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书亭集 (四部丛刊本)/卷第六十八

卷第六十七 曝书亭集 卷第六十八
清 朱彜尊 撰 清 子朱昆田 撰附录 景上海涵芬楼藏原刊本
卷第六十九

曝书亭集卷第六十八

           秀水 朱彝尊 锡鬯

 题名

   横山题名

自梅花溪达横山十五里而近予徙居溪上凡七年始一至

焉上有顾逋翁读书台翁诗所云遥向双峰礼磬声者是

巳同游者周筼青士缪永谋于野郑玥随始沈进山子也山

虽小有冈有岫有章有隆有堂有密有厜㕒有潭有埒塞者

可辟为径高者可升为台其下多民居守望可以相助乃与

四子谋结邻于是而皆无其赀也登舟怅然聊书于壁姑以

俟之异日焉顺治十有二年岁在乙未十月既望秀水朱彝

尊记

   题柯山寺壁

佛生乎西域犹夫人尔乃其徒以汉明帝梦见丈六金人遂

谓佛身丈六入诸本行经曁阿育王传若柯山石像长更倍

之此圣教序所云四八之相也盖自象教既东浮屠专眩

耳目范金雕木虑有时而烁争斲山骨肖之以予𠩄闻石象

高一丈六尺者北凉沮渠蒙逊所造也高一丈八尺者长安

普贤寺凉州瑞象寺晋州灵石寺彭城宋王寺也高三丈者

宜州北山寺也坐躯五丈立形十丈者新昌石城寺也至于

并州童子寺高一百七十尺北谷开化寺高二百尺汉嘉之

象千尺黎阳又加大焉尤可诧异者矣梵夹因而傅会其辞

称毗㜑尸佛长六十由旬尸弃佛长四十由旬毗舍㜑佛长

三十二由旬拘留孙佛拘那舍牟尼佛俱长二十五由旬迦

叶长一十六丈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也唐咸淳

中高宗于上都龙门山阳塑佛像高八十五尺武后助脂粉

钱二万贯大足初后于白司马阪造大象费钱一十七万馀

贯特出愚妇人之见而新昌石象钱武肃镠赐钱八千万贯

造阁三层其孙俶増凿二菩萨夹侍亦崇七丈昔贤有言此

吴越五十五万家之膏血不亦可伤也夫是日偕游者山阴

祁理孙奕庆班孙奕喜敷奕仪诚孙奕明顺治乙未畅月布

衣秀水朱彝尊书

   杨历岩题名

杨历岩去南雄府治二十里嵌龙祠于崖半瀑短而流长石

黝而沙白有灌木无浓花以是游人罕有过者顺治戊戌

归自南海将逾岭太守平湖陆兄丗楷咸一留予𪠘北西爽

亭积雨翻盆三旬不止五月朏晓起睹日出迺联骑入山循

梯磴入祠凭䦨眺听俄而酒榼至相与下坡摽吏人林外踞

石而坐杯行久不知日之西驰也当太守兄之官日杨明府

自西知高要县事期予同往两舟共泊蒜山之麓太守语予

五千里长路必有山水绝胜吾党足以留连酬和是晚北风

甚烈扬帆拔矴两舟齐发次日行八百里或先或后槩不相

及迨抵南安驿始相值焉盖合并之难若是今者获探山水

览清和之霁色聆飞瀑之清音且坐无恶客可以赋诗小雅

言之矣尔酒既旨尔肴既嘉岂伊异人兄弟匪他于焉相顾

而𥬇各成古风一篇并书岁月姓名于龙祠之壁

   乌江谒项王祠题名

顺治十五年夏归自岭表江行望见采石将近矣为疾风引

去泊舟乌江口讯之土人项王祠所在荅云三里而近遂与

同舟魏子登岸半涂潦水限之因褰裳并涉遥睇平冈灌木

知是王祠入门则殿已被焚徙神像栗主于庑下王之塑像

东向面深赤范増龙且左右夹侍且亦面深赤拜讫过亭基

瞻王石刻遗像圎袍短帻广颡丰颐宋人𠩄摹勒也道士出

延客问以古碑答向有唐姚辟李德裕曁南唐保大年碑今

已无存因言金海陵师渡江卜珓神前不许海陵怒将纵火

燔庙俄有大蛇出梁栋间庙后林中飒飒闻戈甲声迺止迨

崇祯乙亥流寇陷和州掠乌江忽阴霾昼晦四野若列屏障

寇不敢犯而退盖王之英爽塞天地间理固然尔道士又言

去此祠三十里即阴陵故道有虞姬墓墓前有祠村氓祈子

者率祷祠下必插花以识之惜日已晡不果往乃还六月几

望秀水朱彝尊书

   重游晋祠褉饮题名

康熙丁未三月三日永年赵湛秋水秀水朱彝尊锡鬯桐郷

孔兴儁子威修褉祠下酌难老之泉采长生之𬞟网鱼于渊

沽桑落于市相与聚饮溪亭之上留宿朝阳之宫既旦感后

会之难期重念此乐之不可泯也乃緤马于林纪同游姓氏

于壁彝尊记湛书

   卦山题名记

卦山去交城县西北五里连峰夹涧若卦画之相错阴阳乖

合不可端倪山以是名陋者增益其文曰万卦山而卦之义

反以数穷矣丙午之秋予与同里包铭登是山观唐支高李

玄穆𠩄𢰅碑记及贞元元和中陀罗尼石幢日将暮风雨骤

作乃留宿僧舍晓起登峰以望白云逢逢弥涨柏谷下视城

郭出没雾中若方舰之浮于海午霁下山因书来游之岁月

于壁包子歌曰絷予马于城隅兮揽子袪于山幽微子之书

兮后之来者夫孰知予之偕游予不复和也

   崛𡼱寺题名

崛𡼱寺在太原府治西三十里乱山中闻其地与窦鸣犊祠

相接思览其故迹丁未二月望王公子千之期予偕游时河

冰始泮舆梁尚存相与并马入山寺寺久圮不治荒榛丛棘

充塞于崩崖卧石间钟鱼寂然惟一二病头陀补衲檐霤下

询之则去鸣犊祠尚远遂不果往日亭午僧厨乏稻米炊黍

以饭千之命童子沽酒行五里得烧春乃还注之僧盋两人

对酌千之问崛𡼱字义予谓其初必无偏旁疑村夫子强加

之郭忠恕有言飞禽即须安鸟水族便应著鱼俗书滋谬二

语尽之矣饮半酣题名寺壁而返冀后之游者观焉

   蒙山访碑题名

山西按察副使整饬阳和道同里曹公溶以公事留太原借

予枥马俾访金石刻文字因出郭抵晋祠夕宿朝阳观晨起

道士引一躄叟 -- 臾 ?至谓善拓碑乃携之行取道风谷尝考北齐

书段韶传突厥从北结阵而前东距汾河西被风谷又唐创

业起居注炀帝于楼烦置宫因过太原取龙山风谷又通鉴

载后唐刘后与李存渥奔晋阳李彦超不纳存渥走至风谷

为其下所杀是则风谷之名著于载纪久矣胡三省注唐长

安三年分宜芳县置岚谷县属岚州谓风谷当作岚谷谚云

南人不识盩厔其类是与躄叟 -- 臾 ?语予蒙山多石刻乃往求之

马行碎石中将至见厓岸多以断碣垒砌大率比丘塔铭及

陀罗尼幢也入开化寺有穹碑戴额乃苏禹珪𢰅宝严阁记

碑后具书开运二年兴邦佐命忠力保定功臣北京留守河

东节度使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北面行营都统开府仪同三

司检校太师兼中书令行太原尹上柱国北平王食邑一万

三千戸实食封二千二百戸刘知远立石合之五代史帝纪

相符按乐史寰宇记蒙山上有杨忠墓碑隋文帝追谥武元

皇帝今已亡之或垒入厓岸中未可定尔是日也由风谷登

天龙山转入蒙山题名寺壁拓北齐碑二五代十国碑各一

还以赠曹公

   胥山题壁

嘉禾四望无山近府治者胥山一篑而巳岁在己酉孟冬偕

同里周筼青士沈傅弓武功汎舟魏塘闻钟声取径以入有

僧舍栖石壁下天将雨非无肤寸之云焉予谓二子曰尔雅

释山文小山岌大山峘言乎小者高过大者也大山宫小山

霍言乎大者围绕小者也小山别大山鲜言与大山不相连

属然则兹山也其别之谓与至元嘉禾志称一名张山则胥

山之名未必出于古而山有磨剑石传是夫差遗迹又有石

龟凝望泾水有赴壑之势或见其潜行命工凿伤一目殆村

氓傅会不足信也宋隆兴中山为李氏𠩄有既而或请于朝

隶诸郡学其后乡人陈氏结书屋于此今为巨室葬地所存

僧舍殆即书堂故址尔二子语予山不在高当以少为贵吾

子行万里难得故乡之山游焉是不可不留题也因相与联

句为诗兼书以示后游之君子

   题历下亭

康熙庚戌五月既望泛舟莲子湖眺北极台时菡萏始舒热

风未甚循湖而行求七桥故址俄而雨骤至复乘舟登历下

亭与客纵饮既霁泉泠泠注亭下有鱼自溅泳跃入阶除童

子烹以侑酒盖客济南二年矣乃得一醉兹亭焉

   西山秘魔崖题名

秀水朱彝尊锡鬯嘉兴李良年武曽吴江潘耒次耕上海蔡

湘竹涛自翠微山来登是日疾风扬沙夕阳在岭仆马惫甚

相与摩挲故碣览二龙子遗事徘徊久之后日入乃返时岁

在辛亥正月九日也导予游者退谷僧瞻西

   京师西山弘教寺题壁

都城西山弘教寺传是正德间中贵晏忠所造寺前有涧过

涧垒石为门题曰道统门石殿三楹上琢三皇五帝三王像

左凿周召孔孟诸圣贤右凿周程张朱诸儒像别一石龛以

藏五经殿外一石亭壁列钟虡干戚钱镈弁裳之属左龙马

马毛旋五十五数如河图右龟龟甲四十五数如洛书东堂

三楹壁立忠臣龙比以下孝子曽闵以下若干人按元史泰

定二年中书省言养给军民必藉地利丗祖建大宣文弘教

寺寺赐永业当时已号虚费云云今遗迹已无可考观晏忠

祠石像礼器制度浑朴不类明时工匠所凿且元于儒释初

无分别疑寺即宣文弘教之遗址晏忠特从而修饰之尔金

华姜应甲诗云空山石祠堂落穆跨深壑肖象古圣贤高下

坐渊漠殿墀列龟龙如出自河洛煌煌先儒语𠩄为忠孝作

性理累百卷题壁见大略历览感吾心人传晏公凿厥志在

尼山高邈得所托愧哉彼檀施衅血涂丹雘慈谿冯元舒诗

云呜呼晏常侍石室存道统上象皇帝王其左周召孔宋之

四大儒一一接其踵峩峩殿三楹象皆刻石奉四壁龛者五

分标五经緫古人所未闻此是我作俑猗彼何人斯卓哉儒

者勇两君竟以是为忠所凿矣祠堂列圣贤象始于文翁踵

于赵岐若司隶校尉鲁恭荆州刺史李刚从事⿰扌⿱彐𧰨 -- 掾武梁祠皆

有之不得云作俑也

   题福州长庆寺壁

长庆寺在荔支林中树高五六丈者四百馀夲壬子六月偕

歙人郑珵晓行城下远望初日浮林端青红如覆重锦既至

土人方縁树采摘纳之于筐坐僧舍俟之人各啖百颗亭午

饭僧厨日晡乃去丗之品荔支者不一或谓闽为上蜀次之

粤又次之或谓粤次于闽蜀最下以予论之粤中所产挂绿

斯其最矣福州佳者尚未敌岭南之黒叶而蔡君谟谱乃云

广南州郡所出精好者仅比东闽之下等是亦乡曲之论也

书之壁用质之知味者

   鼓山题名

鼓山去福州府治东三十里康熙壬子六月偕歙人郑珵乘

竹轿往游晨曦射人面扇以障之手指皆流汗既而行松阴

三里达涌泉寺寺刱自梁开平二年闽王审知所建延国师

神晏居之入门山僧迎客饭香积厨寻挟之出探灵源洞下

岩磴数十级中裂一涧跨以石梁下视乏水山僧语予此喝

水岩也国师安禅于是恶涧水之喧喝之水乃倒流遂涸予

为怅然旁多宋人题字有徐锡之者刊诗于石云重峦复岭

锁松关只欠泉声入座间我若当年侍师侧不教喝水过他

山辞颇清拔先得吾心言之矣郑子登崱屴峰予纳凉僧廊

日既暮留憩廊下爱青松架壑信宿乃还用苕帚拂尘题名

于壁

   房山北砦题名

康熙癸丑二月之望自上方山麓策马折而西至北砦双崖

如门琳宫梵舍对峙左右老树攲斜交荫涧谷寒叶盈尺人

行簌簌有声流泉三叠鸣空山中注而为池土人诫勿濯手

濯则龙怒雷电且至縁仄径而上饭于僧寮遂埽壁题来游

岁月同游者宛平二刘先生芳躅増美芳喆宣人涿州冯源

漳子湛华亭钱柏龄介维

   洞霄宫题壁

由馀杭县郭坐笋舆历九鏁山三十里而近又十里至大涤

洞天洞有绍兴中游人题名路转皆礜石舆丁言是归云洞

也要无径可入乃诣洞霄宫宿焉是夜有虎卧宫前松树下

道士见之问心悸否荅云此虎仙人郭文骑以买药不咥人

晓闻𢭏药鸟啼灌木起洗面寻石斋黄公书院午饭道士山

房观邓牧心𠩄𢰅大涤洞天志南渡以后提举宫观诸大臣

槩未之载予以为阙典道士固请予具书姓名予老矣假我

数年思稽旧史以补邓志之阙遂应之曰诺康熙癸酉九月

   灵隐寺题名

灵隐寺晋咸和初沙门慧理建前有飞来峰理公岩冷泉经

其下西出合涧桥分流入僧房丛篠中岩上下多镌佛象土

俗相传谓是元僧杨琏真伽𠩄凿盖本于夏时正府志非也

象教自汉孝明帝时流入中国终汉之丗凡宇内墓门石阙

刻镂先圣贤孝子列女未有镌及佛像者至晋始有之潜说

友𢰅临安志在宋咸淳年此时杨琏真伽未至江浙行省志

中载寺有梁简文帝石像记又据陆羽灵隐寺记称理公岩

慧理宴息其下后有僧于岩上周回镌小罗汉佛菩萨像然

则飞来峰石佛唐以前已有之审视厥状戍削奇古望而知

为六代遗迹今烟霞洞罗汉六石屋罗汉一百一十六要非

吴越以后工人所凿土俗流传之谬由未见咸淳志尔康熙

辛巳三月同游七人长洲顾嗣立侠君秀水朱彝尊锡鬯杭

州冯念祖文子吴陈琰宝厓顾之挺搢玉周崧层岩汪日祺

无巳期而不至者萧山毛奇龄大可也

   南屏题名

小长芦叟 -- 臾 ?檥舟雷峰之下自塔同杖藜诣壑庵同里戴生锜

从循磴道跻丘岑览观磨厓隶书家人卦语生曰此南屏也

咸淳志南屏山在兴教寺后上有石壁若屏障然此山之所

由名也自开宝五年吴越王建寺曰善庆太平兴国更额兴

教寺有齐云亭清旷楼琴台杨廷秀诗所云清旷楼中夕眺

间是已又有鱼池故东坡居士访南屏臻师诗我识南屏金

鲫鱼重来抚槛散斋馀今壑庵前池尚存疑即种金鱼旧迹

又谦师妙茶事居士亦赠之诗有道人晓出南屏山来施点

茶三昧手之句迨宋季亭楼俱废而南屏晚钟犹列西湖十

景之目焉考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吴自牧梦粱录皆云石壁

刊字出司马温公笔独周密谓是唐人遗迹后人于石旁刊

右司马温公书六字其实非也家有宋鉴称绍兴六年十一

月庚辰上谕大臣曰司马光隶字真似汉人朕有五卷日夕

置座右𠩄书乃中庸与家人卦皆修身治国之道不特玩其

字而巳今磨崖所刊家人卦后杂以乐记篇礼乐不可斯须

去身至举而措之百九十二言中庸道不远人至无入而不

得焉百九十七言合乎宋鉴所载当是诸大臣闻思陵面谕

请刊于石者此王参洧诗有云涑水崖碑半绿苔春游谁向

此山来也又张榘应天长慢词其咏南屏晩钟云翠屏对晩

乌榜占堤钟声又敛春色几度半空𫾣月山南应山北皆指

兴教寺钟云然而今人多以净慈寺后峰目为南屏误矣戴

生曰夫子曷纪之乃具书本末于壁

   羊石山题壁

竹垞叟 -- 臾 ?留山阴舍莫氏之居客有道羊石山之胜者莫君乃

治酒榼挐舟以行达乎山麓偕游六人升高丘以望求吴越

王镠遣游奕使崔则防守故迹而土人莫有识者矣山有石

如羊故名村民以斧斤开凿不审自何年始今者为宫为霍

为岌为峘靡有不遭斲伐者于是洼以为洞潴以为潭象佛

形躯辟径以导游人之入览观既周相与把盏山神之祠叟 -- 臾 ?

乃言曰天生民而因地之利三壤则后耒耜𠩄及天下无不

耕之土不耨之期矣自堪舆𨕖日之术兴而方位岁月始多

禁忌谓有神焉司之吉神百有二十凶神二百有二十数且

倍之以凶配吉故夫吉日鲜矣兼以司天者颁历首图年神

方位于前又注不宜动土于甲子之下然则土必𨕖日而后

可动邪试观兹山之左右前后结屋以居者百数而伐石之

工不休相其村落室家胥庆未尝有馀殃焉是青乌铁帚之

说均不足信也巳佥曰然叟 -- 臾 ?乃浓墨大字书其辞于新砻之

石壁时康熙丙子九月既望

   殳山题壁

予避地梅会距殳山一十三里居未定南至于端州西北穷

乎云朔东放琅琊兹山在戸牗之外历四十九载未之游焉

岁在丁丑九月九日期谭十一给事兄践登高之约舍舟而

陆杖藜偕行山高仅二丈逶迤七百步上有铜棺冢道士殳

基尸解葬焉遗井尚存传是基所凿也石皆赭土人伐以缭

垣岁既久山失其半惟一僧舍独存拓北窗灌木一林叶未

黄落寺僧㩧新栗以进犹带芒猬取其实尝之味若岩桂之

始花然当元之季贝助教琼来居千金之圩暇与比邻诸子

燕饮于是其后入为史官分教中都胄子恒思此乐之不易

得见诸吟咏今给事曁予已脱朝簿归田敝车小舫纵吾意

所如而莫为之限且天假以年老而不学分寸之阴皆可惜

曷不各载书卷留寓兹山相与辨析古今疑义别其是非用

示后学此亦事机不可失者也给事曰弟之言然迺分书于

寺壁下山

   包山寺题名

康熙甲申三月朔曁同里沈秀才自林屋洞门扶杖步至神

景观坐笨车寻包山寺将至行新松林下约千馀本径尽而

寺门见石梁覆涧水流涓涓不绝门左有唐会昌二年僧契

元书碑契元名不著于书史而楷法端丽在颜柳之间记成

都雍博士陶有送契上人南游诗即其人也读未毕山僧出

迎乃齐入方丈汲沙泉⿱亯灬野茗良久出寺载读会昌碑思以

硬黄拓之不得也包山之寺相传建自梁大同年兹碑立寺

门岁月已久顾欧阳赵曽诸家博捜金石文未著于录则以

地僻在太湖中故闻见有所不及然自兹碑既立之后祠部

奏括天下寺四千六百兰若四万僧尼二十六万五百有诏

山野招提先毁五年七月浙西东道止各留僧二十人乃兹

碑不踣则亦以地僻存焉尔独怪王文恪辑震泽编削而不

载后之修具区志者遂遗之不可不补其阙焉偕游六人钱

唐冯念祖武陵胡期真秀水沈翼导予游者吴县徐上舍惇

孝惇复及弟天秩也


曝书亭集卷第六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