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正月
编辑1月3日
编辑○癸未,召对经筵官。上曰:“宦官不过黄衣廪食,守门洒扫而已。内官崔泓,排轧君父,极为无状。拿问严断。”同副承旨李真儒曰:“前后以内官事严教,拿治不止一再,而毕竟勘罪,每归无实,恐非惩励之道。崔泓所犯,未知轻重之如何,而至以排轧君父为罪,则似涉重大,宜加商量,务归的当。”上无发落。上又以史官申致云行步缓缓,颇有倨傲之状,初命罢职,复命拿推。真儒请收还,上不从。
1月7日
编辑○丁亥,窜李喜朝于灵岩郡。李真儒请之也。
1月10日
编辑○庚寅,流金祖泽南海县,金福泽巨济府,金廷泽珍岛郡,金延泽智岛,金德材济州牧,金善材旌义县,金俊材黑山岛,金厚材金甲岛,金伟材薪智岛,金养材扶安县,金圣材珍岛郡,金用材扶安县,金骐孙楸子岛,金海得古今岛,皆金春泽之诸弟、子、侄。从李真儒之请也。逆狱缘坐,二三岁儿,有勿为定配之受教,今乃一倂流配于绝岛,母子分离,呼哭干和,非王政之所宜有。其时史官,亦以此剌评者,犹有一段未泯之公议,而凶党用法之惨,亦可见矣。
1月14日
编辑○甲午,出补朴征宾为利城县监。征宾受一镜指嗾,论劾尹淳,朝议转益乖张,故铨曹斥补征宾,盖欲调停之也。是日承旨李真儒奏曰:“大司宪金一镜,因金东弼疏批未下,一向缩伏。一镜虽有病痛,然其为国一死之心,乃其素蓄积也。东弼若以私书一款,论其不能远嫌,则此实一镜做错之失,固无不可,而今乃举其平生而句断,目之以贪浊,又抉摘文字而诋之,东弼之疏,诚无状。既以此谴罢,则其疏不必赐答。请自上还为出给,而一镜疏,亦即下批勉出。”上许之。又言:“尹淳,当辛丑冬,金一镜陈疏之时,适有省墓之行,非出于故为规避。其后言议之间,亦不无招谤之端,而多是情外。朴征宾乃举其平生而劾之,至加以宵小之目,殊甚不韪。顾今改纪之初,朝著宜务和协,而浮薄喜事之辈,忽地起闹,诚可寒心。淳之文翰、才望,超出流辈,公议既以台启为非,则不可一向废弃。特为收叙宜矣。”上允之。时,上不豫,倦于酬答,诸臣章奏,率皆留中,或经数月不报。金东弼疏论金一镜教文事,亦未及赐答。议者犹惜其不能明白痛斥,而真儒急于救解,反谓之其疏无状,直请勿赐批而还给,其护党无严之习,可胜诛哉?此乃其时史臣之论,而贼镜之鸱张,真儒之纵恣,盖可见矣。
1月17日
编辑○丁酉,献纳权益宽启曰:“颐、集诸贼,久窃国柄,专以笼络丑类,排张党与为事。及其伏法之后,其腹心、血党,失其仰望,潜怀怨怼,乐祸思乱,为计益深。门黜罪人金在鲁、前都承旨申思喆、前大将张鹏翼、前府使金取鲁、前司谏金槹、前县监金令行、前经历金希鲁、姜顼、冰库别提具鼎勋等,或全家下乡,身伏京第,或乘轿匿迹,往来绸缪,或富室而不吝于用财,或衰服而潜与于密席,昏夜聚会,情迹阴秘,舆情疑惧,固已久矣。凭借北咨之来,做出无根之言,转相传播,煽动中外。近来洛下骚屑,皆从此出。盖以怨国幸乱之心,先欲动挠民情,此诚有不可测者。不见其形,愿察其影。此辈论其处地,则自是诸贼之血党,语其行迹,则实为十手之所指,岂待察其影而知之哉?请并极边窜配,即日押送,以绝其祸根。”从之。
1月19日
编辑○己亥,窜金在鲁于理山郡,申思喆于长鬐县,张鹏翼于锺城府,金取鲁于蔚山府,金槹于镜城府,金令行于机张县,金希鲁于渭原郡,姜顼于三水府,具鼎勋于东莱府。
1月21日
编辑○辛丑,清使额和纳、广福入京。上迎敕于西郊,还宫受敕。
1月22日
编辑○壬寅,以清诏,陈贺颁教、赦,加百官资。
1月25日
编辑○乙巳,右议政崔锡恒启曰:“今番逆狱,虽是无前大狱,初无诇察摘发告变者,又无夤缘上达之事,实未有主张指使之人。至于两捕将,诚有可纪之劳。盖剑货是大段赃物,而李森设机搜得,申翊夏亦同参其事。且三手凶谋,几尽核出,而行药一款,未及摘发矣。翊夏讥捕舜泽之奴业奉者,不待刑讯,直言彼中卖药人姓名及药之形色,故舜泽亦不敢全讳,只曰:‘一死之外,更无所达。’此是半承服。因此而药之根柢,毕露无馀,其功诚不细。此二人似当录勋矣。”领议政赵泰耉曰:“因睦虎龙告变,根核逆节,虎龙不可不录,而诸议皆以单录为不可,又言至尊不可只与虎龙对盟,其说亦然。依右相所达,以两人勘勋,似无妨矣。”锡恒曰:“若论次第,森当居一等,翊夏为二等,虎龙为三等矣。”上从之。判义禁沈檀曰:“搢绅之间,诸议以为,炳几卫社之功,自有所归。当四凶联箚之日,宗社危如一发,而大臣抗义请对,再安天位。微大臣,宁望保有今日乎?宜以炳几卫社为勋号,而并入录功之中。今若只以两捕将,草草录勋,则殊非重其事之道。臣谓大臣,不可不录也。”泰耉斥其猥屑而请推,上允之。
○赠权珪、李潜职。工曹判书赵泰亿启曰:“辛丑冬,诸臣之奋忠抗言者,固可尚,而其时故参判权珪,舆疾抗疏,至遭严刑鞫问之启。改纪之初,连有除命,皆以病辞,遽尔身没。同时陈疏人,俱被显擢,而珪独先逝。树立如此之人.宜追加褒赠。”泰耉、锡恒继陈如泰亿言,请超资赠职,上从之。行副司直沈檀曰:“李潜,故参判夏镇之子也。平生忼慨有气节,曾在先朝,疏陈群凶,谋害殿下之状,至有左右前后莫不向刃之语。及白望之剑出,而潜言如含符契。其先见之明,固非凡人所可及,而至于不顾死生,挺身抗言之节,虽古之陈东、欧阳澈,亦无以过之。令政院,誊进疏本,一经睿览,则可以想见忠节,而褒赠之典,在所不己。”上从之。
○复李献英、李献章、李真伋、吴遂元科。右议政崔锡恒曰:“吏曹判书李光佐,以李献英、李献章、李真伋复科事,不询庙堂为未安,陈疏格之,然朝廷既知冤状,则不可仍置削科之中。并宜复科。”上曰:“唯。”领议政赵泰耉曰:“吴遂元一体复科宜矣。”上从之。献英、献章,师尚之子也,真伋,真儒之弟也,吴遂元,道一之子也,皆壬辰科罢榜者也。真儒、师尚,方主论用事,气势张甚,故不有先王处分之至严,惟意更改,有如此矣。
○以李森为扶社一等功臣,申翊夏为二等功臣,睦虎龙为三等功臣。先是,以国舅鱼有龟为元勋,有龟固辞,更以森、翊夏、虎龙,定为三等。森、翊夏又上疏辞,台官金重熙、承旨吴命恒,亦引旧例,言其不可,上从之。
二月
编辑2月4日
编辑○甲寅,献纳权益宽、正言金重熙启曰:“金姓宫人之和应凶贼,错毒御馔,盛节之所直招也。曾因筵奏台启,辄下查出之批,臣僚颙俟,今几日月,而尚无出付之举,致令禁闼肘腋之间,凶贼假息,杯觞饮啜之顷,祸根莫除,宗社之忧,神人之愤,可胜道哉?宫禁事秘,固非外臣之所敢知,而盛节所谓进药吐出之说,与黄水吐出下药院之事相符,而行药日月可考也。金姓宫人,虽非一二,而庖厨之任,与他有别,女官之号,亦当各殊,职任、官号可考也。如或互相推诿,猝难摘发,则亦宜悉付有司,明示查究。其在严惩讨防后患之道,岂可一任延拖,为长寇养虎之归耶?祸根迄未除去,旧焰必当复煽。此贼终未核得,则臣恐宗社安危,有未可定。请金姓宫人疑似者,出付鞫厅,核得正犯,速正王法。”不从。呜呼!其时鞫狱,构捏虚无,固无纪极。至于金姓宫人,前后批旨,以本无其人为教,而犹且力请出付,至英宗即位之后,靳靳不已,抑何所指欤?
2月8日
编辑○戊午,掌令郑启章启曰:“任敞之罪,可胜诛哉?昔年一疏,虽曰未彻,疏中不忍闻不忍言之说,世皆传播,在人耳目,凶肚逆肠,昭不可掩,而且以其改呈疏语见之,犯分悖义之说,无所不至。其叔弘望,虽以至亲私情,犹不敢掩恶,恐其祸延,陈疏自明,则其言之不敬不道,此亦可见。若论其罪,则实有浮于贼述,而今乃罪止窜配,尚令偃息于覆载之间,独不为贼述之冤耶?噫!向来贼党,谋危殿下,厥惟久矣。春泽阴主之,敞、奎瑞显言之,百计经营,必欲甘心。为今日臣子者,孰不欲食肉寝皮,而不幸春泽、奎瑞,皆死牖下,不得致法,而即今可以少泄舆愤者,惟在于贼敞之正刑。当此惩讨方严之日,如敞恶逆之辈,决不可一日容贷,以致失刑之讥。请凶贼任敞亟正邦刑。”不从。
○东平尉郑载仑卒。载仑故相太和之子,孝庙驸马也。为人俊伟,有计虑,治身俭约,其出门,必简驺从,禁呵辟人,不知其为贵戚也。凡四朝御赐珍玩,并封识,以致其敬,一不近身。博识国朝故实,人多质问。至是卒,年七十六。讣闻,上震悼赐柩材。
2月10日
编辑○庚申,以李肇为吏曹判书,李光佐为兵曹判书。
2月18日
编辑○戊辰,正言柳寿垣上疏,斥赵泰耉。其略曰:
辛丑之腊,即殿下一初,而初筵对扬,已拂舆情,只见其动于浮议,未尝致严乎国是。及其受命按狱,首尾引疾,末梢收杀,尤近塞责,人情拂郁,物议沸腾,而既不能受人勤攻,又不能休休其量,乃于台铉之位,迟暮之境,反不嫌其偏私指目之归。乖离之势,无意调娱,汲引之际,显示左右,地部首拟,太费屈曲,铨官问差,永靳商量,遂致清议不张,正气消沮。惟以笼罩鹘突为主,虚相假借,姑息富贵,曲意承奉,极口赞诩,以为之护送者有之,使一世敢怒而不敢言。大官如此,小官可知,庙议如此,铨衡何责?至若郑寿期之初玷瀛选,已极不似,东壁中书,尤出人望之外。近来荣进,有若酬劳者何哉?李廷济之憸邪足恭,绝无士夫样子,半生巧宦,术不出于惟利是趋,毕竟羽化,都出权门。滥竽史局,继叨雄藩,固已见骇于物情,而及夫泰采之伏法也,乃敢千里专人,满駄送赙。渠若有一分人心,安忍为此?似此污卑巧侫不识分义之徒,决不可厕之朝籍,亟施削版之典,断不可已也。
答曰:“郑寿期瀛馆不合之斥,已极过当矣。”
2月20日
编辑○庚午,吏曹判书李肇免,以柳凤辉为吏曹判书,李真儒为吏曹参议。
2月23日
编辑○癸酉,以睦虎龙为输忠奋义竭诚效力扶社功臣东城君。
○纯陵火。上避正殿,变服减膳,撤乐三日。
○命斥补原任大司谏金东弼、原任正言柳寿垣于州县官。吏曹参议李真儒启曰:“金东弼互相排摈,生事于无事之中,日昨正言柳寿垣疏,又复横生,甘心分裂。若不裁抑,则燎原之火,实难救得。东弼、寿垣一倂补外,以惩其喜事之习。”上从之。
三月
编辑3月4日
编辑○癸未,领中枢府事金宇杭卒。宇杭字济仲。辛酉以明经,中乙科。谨饬无他才,受肃宗知,至拜端揆。上之辛丑,尚俭事觉,上疏论诛讨之不严。至是卒,年七十五。讣闻,上御熙政堂,为位发哀,辍朝三日。
○设增广殿试,文取朴师洙等四十一人,武取李震龙等一百三十六人。
3月10日
编辑○己丑,持平李普昱疏论录勋事。略曰:
今此策勋,何等重大,而始推国舅,既循其固让,又归两将,复允其台启。乍定旋罢,徒伤事体,指东推西,终未止泊,末乃以单勋勘定,盟祭将迫。国朝三百年来逆狱,非止一二,而曾未有告者元勋之例。单录之不可,此已可见,而勋之一字,避之如浼,不顾事体之苟且,必欲草草弥缝,臣实慨然。大臣因卢永孙为例,而狱事大小,彼此既殊,且其所录,多至四十馀人,而年久之后,始因台启削勋,只存永孙,则此岂可为单勋之可据者耶?大抵虎龙,上变之外,更无先几诇察之功,则按讯诸贼,毕究凶节,使国家有磐泰之安者,岂非今日可录之勋乎?宣庙朝己丑狱时,委官以下,皆相臣,郑澈等诸人,无非一代名臣,而身忝录勋,不敢辞避者,盖以录勋为国家重事,而不可以上变人,苟然单录,与君父同盟故耳。今之议者,虽以己丑后防塞狱官之录勋为言,而此则有不然者。亟令二品以上、三司诸臣,会于朝堂,以按狱诸臣,录勋一款,询问可否,即速勘定。
疏入累日,上不报,而盟祭肄仪已迫。同副承旨洪重禹,疏请从普昱之言,仍令礼官,涓吉稍退,上于是,并下批曰:“盟祭日期已迫,勿为差退焉。”
3月11日
编辑○庚寅,上将幸会盟坛,大司谏南就明请对白上曰:“讨逆会盟,何等重大之举?朝议不一,甲乙未定,而卒乃勘以单勋,草草弥缝。夫虎龙,本一贱隶,投入逆党,及夫凶谋败露,则始乃上变,得以不死,俾厕勋末,亦云幸矣。今日国舅、大臣,至于将臣,徒持让功之心,罔念辱国之耻,至以卫社讨贼之功,推归于一贱竖,忍使我殿下,对歃盟血于祭天之坛,此岂臣子之所敢为也?台臣收议之请,亦出慎重之意,而大臣以下,惟以汲汲成礼为事。若使今日臣子,少有忠愤之心,必思断鞅污轮之义,而喉司之臣,义不出此,直请肄仪,又请斋宿,当该承旨,宜加警责。仍命差退会盟日期,而令二品以上,收议改勘焉。”都承旨李世最曰:“单勋虽似苟简,而若有明白应录之人,则初何以屡定屡改乎?盟坛祭天,事体至重,肄仪已成,法驾将发,何可中止乎?”两人争难不已,上曰:“吾意亦无可录者矣。”就明以承旨与台臣争论,前所未有,请推世最,世最趋出。就明复申前说,上终不从。
3月12日
编辑○辛卯,录功都监启:“睦虎龙单录三等,勋号中,竭诚效力四字,请减去。”上从之。亲行会盟祭。
3月13日
编辑○壬辰,上御仁政殿,颁录勋教文:
王若曰,诛讨乱逆,王法莫严;酬报功劳,邦典所重。玆申带砺之誓,式敷纶綍之音。永念眇躬,叨承丕緖。暗庐思道,式遵无改之圣谟;廊庙责成,亦体求旧之经训。岂意乱臣贼子,乃出巨族大家?奥予在储之时,已逞摇撼之计;逮夫嗣服之后,愈怀反侧之心。始畏宁考之至明,祸心莫售;终欺寡昧之孤立,阴谋益深。凡所密地之经营,莫非淫天之恶逆。掌上书字,推戴潜属于凶魁;阙内陈兵,指授专出于老贼。声势相依而济恶,厉气锺于同堂;骄淫既溢而启邪,密计合于联席。终然四箚之继上,实祟三手之暗排。爪牙附丽之寔繁,首尾布置之已就。金帛夜走,宦官、宫妾之交通;鬼蜮昼行,妖人、死士之缔结。黄丸远市,是可忍于萠心;白刃潜藏,将欲试于何地?殆哉!计毒而意憯,念之骨惊而心寒。久擅作福作威之权,恣行不道;此岂一朝一夕之故?驯致难图。剥床切肤,事机已迫于肘腋;积薪厝火,祸乱垂及于宗祊。幸赖急书之上闻,乃见罪人之斯得。爰辞齐款,望风而吐露无馀;元恶骈歼,不日而危疑底定。妖腰乱领,膏齐斧而无辞;残孽馀支,触天网而俱碎。惟玆廓清之庆,悉由发告之功。摘隐钩深,诸贼之情形罔漏;输忠向义,一介之诚悃可嘉。噫其酝酿者卅年,夬得扫荡于一日。除凶弭祸,国势占磐石之安,赏功叙勋,名数稽茅土之典。颁铁券而纪绩等第,盖用旧规;即云台而模形丹青,拟垂永世。涓日而洁心将事,告天而歃血申盟。备举缛仪,悉遵常宪。於戏!予所贵终始之永保,尔无忘洗拂之殊私。宠命维新,率忠顺而祗服;崇报无替,指苖裔而为期。故玆教示,想宜知悉。
又宣功臣睦虎龙教书。至英宗即位,虎龙既伏诛,乙巳削其勋。
○馆学儒生金范甲上疏曰:
道峰书院,即先正臣赵光祖妥灵之所,而曾于丙子岁,以宋时烈并享焉。岂不为有识之所骇叹,士林之所拂郁者哉?噫!《春秋》大义,即时烈欺世欛柄也。孝庙则求之以实效,而时烈则应之以虚声,孝庙则待之以诚意,而时烈则济之以诈伪。平生伎俩,只在于欺诬一世,而至于实地上事业,了无尺寸之称斯。故先正臣尹宣举贻书深斥空言之无实,则其心地之回谲,大义之虚假,莫逃于识者之公眼者,槪可见矣。且当显庙嗣位之初,以不受永安之诏,托为难进之端,及至庚申再起之日,更无一言半辞,及于大义,何其前后相反,一至于此?况其撰故相臣金瑬之墓铭也,以其主和一节,许之以宗社计。至此而平生所执之大义,并与其虚声而弁髦焉,假真售伪之态,可谓随处绽露矣。噫!摸拟朱子,即时烈一生技痒也。即其文集而观之,则一言之发,而必以朱子自处,一事之作,而必以朱子自比。噫!朱子之于时烈,贤邪、义理之分,不翅若天壤之悬绝,而必乃凭借而假托之,此与王莽动法周公,一何相似也?彼时烈者,盗名索价,乍来乍去,末乃挺身于局面翻覆之际,异己者挤之陷之,附己者引之进之。贪权乐势,惟意所欲,固结勋戚,同恶相济,扶护诬告之奸贼,抵排士类之清议,使世道渐至于坏丧,人心日就于陷溺,驯致辛丑之祸变。凶逆鸱张,宗社几危者,亦莫非时烈之所使然也。噫!时烈之肚里所横着者,惟一段忮心而已,毒正手段,尤著于《琐录》之篇。抉摘文字,勒成罪案,而传法于集、球诸贼,酿成丙申之祸。曾谓以儒为名,而亦有此宵小辈陷人之习耶?噫!时烈,以丑辱人为能事。尹宣举,即时烈之畏友也。颓波砥柱之褒,两仪日星之称,其所敬服者,可谓至矣,而自夫先正臣尹拯疑其本源之后,始生恚心,公肆丑辱。况怒人非己,反詈人之父母,虽闾巷童孺,亦不为之。故相臣金寿恒,即时烈同朝相好之间,而或有一二事违拂于心者,则辄以丑辱相加。至于尹鑴,固一奸臣,则斥之以壬侫可也,排之以凶孽可也,而时烈则取其所居洞名之为介谷,谓鑴曰狗,或谓之犬。似此丑悖之说,虽使屠市间恶少年为之,亦将汗颜而知所差矣。殿下试取其文集而观之,可知臣言之非诬矣。凶谲如时烈,险诐如时烈而并享于道峰,其贻辱先贤,莫此之甚。黜享之举,岂非一日为急者乎?况时烈之入享也,故相臣尹趾善陈疏争之,还寝成命。以此观之,当初合享,实非先王之本意也。乞命该曹,撤去时烈院享。
疏入久不报。
○四道儒生崔铎等,又上疏,语尤深惨,至曰:
昔在戊辰之岁,将行册礼,则时烈乃敢陈吁而争之。其时,先王特下备忘,以显有不足之意,严辞峻斥,而一种不逞之徒,率多尊信。敞、奎〈任敞、朴奎瑞。〉之辈,倡之于前,颐、集之党,继之于后,凶党鸱张,宗社几危,而究厥情节,只是萠孽于不满不足之心,则时烈虽非恶逆,恶逆之出,未必不由于时烈矣。时烈之栫棘长鬐也,有诗曰:“一千里外亦蛮土,四五年来号太平。歌管嘲轰明月夜,旧臣还咏《永贞行》。”此虽与喜贼《永贞行》之张皇辞说,有异,其所以讥讪轻蔑,亦安得不为乱贼嚆矢乎?
上亦不报。成均馆启禀,以批旨未下,许多儒生,将不得赴科试,宜赐处分。承旨亦屡以为言,上始则答,令该曹禀处。礼曹判书李肇陈白于筵中曰:“宋时烈并享时,已有物论,先大王本意,可以仰认,而因循至今。多士之公议已发,不可仍置。请询大臣而处之。”右议政崔锡恒,亦言其不当仍存,上从之。道峰并享,非出公共之论,则不悦者之窃议,固也。金范甲等乘时诟诋,至以驯致辛丑之祸为言,是果为真是非乎?祀享重典,已经先朝处分,而一礼官容易陈请,一朝撤罢,颠倒甚矣。臣谨按凶党,不满于肃庙丙申处分,必欲甘心于宋文正,至于道峰黜享而极矣。范甲及铎疏,无非诬捏凶悖之语,而该曹及庙堂,一辞赞成,故其时史官,谓之诟诋颠倒,其亦出于外示公议之意欤!
3月16日
编辑○乙未,设庭试,文取朴师游等十三人,武取柳德征等四百七十八人。是科,即以伪狱称庆设取者也。至英宗朝罢,而又复改其名曰别科。
3月23日
编辑○壬寅,进士郭镇纬等,以请寝故相臣宋时烈道峰书院黜享事,陈疏,到政院,政院却之。镇纬等,复疏斥政院,始禀达入启。其疏略曰:
先正臣赵光祖、宋时烈遭逢圣代,期赞至治,而不幸为群壬所诬,并罹谗锋,饮恨泉下。道学之纯正、时命之穷厄,前后一揆,故士林之必以时烈,同堂而齐腏者,其意有在。先大王之特允所请,亦以此也。一自丙子合享之后,至于今凡几年所,而不敢以院享一事,举之于唇吻之间者,无他,畏公议也,畏先王也。今乃乘时闯发,肆然无忌,敢为前日之所不敢为,其亦痛矣。孝庙尝曰:“明天理正人心,予责也,与我共此者,舍卿其谁?”所谓实地上事业,无以加此,而况其囊封幄对,治法政谟,凿凿有可据之实,则君臣上下,血诚图洒,而只缘天心不佑,大业未就,故一种不悦之徒,潜怀瑕摘之心,乃曰假冒也,曰虚声也。噫嘻!此非渠之言也,乃尹拯之言也,非拯之言,乃宣举之言也。宣举一自江都狼狈之后,谋欲自占便宜道理,便以不死为十分是当,而乃敢自附于实地之工,而责先正以虚伪,欲使一世之人,说不得大义二字,故先正答书,极其严截,有借孔、朱,祸仁义之说,宣举心术,适足破绽,则何足为先正之病也?朱子,孔、孟后一人耳。时烈平生心事,不过法朱子而已,今范甲辈,反谓之凭借朱子。然则尊信孔、孟,无如程、朱之诸贤,程、朱亦不免于凭借孔、孟耶?显庙嗣服之初,汝河,首进排轧之疏,俄而议礼之讼作矣。先正之迹,转益畸危,才毕山陵,苍黄去朝。其所谓不受永安之诏云云,无非杜撰之语,则顾何足多辨哉?先正之归自长鬐也,黾勉造朝,而辛酉进修之箚,癸亥世室之疏,丁卯论事之章,无非此义。若金瑬之碑,果是先正之所撰,而宗社计云者,实非先正之言,乃金瑬筵对之语,而亦非专拾主和之事,则今欲以此捏合,而又翻以为先正之言者,不几于诗礼发冢乎?自古小人之陷害忠贤者,未有不以勋戚二字,为胁持之资者。昔赵汝愚,宋之崇勋也,宗戚也,朱夫子未尝不以勋戚,而有所自异。先正当日之所与交者,皆是戚里中善类,则又岂可拒绝之也?况其驯致辛丑之变者,尤极惨毒。先正之没,今几四十年矣。末后之事,何干于先正,而彼辈之说,与向来庆济之疏,同一肝肠,吁亦怕矣。盖宣举一人之身,判作两截,则当褒而褒,当贬而贬,无怪乎其辞之低昻,而金寿恒一生尊信先正,良佐则寿恒妇弟,每欲交构两好,贻书诸甥,公然做出无根之语,欲使背绝先正之门。至于狗犬之说,鑴之家在狗洞,故因其所居而谓之狗尹,不是异事。假令鑴居在龙洞,则亦将称之以龙尹。然则此辈,又将以称诩,病之耶?噫!此辈血脉,与鑴流通,言议节节符合,己酉之书,与鑴贼庚子论礼之说,同意,辛酉之书,与凶徒己巳戕贤之计同语,铎等之疏,又专用庆济旧语。先正戊辰一疏,即老臣虑国之意,炳炳血忱,断无他肠,而凶徒媒孽,竟罹惨祸,士林之恸,至今未已,而庆济发之于前,铎等继之于后,言鑴之言,行鑴之行,一意绍述,无异师承,而犹且目之以一奸臣者,依俙有似乎倒戈手段,亦可谓善学其师表矣。至于永贞之诗,即唐臣韩愈,讥切当时小人之作党甲乙。鑴党盘据之时,先正之吟咏其诗者,实仁人、君子伤时悯俗之意,则何可以此,构罪于先正哉?若以此律之以饥讪,则韩文公当首被其罪矣。所可痛者,为奴偸生,得罪名义,而先朝黜享之宣举,则晏然复享,扶正斥邪,身任大义,而先朝崇报之先正,则遽欲撤享,今日举措,一可倒置,而百世之后,其将以今日为何如时耶?
前承旨李乔岳,又上疏讼辨曰:
先正平日一言一动,动法朱子,以明《春秋》大义,为第一件事。渊源、门路,得之于文正公赵光祖,平生慕悦,至死尊敬,末梢受祸,前后一致,则一祠并享,于礼亦宜。曾在先朝,特允其请,迩来三十年间,朝无异论,士无异议,丙申年玉候沈淹之中,手书华阳书院四字,遣承旨别为赐祭。虽有一种不悦之徒,传袭罗良佐辈圈法,己巳党人之馀套,必欲污辱先正,构害先正,而不敢生意者,特其心有所畏忌而然耳。含憾蓄怨,忍而待日,及夫仙驭已远之后,群起跃然,乘时跳踉,构捏之不足,又从以丑蔑之,丑蔑之不足,又从以妆撰之,尚忍言哉?伏愿殿下,体先王予志勿挠之教,亟加痛斥,俾勿肆行。
并命还给。
○掌令徐宗厦启曰:“进士郭镇纬疏语,丑悖无伦,全不顾忌。故相臣宋时烈道峰配享,当黜当仍,自有一世公议,则有何一毫干涉于先正父子,而插入剩语,公肆侵辱?至于卞《永贞》之诗,则以时烈比韩愈,虽出于渠辈尊慕时烈之意,而以先朝比顺宗果何如耶?使此说肆行,则喜贼续《永贞》之诗,亦可谓摸仿韩愈,而为救解之张本耶?其流之害,终至于人纪灭绝,国家乱亡而后已。请绝岛定配。李乔岳托以为师伸辨,投进一疏,强引题外之语,诬辱先正父子,罔有纪极,噫嘻痛矣!且所谓含憾蓄怨,仙驭已远等说,尤极绝悖。乔岳亦是殿下之臣子,则何敢以此等语,萠于心而发诸口耶?其无伦无严之罪,不可不惩。请命远窜。”上允之。
3月26日
编辑○乙巳,窜李乔岳于庆山县。
3月27日
编辑○丙午,配郭镇纬于金甲岛,安允仲于云山郡。
夏四月
编辑4月4日
编辑○癸丑,赐大司宪金一镜疏批,令勿辞察职。先是,文衡缺,前大提学姜鋧主其荐,希其旨,以金一镜为首,及圈点也,李光佐、赵泰亿点数,与一镜等。其时相臣用职序为第,非古例,而盖恶一镜之居先也。一镜以此憾恨。其后郑寿期劾姜鋧,则一镜答李师尚书曰:“姜台因文衡荐望之崖异于其意,兵、刑两台,嗾郑而论之。”姜台,指鋧也。两台,指光佐、泰亿也。斯书传播搢绅间,当之者皆怀不安。及光佐递,而泰亿代之,终发其事,寿期亦疏辨之。大司谏金东弼疏斥一镜,而又论其做言排轧之状,一镜遂对辨曰:“臣之至愚,不恤身谋,妄谓君仇必讨,国贼必诛,秪以扶安宗社为期,不以得罪巨室为虑,冥行墑埴,迨周一年,所以有今日之祸也。重臣之疏一出,左右迭攻,声罪狼藉。噫!教文撰进,非臣之任,适会太学士告病,艺苑违召,臣承牌诣阙。时值昏暮,半夜宾厅,仓卒应制,荒芜拙涩,自愧有骇。句语出处,字画傍边,苍茫不记,侪友在座,间或指导。伊日事实,不过如此。论臣所谓插入别语,引喩乖谬云者,臣不省何所指摘,而作者无心写出,看者用意抉摘,则瀜泄之引于母后,拒谏之用于君父者,皆将堕于罟阱,其为计不亦太甚乎?一日,李师尚以书抵臣曰:‘郑寿期再疏,谓姜鋧以文衡落荐之人,何可当文衡荐望?此何故也?’此际适有风传,果信笔答之轻信传闻,实涉率尔,安得辞其责乎?师尚,情同兄弟,赫蹄往复,偶尔翻传,为臣大案,登诸章牍,臣未知事体道理,果何如,而究厥所由,莫非臣罪。东弼又以为:‘论议乖张,搏击肆行,职由于臣。’臣在宪职,讨逆之外,无抨弹,未知搏击者何人?岂以年少新进台阁上言议,疑臣或有与闻而主张者耶?至于将任之不称,臣亦自知。兴作多端之云,尽有委折,而第臣家园之内,治基营材,建立数间祠宇。以此罪臣,臣何敢辞?咸原再疏,诟臣甚急。臣之口对、疏陈,槪举三锡之供辞而已,惜乎咸原,何不于招问委折之后,即为辨陈,卒乃移乙于臣,怒室色市,岂不厄哉?伊日其言是矣,明教夬示圣衷之所存,咸原之谓臣勒定,抑独何哉?况禀白蒙允之事,书出传旨,非今斯今。国舅曾经政院堂郞,岂遽忘之,而斥臣为罪,至谓擅行也哉?乞命镌削,退守愚分。”疏入在前冬,久不报,大臣、筵臣,累以为言,今始下答。
4月27日
编辑○丙子,清使内阁学士礼部侍郞常保、副使头等侍卫伊都额真明入京。
4月28日
编辑○丁丑,执义赵圣复死于狱中。圣复,杨州丰壤人也。上有疾无嗣,诸大臣白王大妃,册立王世弟,圣复上疏,论为储君勉学之道,仍请引接臣僚,裁决庶务之时,辄令世弟,侍侧参听,以为随事训迪之地。疏入四日,始下批,有留意之教。其夜仍下教曰:“予有奇疾,政事多滞,大小国事,幷令世弟裁断。”旋因诸臣争执,遂还寝,罢圣复职,安置珍岛郡。明年春,虎龙上变书,诬逼世弟,因起大狱,杀四大臣,复逮圣复于狱,施以酷刑,圣复奋然曰:“使吾之言,得行于当日,则尚俭之变、虎龙之诬,何由以生?今而后庶可以知吾言之忠,而反陷不测之罪,必欲一杀而后己者,何也?”会天大旱,锡恒言:“刑讯台谏,非美事,且与逆狱不同,请命还配。”上从之。改窜旌义县,六月渡海抵配。凶党又请鞫,十月复逮至狱,累加刑,遂死于狱。时年四十三。
五月
编辑5月1日
编辑○朔己卯,京畿幼学金弘锡等上疏。略曰:
先正臣文成公李珥、文简公成浑,生同志死同传,真百世不易之正论,非幺麿后生所可一扬一抑,私自高下者也。宋时烈,貌假学问之名,口诵珥、浑之道,以为欺世发身之计。其时大小文字,多出其手,其所褒扬成浑,靡不用极,两贤臣年谱序,亦渠之所撰也。一自与先正臣尹宣举父子衅成之后,以成浑为宣举之外祖,公然移怒于成浑,至于简牍之间,往往略示微贬之意。逮夫成浑后孙故县令至善,以尹宣举之高弟,与其同门故掌令罗良佐等,疏辨师门之诬,故大加愠怒,公肆诬辱于答其徒李喜朝书。及其士论齐愤,辨疏将发,则渠先投疏,佯为自明,且创出甲午年论奏本事,勒谓之和议,而亦托以金长生之言而称之曰:“壬辰以后,不无可疑”,末乃以渠之言结之曰:“据此则先师,亦知牛溪之出于不得已也。”臣等请明其奏本之事,元非和议也。顾养谦时把大权,惟意高下,大则变易旌节,召还刘𬘩,小则沮遏奏请,闭关不通,危机交至,则抑可与之相抗,置存亡于度外欤?抑可不得已而强从其言,俾解愠怒,以存垂尽之国命耶?此所以宣庙引接故泽时,不得已而许从其请者也。成浑当其俯询奏本大旨之时,对曰:“顾摠督使我国请倭封贡,此则义不可为也。然为渠胁持,不免上奏,则当陈请曰:‘小邦之于倭奴,有不共戴天之仇,虽死不忍言和,而天朝容之为属国,使小邦,无忘仇释怨之耻,得纾朝夕之危,则亦天朝之赐也,’以此为措辞,于义似无悖矣”云。此其进对之大略也。金长生尊慕成浑,不下于门弟子者,举世之所共知也。苟使有疑于心,则何不一质疑于成浑之生前,而徒为议后之言,密与时烈传授,以为借口诬贤之资哉?且其子集,撰成浑墓表,略曰:“行止必以其义,夷险不易,所守出处之正,可质神明”,结之曰:“集早游门下,且因父师,习闻出处言行。”长生若以议奏本事,谓和议而疵毁之,则集奈何以因父师习闻之说赞扬,而独时烈得闻疵毁之语耶?噫!怒人非己,诬人之先,如此之甚,仍并与成浑之子赠判书文濬而诬辱之曰:“坡门诸公,颇附仁弘,专咎松江。”文濬醇纯之性,出于天赋,诚敬之学,得之家庭。擢之闻名之批,仁庙之知臣莫如也,孝友之称,成浑之知子莫如也。其贤若此,附仁弘而可为耶?己丑逆狱,郑澈为委官,而崔永庆遽出贼招,至逮鞫狱,则澈实救解而免之。及夫再鞫,则澈已递委官矣。已递委官,则以构杀永庆,勒成罪案,构捏郑澈者,既极万不近似,而况连在山野之成浑乎?只以友善澈之故,仁弘嗾其徒,反以诬澈之目,又诬浑,祸及泉壤,则文濬以浑之子,其冤郁悲愤之心,当如何哉?戊申年浑之门人申应榘,为师伸辨,兼言澈之决为君子,讼其被诬,而略及小失,如浑辨珥而不讳。其率尔处,一传再传,转辗失实,郑澈之子,故参判弘溟,寄故参判李命俊书,不无过疑相咎之话,而及明知文濬之心事,断断无他,则宿疑全消,交谊不衰。是以弘溟之侄,故掌令瀁,裒集其文集,删其书而不录,诚以其时说话,率多讹误故也。其时故海平府院君尹根寿,亦不能不动于浮谤,以文濬不能力止申疏为非,传之者,又太过,则文濬作书自辨,极其明白,昭载文集,则夫复何疑?噫!金昌协,即金尚宪之孙也。忘其祖仰成浑之意,附合时烈之馀论,妄加议论,任意予夺,列书赵光祖、李滉、李珥三贤道德,而赞美之,独于浑,不数之,以示操纵之意。渠之言,虽不足为轻重,而其用心之猥越且悖者,有足痛惋。且其祖尚宪,题其墓曰:“平居收束,检制言行,无不可为法者”云云,而渠敢诋毁若是,背祖侮贤之罪,可胜诛哉?时烈、昌协之文集,皆已刊行于世。亟命追夺时烈、昌协职名,且请追配成文濬于成浑坡山书院。
上令该曹禀处。
5月2日
编辑○庚辰,窜李乔岳于东莱府。
5月8日
编辑○丙戌,清使发京城。
六月
编辑6月1日
编辑○朔戊申,原任吏曹判书宋相琦卒于康津。相琦字玉汝,恩津人。礼曹判书奎濂子也。当辛丑冬,赵泰耉之封还王大妃谚教也,相琦以兵曹判书,上疏曰:
臣于罢黜后,得闻慈教中,有缔结宫人、宦寺者,依律处置之教,而宾厅启则曰:“一宫人缔结宦寺。”此大违慈旨也。
于是,泰耉乃上疏谓相琦矫诬慈旨,窜康津县。至是,以疾卒,时年六十七。相琦为文多立就,馆阁诸公,皆以为:“玉汝之敏,不可及也。”
6月4日
编辑○辛亥,判义禁沈檀疏请任敞,依尹志述例,直为正刑。户曹判书李台佐曰:“罪人之必待结案正刑,即三尺常典也。一时特教,不可引例,宜待结案正法。”上从之。檀复请对奏曰:“向来凶逆,酝酿祸机,凡几年所,而凶言逆说,敞实为倡。初疏有臣子不忍闻之说,而其后删改之疏,亦是不道罔测之言。贯盈之恶,比健贼,无轻重。健贼既不待结案,则何独于敞贼持疑哉?先朝,赵嗣基直为正刑,在近事,有志述。盖罪在大辟,不拘结案,请直为正刑。”上亦从之。承旨李翊汉曰:“李台佐请待结案正法,既蒙允,今因沈檀之奏,又命正刑,不但处分颠倒,实关后弊,请议大臣处之。”檀又力请直断,上曰:“依为之。”同义禁李明彦,疏论判义禁筵奏得宜,任敞乃死。
6月6日
编辑○癸丑,赵泰耉死。始,英宗在潜邸,泰耉阴怀畏忌,创为冒嫌之说,而危逼之。储位已建,逆臣柳凤辉,以不臣之心,投进凶疏,而肆然箚救,奖以忠志。及代理有命,僭入北门,必沮遏乃已。虎龙之变,陈梁狱毋究之语,置世弟于黯昧之地,鍜炼诬狱,无所不至。若论凶徒之巨魁,非泰耉伊谁?王章未加,卧死牖下,此岂天讨有罪之义乎?至英宗朝,三司请讨,阅岁争执,至丙寅始命追夺官爵,乙亥举孥籍之典。
6月11日
编辑○戊午,谏院启论:“东城君睦虎龙未彻之疏,伸救李重焕借马之罪,而盛称其功存社稷,至曰:‘激臣忠义,教臣以谋划,制群贼遏三手。’又以重焕之功,告于鞫厅,而终不举论为言,有若渠以重焕,宜为首功之状,果已直告于鞫厅,而勘勋时不为收录者然。请拿问明核。”上从之。先是,重焕为金泉察访时,以驿马借睦虎龙,称以见失,而其后推得于天纪家云。至是台臣,果发启。
秋七月
编辑7月6日
编辑○癸未,清正使通政使图兰、副使头等侍卫觉罗七十五人,入城。王世弟迎敕于慕华馆。以上候未宁,替行也。
7月8日
编辑○乙酉,出补柳寿垣为狼川县监。
7月11日
编辑○戊子,清使出城,王世弟郊送于慕华馆。
八月
编辑8月4日
编辑○辛亥,药房入诊。上下严教曰:“提调李台佐,纵恣无严,姑先罢职。”复命拿鞫。都提调崔锡恒,缕缕陈白,请还收,上初不从,良久笑而许之。
8月17日
编辑○甲子,原任刑曹判书金锡衍卒。锡衍,明圣王后弟也。少以绮纨子弟,颇不羁。及补荫官,折节痛惩,刮磨旧习,以谨饬名。位至卿宰,而未尝与朝贵过从,为子弟干仕,被服饮食,务简俭,绝无宫样侈汰之习。晩受将任二十年,节惜财用,军储充溢,国有所赖矣。郑公太和见而异之曰:“保金氏门户者,必此儿也。”后果然。年七十六。上下隐卒之教,禄俸限三年仍给。左议政崔锡恒陈白,赠以一品,令该曹举三等礼葬。
8月20日
编辑○丁卯,以李光佐为右议政,李肇为兵曹判书。
九月
编辑9月16日
编辑○壬辰,上进癯仙南极丹。亦用李公胤议。是峻剂,而变名也。
9月17日
编辑○癸巳,药房以上候未宁,入诊。上下严教,以政院频数出纳公事,罢都承旨李真俭职,仍令速出。都提调崔锡恒、右议政李光佐,白其无罪,请收还,良久始命推考。
○礼曹参判金一镜陈疏,复与金东弼对辨,略曰:
东弼初疏,但曰教文引喩乖当,未有分别指摘,臣莫晓意在何段,或有以祸心,面斥东弼者,东弼亦以无他意,到处自明。今遽以臣自谦之例辞,裁去首尾,巧加妆撰,而又复做出妄发二字,忽地插入,肆然欺天诬人,自做自倡,其意逾密。臣反复思之,初无引喩之失其当,文字之可指为妄发者。东弼明言直斥,何所不可,而半吐半呑,欲发未发?臣窃痛之。
时东弼再上疏,复申前说,而不能直切说去,又向人语,稍涉弥缝,故一镜益肆其气焰。
9月20日
编辑○丙申,承旨持公事,玉堂召对,同为入侍。诸臣才进伏,上下严教,左议政崔锡恒命拿鞫严断,又命玉堂柳弼垣、尹游拿推。承旨梁廷虎欲陈达,上遽命罢职。已而上下教曰:“因一时之火,遽有过举。承、史、玉堂,更入侍。”诸臣复入。上仍使承旨,禀裁公事。玉堂讲读,讲讫,廷虎等,交陈左相忠勤状,上不答。右议政李光佐请对,陈请收还,而言甚恳惓。都承旨李真俭继白之,上又下严教,锡恒极边远窜,真俭削夺官爵,门外黜送。光佐苦口力请,上始命还寝。锡恒待命金吾,上遣史官,谕令勿待命。
○吏曹判书柳凤辉免,以李台佐代之。以柳凤辉为户曹判书。
冬十月
编辑10月14日
编辑○庚申,清正使散秩大臣宗室曾成、副使内阁学士鄂托判,为颁康熙祔庙赦诏及仁寿皇太后谥号而来。义州府尹以闻,以李台佐为远接使。
十一月
编辑11月6日
编辑○壬午,清使入城。
11月8日
编辑○甲申,擢金一镜为伴送使。光佐所荐也。
11月12日
编辑○戊子,清使发都城。
11月17日
编辑○癸巳,行初覆。
11月21日
编辑○丁酉,移配湖南窜谪人十二人于诸道。李喜朝自灵岩移铁山,鱼有龙自灵岩移泗川,金砺自灵岩移河东,李重协自海南移庆源,朴师益自泰仁移清河,赵道彬自沃沟移安阴,李秉常自扶安移咸阳,权譍自扶安移开宁,李益命自光州移吉州,金昌道自长水移闻庆,黄璿自茂长移阳德,慎无逸自金堤移宁远。
11月23日
编辑○己亥,行三覆。
11月27日
编辑○癸卯,持平申致云启曰:“向来凶逆之世执国柄,颛擅威福也,一种阴邪不逞之类,假借儒名,图揽朝权,传神护法,递相祖述。如权尚夏、李喜朝、郑澔之属,寔繁其徒,至于尚夏,本一庸鄙荫散,都无可取,而特以依倚巨猾,掇拾伪名,在朝诸凶,同声称贤。喜朝之邪憸,澔之憯毒,凶德参会,并为孽于斯世,阴持悖论,显助凶威,卒至义理晦塞,伦彝斁败,恶逆斯行,宗社几危,其欺世祸国之祸,烈于洪水猛兽。澔及喜朝,既施屏裔之典,尚夏之官秩自如,士林齐愤,公议愈激。不可以其人之既骨而置之,请故相臣权尚夏追夺官爵。”上不允。后数日,又连启力请,上从之。
十二月
编辑12月8日
编辑○癸丑,前县监黄夏臣死于狱。先是,人有伪御批一本,传播于湖西。盖其语意以为:“上心悔悟于鞫狱之多滥,窜谪之太过,或命没入文案,或许宥放诸臣,且黜逐三宦也。”李万根始因邑子而得见,台臣李真淳闻而请先核万根。及其设鞫也,夏臣供曰:“今年九月,有一常汉曾所不知者,因童奴请见,辞以病,则直来窗外,称以罪配兵曹吏,持示朝报中誊出批旨,而字画胡乱,故移誊示于弟夏民,而渐觉其殊常,仍即付火。其传播者,即侄尚质所誊也。其人姓名,全然忘失,面目则犹髣髴记得。其时邻人南重老适参见。若身自伪造,则何以问于夏民家,尚质亦何为而又质于龙锡乎?”鞫厅屡盘问,且拿尚质、重老,与夏臣招有些抵牾。遂以夏臣不得现出其人姓名,刑讯一次,所对如前。李真淳疏请姑停其刑,而讥捕来示之人,未及赐答,其子击鼓讼冤,而夏臣己死矣。时,湖西多士族,故凶党欲为网打之计,作伪造备忘,使人流传,仍又摘发,将锻錬而大肆屠戮,夏臣死而狱竟无实,人莫不冤之。至英宗初,追理其事,而凶党之所设计者,始毕露焉。
12月15日
编辑○庚申,配尹宪柱于龙川府。
12月17日
编辑○壬戌,掌令尹彬启曰:“四凶罪犯,均是逆也。治之宜无异同,而泰采独免孥戮之典。观彬之投合济谦,世所共知,泰采陷逆,盖亦观彬启之也。宣仁门一着,孰不争颂扶社之盛举,而泰采诸子,愤怼此事,仇视其亲,大臣与之相绝。且于大臣之丧,诸亲之为成服者,举皆告绝。怨国仇君,昼夜揣摩,而至今偃息,舆情咸愤。请泰采三子,分配绝岛。”又启曰:“故士人李廷煐之妻,即泰采之女也。以其父陷逆就死,归怨于扶社之大臣,〈指赵泰耉也。〉常以小车载偶人,作为行戮之状。又图画讨逆诸臣之状,揭诸壁上,手自弯弓而射之,又教其婢,缔结其夫姊婿金东弼家两婢,同谋埋凶于东弼家,亦及于其舅林原君杓及其夫同气诸家,情状毕露,掘出狼藉。凶肚逆肠,自有来历,可胜诛哉?三婢已毙,成狱无阶,请绝岛定配。”上并从之。
12月19日
编辑○甲子,配赵鼎彬于旌义县,观彬于兴阳县,谦彬于巨济府,李廷煐妻于黑山岛。
12月28日
编辑○癸酉,幼学洪禹著等,上疏伸辨权尚夏。政院初不捧,禹著等遂侵辱承旨,不得已启禀曰:“禹著等疏中,至称权尚夏以先正,已极无严。丑辱本院,罔有已极,不可一向退却。”上命捧入。其疏略曰:
鑴、穆袭衮、贞馀术,终使先正臣宋时烈,酷被惨祸,逮今斯文之祸愈烈,时烈之祠宇黜焉,凶穆之院宇屹然,则世道人心,无复可言。又有致云者,以千万不近似之说,捏合傅会,诬辱先正臣权尚夏,而请夺先朝所宠之爵名。尚夏道德精粹,德行纯正,承先贤之正脉,为斯文之宗主。奥自先朝,礼遇备至,召对行殿,亲自握手,欲载后车,殿下亦尝宠以诚礼,待以元老。今致云虽以嫌嫉之私,甘心构害,独不念伤先朝则哲之明,累圣上好贤之德耶?所谓依倚巨猾者,必如贼冕〈指申冕。〉之附自点,宗华之依坚贼,然后可以此等语指目耶,尚夏自少,师事大贤,则必欲并中其毒于渊源之所自。虽以甲寅、己巳毒正戕贤之辈,犹不敢加以奸恶名,则致云虽凶悖,安敢乃尔?李喜朝之妙年志学,亲友贤师,郑澔之经术博雅,忠正刚克,而致云以邪憸惨毒目之,以大逆不道之罪恶,勒加于先正,无所顾忌。臣恐罗织之祸,将复起于圣世也。至于丁酉事,尚夏自辨之疏有曰:“臣居穷僻最后,始闻日月之更,不待逾时。何敢以草莽踈贱之踪,追提既往之事,而有论列哉?”告庙收议则以为:“臣之所叨,千万不似,何以大臣自居,而有所献议乎?”以此观之,先正自处之义,各有所据,虽欲诬之,其果成说乎?致云则贼冕之曾孙,而以逆坚狎客之宗华为祖,以夺嫡乱伦之𬨎为父,则何敢自比人类,乃以凶逆不道等语,肆然横加于先正耶?况仇国叛君绝父子七字,正所谓形容渠三世罪恶,今致云发此,乘机丑正。取媚时议之计者,固非异事,而岂谓圣明在上,乃挠惑其说,使两朝礼遇之贤,受罪泉壤而莫之察耶?乞寝先正臣权尚夏追夺之命,明正诬贤之罪。
12月30日
编辑○乙亥,从赵圣集按律之请。圣集毒杀其弟,台臣请核,刑曹既按查得实,仍请议大臣定律。左议政崔锡恒,引《大明律》,言无应死之罪,上命定配绝岛。台官争之,上初许正法,锡恒又白上,还寝,台官复争之力,上竟从之。圣集方在配,遣都事处绞。圣集,丰壤人也,好气节。当圣复之安置㫌义也,被拷几殊,股创甚。圣集涕泣,吮其脓,扶护而行,见者感叹。是时贼臣知圣复终不可屈,乃直请正刑。圣复辄贻圣集书,问古人自靖之义,圣集以萧太傅故事为对,遗以毒药,药未入而圣复已死矣。已而,台启构其罪,下圣集狱,钩问之,圣集对曰:“吾弟无罪而陷大僇,吾不忍见其身首不全,欲令吾弟自尽。吾亦决一死同归,见父母于地下。”闻者悲之。
〈景宗德文翼武纯仁宣孝大王修正实录卷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