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集传纂例 (四库全书本)/卷10
春秋集传纂例 卷十 |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集传纂例卷十
唐 陆淳 撰
鲁大夫谱第三十八
公子
子般〈庄公子〉 子恶〈文公子〉 子视〈子恶弟〉
公子偃〈宣公子〉 公子鉏〈宣公子〉 公衡〈衡父成公子〉
子野〈襄公子〉 公衍〈昭公子〉 公为〈公叔务人也昭公子〉
公果〈昭公子〉 公贲〈昭公子〉 公子荆〈哀公子〉
公女
纪伯姬 纪叔姬〈已上并惠公女〉𣏌伯姬〈庄公女〉
宋荡伯姬 鄫季姬 子叔姬
郯伯姬 宋伯姬 共姬〈宣公女〉
杞叔姬〈宣公女〉 叔姬〈宣公女〉
臧氏
臧僖伯〈公子𫸩字子臧孝公子〉臧哀伯〈臧孙达也〉
臧文仲〈臧孙辰哀伯子〉 臧宣叔〈臧孙许文仲子〉
臧武仲〈臧孙纥宣叔子〉 定伯〈为宣叔子〉
臧昭伯〈臧为子〉 臧会〈项伯宣叔孙〉
臧宾如〈臧会子〉 臧后〈铸女及侄臧宣叔妻〉
臧畴〈臧宣叔子〉 臧贾〈臧宣叔子〉
臧石〈宾如之子〉
众氏
公子益师众父〈孝公子众公字也〉
众仲〈孝公子〉
仲孙氏
庆父〈桓公子共仲也〉 公孙敖〈穆伯庆父之子也〉
难〈惠叔敖之子〉 榖〈文伯亦敖之子〉
孟献子〈榖之子仲孙蔑即孟孙也〉孟子速〈献之子庄子〉
孺子秩〈庄之子〉 仲孙羯〈秩之弟孝伯也〉
孟僖子〈仲孙玃即孟僖子也〉 南宫敬叔〈说玃之子〉
何忌懿子〈说之弟懿子也〉 孺子泄〈懿子之子武伯〉
戴己 声已
已氏〈已上公孙敖妻〉 泉丘人
其僚〈已上皆孟僖之妻〉
子服氏
懿伯〈子服仲孙也仲孙梦子〉 孟椒〈子服惠伯子服椒〉
子服昭伯〈惠伯子子服回〉 子服景伯〈子服何〉
叔孙氏
公子牙〈庆父同母弟即僖叔也〉公孙兹〈牙之子叔孙戴伯也〉
叔孙得臣〈牙之孙庄叔也〉 叔孙侨如〈得臣之子叔孙宣伯〉
叔孙豹〈侨如之弟穆也亦云穆子〉叔孙昭子〈豹之庶子婼也〉
叔孙成子〈昭子之子叔孙不敢〉叔孙武叔〈成子之子叔孙州仇〉
叔孙舒〈武叔之子文子也〉 国姜〈叔孙豹妻生孟丙及仲壬〉
庚宗妇人〈叔孙豹外妻生䜿牛〉孟丙〈叔孙豹子〉
仲壬〈丙之弟〉 䜿牛〈叔孙豹子〉
叔仲氏
叔仲惠伯〈叔牙孙叔彭生也〉叔仲昭伯〈惠伯之孙〉
叔仲带〈叔仲昭子即叔仲子〉 叔仲穆子〈带之子叔仲小也即叔仲子也〉
叔仲志〈定伯带之孙也〉
季孙氏
公子友〈季友成季季子公子季友桓公子〉 季孙行父〈季文子公子友之孙〉季孙宿〈行父之子武子也〉 悼子〈纥宿之子〉
平子〈意如悼之子〉 桓子〈斯平之子〉
康子〈肥桓之子〉 惠伯〈鞅〉
公之〈季孙讫之子〉 季鲂侯〈意如子〉
季寤〈子言意如子〉 小邾夫人〈生宋元夫人季孙宿女〉
平子妻〈宋元夫人曹氏女〉 秦歂之妻〈秦姬季孙宿女〉
阴忌老〈季孙宿女〉 季公亥〈季孙宿子公若也〉
季公鸟〈季孙宿子〉 季姒〈公鸟之妻齐鲍公子之女〉
南孺子〈南氏季桓子妻生男〉 季姬〈季孙斯女〉
公鉏氏
公弥〈季孙宿子公鉏也〉 公鉏极〈弥之曾孙〉
公甫氏
公甫靖〈穆伯季孙纥子〉 公甫文伯〈桓子从父昆弟公子歜〉
东门氏
公子遂〈东门襄仲仲遂东门遂庄公子〉公孙归父〈子家归父〉仲婴齐〈襄仲子〉
叔氏
叔𦙝〈惠伯文公子〉 公孙婴齐〈𦙝之子子叔声伯亦曰子叔婴齐〉叔老齐子〈婴齐之子〉 叔弓〈老之子子叔子也〉
叔辄〈子叔伯弓之子〉 叔鞅〈穆伯弓之子〉
叔诣〈叔辄之子〉 叔还成子〈叔弓曽孙〉
叔青〈僖仲〉 声伯之母〈叔伯之妻〉
荣氏
荣成伯〈荣驾鹅叔𦙝曽孙〉
展氏
司空无骇〈公子展之孙〉 夷伯〈展氏伯父〉
展禽〈食邑柳下谥曰惠〉 展喜
郈氏
郈成叔〈厚孙也孝公八世孙〉 郈昭伯〈郈孙〉
施氏
施孝叔〈惠公五世孙〉 施氏妇〈孝叔妻齐管于奚女〉
子家氏
子家文伯〈归子家庄公曾孙〉子家懿伯〈子家子子家羁〉
南氏
南遗 南蒯〈遗之子〉
孔氏
鄹人纥〈叔梁纥孔父嘉玄孙〉 孔丘〈仲尼孔子尼父〉
秦氏
秦菫父 秦不兹〈堇父之子〉
苫氏
苫夷〈即苫越〉 阳州〈越之子〉
杂人
费伯〈庈父〉 公子豫 翚〈羽父云子翚〉
挟〈未赐族〉 申𦈡 公子达
柔〈未赐族〉 溺〈疾其専命故去氏也〉 秦子
梁子 曹刿 公子偃
公右歂孙生公子结 御孙
圉人荦 鍼巫氏〈鍼季〉 公𫝊卜𬺈
公子鱼〈奚斯〉 巫尫 公子买〈子丛〉
夏父弗忌 侯叔夏 绵房生
公冶 富父终甥 公冉务人
太史克 禽郑〈管于奚之子〉 匡句须
鲍国〈齐大臣〉 师已 匠庆
狄虒弥 臧坚 秦周
御叔 申丰 闵子马〈闵骞父〉
丰点 孟孙绰 梓慎
展庄叔 展瑕 展王父
颜庄叔 公巫 召伯仲
鄫鼓父党叔 曽夭 梁其胫
曽阜 莱书 杜泄
谢息 公子慭〈子仲〉 冶区夫
司铎射 虑癸 司徒老祈
申须 琴张 公思展
申夜姑 雍人檀 秦遄
寺人僚杻 鬷戾 左师展
郈鲂假 汝贾 公孙朝
泄声子〈野世〉 冉竖 林雍
颜鸣 仲梁怀 公山不狃〈子世〉
公何藐 颜高 公敛处父〈公敛阳〉
颜息 叔孙辄〈子张〉 兹无还
林楚 公若藐〈公若〉 公南
侯犯 驷赤 仲由〈季路〉
申句须 子贡〈卫赐〉 乐颀
富父槐 正常 共刘
公宾庚 公甲叔子 析朱鉏
徴虎 颜羽〈子羽〉 有若
冉求〈有子冉子〉 邴泄 筦周父
樊迟须 孟之侧 林不狃
嬖童汪锜 多〈本齐名施父也〉 太史固
衅夏 公孙有山〈公孙有陉氏〉
高柴〈季羔本卫臣〉 鉏商 公孙宿〈公孙成也〉
郭重 阳虎 阳越〈阳虎从弟〉
冉会 冉猛〈冉会弟〉 澹台〈子羽〉
卜楚丘之父 施父 公斯
国名谱第三十九
周姬姓黄帝之苗裔后稷之后也后稷封于邰及夏之衰后稷之子不窋失其官窜于西戎至大王为狄所逼去邠居岐文王受命武王克殷而王有天下至幽王为犬戎所杀平王迁都王城今河南县是也平王四十九年鲁隐公之元年也敬王又迁成周今洛阳是也敬王三十九年获麟之岁也四十二年而敬王崩
平王 桓王 庄王 僖王 惠王 襄王 顷王匡王 定王 简王 灵王 景王 敬王 悼王
诸侯有谱系者二十三国
鲁国姬姓侯爵文王子周公旦之后也周公股肱周室成王封其子伯禽于曲阜为鲁侯今鲁国是也隐公是惠公之子伯禽七世孙也哀公以下九世二百一十七年而楚灭之
晋姬姓侯爵武王子唐叔虞之后也成王灭唐而封之今太原晋阳是也燮父改唐为晋燮父孙成侯徙都曲沃今河东闻喜县是也穆侯徙都绛鄂侯二年鲁隐公之元年也定公三十一年获麟之岁也自定公以下六世而韩赵魏灭之
卫姬姓侯爵文王子康叔封之后也周公既诛禄父杀管蔡以其地封康叔为卫侯居殷墟今朝歌县是也狄灭卫文公居楚丘成公徙居帝丘今东郡濮阳是也桓公十三年鲁隐公之元年也公辄十二年获麟之岁也自公辄以下十一世二百五十八年而秦灭之
郑姬姓伯爵周厉王子宣王母弟桓公友之后也宣王封友于郑今京兆郑县是也及幽王无道友徙其人于虢鄫灭虢鄫之君分其地遂国焉今河南新郑县是也庄公二十二年鲁隐公之元年也声公二十年获麟之岁也声公三十七年卒自声公已下五世九十一年而韩灭之
蔡姬姓文王子叔度之后武王封之于汝南上蔡为蔡侯作乱见诛子蔡仲成王复封之于蔡至平侯卒徙封新蔡昭侯徙九江下蔡宣侯二十八年鲁隐公之元年也昭侯子成侯十年获麟之岁也自成侯以下三世而楚灭之
滕姬姓侯爵文王子叔绣之后也武王封之居滕今沛郡公丘县是也自叔绣至宣公十七世乃见春秋隐公以下后春秋七世而齐灭之
曹姬姓伯爵文王子叔振铎之后也武王封之于陶丘今济阴定陶县是也桓公二十五年鲁隐公之元年也伯阳立十五年鲁哀公十八年而宋灭之
北燕姬姓伯爵召公奭之后也周武王封之于燕居鹿阳蒯县其国僻小不通诸夏自召公至简公款二十九世始见春秋简公子献公十二年获麟之岁也献公已下七世始大称王十三世二百四十年而秦灭之吴姬姓子爵周大王之子大伯仲雍之后也武王克殷而封其曽孙周章于吴为子至夀梦而称王夀梦元年鲁成公之六年也夫差十五年获麟之岁也二十三年而越灭之
虞姬姓公爵武王克商封虞仲之庶孙以为虞仲之后处中国为西虞后世谓之虞公在河东太阳县也僖公五年晋灭之
隋姬姓侯爵不知始封僖二十年经书楚人伐隋自是以后遂为楚之私属不与诸侯会同至定四年吴人入楚昭王奔隋隋人免之卒复楚国楚人徳之列于诸侯哀元年隋侯见经其后不知为谁所灭
齐姜姓侯爵太公望之后也其先四岳佐禹有功或封于吕故太公曰吕望也太公股肱周室成王封之于营丘今临淄是也僖公九年鲁隐公之元年简公四年获麟之岁也后田氏夺齐太公之后遂灭矣
宋子姓公爵其先契佐唐虞为司徒封于商成汤受命王有天下及纣为无道周武王伐纣而封其子武庚以绍殷后武庚作乱更封纣兄帝乙之元子微子启为宋公今梁国睢阳县是也穆公七年鲁隐公之元年也景公三十六年获麟之岁也后六世齐魏楚灭之
陈妫姓侯爵虞舜之后也当周之兴有虞遏父者为周陶正武王赖其利器用以为先圣之后以元妃之女太姬配遏之子满封于陈赐姓曰妫号胡公桓公二十三年鲁隐公之元年涽公二十二年获麟之岁也二十四年楚灭之
杞姒姓公爵夏禹之后也武王克殷求禹后得东楼公而封之于杞今陈留雍丘是也九代及成公迁縁陵文公居淳于成公始见春秋涽公六年获麟之岁也后三世而楚灭之
莒嬴姓子爵少昊之后也周武王封兹舆期于莒今城阳莒县是也自纪公以下为己姓不知谁赐之也十一世兹丕公始见春秋共公以下微弱不复见四世楚灭之
秦嬴姓伯爵陇西山谷之名也于汉则陇西郡秦亭秦谷是也尧时有伯益佐禹治水有功帝舜赐其姓曰嬴氏其后世之孙曰非子事周孝王使之养马于汧渭之间封之为附庸邑之于秦谷非子曽孙秦仲周宣王又命为大夫始有车马礼乐侍御之好秦仲之孙襄公平王之初兴兵讨西戎以救周平王既东迁以岐丰之地赐之始列为诸侯九世穆公始见春秋悼公十一年获麟之岁也悼公子厉共公厉共公三十四年而卒自厉共公以下十三世百八十八年而秦王正立并天下始称帝至二世而汉灭之
楚芈姓子爵颛顼之后也其后有鬻熊子事周文王早卒成王封其曽孙熊绎于楚以子男之田居丹阳今南郡枝江县是也熊通始称武王武王十九年鲁隐公之元年也武王居郢今江陵是也昭王徙鄀惠王八年获麟之岁也惠王五十七年卒自惠王以下十一世二百九年而秦灭之
越姒姓其先夏后氏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自号于越于越者夷言发声也滨在南海不与中国通后二十馀世至允常鲁定公五年始伐吴允常卒子勾践立是为越王越王元年鲁定公十四年也鲁哀公二十二年勾践灭吴霸中国春秋后七世为楚所破遂微弱矣邾曹姓颛顼之后有陆终氏产六子其第五子曰安邾即安之后也周武王封其苗裔邾挟为附庸居邾今鲁邹县是也自挟至仪父十二世始见春秋齐桓公行霸仪父附从进爵称子文公徙绎桓公以下春秋后八世而楚灭之
许姜姓男爵尧四岳伯夷之后也周武王封其苗裔文叔于许今颍川是也自文叔至庄公十一世始见春秋元公子结元年获麟之岁也二十四世为楚所灭薛任姓侯爵黄帝之苗裔也奚仲封薛今鲁国薛县是也仲尫居薛为汤左相武王时复封其胄为薛侯齐桓公霸诸侯黜为伯至献公始与鲁同盟小国无纪世不可知亦不知为谁所灭
小邾曹姓子爵挟之后也夷父颜有功于周其子友别封为附庸居于郳曽孙黎来始见春秋数从齐桓公以尊周室王命以为小邾子穆公之孙惠公以下春秋六世而楚灭之
春秋时国大数总一百二十四国
正国一百一十五 附庸国九
姓爵具者四十六国
鲁〈姬姓侯爵〉 晋〈姬姓侯爵〉 楚〈芈姓子爵〉 齐〈姜姓侯爵〉 秦〈嬴姓伯爵〉吴〈姬姓子爵〉 越〈姒姓子爵〉 宋〈子姓公爵〉 卫〈姬姓侯爵〉 郑〈姬姓伯爵〉陈〈妫姓侯爵〉 蔡〈姬姓侯爵〉 邾〈曹姓子爵〉 曹〈姬姓伯爵〉 许〈姜姓男爵〉莒〈己姓子爵〉 杞〈姒姓公爵〉 滕〈姬姓侯爵〉 薛〈任姓侯爵〉 小邾〈曹姓子爵〉息〈姬姓侯爵〉 隋〈姬姓侯爵〉 虞〈姬姓侯爵〉 纪〈姜姓侯爵〉 北燕〈姬姓伯爵〉巴〈姬姓子爵〉 邓〈曼姓侯爵〉 郕〈姬姓伯爵〉 徐〈嬴姓伯爵〉 鄫〈姒姓子爵〉芮〈姬姓伯爵〉 胡〈姬姓子爵〉 南燕〈姞姓伯爵〉州〈姜姓公爵〉 梁〈姬姓伯爵〉荀〈姬姓侯爵〉 贾〈姬姓伯爵〉 凡〈姬姓伯爵〉 祭〈姬姓公爵〉 宿〈风姓男爵〉鄅〈妘姓子爵〉 原〈姬姓伯爵〉 夔〈芈姓子爵〉 舒鸠〈偃姓子爵〉滑〈姬姓伯爵〉郯〈己姓子爵〉
有姓无爵者一十八国
黄〈嬴姓〉 罗〈熊姓〉 邢〈姬姓〉 魏〈姬姓〉 霍〈姬姓〉
郜〈姬姓〉 鄋瞒〈隗姓〉 向〈姜姓〉 偪阳〈妘姓〉 韩〈姬姓〉
舒庸〈偃姓〉 焦〈姬姓〉 杨〈姬姓〉 夷〈妘姓〉 申〈姜姓〉
密〈姬姓〉 耿〈姬姓〉
有爵无姓者一十七国
麇〈子爵〉 莱〈子爵〉 顿〈子爵〉 沈〈子爵〉 榖〈伯爵〉谭〈子爵〉 舒〈子爵〉 宗〈子爵〉 䢵〈子爵〉 白狄〈子爵〉赖〈子爵〉 肥〈子爵〉 鼓〈子爵〉 戎蛮〈子爵〉 唐〈侯爵〉潞〈子爵〉 〈子爵〉
姓爵俱无者三十三国
江 郧 权 道 柏
贰 轸 绞 蓼 六
遂 崇 戴 冀 温
厉 项 英氏 介 巢
庸 根牟 无终 邿 姒
蓐 狄 房 鲜虞 陆浑
桐 鄀 于馀丘
附庸国九
一国姓爵具 须句〈风姓子爵〉
三国有姓无爵 颛臾〈风姓〉 任〈风姓〉 葛〈嬴姓〉
五国姓爵俱无 萧 牟 鄟 极 鄣
四夷国共四十三
夷狄蛮戎皆氐羌之别种周衰交侵杂居中国自隐三年潜之会见于春秋桓庄僖世颇盛为中国患其后种族遂分
大戎〈唐叔子孙别在夷狄者 亦见前爵姓门庄二十八〉小戎〈居瓜州者〉
骊戎〈西戎之别〉 犬戎〈西戎之在中国者〉
拒泉皋伊洛之戎〈拒泉皋皆戎邑及诸杂戎居伊水洛水之间〉
陆浑之戎〈入居陆浑者〉 茅戎〈戎之别〉
徐吾氏〈茅戎之别〉 戎子驹支〈即姜戎氏〉
阴戎〈陆浑之别〉 九州之戎〈亦陆浑之别在晋阴也〉
狄戎〈戎之属楚者〉 戎州〈戎邑之在卫者〉
北戎〈山戎也〉 山戎〈北狄也〉
狄〈氐羌别种在北白狄〉 东山皋落氏〈赤狄别种皋落其氏族〉
廧咎如〈赤狄别种〉 白狄〈狄别种河西郡有白部胡〉
鄋瞒〈长狄国名防风氏之后〉 赤狄〈唐叔子孙之在狄者〉
潞氏〈赤狄别种〉 甲氏
留吁〈二国皆赤狄别种〉 铎辰〈同上〉
无终〈山戎国名〉 肃慎〈北狄也〉
鲜虞〈白狄别种在中山〉 肥〈白狄别种在钜鹿〉
鼓〈同上〉 东夷〈郯莒徐夷之类〉
群舒〈舒庸舒鸠之类皆东夷国〉 根牟
夷虎〈蛮之叛楚者〉 淮夷〈鲁东夷〉
三夷〈从越之戎〉 卢戎〈南蛮国〉
山夷〈今之溪洞〉 蛮氏〈戎别种〉
戎蛮〈蛮之居中国者〉 濮〈南夷〉 黎〈并东戎国〉
地名谱第四十
陆淳曰天有列宿之号地有山川之名尚矣与人伦并今其文禹贡及山海经载其大略而春秋经国邑之名又详然书契以来历代千百馀年其名号处所因縁改变加以四方之语音声有楚夏文字有异同或一地二名或二地一名或得他国田邑以为已属既难综会又多谬误疑阙自禹贡之经犹与地里相错又况传记杂书而可必处其异同似是而非似非而是者甚众非精敏兼通不能淹济其终始以独见于千载之表也六合之内山川国邑道涂关津春秋多见其事盟会征伐各有所趣周流迂直可得而推日月远近可得而校凡地名之变易经传有起发者有经书所改之名则传以实言之许迁于夷实城父齐侯卫侯次于垂葭实郥氏之比是也经传未改之名传发所改为文而称经以为实者许迁于析实白羽公会齐侯于祝丘实夹谷之比是也皆谓地理旧名绝于当时而史记有遗文者也若二名当时并存则通两文互见黒壤犬丘时来之属是也此皆经传起事之常犹卿大夫名氏并见非例也传曰闺门之外实薰隧薰隧之地在门外非地名也其明年子产杀子析之罪称薰隧之盟是以丘明就于盟薰隧传发之学者推求之其庶乎彊之邑一彼一此所属无常如陈之焦夷后之楚邑莒鲁之郓亦无一定故今地名唯以先者为主其变改私易学者可寻而知世人以河东汾阴为齐所盟葵丘又谓犨县鱼陵为楚公子黒肱所次鱼陂楚师分涉于彭泽为豫章之彭泽吴人入棘栎为河南翟末学之徒各互所见若此甚多古人之教戒以阙疑苟不广见亦乃不知所疑也
隐
蔑〈鲁地元年〉 鄢〈郑地〉 宿〈风姓国〉 潜〈鲁地二年〉 极〈附庸国〉唐〈鲁地〉 密〈莒地〉 石门〈齐地三年〉 牟娄〈杞地四年〉清〈卫地〉濮〈陈地水名〉 长葛〈郑地〉 棠〈鲁地或曰在宋五年〉艾〈齐地六年〉 中丘〈鲁地七年〉楚丘〈卫地〉 垂〈卫地八年〉 邴〈郑邑〉 瓦屋〈周地〉 浮来〈纪地〉郎〈鲁地九年〉 防〈鲁地〉 菅〈宋地十年〉 郜防〈宋地〉 时来〈鲁地十一年〉
桓
许田〈鲁国近许之田也二十年〉 越〈卫地〉 稷〈宋地三年〉 郜〈姬姓国〉邓〈蔡地〉 嬴〈齐地三年〉 蒲〈卫地〉 郕〈姬姓国〉 讙〈鲁地〉
祝丘〈鲁地五年〉成〈鲁地六年〉 咸丘〈鲁地七年〉桃丘〈卫地十年〉恶曹〈阙十一年〉折〈阙〉 夫锺〈郕地〉 阚〈鲁地〉 曲池〈鲁地十二年〉榖丘〈宋地〉虚〈宋地〉 龟〈宋地〉 武父〈郑地〉 栎〈郑地十五年〉袲〈宋地〉
向〈鲁地十六年〉黄〈齐地十七年〉趯〈鲁地〉 奚〈鲁地〉 泺〈水名在齐南十八年〉
庄
郱鄑郚〈纪三邑元年〉 禚〈齐地二年〉 滑〈郑地三年〉 酅〈纪邑〉
榖〈齐地七年〉 蔇〈鲁地九年〉 干时〈齐地〉 洙〈鲁地〉 长勺〈鲁地十年〉乘丘〈鲁地〉 莘〈虢地〉 鄑〈鲁地十一年〉北杏〈齐地十三年〉柯〈齐地〉
鄄〈卫地十四年〉郳〈邾地十五年〉幽〈宋地十六年〉遂〈小国十七年〉
济西〈鲁地或曰曹地十八〉 扈〈年郑地二十三〉洮〈年鲁地二十七〉 城濮〈年卫〉郿〈地鲁地二十八〉诸〈年鲁地二十九〉鄣〈年纪邑二十〉鲁济〈年鲁地水〉 薛〈名鲁地三十一〉秦〈年鲁〉 小榖〈地齐地三十二〉 梁丘〈年宋〉
闵〈地总地名〉
落姑〈二齐地元〉阳〈年闵二〉
僖
夷仪〈年邢地元〉柽〈年宋〉 偃〈地邾〉 郦〈地鲁〉 楚丘〈地卫地二〉江〈年小〉 下阳〈国虢〉 贯〈地宋〉 阳榖〈地齐地三〉 陉〈年楚地四〉召陵〈年楚〉 牟〈地小国五〉 〈年小〉 首止〈国卫〉 新城〈地郑地六〉𡩋母〈年鲁地七〉葵丘〈年宋地九〉咸〈年卫地十三〉縁陵〈年𣏌地十四〉沙鹿〈年鲁〉牡丘〈山阙十五〉匡〈年卫〉 娄林〈地徐〉 韩〈地国〉 淮〈名水名十六〉卞〈年鲁地十七〉甗〈年齐地十八〉曹南〈年曹之南鄙十九〉 邢〈年国名二十〉鹿土〈年宋地二十一〉 盂〈年宋〉 薄〈地宋〉 升陉〈地鲁地二十二〉〈阙〉 向〈莒地二十六年〉践土〈郑地二十八年〉 温〈国〉 河阳〈晋地〉翟泉〈周地二十九年〉帝丘〈卫地三十一年〉介〈小国〉 殽〈晋要地或曰山名三十五〉箕〈年晋〉
文
戚〈地卫地元〉 彭衙〈年秦地三〉 垂陇〈年郑〉 令狐〈地晋地七〉须句〈年邾〉郚〈地鲁〉 衡雍〈地八〉 㬥〈年郑〉 女栗〈地阙十〉厥貉〈年〉承匡〈阙宋地十一〉诸〈年鲁〉 何曲〈地晋地十二〉郓〈年鲁〉 沓〈地阙十三〉棐〈年郑〉 新城〈地宋地十四〉郪丘〈年齐地十六〉
宣
棐林〈年郑地元〉平州〈年齐〉 大棘〈地宋地二〉 黒壤〈年晋地七〉平阳〈年鲁地八〉欑函〈年狄〉 辰陵〈地陈地十一〉邲〈年郑地十三〉 清丘〈年卫〉 无娄〈地杞地十五〉断道〈年晋地十七〉笙〈年鲁地十八〉
成
赤棘〈年晋地元〉新筑〈年卫地二〉 鞌〈年齐〉 袁娄〈地齐〉 汶阳〈地鲁〉蜀〈地鲁〉 棘〈地楚地三〉 郓〈年鲁地四〉 虫牢〈年郑地五〉马陵〈年卫地七〉州来〈年楚〉 中城〈地鲁地九〉 琐泽〈年郑地十二〉交刚〈年郑〉 锺离〈地楚地十五〉叶〈阙〉 戚〈阙〉 鄢陵〈郑地十六〉沙随〈年宋〉 苕丘〈地晋〉
柯陵〈地郑地十〉狸脤〈七年〉 彭城〈鲁地宋地〉虚朾〈十〉 鹿囿〈八年〉
襄
鄫〈阙鲁地郑〉 虎牢〈地元年郑〉长樗〈地二年晋〉 鸡泽〈地三〉 善道〈年晋地〉鄬〈阙五年郑〉 费〈地七〉 鄵〈年鲁〉 邢丘〈地郑地晋〉戏〈地八年郑〉
柤〈地九年楚〉 萧鱼〈地十〉 亳城北〈年郑地〉 台〈郑地十一〉郓〈年鲁〉 邿〈地十二年〉遇〈莒地齐地〉 成郛〈十三〉 刘〈年鲁〉
溴梁〈地十五年〉成〈鲁地〉 桃〈鲁地梁地〉 柯〈十六〉 祝柯〈年鲁地鲁〉西郛〈地十〉 武城〈七年〉 澶渊〈卫地齐〉漆闾丘〈地十九年〉
曲沃〈鲁地〉 雍榆〈鲁地〉 重丘〈卫地二十〉
昭
漷〈年邾地二〉 太原〈十三〉 郓田〈年晋〉 蚡泉〈地晋地齐〉红〈地二十五〉比蒲〈年邾地元〉祲祥〈年〉 厥慭〈晋〉 申〈地鲁地〉 干谿〈鲁地五年〉平丘〈鲁地〉 长岸〈八年鲁地〉白羽〈十一〉 鄸〈年阙阙姜〉昌间〈姓国楚地〉皇〈十三〉 郊〈年卫〉 鸡父〈地楚地十〉狄泉〈七年〉 黄父〈楚地鲁地〉阳州〈二十〉 野井〈年鲁〉 曲棘〈地二〉 鄟陵〈十二年周〉
干侯〈晋地二十二年〉适历〈晋地三十一年〉成周〈周地三十二年〉
定
抜〈阙 三年〉 皋鼬〈郑地四年〉 柏举〈楚地〉 沙〈卫地七年〉 瓦〈卫地八年〉曲濮〈卫地〉 五氏〈晋地九年〉 夹谷〈齐地十年〉郓讙龟阴〈鲁地〉郈〈鲁地〉 费〈鲁地〉 安甫〈阙〉 萧〈附庸国十一年〉 垂葭〈卫地十三年〉晋阳〈晋邑〉 虵渊囿〈鲁地〉 朝歌〈晋地〉 檇李〈越地十四年〉牵〈卫地〉莒父〈鲁地〉 霄〈鲁地〉 渠蒢〈阙十五年〉漆〈鲁地〉
哀
漷东〈邾地二年〉沂西〈邾地〉 句铎〈小邾地〉 鐡〈卫地〉 州来〈楚地〉启阳〈鲁地三年〉西郛〈鲁地四年〉 毗〈鲁地四年〉 邾瑕〈鲁地六年〉阐〈鲁地八年〉雍丘〈宋地九年〉艾陵〈齐地十二年〉橐皋〈楚地十二年〉郧〈卫地〉 嵒〈宋郑县地十三年〉黄池〈郑地〉
啖子曰天下有道诸侯各守疆域非有王事未尝敢自出其竟春秋时诸侯恣矣朝聘盟会侵伐围袭迁追奔逃如入出居之类未尝休息也甚者逾一二年越数千里而不知有社稷人民之守夫子恶之故因其所适而纪其地以示去国之远迩行事之当否且言志其实也〈不书某地则事若不实〉然地名虽存而不系所属国分〈如河阳属晋而不言晋河阳之类〉历年滋多学者不知处所故今总会其名各从所属使学者易晓其左氏传有非当时地名经所不载者此不论焉其有一地再见者则于前年题之后不再叙其未谕者则阙焉以俟来者
春秋集传纂例卷十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