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辑传 (四库全书本)/凡例/卷上

宗旨 春秋辑传 凡例/卷上 凡例/卷下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凡例卷上
  眀 王樵 辑
  即位第一
  啖氏曰凡天子崩诸侯薨既殡而嗣子为君康王之诰是也未就阼阶之位来年正月朔日乃就位南面而改元春秋所书是也凡先君正终则嗣子逾年行即位礼榖梁云继正即位正也此说是也文成襄昭哀五公是凡先君遇弑则嗣子废即位之礼不忍行也穀梁云继弑君不言即位正也此说是也庄闵僖三公是凡继弑君而行即位礼非也榖梁谓桓公继弑君而行即位则是与闻乎弑也公羊谓宣公继弑君而行即位其意也杀子赤而有其位宣公有其意二说并是也左氏不达而曲为之说云庄公不言即位文姜出故也闵公不言即位乱故也僖公不言即位公出故公出复入不书讳故也左氏以为闵公弑后成季以僖公适邾共仲奔莒乃入立之经无僖公出入之文者讳之故也且毋以得罪去国犹日不忍父为他国所杀其情若何不举其大而举其细非通论也且三月文姜方孙何妨正月即位乎故知解庄公不言即位妄也国有危难岂妨行礼故知解闵公不言即位妄也若君出讳而不书昭公何以书乎假如实出亦当非时即位如定公也昭三十二年十二月己未公薨于干侯定元年夏六月癸亥公之䘮至自干侯戊辰公即位故知解僖公不言即位妄也
  朱子曰春秋是圣人据鲁史以书其事使人自观之以为鉴戒尔若欲推求一字之间以为褒贬所在恐非圣人之意如书即位者如鲁君行即位之礼继故不书即位者是不行即位之礼其为摄也为乱故也为不忍于先君之不以道终也皆不可知但是不行其礼则不书尔若桓公之书即位则是桓公自正其即位之礼尔以不弑自居隐其罪逆自同继位立常而行即位其他崩薨卒葬亦无意义
  胡氏曰人君嗣立逾年必改元此重事也当国大臣必以其事告于庙秉笔史官必以其事书于策縁终始之义一年不二君故不改于柩前定位之初縁臣民之心不可旷年无君故不待于三年䘮毕之后逾年春正月乃谨始之时得理之中者也于是改元著新君即位之始宜矣即位而谨始本不可以不正为子受之父为诸侯受之王此大本也咸无焉则不书即位隐庄闵僖四公是也圣人恐此义未眀又于卫侯晋发之书曰卫人立晋以见内无所承上不请命者虽国人欲立之其立之非也在春秋时诸侯皆不请王命矣然承国于先君者则得书即位以别于内复无所承者文成襄昭哀五公是也圣人恐此义未眀又于齐孺子荼发之荼幼固不当立然既有先君景公之命矣陈乞虽欲立长君其如先君之命何以乞君荼不死先君之命也命虽不敢死以别于内复无所承者可也然乱伦失正则天王所当治圣人恐此义未眀又于卫侯朔发之朔杀伋寿受其父宣公之命尝有国矣然四国纳之则贬王人拒之则褒于以见虽有父命而乱伦失正者所宜绝也由此推之王命重矣虽重天王之命若非制命以义亦将壅而不行故鲁武公以括与戯见宣王王欲立戯仲山甫不可王卒立之鲁人杀戏立括之子诸侯由是不睦圣人以此义非尽伦者不能断也又特于首止之盟发之夫以王世子而出会诸侯以列国诸侯而上与王世子会此例之变也而春秋许之郑伯奉承王命而不与是盟此礼之常也而春秋逃之所以然者王将以爱易储贰桓公纠合诸侯仗正道以翼世子使国本不揺而天下之为父子者定所谓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者也至是变而之正以大义为主而崇高之势不与焉然后即位谨始之义终矣万世之大伦正矣故曰春秋之法大居正非圣人莫能修之谓此类尔
  文公九年春毛伯来求金公羊传曰何以不称使当䘮未君也逾年矣何以谓之未君即位矣而未称王也未称王何以知其即位以诸侯之逾年即位亦知天子之逾年即位也以天子三年然后称王亦知诸侯于其封内三年称子也逾年称公矣则曷为于其封内三年称子縁臣民之心不可一日无君縁终始之义一年不二君故君薨称子某既葬称子眀继体以繋臣民之心不可旷年无君故逾年称公縁孝子之心则三年不忍当也孝子三年志在思慕不忍当父位故虽即位犹于其封内三年称子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已以听于冡宰三年何氏曰即位者一国之始政莫大于正始故春秋以元之气正天之端以天之端正王之政以王之政正诸侯之即位以诸侯之即位正境内之治诸侯不上奉王之政则不得即位故先言正月而后言即位政不由王出则不得为政故先言王而后言正月也王者不承天以制号令则无法故先言春而后言王夫不深正其元则不能成其化故先言元而后言春五者同日并见相须成体乃天人之大本万物之所系不可不察也
  告月视朔第二
  赵氏曰天子常以今年冬颁眀年正朔于诸侯诸侯受之每月奉月朔甲子以告于庙所谓禀正朔也故曰王正月言王之所以颁也因以特牲荐谓之告月亦曰告朔故论语云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也 告于庙则谓之告朔因以听治此月之政则谓之视朔
  文六年闰月不告月犹朝于庙 左氏曰闰月不告朔非礼也闰以正时时以作事不告闰朔弃时政也赵氏曰文公以闰非正不行告朔之礼榖梁氏曰闰者附月
  之馀日也天子不以告朔而䘮事不数也而以其朔日但身至庙拜谒而已故曰犹朝于庙以此朝空庙谒故经文讥之犹者不尽已之辞朝庙视朔皆不可已也犹朝于庙而朔可不告乎经言不告月眀当告也公榖非
  十六年夏五月公四不视朔自二月不视朔至于五月 榖梁氏曰以公为厌政甚矣
  襄二十九年春王正月公在楚 左氏曰释不朝正于庙也
  郊庙雩社第三
  啖氏曰凡祭常事多不书失礼及非常乃书 赵氏曰凡郊庙社稷所以奉天也尊祖考而重生本咸国之大礼也故过则书之 祭统曰周公没成王康王追念公之勲劳赐之重祭郊社尝禘是也孔子曰鲁之郊禘非礼也周公其衰矣胡氏曰春秋欲削而不书则无以见其失礼尽书之乎则有不胜书故因其失礼之中又更有失焉者则书于策所谓由性命而发言也圣人奚容心焉因事而书而鉴戒昭矣所谓由性命而发言也郊
  家语定公问于孔子曰寡人闻郊而莫同何也孔子曰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大报天而主日配以月故周之始郊其月以日至其日用上辛至于启蛰之日则又祈榖于上帝此二者天子之礼也鲁无冬至大郊之事降杀于天子是以不同也公曰其言郊何也孔子曰兆丘于南所以就阳位也于郊故谓之郊焉曰其牲器何如孔子曰上帝之牛角茧栗必在涤三月后稷之牛唯具所以别事天神与人鬼也牲用骍尚赤也用犊贵诚也扫地而祭贵其质也器用陶匏以象天地之性也万物无可称之者故因其自然之体也 公羊氏曰鲁郊非礼也天子祭天诸侯祭土 襄七年夏四月三卜郊不从乃免牲左传孟献子曰吾乃今而后知有卜筮夫郊祀后稷所以祈农事也是故启蛰而郊郊而后耕启蛰夏正建寅之月祀天南郊郊而后耕是祈榖之后躬耕帝藉䟽曰夏小正曰正月启蛰其传曰言始发蛰也故汉氏之始以启蛰为正月中雨水为二月节及太和以后更改气名以雨水为正月中惊蛰为二月节至今不改今既耕而卜郊宜其不从也榖梁氏曰夏四月不时也三卜礼也此言三卜虽礼而卜郊止于三月今书四月而三卜不从则过时不敬故书以讥非时而非讥其渎卜也僖三十一年夏四月四卜郊不从乃免牲公羊氏曰三卜礼也四卜非礼也求吉之道三哀元年鼷䑕食郊牛改卜牛夏四月辛巳郊榖梁氏曰郊自正月至于三月郊之时也夏四月郊不时也五月郊不时也夏之始可以承春以秋之末承春之始盖不可矣九月用郊用者不宜用者也在成十七年郊三卜礼也四卜非礼也僖三十年哀十一年五卜强也成十年以十二月下辛卜正月上辛如不从则以正月下辛卜二月上辛如不从则以二月下辛卜三月上辛如不从则不郊矣啖赵谓当以二月周二月夏十二月卜三月上辛周三月夏正月不吉则卜中辛又不吉则卜下辛所谓吉事先近日也鲁之郊周公故也不于日至避王室也卜用夏正于农耕之始也比旬而卜之远怠慢也必更三旬礼尽于三也且郊之月殚矣求吉之道过三则渎且此月日尽非农耕之始既耕不可复卜郊故不复卜按周礼太宰职云祀五帝前期十日帅执事而卜日然则将祭必十日之前豫卜之贾公彦云四时迎气冬至夏至正月郊天等虽有常时常日犹须审慎故仍卜日公羊云禘当不卜郊何以卜卜郊非礼也卜郊何以非礼据上言三卜礼鲁郊非礼也意以鲁郊非礼故卜其说非也右郊时 宣三年春王正月郊牛之口伤改卜牛牛死乃不郊公羊氏曰曷为不复卜养牲养二卜帝牲不吉则扳稷牲而卜之帝牲在于涤三月于稷者唯具是视涤者养牲之宫名于稷者唯视其身体具无灾害而已不特养于涤郊则曷为必祭稷王者必以其祖配王者则曷为必以其祖配自内出者无匹不行自外至者无主不止 赵氏曰养牲只养二牛既并死自然合废郊成七年春王正月鼷鼠食郊牛角改卜牛鼷鼠又食其角乃免牛榖梁氏曰郊牛日展视也斛角而知伤斛角貌展道尽矣其所以备灾之道未尽也虽日展而不能御灾使鼠得食之不敬也改卜牛鼷鼠又食其角非人之所能也改卜后宜知慎而又食知非有司之过所以免有司之过也胡氏曰非有司之过则变异也乃免牛免牲者为之缁衣𫄸裳有司玄端奉送至于南郊免牛亦然免牲不曰不郊免牛亦然僖三十一年夏四月四卜郊不从乃免牲卜郊不吉既不郊牲无所用故免牲免犹从放不杀之也此年鼠再食牛角妨于郊故免牛亦如卜郊不吉免牲之礼以免之以尝置之上帝故也既免则不郊可知故不曰不郊哀元年榖梁氏曰牛伤不言伤之者伤自牛作也全曰牲伤曰牛未牲曰牛有变而不郊故卜免牛也已牛矣其尚卜免之何也尝置之上帝矣谓在涤宫故卜而后免之不敢专也卜之不吉则如之何不免安置之系而待六月上甲始庀牲具新牲也然后左右之随所用也以六月上甲始庀牲十月上甲始系牲十一月十二月虽有变不道也以不妨郊故待正月然后言牲之变重其妨郊也啖氏曰养牲必在涤三月故自周之十月下旬而养牲至二月中旬而牲成故得以二月下旬卜三月上旬也右郊牲 僖三十一年犹三望左氏曰望郊之属也不郊亦无望可也公羊氏曰天子有方望之事无所不通诸侯山川有不在其封内者则不祭也三望者何望祭也曷祭祭泰山河海曷为祭泰山河海山川有能润于百里者天子秩而祭之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遍雨乎天下者唯泰山尔河海润于千里按记曰周公祀泰山召公为尸则祀泰山者周公之旧越望而祭及河海者亦僭礼之后也按左氏云楚昭王有疾卜曰河为祟大夫请祭诸郊王曰三代命祀祭不越望江汉睢漳楚之望也祸福之至不是过也不榖虽不徳河非所获罪也遂弗祭此可以证鲁三望之为越 三正记曰郊后必有望 有虞氏受终而望因于类巡守而望因于柴若诸侯则有望而已望不越竟非所主者非所祭也鲁僭天子之郊故亦于郊后而望又越望而祭及河海僖三十一年宣三年成七年皆不郊而犹三望书之见其失之中又有失也 三传所不尽者各见于本条之下 书郊九皆卜不吉失时牛灾则书之
  
  公羊氏曰周公称太庙鲁之始祖故称太庙鲁公称世室伯禽始受封其庙称世室言世世不毁也群公称宫尊始祖不令子孙同其称故曰宫也
  隐五年九月考始成而祀仲子惠公之妾桓公之母之宫隐公为之别立宫初献六羽始用六佾也鲁僭天子之礼乐用八佾于太庙以祀周公已为非礼其后群公皆僣用焉仲子以别宫故六
  桓二年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戊申纳于太庙内弑其君外成人之乱受赂而退以事其祖非礼也其道以周公为弗受也 八年春正月己卯烝夏五月丁丑烝黩祀也 十四年秋八月壬申御廪灾乙亥尝八月尝不时以灾之馀而尝不敬
  庄二十三年秋丹桓宫楹榖梁氏曰礼天子诸侯黝垩大夫苍士黈丹楹非礼也 欲以夸齐女下同 二十四年春王三月刻桓宫桷诸侯之桷斵之砻之刻桷非正也
  闵二年夏五月乙酉吉禘于庄公说见后
  僖八年秋七月禘于太庙用致夫人禘天子大祭夫人成风也崇妾母为夫人自是始也
  文二年二月丁丑作僖公主立主䘮主于虞吉主于练记云十三月而练僖公薨至是十有五月始作主讥其后也 八月丁卯大事于太庙跻僖公大事祫也升僖公于闵公之上䘮未终而吉祭又逆祀一书而再讥 六年闰月不告月犹朝于庙已见前 十三年秋七月太室屋坏讥不修也 十六年夏五月公四不视朔告朔诸侯所以禀命于君亲其怠如是
  宣八年六月辛巳有事于太庙仲遂卒于垂壬午犹绎万入去籥知卿佐之䘮不宜作乐而不知废绎讥之
  成三年二月甲子新宫宣宫也神主未迁故曰新宫灾三日哭未成庙遇灾而哭于礼无当几迁主缓且不戒于火而致灾 六年二月辛巳立武宫不宜立也
  昭十五年二月癸酉有事于武宫籥入叔弓卒卒于莅事之所去乐卒事此志礼之变与仲遂不同
  [[#定元年九月立炀(“旦”改为“𠀇”)宫|定元年九月立炀(“旦”改为“𠀇”)宫]]义同武公 八年冬从祀先公阳虎欲去三桓顺祀先公而祈焉顺祀者正闵僖之位也所顺非一故通曰先公
  啖氏曰凡宗庙之礼有常四时之祭虽失其月亦非大故其失时及失礼之大者乃书左氏云始杀而尝闭蛰而烝过则书公羊云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烝常事不书言失礼及非常乃书之此说皆是 赵氏曰四时之祭皆用夏时言祠礿烝皆用用夏之四时从物宜也周虽以建子为正至于祭祀则用夏时本月以行四时之祭故桓八年正月烝则夏之仲冬也闵二年五月禘即夏之三月也凡四时之祭盖用孟月宣八年六月周六月乃建已之月今四月孟夏是也有事于太庙即夏之孟月也若有故及日不吉即用仲月桓八年正月烝是也周正月建子今十一月仲冬也若又有故及日不吉即用季月昭十五年有事于武宫即夏之季月也周二月建丑今十二月季冬也经文并无讥故但不失时即非违礼啖说是也然吉事先近日苟有故而用季月涉于怠矣当用仲月为嘉也时物既登且得二至二分之节故也 周礼大宗伯以肆进所解牲体谓荐熟时谓荐血腥灌以郁鬯始献尸求神时享先王以馈食享先王以祠春享先王以禴夏享先王以尝秋享先王以烝冬享先王郑氏曰宗庙之祭有此六享肆献祼馈食在四时之上则是祫也禘也祭必先灌乃后荐腥荐熟于祫逆言之者与下共文眀六享俱然祫言肆献祼禘言馈食者著有黍稷互相备也吴氏澂曰程子曰天子曰禘诸侯曰祫皆合祭也禘者禘其所自出之帝为东向之尊其馀皆合食于前此之谓禘诸侯无所出之帝则止于太祖之庙合群庙之主以食此之谓祫祠禴尝烝四时祭名春物初生未有以享以祠为主故曰祠夏物未成用薄物以祭故曰禴秋物渐成以荐新为主故曰尝冬物毕成可进者众故曰烝 王制天子诸侯宗庙之祭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尝冬曰烝天子犆特同礿祫禘祫尝祫烝吴澂曰按此春夏祭名是记者之误礿当为祠禘当为禴闵二年胡传云四时之祭有禘之名盖礼文交错之失陈详道曰天子之礼春则特祭夏秋冬则祫享特祭各于其庙祫享同于太庙又曰祫有三年之祫有时祭之祫时祭之祫小祫也唯群庙合食于太祖三年之祫大祫也毁庙之主陈于太祖未毁庙之主皆升合食于太祖时祭有大礼有小礼小礼春也大礼夏秋冬也公羊传曰大事者何大祫也则眀时祭之为小祫矣 问周礼记四时祭名云春祠夏礿秋尝冬烝公羊亦同而春秋无祠礿之祭何也赵氏曰春秋中一书烝一书尝两书禘皆为失礼及有变故乃书尔于祠礿二祭无他故所以不书何足怪哉 又曰礼记大传云礼不王不禘眀诸侯不得有也禘者帝王立始祖之庙犹谓未尽其追远尊先之义故又推尊始祖所出之帝而追祀之以其祖配之谓于始祖庙祭之而便以始祖配祭也此祭不兼群庙之主为其疏远不敢亵故也其年数或每年或数年未可知也郑氏注祭法云禘谓配祭昊天上帝于圜丘也盖见祭法所说文在郊上故为此说祭法所论禘郊祖宗谓六庙之外永世不绝者有此四种尔非关配祭也禘之所及最远故先言之何关圜丘哉若然则春秋书鲁之禘何也成王追宠周公故也故祭统云成王追念周公赐之重祭郊社禘尝是也盖于周公庙而上及文王文王即周公之所出也故此祭惟得于周公庙为之闵公时遂僭于庄公庙行之以其不追配故直言庄公而不言庄宫眀用其礼物尔不追配文王也本以夏之孟月为之至孟献子乃以夏之仲月为之礼杂记云孟献子曰正月日至可以有事于上帝七月日至可以有事于祖七月而禘献子为之也今备引诸经书之文证之于左左氏云烝尝禘于庙此为见春秋经前后祭祀唯有此三种以为祭名尽于此但据经文不识经意故云尔又云禘于武宫僖宫襄宫此又见经中禘于庄公以为诸庙各行之故妄云尔又晋人云以寡君之未禘祀时未终䘮也 左氏见经文云吉禘于庄公以为䘮毕当禘而不知禘本鲁礼不合施于他国左氏亦自云鲁有禘乐宾祭用之郊特牲曰春禘而秋尝郑氏注禘当为礿眀堂位曰季夏六月以禘礼祀周公于太庙夏之四月祭义曰春禘秋尝郑无注祭统曰春礿夏禘王制同郑氏曰夏殷礼也 礼记诸篇或孔门之后弟子或汉初之儒私撰皆约春秋为之见春秋禘于庄公遂以为时祭之名见春秋唯两度书禘一春一夏所以或谓之春祭或谓之夏祭不相符会理可见也而郑氏不达其意故注郊特牲云禘当为礿祭义与郊特牲同郑遂无注其注祭统及王制则云此夏殷礼且祭统篇末云成王赐周公何得云夏殷哉王制又云礿则不禘禘则不尝尝则不烝烝则不礿郑氏曰虞夏诸侯岁朝废一时祭也撰此篇者亦縁见春秋中唯有禘烝尝三祭谓鲁惟行此三祭遂云尔若如郑注远国来往须历数时何独废一时哉 诗小序雝禘太祖也朱子曰祭法周人禘喾又曰天子七庙三昭三穆及太祖之庙而七周之太祖即后稷也禘喾于后稷之庙而以后稷配之所谓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者也祭法又曰周祖文王而春秋家说三年䘮毕致新死者之主于庙亦谓之吉禘是祖一号而二庙禘一名而二祭也 杨氏复曰郑氏注王制及春官大宗伯诗殷颂皆曰鲁礼三年䘮毕而祫于太祖眀年春禘于群庙自尔以后五年而再殷祭一祫一禘此大宗伯及王制郑注文也商颂玄鸟祀高宗也毛传曰祀当为祫祫合也高宗崩而始合祭于契之庙歌是诗焉古者君䘮三年既毕禘于其庙而后祫祭于太祖又眀年禘于群庙自此之后五年而云云愚始读之意其必有昭然可据之实及考其所自来则曰一祫一禘之说出于春秋鲁礼及纬书夫溺于纬书之不足责也谓出于春秋鲁礼者并无事实可证乃专取僖公之禘文公之祫二事穿凿附会文致其说而已夫禘祫二礼其源本不相因今其说曰文公二年既有祫则僖公二年亦必有祫僖公八年既有禘则文公八年亦必有禘事之本无既牵合影射以为有盖欲眀僖公之禘前有祫文公之祫前有禘以证一祫一禘之说而已此其妄一也夫既取僖公之禘文公之祫为证矣又増宣公八年之禘以眀之谓僖宣八年皆有禘考于春秋宣公八年有事于太庙未尝有禘文乃郑氏驾虚词以多其证此其妄二也文二年公羊传云五年而再殷祭所谓五年再殷祭者谓三年一祫五年再祫犹天道三年一闰五年再闰也郑氏乃引之以为三年一祫五年一禘之证此其妄三也二年至八年相去凡七年与五年再殷祭之数不合也则为之说曰鲁礼三年䘮毕而祫于太庙眀年春禘于群庙自尔以后五年而再殷祭夫谓三年䘮毕而祫于太祖可也眀年春禘于群庙何所据而为此说乎强添此事于五年再殷祭之前直欲以揜五年七年不合之数尔此其妄四也 娄江魏子才曰礼家谓禘祫皆合食非也大祫乃群昭群穆已毁未毁之庙皆合食于太祖礼盛而繁禘则上尊太祖之自出故配不及群庙礼大而简特縁太祖起此义若又旁及群庙则渎矣又曰祫合祭也天子七庙诸侯五庙縁孝子之心春特享以各全其尊縁祖考之心三时合享象生时之燕聚也远祖既祧矣时享弗之与矣子孙未忍忘则又为之大祫已毁庙之主陈于太祖未毁庙之主皆升合食于太祖象生时大合族之义也其大夫三庙适士二庙官师一庙祭皆弗及高祖先王曲尽人情大夫士有大事省于其君有功徳见记录干祫及其高祖干者逆上之名以其上干诸侯之祫也使亦得以自伸也春秋时祭则书有事如有事于太庙有事于武宫之类是也祫祭则书大事如文二年八月大事于大庙是也盖时祭之祫则祝迎四庙之主合食于太庙毁庙之主不与及三年大祫则毁庙之主皆陈焉赵氏曰凡祭而非者称祭祭而失礼书祭名以本下者称事祭非失礼为下事张本者则不书祭名大事于太庙跻僖公之类是也
  程子曰古者一年之间祭天甚多春则因民播种而祈榖夏则恐旱暵而舞雩以至秋则眀堂冬则圜丘皆人君为民之心也 赵氏曰凡祈泽曰雩称大国遍雩也程子曰诸侯雩于境内之山川尔成王赐鲁重祭得
  郊禘大雩大雩雩于上帝用盛乐也雩岁之常祀不能皆书因其非时则书之遇旱灾则非时而雩书之所以见其非礼且志旱也郊禘亦因事而书 今按大雩程子说是
  桓五年秋大雩 左氏曰书不时也凡祀启蛰建寅之月而郊龙见建已之月而雩始杀而尝闭蛰而烝过则书杜氏曰建已之月苍龙宿体昏见东方万物始盛待雨而大故祭天远为百榖祈膏雨 公羊氏曰大雩者何旱祭也然则何以不言旱言雩则旱见言旱则雩不见 榖梁氏曰雩得雨曰雩不得曰旱 赵氏曰榖梁说是
  僖十一年秋八月大雩 十三年秋九月大雩成三年秋大雩 七年冬大雩
  襄五年秋大雩 八年秋九月大雩 十六年秋大雩 十七年九月大雩 二十八年秋八月大雩昭三年八月大雩 六年秋九月大雩 八年秋大雩 十六年九月大雩 二十四年秋八月大雩二十五年秋七月上辛大雩季辛又雩
  定元年九月大雩 七年秋大雩 九月大雩 十二年秋大雩 书大雩二十一皆在午未申之月建已之月常事不书
  
  春秋于社无书因日食水灾而见
  庄二十五年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秋大水鼓用牲于社于门
  文十五年六月辛丑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
  左氏曰日有食之天子不举伐鼔于社诸侯用币于社伐鼔于朝又曰日有食之唯正阳之月建巳之月阴气未作于是乎用币于社伐鼔于朝又曰凡天灾有币无牲非日月之眚不鼓啖氏曰据左氏所说皆正理也此书门社皆记非常也
  婚姻第四
  啖氏曰凡婚姻合礼者皆不书赵氏曰凡男女之礼人伦之本也风教之本也是以先王敬之故纪其阙尔纳币
  庄二十二年冬公如齐纳币公羊氏曰纳币不书此何以书亲纳币非礼也榖梁氏曰纳币大夫之事也 公母䘮未再期而图婚不待贬而罪恶见
  文二年冬公子遂如齐纳币讥在䘮而图婚也赵氏曰又讥使公子纳币也成八年夏宋公使公孙寿来纳币婚礼不称主人此称使者宋公无母自命之也公孙夀卿也纳币使卿非礼
  啖氏曰鲁往他国纳币皆常事不书凡书者皆讥也他国来亦如之 赵氏曰婚礼有六一纳采二问名三纳四纳徴即纳币也五请期六亲迎即逆女也春秋独书其二纳币
  及逆女也以纳币方契成以前三礼并未结定逆女为事终举重之义也
  逆王后
  桓八年冬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言遂逆者讥不躬白于王襄十五年春刘夏逆王后于齐士而逆后是不重人伦之本而轻天下之母矣当使卿往逆公监之
  啖氏曰古儒者或言天子当亲迎或言不当亲迎二说不同不敢定也然春秋所载皆讥也 赵氏曰王者之尊海内莫敌故嫁女即使诸侯主之适诸侯诸侯莫敢有其土若屈万乘之尊而行亲迎之礼即何莫敌之有乎
  内逆女
  程子曰先儒皆谓诸侯当亲迎亲迎者迎于其所馆故有亲御授绥之礼岂有委宗庙社稷远适他国以逆妇者乎非惟诸侯卿大夫而下皆然诗称文王亲迎于渭未尝出疆也
  桓三年秋公子翚如齐逆女文姜也
  庄二十四年夏公如齐逆女哀姜也委宗庙社稷之重适雠国娶雠女文四年夏逆妇姜于齐出姜也左氏云卿不行非礼也榖梁以为公自行而成礼于齐
  宣元年春公子遂如齐逆女穆姜也丧未期年
  成十四年秋叔孙侨如如齐逆女齐姜也
  外逆女
  隐二年九月纪履𦈕来逆女 程子曰非命卿皆书名以君命来逆夫人也在鲁故称女内女嫁为诸侯夫人则书逆书归眀重事也 按内女归于诸侯则尊同尊同则志此与其他婚礼以常事不书书则以著礼之失者固不同也
  庄二十七年冬莒庆来逆叔姬莒庆莒大夫叔姬庄公女诸侯嫁女于大夫而公自主之非礼也
  僖二十五年夏宋荡伯姬来逆妇伯姬鲁女为宋大夫荡氏妻妇人越竟逆妇非礼又见公失礼下主大夫之婚也
  宣五年秋九月齐高固来逆子叔姬自为也曰来者以公自为之主称子者别于先公之女也适诸侯称女适大夫称字尊卑之别不书女归降于诸侯也公因齐得立胁而婚之
  王后归
  桓九年春纪季姜归于京师逆曰王后归曰纪季姜季姜者父母之辞也
  左氏曰凡诸侯之女行唯王后书赵氏曰敬王室也言所以书记其是以著其非天下之母当取之于诸侯其归也当赴告于天下春秋时王室无网少能如此故记此则不书者皆讥也榖梁曰为之中者归之也言鲁为媒居中间导成之所以书之按王后者天下之母不同于诸侯自合书之不关鲁为之中乃书也
  王女归
  庄元年冬王姬归于齐讥与雠为婚主也 十一年冬王姬归于齐
  内女归
  隐二年九月纪履𦈕来逆女冬十月伯姬归于纪七年春王三月叔姬归于纪非夫人也待年于国不与嫡俱行非礼之常所以书也或曰贤之也为庄十二年归于酅起贤而得书亦春秋之法也
  庄十二年春王三月纪叔姬归于酅纪亡以宗庙在酅归奉其祀二十五年夏伯姬归于𣏌不言逆逆者非卿
  僖十五年秋季姬归于鄫
  成九年二月伯姬归于宋
  公榖云妇人谓嫁曰归凡内女嫁为诸侯夫人则书以尊卑敌为之服也
  夫人至
  桓三年秋夫人姜氏至自齐文姜也不言公之以来公亲受之于齐侯也庄二十四年八月丁丑夫人姜氏入哀姜也公羊谓言入言曰难也夫人与公有所要而后入杜氏曰以孟任故榖梁谓入者内弗受也曰入恶入者也以宗庙弗受也公羊得其事榖梁得其义
  宣元年三月遂以夫人妇姜至自齐穆姜也以者言不当以也䘮未一年急于齐援敢于越典礼忍于薄天亲
  成十四年九月侨如以夫人妇姜氏至自齐齐姜也义同宣元年书氏传写误増
  啖氏曰凡夫人初至皆书告于庙也赵氏曰文四年逆妇姜出姜也不书至贬成礼于齐也详见本条昭公娶吴孟子不书至耻娶同姓不告庙也襄公定公哀公并不迎夫人文九年夫人姜氏至自齐非初逆之至不入此例夫人如及会飨
  庄二年冬十有二月夫氏姜氏会齐侯于禚 四年春王二月夫人姜氏享齐侯于祝丘 五年夏夫人姜氏如齐师 七年春夫人姜氏会齐侯于防 冬夫人姜氏会齐侯于榖 十五年夏夫人姜氏如齐十九年秋夫人姜氏如莒 二十年春王二月夫
  人姜氏如莒以上俱文姜
  僖十七年秋夫人姜氏会齐侯于卞声姜也僖公以灭项见止于齐夫人以公故会齐侯参讥也
  文九年春夫人姜氏如齐无父母而归宁故云如讥之也
  啖氏曰凡夫人行皆书比于公也赵氏曰诸侯之女既嫁父母存则归宁不然则否今则不尔故书曰如如者朝聘之名非妇人之事若归宁合礼者则当云宁于某左氏例云夫人归宁曰如某此说非也据经文所书者皆以非礼故也若以文姜如齐为礼则天下无非礼之事矣又书如莒岂是归宁乎榖梁每经下皆云妇人既嫁不逾竟逾竟非礼也若然则父母存岂得绝其归宁乎
  夫人归本国
  文十八年冬夫人姜氏归于齐子赤之母文公夫人
  赵氏曰言归不反之辞也左氏曰夫人出曰归于某据文公夫人归于齐乃是襄仲杀子赤后自归尔不可以此为例若夫人实有罪见出必当云出归于某以示贬不应但云归也
  内女来
  庄二十七年冬𣏌伯姬来伯姬庄公女礼父母在岁一归宁春会于洮冬又来鲁来者不当来也
  僖五年春𣏌伯姬来朝其子参讥之 二十五年夏宋荡伯姬来逆妇 二十八年秋杞伯姬来讥无父母而归也三十一年冬𣏌伯姬来求妇义同荡伯姬
  宣五年冬齐高固及子叔姬来反马也反马遣使者也而高固亲来非礼也见逆未易岁而叔姬亟来亦非礼也
  内女出
  文十五年十有二月齐人来归子叔姬子叔姬齐昭公之妃也生舍无宠昭公卒舍立公子商人弑之而自立执子叔姬季孙行父如晋晋诘齐齐来归子叔姬宣十六年秋郯伯姬来归
  成五年春王正月𣏌叔姬来归榖梁氏曰妇人之义嫁曰归反曰来归
  啖氏曰内女见出皆书曰来归大其事也郯伯姬𣏌叔姬不书嫁而书出或嫁时夫未为君也
  婚姻杂事
  桓三年九月齐侯送姜氏于讙礼送女父不下堂逾竟非礼也庄元年夏单伯逆王姬逆女不书以主雠婚而书 二十四年八月丁丑夫人姜氏入戊寅大夫宗妇觌用币入义见前用币非礼也用者不宜用者也不言及不正其行妇道故列数之也
  成九年夏季孙行父如宋致女女嫁三月使大夫致使卿非也
  
  庄十九年秋公子结媵陈人之妇于鄄遂及齐侯宋公盟
  成八年冬卫人来媵 九年夏晋人来媵 十年夏齐人来媵
  啖氏曰凡媵常事不书公子结为遂事起本也三国来媵非礼也故书
  太子生
  桓六年九月丁卯子同生
  啖氏曰君嫡子生以太子生之礼接之则史书之庄公是嫡夫人之子又以太子生之礼接之故书 赵氏曰太子生多矣曷为书子同礼备故也礼备于嫡是重宗庙记其是以著其非也
  崩薨卒葬第五
  左氏曰凡崩薨来告则书不然则否
  啖氏曰天子卒曰崩诸侯卒曰薨皆臣子之辞外诸侯曰卒卒终也本国不言卒言卒如合终然故异其文公羊氏曰天子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陆氏曰按此说不了何者天子至尊天下称曰崩可也诸侯曰薨则本国臣子言之至于赴告犹曰不禄王史及他国之史则书卒自此以下其家臣赴告并言不禄史官书之则曰卒则在臣子及他国异辞尔何得定配以为品例也自史记汉书以下有爵臣死皆言薨乖失甚矣且鲁史书外诸侯犹言卒况王史乎
  王崩
  隐三年三月庚戌天王崩平王也
  桓十五年三月乙未天王崩桓王也此后庄王僖王不书崩
  僖八年冬十有二月丁未天王崩惠王也
  文公年秋八月戊申天王崩襄王也此后顷王不书崩
  宣二年冬十月乙亥天王崩匡王也
  成五年冬十有一月己酉天王崩定王也
  襄元年九月辛酉天王崩简王也 二十八年十有二月甲寅天王崩灵王也
  昭二十二年夏四月乙丑天王崩景王也
  赵氏曰春秋王崩三不书讥也见王室不告鲁之不赴也王室若告国史当书之不然鲁闻王崩使卿赴吊则知其月日亦当书也哀王室之无人著诸侯之不臣也王室虽不告诸侯闻之自当往嗣王即位皆不书大君即位天下更始当书其即位不能施令于天下但自即位而已不能有号令新政使天下尽知也罪诸侯不臣而莫之承也诸侯视之与不即位同不复重承也哀王道积微而莫之兴也又曰王后世子废兴卒葬之不书何也王室不告诸侯不赴也哀其微也公薨
  隐十一年冬十有一月壬辰公薨桓公与羽父杀之
  桓十八年夏四月丙子公薨于齐齐令彭生杀之
  庄三十二年八月癸亥公薨于路寝
  闵二年秋八月辛丑公薨
  僖三十三年冬十有二月乙巳公薨于小寝
  文十八年春王二月丁丑公薨于台下
  宣十八年冬十月壬戌公薨于路寝
  成十八年秋八月己丑公薨于路寝
  襄三十一年夏六月辛巳公薨于楚宫
  昭三十二年十有二月己未公薨于干侯
  定十五年夏五月壬申公薨于高寝
  啖氏曰凡公薨必书其所详内事重凶变也若遇贼则不地榖梁云公薨不地故也此说是
  赵氏曰公必薨于正寝以就公卿也大位奸之窥也危病邪之伺也若蔽于隐是使小人女子得行其志也夫人薨
  隐二年十有二月乙卯夫人子氏薨桓公母仲子也
  庄二十一年秋七月戊辰夫人姜氏薨桓公夫人文姜僖元年秋七月戊辰夫人姜氏薨于夷齐人以归庄公夫人哀姜闵公之嫡母也
  文四年冬十有一月壬寅夫人风氏薨僖公妾母成风也十六年秋八月辛未夫入姜氏薨僖公夫人声姜文公母也宣八年夏六月戊子夫人嬴氏薨宣公母也
  襄二年夏五月庚寅夫人姜氏薨成公夫人齐姜也 四年秋七月戊子夫人姒氏薨襄公妾母 九年五月辛酉夫人姜氏薨成公母
  昭十一年五月甲申夫人归氏薨昭公妾母
  定十五年秋七月壬申姒氏卒哀公妾母
  哀十二年夏五月甲辰孟子卒昭公夫人
  啖氏曰凡夫人薨必书而不书地妇人无外事薨有常处也其君之妾母仲子则本以夫人礼娶又隐公以桓公为先君之嗣故行夫人䘮礼书薨自成风之后妾母皆僭用夫人礼故亦书薨著其非礼也哀公母定姒卒时子未逾年虽行䘮礼不可加于子凡未逾年君卒亦不书薨故书卒子既未成君故不称夫人也孟子吴女也鲁人耻娶同姓不可书曰夫人姬氏薨而曰孟子卒
  赵氏曰若薨于外则书地记事实也榖梁云夫人薨不地地故也故谓被杀此说非也假如夫人归宁死于外岂得云不地乎且君皆记其寝被杀则不言地隐公是也桓公在齐被杀而亦书地故知在外薨不以有故无故皆当书地理甚昭然
  未逾年君卒
  庄三十二年冬十月己未子般卒
  文十八年冬十月子卒子赤也襄仲杀之
  襄三十一年秋九月癸巳子野卒毁也
  昭二十二年冬十月王子猛卒言王明当嗣也言子未逾年也言猛别群王子也
  啖氏曰凡未逾年君卒皆书曰卒言嗣先君未成君也故不书崩薨而曰卒先君未葬则名之既葬则不名子亦是也外诸侯未逾年而卒则不书异于内也
  赵氏曰子般子赤以被杀故不书地义与隐同
  诸侯卒
  赵氏曰春秋记诸侯卒著易代也不曰薨异外内也与鲁异也名之降于天子也
  隐三年八月庚辰宋公和卒具月日为正 七年春王三月滕侯卒无日 八年夏六月己亥蔡侯考父卒 辛亥宿男卒同月
  桓五年春正月甲戌己丑陈侯鲍卒二日卒之疑也 十年春王正月庚申曹伯终生卒以后此等皆不具
  僖四年夏许男新臣卒脱月 七年七月曹伯斑卒无日十四年冬蔡侯肸卒脱月
  宣九年九月辛酉晋侯黒臀卒于扈
  成十三年五月曹伯庐卒于师
  襄七年十有二月郑伯髠顽如会未见诸侯丙戌卒于鄵 十八年冬十月曺伯负刍卒于师 二十五年十有二月吴子遏伐楚门于巢卒 二十六年八月壬午许男甯卒于楚
  昭二十三年夏六月蔡侯东国卒于楚 二十五年十有一月己亥宋公佐卒于曲𣗥
  定四年五月𣏌伯成卒于会
  赵氏曰凡诸侯同盟名于载书朝会名于要约约事之简牍若今会计文牒等也聘告名于简牍使使来聘及有告命之事皆有简书也故于卒赴可知而纪也非此则否示详慎也左氏云凡诸侯同盟故薨则赴以名此例于理不安岂有臣子正当创巨痛深之日乃忍称君之名礼固不尔且礼篇所录亦云寡君不禄而已据春秋诸侯卒不同盟者凡五十二人九人不书名馀并书名九人卒不书名检寻事迹并无朝会聘告所以不知其名是其眀证也诸侯卒于他国蔡侯东国卒于楚之类及卒于会卒于师则书之卒其封内亦书之晋侯卒于扈宋公卒于曲𣗥是也公羊云诸侯卒其封内不地有何理哉解晋侯即云欲会故也解宋公即云忧内故也今按馀国君更无书地者是知诸侯卒不于其国都例书地尔如鲁卿卒于垂卒于狸蜃之类天子大夫卒
  隐三年夏四月辛卯尹氏卒
  文三年夏五月王子虎卒
  定四年秋刘卷卒
  赵氏曰臣无外交之礼今死而赴故书以讥
  内大夫卒
  赵氏曰外大夫卒春秋不书书内大夫吾史也尊吾命卿所以尊王命也不书葬降于君也
  啖氏曰鲁卿既王命皆书卒隐公摄位不请命大夫故未命之卿亦书卒眀非怠慢也挟无骇是也馀公则不命之卿无书卒者责不尊王室也桓十一年柔会盟于折庄三年溺会伐卫并不书卒叔肸非卿而书弟卒美其得弟道特加之也公孙敖既奔书卒为䘮归赴也大夫卒于他国则书国诸出聘者经虽无其事理须然也卒于鲁地则书地仲遂公孙婴齐是也程子曰诸侯之卿必受命于天子当时不复请命故诸侯之卿皆不书官不与其为卿也称公子以公子故使为卿也唯宋王者后得命官故独宋卿书官卿者佐君以治国其卒国之大事故书于此见君臣之大义或日或不日因旧史也古史记事简略日月或不备春秋因旧史有可损而不能益也
  愚按凡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之子不可复言公孙则以王父字为氏礼诸侯之卿命于天子平王东迁诸侯无复请命故隐桓及庄之初如无骇挟之类不书族者未赐也未赐族而身为大夫则称名而已其后不待赐而诸侯自予之矣如宋立华氏之类内女卒
  庄四年三月纪伯姬卒 二十九年冬十有二月纪叔姬卒归于酅者
  僖九年秋七月乙酉伯姬卒公羊云许嫁故以成人之䘮治之 十六年夏四月丙申鄫季姬卒
  文十二年二月庚子子叔姬卒书卒书同伯姬赵氏曰时君之女故曰子以别非先君之女也
  成八年冬十月癸卯𣏌叔姬卒
  襄三十年五月甲午宋灾宋伯姬卒
  啖氏曰内女为诸侯之夫人则书卒以公为之服故也礼诸侯绝期故无服唯适国君者为之服大功九月以其尊卑敌故榖梁云外夫人书卒者适诸侯则尊同以吾为之变故卒之此说是也许嫁为夫人者亦然凡内女为诸侯夫人而不书卒时鲁公非其兄弟及兄弟之子也𣏌叔姬虽出犹书为䘮归𣏌故也杞伯来逆叔姬之䘮以归
  外夫人卒
  庄二年秋七月齐王姬卒
  啖氏曰外夫人卒不书书王姬者鲁主婚公为之服也主其嫁则有兄弟之恩故服也榖梁云为主者卒之是也公羊同庄十一年王姬不书卒者不为之服故不书义可见也 赵氏曰记是以著非也记二年是十一年非也
  王葬
  赵氏曰凡天王葬不会则不书著不臣也记是以著非也平王不书葬
  庄三年五月葬桓王王崩至是七年左氏曰缓也公榖曰改葬也此后庄王僖王惠王并不书葬
  文九年二月辛丑葬襄王七月而葬此后顷王不书葬
  宣三年春葬匡王三月而葬此后灵王不书葬
  昭二十二年六月葬景王三月而葬
  啖氏曰凡天王之葬鲁往会则书不书者皆不会也故平王之葬不书而有武氏子来求赙是其证也榖梁云天子志崩不志葬必其时也举天下而葬一人其义不疑也言合七月之礼悉不书也公羊同盖见书葬者多不得礼言不合七月之礼故有此说尔且襄王之葬正合礼何以书乎 杜氏曰万国之数至众封疆之守至重故天子之䘮诸侯不得越竟而奔修服于国卿往吊送既葬卒服而除凶胡氏曰按周书康王之诰太保率西方诸侯入应门左毕公率东方诸侯入应门右再拜趋出王反䘮服此奔成王之䘮者安得以为修服于国而可乎故周人有䘮鲁人有䘮周人往吊谓使人可也鲁人不往谓当亲之者而不可使人代也诸侯岁时朝聘会同或从兵革之事越竟逾时不以为难何独难于奔䘮而薄君臣始终之义哉
  公葬
  赵氏曰葬称我君举其谥也臣子之敬辞
  桓十八年冬十有二月己丑葬我君桓公贼在异国凡九月乃葬
  闵元年夏六月辛酉葬我君庄公十一月乃葬乱故也
  文元年夏四月丁巳葬我君僖公五月 十八年六月癸酉葬我君文公五月
  成元年二月辛酉葬我君宣公五月 十八年十二月丁未葬我君成公五月
  襄三十一年十月癸酉葬我君襄公五月
  定元年秋七月癸巳葬我君昭公八月乃葬 十五年九月丁巳葬我君定公雨不克葬戊午日下昃乃克葬正月而葬国君不当无雨备故讥不克葬若合为雨止则当不书故榖梁曰雨不克葬䘮不以制也
  啖氏曰凡公葬皆书唯隐公闵公不书者言贼不讨如不葬然也公羊云君弑贼不讨不书葬以为无臣子也穀梁云君弑贼不讨不书葬以罪下也此说皆是也凡未逾年之君不书葬无子不列序于庙故也公羊云未逾年之君有子则庙庙则书葬无子则不庙不庙则不书葬此说是也
  夫人葬
  庄二十二年春王正月癸丑葬我小君文姜桓公夫人七月乃葬
  僖二年夏五月辛巳葬我小君哀姜庄公夫人齐所杀十一月乃葬文五年三月辛亥葬我小君成风僖公妾母五月而葬 十七年夏四月癸亥葬我小君声姜僖公夫人文公母九月而葬宣八年冬十月己丑葬我小君敬嬴雨不克葬庚寅日中而克葬宣公妾母五月而葬
  襄二年七月己丑葬我小君齐姜成公夫人三月而葬 四年八月辛亥葬我小君定姒襄公妾母逾月而葬 九年秋八月癸未葬我小君穆姜宣公夫人成公母四月而葬
  昭十一年九月己亥葬我小君齐归昭公母也五月而葬定十五年九月辛巳葬定姒哀公妾母三月而葬
  啖氏曰凡夫人葬皆书仲子不书葬者桓公母隐二年卒以诸侯不二嫡虽用夫人礼犹不列于庙也别筑宫是也自文公葬成风之后乃有二夫人祔庙非礼也定姒之葬不书小君以子未逾年故也哀公未逾年子未成君故母亦未成夫人后立于庙故书葬赵氏曰孟子昭公夫人不书葬者以其与鲁同姓不可列于庙
  诸侯葬
  赵氏曰凡诸侯葬皆如我之辞何也不言某国葬某公志我大夫之往会葬也生尝游好死不予葬君子薄之记其是以著其非也
  隐五年夏四月葬卫桓公被弑十五月而葬 八年八月葬蔡宣公三月
  桓十一年秋七月葬郑庄公三月 十七年秋八月癸巳葬蔡桓侯三月而葬盖蔡季请王谥
  庄九年秋七月丁酉葬齐襄公被弑九月而葬 二十一年冬十有二月葬郑厉公
  僖十八年秋八月丁亥葬齐桓公九月乃葬乱故也 二十七年秋八月乙未葬齐孝公三月
  文六年春葬许僖公 冬十月公子遂如晋葬晋襄公三月
  宣十年六月公孙归父如齐葬齐惠公三月 十二年春葬陈灵公贼讨国复二十一月乃葬
  成三年正月辛亥葬卫穆公六月 二月乙亥葬宋文公七月 四年夏四月葬郑襄公二月
  襄十六年春王正月葬晋悼公三月 十九年正月葬曹成公四月 冬葬齐灵公 三十年冬十月葬蔡景公世子般弑之十月乃葬
  昭六年正月葬秦景公七月 八年冬十月壬午葬陈哀公十月乃葬国灭故也 十年九月叔孙舍如晋葬晋平公三月 十一年春王二月叔弓如宋葬宋平公三月 十二年五月葬郑简公三月 十三年冬十月葬蔡灵公国复乃葬凡三十一月 十六年冬十月葬晋昭公三月 二十六年春王正月葬宋元公三月 二十八年春王三月葬曹悼公六月 六月葬郑定公三月 三十年秋八月葬晋顷公三月
  定四年七月葬𣏌悼公三月 八年九月葬陈怀公三月九年六月葬郑献公二月
  哀二年冬十月葬卫灵公七月 四年冬十有二月葬蔡昭公被杀十一月而葬 九年春王二月葬𣏌僖公二月十年五月葬齐悼公三月
  啖氏曰凡诸侯葬鲁往会则书之其有书葬不书往者往者非卿也吴楚之君不书葬者不可言葬楚某王也公羊云吴楚之君不书葬者避其号也此说是也榖梁云变之不葬者三一曰失德不书葬按时君失徳而书葬不失德而不书葬者多矣不可通也二曰贼未讨不书葬本施于鲁不及他国他国则从会不会之例但贼当国者多不得依常礼终不可为例也三曰国灭不书葬言无人葬之也公羊云诸侯记卒记葬者有天子存不得必其时也按自为鲁会故书何关不得必其时诸侯及时自葬无待天子命之礼何故云不必哉五等诸侯本国臣子皆称之曰公葬既不请王命因而私谥为公王礼诸侯薨诸侯皆合请王谥从而书之以见非礼按史记世本左氏传蔡之诸君皆谥为侯经则皆称公者以其私谥与僭同也唯蔡桓称侯盖告王请谥故特书之明得礼也外大夫葬
  庄二十七年秋公子友如陈葬原仲
  定四年秋葬刘文公
  啖氏曰陈原仲之葬书者见季友私事出境也 赵氏曰刘文公天子畿内诸侯列国不当与行交往之礼今会其葬非礼也
  内女葬
  庄四年六月乙丑齐侯葬纪伯姬赵氏曰嫌国亡则非夫人故志之目齐侯见其灭图之恶而葬之得礼 三十年八月癸亥葬纪叔姬归于酅者义与伯姬同也
  襄三十年秋七月叔弓如宋葬宋共姬为灾而死高其志行使卿往会所以书之
  啖氏曰凡内女之葬不书书者皆非常也
  杂丧事
  啖氏曰凡他国以䘮事来皆非常乃书杂䘮事合礼者皆常事不书隐元年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仲子絷惠公而言故正其名不曰夫人而曰惠公之仲子妾称也以天王之尊下赗诸侯之妾其恶可知三年秋武氏子来求赙交讥之
  文元年二月天王使叔服来会葬会僖公葬记是以著非也 五年春王正月王使荣叔归含且赗承上文成风薨故不言来义同惠公仲子 三月王使召伯来会葬会成风葬也义同归赗 九年冬秦人来归僖公成风之禭妾母系子而言耳非兼禭也 十五年夏齐人归公孙敖之丧
  成九年春王正月𣏌伯来逆叔姬之丧以归
  襄三十一年冬十月滕子来会葬非礼也
  定十五年夏邾子来奔丧义同襄三十一年 九月滕子来会葬
  丧礼总论
  啖氏曰古者君丧皆斩衰三年小君丧则齐衰周年故礼曰大夫居倚庐士居垩室其吉事盟会征伐朝聘冠昏燕享皆不可衰麻从事若鲁公伯禽以戎冦来侵不得已而讨之自此以后失礼之国引以为比渐染成俗既卒哭金革无避久已然矣春秋失礼更甚故不可胜讥但引其年月即知居丧行吉事尔至于未逾年不称子桓十三年卫侯战于纪是也逾年而未葬亦不当朝会用兵及在丧而吉闵二年吉禘于庄公是也居丧昏庄二十三年公如齐纳币之类是也及未葬出会僖元年宋子盟于葵丘之类是也当时犹以为怪故唯讥此数事而已其恶大也馀则不复一一罪之不可胜书也古者大夫士居丧致事于君君亦不夺其亲春秋时世卿既多承袭不复循丧纪此亦览文可知亦不复具讥也 赵氏曰凡诸侯在丧而有竟外之事以丧行者称子以吉行者称爵志恶之浅深也
  朝聘如第六
  啖氏曰人君相见曰朝使使致问曰聘此皆受之于庙以重礼也他国来鲁朝聘皆书之朝朝也以朝时相见也聘问也鲁君及卿往他国则曰如如往也
  赵氏曰朝聘诸侯必有昏姻之好疆埸之理故王者不绝其交焉春秋之代则多自于党仇矣皆国之大事故君子志之其邪正则存乎其文矣各详见本经下
  
  𨼆十一年春滕侯薛侯来朝
  桓二年春滕子来朝 秋七月𣏌侯来朝 六年冬纪侯来朝 七年夏榖伯绥来朝邓侯吾离来朝九年冬曹伯使其世子射姑来朝 十五年夏邾人牟人葛人来朝
  庄五年秋郳黎来来朝 二十三年夏萧叔朝公始封附庸之君故书字公时在榖故不言来
  啖氏曰凡书朝皆人君也礼所谓诸侯相朝两君相见也 赵氏曰穀梁云天子无事诸侯相朝时正也考礼修德以尊天子也按春秋诸侯不事天子自以强弱相制无考礼修徳之事左氏云凡诸侯即位小国朝之此乃春秋事霸者之礼非常事也公羊曰诸侯来曰朝按诸侯以他事来者多矣不可悉云朝 凡朝聘同时至同行礼则列序之滕侯薛侯是也一前一后不同行礼则各书之谷伯邓侯是也 胡氏曰周礼行人凡诸侯之邦交殷相聘也世相朝也然谓之殷则得中而不过谓之世则终诸侯之世而一相朝其为礼亦节矣周衰典礼大坏诸侯放恣无礼义之交唯强弱之视以鲁事观焉或来朝而不报其礼或屡往而不纳以归无合于中聘世朝之制矣且列国于天子述所职者盖阙如也而自相朝聘可乎此其大义也馀不合礼者悉说见本经下
  诸侯非朝事来者
  桓五年冬州公如曹左氏曰淳于公如曹度其国危遂不复 六年春正月寔来左氏曰自曹来朝书曰寔来不复其国也 按寔州公名
  庄三十一年六月齐侯来献戎捷赵氏曰谬闻当云齐人僖二十九年春介葛卢来介东夷国葛卢其君名不称朝时公在会不见公且不能行朝礼 冬介葛卢来以未见公故复来
  襄十八年春白狄来 三十一年冬十月滕子来会葬非礼也
  定十五年夏邾子来奔丧非礼也 九月滕子来会葬非礼也
  啖氏曰凡诸侯来而非朝者各书其事皆讥之也介葛卢白狄不行朝礼又无他事故但曰来
  
  啖氏曰聘者致君命也主人受之于庙以重礼也 赵氏曰礼以通好曰聘公羊云大夫来曰聘按大夫以他事来者多矣不可悉云聘
  王臣来聘
  隐七年冬天王使凡伯来聘 九年春天王使南季来聘
  桓四年夏天王使宰渠伯纠来聘 五年夏天王使仍叔之子来聘 八年春天王使家父来聘
  庄二十三年春祭叔来聘啖氏曰不言使见其专往也书聘明其假王命以外交也
  僖三十年冬天王使宰周公来聘
  宣十年秋天王使王季子来聘
  啖氏曰周礼云天子时聘以结诸侯之好穀梁云聘诸侯非正也言天子不当聘诸侯殊误矣 按是时诸侯无王而王室下聘春秋所书皆伤之也此其大义也馀各见本经下外大夫聘
  隐七年夏齐侯使其弟年来聘兄弟先公之子不称公子见其以弟之爱而见宠任也
  桓三年冬齐侯使其弟年来聘
  庄二十三年夏荆人来聘夷狄朝聘称人君臣同辞是时楚始通未成其礼故书法如此后曰楚子使椒则彼浸浸乎中国之物章矣故亦实录之非美其能自通中夏而渐进之之说二十五年春陈侯使女叔来聘陆氏曰诸侯大夫王赐之圻内邑以
  为号使仍归国者皆书族书字郑祭仲单伯陈女叔是也
  僖三十三年春齐侯使归国父来聘
  文四年秋卫侯使𡩋俞来聘九年冬楚子使椒来聘不称氏义见名位例 十二年秋秦伯使术来聘
  赵氏曰春秋之辞简严凡言聘则知君使矣曷为称其君以别乎不当称使者也
  诸书来不言君使者
  隐元年冬十有二月祭伯来左氏云非王命 二年九月纪履𦈕来逆女下言伯姬归于纪足知为君逆不假言使 三年秋武氏子来求赙左氏云王未葬故不言使
  桓八年冬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
  庄二十三年春祭叔来聘私行假言聘
  闵元年冬齐仲孙来 二年冬齐高子来盟
  僖四年夏楚屈完来盟于师盟于召陵
  文九年春毛伯来求金左氏云王未葬故不书使 十五年三月宋司马华孙来盟
  啖氏曰凡外臣来不言君使者皆有义
  
  啖氏曰凡公及内卿往他国朝聘皆书曰如非卿则不书若会葬则但书彼葬而已会葬非卿但书非葬 赵氏曰凡内朝聘称如以异外也周之制朝聘也有数春秋毕书之见如京师之简也所以伤王室之微著诸侯之不臣也凡书会遇亦如之 王伯厚曰公如京师非礼也晋楚可以言如京师不可以言如于是朝觐之礼废矣 按京师亦言如夷之于列国矣列国书如者实朝也而不书者不与其朝也如京师者实以他事非朝也故直书如者以著其慢也
  公如
  隐观鱼于棠五年庄如齐观社二十三年夏 如齐纳币二十二年冬 如齐逆女二十四年夏 朝于王所者二 僖二十八年夏践土 冬壬申河阳 如京师者一 成十三年三月 如齐者十 僖十年正月 十五年正月 三十三年十月 宣四年秋 五年春 九年春正月 十年春 十年夏 昭二十七年春 二十七年冬 与夫人者一 桓十八年春 如晋者二十 文三年冬 十三年冬 成三年夏 四年夏四月 十年秋七月 十八年 襄三年春 四年冬 八年正月 十二年冬 二十一年春正月昭五年春 十五年冬 至河乃复者六 昭二
  年冬 十二年三月 十三年冬 二十一年冬二十三年冬有疾 定三年正月 次于干侯者二昭二十八年春 二十九年春 如楚者二 襄
  二十八年十一月 昭七年三月
  啖氏曰凡公行书其事者皆非常也若合常礼则但言如某 今按但言如某而不书其事若如齐如晋之类即知是朝于大国是乃常事故不烦更言其事非以为合礼而录之也
  卿如
  啖氏曰凡卿行除盟葬之外若有书其事者皆非常也逆女者二 桓三年公子翚 成十四年叔孙侨如致女者一 成九年季孙行父 告籴者一 庄
  二十八年臧孙辰 乞师者一 僖五年公子逆私出竟者一 庄二十七年公子友如陈葬原仲纳币者一 文二年冬公子遂丧娶 并书使介者二文十八年公子逆叔孙得臣 定六年季孙斯叔
  孙何忌
  外相如
  桓五年夏齐侯郑伯如纪 冬州公如曹
  赵氏曰外相如不书凡书皆讥也
  会盟第七
  会者王合诸侯之名也周礼曰时会以发四方之禁谓王将有征讨之事非时合诸侯以禁止天下之不义其后诸侯相见于外亦曰会谓彼此俱不在国中春秋之世鲜复王事凡书会皆讥也诸侯之离合始于两君相见而终于伯者主会或以结好或以兴戎君子志之以谨世故而美恶则存乎其文矣
  会伐会侵入侵伐例
  公会
  隐二年潜 九年防 十年中丘 十一年时来桓元年垂 二年稷成宋乱 三年正月嬴 六月郕 九月讙 六年四月郕十年桃丘 十一年九月夫钟 十二月阚 十二年八月虚 十二月龟 十四年曹 十五年艾 十六年曹 十八年泺 庄二十七年城濮 僖元年八月柽齐桓公主会谋郑故也 十一年夏阳谷夫人与焉非礼也十三年夏咸淮夷病𣏌故且谋王子带之难也以下俱齐主会 十六年淮谋鄫且东略也 二十八年温晋文公主会讨不服也讳会天王也 文十三年冬沓卫会公 十二月棐郑会公 宣元年平州 七年黑壤成十二年琐泽 十六年沙随 襄五年戚晋悼公主会会吴且命戍陈也 七年鄬谋救陈也 十年柤会吴 十一年萧鱼郑服也 十六年溴梁晋平公初立诸侯在而大夫盟诸侯失政也 二十一年商任锢栾氏也 二十二年沙随复锢栾氏也 二十四年夷仪将伐齐也时栾盈在齐 定八年瓦十年夹谷 十四年牵 哀七年鄫 十二年夏槖皋 秋郧 十三年黄池
  外相会
  桓二年邓蔡郑 庄十三年北杏齐桓始霸平宋乱僖三年阳谷定江黄之交申伐楚之约 二十一年盂宋襄公图霸反为楚所执 文十一年扈 宣九年扈 十一年攒函 昭四年申楚䖍主会 定四年洮
  公会外大夫
  啖氏曰凡公与他国卿盟则耻之会则不耻故蜀之会书楚公子婴齐澶渊之会书郑良霄左氏言澶渊之会赵武不书尊公也若如此良霄何不尊公乎盖时会者非赵武别是未命之卿尔穀梁之义蜀之会以书公为婴齐伉至于处父高傒又以不书公为伉理亦自相反也
  大夫会诸侯
  庄十四年冬单伯会齐侯宋公卫侯郑伯于鄄宋服故也 文元年公孙敖会晋侯于戚 十六年季孙行父会齐侯商人于阳谷齐侯弗及盟 宣十四年公孙归父会齐侯于谷胡氏曰以国君而降班以会外臣以外臣而出位以伉诸侯 十五年公孙归父会楚子于宋 襄五年仲孙蔑卫孙林父于善道哀六年叔还于柤俱会吴 昭九年叔弓会楚子于陈 定十年齐侯卫侯郑游速会于安甫
  大夫会
  文十一年夏叔仲彭生会晋郤缺于承筐 宣十五年仲孙蔑会齐高固于无娄 成五年叔孙侨如会晋荀首于谷 十五年诸侯之大夫于钟离 襄二年秋七月于戚冬于戚遂城虎牢 八年于邢丘十四年春正月于向冬于戚 二十七年夏于宋秋七月辛巳豹及诸侯之大夫盟于宋 二十年冬于澶渊宋灾故 昭元年于虢 十一年于厥慭 二十五年夏于黄父 二十七年秋于扈皆诸国之大夫襄十九年叔孙豹会晋士匄于柯 昭三十一年季孙意如会晋荀跞于适历
  
  古有遇礼公羊曰不期也穀梁曰不期而会曰遇此遇之本义也当时简礼而会亦曰遇则非相遇而特从省易以遇礼相见者尔
  隐四年鲁宋于清 八年宋卫于垂 庄四年齐陈郑于垂 二十三年鲁齐于榖 三十年鲁齐于鲁济 三十二年宋齐于梁丘
  穀梁为桓十年传云不遇者志不相得遂云遇为志相得谬矣公羊又云遇者一君出一君邀之亦非
  
  赵氏曰王纲坏则诸侯⿱㳄心 -- 恣而仇党行故干戈以敌雠盟誓以固党天下行之遂以为常若王政举则诸侯莫敢相害盟何为焉贤君立则信著而义达盟可息焉观春秋之盟有以见王政不行而天下无贤侯也
  两盟
  隐元年鲁邾于蔑 二年秋鲁戎于唐 冬纪莒于密 三年齐郑于石门 六年鲁齐于艾 桓元年鲁郑于越 二年鲁戎于唐 十二年冬鲁郑于武父 十七年鲁邾于趡 庄十三年鲁齐于柯 二十三年鲁齐于扈 闵元年鲁齐于落姑 文三年鲁晋于晋 十七年鲁齐于榖 襄三年鲁晋于长樗 定七年齐郑于咸 齐卫于沙 八年卫郑于曲濮
  参盟
  隐八年宋齐卫于瓦屋 桓十二年夏鲁杞莒于曲池 秋鲁宋燕于谷丘 十七年鲁齐纪于黄 僖二十五年鲁卫莒于洮 二十六年鲁莒卫大夫于向
  同盟
  庄六年同盟于幽齐桓公始霸也 二十七年同盟于幽申霸令也 僖二年盟于贯结江黄也 五年夏诸侯盟于首止定王世子也 七年盟于𡩋母修礼于诸侯诸侯官受方物 八年盟于洮而服郑王人与盟非礼也 九年盟于葵丘壹明天子之禁也十五年盟于牡丘将救徐也 十九年盟于曹南
  鄫子会盟于邾使邾子执而用之宋襄公始霸而无道也 二十一年盟于濮释宋公时宋公为楚所执也 二十七年盟于宋诸侯以霸事楚也 二十八年盟于践土晋文公胜楚而宗诸侯也 文七年盟于扈晋襄初立大夫出盟而鲁后至 十四年同盟于新城 十五年盟于扈将讨齐而受赂不克而还宣十一年楚陈郑盟于辰陵楚庄霸中国也 十
  七年同盟于断道郤克以私怒将伐齐也 成五年同盟于虫牢 七年同盟于马陵 九年同盟于蒲徳则不竞寻盟为事也 十五年同盟于戚讨曹负刍也 十七年同盟于柯陵 襄三年同盟于鸡泽晋悼公为郑服故且欲修吴好也 九年同盟于戏十一年同盟于亳城北皆为服郑故也皆晋悼公 二
  十年盟于澶渊晋平公 二十五年同盟于重丘受齐崔杼赂而许之成 昭十三年同盟于平丘欲示威以服贰 二十六年齐莒邾𣏌盟于鄟陵谋纳公也定四年盟于皋鼬侵楚无功
  齐桓公非受命为伯假同盟之礼以率诸侯同奖王室自是始有盟主其后皆相袭为之而善恶各系其事啖氏曰凡同盟者谓其盟辞同也如言同奖王室之类载书之内众国共其信誓无彼此之异乃同盟也凡诸侯及王臣盟皆讥也此解不特言诸侯盟者臣无疑君之理故王臣在会但会而已多不与盟而其时或有王臣与诸侯盟皆书以示讥交讥之也 赵氏曰公羊云同盟者同欲也予谓小国被制而至岂皆同欲穀梁云同尊周也同外楚也且盟会之辞固当云同救灾恤患劝善止恶等辞岂止尊周外楚一辞而已又曰凡经不书盟而左氏言盟者皆非也 王伯厚曰溴梁之盟大夫无君申之会诸侯皆狄春秋之大变也有鸡泽之盟而后有溴梁之盟有宋之盟而后有申之会君臣夷夏之分谨其微而已
  公与大夫盟
  庄九年公及齐大夫盟于蔇纳雠人之子降礼而盟大夫故书公又言大夫以明非大夫之罪也所以异于高徯及处父也 二十二年及齐高徯盟于防高徯伉也 文二年及晋处父盟处父伉也不书地在晋都 凡不书公皆以示耻下放此 文二年及苏子盟于女栗私盟王臣 成三年及荀庚盟 及孙良夫盟 十一年及郤犨盟 襄七年及孙林父盟 十五年及宋华向盟于刘 隐元年及宋人盟于宿八年公及莒人盟于浮来 僖十九年会陈人蔡人楚人郑人盟于齐 二十九年会王人晋人宋人齐人陈人蔡人秦人盟于翟泉 成二年公及楚人秦人宋人陈人卫人郑人齐人曹人邾人薛人鄫人盟于蜀 凡书人者啖赵以为皆大夫
  陆氏曰齐高徯晋处父俱书名以其霸国之强以臣敌君故罪之也他则皆自以屈礼而与之盟故但书人而已
  大夫特盟外诸侯
  如桓十一年柔会宋公陈侯蔡叔盟于折之类凡九事
  赵氏曰凡大夫特盟公侯非礼也 陆氏曰言特者明更有诸侯则可兼大夫也言公侯者明可以会子男也大夫盟
  如文八年公子遂会晋赵盾盟于衡雍之类凡六事
  外人盟
  如桓十一年齐人卫人郑人盟于恶曹之类凡六事
  来盟
  桓十四年郑伯使其弟语 闵二年齐高子 僖四年楚屈完 文十五年宋司马华孙 宣七年卫侯使孙良夫
  莅盟
  僖三年公子友如齐 文七年公孙敖如莒 昭七年叔孙婼如齐 定十一年叔还如郑
  啖氏曰他国来鲁盟者曰来盟鲁往他国盟者曰莅盟皆为盟而行故直以盟为文也若因朝聘而盟者则先书聘书如后乃言盟
  
  啖氏曰凡和而不盟曰平 约言而退曰胥命



  春秋凡例卷上
<经部,春秋类,春秋辑传>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