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史略 (四库全书本)/卷07

卷六 朝鲜史略 卷七 卷八

  钦定四库全书
  朝鲜史略卷七
  高丽纪
  毅宗庄孝王
  讳𬀪字日昇仁宗子母恭睿太后任氏
  元年
  宋绍兴十七年 金皇统七年
  八月夜虎入大明宫
  王御西楼观击球
  或自击日以为常
  禁亲族相婚
  三年
  金海陵王天徳元年
  政堂文学尹彦頥卒
  彦颐少登科工文章尝作易觧传于世晚年酷嗜佛法请老退居坡平自号金刚居士尝与僧贯乘为空门友
  中军兵马使奏古制天子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请改五军为三军从之
  四年平章事高兆基左迁为左仆射
  金存中用事兆基屈已偷合为谏官所劾左迁
  五年侍中致仕金富轼卒谥文烈富轼丰貌硕体面黑目露以文章名世再掌礼闱以得士称
  宋使徐兢来富轼为接伴兢见富轼善属文通古今乃著图经载富轼世家又图形归奏天子镂板以传名振天下
  枢密院知奏事郑袭明卒
  袭明迎日县人倜傥奇伟力学能文以乡贡擢第王为太子仁宗欲废之而立次子袭明为东宫侍读尽力调护故得不废久居谏职有诤臣风仁宗临薨谓太子曰治国须听袭明之言及王即位自以先朝顾托知无不言王惮之金存中等日夜短之袭明揣知王意仰药而死
  宰相崔惟清文公元庾弼等率谏官王轼等伏阁请曰郎中郑叙交结大宁侯王弟暻也邀致宴乐宦者郑𫍯以私怨谋陷台谏
  初于内宴𫍯带犀台官使吏取之𫍯怨之诱闵夀开诬告台省怨王谋推大宁侯
  乃罢𫍯杖流叙于东莱叙将行王谓曰今日迫于朝议行当召还既流召命久不至乃抚琴作歌词极凄惋自号瓜亭后人名其曲曰郑瓜亭
  后移配巨济郑仲夫用事召还
  叙性轻薄有才艺其妻任氏乃任太后族也
  八年
  金贞元二年
  更定科举法
  初场迭试论策中场试经义终场试诗赋又国学生考以六行积十四分以上者许且赴终场不拘其额又除三场连卷法
  水原吏崔娄伯者年十五父尚翥为虎所食即何斧斫之刳其腹取父骸肉以葬盛肉于瓮埋川中庐墓服阕尽食之后登第仕至起居舍人
  十年
  金正隆元年
  少保金存中卒
  存中性聪慧有诗名与郑𫍯相结用事大张威福财累钜万
  安定公任元厚卒
  初名元凯器宇宏深风采严重博通经史为宰相勤俭清白判吏部铨注甚公不信托请人服其明
  十一年幸国清敬天两寺有司以行在所狭隘请去史官王曰史官记予言动不可暂离也
  史臣曰毅宗之为君失徳滋甚假使惧直笔而欲去史官为左右者当援古证今力陈其不可今乃先意导之欲去史官何也欲逃奸谀之诛得乎
  迁太后任氏于普济寺流弟大寕侯暻于天安府贬崔惟清为忠州牧史
  王素信图䜟不友诸弟密谕台谏劾大寕侯恐太后先迁之
  以宦者郑𫍯权知阁事祗候知御史台事李公升等不署告身王怒皆贬黜
  史臣曰宦寺与于搢绅之列古无其制王以乳媪之故溺于私爱既授朝官又督告身何也由是阉人日盛若王光就白子端辈相继用事蔽塞聪明宰相台谏畏威胁势缄默不言终致普贤之变
  筑东离宫城
  以故大臣第宅为宫又毁民家五十馀区多作亭榭
  遣金柔立往审羽陵岛
  柔立回奏云岛中有大山下有村落基址七所有石佛铁钟石塔多生柴胡石橘然土多岩石民不可居寝其议
  御史中丞吴中正死
  中正起自胥吏严烈诡随要结贵近能为祸福时崔褒偁亦强狠疾不附已知中正依阿报恩雠故荐为是职未几死
  十二年门下侍郎平章事致仕梁元俊卒
  元俊出自胥吏尝与谏官论郑𫍯坚执不变时议重之性清俭纯直终始一节不事产业不通馈谢门巷萧然初守光州妻事姑不谨黜之妻子号哭乞哀终不许至使其妻独还人或讥其不仁
  右仆射申淑弃官归田里
  淑高灵县人博学经书以清俭忠正著名
  十七年
  宋隆兴元年 金大定三年
  左正言文克谦上疏言宦者白善渊专擅威福与宫人无比为丑行
  无比得幸于王生三女九男
  术人荣仪左道取媚于上常侍崔褒偁职掌权要势倾中外贪墨无厌请斩善渊无比黜荣仪罢褒偁以谢一国疏中又及宫禁帷薄之事王怒焚其疏贬克谦为晋州判官
  初无比婿崔光钩为录事谏官不署告身王召谏议李知深尹麟瞻等督署之皆唯唯而退有人嘲之曰莫说为司谏无言是正言口吃为谏议悠悠何所论至是克谦作疏知深等又不连署克谦贬后视事自若又有人诵宋人并游英俊颜何厚之句议之
  十八年冬十一月阴雾四塞行者失路太史奏五行志曰雾者众邪之气连日不觧其国昏乱又曰雾起十步外不见人是谓昼昏占曰破国王者出入起居不可无常今陛下处非其位任非其人明堂久旷而不居天灾可惧而不省移徙无常号令不时故有此异王竟不悟十九年幸观澜亭
  初吏部侍郎韩靖别创佛宇于仁济院中内侍侍郎金敦中待制金敦时重创观澜寺内宦郑𫍯创奉灵寺并为王祝釐之所王屡幸靖等争相务侈观玩以悦之城东沙川龙渊寺南有石壁数仭峭立临川曰虎岩流水停滀树木蓊蔚命构亭其侧名延福奇花异木列植四隅与宰侍屡宴于此
  二十一年杀大宁侯暻家僮罗彦有成黄益
  王以燃灯如奉恩寺夜还至观风楼承宣金敦中马素不调闻钲鼓声益惊触一骑士矢房矢跃出落辇傍敦中不自首王惊愕以为流矢疾驰还宫于是逮捕络绎疑有成等所为鞫问深刻有成等诬服斩之及有成妻百官称贺
  幸众美亭
  亭在清寕斋南麓初是亭之役也有一卒贫甚不能自给役徒共分饭一匙食之一日其妻具食来饷且曰宜召所亲共之卒曰家贫何以备办将私于人而得之乎岂窃人所有乎妻曰貌丑谁与私性拙安能盗但剪发买来耳因示其首卒呜咽不能食闻者悲之
  王驰马至獭岭茶院从臣皆莫及王独倚院柱谓侍者曰郑袭明若在吾岂得至此
  史臣曰毅宗轻佻无人君之度即阼二十馀年荒淫怠忽不仁不义习与性成不可救药幸而天诱其衷追念袭明悔心萌而善端已露茍有一二忠正之臣因其牖而开导之不至于终迷不复矣
  二十二年
  宋乾道四年
  耽罗贼良守等谋反安抚使赵冬曦讨平之
  二十四年春正月朔御大观殿受贺王自制臣僚贺表史臣曰世之称人主华藻浮靡者必以陈后主隋炀帝为首然不过与臣下赋诗争能而已至于自撰表赞徳则虽二主亦未尝⿰靣⾒ -- 䩄然为之毅宗之失于兹甚矣
  以内侍黄文荘为国子博士直翰林院
  王幸延福亭时群臣皆占所见之物为嘉瑞蓬艾三茎生于庭以为瑞华文庄见水鸟指为玄鹤作诗赞之王称叹欲拜正言以年少改拜是职
  庚寅八月王幸普贤院武臣郑仲夫李义方李高等反大杀扈从文官宦寺等遣兵尽杀留都文官以王还宫王荒淫不恤政事承宣林宗植起居注韩赖怙宠傲物蔑视武士仲夫等愤激因王自兴王寺幸普贤院矫旨聚军杀宗植等金敦中在途闻乱佯醉堕马而逃赖匿御床下高等胁出杀之承宣李世通等凡扈从文官及大小臣僚宦寺皆遇害唯承宣卢永醇以兵家子免仲夫等选骁勇人往杀留都宰臣崔褒偁许洪材金敦时李知深等五十馀人敦中匿绀岳山仲夫挟宿怨构之急其奴重赏来告之按捕杀之敦中临死叹曰流矢之变祸及无辜今日之及宜矣
  迎王弟翼阳公皓即位
  初崔汝谐梦太祖授笏于皓至是果验
  放王于巨济县太子于珍岛县杀太孙释文克谦为承宣
  普贤之乱克谦闻乱逃匿追迹获之诸将素闻其名不杀囚之
  文臣李公升等多赖以免武臣亦倚之多咨访故事毅宗性轻佻喜文藻好击球多作池台亭榭与文臣许洪材金敦中敦时李复基韩赖辈比狎游幸沉淫诗酒日以继夜侍卫武士饥困痛切骨髓卒及于乱
  明宗光孝王
  讳皓字之旦毅宗母弟
  元年
  宋乾道七年 金大定十一年
  李高与僧修惠等谋反伏诛
  高有非望之志及元子冠将宴于丽正宫高招致恶少斩马飨之将作乱金大用之子为高驱使者闻其谋以告义方素恶高逼已即以铁椎击杀之
  遣工部郎中庾应圭如金借作前王使上表告以让位金主曰废兄篡位造饰虚辞欺罔上国合行天罚应圭辨对不屈不食五日立庭待命金主嘉其忠诚乃授回诏厚慰而送之仍遣完颜靖询问前王传位事故王称前王已避位出居他所病笃不能就位拜命路又险远非使者所宜往以故不得见前王王乃具前王表以附靖行
  平章事徐恭卒
  恭有胆略善骑射为宰相益谦逊深疾文吏骄傲礼遇武人故不及庚寅之祸
  宫阙灾
  郑仲夫等恐有变闭紫城门不纳救火人殿宇悉焚王出山呼亭痛哭庾应圭诣景灵殿出五室祖真又出中省国印
  三年癸巳八月东北面兵马使金甫当起兵与韩彦国李敬直等讨郑仲夫李义方等谋复前王不克死之仲夫义方等复大杀文臣
  史臣曰甫当起兵于东南慷慨发愤以讨乱逆救君父为己任其用心不可谓之不正矣其与敬直纯锡寅俊诸辈同奉前王以倡大义可谓名正言顺而事亦出于是者不幸而败至于杀身良可惜也
  李义旼弑前王于庆州初金甫当起兵于东界与李敬直张纯锡柳寅俊裴允材韩彦国等合谋奉前王出居庆州仲夫等闻之遣李义旼等领兵趋庆州州人内应囚前王于馆义旼出之至坤元寺北渊拉脊骨裹以褥合两釜投渊中旋风卒起尘沙飞扬
  寺僧有善泅者取釜弃尸尸出水涘有日乌鸢不食州户长弼仁等密具棺奉瘗水滨初金使来相金敦中甚不差毅宗异之亦使人问曰寡人夀几何金使曰满朝老少之臣尽逝然后有临川之患及庚癸之乱老少文臣皆被害而王亦遇渊上之变其言果验
  四年
  宋淳熙元年
  西京留守赵位宠起兵讨郑仲夫李义方檄召两界诸城岊岭以北皆应之平章事尹鳞瞻率三军至岊岭与战败绩西兵陷和州
  即今永兴府
  西北郡县皆陷后三年鳞瞻与将军杜景升玄徳秀等攻拔西城斩位宠
  史臣曰位宠为君父讨贼可谓义举也但不于金甫当举义之时而逗遛失机其计误矣
  中书侍郎平章事崔惟清卒
  惟清昌原郡人平章事奭之子少孤嗜学经史子集靡不该通中第不求仕宦有荐举者即曰学未就固辞久之被荐直翰林院官至平章事庚癸之乱文臣皆被害而诸将素服徳望戒军士勿入其第期功之亲俱免尝撰李翰林集注及柳文事实镂板以传但好佛日诵经
  李义方伏诛义方自纳女东宫益擅威福众心愤怨时尹鳞瞻治兵西郊僧徒亦从军义方偶出宣义门外郑筠仲夫子密诱僧宗旵等伺隙斩之分捕俊仪兄弟及其党皆杀之奏黜义方女
  俊仪尝骂义方汝有三大恶放君而弑之取其第宅姬妾一也胁奸太后女弟二也专擅国政三也义方大怒欲杀之文克谦止之曰以弟杀兄恶莫大焉义方不果
  五年工部侍郎庾应圭卒
  应圭平章事弼之子性颕悟美丰仪时人谓之玉人善属文再举不第入补内侍操行贞固持议端方断事若夙成然出倅南京政尚清介一介不取于人其妻因免乳得疾但菜羮而已有衙吏密馈只雉妻曰良人平生未尝受人馈遗岂宜以我口腹累良人清徳耶吏惭而退南人颂之尝告奏于金金人高其使节每于使介往来必问安否卒年四十五
  发前王䘮改葬陵曰禧庙号毅宗百官玄冠素服三日赵位宠起兵故也初将军朴存威尝使于云中道每夸纳釜之事至是云州人应位宠斩之
  六年三月东海水变为血色
  中书侍郎平章亊尹鳞瞻卒
  鳞瞻彦颐之子性聪悟过人虽千百人一问姓名辄记不忘庚寅之后武臣用事鳞瞻每被掣肘脂韦自保而已及平西赏罚不中措置失宜致使西北降附之民屡叛物议少之
  九年同知枢密院事于学儒卒
  学儒倜傥有气槩久宿卫忠谨无他季高义方等作乱议主兵者皆曰在今舍于公复何人哉遂诣其家谋之学儒曰公之志大矣然吾父尝戒曰武官见屈于文官久矣能无愤乎去之易如拉朽然文官见害祸及吾辈亦不旋踵汝宜慎之父虽没言犹在耳死且不从及二李得志谋害之学儒惧求娶义方姊得免
  参知政事陈俊卒
  俊性质直有勇力庚癸之乱文臣之家赖俊全活者甚多时人谓有阴徳后必昌其孙次华温皆登第有文名华善为诗词与李奎报齐名时号李正言陈翰林
  郑仲夫宋有仁伏诛
  将军庆大升尝愤仲夫跋扈谋欲讨之会其子筠潜图尚公主王患之又其婿有仁斥文克谦韩文俊大失人心朝臣皆侧目大升乃与勇士许升决䇿杀筠于直所发禁军分捕仲夫及有仁父子悉斩之枭首于市朝士诣阙贺大升曰弑君者尚在焉贺为李义旼闻之大惧
  十年内嬖明春死王失声号哭太后宽譬之曰此虽钟情然不可使闻于重房
  郑仲夫等置重房于内常自会直国家大事无不𠫵决后亦仍之
  王犹呜咽不能止
  冡宰闵令谟性讷怯少亏操履判兵部李光挺顽贪无识奔竞贿赂无复廉耻郎舍奏旧制文吏散官补外者皆有年限今或一二年而超受或三十年而不调政滥人怨请依年限制韩文俊等力排其议
  史臣曰庚癸以来政归武夫虽有一二文臣之执国政者复有贪鄙无节操不能奉公守正政以贿成则又安得镇武夫不逊之心乎如令谟之为冡宰光挺之主铨选不满公议而为郎舍论驳者盖以此也当时选举之法滥毁非独武臣之罪亦文臣执政之过也
  罢管城富城二县
  管城县令洪彦荒淫虐民吏民执彦幽之富城令亦与县尉不相能害及于民民杀尉有司奏罢之
  十三年将军庆大升卒
  大升清州人膂力绝人早有大志不事家产父珍贪鄙多夺人田及卒大升以其田案悉纳选军一无所取人服其清常愤武人不法慨然有复古之志文官倚以为重及诛郑宋人多趋附然非有学识勇略者辄拒之武臣畏惮不敢纵肆卒年三十
  王听譛捕都房
  大升去仲夫恐有害已者招死士百馀养门下号曰都房
  并流远岛
  金子格诬告都房恃势作乱王命捕流之
  十四年召还李义旼初义旼畏庆大升归其乡庆州屡召不至及大升卒犹不至王惧其为乱遣中使敦谕乃至
  史臣曰义旼躬行大事乱贼之魁而独漏天诛王宜明正典刑雪天地神人之愤顾为积威所怯屡下诏谕待遇之恩比旧愈隆曽未数年身都将相手握重兵乱臣贼子将何所惩艾乎
  以郑邦祐知御史台事郑允当为吏部贠外郎李居正为左正言
  邦祐起自胥吏特授台谏不满人意允当年少无知其父世裕出为兵马使敛民财货连献内府故有是升居正无他材能王欲除正言林民庇与居正有旧因荐曰居正性和平且讷默非耿介者也乃授之王凡用人唯与嬖臣宦竖议亲署𠫵官以上封其草直付政曺名曰下批
  兵部尚书朴纯弼大营私第于东宫旁太子请上禁之王曰朴尚书必不听我言闻者莫不愤叹
  十五年命文臣制潇湘八景诗仿其诗意摹写为图王精于图画与画工李光弼等绘画物像终日忘倦光弼父寕亦以画知名尝入宋徽宗以一奇画夸之寕曰臣笔也帝不信寕拆妆背果有其姓名
  散员同正卢克清家贫将卖宅未售因事之外郡其妻受郎中玄徳秀白银十二斤卖之及克清还诣徳秀曰予尝买此只给九斤耳居数年无所加饰而赢得三斤岂理也请还之徳秀曰尔能守义而予独未耶遂不受克清曰予平生不为非义岂可贱买贵卖以黩于货子若不从即当悉还其直复吾家也徳秀不得已受之因谓曰予岂不逮克清者乎遂施银佛寺闻者叹息侍御史二人与宦官会广真寺为流头饮国俗以六月十五日沐发于东流水祓除不祥因会饮号流头饮史臣曰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赵谈骖乘爰丝变色是故有志之士羞托宦䜿况处台阁任风宪者而与宦䜿会饮乎
  工部尚书咸有一卒
  有一起于胥吏夙夜刻苦家贫衣敝履穿力排巫觋焚毁淫祀平生不事生业其妻请为子孙立产业曰予早孤无援清苦守节以立门户儿辈但当正直节俭以俟命耳何戚戚于贫窭乎
  平章事李公升卒谥文贞
  公升生而颕悟总角能属文操行高洁然卜延福亭基遂兴大役人多怨之癸巳之乱匿佛寺赖门生文克谦得免性轻躁不能容人过见辄嫚骂
  十六年秘书监雀陟卿卒
  陟卿完山人初侍郎朴椿龄守完山以联句选郡童陟卿及崔均崔松年皆擢第为名士时号完山三童陟卿性廉介常补京山府判官秩满还京足不至公卿之门者馀年崔允仪判吏部知其清直拜为耽罗令以镇犷俗陟卿兴利革弊民皆安之及还居京三年贫不自存挈家归乡会耽罗人苦令尉侵暴反曰如得陟卿当释兵即除耽罗令邑人见之投戈罗拜凡所至皆有声绩清名劲节老而不衰
  镇星犯岁设消灾道场
  以上将军崔世辅同修国事
  时有人诉修国史文克谦直书毅宗被弑之事宜令武臣兼之使不得直书王重违武臣意然以同修国事下制世辅不请而以史字改之
  左仓竭无以颁禄借典牧司及将作监银布补之流䜛人朴敦夫于远岛
  时匿名书甚多人皆危惧重房密令禁军伺之敦夫怀书将贴门捕得流之道死
  十七年秋七月晦日有食之
  工部尚书曹元正上将军石邻等谋逆伏诛
  初元正夺中书省公𪠘田租文克谦上章请治其罪乃左迁其子英植英迪应伦及婿李住又在近密贪暴愈甚重房亦奏黜之石邻少寒微世居仓旁拾落庭米以生补禁军庚寅之乱从李义方擢郎将遂显尝受驿吏银属事于四海道按察康用儒不从邻憾之请王免其职王不听邻怒瞋目张拳厉声曰吾不复仕矣遂觧带投地而去偃蹇不朝二人合谋夜遣贼七十馀人逾垣入宫格杀梁翼等中郎将高安祐闻变赴阙至市楼桥边见一髠诈为病乞儿卧粪壤中即收捕有红烛跋在腰间囚系鞫问乃曹元正怨文克谦欲去之与石邻石冲石夫朱迪等遣家臣作乱悉捕诛之
  十八年秋七月大雨定张宣豫高和六州漂流民屋不可胜数又镇溟境内黄虫黄鼠随雨而下大损禾稼十九年平章事文克谦卒
  克谦南平郡人知门下省事公𥙿子䕃补刚定都监判官竟擢第为人忠孝勤俭慈仁正直三掌礼闱所举多名士然听权豪请托不察贤否铨注乖错又官其龆齓子弟广植田园
  二十年以崔世辅守太师杜景升守太尉李义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朴纯弼中书侍郎平章事史正儒守司空左仆射𠫵知政事李奕㽔𠫵知政事李知命为太子少傅白任至知门下省事
  先是省宰增至七至是又增八里巷歌曰皇国实无寺省中置七斋七斋今未了八斋复入来盖斋与宰声相近为廋辞以讥之
  二十一年
  宋绍熙二年 金明昌二年
  以杜景升监修国史
  时有医题壁自称玉堂人有人嘲之曰战将今为修国史不妨医作玉堂人
  景升与李义旼坐省中论事相失义旼奋拳击柱时有人作诗嘲之
  诗云吾畏李与杜屹然与宰辅黄阁三四年拳风一万古
  政堂文学李知命卒
  知命博览群书善词赋工草隶擢第调黄州书记居官廉正赈活饥民甚众后为中州判官政如黄州庚寅之乱内外文臣逃遁无地惟知命为州人所䕶得免王以为有文行擢为谏官自是所著声绩再掌礼闱若赵冲韩光衍李奎报俞升旦刘冲基皆其所取世以得人称之
  二十二年徳宁公主卒
  仁宗女天姿艳丽举止闲雅毅宗屡召入内颇有丑声
  大将军金存杰自杀
  时南贼金沙弥据云门孝心据草田啸聚亡命剽掠州县王命存杰率将军李至纯等讨之至纯义旼子也义旼尝梦红霓起两腋颇自负又闻古䜟有龙孙十二尽更有十八子之语因怀非望与南贼通谋其子至纯辄泄军中动静故屡败存杰愤曰治之则其父必害我否则贼盗炽遂仰药
  二十五年仁宗出妃福昌院主李氏卒
  仁宗念其覆椀之功赐田宅奴婢王即位奉事弥笃及卒葬以后礼
  二十六年
  宋庆元二年 金承安元年
  将军崔忠献
  忠献以勇敢选补别抄以劳迁将军
  与其弟忠粹发兵诛贼臣李义旼大杀朝臣
  二十七年秋九月大雷电崔忠献废王放于江华立王弟平凉公旼
  崔忠献杀其弟忠粹
  忠粹欲纳其女于太子忠献止之忠粹怒谋害忠献忠献起兵诛之
  前中书令杜景升卒于紫燕岛
  初忠献欲废王乃流景升于岛
  景升万顷县人性质宽厚少文有勇力初为牵龙庚寅之乱武人多劫夺人财景升独不离殿门秋毫不犯及金甫当赵位宠之役征战有功封功臣掌吏部铨注虽内宠权贵莫敢挠之旧制三品以上迁级例上让表景升独曰内不欲让而借人笔以饰外礼吾不忍为也至是忧愤呕血卒
  神宗靖孝王
  讳旼改晫字至华明宗弟
  元年
  宋庆元四年 金承安三年
  置山川禆补都监
  崔忠献从术士议置之
  金宣问使孙俣来诘逊位事必欲亲见前王授诏门下侍郎赵永仁曰前王养疾南州计程三十日乃至俣曰茍如是不必亲授遂传诏于王
  二年崔忠献以兵部尚书知吏部事总文武铨注出入禁闼以兵自卫
  忠献恐其生变不测大小文武官吏闲良之士至于军卒强有力者并皆招致分为六番更日值宿其家号曰都房
  四年刑部尚书闵湜卒
  湜令谟子豁达有大度明宗诸小各招纳权贿朝士争附湜独不往
  五年
  宋嘉泰三年 金㤗和二年
  崔忠献在私第与吏部贠外郎卢琯
  忠献外戚起市井性巧黠善承迎
  注拟文武官以奏王颔之二部判事但检阅而已门下侍中赵永仁卒
  永仁博学善属文少时魁然有宰相器明宗命辅导太子及为承宣多所匡救物议归重
  前王薨于昌乐宫
  王欲葬以王礼忠献以为不可降从葬妃礼太子斥在江华不得与丧事
  七年王患疽传位太子移御徳阳侯邸薨
  忠献议减䘮十四日
  降东京留守为知庆州事陞安东都䕶为大都䕶府忠献以庆州有叛贼安东尽心捍御故陞降之
  韩惟汉入隐智异山终身不出
  惟汉世居京都见忠献擅政曰难将至矣遂携妻子隐智异山清修苦节不与世人交征为西大悲院录事不就乃移居深谷终身不返未几果有契丹之难蒙古兵再至
  熙宗成孝王
  讳徳改韺字不陂神宗子母靖宣太后金氏
  元年
  宋开禧元年 金泰和五年
  以守太师崔忠献封晋康侯立府曰兴宁
  后改为晋康府
  置僚属
  自后出入宫禁便服张盖侍从门客殆三千馀人
  三年
  蒙古太祖元年
  崔忠献杀其甥朴晋材
  晋材门客多于忠献率皆勇悍晋材流言舅氏将有无君之心忠献知其必害己召至诘之断脚筋流白翎镇寻死
  四年祔神宗于太庙
  本朝庙制九室而有新祔主则奉出主安于本陵忠献议据古典有功者不迁亲尽者毁之以顺宗亲尽当出以神宗祔于第九室太祖在西东向惠显同为第一昭宣肃同为第二昭仁宗为第三昭文宗为第一穆睿宗为第二穆神宗为第三穆
  史臣曰汉书云父昭子穆孙复为昭公羊传曰父为昭子为穆孙从王父则昭穆之序一定不易矣今国无恒典而随时变易昭穆之序大紊矣
  王曲宴于忠献茅亭唱和终夜剧饮
  亭在男山里第旁植双松崔颐为赋双松诗两制文士皆和李奎报作序记以美之
  五年秋九月崔忠献会宾客设重阳宴使都房有力者手搏胜者即授校尉队正以赏之
  史臣任翊曰按国家颁政例六月谓权务政十二月谓大政吏兵判事与诸同僚会坐于各部功者陟之罪者黜之一陟一黜皆承上命过此时虽有所缺未尝差授况无功者乎忠献威侵一国独专政柄若有所缺则不顾官爵之为公器乃以眼前小戏乱其邦宪又因左右所托或授东班权务之职若纳贿称意者即许之其颁政无常专恣弄法未有甚于此者矣
  召明宗太子璹于江华
  封汉南公改名贞
  平章事致仕崔谠卒
  谠善属文𫾻历中外皆有声绩名重一时年未衰耄上章乞退扁所居斋曰双明与弟诜及张自牧李俊昌白光臣高莹中李世长玄徳秀赵通等为耆老会逍遥自适图形刻石传于世时人谓之地上仙
  忠献废王迁于紫燕岛
  王与王濬明于承庆等谋去忠献事泄见废
  奉立汉南公贞改名祦










  朝鲜史略卷七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