启沃言论。陈奏篇章。忠由赤心。义扶颓纲。夷险一德。处困弥臧。纲目有续。笔下风霜。宜永垂范。何但流芳。州儒尚贤。建院伽阳。既崇文穆。遂虚其傍。玆因丁享。并位连床。在今同庙。依昔合堂。教存百世。师道无疆。

冶隐先生墓祝文

编辑

瞻仰丘封。宛承壁立。展拜惟时。清风来习。

一善诸贤墓祝文

编辑

馀教在邦。迪我后学。遗丘所宅。礼宜时伸。

月岩书院恒用告文

编辑

道无经权。权以全经。处变尽职。曷愆时馨。

本府新校开基告文

编辑

新卜校址。于玆吉区。今当始事。告仪恭修。天数地运。于焉大亨。弘休积祐。赫昌文明。

祭文

编辑

祭寒冈郑先生文

编辑

呜呼哀哉。生乎季世而有如先生。安可常得其俦匹。揆诸夏贤。等之古人。亦不多让其履道之贞吉。夫道之在宇宙间。其理则一。地焉有内外。时焉有古今。理自是无内外无古今。如一局如一日。故不待文王而兴者。何尝地与时之有必。虽其造诣成就之业。或不能皆至且备。盖亦同为豪杰中之甲乙。唯先生早自有见于此理。谓圣贤可追而遵。遹知真儒事业。在博学与笃行。所从事而孜孜者。义理之竆。践履之实。士趍失正。多由于应科。遂捐举业而志益专壹。固惟气质之秀异。岂亦无自其学术。东贤正学。至寒暄而笃实。先生为其外裔。即馀训之有骘。承正论于头流。所以树立者如柱得礩。闻的旨于陶山。所以契悟者如入兰室。归而更求诸六经四子。相传之心法。已定之绳墨。无非可以自会自律。孝悌果为为仁之本。推之为百行者。诚若根深之木。自有枝叶之茂密。充养既积。磨礲既深。坦夷乐易之辞气。蔼蔼乎其盈溢。人犹畏温中之厉。不猛之威。虽被亲爱而不敢狎昵。千载绝学。至程朱而复明。笃信其说。拟神明之可质。尤留意于礼学。三千三百本末之俱悉。我东儒先。虽未尝不讲于礼。槩不过乎据晦庵家礼而略自循率。而先生博考于经传子集。又必参商注疏而括出。五礼之错综乎家乡邦国者。固如纲举而目张。无不灿然其天秩。迩来士子之得知夫冠昏丧祭之不可无仪章度数。持文相讲。临事相质者。莫非先生之唱帅。徜徉林泉。逍遥觞咏。每在于风花雪月之辰。实无非养德之地。雅趣之适。而有以宣畅其堙窒。召集朋徒。考校书籍。不辍于疾病沈呻之际。亦所以熏陶于范围之中。使之开发其心思。防闲其流泆。真西山心经一部。实为此学防川之柱。指南之车。而欠其补注之未尽。则遂为之收取先儒之片言只句。有以发挥乎三十七章之义者。无所漏逸。五先生论礼之说。得以推明羽翼乎圣人制作之本义者。患其散漫于各书。则于是乎类辑篇排。会聚于一帙之中。而节文仪则。森列毕备。是岂寻常之著述。此正先生之真事业。虽不得展布于斯世。何叹夫此得彼失。至于历典七邑之小绩。爵至二品之浮荣。自是先生之馀事外至。何足为轻重有无于大业之始卒。若夫望君尧舜。随事尽诚之志。确确乎有所不畏于斧锧。唯其汎爱包容。无接不厚之德。悃悃乎常情之所不及恤。顾惟愚庸。早承赘托之义。视实幷于子侄。疾患颓靡。纵不得执经于函丈。涵濡滋益之恩。何可量以斗斛斤镒。呜呼哀哉。每于拜接之时。语必及于不知岩斋之静谧而曰。吾待得此痾少安。时节稍平。方春流微涨。或秋波澄潏。即不烦外客。携此间冠童六七。发片舟于琴滩。沂洛江而引繂。止系于不知岩畔。坐虚堂而鸣点瑟。终必曰此怀之其果得以遂之耶。或示丁宁于札笔。今焉已矣。永为无竆之一恨。谁从造物者而致诘。迫即远之灵辰。奠爵清与簋飶。冀昭明之垂歆。情莫尽而言毕。呜呼哀哉。

祭大谷成先生文

编辑

德无隐显。莫不为人化。道无行藏。皆可以世教。人皆知德显于世者。能有其化。而不知隐德于世者。亦未尝无化焉。人皆知道行于时者。能施其教。而不知抱道而藏者。亦未尝无教焉。显而化者。化存于政令之间。而隐而化者。化存于观感之中。行而教者。教在于施为之际。而藏而教者。教在于激励之地。政令之声。有耳可闻。而观感之妙。不可闻也。施为之迹。有目可见。而激励之机。不可见也。可闻可见者。宜乎人之易知。而莫闻莫见者。宜乎人之鲜知也。惟我先生。肥遁一生。不事王侯。高蹈一世。不屑爵禄。安僻乡之潜寂。饱大谷之风烟。雪月以为襟怀。云林以为生涯。任性情于琴诗。寄身世于广漠。于以送了八十年春风秋月焉。孰不曰高人也。孰不曰逸士也。惟以德不显于世矣。化不达于声。则俗耳者不得闻焉。道不行于时矣。教不著于迹。则凡目者不得见焉。孰知夫无声之化。实深于观感之妙。不迹之教。自敦于激励之机哉。然则末世之下。浊俗之中。能使吾人贪者廉懦者立。有以知夫贫贱可安。爵禄可辞。富贵所以谓之浮云。功名所以比之草芥。而风致节义。可慕可尚。蝇营狗苟。可耻可鄙者。即非先生之化也教也耶。如是则化孰深于此也。教孰大于此也。兰芝蕙茝。曾不与于豆实。而能为草中之贵。凤凰麒麟。亦未尝为园育。而能为物中之瑞。是岂非可贵可瑞者。不在彼而在此也哉。不然。西山饿死之二子。安能激千古之清风。陋巷箪瓢之一生。安能做万世之春和也。然则归教化之大功于先生者。不亦可乎。某于今日承朝廷命。来守此土。一境风化之责。不可以庸贱而辞之。顾在乱离斁坏之时。罔知收拾之道。幸惟仪范既立于先正。变移作振之机。实系于尊尚之地。则披草一奠于幽宅之下者。岂但区区怀慕之私也。实祈明灵阴祐一方。俾迪万姓于彝教耳。千山凛肃。溪流鸣玉。精明神彩。俯仰昭露。宁曰隔世。有显斯临。

再祭文

编辑

窃闻生兰之谷。兰化而馀香不歇。又闻捿凤之林。凤去而彩毛可拾。祥禽瑞草。若不得以亲见。闻馀香见遗彩。其亦幸矣哉。曰惟三山。乃先生之乡兮。长于老于终于之此焉皆。孤陋余后生。来既晩于今日。吁嗟乎。凤已去兮兰已化。空林古谷兮如昨。斯焉取斯兮多见其人。玆非不歇之馀香耶。遗文高句兮。诵在后学。亦非可拾之彩章耶。不自胜怀慕之遐思。遇邑友问必先于先生之故迹。锺谷其宅兮。大谷其游。是两号之互出。盖先生八十年生涯足迹。一谷中云水风月之外兮。一物何占。一步何着。于今瞻山腰之横带。想无心于荣达。听石间之玲珑。仰操履之明洁。气像兮那处。认习习春和之扇发。精神兮何时。会皓皓秋空之桂色。求先生此而足矣。宛仗屦之躬接。犹以为未也。敬问佳城之所卜。披荒草而来酌。冀昭格于髣髴。祐我人兮惠斯土。神庶听兮小子。祝极天罔坠兮。人各有秉彝。明既躬践兮。幽不我迪。

祭朴大庵文

编辑

呜呼哀哉。同人不幸。丧我贤友。雅古之容。不复左右。敦实之行。不复观取。峻厉之论。不复谘叩。既失知心。谁与携手。我观此世。似公几有。刚方正直。公所天授。性此而守。无往屈揉。孝友忠信。公所躬厚。德此而推。行少过咎。孰不好善。公不啻口。孰不恶恶。公不少苟。好而尚之。泰山北斗。恶而远之。彼彘与狗。思齐勇迈。终鲜其偶。内诵痛励。义利毫剖。心眼既高。举世尘垢。宦禄宁縻。志安畎亩。暂应除拜。岂心卯酉。归来山野。有分自守。我知虽晩。实喜同趣。顷在乱离。共入青阜。寓沿碧涧。径穿翠莽。岩畔松牖。几摅怀怮。秋溪网鱼。春园剪韭。话杂今古。一壶山酒。有时慷慨。世道昏黝。或相勖勉。君子抱负。更期老境。一山两叟。看书共几。耕野作耦。乐以忘忧。等闲永久。此计未谐。势又乖纠。我转流徙。不常井臼。公犹深止。向外囚首。谓此时运。未离阳九。莫如藏踪。以终寿耈。累遣片牍。问我来不。请虚傍斋。容我荆妇。我拟早晩。必比茅蔀。那知旧约。公自不蹂。仁可劝乎。天夺公寿。茫茫我怀。悲风𩖴𩖴。哭不及时。酹在襄后。夙昔分义。扫如挥帚。尚恃神昭。孚有盈缶。呜呼哀哉。公之疾恶。如臭斯呕。羞与交目。恐或相狃。今也魂升。能忍彼丑。公尝追忆。每曰郭某。公有不亡。郭有不朽。地下从游。宜其永懰。酌以词慰。庶几歆受。

祭徐乐斋文

编辑

某于是岁季春之月。为过斋下而访焉。固隔岁阻恋之馀矣。公欣然相迓。谈笑如平昔。时我方向泗上。又缘有忙。势不得为止宿之计。公亦不敢强挽。遂令为具吃飮之需。以为淹时叙晤之资。我又不敢决起。从容开摅以慰藉之。话间指点旧游之地江畔松林曰。病矣不复为昔时游赏事。因出其四体。以示其枯瘠不能动作之状。我执其手抚其肤而慰之曰。公之羸瘦公之本体也。非若以肥为瘦者之可虞夜。更加将摄得力。以待风和日清。宁不可复寻昔日胜事也。公仍举中庸首章之文。略与之相和而罢。临别。公作愀然色曰。此后那得复见。似为永别之语。我遂缓辞以安之而起焉。安知此别其果为永别也哉。呜呼。公之禀资之伟。受质之厚。好善之诚。志学之勤。尚贤之笃。爱友之切。视古人亦不多让矣。公之知有真学非不夙也。而俗学时尚。方骛于心身之外。公在父兄之下。有不得自由者。惟其好古慕真之志。未尝弛于颠沛之中矣。中夜而却枕。晨兴而敛衽者。何所思也。盖有在矣。若其一载京师。三年湖县。为亲屈也。为禄仕也。非所以业宦也。寇退南陲。兵尘才息。归来故山。有先弊庐。松依旧郁。竹添新绿。栽花莳药。园日成趣。山冠野服。啸咏其间。聚书呼朋。冠童成行。讨论讲磨。乐而忘倦者几二十年矣。此其公所自得于心。而号其斋者也。除名虽屡。身疾未复。林泉之分。盖其素定也。某亦老且病矣。旅游无定。曾不得源源相访。相访之日。又不得连日同处。然其不见而思。既见而喜。公与我同其情矣。呜呼。今其已矣。恂恂古貌。悃悃忠言。不可得而复见。不可得而复闻矣。多少情怀。岂一爵短觚之能尽哉。不昧有灵。庶几歆顾。呜呼哀哉。

祭朴纯伯遂一

编辑

呜呼。生而相爱者情也。死而不忘者思也。情随人而浅深。思随情而短长。思不期长而自不能不长者。其情深也。情不期深而自不得不深者。其人重也。昔我有纯伯。情虽欲不深。其可能乎。今我失纯伯。思虽欲不长。其可得乎。呜呼。纯伯为人。复可得耶。世有纯伯。而世之知纯伯者曾鲜焉。人品高而形貌卑。则不识其人品之高。而惟形貌是见者以为卑焉。敏于行而讷于言。则不知其制行之贵。而惟言讷是病者以为短焉。笃于好善。峻于疾恶。而人疑于狭也。富而好礼。取与有节。而人疑于啬也。安身分义。绝意名利。故或病其拙也。不立诡异。惟务平常。故或病其粗也。不幸而埋没尘埃。不立一名。俗夫视之为常人。又不幸而遭罹厄会。殒躯凶变。好议者咎之为不智。吁。知德者固鲜。而好德者尤鲜。宜乎人之知纯伯者既寡。而好纯伯者尤寡也。见其外而不见其内。识其粗而不识其精。则人不知纯伯也无怪。己有善者。能好人之善。己之正者。能爱人之正。则其于纯伯。心好之诚爱之者。能几人乎。知之鲜好之寡。而在纯伯又何为损哉。噫。以吾观之。纯伯之所不可及者。其可悉举乎。身若不胜衣。而其自立之正也。有不可移者焉。气若不出口。而其自守之贞也。有不可夺者焉。病不离身。而造诣之志。犹不已焉。困不可持。而坚修之操。自不变焉。虽在颠沛急遽之间。其自持之也。不失其常度。虽值逆境悖机之来。其酬应之也。不乱其序次。人之邪正。能察于心术之微。事之成败。能决于举措之地。善无微而不取。才无细而不惜。宽裕之中。有个规模刚毅之用。必尚和平。心无偏系。而无物不用其诚。情不泥著。而无事不循其理。此虽禀赋之高。而其亦就于学问之积者然也。家庭之承。师友之得。盖有所自来矣。某无状末路孤立。得吾纯伯而为可恃焉。其相知也。不于外而于内。其相许也。不于迹而于心。平生之情。既不得不深。则今日之思。其何得不长乎。呜呼。纯伯之亡。已再期矣。再期之中。已往之岁月。既无日不思及于纯伯。则此后岁月。当何日而已乎。思纯伯之颜容。思纯伯之言语。思纯伯之性情。思纯伯之德行。与夫相对商确之论。相从欢洽之事。稠中汎论之语。两人密砭之辞。昭昭乎心目。洋洋乎盈耳。而有不得忘者焉。曷为而然哉。非我偏私于纯伯。使我而不能忘者。惟纯伯之德尔。而今寇氛少静。几筵得返于故山。鄙踪亦来寓于月波之上。此亦会与纯伯。约以同游地也。有其约而无其人。我独日彷徨于水石之间。其又何以为怀乎。敢佩薄奠而来奠。少伸永思而致告。呜呼哀哉。

祭外舅郑公改葬文

编辑

义之既合。不以颜未承而情有所隔。情之既致。不以所从亡而诚有所二。玆见地下之柩。宁已荒辞之侑。念昔贱甥之来奠雁。乃于沙月之旧宅。其岁则己卯。盖去舅亡之年。已十有六。惟时釐遣之主礼。我寒冈先生实摄告于祖祢。翌岁之春。因吾事而赴洛。又拜西川相公于定舍馆之日。既仰视两先生之德范道仪。知大家法训。实有自于兄弟之宜。继又累承两先生之言。及得在世一二之行。实心诚感而慕尚。岂但以姻分而例仰。嗟贱妇归非德门。不克终孝。来七岁而遽夭。只有一女而仅保育。今已就嫁于密城之朴。又既产女而才言语。产男而方孩笑。其母日夜之祷。庶外门焉克肖。惟其有两相公之至诚厚德。床褥中姑氏。襁褓下儿孙。经涉乱离。尚至今其全活。况立胤而置子。引无嗣于有嗣。不幸而西川相公遽捐亲党于顷岁。失依之痛。固亦深于傍裔。幸而我寒冈先生享遐福于神相。系百口之共仰。而今移奉之此举。实亦隆爱之远虑。其始自今。体魄妥宁于永歆。荐一爵而敷告。敢庶几于慈顾。

祭高杜谷应陟

编辑

绣句惊人。锦章动世。众莫不叹其文之斐。昼阅千简。夜诵万语。士莫不服其学之亹。然而文之斐。巧作者可述。学之亹。老师则亦能。若余之敬慕而不已者。异乎人之所称。朴素乃性真。俗不可以移易。夷旷其胸中。物无得以滞挂。不喜世习之浮华。甚病末路之险隘。独将圣贤之经传。咀嚼出无竆之味。固非妖邪之所惑。曷为威武之能畏。不以笑侮而自沮。不以困竆而为病。不因忧患而见挠。不与裸裎而交竞。有或问及于进修。答不出三纲八条之学。有或事系于得丧。言必称进退消长之易。闻人之过。耳若不入。见人之恶。目若不接。薄急之言。未尝出诸口。忿厉之色。未尝形诸面。人间曲折。心不欲谙练。事物万变。意何曾拘恋。休休于于。进不喜退不戚。送了一生兮以此。彼巧计工思。要揣得人情物态而谋合者。其孰不以公为迂矣。虽然。彼之所工。公之所卑。彼之所甘。公之不屑。公岂以此而易彼。呜呼。如今不可复见此风度。余何得以禁泪。陈薄奠而致哀。仰昭歆之是冀。

祭洗马郑君燮文

编辑

呜呼。君燮乃至于斯耶。笃实之志。坚苦之行。敦厚之德。恳恻之情。硬直之论。温恭之容。不可得以复见矣。是果君之命数。此焉止者耶。抑缘吾党之否运。贤友当其灾耶。斯人也而遽至于斯。天道固不可知也。栽者培之。而栽有不培。顺者祐之。而顺有不祐。善者福之。而善有不福。仁者寿之。而仁有不寿。是吉凶祸福之道。今与古异耶。若曰理有常有变。则叔季之下。得其常者常少。而值其变者常多。是常变之理。亦失其常。而常为变变为常者耶。遂使之为善者不劝。而为不善者增气。为仁者不力。而为不仁者日肆。为顺者不勉。而为不顺者恒得其志。若此不已。毕竟三极之道。其至于如何。而为斯民者。何所恃而能为善去恶乎。然则今日之痛。岂徒为一友之亡哉。天地老矣。意者。盖有外天地而弄造化之权者。别自有吉凶祸福之道反于常。而非天地之所知者耶。呜呼。君燮已作故。而吾徒益索然矣。如我老病者。精力耗矣。昏衰甚矣。扶持收拾之助。其有望于君燮者。方且远矣。今焉已矣。今日之痛。亦岂但哭友之常情而已哉。君常以同处之不能常为恨。欲以为永久相从之计。则买地于洛江之滨。构一茅斋数间。必与吾不知岩斋相对。片舟往来。不相离远者其志也。而天不假年。今亦已矣。此岂不为幽明之俱憾者乎。追思至此。岂容为心。某将以明日。行向故山。此日无涯之情。其可以一文可悉耶。死若有知。其必自会于冥中之明矣。聊将一酌。略叙告别。呜呼哀哉。

祭崔真宝山立

编辑

呜呼哀哉。公其亡矣。我何不偏悼哉。当此丧乱之馀。故旧之存者无几。虽或存焉。同入老境。同住近闾者尤无几。自我来泊于月波之上。踽踽小相知矣。幸公归自真城。来居于海平之古里。则其相距也。不崇朝而至矣。纵不能往来频烦。或欲相见。则辄就焉。呜呼。今不可得矣。自今以后。得酒谁与醉。欲歌谁与唱。公之过月波之路。若不临顾而躬访。则每必招我而出晤矣。今其复得耶。我之过乌池之路。若不造门而相笑。则亦必请出而郊话之矣。后复有是耶。江村同住之约。已归虚矣。苔矶共钓之期。亦云绝矣。白发孤踪。益从此而落莫矣。呜呼。公有三长。皆非吾所可及矣。持己也廉。嗜利者知愧。责人也明。无义者多惮。自立也刚。既不屈附于权势。又不挠惑于妖诞。此岂末路中易得底风力哉。此则公之独醒于众醉中者也。公常爱酒。故人谓公长醉。而吾则曰有不醉之大者。鲜如公也。呜呼。今其亡矣。乡曲之间。向之愧者喜。惮者贺。吾安得不悲公之亡也哉。惟玆一酌。所倾者情。呜呼哀哉。

祭宗兄元举天翰

编辑

是万历庚子。乃兄亡之二年。旅弟某以季秋辛丑朔中旬之九日己未。借具酒果于宗侄乃范。谨奠于几筵之下。呜呼。弟将何辞而可以伸此怀。可以慰兄灵哉。欲为兄道兄之平生。则只有以增激乎五十年积畜之愤郁。非可以慰吾兄者也。往事亡羊。说之何益。呜呼。晩寓蒙村。因以自号。以寓沈冥毕世之意。又卜卧川。亦以为号。以寓长卧终身之意。盖兄身经百艰千险。阅世变已悉。反而求之。知可保可安之道在是故也。安知造物者又从而祟之。卧川一疾。终符不起之谶。蒙村之号。曾兆窀穸之冥哉。呜呼。兄尝厄是世矣。卑是俗矣。于今谢是世捐是俗。浩浩然悠悠然归大化之茫茫。则兄之早世。非不幸也。乃幸也。世路之危险。比兄在世之日。则今尤甚矣。呜呼。以弟迂拙。偏被兄相爱。那知押屋字长篇。乃是永诀之词。每披而读之。泪不觉其自下也。呜呼。一酌之奠。万怀所将。灵其领之。

祭卢甥景任

编辑

呜呼。理固有不可知者矣。在草为芝兰。而或有易败。在木为松柏。而其有易折者。何也。至于吉人君子之不得其寿。不为怪乎。物之美者。人之善者。宜受天之祐也。而自古及今。不见祐于天者亦多矣。则福善祸淫之道。有未可信耶。吾于吾甥乎益悲焉。君有和秀之气。厚重之质。宽弘之器矣。而其发也为慈祥之情。平顺之行。坚贞之守。故其持身待人。居家在邦者。一出于悃愊而无边饰。则虽谓之言忠信行笃敬。庶乎其可也。不能无过。而过也人皆见之。信乎君子之过也。不能无短。而不自掩盖其短。是乃长者之短也。视其日用常行之迹。似未有异于人者。而察其规模气象。实有恒人之所不可及者焉。然则君之于德。可谓得之厚矣。既厚其德。而乃啬其龄者。果不是不可知之理耶。呜呼。万事举不足言矣。九十岁之鹤发在堂而忍先焉。垂髫之两儿在膝下而忍置焉。以君之孝心。莫终其孝。以君之慈情。莫遂其慈。则君诚忍于此乎。天之于君。其薄之也乃至此乎。不可忍而忍焉。非可薄而薄焉。君之于此。不为冤乎。呜呼。君营慕鲁村之新卜。与我不知岩之斋相望矣。君构洛江岸之小亭。与吾元堂之寓相对矣。老境相从之便。同乐之计。君未尝不与我相期焉。今也君何遽弃捐而不顾乎。自此以后。我处不知岩之斋。其何以为心于慕鲁村之入吾目乎。我在元堂之松坛。又何能为情于洛岸亭之对我座乎。呜呼。君其就窆矣。善人其入地矣。吾平昔所望于君者。其固止于此乎。已矣已矣。此痛吾其可以言之得尽乎哉。临圹一酌。其可以伸吾情乎。呜呼哀哉。尚其歆听。

又祭卢甥小祥文

编辑

呜呼。吾甥之亡。已周岁矣。吾非不知死生有命。可以理遣。而痛犹不能自已。欲遣而不得遣者。岂不以吾甥善不见祐。德不克寿为永惜也哉。尤所不可忍者。今有九十岁之亲在堂。殆尚不知君之亡焉。在傍之子孙。共设权辞。每以君久病未愈为告。则当初似以为信然。及夫日月既积。时累经矣。而形影漠然。则始为之致怪生疑。虑有所不以实告而无从诘焉。以至沈思郁抑。垂泪悲伤者数矣。此岂可以忍见哉。君其知也耶。不知也耶。君在平昔。暂离亲傍。则不得安其寝食。故或因仕宦。有时远离。未尝有旷岁不还者矣。今胡忍经过一年。而能自隔断乎。呜呼。世道日变。危机百出。则安知早捐是世者。终非不幸。而支离在世者。反归真不幸也哉。然而痛不能已者。特吾一家爱重之情也已。呜呼。老舅有是言而君能闻乎。有是酌而君能歆乎。言岂尽怀。酌岂尽情。哀哉哀哉。尚或有以听之歆之。

祭卢姊文

编辑

同我分形。并焉有八。殇折二稚。长成即六。五姊一弟。获有家室。姊龄卄三。即弟生年。弟生最末。姊降最先。弟仰次母。姊笃垂怜。弟在孤露。庭训无传。姊归宿儒。学承乡贤。弟往从受。以开蒙昏。姊念眠食。晨夕抚存。弟承恩恤。缘此益敦。诸姊散居。聚觐有时。各牵家拘。鲜逢多离。一姊先殁。聚必相悲。及我慈丧。四姊同哭。既经乱离。三痛零落。惟姊与弟。在世伤怛。姊年近百。弟逾七十。姊见弟老。每兴嗟咄。弟喜姊宁。精神不错。谓享百岁。私心有恃。未满四春。数胡止此。数不可延。情愈罔已。呜呼我姊。妇德之备。温柔慈惠。贞静和易。孝不出衰。恩遍诸妹。作人继母。己出均爱。身有三男。性皆良顺。学知义方。人谓佳胤。不幸逢乱。长殁非命。季子秀拔。可扬馀庆。养续专城。何止温凊。惜不终孝。遽辍荣养。恐伤慈怀。不闻以丧。八载无影。望断倚门。今日冥中。相遇何言。呜呼我姊。性气从容。百年人事。一德始终。语涉妨人。口未尝出。事或违情。身未尝屑。积善蔓庆。天有可必。仲子慎终。白首𫗴粥。内外衰绖。塡咽丧侧。呜呼我姊。弟今永诀。酌以伸哀。庶几歆格。

祭从弟德优显道

编辑

哀我德优。永弃门亲。柩车一发。曷时还臻。耄泪莫收。薄奠替禋。我闻新兆。祖茔是遵。聊述传闻。用开言堙。惟吾姓乡。邑名曰仁。名必以实。岂无所因。山秀列岳。水明长津。聚精储淑。产多席珍。禀维良善。性受天真。文献无征。莫考先民。计所及知。方日再旬。爵至大匡。三重国宾。是我远祖。家积隆淳。事业无稽。德行何询。代作硕胤。必为名赟。家而孝子。国焉纯臣。泗川府君。五世流恩。自其以下。宗派分新。高曾抵祖。托住星𬮱。星亦吾乡。世有连姻。迨我先考。挈眷回轮。重修旧基。玉山南岷。叔考留彼。仍守井畛。居始不同。往来尚频。我生仁居。岁则甲寅。君后我年。即癸亥春。相距九岁。追随鱼鳞。或闾或山。句读昏晨。叔考在世。我时执巾。顾我丁宁。训在耳滨。吁我门衰。家且寒贫。族残内外。孰为睦姻。汝恤汝弟。保若齿唇。闻命以来。一生铭神。嗟我自困。山野沈沦。收翅敛翼。麋鹿常邻。情虽私切。世又艰屯。同在老境。积苦备辛。无望外至。饱饫风烟。或相接膝。话做訚訚。我无男嗣。君叠庭珉。出其次儿。补我首伦。儿已发身。当接班尘。他日归来。拟共寿茵。那料辞世。君促其辰。前岁之冬。来慰我呻。说古谈今。信宿摅陈。迨其别还。何以相申。各摄衰痾。来往环循。岂知是别。诀以穸窀。今闻即远。笔舌谆谆。一爵代酌。积哀斯伸。

祭李参议茂伯文

编辑

惟公持心平顺。守己端雅。接人温恭。莅官廉洁。此岂但天资之美。盖亦自养之有素焉。公尝从事于冈门久矣。其所熏陶渐染。心悦自得者。夫岂少哉。古人之称吉人者。有曰恺悌君子。有曰温其如玉。以余所见。公乃其人也。某所以相爱者。自不得不深也。今焉失之。耄癃在世者。复谁与开怀也。若其公之平日履历之显。人望之重。何足为公道哉。呜呼哀哉。闻讣不得奔哭。临窆又不能圹诀。此日遥痛。其可胜耶。已亡者虽亡。未亡者犹存。惟祈特垂冥应。庶歆菲奠。

祭朴而中有文

编辑

呜呼哀哉。复何言哉。若说君一生险衅之迹。则君必不欲更闻。我不忍说也。欲言吾今日痛惜之情。则君如有知。当自知之。我不必言也。人生于世。厄竆者何限。夭短者亦何限。而君乃兼之。一何偏也。君有幷嫡孽三儿。天或终不绝于君。则其果能成长而嗣续之耶。亦未可知也。老而病矣。不得躬送于穴傍。聊凭薄奠。遣告此语。呜呼哀哉。

祭从侄奉一文

编辑

呜呼哀哉。岂料汝命但此而止乎。固知汝受气之不足。而质犹似近乎精刚。恃此为可以或得其中寿。今焉遽夭。为质精刚。亦不可恃耶。人谓痘疫晩行之危。不系于元气之壮弱。此果其然者耶。呜呼哀哉。吾门衰薄。族类甚鲜。我既无子。而侄亦只有汝兄弟。汝弟来子于我。则为侄成人者。汝一人而已。吾实视汝。无间于汝弟。汝之视余。亦何异汝弟之依我。今焉失汝。岂但汝父亲之失子。我亦失一子矣。其痛岂啻若他人之为叔侄者乎。呜呼哀哉。余尝爱汝。似乎拙矣。而所不为者。浮杂之习。似乎躁矣。而所甚疾者。麤悖之行。似乎弱矣。而尚能守其精刚之操。此岂易得之人品哉。常望汝能与汝弟。相补所短。相取所长。庶有以事我两父。扶我家势。今焉失汝。汝父之蛊。谁任其干。余亦谁可依恃。汝弟亦何从而受友爱之宜乎。如是则今日一家之恸。其不倍于常情乎。呜呼哀哉。汝死而不得抚哭。汝窆而不得哭圹。汝虽知我之老病。在我之恸。其不为益深乎。将此一爵。聊泄积哀。灵惟飨之。

祭柳持平

编辑

呜呼。人之以善名世者。亦岂少哉。然或有表善而里不如表者。言善而行不如言者。此其所以虽得明誉于一时。而心悦诚服者鲜也。若公之为善也。则表里如一。言行相符。盖其受训于家庭者积矣。而德性上用功者深矣。其见未到而行未尽者。容或有之。何尝有见已到而行不自尽者乎。所以亲族爱之戴之。乡党悦之敬之。朋僚莫不信之重之者也。设天假其龄。则其有以扶世教者如何也。而今遽失焉。岂但吾徒之孤索哉。举一世之人。俱失其善人焉。此耄怀之悲痛也。自不得已也。癃病甚矣。不克哭诀于圹下。玆遣薄奠。奠何可以伸此抱也。只冀不亡者庶有以歆鉴。

收瘗白骨文

编辑

呜呼。天地之生斯民也。始何心也。而又为之降此酷乱。使斯民之生者。不得生其生。而至弃于沟壑。暴白骨于沙砾林莽之间者。抑何心也。欲将是意。讼之于天地。而天地茫茫。则为此时天地之人者。呜咽而已。呜呼。今此白骨。其何姓之族也。其何乡何里之人也。其殒于锋镝者耶。其颠于冻饿者耶。或于锋镝。或于冻饿。而同是乱中之死也。其某姓某乡某里之人。而皆与同胞之民也。我未知其生也。积善耶积恶耶。其或无积善无积恶。而例生于众生之中者耶。呜呼。不论其积善与积恶。而其死也诚冤矣哉。天地无言。我何言哉。我与尔乃是同胞也。而既一年假眠假食于此。迨使尔骨不得其藏者。实我生人之愧也。玆与同志者。收而藏之于向阳之麓也。尔灵其安之。谨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