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月峯集

1864年

月峯集跋

编辑

我家节义文章。皇朝孙御史元化谓逼真于文山。又曰忠节孝悌。四美具矣者。盖的确语。而其见推于中朝可知也。毅烈公以后。惟我月峯公袭其华而趾其美。公以英炳清绝之才。生于奕世文献之门。自稚少声望蔼蔚为当世巨公所奖诩。而又能遭遇鸿运。羽仪明庭。以文彩风标。贲餙一代之文猷。而惜乎未主词坛之盟者。实由于孤拔寡合。不桔槹于时人也。畸翁常曰某文吾畏其清越警发。此足为印证之定论也。其残膏賸馥。固已脍炙人口。而宜为云仍百世巾衍之藏矣。不幸公客䆠未归。皋复于京邸。所成遗帙散逸。十亡其八九。曾王考悔过公仅辑启文如干首为一卷。而王父继得其吟咏赠遗诗数十篇。稡以藏于家。而时移迹陈。所裒之零些如此。良可恨也。先君子尝欲精写一本。以待后昆有力者剞劂之。而晩境抱疴。有志未就而奄弃孤。呜呼。三世所编辑之先稿。遗馀于尘箱蠧简。而典刑之所寓。手泽之所着。烂然如隔晨。孤露馀生。抚卷一痛。乌可忍也。不肖大愳其艸亡木卒。湮没无传。谨考家藏遗帖朝天日乘启文诗集等。又旁搜远近或播于古今人口。或载于诸家文集。或悬于亭阁壁上者。鸠成一帙。又以昏朝申救李完平合䟽。群公会挽诗章尾之卷末。噫求之虽勤。得之甚鲜。亦乌无泰山毫芒之叹耶。敢以芜拙。庸识于后。欲使为吾子孙者。知遗美之不可泯。而累世蒐葺之意。有不可忘也云尔。

崇祯纪元后丁巳季春上浣。玄孙万纪谨识。

月峯集跋

编辑

吾先祖忠孝节义。无愧于卞成阳。盖一世已定之价。而中朝孙御史所称四美俱者。亦言忠节孝悌。则文章固馀事也。然而宋之文文山忠节冠古今。而文章超越当世。丽之郑圃隐为东邦道学节义之宗。而文章辉映今昔。是知忠义之积于中。而文章之发于外者。自然而然。不期美而美也。然则我先祖霁峰忠烈公隼峰孝烈公鹤峰毅烈公之忠节冠古今。文章映当时者。亦惟自然而然。不期美而美者也已。曁我六代祖月峯公。再遭国难。两啚揭义。实出于忠孝节义之善继善述。则文章之发乎中华于外者。亦岂非固其然者乎。呜呼。公遭遇明时。扬于王庭。而未管文枢。低回下僚。寔于寡合时人也。而谨考启辞之炳烈。音韵之清越。忠义文章。槩可追惟矣。噫公之䟽章诗律。亶宜来仍之巾笥百千。而公不幸皋复京旅。篇袠散亡。十廑存一。五代祖悔过公辑文启成一卷。高祖奉直公杂诗词十数篇。而再从祖又旁求如干诗文。补成一袠。泰山芒毫之叹。曷其已矣乎。但忠义已著于所存䟽启。文章自著于若干韵语。则所裒之未伙。不害于知公之忠义见公之文华也。所辑诗文传写之际。虑或字句有讹。编次有错。不肖迺敢较而准之。幸先祖遗美之不泯。感累世蒐葺之至意。自忘芜荒。识此颠末云尔。

岁乙巳十二月上旬六代孙时佐谨识。

月峯集跋

编辑

高氏一家三节。国史载之。华人诵之。又有尹月汀诸贤所编正气录。至今耀人耳目矣。余谓天地间胚胎之正气。萃于高氏之门乎。何由前而生三节。由后而又生月峯先生也。先生当孽臣斁伦之世。以布衣抗章力讨之。及释褐逆适称乱。又纠旅而赴难。其激忠蹈义刚毅正直之气。百世之下。犹可想见而起钦也。后孙济远方谋刊遗集以示余。余曰先生之生也。得其气之粹正者。郁以为节义。发以为文章。郑畸翁常言某文清越警发。吾所畏也。此可见当时已有定论。顾余肤浅末学。纵有一二窥斑。曷敢有赘辞也。然先生之垂后也。岂专在斯。惟其平生所树立。卓然炳然。有可以趾美家庭。激起后人。且挽词之揄扬。赆章之推诩。多出于正气录叙跋诸贤之手。是皆立言君子也。然则高门名节。三可为四。而此编谓之正气录。亦可也欤。

通训大夫行弘文馆校理兪晩源谨识。

月峯集跋

编辑

右月峰集。高公讳傅川著也。公以布衣抗章讨贼臣。及释褐纠旅赴难。烈烈为为臣劝。公所以不朽者固在此。有不待咳唾之馀。然玩其辞味其旨。有足以知公之为公。公生长于一门三忠之家。刚毅正大之气。亭毓胚胎。以劲直清白著于世。虽百世之远。闻公之风。顽可廉而懦可立。吁其韪矣。是以忠义郁于中。英华彪于外。形于言语文字之间。无不出于正。使读者自不觉耸动而起敬。其平生所树立。盖可想已。岂世之操觚弄墨者。所可伦拟哉。天若假以年寿。置之公孤。必将裨世教鸣国盛。而不幸啬其命。又不幸而不究其庸。蕴抱未措于事业。所传家而诏后。不过零金片玉之掇拾。此为志士之恨耳。呜呼。其人贤然后其言可不朽。苟非其人。虽有言不足恃也。然则公之不朽。亦未可曰不在于斯欤。

崇禄大夫行吏曹判书兼奎章阁提学金学性谨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