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集传纂例/卷之六
卷六
编辑○都叙会例第十八
编辑啖子曰:凡朝聘盟会用兵,皆有会例,今总论之。非朝聘盟会用兵,亦有列爵位之处,同用此例。天子大夫士虽微,亦在诸侯上,尊王室也。〈僖八年公会王人、齐侯云云盟于洮之类,是也。〉盟会则会主为首,用兵则主兵者为首。〈不以班爵也。〉附庸主兵,亦在列国上,邾人、郑人伐宋是也。〈在隐五年。〉大夫主兵,则不在诸侯上,会荀偃是也。〈襄十六年叔老会郑伯、荀偃云云伐许之类,是也。〉馀皆以国小大为次。当时失礼,故不依爵命。夷狄常在中国下,义可知也。齐太子光,或在小国上,非礼也,故因书以示讥。卿未王命者,曰某人,而在既命者下。向之会〈在襄十四年〉,齐人、宋人在卫北宫括、郑公孙虿上,澶渊之会〈在襄二十六年〉,晋人在郑良霄上,非礼也,故因书以示讥。陈本在卫下,齐桓霸后〈庄十五十六年〉,乃序卫上,盖齐桓以其近楚,故优宠之,令来属也。杜元凯云:或问曰:诸侯之会先后何如?答曰《左氏》云叔孙豹曰宋卫吾匹也,又曰诸侯之会,寡君未尝后卫君。据此鲁在卫上,宋先代之后,其国又大,襄公复曾一合诸侯,则卫当次在宋下。凡朝聘,同时至同行礼,则列序之,滕侯、薛侯是也〈隐十一年〉。一前一后,不同行礼,则各书之。谷伯、邓侯是也。〈桓七年谷伯绥来朝,邓侯吾离来朝。〉故《穀梁》云直,言同时也,〈谓四时之时也。〉累数皆至也。是也。凡会盟以国为地者,国主亦与会,〈桓二年蔡侯郑伯会于邓,襄二十七年晋楚会于宋之类,是也。〉省文从可知也。
赵子曰:凡盟会侵伐城等,前已列序而又须重言者,皆前目后凡。〈前目谓列序宋公、郑伯、杞子之类,后总言诸侯,从可知也。〉凡公再与他国序,〈谓已会毕又盟。〉则但言诸侯盟于首止,〈僖五年公及齐侯云云会王世子于首止,诸侯盟于首止。〉诸侯盟于葵丘。〈义同首止,在僖九年之类,是也。〉鲁卿再与他国序,则再言其名,豹及诸侯之大夫盟,〈襄二十七年叔孙豹会晋赵武、楚屈建云云于宋,辛巳豹及诸侯之大夫盟。所以然者,卿恐涉他臣,故言豹。〉公则无二也。〈不假重言公也。〉皋鼬之盟,再序独言公者,以盟会异处,〈定四年三月公会刘子、晋侯于召陵侵楚,五月公及诸侯盟于皋鼬,即召陵诸侯也。〉故须言公以审之。重丘之盟,〈襄二十五年公会晋侯宋公云云于夷仪,八月诸侯同盟于重丘,即夷仪之诸侯。〉盟会亦异处,不言公者,以言同盟,并会可知也。〈言同,则与会者皆盟也。〉凡召盟而后至,则曰会盟,鄫子是也。〈僖十九年宋人、曹人、邾人盟于曹南,鄫子会盟于邾。〉召伐而后至,则曰会伐,单伯会伐宋是也。〈庄十四年齐人、陈人、曹人伐宋,单伯会伐宋是也。〉凡归未及国而会围,则曰遂。曹伯遂会诸侯围许是也。〈僖二十八年公会晋侯云云于温,时曹伯襄被执,晋文释之,遂会诸侯也。〉亦为已举诸侯,故但书会,从省文也。屈完不言会者,〈僖四年公会齐侯宋公云云伐楚,次于陉,屈完来盟于师。〉本非召盟,又非其君使请盟,故特异其文。凡非召盟而来,既会乃谋盟,则先言如会如师,后乃言盟袁侨,〈襄三年公会单子晋侯云云同盟于鸡泽,陈侯使袁侨如会,戊寅叔孙豹云云及陈袁侨盟。〉国佐。〈成二年季孙行父会晋郤克云云及齐侯战于鞍,齐师败绩,齐侯使国佐如师,己酉及国佐盟于袁娄之类,是也。〉凡他国自盟会,多不书卿名,唯昭二十七年晋士鞅、宋乐祁犁、卫北宫喜、曹人、邾人、滕人会于扈,定十年冬齐侯、卫侯、郑游速会于安甫,书名,馀皆不书,谓告辞例不具其名。于扈会为纳公〈昭公〉,故独具安甫,则不详其事迹。〈三传俱无事迹。〉然则外盟会不书卿名者,乃是其常,而左氏妄为义说,〈左氏见外盟会书人者,多言贬。〉何不寻前后大例乎?征伐会盟,自僖公以前诸国卿书名者至少,文公之后则多也。成公之后,齐、晋、宋、卫、陈、蔡、郑等七国,唯三两会书人,馀并书卿名,盖东周之初,诸国皆不请命,及霸者渐兴,则多请命以争长,又远事难详,或有遗落,所谓传闻异辞也。文、宣间三十年中,经书人者多矣,《左氏》言其名氏而言贬之,以他时虽有此类,不书为义说。夫子岂于此时偏贬诸卿?又贬之而不名,是隐其恶也,何名贬乎?凡鲁与一两国盟及用兵,而言及者,乃是鲁为之主。〈说在盟例。〉若诸国大会,而盟及用兵,悉是盟主所召,故往就之,非鲁起意,故悉不言及。唯僖四年云及江人黄人伐陈,是齐所命以伐,我及江黄人同行耳,非鲁主也。据上言齐人执辕涛涂,义即可知。又僖五年公及齐侯、宋公会王世子于首止,尊王世子,齐不敢为会主,故不言会齐侯,而言及也。并变例也。凡外诸侯自盟及侵伐,皆以谋主居首,义即可知,无会及之异。唯三十三年晋人及姜戎败秦师于甗者,衍及字耳。僖三十二年卫人及狄盟,缘就狄国中,不可言卫人盟于狄故也。凡鲁会盟主之盟〈谓大会也〉,若于会日便盟者,即但云某日公会某侯盟于某;若既行会礼,别日又集而盟,则书日以隔之,以明会后更盟也。〈文十四年公会宋公云云,癸酉同盟于新城,是也。〉与他国战亦然。〈凡战伐,例书日。若不行会礼,但合战,则云某日会某及某战。成二年鞍战,是也。若先行会礼,别日合战,则书日以隔之。桓十三年公会纪郑及齐战,是也。〉若鲁与他国同侵伐,不行会礼,而便侵伐者,则但言会某伐某。〈桓十六年公会宋公伐郑之类也。〉若成会礼,而后往伐,则书曰会于某伐某。〈桓十五年公会宋公云云于袲,伐郑之类,是也。〉此并略举大纲,以示常例。但文异者,即皆有义,各自见本传矣。
○军旅例第十九
编辑桓六年:秋八月,壬午,大阅。〈三传并云阅兵车也。《穀梁》又云平而修戎事,非正也。〉
庄八年:春,甲午治兵。〈《穀梁》云治兵而陈、蔡不至,言得备敌之道也。〉夏,师及齐师围郕,郕降于齐师。秋,师还。〈以告庙,故书,记是以著非。〉三十一年:六月,齐侯来献戎捷。〈当为齐人,文误。〉
僖二十一年:冬,楚人使宜申来献捷。〈《左氏》云诸侯不当相遗俘。《公羊》云贬楚子诈宋,故称人。同年上有伐宋,知是宋捷,故不言宋。〉
成元年:三月,作丘甲。〈《穀梁》云甲非人人之所能为,令丘作甲,讥之也。〉
襄十一年:春,王正月,作三军。〈《公》《谷》皆云不当作也。〉昭五年:春,王正月,舍中军。〈讥作舍自己也。〉
啖子曰:凡军旅,国之所以安危也,故纪其善否焉。〈统论书军旅之意。〉观民以定赋,〈赋不过什一。〉量赋以制用,于是经之以文,董之以武,使文足以经纶,武足以御寇。故静以自保,则为礼乐之邦;动而救乱,则为仁义之师。是以天子六军,〈军亦师也,万二千五百人为军,二千五百人为师。传或称六军,或六师,盖六卿分管为名,人数不必常定。〉大国三之一,〈谓置二军。〉小国半大国,〈谓一军也。〉数不必常,所以示称也。〈言军数与人力相称。〉因蒐狩以训之,〈习武备也。〉有事则聚之,无事则散之。今政弛民困,而增虚名以奉私欲,危亡之道也。〈讥作三军。〉
○蒐狩例第二十
编辑昭八年:秋,蒐于红。〈非时也。〉十一年:夏,大蒐于比蒲。二十二年:春,大蒐于昌间。
定十三年:夏,大蒐于比蒲。十四年:秋,大蒐于比蒲。〈已上讥失礼,而大为之。〉
啖子曰:蒐,阅车马,逐田猎,示威武也。《公羊》曰:蒐,简车徒。是也。蒐狩合礼者,常事不书,非时及越礼而为之,则书以示讥也。或曰,言春包今之正月,言夏包今之二月三月,皆不失时也;书春秋者,非时也。
桓四年:春正月,公狩于郎。〈《公羊》云讥远也。〉
庄四年:冬,公及齐人狩于郜。〈与邻国臣狩,非礼也,况仇国乎。〉
僖二十八年:冬,天王狩于河阳。〈为晋文避召天王之名也,三传意同。〉哀十四年:春,西狩获麟。〈西狩常事,为麟,故书之。〉
赵子曰:四时之田,其事各殊,其名亦异。春以阅武择材,故以蒐为称。夏以为苗除害,故以苗为名。秋则顺天时以杀物,故以狝为义。冬则因守禽兽以习战,故以狩为目。《左氏》曰春蒐、夏苗、秋狝、冬狩,是也。〈《周礼》《尔雅》并同此说。《公羊》则曰,春曰苗,秋曰蒐,冬曰狩。《穀梁》则曰,春曰田,夏曰苗,秋曰蒐,冬曰狩。〉《公羊》《穀梁》冬狩秋蒐并同;而苗,则《公羊》在春,《穀梁》在夏;《公羊》则夏时无名,《穀梁》则春曰田。田者,四时猎之总名,不当专在于春,故非也。《公羊》之义,夏时务农不苗,然则自非警急及有兽害苗,则不苗也。
○赋税例第二十一
编辑宣十五年:秋,初税亩。〈《公羊》云,讥履亩而税之也。〉
成元年:三月,作丘甲。〈《公羊》云,唯工人解作甲;使丘作甲,非也。〉哀十二年:春,用田赋。〈以田多少出军赋也。〉
赵子曰:赋税者,国之所以治乱也,故志之。〈统纶书赋税之意。〉民,国之本也,取之甚,则流亡,国必危矣,故君子慎之。〈有国者慎赋税。〉
○兴作例第二十二
编辑○城及筑〈台囿五,城邑二十四〉隐七年:夏,城中丘。九年:夏,城郎。桓五年:夏,城祝丘。十六年:冬,城向。
庄元年:秋,筑王姬之馆于外。二十八年:冬,筑郿。二十九年:冬,城诸及防。三十一年:春,筑台于郎。夏,筑台于薛。冬,筑台于秦。三十二年:春,城小谷。〈在它国例。〉
僖二年:春,城楚丘。〈在它国例。〉文七年:春,遂城郚。十二年:冬,季孙行父城诸及郓。宣八年:冬,城平阳。成四年:冬,城郓。九年:冬,城中城。十八年:秋,筑鹿囿。
襄七年:夏,城费。十三年:冬,城防。十五年:夏,季孙宿、叔孙豹帅师城成郛。十九年:冬,城西郛,城武城。昭九年:冬,筑郎囿。
定六年:冬,城中城。十三年:夏,筑蛇渊囿。十四年:城莒父及霄。十五年:冬,城漆。
哀三年:夏,季孙斯、叔孙州仇帅师城启阳。〈有晋难也。〉四年:夏,城西郛。五年:春,城毗。六年:春,城邾瑕。○杂兴作〈七〉
庄九年:冬,浚洙。二十九年:春,新延厩。
僖二十年:春,新作南门。〈《左氏》云不时,《穀梁》云讥加其度。〉
文十六年:秋,毁泉台。〈《公羊》云,先祖为之,已毁之,不如勿居而已。〉
定二年:冬,十月,新作雉门及两观。十二年:夏,叔孙州仇帅师堕郈。〈义见下文。〉季孙斯、仲孙何忌帅师堕费。〈《公羊》云夫子之谋,又云堕,正也。〉
啖子曰:凡土功,皆当以农隙之时。若有难,亦有非时。城者,非得礼也。《穀梁》云:凡城之志,皆讥也。此说非也。凡城,国之急也,但问时与不时,不应一切是讥。浚洙作两观延厩之类,皆当从土功之时。王姬之馆,以非常,不论不时也。新作南门,《左氏》云不时也,凡启塞从时。谓作门户为启,当用春分以后;城郭为塞,当用秋分以后;顺天时以开闭也。延厩〈庄二十九年春〉,又曰不时也,凡马日中而出,日中而入。〈谓春分、秋分。〉亦言马春分入厩,秋分入牧,纵马合依时出入,新厩何妨用农隙之时。既非开闭之物,又何象乎?故皆不用此义。堕费及郈,毁泉台,亦以非常书。毁,全除之也。堕,但损之,令不周尔。城与筑义,见凡例篇。
○城他国
庄三十二年:春,城小谷。〈《左氏》云,为管仲城之,不系齐,非为齐也。说具本传注中。〉
僖元年:夏六月,齐师、宋师、曹师城邢。〈来告故书。〉二年:春,王正月,城楚丘。〈《穀梁》云,楚丘,卫邑也;不言城卫,卫未迁也。〉十四年:春,诸侯城缘陵。〈前年会咸之诸侯,不列序,前日也。缘陵,杞邑也;不言杞,与楚丘同。〉
襄二年:冬,遂城虎牢。
襄二十九年:夏,仲孙羯会晋荀盈、齐高止、宋华定、卫世叔仪、郑公孙段、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小邾人,城杞。
昭三十二年:冬,仲孙何忌会晋韩不信、齐高张、宋仲几、卫世叔申、郑国参、曹人、莒人、邾人、薛人、杞人、小邾人,城成周。
啖子曰:凡兴作必书,重民力也。〈动众则皆书之。〉观其时,而是非昭矣。〈书秋夏,则知非时;书春冬,则知得时。〉凡外兴作,《春秋》不书;关于鲁及来告,故书之。
○改革例第二十三
编辑隐五年:九月,考仲子之宫,初献六羽。〈义见郊庙例。〉文二年:八月,丁卯,大事于太庙,跻僖公。〈义见郊庙例。〉宣十五年:秋,初税亩。〈义见赋税例。〉
成元年:三月,作丘甲。〈义见赋税例。〉六年:二月,辛巳,立武宫。〈义见郊庙例。〉襄十一年:春,王正月,作三军。〈义见军旅例。〉昭五年:春,王正月,舍中军。〈义见军旅例。〉
定元年:秋,立炀宫。〈义见郊庙例。〉八年:冬,从祀先公。〈义见郊庙例。〉哀十二年:春,用田赋。〈义见赋税例。〉
赵子曰:凡变常之事皆书。《公》《谷》皆云用者不宜用也,用田赋是也;作者不宜作也,作三军是也,立者不宜立也,立武宫、炀宫是也。凡改旧而遂以为常者,则曰初税亩及六羽是也。言自此始,而常行也。跻僖公、作三军,不言初者,暂作暂用,非常行也。又云:法者,以保邦也,中才守之,久而有敝,况淫君邪臣,从而坏之哉?故革而上者比于治,革而下者比于乱。〈谓从逾制。〉察其所革,而兴亡兆矣。〈此统论《春秋》中凡改革事悉书之意。〉
○庆瑞例第二十四
编辑桓三年:冬,有年。〈《公羊》云仅有年。〉宣十六年:冬,大有年。〈《公羊》云丰年也。〉哀十四年:春,西狩获麟。
赵子曰:符祥者,天地所以人也,是以志之。〈统纶书符瑞之意。国有政理,则神祇之以祥验也。至如获麟,则孔子之应祥,非为鲁也。〉凡丰年,告于宗庙,勤民而敬先也。〈见其告庙,则表其忧念人庶、尊敬祖考之心。〉故书之,记是以著非也。〈告庙为是,故书之,则知不书为不告,非也。〉《公羊》云喜有年。按,合礼,故书,以表他年之不书为怠慢。此存礼以示后世,岂独为喜哉!二百四十二年,唯两度书之,足知他年不告庙耳,不应丰年如此之少也。
○灾异例第二十五
编辑○日食〈三十六〉隐三年:春二月,己巳,日有食之。
桓三年: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十七年:冬十月,朔,日有食之。
庄十八年:春,王三月,日有食之。二十五年: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二十六年:冬十二月,癸亥,朔,日有食之。三十年:九月,庚午,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
僖五年:九月,戊申,朔,日有食之。十二年:春三月,庚午,日有食之。十五年:夏五月,日有食之。
文元年:二月,癸亥,日有食之。十五年:六月,辛丑,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
宣八年:秋七月,甲子,日有食之,既。十年:夏四月,丙辰,日有食之。十七年:六月,癸卯,日有食之。
成十六年:六月,丙寅,朔,日有食之。十七年:十二月,丁巳,朔,日有食之。
襄十四年:二月,乙未,朔,日有食之。十五年:秋八月,丁巳,日有食之。二十年:冬十月,丙辰,朔,日有食之。二十一年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二十三年春王二月癸酉朔日有食之。二十四年:七月,甲子,朔,日有食之,既。八月:癸巳,朔,日有食之。二十七年:十二月,乙亥,朔,日有食之。
昭七年:四月,甲辰,朔,日有食之。十五年:六月,丁巳,朔,日有食之。十七年:六月,甲戌,朔,日有食之。二十一年:七月,壬午,朔,日有食之。二十二年:十二月,癸酉,朔,日有食之。二十四年:五月,乙未,朔,日有食之。三十一年:十二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定五年:春三月,辛亥,朔,日有食之。十二年:十一月,丙寅,朔,日有食之。十五年:八月,庚辰,朔,日有食之。○地震
文九年:九月,癸酉,地震。襄十六年:五月,甲子,地震。昭十九年:五月,己卯,地震。二十三年:八月,乙未,地震。
哀三年:四月,甲午,地震。○震电隐九年:三月,癸酉,大雨,震电。
僖十五年:九月,己卯,晦,震夷伯之庙。○山崩僖十四年:秋,八月,辛卯,沙鹿崩。
成五年:夏,梁山崩。○星异
庄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啖子曰:为奔流者众,如雨之多。《诗》曰众多如雨,传曰谋臣如雨,皆言多也。〉
昭十七年:冬,有星孛于大辰。〈又,十四年,有星孛入于北斗。〉
哀十三年,冬十一月,有昆〈星〉孛于东方。十四年:冬,有星孛。〈案,此条《左氏》录鲁史之文,陆氏列入之,误。〉○火灾
桓十四年:秋八月,壬申,御廪灾。庄二十年:夏,齐大灾。僖二十年:五月,乙巳,西宫灾。
宣十六年:夏,成周宣榭火。〈赵子曰:以乐器之所藏,见周之所司无人焉,示讥焉耳。〉成三年:二月,甲子,新宫灾,三日哭。襄九年:春,宋灾。三十年:五月,甲午,宋灾。
昭九年:夏四月,陈灾。十八年:夏五月,壬午,宋、卫、陈、郑灾。定二年:夏五月,壬辰,雉门及两观灾。
哀三年:五月,辛卯,桓宫、僖宫灾。四年:六月,辛丑,亳社灾。○大水桓元年:秋,大水。十三年:夏,大水。
庄七年:秋,大水。十一年:秋,宋大水。二十四年:秋,大水。二十五年:秋,大水,鼓用牲于社于门。宣十年:秋,大水。成五年:秋,大水。
襄二十四年:秋,大水。○大雨雹僖二十九年:秋,大雨雹。
昭三年:冬,大雨雹。四年:春,王正月,大雨雹。○大雨雪隐九年:三月,庚辰,大雨雪。桓八年:冬十月,雨雪。
僖十年:冬,大雨雪。○无冰桓十四:年,春无冰。成元年:二月,无冰。
襄二十八年:春,无冰。○雨木冰
成十六年:春,王正月,雨木冰。○不雨庄三十一年:冬,不雨。〈赵子曰:凡经时不雨,告庙则书。〉
僖二年:冬十月,不雨。三年:春,王正月,不雨。夏四月,不雨。
文二年:自十有二月不雨,至于秋七月。十年:自正月不雨,至于秋七月。十三年:自正月不雨,至于秋七月。○大旱
僖二十一年:夏,大旱。
宣七年:秋,大旱。○螽
桓五年:秋,螽。〈杜预曰:蚣蝑之属。按,《尔雅》,蚣蝑乃斯螽,俗呼蹐,未知是何物。〉僖十五年:八月,螽。
文三年:秋,雨螽于宋。〈赵子曰:自空而下,又多,有似雨耳。有雨毛、雨血、雨土,皆此类。《穀梁》义非。〉八年:冬,螽。宣六年:八月,螽。十三年:秋,螽。十五年:秋,螽。
襄七年:八月,螽。
哀十二年:十二月,螽。十三年:九月,螽。十二月,螽。○螟隐五年:九月,螟。八年:九月,螟。
庄六年:秋,螟。○饥宣十年:冬,饥。十五年:冬,饥。
襄二十四年:冬,大饥。○麋
庄十七年:冬,多麋。○蝝
宣十五年:冬,蝝生。○蜚
庄二十九年:秋,有蜚。○蜮
庄十八年:秋,有蜮。○陨石〈蠲〈抃〉退飞〉
僖十六年:春,王正月,戊申,朔,陨石于宋,五。是月,六蠲〈〉退飞过宋都。○鸲鹆
昭二十五年:夏,有鸲鹆来巢。○霜僖三十三年:十二月,陨霜不杀草,李梅实。
定元年冬:十月,陨霜杀菽。○无麦〈无麦禾〉庄七年:秋,无麦苗。二十八年:冬,大无麦禾。
已上陆淳辞亡。〈案,陆淳字误,当作啖赵。它篇多言啖赵之辞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