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象数论/潜虚
目录 | 易学象数论 | |
◀上一卷 | 卷四·潜虚 | 下一卷▶ |
潜虚
编辑“万物皆祖于虚,生于气。气以成体,体以受性,性以辨名,名以立行,行以俟命。”此数言者,潜虚之大纲也。以五行生成图为气图,而变一为 ,二为 ,三为 ,四为 ,五为 ,六为 ,七为 ,八为 ,九为 ,十为 ,诂之以“原、荧、本、廾、基、委、焱、末、忍、冢”。将谓虚能生气,堕老氏“有生于无”之说。体分十等:“王、公、岳、牧、率、侯、卿、大夫、士、庶”。此十等者,位也,而非体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乃所谓体。性专生克,先列十纯;其次降一,水与火配;其次降二,水与木配;其次降三,水与金配;其次降四,水与土配。其下皆降次以配,以生成自配终焉。汤诰曰:“惟皇上帝,降终于下民,若有恒性。”以生克言性则杂矣,不可谓之恒也。温公从来不知性,曰:“性者,人之所受于天以生者也。善与恶兼有之,虽圣人不能无恶,虽愚人不能无善。其所受多少之间则殊耳。”其论性如此,犹之杂生克而为言也。其名五十有五:“万物始于元,著于裒,存于齐,消于散,讫于馀五者,形之运也。柔、刚、雍、昧、昭,性之分也。容、言、虑、聆、觌,动之官也。繇、懠、得、罹、耽,情之訹〈恤〉也。歬、郤、庸、妥、蠢,事之变也。讱、宜、忱、喆、戛,德之涂也。特、偶、䁥、续、考,家之纲也。范、徒、丑、隶、林,国之纪也。禋、准、资、宾、𢦦,政之务也。𢽾、理、绩、育、声,功之具也。兴、痡、泯、造、隆,业之著也。”有性而后有情,有情而后有视、听、言、动,有德而后有事。以动先于情,以事先于德,失其次矣。元、馀、齐三名无变。五十二名之变三百六十四谓之行,以其有辞之可见也。吉、臧、平、否、凶五者谓之命,以其为时之所遇也。观辞之善者命必吉,次善者命必臧;辞之恶者命必凶,次恶者命必否;辞之善恶半者命必平。所谓“尽人以合天”也。而阴用其幽,则是善者必凶,恶者必吉,次善次凶,次恶次吉。天道与人事相反,其于劝惩之道又何居焉?既云“初上者,事之终始。不占”,则得名之后,揲当五以求变。其揲以七,使得初上将焉用之?是故玄以准易,虚以准玄,亦犹文章递相模仿,无关大道。论者至谓:“由虚以晓玄,由玄以究易。”斯无躐等之患。使有人言曰:“由三都以晓两京,由剧秦以究封禅。”当无信者。不知何以异于是。朱子云:“潜虚后截是张行成续,不押韵见得。”今后截未尝不押韵,似亦不可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