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日本陆军操典
卷四
作者:洪英植
1881年
卷五

炮兵操典 编辑

乘马小队部兼图式 编辑

第一章 小队教练使诸炮卒学一齐动作在独立 小队又大队为教行紧要诸运动者 炮卒着略衣略帽携带兵仗又教练之终教装置被 服其他必用之诸具于马 小队于其两翼令位置合算高级兵而以二十四名

十二伍或三十二名十六伍之炮卒编成若小队中二十 四名之人员不在时前列列十二名之炮卒可欠后


列之第二号及三号 教官指示小队右半队之左翼炮卒即小队中央之 炮卒 于此教练小队长让队前已之位置于一名之下士 以为之向导


[그림]


小队教练以二列施行前以一列行之虽然分解及 编成之运动除之此时各列如全备小队之前列可 编制 诸运动其能迄至了解以常𩣝行后移急𩣝遂以驱 𩣝此用终𩣝可注意其度令取适宜于路上纵队殊 为然 行诸运动总所命之𩣝度不可起急激故小队在静 止时炮卒要驱𩣝进出时以常𩣝起其𩣝不绝由补 助之动作渐次延伸𩣝度而移急𩣝可使其马至取 自驱𩣝此时炮卒不系移其马驱𩣝否可注意保整


顿 在驱𩣝时令驻立急卒不可行之渐次要减缩𩣝度 故炮卒其马渐次自急𩣝常𩣝终迄至驻立可注意 补助之作用 此要领以适应于诸运动一从队之正面愈愈广大 或其深愈愈增加要愈愈注意 教官若思切要时有设节段而令行诸运动又教官 虽不定其位置殊为监视诸运动之施行并各炮卒 驭其马方法占位于小队之后方为良 诸号令教官为之而拔刀者为此一人而已


向导有前进旋回𩣝度之减缩及驻立之号令以手 号示之炮有此同运动无号令只从手号行 小队常为用浮体急𩣝者教官欲令取沈体急𩣝时 例外而可为其告谕 炮卒飞越于障碍物各个放列及使用兵仗屡屡演 习刀之演习记乘马生兵教炼可从基侧 终小队教练时任向导之职下士移押伍列小队长 占位队前自取方向而可为其队之向导 号令应队面以音调手号方向线及马之𩣝度小队 长应其时机而各个用或合其一二而可用又熟练


之队当变换其方向无号令要随从于其队长 乘马及下马 整顿 开列及闭收之法 退却 横队行进 旋回 斜行进 四伍或二伍继队之编制行进及排开

乘马及下马 编辑

第二章 小队开列四米突之距离向导乘马而位 置其队之中央前一米突五十珊米之处各炮卒马 间隔互存五十珊米而在其马头时四个数之令各 炮卒从其占位置自各列之右方左方算一二三四 若在欠伍时后列之炮卒可唱其前列兵之番号 第三章 乘之令向导及各列之一号三号前进其 一马之长而诸炮卒乘马二号四号直进入其间隙 中而后列自前列闭列一米突五十珊米 第四章 小队闭列时下之令向导及前列一号三 号前进二马之长前列二号四号及后列一号三号


一马之长同时前进后列二号四号止于定位如斯 编制四列诸炮卒下马向导不有休之令无为下马 教官在此位置小队更令乘马


[그림]


第五章 小队下马而在四列时教官欲之编制开 列之二列复列令此令各列二号四号复其间隙中 而准一号三号整顿 第六章 以一列编成队令下马为小队后列可准 载处之者

整顿 编辑

第七章 准之令中央炮卒及两翼高级兵于向导 之后一米突五十珊米之处占位于一线上中央炮 卒正在向导方向中两翼高级兵从向导取其半小 队面之幅他炮卒占位此三点间能注目左右而其


肩齐中央炮卒之肩与其侧方高级兵之肩定眼于 眼线上只见邻于已第二炮卒之胸而已虽近接中 央方邻兵为存于列中游隙不可虽压迫而诸炮卒 其马可置正面矩形 后列炮卒其前列兵后而与之于同方向中正占位 可存一米突五十珊米之距离 直之令炮卒可取不动之姿势 为正小队整顿之可否教官至队侧方与之可位置 矩形 使小队不系向导之位置如何只以简率告谕教整


顿于向导之后是为使其队队长之占有位置及其 方向即于诸景况可小队之领位置及方向能了解 也炮卒正熟整顿教官非要时不令整顿每小队驻 立诸炮卒依高级兵之监视自可改良其整顿

开列及闭收之法 编辑

第八章 小队在于横队时后列开进之令后列各 炮卒保其前列兵之方向退却六米突向导前进六 米突而可面小队中央 后列闭进之令后列自前列闭收一米突五十珊米 小队之中央复于其本位


押伍后列开进之令自后列退却六米突后列闭进 之令可后于定位

退却 编辑

第九章 小队后进之令向导及诸炮卒迄小队止 之令可退却陆续

横队行进 编辑

第十章 占位于小队中央前向导为行进之诱导 故教官为示其方向占于远隔地见易物体即如锺 楼家屋树木可与目标 向导以手号指示方向占而于其中间可取标占


教官有使向导撰方向占此际向导以高声可示之 小队前进之令诸炮卒一举可起运动 中央炮卒保其距离随行向导他炮卒准中央炮卒 以同一𩣝度直进于前方而自中央来压迫让之自 翼之压迫可抗之 两翼之高级兵严保同一𩣝度在其方向专守行进 之基则又在己与中央炮卒之间可注意于炮卒 行进中改正与整顿列中之游隙不为急激以渐可 行 教官为定向导两翼之高级兵中央兵及诸炮卒正


行进占位小队中央后又检整顿可占位侧方 在小队行进时小队止之令向导及诸炮卒驻立小 队无号令可整顿 横队行进以诸种之𩣝度务于长线上行要不令屡 屡驻立 第十一章 小队常𩣝行进时急𩣝驱𩣝进之令初 移急𩣝次转驱𩣝又急𩣝常𩣝进之令移急𩣝次可 复常𩣝又移自常𩣝驱𩣝及自驱𩣝常𩣝必为变𩣝 度记可注意于顺序在静止小队小队前急𩣝驱𩣝 进之令急𩣝或驱𩣝令前进令注立以此𩣝度行进


小队自急疾之𩣝度移迟缓之𩣝度向导可举臂 第十二章 若小队之前方有障碍物妨若干炮卒 之前进时此炮卒无号令驻立而移押伍列经过障 碍物增加𩣝度可复其旧位 小队经过障碍物之散布地时各炮卒互无相接近 扩张正面而各自甚无乱整顿可撰进路向导不绝 正𩣝度可诱导小队 小队保正面不能通过遇于隘路时教官方解之于 路上纵队不考适宜使炮卒集向导之后方通过隘 路


右方法虽从时机变随意之告谕行之列之告谕复 于本位此时教官可正取各炮卒曩领位置否

旋回 编辑

第十三章 旋回区别二种即驻轴旋回及动轴旋 回是也 所行旋回之队注意其整顿一齐可行此运动

驻轴旋回 编辑

第十四章 驻轴旋回小队在静止或行进时以三 种之𩣝度行虽然自静止进出驱𩣝非为续横队行 进时不可施行


第十五章 小队在静止时小队右左小队回右左 小队半右左进之令向导及炮卒进其马于前方续 可始旋回


[그림]


轴之高级兵无退却在定位旋回准行进翼令接近 炮卒于己可令取方向 行进翼之高级兵旋回前若干步前进而列中注意 不生游隙又压迫时时旋头于轴方注目列整顿应 正面之广可画弧线 炮卒连接于轴方应自行进翼远而缩𩣝度又整顿 于两翼自轴方之压迫让之行进翼之压迫可抗之 后列炮卒始旋回时以右左胫偏马髋自其前列兵 二炮卒丈行进翼之方可斜倚 始此运动时向导小队旋回之后可行进方向以手


号示又终旋回时保己之距离正如在小队之中心 减缩𩣝度而可为旋回 方转回向导可行教官右左向二回如续令时 为监视旋回教官可占位轴方前列延线中 行进翼将达新正面线时教官令止此令炮卒驻立 后列炮卒可复其前列兵后 若无之驻立令前进时教官下前之令此令后列炮 卒复我前列兵后小队以旋回之𩣝度从横队行进 之基则可前进 总旋回后乱整顿时小队于向导之后可正其位置


第十六章 小队在横队行进时行此旋回以同号 令轴从上载基则驻立行进翼以与旋回前同𩣝度 运动炮卒及向导可以行静止同法 又示新𩣝度而有令为旋回

动轴旋回 编辑

第十七章 动轴旋回非行进中无行 回右左前之令向导以手号示其运动如使轴保囊 行进𩣝度增加其𩣝度而可转回


[그림]


可向导之经过弧线由时宜虽可变易半经十五米 突之弧线善运动施行最适当故演习常要用之 中央炮卒随行于向导行进翼高级兵依时宜增伸 𩣝度而准中央炮卒诸炮卒远轴从增其速度可整 顿于中央之方 向导达新方向时教官下前之令此令向导及诸炮 卒以旋回前行进𩣝度可前进 第十八章 教官单以告谕示欲令进其队方向而 令变换之然时向导从上载基则进于新方向小队 可之随行

斜行进 编辑

第十九章 小队横队行进时斜右进之令向导及 右翼高级兵为半右向直进于新方向他诸炮卒得 须要之间隙否渐次斜行而为半右向此时各炮卒 右邻兵左膝之后置其右膝各各相连接于列中斜 行进中不绝可准向导而小队正面常与以前之方 向要平行


[그림]


前之令向导及诸炮卒直向其马小队从横队行进 之基则可前进 左斜行进斜右进前之令从上同基则可施行 斜行进以诸𩣝度行又示新𩣝度而令行之为令此 运动容易可注意斜行翼之炮卒初𩣝少延伸反对 翼之者短缩之 元来半右向或半左向虽斜行程度应时宜此度可 有多少增减

四伍或二伍纵队编制行进及排开 编辑

第二十章 四伍二伍纵队列间距离减少半代一


米突五十珊米七十五珊米 为省反复辨解此运动啻就四伍说明教官以二伍 进之令从同基则令施行二伍之分解

四伍之分解 编辑

第二十一章 分解依小队右翼而已为行者 为使小队纵队行进分解之时向导位置第一伍中 央前一米突五十珊米而可导纵队 第二十二章 小队在静止时四伍进之令右方四 伍直进于前方后列自前列闭收于半距离而其他 四伍先于已四伍之后列之马髋与我前列之马头


到齐高时起运动右斜向而可为纵队迄到位置前 进此方向既至其位置直进以可入纵队列 急𩣝或驱𩣝欲令分解示动令后可示𩣝度 第二十三章 教官小队面之延线中欲令行进于 路上纵队分解第一四伍时之令变换方向其他四 伍方向变换应为于右或左以多少速度分解可随 行第一四伍此运动于静止间而已为行者 第二十四章 小队横队行进时分解为静止间载 可行依号令 小队常𩣝或急𩣝行进时第一四伍倍𩣝度他四伍


逐次取先头四伍之𩣝度得其间隙直斜行而可为 纵队 小队驱𩣝行进时第一四伍以同𩣝度行进他四伍 移急𩣝得其间隙直可复驱𩣝 第二十五章 编制于纵队时教官停止之以纵队 止之令

纵队行进 编辑

第二十六章 四伍或二伍纵队可用于路上行进 纵队前进之令纵队以常𩣝起行进其方向点如于 横队行进指示向导从横队行进之基则先头伍随


行向导他炮卒在先行兵之后方可保其距离 减列间距离又全失之且有抽出于先行炮卒之左 右在列中避激动能以保同齐𩣝度可为者 纵队行进中例通过车跟或碌石等多土地时为避 之炮卒适宜开列不绝可注意我马 教官为监视行进常可占位纵队之侧面上 诸种𩣝度为横队行进第十一章可准载者 第二十七章 方向变换为小队横队载者第十七 章及十八章以同令同基则行轴以同𩣝度旋回行 进翼伸其𩣝度或可倍之


向导之通过弧线为半径五米突先头伍随行向导 其他于先头伍之旋回地逐次可旋回 第二十八章 斜行进于纵队如于横队以同号令 行向导及诸炮卒同时行半右向半左向斜行侧方 之炮卒保马首于一直线各列诸炮卒准之可整顿 为纠斜行进之整正否教官可占位纵队最尾

分队及倂合 编辑

第二十九章 分解纵队常𩣝以急𩣝急𩣝以驱𩣝 其𩣝度无示之 第三十章 小队在四伍纵队行进时二伍进之令


第一四伍炮卒为小队分解第二十四章如载分解 于二伍次伍炮卒以其定距离分解于二伍得枢要 之地直同运动可逐次施行 纵队在驱𩣝时向导及第一四伍之一二伍以同𩣝 度陆续行进其他伍移急𩣝而至分解度可复驱𩣝 第三十一章 小队在二伍纵队行进在急𩣝或驱 𩣝时四伍进之令先头二伍移常𩣝次二伍迄至先 头二伍之高左斜行达其高移常𩣝其他诸伍续直 进三四伍一二伍殆至定距离移常𩣝际以同法逐 次可行倂合


纵队在常𩣝行进时倂合于四伍急𩣝驱𩣝进之令 先头二伍在常𩣝其他以急𩣝或驱𩣝可行

排开 编辑

第三十二章 纵队以急𩣝或驱𩣝行进时前面横 队进之令向导及先头四伍六米突行进后移常𩣝 他各伍小队中可占为至位置左斜行达其地时可 移常𩣝 此编制之间向导占位新正面之中央后列可保一 米突五十珊米之定距离


[그림]


第三十三章 纵队以常𩣝行进或在静止时前面 横队急𩣝驱𩣝进之令纵队取所示𩣝度向导及先 头四伍六米突行进后移常𩣝自馀之运动如载第 三十二章可行


[그림]


第三十四章 纵队以急𩣝或驱𩣝行进时左右横 队进之令向导及先头四伍转回于左右新方向六 米突行进后可移常𩣝 其他四伍续直进各各逐次转回于左右常为点位 先行四伍之左方右方者 自馀之运动为前面横队第三十二章如载可行


[그림]


第三十五章 纵队以常𩣝行进或在静止时左右 横队急𩣝驱𩣝进之令纵队移所示𩣝度向导及先 头四伍左右转回新方向中六米突行进后移常𩣝 自馀之运动如载第三十四章可行 第三十六章 教官不终此编制前欲令驻立之时 小队可编制点示向导然达此点向导及既至横队 线先头伍驻立其他与之至齐头面可点位 第三十七章 教官由时机以常𩣝欲令分解于二 伍时下其运动之号令前纵队令驻立又以常𩣝欲 令行四伍倂合或横队编制时纵队在静止或常𩣝


行进时不令𩣝度而适宜之点可令驻立纵队之先 头 凡一小队以炮门二磨练而右左中央三小队之一 中队第一二中队之一大队乘马节制即与小队规 则相同故只说小队一部以为自小推大而徒步战 队亦与步骑迭相照行山野使用并与海岸互有差 异山野则系驾运动攻破敌阵或以铳剑散开袭击 海岸则因地筑台恒时设炮若当不虞以备防守此 其一炮而三名者也其弹丸则有子母丸又有大中 小轻重之别而其远近一以照准为的

工兵操典 编辑

凡工兵之体操射的及野战要领并与步兵规则互 相照看而工械学术有五部焉一曰对壕之部二曰 坑道之部三曰桥艁之部四曰野堡之部五曰测地 之部对壕者塡塞彼壕掘开我壕之谓也坑道者掘 地埋火之谓也桥艁者路当川流以舟为桥之谓也 野堡者营垒城栅之谓也测地者度算图写之谓也 盖此五者俱系攻袭营守之所由设也而平时操练 以五部学术区分演习焉其器械则物目甚为浩多 故只以各部中区分教法条列于下而对壕部逐条


论说槪举其略野堡中地雷条别附一说撮其紧要

对壕之部 编辑

当攻击城地委任小队对壕手以十六教区分作业 施行 第一教 攻围具广设束柴以资越壕 第二教 单堑沟设掘开法以断敌路 第三教 急造对壕连接堡篮以防霰弹及小铳弹 第四教 单全对壕及半全对壕滚塡堡篮以掩头 首 第五教 重全对壕及半重全对壕连接堡篮以掩


左右 第六教 全对壕之临时操作随地倾斜束柴沙囊 以变堡篮形状 第七教 相对进出连接二个单全对壕速塡堡篮 以设重壕 第八教 全对壕之旋回左右堡篮以变方向 第九教 单全对壕或重全对壕进出为本部对壕 之开口均塡堡篮入于堑沟依内崕置开口以为塡 实 第十教 砂囊全对壕及用匙全对壕当岩石与固


地砂盛于囊用匙补隙以筑胸墙 第十一教 堑沟封垛束柴塡沟积堆成墙以为内 崕 第十二教 覆道冠塞左右倾斜以便放火 第十三教 壕中之至盲障降路别作盲路以通炮 车 第十四教 壕中之至地中降路外崕高方以设降 路 第十五教 覆道之降路开天降路以通斜面 第十六教 壕之通路降路开口以便通行

坑道之部 编辑

当攻击城地设掘地埋火之策以坑道十四教区分 作业施行 第一教 预定名号及义解 第二教 寻常垂坑路构筑 第三教 本坑路构筑 第四教 本坑路移转变面移转直回坑路 第五教 斜回坑路 第六教 本坑路间隔分赋阿兰式枝坑路英式纵 匡最小枝坑路板匡垂坑路本坑路匡柜修理


第八教 药室筑设及塡塞 第九教 烟坑抗敌井烟坑抗敌井并塡塞后塡实 筑设药室 第十教 穿坑 第十一教 火药点火法 第十二教 电气柱用法水中药室 第十三教 坑路中火气更换 第十四教 电炮由坑道穿墙破壁法

桥艁之部 编辑

行进与临敌时当川流以桥艁法十教区分作业施


行 第一教 军桥各种就预言川流各质应采用施行 法须要物品及木材 第二教 筑桥用纲绳结束 第三教 基始作业测深法桥础及张纲设置锚及 笼锚投下航艇法 第四教 架桥构造及毁解 第五教 筏桥构造及毁解 第六教 舟桥及墺地利式桥 第七教 杭桥


第八教 飞桥滑纲桥操纲桥 第九教 桥破坏 第十教 桥修理

野堡之部 编辑

当野外委任野堡手设野营堡塞以十二教区分作 业施行 第一教 堡塞经始及断面法 第二教 堆土施行 第三教 斜面被覆 第四教 堡塞补备


第五教 堡塞闭锁 第六教 横墙下通路木造堡塞火药库木舍 第七教 地雷别附一说

第八教 堑沟堡急造施行 第九教 砦栅及卧栅破坏并门户及栅门穿破 第十教 堰堤及水堤筑造 第十一教 军队野营筑法 第十二教 野营经始

地雷 编辑

寻常地雷堡塞前方之地下装置火药塡实之筐敌


兵过其地之时使之喷火 筑设此地雷应堡塞之位地定场所掘小井从此点 火之处掘沟深六十珊知米突互相连接其井底置 火药筐其沟中装置其导火囊及导火囊室可参见 坑道之部次而其井其沟密塡充之恐敌兵或知火 药在所其地面中可锄碎若干广径之土 炐弹地雷以水平扁板分隔本制筐为上下两室其 上室以同径之四炐弹眼孔向下方而列置其信火 管通扁板之孔中而于下室中置若干珊知米突可 抽出之点火绵丝以通火药此火药不以导火囊点


火 不关炐弹中塡实之药量其筐之下室则喷破地面 而敌兵所在中央地面喷出炐弹使之破裂要火药 十分塡实火药筐并导火囊如前设置 掷石地雷此地雷侵击堡塞之时向行进之敌兵队 投掷伙多之石者而于新拓之地穿半漏斗形其轴 心为掷射准方向小倾其底塡实若干量火药以木 板覆盖之积石于其板上使火药爆发投掷其石于 前方 掷石地雷分为四种如左


第一掘地掷石地雷如漏斗形其轴心与水平为四 十五度之倾斜其颊部与其轴心为二十六度半之角 度自轴心所通铅垂面中有两中等线一为铅垂线 一为水平线成三分一之倾斜○于地上漏斗形之 基面如椭圆然准圆锥表面掘开之时其操作极困 难故此表面为方形面而此筑法其施行单简而且 圆锥形与掘地地雷同一呈投掷之力 为设掘地掷石地雷地面下至火药中心寻常为深 一米突八十珊米 使地雷操作之力应各人欲望之目的能用意于总斜


面而不要截断然于实为充足此景况可不害其作 业之速成 此地雷之施行长四十米突乃至五千米突绳一条 米突尺一个矩一个长三十珊知米突乃至五十珊 米之杭十五本匙锹六个鸦嘴锹六个鎒锹二个木 椎一个 地雷之筑造配置六人二人在地雷先头之近处二 人从前二人间二百四十米突之处二人在地表坑 底交切之线上○此人为除地从而掘断颊部而造 斜面自此为一分六之倾斜占位于除地前部之二


人能注意作工至坑底为三分一之倾斜且以其颊 部掘断一分六之斜面可进役作工手之方 于除地之施行斜头平面注意截绝且置掷射板平 面高幅各有百米突四十五度之倾斜方向线及十 分垂线须更不可不注意 地雷掘堀以其土堆积地雷头端发射方向线之后 方造堆垒以此反抗其方向爆发之力为掷射其前 方之石 地雷完坑之时掘开药室与之六方形其各测塡实 地雷装药常量之火药此药室其四面皆四十五度


平面为垂线如在其中心发射线之上不能不注意 设造 除地地雷之施行必用十员乃至十二员之人以精 熟之工手九时间完城其作业置火药筐塡充石子 如上条所示 装药及点火法火药筐以其盖之上面置四十五度 平面之上而与扁可触切 以导火囊点火之时以导火囊容于导火囊室中可 参见坑道之部将此导火囊室设于头部之平面置 沟中通过扁板之下方以火药使入其筐中


欲藉电气而传火之时先装置导电线以方法备点 火之用但要其装器自作业之始以此装器置其场 所使之通过于积地堆土之中 临须要之时塡实火药设于头部平面又于切缺中 之铅垂设导火囊室通贯扁板自火药筐之上角脊 入其筐中火药自导火囊室注入如上所示以方法 点火于此 射掷扁板此板各侧一米突厚十珊知米突乃至十 五珊米 或坚刚木以为重板纵横交叉固着钉而构成


积地地雷设掷石地雷堀开土地迄二百珊米之深 如上条除地地雷之施行从地面至火药中心深可 百米突乃设积地地雷当爆发之时为防障其后方 及侧方之飞石侧方及颊部必要为积地盖其积地 火药之中心定一百八十米突之深地面所呈之抗 抵不使小弱其漏斗孔要容石之塡积 为积地则以地雷掘开之土于火药中心之周围发 火之半经外掘深一米突之环壕其头部及颊部编 条或束柴被覆之保柱其指定之倾斜 此地雷之需用品列于左


索绳一条 长三千米突乃至四千米突 米突尺 一个 矩 一个 备于径始之用者杭五十本 长三米突乃至 四十米突 抑柱杭七本 长一百五十米突乃至一百六 十米突 二本 长一百十六珊米乃至一百三 十米突 五本 长八十珊知米突乃至百米突


强扎带 四十条 寻常编条 六个 长二米突高八十珊知米 突 束柴二十二把 长二米突 大木椎 三个 小木椎 一个 鸦嘴锹 二十挺乃至二十五挺 匙锹 应工手之数二十挺乃至二十五挺 鎒锹 二挺 地雷之筑造经始毕功之时直为积地其环壕之场


所分配工手以掘开之土成颊部头部平面之被覆 此时六员为除地位置积地之场所他之工手为补 助掘开随设被覆植立柱抑被覆之杭制扎带缠杭 之周围使之固结 地雷头部至近之处积地离平面大约一百五十米 突高其积地之上面如第四十二图之所示为璆形 圆或如四十三图之所示为截头锥形无论彼此之 场合此积地则十分齐整而地雷坑轴心之各侧一 样分置抑柱杭能𢶑周围之土固于此不可不注意 以二十五员或三十员三时间筑成或以十二员六


时间筑成而以熟练之工手为之则二时半可得筑 成 积地地雷之装药及其石之塡积等与除地地雷无 异其点火亦同以方法施行其爆发之力与除地地 雷同坚硬之土亦为剧裂 平坦地雷为塡实其石设发射之具而为不知地雷 之所在平其迹于地面故塡充雷坑之后以馀土可 散布于邻周之地上 于平坦地雷以其发射为二分三之倾斜而扁板垂 在发射之方向故与水平线为三分二之倾斜


以三员备除地之用四时乃至五时间可得施行 扁板以方形间其各侧七十米突药室间其各侧二

吉罗百米突

十六米突而七十七吉罗米突受容火药筐点火与 他地雷同 石之成塡积时配置其石须臾不可不用意即掷此 石于前方之时以不固之土充塡堀坑对火药爆发 之力以最少之抗抵置于发射心轴之方向为配置 石之肝腰 其他随其堀开量壁间所在石之立方积与积地之 立方积于其割合对药室之铅垂不论其土之硬固


凝集只论其发射之力火药中心之深可一米突五 十珊米或二米突馀 驱射地雷此地雷以侧防堡塞之壕为本旨而设于 外岸斜面对壕之处以石能固其侧傍又其侧傍自 斜面之前方迄一百米突或二百米突堆积其土以 纠草被覆其上其轴心与水平为二分之一之倾斜 射掷之石为落于堡塞之中不要落于壕中及外岸 前方故常在延线之前应对向而装置之 地雷之经始延伸内岸之脚以可设地雷之侧面外 岸会合其基脚将此线为发射之方向


地雷之颊部附一分六之斜面在此颊部之一外岸 圆部之侧方者如除地地雷断设于外岸堆土之中 故此颊部不要其被覆然他颊部以纠草被覆堆土 之高可支柱积石故部分其外岸高大约一百五十 米突厚且六十米突至其端本则其高减五十米突 其幅减三十米突 火药及石之塡实点火与他地雷无异 驱射地雷之施行多有弊害一时用人不得过于四 员故此作业大约费九时且其壕幅狭小而外岸之 高五十珊米或低在堆土故不容易近壕迢乘内岸


欲行发射地雷之时为不受其灾害堡塞之守兵退 于踏垛之基脚不得有守防之不便 掷石地雷所关之一般备考 恶地头部平面之筑造因地质自然地中之斜头平 面不得截断之时迄地之表面积堆纠草而筑造其 平面 防湿气预备筑造地雷而直不用之时火药筐并导 火囊室涂潴以防湿气 爆发之后修理而备再度之用筑造地雷地质善良 则一回爆发之后无修理而可备再用然此操作唯


除地积地两地雷而施行困难费久久时间 修理地雷之时捣打坑底之土距其表面附四十五 度之倾斜以五珊米之连接厚板直角交叉以其二 层掩其表面次而于其倾斜面上置火药筐其筐之 中心如初度之爆发而其周围以土或纠草塡充而 捣打之平面上置射掷扁板

测地之部 编辑

此测地之法以八教区分学术施行 第一教 地理图学旨趣○平面测量及水准测量 区别○平面测量基础要领○缩尺○缩图法


第二教 距离测量用器具测锁画度定规直垂璆 岏工水准器○此诸器具使用水平距离或铅直距 离测量法 第三教 测地术用公法○多角形图根○多角形 图根以测图施法○多角形三角形分解法交互线 道线○米突尺及测地测图法○测地法 第四教 测图○解说及其用法○道线法及交互 线法赖测图○交互线法本性及阔大土地测图操 作○诸种使用○太阳等阴鉴视子午线画法 第五教 测图○其解说及其用法○地上操作记


簿○图解操作图标定 第六教 家屋测面○平面截面高面断面○其适 度○总图及碎密图○应用器具○标高掌图○图 之净画及其编成 第七教 水准测量○水准表面○此较表面○真 高○测深○现见水准面○此较平面○岏工水准 器○气泡水准器○水表水准器○标尺○水准测 量实行○道线法及半经线法因水准测量○操作 簿笺○检定法○目标○碎密水准测量 第八教 水准测量续○断面因水准测量并水平


曲线因水准测量○断面赖水平曲线定法○平地 水准测量○除地结合

辎重兵编制 编辑

辎重兵作队规则见于第一卷而每镇台各有一小 队独于东京镇台置一中队者以近卫局一小队合 倂编制者也平时操练不为出参只于观兵时具器 械出教场若当战时则给养等四挂医官马医官计 官喇叭长等四合八员临时确定分掌该队之事务 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