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濂亭集/卷二
古迹
编辑恭愍王十四年乙巳夏五月庚午。以卓光茂。为内书舍人。〈出高丽史〉
十五年丙午夏四月丙寅。以卓光茂。为左司议大夫。
卓光茂擢高第。官至谏议。〈出光山邑志人物条〉
中正右司谏大夫,进贤馆提学,知制教卓光茂。〈见孙氏家藏贺几杖诗帖〉
景濂亭。益斋所名。〈出东文选景濂亭诗注○景濂亭。即公退老之所也。李益斋齐贤。名以累濂。因为之铭。详见郑道传所撰景濂亭铭后说。〉
景濂亭铭后说曰。谦夫卓先生。于光州别墅。凿池种莲。筑土池中为小岛。构亭其上。日登以乐。益斋李文忠公。命其亭曰景濂。盖取濂溪爱莲之义。欲其景慕之也。夫见其物则思其人。思其人则必于其物。致意焉。感之深而厚之至也。尝谓古人之于花草。各有所爱。屈平之兰。陶潜之菊。濂溪之于莲。是也。各以其中之所存。而寓之于物。其意微矣。然兰有馨香之德。菊有隐逸之高。则二子之意。可见。且濂溪之言曰。莲花之君子也。又曰。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夫以其所乐。与人共之。圣贤之用心也。而叹时人之莫己知。以俟后来于无穷。苟知莲之为君子。则濂溪之乐。庶乎得矣。然因物而得圣贤之乐。亦岂易言哉。黄鲁直曰。周茂叔。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程子曰。自见周茂叔。每令寻仲尼,颜子乐处。所乐何事。自是吟风咏月以归。有吾与点也之意。道传私窃以为景濂有道。须要识得洒落气像。有与点之意。然后可以言至。文忠之铭曰。钩帘危坐。风月无边。一句截断。古人公案。安得一登其亭。与谦夫同参。〈见东文选〉
祭外八代祖卓谏议公墓文晚悟郑樟。寒冈之子。
编辑维年月日。外八代孙通训大夫行全罗都事郑樟。敢昭告于外八代祖考奉翊大夫,礼仪判书,进贤馆提学,上护军,赠嘉靖大夫,成均馆提学,同知春秋馆事卓君之墓曰。美质夙禀。高第早擢。声华大振。为国巨擘。仁必有后。祚胤天锡。辉映今古。闻者叹息。繄我残孙。猥忝外箓。恭承宸命。来佐湖幕。仰惟松楸。体魄所托。今来展省。百感交臆。菲薄是荐。仰伸悃愊。伏冀尊灵。是焉来格。
先世墓碣恭愍十五年九月日并立
编辑高丽太师光山君卓公之叶之墓。夫人开城王氏之墓。
左政丞府院君卓公道敏之墓。夫人延日郑氏之墓。
宣宗驸马光城君卓公元光之墓。夫人公主王氏之墓。夫人光州宣氏祔左。
版图判书卓公思正之墓。夫人延安李氏祔前。夫人〈二字缺〉郑氏祔右。
宝文阁大提学海阳君卓公宗成之墓。夫人光州金氏之墓。
平章事武珍伯卓公英之墓。夫人和顺崔氏祔左。夫人昌宁成氏之墓。
集贤殿大提学卓公文位之墓。夫人南原梁氏之墓。
礼仪判书赠吏曺判书卓公光茂之墓。夫人文义朴氏祔前。夫人光州金氏祔前。〈右载庚子谱。又见王氏昇所传家臧碑碣轴中。〉
大匡辅国崇禄大夫兼议政府事光山卓公神道碑铭景泰丙子月日
编辑先生姓卓氏。其先光山人。竹亭。其号也。高祖海阳君宗成。曾祖武珍伯赠吏曺参议英。祖大提学赠吏曺参判文位。父礼仪判书赠吏曺判书光茂。母贞夫人文义朴氏。父判宗簿寺事之衍。继母贞夫人光山金氏。父宗簿令仁俭。恭愍王十六年。先生生。自为儿时。杰然异凡儿。父判书公命名曰慎。字曰系危。生二十年。母贞夫人朴氏卒。居庐既三年。好读书。四十四年。判书公卒。未卒丧。继母贞夫人金氏与祖父参判公又卒。四十五岁。特承重善居丧。〈此间缺〉
庄宪王二十九年。旌孝。渔隐闵霁撰。龟庵南在篆。〈此间缺〉铭曰。名在人间学自专。身归天上孝谁传。孝心学力幷如日。应照朝鲜亿万年。左议政郑昌孙。撰。〈载庚子谱〉
世德祠上梁文世德祠在安东梧溪
编辑百年之遗泽寝远。允矣子孙之追思。一亩之新宫告成。俨然昭穆之并享。事若神佑。礼本人情。恭惟景濂卓先生。生当丽氏之昏庸。独味吾家之嗜好。早负范公之重望。做得一谏官。晚托濂翁之高标。欣逢数君子。介乎急流之勇。悠然见山之怀。白发丹心。磨不尽于报国。光风霁月。坐无边之生涯。见其友而知其人。有如圃隐诸老。诵乎诗而论乎世。堪为胜国名臣。又若竹亭先生。贤父佳儿。圣朝硕辅。许至行于曾,闵。知子莫如。验学力于冰壶。时人窃比。不有崇班之贵。自牧谦恭。无愧太常之褒。秉心贞亮。猗父子德位之俱茂。宜云仍承藉之无穷。奈何绵然仅存。去千里于乡井。遂致陵替不振。但数家之孱孙。迺相与聚首而合谋。思所以追远而寓慕。寂寥遗文之辑。非敢为阐。先陟降在天之灵。其肯曰有后。一区梧谷。侯成今日之幷州。数架桐江。盍效古人之董泽。地无往而非水。一气感通。礼不忘其所生。几岁区划。略仿不祧之制。粗效私心。初非共尊之祠。岂拘邦令。山回水转。审面势之窕深。鸟革翚飞。见眼前之突兀。何其幸也。倘阴骘于先灵。厥惟艰哉。乃能办于绵力。辟榛莽而尸祝。悭秘多年。享𬞟藻而垂庥。倾否有渐。敢陈下俚。聊助呼耶。
臾郞伟抛梁东。周房千丈渺云中。水亭当日看山意。说与时人摠若聋。
臾郞伟抛梁南。雨中薇蕨碧䰐鬖。谁家季女携筐去。知是慈孙荐祖龛。
儿郞伟抛梁西。遥听吼雷动地倪。中有松林处士宅。千层壁立与天齐。
儿郞伟抛梁北。岐岫峥嵘撑斗极。村号梧溪非偶然。也应鸣鸟此栖息。
儿郞伟抛梁上。寥廓太虚无碍障。三复先生退老诗。旷然胸次庶相当。
儿郞伟抛梁下。遥遥碧涧望中泻。元来源远则流长。会见诸孙多儁雅。
伏愿上梁之后。栋宇长新。笾豆无替。亲之也。贤之也。慕笃羹墙。瞻于斯。依于斯。世勉堂构。课忠责孝。庶再振于家声。春禴秋尝。永千祀于庙格。进士全州柳范休。撰。
景濂先生奉安文
编辑显允我祖。天赋纯笃。襟怀洒落。风裁峻直。值高丽季。以谏议官。朝网莫整。飘然挂冠。于以遐退。于光之洞。白发千茎。紫薇一梦。我好世异。我佩谁玩。风月无私。自适箫散。草堂高隐。兰皋芳味。正笏之难。高枕之易。终朝何事。悠然见山。又见长空。鸟倦而还。墙列百桑。园宽三亩。争似俗趋。沈淫五教。剩得高趣。谁毁谁誉。聊以自靖。吾爱吾庐。特有景止。无极翁兮。一鉴方塘。君子清通。同古自爱。傍垂杨立。直任衣巾。花露欲湿。噫虖清芬。邈矣难详。祗是东选。寂寥篇章。相与圃牧。互相磨砻。欲拾往尘。水流云空。藐玆后昆。峤域零星。节警春秋。慕新羹墙。报本之私。于法无窒。爰营别祠。爰择吉日。爰曁竹亭。寔维袭美。稽诸陈氏。亦有已事。合堂幷腏。情礼无歉。幽显罔间。一气相感。钩帘危坐。如复见兮。孝子侍侧。不亦丕显。监我诚虔。笃我庇庥。永我禴祀。于万亿秋。
竹亭先生奉安文
编辑有显家庭。有斐冰玉。秉心贞亮。处身谦恭。际英陵朝。为明宰相。随处纳约。伊傅当时。纳约伊何。曰惟心尔。有国保障。孰逾此心。正此之心。百度从令。讲明是急。操存为要。王曰旨哉。盍铭左右。盖其学的。性理之专。是以在家。养志诚孝。移忠是信。厥有所源。知子莫如。曰吾参也。一言以定。人不间于。三公非荣。万古芬迹。矧尔甲禊。运会非常。七言天章。三角齐屹。列于三七。公实其人。纵砺泰山。其名肯泯。宜乎节惠。太常煌煌。独恨星霜。奄忽四百。庆阴瑞石。追惟微茫。掘地而泉。敢忘妥揭。孱孙聚首。积岁经营。懿我景濂。泽流百世。陈其旧例。斯有据依。一堂并隆。贤父曁子。精爽如在。感应孔昭。唯诺周旋。宛其平日。荷近香闻。竹垂馀阴。月霁梧溪。清壶交映。祠号世德。靡我敢私。光山山光。庶无幽翳。合荐灌炳。载肃载欣。理协情安。儒林共忭。自今伊始。禋祀无疆。
享祀祝文
编辑濂溪之标。靖节之风。传门益光。敢忘报崇。〈二公并亭于世德祠〉
庚子谱序
编辑庚子谱序云。〈万历二十八年庚子季秋初吉〉谱者。为人之大体。序者。为人之大用。其大体非宝欤。其大用非信欤。以谱为宝。则必其不宝之宝也。以序为信。则必其不信之信也。视之若无体。而实有利于三族。言之若无用。而实有孚于万姓。夫如是然后方可谓谱也序也。请申卓氏之言。以一身之始为祖。以百世之终为孙。始焉有祖根之固。终焉有孙枝之茂。则欲知其先而何国之人也。欲知其后而何王之臣也。仕于天子之国。而不知其几百世。事于诸侯之王。而但知其十五世。则其地望名位。为如何也。其忠孝学行。又如何哉。惟其在国焉。锡其姓曰卓氏。封其土曰光山。以卓为姓。于赵于汉。有所寿传。以光为贯。于丽于鲜。有所世享。此盖以理言。而非势论也。是谱。以光山君为悬祖。若其异贯者。盖自竹亭公祖称昆季间矣。其系派一翻阅而益可暸然也。旧谱。有前后。于积衰之馀。以为追念前烈。必新其旧也。噫。人之明于谱者。尽所以收宗族而厚风俗。立忠义而益朝廷。凡谱于斯者。盍各追念前烈。孝悌之心。油然而生也。顾其世谱。光山君讳之叶。字玉立。号学圃。谥文成。少学于光山金文正先生之门。幡然觉卜地之计。慨然有蹈海之志。即弃科业。抱经入深山。遂卜地于瑞石之阳。筑一室。名瑞石。与光山郑处士文景公为友。士大夫高其风节。拟之颜曾。杜门端坐。四方学者踵门而至。及高丽宣宗时。四方学者以学业疏荐。亟起趋命。上曰。惟公一人。特除翰学。累迁至太师。上曰。贤相公第一。封光山君。故其子孙。因以为贯者。理所当然。而有讳道敏。字德老。号南轩。谥忠靖。官提学府院君。是学圃公之子也。有讳元光。字观国。号耻斋。谥翼成。官参政驸马光城君。是南轩公之子也。有讳思正。字勖甫。号敬庵。谥平厚。官版图判书。是耻斋公之子也。有讳宗成。字海朝。号云庵。谥贞肃。官提学海阳君。是敬庵公之子也。有讳英。字仲华。号遁斋。谥昭简。官平章事武珍伯。是云庵公之子也。有讳文位。字叔章。号泉谷。谥文愍。官提学。是遁斋公之子也。有讳光茂。字谦夫。号景濂。谥文正。官提学。是泉谷公之子也。于是。可见其地望忠节。专美于古也。降及本朝。有讳慎。字系危。号竹亭。谥文贞。官赞成。孝行理学。亦名于世。是景濂公之子也。有讳希立。字而圣。荫县监。是竹亭公之子也。有讳中。字建正。号竹林。谥文忠。以典籍致仕。与占𠌫斋金文简先生。论学终身。后赠吏曺判书。是县监公之子也。其馀舍人也。礼宾也。上舍也。训将也诸公。趾美承休。万古此卓氏。万古此光山。而若至近世。光前启后之道。孰有加于此哉。日者。光山君十六代孙世英。慨然有以考据兵火前家牒曁科谱。釐其错谬。补其阙漏。可谓明于谱矣。而方在耋龄。与其弟世亨。远来问序于余。其意亦勤矣。世之览斯谱者。于其先业旧德。必有兴叹者多。孰复以其后孙之不振而少之也。呜呼。吾祖先大谏公配位。则光山君九代孙竹亭公之女也。余于竹亭公。盖亦有外裔之谊焉。而且悲夫。世代寝远。兵燹累经。虽曰文献无征。余于是序。盍仿春秋之笔法也哉。不惟举之于口。而又笔之于书。虽外裔之不幸。实万世卓氏之大幸云尔。外裔清州郑柏谷崑寿。谨序。
庚子谱小序
编辑庚子谱小序云。吾卓氏。封于光山显祖之后十六世矣。年代寝远。兵燹累经。则先世事业。何从而知之。余于是广加见闻。或采之丽史也。或取诸碑文也。或载在文选,胜览及青邱名翰。或誊出邑志表阴及名贤集稿。或考诸万姓谱及簪缨谱。或得之仕版籍及科榜目与夫外家来派。裒韩为世谱。而今其全书。虽不可见。杂出于传记者亦多。然而上下数百载之间。或有历仕次序生年讳日之差错者。或有分派行列配位墓所之阙漏者。势固然矣。盍据以正之。呜呼。凡人之生。莫不本于一人。而为子孙兄弟叔侄。至于无服百世之远。而咸由此出。则凡所以寓慕于报本追远。尊祖敬宗。合谋于父仁子孝兄友弟恭。相与敦睦。遂成家风。则是牒之所兴起也。苏允明曰。观吾谱者。孝悌之心。油然而生。是义。余于柏谷序文。见之矣。仲春下澣。不肖孙世亨。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