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野类要 (四库全书本)/全览

朝野类要 全览


  钦定四库全书     子部十
  朝野类要       杂家类二杂考之属提要
  等谨案朝野类要五卷宋赵昇撰昇字向辰自署曰文昌未详何地其始末亦不可考是书作于理宗端平三年徴引朝廷故事以类相从一班朝二典礼三故事四称谓五举业六医卜七入仕八职任九法令十政事十一帅幕十二降免十三忧难十四馀纪逐事又各标小目而一一详证其说体例近蔡邕独断宋至今五六百年其一时吏牍之文与缙绅沿习之语多与今殊如朝仪有把见科举有混试之类骤读其文殆不可晓是书逐条解释开卷釐然诚为有功于考证较之小说家流资嘲戏识神怪者固迥殊矣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恭校上
  总纂官纪昀陆锡熊孙士毅
  总 校 官  陆 费 墀














  朝野类要原序
  仆自幼入京都观公朝仪刑政事名理及闻夫搢绅间众所称谓皆蒙然无所知识求之于书甚为简略或无载纪后历闻诸师友老先生指诲岁月寖久虽曰强记终不如弱文遂寄之毫楮姑目曰朝野类要逮今岁自江归舎而旧本间为䑕蠧之馀弃之可惜又以好事者来需苐须别录既病且懒遂移书札之费增而锓之于木不独有以应酬亦足以广四方之见闻惟其宫禁内职不复纪录非曰缺文实不敢也观者当察焉端平丙申重九文昌赵升向辰识于双桂书院







  钦定四库全书
  朝野类要卷一
  宋 赵升 撰
  班朝凡十二事
  御殿
  本朝殿名最多如常朝则文德殿五日一次起居则垂拱殿遇忌前假及祠祀日分则御后殿正旦冬至及圣节称贺大礼奏请致斋则皆大庆殿贺祥瑞圣寿赐宴则紫宸殿宴对蕃使则长春殿试进士则崇政殿若赐宴则集英殿郊祀称贺则端诚殿诸班直推垛子则射殿之类又有内殿如万岁复古迩英蘃珠凝华福宁睿思殿今上皇帝建缉熙殿之类北宫后宫之殿又不一也
  朝仪
  趋朝之仪如出入不由端礼门不端简朝堂行私礼交互幕次语笑喧哗殿门内聚谈行立失序立班交语相揖无故离位拜舞不如仪穿班仗出之类皆谓失仪即阁门弹奏有责
  常朝
  今之所谓常朝盖正殿也又名垂拱殿大凡殿名遇礼例合御某殿则临期设牌常朝则自九月中旬至来年五月中旬
  后殿
  常朝值雨则改御后殿
  六参
  又名望参谓一五日之常礼也在京大小职事及不釐务官趁赴望参不得连三次请假
  轮对
  自侍从以下五日轮一员上殿谓之轮当面对则必入时政或利便札子若台谏则谓之有本职公事若三衙大帅谓之执杖子奏事
  内引
  内殿引见则可以少延时刻亦或赐坐亦或免穿执也
  待漏
  宫内之前待漏院所以俟候宫门开及阁门呼报排班则穿执而入也又名待班阁子
  正谢
  凡宰执侍从命下之日即时赴新局当时便回却上辞免表奏之后朝命不允而已受方始正行朝谢
  舞蹈
  谓舞蹈有七拜大起居
  裹见
  有罪之人朝见如与免把见则仍旧穿执谓之裹见唯加武士簇拥也
  把见
  军头引见司等子驱拥有罪之人朝见也向来绍兴末年四川宣抚司管押到招捉北界伪知虢州完颜守能知商州折可直尝如此盖唐以来朝见之仪有五此其一也今大礼赦及盛暑引疏决即亦用军头司拥见
  典礼凡二十事
  郊祀大礼
  京城之外大祭祀皆谓之郊祀如三岁南郊圜丘时北郊祀后土皇地祗明堂中谓之明堂大礼
  五使
  凡大典礼皆有之如郊祀明堂则有大礼使礼仪使仪仗使卤簿使桥道顿逓使之类山陵亦有总䕶按行覆按修奉桥道顿逓使之类又有修奉都护皆大臣帅座为之
  鼓吹
  礼寺之太常乐也
  警场
  大礼等办严也皆用上军及街仗司为之
  宿卫使
  驾出合经宿皆有宿卫使向来驾诣慈福宫等亦有之昔日亲征则有御营宿卫使
  习仪
  凡有大典礼习仪如郊祀大礼习五辂肆赦圣节习上寿仪及临安府教乐之类
  册宝
  奉上尊号册宝亦有奉上册宝使用太常仪仗鼓吹也凡玉册则金宝所谓册者条玉为之红线相联可以卷舒字皆金塡之或谓玉以䃈石代之所谓宝者印章也并文思院供造
  亲飨
  车驾朝飨太庙也其典礼类郊祀
  朝献
  四孟之月驾诣景灵宫也自神庙朝建此如在恤制内则权止
  分献
  凡三岁大礼有大臣亚献终献之外众天神则在坛下分献其馀神则差官往各处行礼
  奏告
  凡有典礼祈祷皆差官奏告天地宗庙社稷五岳四海等处
  致斋
  行祀事之官预先于本局致斋请不治事以谨洁其身也
  受誓戒
  三岁大礼干预行事官皆质明赴尚书省受誓戒然后致斋
  恭谢
  大典礼之后车驾诣景灵太乙两宫行恭谢之礼
  分诣
  四孟朝献如值雨及有事故或第二日值雨皆命宰执分诣诸殿行事
  幸学
  车驾幸太学则有恩例盖古之养老尊贤之故事
  释奠
  二月上丁日也凡学官并祭官太常礼官郎官皆赴太学大成殿同诸生行礼亦分为初中终三奠用太常乐八月同
  降香
  凡祈祷晴雨皆降御香乃内侍省掌其事差快行赍送重则差内侍供奉官
  避殿损膳
  昔时水旱祈祷未应并天变星象边鄙未宁则圣上有避正殿减常膳之谦礼
  辍朝
  凡大臣等薨皆有礼例特辍视朝三日或五日
  故事凡三十三事
  八宝
  自秦得和氏之璧以为传国玉玺其文曰受天明命既寿永昌后子婴捧以降高祖于轵道者是也在汉则符玺令掌之增为六玺至晋惠帝北征亡失六玺石季龙得之遂改其文曰天命石氏迨唐亦有符宝郎而五代唐末帝遭乱携以自焚故郭周重造八宝而以天下传本朝谓受命之宝镇国神宝天子之宝皇帝之宝天子行宝皇帝御宝天子信宝皇帝信宝且各有所用如受命之宝惟封禅用之其他各朝增置殿宝不在此数
  大朝会
  本朝礼制有元日大朝会如古之诸侯述职也凡监司帅守悉赴正旦大宴乡贡进士亦预焉诸道之进奏官亦预焉盖进奏官乃唐之藩镇质子留司京都承发文字如今之机宜故谓之侯邸
  锁院
  凡言锁院者机密之谓也故试士撰麻皆如此试士则所差官预先入院议题有司排办撰麻则全番或半番快行节次往学士宅第传宣俟传宣快行来足学士上马朝服修帽随簇入院造赦头尾则亦然若别有直宿学士或直院则出避之当夜依宣撰述如不可行者缴奏之谓之封还词头若可行则撰毕进呈关报阁门宣词令舎人令同阁门宣词令舎人锁宿且当晩御史台阁门报明日宣麻则文武百寮赴文德殿听之如不可行则又有执政不押麻之例即台谏得以执奏矣除拜大臣则上旬后妃中旬馀官下旬俗谓下旬剥麻非也或偶置之耳
  迎驾
  车驾出幸经由在京去处凡百司局务官吏僧道在百步之内并迎驾往回起居若免拜则只奏圣躬万福山呼若免起居则不排设彩亭香案也
  驾头
  孔毅父谈苑云驾头者祖宗即位时所坐也皇朝类苑曰谓之正衙法座香木为之加金饰四足堕其角其前小偃织藤冒之驾头至则宣赞喝引迎驾者起居也又沈存中笔谈谓是中贵官捧月样杌子于马上今系阁门宣赞舎人
  躬请
  车驾毎春天或节序躬请北宫游幸回则从驾官多是戎装而用御马院动乐今主上宝庆间躬请恭圣仁烈太后宫中宴赏是也戎装谓免穿执祗服衫带若武臣则服色袍御马院掌圣上所乘之马也所谓骐骑院教骏营所掌者乃常朝并从驾者马匹也如唐之立仗马
  教坊
  自汉有琵琶筚篥之后中国杂用外域之声六朝则又甚焉唐时并属太常掌之明皇遂别置为教坊其女乐则为棃园弟子也自有教坊记所载本朝增为东西两教坊又别有化成殿钧容班中兴以来亦有之绍兴末台臣王十朋上章省罢之后有名伶达伎皆留充德寿宫使臣自馀多隶临安府衙前乐今虽有教坊之名隶属修内司教乐所然遇大宴等每差衙前乐权充之不足则又和雇市人近年衙前乐已无教坊旧人多是市井岐路之辈欲责其知音晓乐恐难必也
  等子
  军头引见司等子旧是诸州解发强勇之人经由逓传至京师今则只取殿前旧司捧日等指挥人兵拣为之故令于等子年劳授诸州排军受事人员之职出职之日旧皆诣都进奏院行谢盖奏院辖逓铺故也等子之上谓之忠佐军头皆由百司人兵亲兵及随龙人年劳陞为之或幕士带之
  金鸡
  大礼毕车驾登楼有司于丽正门下肆赦即立金鸡竿盘令兵士捧之在京系左右军百戏人今乃瓦市百戏人为之盖天文有天鸡星明则主人间有赦恩
  闻喜宴
  在京则赐及第进士宴于琼林苑中兴以后就于贡院
  曲宴
  有旨内苑留臣下赐宴谓之曲宴与大宴不同之义也
  圣节
  国朝故事帝后生辰皆有圣节名后免之只名生辰惟帝有节名盖自唐明皇千秋节始也
  进香
  北宫圣节及生辰必前十日车驾诣殿进香
  满散
  满散者终彻也每遇圣节生辰宰执赴明庆寺预先开启祝寿道场至期满散毕赐宴
  曝书
  每岁七月七日秘书省作曝书会系临安府排办应馆阁并带贴职官皆赴宴惟大礼年分及有事则免
  圣祖
  真宗皇帝尊九天司命天尊为圣祖天尊大帝盖仿唐尊老君故事也其详载于国史又秘书有圣祖天尊大帝降临记
  诸节
  自唐以二月一日为中和节国朝因之以正月三日为天庆节景德五年正月三日天书降四日为开基节显德七年正月四日太祖皇帝登位四月一日为天祺节大中祥符元年四月一日天书降六月六日为天贶节大中祥符三年六月六日天书降七月一日为先天节后唐天成元年七月一日圣祖轩辕黄帝降十月二十四日为降圣节大中祥符五年十月二十四日天书降是日禁屠宰行刑著为令甲
  天庆观
  诸州皆置建之所以奉圣祖天尊大帝
  报恩光孝寺观
  高宗皇帝中兴以来令诸州军各建置报恩光孝寺观一所追崇佑陵香火
  上贡
  诸州岁贡土产之物也即夏禹任土作贡之义
  宣赐
  俗谓经由阁门有司出给关照之物为明宣赐不经由有司特旨赐之则曰暗宣赐
  击门
  宰相动止谓阴有犦槊神卫之所以秦中岁时记言宰相仪仗有类牛头形者即是也今之宰执出入其金吾先以物敲击门台谓报警犦槊神也
  免坐钱
  国朝向有除授遥郡某州刺史则亦有敕命下本州照应其州遇细衔公文则亦列其衔于后若本官他日经由本州则其知州合避厅逊坐本义刺史即是正官也旧有除节度使者经由本镇不欲入坐而本镇迎送之外又有礼物俗名免坐钱今废之
  收诸侯权
  唐以来藩镇皆有质子留京都而艺祖去袭封制知通资任以限之其馀节制兵权之类则中兴制度也
  羁縻
  荆广川峡溪洞诸蛮及部落蕃夷受本朝官封而时有进贡者本朝悉制为羁縻州盖如汉唐置都䕶之类也如今之安南国王每遇大礼则加封功臣字号而每岁差官押历日赐之是也
  接送伴
  蕃使入朝差官待之来程有接伴使副回程则为送伴
  馆伴
  蕃使入国门则差馆伴使副同在驿趋朝见辞游宴
  伴射
  殿前马步三司轮差借观察承宣之官环卫四厢之职以伴蕃使射射于玉津御园胜则有金带陞转官资之赏
  私觌
  俗谓之打博盖三节人从各以物货互易也
  会食
  上庠有会食之礼诸百司亦有之凡同官轮日为之唯陪蔬果盘饤之费
  上马
  百司出局人从先报上马者盖旧礼只是乘骑自中兴以来始乘肩舆也今从驾亦乘骑耳
  题名
  进士及第各集乡人于佛寺作题名乡会此起于唐之慈恩寺塔也若官司州县厅事各立题名碑者盖修遗忘尔
  春宴
  中兴以来承平日久庆元间京尹赵师睾奏请从故事排办春宴即唐曲江之遗意也即于行都西湖用舟船妓乐自寒食前排日宴会先宴使相两府亲王次即南班郡王嗣秀嗣濮王杨开府两李太尉次请六曹尚书侍郎统兵官次宴节度承宣观察使南班及都承知阁御带环卫官次都司密属官次宴卿监次宴六曹郎中郎官并是京尹馆伴后京尹李澄遵故事奏请如前供办后开禧以后兵兴及追扰百色行铺害及于民此宴不复举矣


  朝野类要卷一



  钦定四库全书
  朝野类要卷二
  宋 赵升 撰
  称谓凡三十九事
  行在
  天子驻跸之所在也古不闻之自秦汉方有此称本朝有司初称随驾某司自真庙后皆称行在惟三省学士院台谏内侍省之类不云行在盖天子之司及常侍之谓也
  杂压
  以官职混序进迁之列以定品秩高下序其列位
  五府
  两参政三枢密
  两府
  枢密并直太尉
  八位
  此盖旧制左右仆射尚书左右丞中书侍郎门下侍郎之类
  三省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也中书拟定门下进画尚书奉行绍兴十五年中书门下并而为一俱谓之制敕院
  两省
  给舎并左右史也东省缴章西省掌词头记注
  两制
  翰林学士官谓之内制掌王言大制诰诏令赦文之类中书舎人谓之外制亦掌王言凡诰词之类
  史官
  起居郎起居舎人谓之左右史掌记注日生机政又实录院日历所会要所皆编修国朝史文
  侍从
  翰林学士给事中六尚书及侍郎是也又中书舎人左右史以次谓之小侍从又在外带诸阁学士待制者谓之在外侍从
  六院
  登闻检院登闻鼓院官告院都进奏院诸军司粮料院两审计司皆储材擢用之地凡作县有声等官多除此
  四辖
  提辖左藏库文思院榷货务杂买场谓之四辖亦为储材之地
  贴职
  宰执资格者带观文资政端明学士侍从资格者带诸阁学士及以次侍从带待制卿监资格者带修撰直阁及京官直秘阁武臣带阁门宣赞舎人之类
  机政
  宰执职事之谓
  朝典
  国之大法
  亲民
  理治百姓监镇知寨亦然
  长贰
  正官与副官之总名
  幕职
  佥判司理司法司户录参节推察推节判察判之类幕者本以主帅出塞从权安营立帐而得此名如卫青幕府是也
  上马官
  教授至厅前上下马故也
  寄居官
  又名私居官不以客居及本贯土著皆谓之私居寄居其义盖有官者本朝廷仕宦也
  判府
  宰相三公三少真王出镇方谓之判其馀乃过呼
  县令
  未改京朝官宰县也
  知丞
  已改京朝官也未改则带权字只谓之县丞
  军使
  在县之上军监之下
  举主
  依条制科格以荐名于朝廷者内有职司常员之分
  元老
  国之老旧名臣也
  宿儒
  久有名望之士也
  贤路
  清要储材陞擢之所也
  言路
  台谏给舍也
  搢绅
  仕宦之称本指其笏带之类也
  储材
  抜擢于此职以待进用也
  清要
  职慢位显谓之清职𦂳位显谓之要兼此二者谓之清要
  冷官
  凡缓慢优闲之职是也因杜子美诗云广文先生官独冷后人遂专以号教官
  麤官
  武臣及军官之自谦或以为讥
  开官口
  旧制及第人带左字馀皆带右字以左字像开口也今并不带左右字
  院体
  唐以来翰林院诸色皆有后遂效之即学官样之谓也如京师有书艺局医官局天文局御书院之类是也即今画家称十三科亦是京师翰林子局如德寿宫置省智堂故有李从训之徒
  世赏
  书曰赏延于世即今之奏荫之类
  选调
  承直郎以下廸功郎以上文资也又谓之选海以其难出常调也
  未出官
  谓文学助教将仕通仕登仕下班资法之类
  十三阶
  右武以上至刺史为止法
  举业凡四十八事
  治经
  春秋兼三传易书诗二礼各以一经仍各兼语孟谓之小经若诗赋人旧亦曾兼一经今免
  武举
  分二等盖绝伦者挽二石以上力斗平等者挽九斗以上可也至日步射两箭马射正背共五箭为头场
  三场
  第一场本经义三道小经义各一道计五道若诗赋人八韵赋一道省题诗一首第二场论一道第三场策三道仍各有格式条限若武举则以弓马为第一场其次七书义五道其䇿三道
  州县学
  即古者国有庠乡有校之义本朝宰相王安石增制应补之法考试陞赏与贡举不相干庆元以来又增辟斋名以广武举之士盖从臣寮请也
  帘试
  补试中者再于长官帘前试一次治经人作语孟义词赋人作省题诗优者行食其有任子铨试过赴吏部帘试经义破题或有诗亦谓之帘试
  供课
  州县学生分旬习试三场各给册子供呈上庠亦然
  堂试
  州学考试考分将来由此升补
  升补
  堂试累中人推赏至于陞入上庠
  补试
  州县学春秋两放补试白身人本经中者注籍
  混补
  天下士人不限有无学籍皆得赴试本经一场中者入上庠
  大补
  选试旧举待补及州县学等级该恩士人陞上庠也
  待补
  三场内只第一场合格及补试内只大经合格盖恐黜下之可惜故以此勉其学者惟武举只弓马合格者待补谓之一事中
  私试
  每月试一场凡满季计三场谓孟月本经仲月论季月策并锁试于前廊以学官主文考校惟公试之月免
  公试
  每岁春二三月之交公试两日三场谓第二日论策各一道并差外官于贡院主文以学官干预考校
  内舎
  入上庠宗学者皆外舎生若校定满年行食分数之人如公试中等即依例升补内舎与公试㮄同出自后方得为长谕若内舎私试连三次不中者降为外舎
  上舎
  内舎校定分数人两年一次试陞上舎凡九月内锁院三场以优等平等取人其法严于省解也中者自后不复赴公私试只赴上舎试以趱释褐如入学六年得为释褐者谓之走马上舎
  释褐
  上舎试中优等者释褐以分数多者为状元其名望重于科举状元
  神童
  十岁以下能背诵挑试一经或两小经则可以应补州县小学生若能通五经以上则可以州官荐入于朝廷而必送中书省覆试中则可免解
  覆试
  童子举及应制科人先进呈论策卷子如称旨必送中书省覆试内童子赴都堂于宰执前同中书省官挑试
  量试
  州县学略而小试其才也
  请举
  赴解试之谓也古者举贤之制
  保头
  举人三举终场者得为解试保头
  解试
  依额取人荐名于朝廷谓之乡贡若从来无学籍者经营请举则必费力如曾赴混补则犹庶几于科举也此系本州及第出身官主文考校其武举只就殿步帅前试弓马中者然后赴锁院考试七书义并策盖武举者保官径奏名引试也
  漕试
  转运司承集本路见任官牒送到随侍子弟及五服内亲如州府解试法但漕司员额颇宽容也系选差本路官主文考校
  附试
  因事在他乡而未能归本贯者皆就转运司附试只是取人太少却易为文才
  免解
  在学及格或遇特恩
  比试
  武举士人先试经义一次然后赴解试
  省试
  除四川外诸州及漕司解士就礼部贡院锁试名曰省试
  免省
  上舎试取中在省试前即免省赴殿
  还省
  前举已中解试人因丁忧事故之人于今举还试
  类试
  四川州军解士只就安抚制置司类省试毕径赴殿试
  殿试
  本朝例就崇政殿锁试考试策一道毕日唱名
  还殿
  前举已中省试人因事故未赴殿者今举还试
  免殿试
  往年遇主上即位以后第一次谓之龙飞㮄又尝因谅阴皆曾免试秪诣唱名
  唱名
  谓之胪传圣上御殿宣唱第一人第二人第三人为一班其馀逐甲各为一班
  恩科
  年高而到省多次特奏名其魁亦赐同出身而次甲则得文学之名俟赦文内于铨试或于铨注即授权尉之类亦有虽年及而未愿就恩科亦从便仍旧赴省
  三元
  解试省试并为魁者谓之双元若又为殿魁者谓之三元然多是免殿故也盖殿试以策取人难得必魁治经义人也
  黄甲
  正奏名五甲也吏部谓之黄甲阙㮄第五甲旧多贵显故或称为相甲
  探花
  选年最少者二人于赐闻喜宴日先到琼林苑折花迎状元吟诗此唐制久废今人或谓第二名为探花者非是
  担榜
  戏谓第五甲末名为担榜状元
  宏辞
  自唐以来有之本朝之制尤严上自秘书下及俗文无不博览盖所学他日翰苑并掌杂著也锁试随贡举之岁三场议论并以文字合格中选取人无额也
  贤良
  即汉举贤良之制也本朝尤严绍兴间尝令背记九经注疏而学者遂少后臣寮请免之止令记其义锁试之日三时六论如五题合格即中选
  铨试
  奏荫出身人各占经趁赴春铨试中选即参部若是登仕郎以下即换选人文资也黄甲年分则第五甲人就附试之
  拍试
  武臣奏补人铨试弓马者谓之拍试并挑试律文
  刑法试
  奏补人愿试刑法者兼治两小经如中选即入大理评事或是刑司检法官次第可至刑部尚书
  教官试
  及第出身次甲人合试教官者依次试本经诗赋中选即注诸州教授
  召试
  及第出身次甲人已历仕者召试馆职中选即为秘省官若武举人召试阁职则为舎人所试文字尤精细于常制
  试换
  武臣愿换文资者如铨试之制若奏荫人并武举及第官愿再试出身者从便应解试赴省惟年劳补授及杂出身人不许换也
  医卜凡六事
  医学
  如太武学设斋仍如举人入试程文于判局下又有教授
  判局
  判太史局即自挈壶灵台郎五官正及大夫递迁充判局判太医局自斋舎执事递迁充判局
  国医
  此名医中选差充诊御脉内宿祗应此是翰林金紫医官
  试补
  星学则于本局试算造大历测验乾象医学则赴礼部贡院三场选试于难经素问脉经本草仲景伤寒论圣惠方病源此七经内出题第一场则墨义三道脉义二道第二场大义三道假令论方义一道第三场假令法二道运气一道比之士人止不赴殿试其举业亦为科场
  局生医生
  如前试补中则曰局生学生入学次第试补迁改职事如庠序例
  出官
  医学出官则补医职注授京寺监修合官辨验官及诸州军驻泊医官








  朝野类要卷二



  钦定四库全书
  朝野类要卷三
  宋 赵升 撰
  入仕凡十二事
  及第
  文武举正特奏名皆为及第出身
  奏补
  文武臣入仕及格即依本身官照格法遇大礼奏荫弟侄子孙若侍从以上许降资授异姓如官虽及而考未及则身后恩泽
  捧香
  后妃亲属该恩得官者谓之捧香恩例
  西官
  亲王南班之婿号曰西官即所谓郡马也俗谓裙带头官
  军班
  内外诸军兵并班直军头司等人年劳或有功得官皆是
  年劳
  内外百司吏职及诸州监司吏人皆有年劳补官法俗谓出职是也免铨试径注差遣
  杂出身
  非及第奏补年劳之类者谓之杂出身
  保引
  内外百司差遣皆以恩例保引亲属系籍待试或超补非比州县泛常差补也
  进纳
  有因纳粟赈粜及助边者有只纳粟则得不理选限文资者俗谓之买官此不可以就试出身也
  封赠
  生曰封死曰赠自有格法典例外有年及百岁即加封一资而致仕也
  归附等
  归正谓原系本朝州军人因䧟蕃后来归本朝归顺谓元系西南蕃蛮溪峒头目等纳土归顺依旧在溪峒主管职事归明谓元系西南蕃蛮溪峒久纳土出来本朝补官或给田养济归朝谓元系燕山府等路州军人归本朝者忠义人谓元系诸军人见在本朝界内或在蕃地心怀忠义一时立功者
  脚色
  初入仕必具乡贯户头三代名衔家口年齿出身履历若注授转官则又加举主有无过犯崇观间即云不系元祐党籍绍兴间即云不系蔡京童贯朱勔王黼等亲属召保官结罪庆元间人加即不是伪学近渐次除去差除凡十一事
  中旨
  自禁中降下御笔或直旨付有司施行
  参堂
  京朝官不于部授即于庙堂陶铸差遣谓之参堂又曰干堂亦曰堂阙或差选人者
  呼召
  欲见宰执者具名刺门状计会本府书司直省官谓之下呼召候呼召即随引参见
  堂除
  都堂奏差者也武臣即经枢密院专差员阙则曰枢密院札子或枢密院奏云
  参选
  吏部四选尚书左选掌承务以上右选掌武翼郎以上侍郎左选掌廸功郎以上右选掌承信郎校尉以上兵部掌下班祇应进义进勇副尉等刑部掌进武副尉所谓参部注授也
  拟差
  四选兵部奏拟差遣
  残阙
  年老免铨试人或杂出身等人即注残阙零员阙差遣
  辟差
  帅抚监司郡守或奉选使堪倚用之人具名诣阙奏差
  定差
  四川州县只就各路转运司为铨选参注差遣每孟月出榜仲月参注季月申发请朝廷给降付身文字内亦有通判员阙者若因事到阙亦许归吏部或参堂陶铸者其二广亦间有之
  差摄
  帅抚监司州郡选有官或待阙人摄职谓之权局本官自谓之被檄是也若白身人借摄文学助教将仕郎副尉承信之类谓之白帖在法有禁
  旌擢
  谓赏有功绩者特陞差职也
  起复
  已解官持服而朝廷特再擢用者名曰起复系此二字或已年及致仕或在降责中朝廷再擢用之谓也陞转凡十一事
  改官
  承直郎以下选人在任须俟得本路帅抚监司郡守举主保奏堪与改官状五纸即趋赴春班改官谢恩则换承务郎以上官序谓之京官方有显达且举主各有格法限员故求改官奏状最为艰得如得则称门生
  减年
  磨勘转官有四考或五考者该恩减其年数则给公据异日捧类收试
  寄理
  当转官而官序之名犯家讳者权止且带寄理二字他年并转
  双转
  有军功人自武翼郎以上毎转一官即双转两官若及第出身人不转奉直中散亦仍双转也
  特转
  谓非循常法陞转而特有指挥赏转者
  越转
  有功或及第人特越次第径转之类
  正法
  谓如文臣转中大夫直候职及侍从格方许转太中大夫若执政转至金紫光禄大夫直候拜相方许转行特进又如武臣转至武功大夫若有军功方许转行右武馀人以三官比转一官又如捧香只转至训武郎年劳只转至承直郎之类
  回授
  合转官而碍正法者许回授与弟侄子孙入仕或转行
  比换
  内外百司吏职未该年劳而愿比换者依格改换官资注拟差遣
  两易
  俗谓对移也或因避嫌或以得罪被劾而罚轻者皆两易其任或事妨者亦然
  赐出身
  元非科举入仕而特蒙大用或赐同进士出身方可执政盖国朝法也
  爵禄凡九事
  食邑
  官序及格合封诸县开国男以上者随有食邑户数盖比古之小大诸侯得国也若又及格则有食实封几百户旧制每实封一户随月俸给二十五文其加封则自有格法
  职田
  外任小大官属合得职田者月俸之外本州给还米斛凡到任一年分并四月以前理上者该给
  茶汤钱
  为兼职而给也
  赐借绯紫
  本朝之制文臣自入仕著绿满二十年换赐绯银鱼袋又满二十年换赐紫金鱼袋又有虽未及年而推恩特赐者又有未及而所任职不宜绯绿而借紫借绯者即无鱼袋也若三公三少则玉带金鱼矣惟东宫鱼亦玉为之
  伎术官服色
  医官并太史官谓之文官头武官尾盖初入仕著绿及格则换紫并红鞓带又及和安春官大夫则或特转之类而医官有特赐金带者
  两镇
  谓封两处节度使
  两国
  谓封两国王及夫人
  袭封
  谓世代授此官也如两嗣王主奉濮秀祭祀如孔子之后世封衍圣公如周世宗之后柴氏世封崇义公盖二王后之故事也
  恩异
  如诏书及赞拜皆不名如肩舆入朝并赐元老大臣职任凡十事
  百司
  上自三省下及仓场库务皆为百司或谓之有司又谓之京局
  内诸司
  自内侍省以下在禁中置局并应属内司子局者皆是也
  左右厢
  厢官之名取廊庑间分职佐治之义今之城南北厢比通判资序盖比拟开封府左右四厢旧制也若在城兵马都监则又廊庑管押之义也故无刑禁
  外台
  安抚转运提刑提举实分御史之权亦似汉绣衣之义而代天子巡狩也故曰外台
  驻札
  淞江都统诸路总管路钤等及京畿东南将副之类皆曰某州驻札者盖本朝兵制所以示此乃天子之军也
  牌印
  印司掌铜木朱记以牌诣本官请关印用印毕封匣复纳之凡牌入则印出印入则牌出盖立法防严之意也
  公参
  小官赴任诣长贰公参讫衙前听候三日方敢退归本职今制遂禁廷拜
  成资
  满任也
  举留
  见任官有政绩而吏民愿得再任者须本处进士同耆老以下列状经历司举留次请上司申乞
  不釐务
  添差之官则不理政事也若许干预则曰仍釐务













  朝野类要卷三



  钦定四库全书
  朝野类要卷四
  宋 赵升 撰
  法令凡七事
  一司
  在京内外百司及在外诸帅抚监司财赋兵马去处皆有一司条法如安抚司法许便宜施行之类是也
  海行
  敕令格式谓之海行盖天下可行之义也
  续降
  法所不载或异同而谓利便者自修法之后每有续降指挥则刑部编录成册春秋二仲颁降内外遵守一面行用若果可行则将来修法日增文改创也
  进拟
  刑部定法断狱奏呈也
  审覆
  大理寺定刑行下所属州郡断狱也
  敕杖
  谓降旨而杖之也
  罚直
  内外百司吏属有公罪之轻者皆罚直入官每一直即二百文足如赎铜之例
  文书凡十四事
  诏书
  翰林学士院四六句行文而为典故大事者也
  制书
  但是圣旨文字皆为制书
  手诏
  或非常典或是笃意及不用四六句者也
  御札
  又严于诏书
  德音
  泛降而宽恤也
  曲赦
  特降比赦颇轻乃专为一事一处有兵灾罪眚之类
  赦书
  常制恕刑之命也
  翻黄
  监司州郡备录赦文而行下所部也自庆元末诸县亦降黄赦盖从臣寮请也
  批答
  执政以上有章奏请则降批答以下则降诏
  宣帖
  惟军校授宣理为恩例升补
  白麻
  文武百官听宣读者乃黄麻纸所书制可也若自内降而不宣者白麻纸也故曰白麻自元和初凡赦书德音立后建储大诛讨拜免三公宰相命将曰制书并用白麻不用印
  谘报
  学士院关报朝省之称
  书黄
  凡事合经给事中书读并中书舎人书行者书毕即修录录黄过尚书省给札施行如不可行即不书而执奏谓之缴驳故俗谚曰不到中书不是官
  省札
  自尚书省施行事以由拳山所造纸书押给降下百司监司州军去处是也
  部符
  六部行符即省札之义其末必曰符到奉行
  敕牒
  凡知县以上并进士及第出身并被指挥差充试官或奉使接送馆伴及僧道被旨住持并庙额并给敕牒
  官牒子
  上司㝷常追呼下司吏属只以片纸书所呼叫因依差走吏勾集
  奏札
  又谓之殿札盖上殿奏对所入文字也凡知州以上见辞皆用此
  旦表
  在外帅守监司每月一日上起居表所以代朝参也各预先发上都进奏院临期经阁门投进
  谢表
  帅守监司初到任并陞除或有宣赐皆上四六句谢表
  贺表
  帅守监司遇有典礼及祥瑞皆上四六句贺表唯冬至岁节不用四六句自有定式
  起居表
  乡来在恤制内遇冬至故改之名为起居其他合用贺表亦如之
  慰表
  乡来恤制皆上表称慰
  百官表
  百官诣殿拜表皆宰相为班首系衔总之云文武百寮须云丞相臣某等系礼部郎官行词
  奏笺
  若上后妃东宫则名之曰笺
  功德疏
  圣节则帅守监司各上贺表并道释功德疏及进银奏皆四六句经通进司投进
  万言书
  上进天子之书也若上公侯则名之曰长书
  进状
  经检院者圆实封奏机密军期事朝政阙失利害及公私利济并军国重事若经鼔院者叠角实封陈乞奏荐再任已得指挥恩泽除落过名论诉抑屈事本处不公及沈匿等事在京官员不法等事两院状封皆长八寸
  堂札
  上宰执之公札也
  白札子
  上利便之书也与不题名之义同
  边报
  沿边州郡列日具干事人探报平安事宜实封申尚书省枢密院
  奏案
  州郡或提刑司勘成大辟及合奏狱案也得回降则断之若奸秽则只申省
  帅札
  平时四川安抚制置司亦出给札子盖其重权兼主铨量差注类试事也其他安抚制置司便宜者亦出给札子
  朝报
  日出事宜也每日门下后省编定请给事判报方行下都进奏院报行天下其有所谓内探省探衙探之类皆衷私小报率有漏泄之禁故隐而号之曰新闻
  政事凡四事
  巡按
  监司按四季巡视所部州县者古因汉高帝游云梦之后渐废巡狩述职之制故遣奉使以代之
  铨量
  审验人材也如四川新任守倅去朝廷远者免朝辞只赴安抚制置司铨量讫之任
  便民五事
  监司郡守到任半年各具便民五事奏上
  臧否
  监司岁具所部官美恶奏上谓之臧否奏若某员功过俱无者不具
  杂制凡十事
  禁谒
  百司门首谒禁者不许接客也若大理寺官则又加禁谒及亦不许出谒也
  式假
  除父母丧解官及承祖父母重服之外馀亲之丧只给式假
  白堂
  公事取覆宰执也
  禀台
  公事取覆御史也
  过堂
  尚书省密院属官于入局日分持所议事上都堂禀白宰执而施行之
  家讳
  授职任而犯三代名讳者许避之如开禧初张嗣古除起居郎以犯讳辞免曾改名侍立修注官其馀若二名偏犯即不避亦具辞免之
  奉朝请
  在京宫观仍奉朝请者依旧趁赴六参也
  堂谢
  授官职朝谢毕谢宰执
  待罪
  具奏自劾也又宰执奏陈自谦之词曰臣待罪政府或帅府获逆冦恐难于上请先诛而后申奏待罪乃待朝廷责其专擅之罪诸州军被火亦然
  违年
  过期不赴任也理为过犯批上印纸
  帅幕凡十七事
  安抚
  安抚之权可以便宜行事如俗谓先施行后奏之类是也通辖一路之兵民若宰执出镇或曰安抚大使若沿边又有管内安抚谓只辖本州也
  宣抚都督
  侍从以上称宣抚即平时安抚之义也执政以上则称都督
  节制
  本朝兵制最为周密如节制之称所以使寄戍之军服其权也若平时镇江府武锋军驻楚州则其州守臣有统辖屯戍之兼职
  招讨招抚
  讨者伐不道之臣抚者安故国之民
  便宜
  主将之从权行事也谓之便宜黜陟
  密诏
  自唐已有此盖事干大计不欲明示则密遣图之
  矫诏
  一时从权以济其谋也
  檄书
  彰彼之罪恶所以出师之由以感动人心期与天下共诛之也
  报捷
  奏胜之书也诗云一月三捷
  露布
  诛讨奏胜之书也
  蜡弹
  以帛写机密事外用蜡固䧟于股肱皮膜之闲所以防在路之浮沈漏泄也
  挑战
  两阵既立各以将出斗也
  鏖战
  乘勇而进也故汉注以为尽死杀人曰鏖
  巷战
  城市之内接战也如李存孝误入长安之类
  野战
  阅习骁锐也
  劫寨
  夜间攻其营垒令其自乱然后以劲兵续之
  贯寨
  日间攻乱其营垒也











  朝野类要卷四



  钦定四库全书
  朝野类要卷五
  宋 赵升 撰
  降免凡十五事
  遭章
  台谏入奏疏言其罪以请贬其人也
  弹奏
  言其公罪及阁门御史台纠其失仪等事
  合台
  自长官以下各入一奏以言人罪也
  按劾
  谓按其事而申上或只免其职
  降授
  降官者系衔首带此二字开禧征伐之际尝有权免军官带此之官
  责授
  责者不限降几官之数径指低阶责授之
  听敕
  在朝大臣或被台章或先乞出则一面般出国门于寺观中安泊以待命
  南行
  仕宦得罪而南行者盖二广多是瘴烟远恶及水土恶逆之州县江西亦或有之所以贬于其处也
  剥麻
  本朝无诛大臣之典故大臣有罪亦多是先与宫观然后台谏上章得旨批依别日又宣麻降之渐次行贬
  居住
  被责者凡云送甚州居住则轻于安置也
  安置
  安置之责若又重则羁管编管
  勒停
  编管以上则必除名勒停谓无官也故曰追毁出身以来文字
  量移
  该恩原赦则量移近里州军
  逐便
  既量移如又该恩则放令逐便
  叙复
  被责之久该恩叙复旧官者自有格法
  退闲凡四事
  宫祠
  旧制有三京分司之官乃退闲之禄也神庙置宫观之职以代之取汉之祠官祝釐之义虽曰提举主管某宫观实不往供职也故奏请者多以家贫指众为辞降旨必曰依所乞差某处宫观任便居住惟在京宫观不许外居
  自陈
  因奏请得祠禄者将来尚可以复任职守若朝命与之则不任也故优恩又有理作自陈之名也
  岳庙
  选人使臣则监岳庙及宫观之次等也
  引年致仕
  古之大夫七十而致仕之例也古则皆还其官爵于君今则不然故谓之守本官致仕惟不任职也若虽未及七十但昏老不胜其任亦奏请之故曰引年
  忧难凡九事
  致仕
  官员不禄先乞守本官致仕续奏身故者縁致仕合有荫补恩泽也
  遗表
  大中大夫以上不禄者既奏致仕复上遗表则又有遗表恩例
  草土臣
  丁忧者既发丧居忧如具衔只称草土臣
  驾幸临奠
  本朝礼例毎大臣薨皆驾幸其府第临奠之恩多是其子孙上表辞免之
  敕葬
  差中贵官监䕶丧事
  宣葬
  赐资财令办葬事丧家多愿宣葬盖省费于敕葬也
  丁忧
  父母忧解官持服承重者亦同军官免之若馀亲则有给式假法
  谥法
  自古有之所以定生前之德行每一字其义取用之端甚多本朝立法有虽无官而有德行者亦赐之皆有拟文一道太常博士撰吏部考功奏行之
  从吉
  大祥毕禫服终逾月从吉谓改吉服也然后朝见或参选
  馀纪凡十七事
  书舗
  凡举子预试并仕宦到部参堂应该节次文书并有书舗承干如学子乏钱者自请举至及第一并酬劳书舗者
  承受
  仕宦在外任者自有专一承受干当之人或是百司系籍人或是门吏凡有大小事务为之了办
  陶铸
  宰相擢用仕宦谓之陶铸者取造化之义向因留相家讳铸遂易为陶镕正如避冦相名只书此准字也
  宅引
  宰执入堂前有朱衣乘骑对引若无常朝之日则自府第入堂治事谓之宅引入堂
  告词
  有四六句者有直文者并书于告轴然侍从以上须是四六句行词凡在内但是班朝百司虽廸功郎亦有之若外任须是京官通判以上则命词也若节度使以上则又先次宣降麻制矣
  网袋
  侍从以上资格者官告皆有紫丝银铎铃网袋贮之
  望祝
  如五岳四渎之类则毎岁皆降御名祝版祝之若其馀去处皆望祝之
  车马
  宫人出入其兵士呵喝车马者盖旧来只自乘坐车子也中兴以来用肩舆亦喝车马
  拣班
  班直等皆自三衙旧司指挥人兵及皇城司亲事官拣中等之人充之如捧日拣过东三班天武拣过御龙直骁骑拣过骑御马之类然本朝之制班直不置队伍若教习武艺临期整办旗号此最良策也
  京畿将
  京师旧有十将令第二将驻札临安府者缘昔日差出招捉冦盗因而屯此也
  破白合尖
  选人得初举状谓之破白末后一纸凑足谓之合尖如造塔上顶之意
  勘过
  在京关支请给等事须经粮料院审计司勘过及关会太府寺方可支给其外路大军钱粮自有分差粮审院施行
  打视
  库务差遣人及投军人须远视目力喝其指数谓之打视防其目疾尔
  轮笔
  官员分以文字书押或以日或以长贰分而判押之谓
  集注
  左右选注阙集长贰廷坐而下列愿注授之人高唱其阙而问之以授窠阙
  期集
  应举士人欲共陈其利便则指定一所在会集诸人定议以申明之行都差注诸大寺院头首亦集诸头首相聚定议此人行检保明申差亦谓之期集
  同年乡会
  诸处士大夫同乡曲并同路者共在朝及在三学相聚作会曰乡会若同榜及第聚会则曰同年会





  朝野类要卷五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