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王朝实录/纯宗实录附录/十九年

十八年 纯宗文温武宁敦仁诚敬孝皇帝实录附录
(丙寅)十九年日本大正十五年
二十一年

春正月

编辑

1月1日

编辑

纯宗皇帝实录附录卷之十七

一日。阴历乙丑十一月十七日临于熙政堂,王妃同临,受宗戚、贵族、本职长官以下高等官新年祝贺。

○遣本职长官男爵闵泳绮于总督府,托电奏新年祝贺。

1月2日

编辑

○二日。临于熙政堂,接见总督、军司令官以下在京文武敕任官同待遇者。以新年祝贺也。

1月4日

编辑

○四日。特赐金二百圆于消防组。以出初式举行也。

1月6日

编辑

○六日。召见宗戚、贵族、本职长官以下高等官、中枢院顾问、参议及优遇者,仍赐午餐于仁政殿。以新年宴会也。

1月7日

编辑

○七日。王世子为地理实查,行启于九州佐贺地方。

1月8日

编辑

○八日。特赐祭粢料金五十圆于故秘书丞赵南益练祭。

1月9日

编辑

○九日。临于仁政殿,接见总督子爵斋藤实以下各局部长、高等官、军司令官铃木庄六以下将佐尉官、中枢院顾问、各银行头取。仍设午餐,贵族及本职长官以下高等官等陪食。

1月11日

编辑

○十一日。典医嘱托安商浩入诊。以便秘有靡宁之候也。

1月13日

编辑

○十三日。典医金东锡等及总督府医院医官岩渊友治入诊。自前年足部不仁时有浮肿,今又以胀痞之候,飮啖不善化。内外诸医官,自本日,日二次入诊。

1月21日

编辑

○二十一日。特赐金一百圆于侯爵李海昌。以其母贞敬夫人徐氏练祭也。

1月27日

编辑

○二十七日。命李堈公本职长官男爵闵泳绮、赞侍男爵韩昌洙、附武官子爵李秉武、侯爵朴泳孝、李完用、伯爵李址镕、子爵尹德荣、闵泳徽、男爵李载克,进内直所,汤剂议定。

1月30日

编辑

○三十日。嘱托医岩渊友治、典医金东锡等入诊。

二月

编辑

2月1日

编辑

○一日。阴历乙丑十二月十九日医学博士岩渊友治及诸医官入诊。

○命赞侍玄百运诣洪陵,奉审,仍为监祭。以高宗忌辰也。

2月2日

编辑

○二日。命现在东京本职次官篠田治策,参列于故总理大臣加藤高明告别式。仍供花轮一对于公会堂追悼会。

2月4日

编辑

○四日。特赐金五十圆于耆社老人前正二品金宗根丧。

2月8日

编辑

○八日。嘱托医岩渊友治、安商浩、御用挂池部义雄入诊。

2月11日

编辑

○十一日。遣本职长官男爵闵泳绮于总督府,托转奏纪元节祝贺。

○赐赤葡萄酒一打于侯爵李完用。以其病危笃也。

2月12日

编辑

○十二日。赐祭粢料金一千五百圆、棺材料金二百圆于侯爵李完用丧。仍命葬仪时,遣本职次官篠田治策参列,又赐纱灯笼二十双、花轮一对。

2月13日

编辑

○十三日。特赐金二千五百圆于附武官子爵李秉武。以年限退役,而卫护多年勤劳也。

2月15日

编辑

○十五日。发吊电于伏见宫博恭王。以文秀女王薨去也。仍发慰电于闲院宫及他各宫。

2月18日

编辑

○十八日。本职次官篠田治策谒见。自东京归任也。

2月23日

编辑

○二十三日。赐式部官武井守成及乐师二人银制物品。以本职雅乐硏究,自宫内省出张也。

2月27日

编辑

○二十七日。遣附武官康弼祐于京城驿,饯送总督子爵斋藤实东京之行。

三月

编辑

3月2日

编辑

○二日。阴历丙寅正月十八日特赐金一百圆于前判事尹泌纯明皇后内舅。以其子婚也。

3月3日

编辑

○三日。王世子同妃归觐。以将游览欧洲禀裁也。德惠翁主亦为来谒。

3月4日

编辑

○四日。特赐银制记念品于王世子附武官陆军中佐上野良丞。以其转任也。

3月5日

编辑

○五日。梨本宫赠进菓子一箱、白纹羽二重一疋、手提一个于两殿。

○鸟取县人小谷新一郞闻有患候,进其所尝体验之药方。

3月6日

编辑

○六日。王世子同妃归觐时陪从事务官高羲敬以下诸员,赐金有差。

○特赐记念品于前军司令官陆军大将铃木庄六。以其转任也。

3月8日

编辑

○八日。特赐金三百圆于军司令部。以陆军记念祭也。

3月11日

编辑

○十一日。王世子同妃还。为行启于东京别邸。德惠翁主随往。

3月12日

编辑

○十二日。接见新任参谋总长铃木庄六于仁政殿东行阁,仍赐午餐。

○特赐金六百圆于本职次官篠田治策。以将陪从王世子及王世子妃,游览欧洲也。

3月13日

编辑

○十三日。遣附武官鱼潭于龙山驿,饯送参谋总长铃木庄六东京之行。

3月14日

编辑

○十四日。命本职次官篠田治策出张于东京。

3月19日

编辑

○十九日。书香阁所奉御真当宁,移奉于乐善斋。命赞侍韩昌洙奉审。

3月21日

编辑

○二十一日。召见耆社老人男爵金宗汉、男爵金思辙、男爵朴容大、前掌礼卿李愚冕、子爵闵泳徽、前判敦宁尹用求、前学部大臣李容稙、前正二品赵英熙、男爵赵同熙、男爵朴箕阳、前判敦宁洪淳韾、及男爵李锺健、男爵李允用、前参政韩圭卨于熙政堂锺健以下三人,非曾经文科,因特教入参,仍赐午餐。以旧历诞辰祝贺也。

3月24日

编辑

○二十四日。总督府法务局长松寺竹雄本职御用挂被命。

3月25日

编辑

○二十五日。临于兴福轩,王妃同临,受宗戚、贵族、本职长官以下高等官诞辰祝贺。仍赐午餐。

○召见本职御用挂松寺竹雄。以新任也。

3月27日

编辑

○二十七日。特赐金二百圆于本职御用挂松寺竹雄。以其父丧也。

○王世子附武官金应善本职御用挂被命。

3月30日

编辑

○三十日。方外医生金洪植入诊。

3月31日

编辑

○三十一日。特赐金三千圆于本职事务官大浦常造。以辞职也。

夏四月

编辑

4月1日

编辑

○一日。阴历丙寅二月十九日典医金东锡、御用挂安商浩、医学博士岩渊友治入诊。

○进御橘皮煎元及加味实脾散。

4月2日

编辑

○二日。典医金东锡等入诊。进御牛黄清心元。

○总督子爵斋藤实进献果物二笼。

4月3日

编辑

○三日。嘱托医岩渊友治、典医金东锡等入诊。

○李堈公以下宗戚贵族,谒见于便殿。以患候转益沉重,问候也。

○命本职长官男爵闵泳绮、赞侍男爵韩昌洙、附武官鱼潭、通译官宫岛敏雄,率诸医官直宿。

4月4日

编辑

○四日。诸医官入诊。进御加味地黄汤。

4月5日

编辑

○五日。诸医官入诊,试注射。

○特赐葬需及祭粢料金五百圆于前判敦宁赵鼎九丧。

○遣本职长官男爵闵泳绮于总督府,托转奏谢礼。以有恩旨问病也。

4月6日

编辑

○六日。诸医官入诊,试注射灌肠法,进服散药及水药。

○宗戚、贵族逐日谒见。长官以下仍为直宿。

4月7日

编辑

○七日。诸医官入诊,连试注射四度。

4月8日

编辑

○八日。各医师当职医官外,医师村上龙藏、医学博士成田夬介、稻田龙吉、岩渊友治、岩井诚四郞、高阶虎治郞等相继入诊,试注射二度。

○王世子以昌德宫患候转剧,停止欧洲游览,与王世子妃及德惠翁主,归觐问候。王世子妃以喉症猝发,暂留下关医治,追后着京城。

○天皇、皇后两陛下赐菓子二箱,皇太子殿下同妃殿下赠进菓子一箱。以患候慰问也。

○本职长官以下直宿。

4月9日

编辑

○九日。医官入诊,试注射,进御水药及散药。

○李堈公、侯爵朴泳孝、子爵尹德荣、子爵闵泳徽、侯爵李达镕及诸宗戚,轮回承候。自此每日为之。

○特赐金二千圆于医学博士稻田龙吉。以特自东京差来入诊,而今告归也。

○天皇、皇后两陛下赐葡萄酒一打。以患候渐笃慰问也。

○遣赞侍男爵韩昌洙于总督府,托转奏恩赐谢礼。

4月10日

编辑

○十日。诸医官入诊。

○李堈公、侯爵朴泳孝、子爵尹德荣、闵泳徽、侯爵李达镕及诸宗戚,轮回承候。

○政务总监汤浅仓平问候,仍进水苽及生梨。

4月11日

编辑

○十一日。诸医官入诊。

○李堈公、侯爵朴泳孝、伯爵李址镕、子爵尹德荣、李载崑、男爵李允用及诸宗戚,轮回承候。

○长官男爵闵泳绮、赞侍男爵韩昌洙、子爵尹德荣、御用挂安商浩、附武官鱼潭、通译官宫岛敏雄直宿。

4月12日

编辑

○十二日。诸医师轮回入诊。

○长官以下直宿。

4月13日

编辑

○十三日。诸医师轮回入诊。

○长官以下直宿。

4月14日

编辑

○十四日。医官入诊。

○王世子妃进羊羹一箱。

○长官以下直宿。

4月15日

编辑

○十五日。各医师轮回入诊,进御西苽汁及全乳。

○长官以下直宿。

4月16日

编辑

○十六日。各医师轮回入诊。

○长官以下直宿。

4月17日

编辑

○十七日。各医师轮回入诊,进御西苽汁。

○长官以下直宿。

4月18日

编辑

○十八日。医官入诊。

○长官以下直宿。

4月19日

编辑

○十九日。各医师轮回入诊。

○长官以下直宿。

4月20日

编辑

○二十日。各医师轮回入诊。

○长官以下直宿。

4月21日

编辑

○二十一日。各医师轮回入诊。

○长官以下直宿。

4月22日

编辑

○二十二日。各医师轮回入诊。

○长官以下直宿。

4月23日

编辑

○二十三日。医官入诊。

○长官以下直宿。

4月24日

编辑

○二十四日。各医师轮回入诊,试食盐注射。

○大渐。

4月25日

编辑

○二十五日。卯时,薨于昌德宫之大造殿。翌日复。

○易服。王世子去上服,披发,着素服、扱上衽、麤布袜、徒跣。王妃王世子妃去冠及上服,披发,着素服、素鞋、麤布袜。

4月26日

编辑

○二十六日。敕特赐元帅礼遇元帅徽章及元帅佩刀。

○宫内省告示第十二号로大勋位李王殿下薨去에对ᄒᆞ야今二十六日부터二十八日ᄭᅡ지三日间宫中丧을仰出ᄒᆞᄋᆞᆸ시다。

○宫内省告示第十三号,大勋位李王殿下薨去에对ᄒᆞᆫ宫中丧发布에依ᄒᆞ야宫中에参内ᄒᆞᄂᆞᆮ者ᄂᆞᆮ皇室丧服规程에依ᄒᆞᆫ丧服着用ᄒᆞᆯ旨ᄅᆞᆯ仰出ᄒᆞᄋᆞᆸ시다。

○敕令第八十七号,大勋位李王薨去에对ᄒᆞ야特히国葬으로行ᄒᆞ다。

○宫内大臣奉敕,王世子垠殿下之称呼,治定‘昌德宫李王垠殿下’。

○殡殿、魂殿,以宣政殿为之;初铭旌书写处所,以熙政堂为之。

○本职长官男爵闵泳绮以“明日袭时,宗戚及当职长官以下入参”启。又以“袭后,宗戚及当职长官以下举临,讫;自此至成殡,每日朝晡哭;自成服后至因山前,昌德宫内入直人员及宗戚、当职长官以下入宫者,并令朝哭入参,适当晡时,亦许举临。而服衰服,哭尽哀,行四拜礼”启。又以“《五礼仪》只有朝夕上食,而在前国恤时,并行昼茶礼矣,依前例举行”启。

○命侯爵尹泽荣,总护员差下。侯爵李海昌、侯爵李海昇,代奠员;侯爵李海昌、闵京镐,守陵员差下。子爵闵泳徽、伯爵李址镕、李愚冕,殡殿主监提举;子爵尹德荣、男爵李载克、李载崑,御葬主监提举;洪淳馨、尹用求、男爵金宗汉,山陵主监提举;侯爵朴泳孝、子爵闵泳徽、子爵闵丙奭、子爵尹德荣、洪淳馨、尹用求、伯爵李址镕、男爵李允用、男爵李载克、李载崑、闵泳瓒、侯爵李达镕御葬时顾问差下、又命李键、李鍝公、侯爵朴泳孝、侯爵李载觉、侯爵李达镕、侯爵李海昌、侯爵李海昇、伯爵李址镕、子爵李埼镕、子爵李完镕、子爵尹德荣、子爵闵泳徽、男爵李载克、男爵闵泳绮、尹用求、男爵韩昌洙、闵泳璘、闵泳瓒、李愚冕、子爵闵忠植、李逵镕、李𱘝镕、赵南升、赵南复、赵鼎植、金宅镇、金容镇、李海善、李海文、李载九、李载国、李载宅、李载龟、李载兖、李佐镕、李佑镕、李澔镕、李润镕、李凤镕、赵汉克、赵汉亿、赵汉翼、李明九、闵庭植、金孝镇、金忠镇、金信镇、金镇宿、尹肃荣、尹建荣、尹献荣、闵范植、闵章植、闵光植、闵俊植、闵弘植、尹弘燮、尹正燮、尹同燮、尹章燮、尹召荣、尹丙燮、尹范求、闵孝植、闵𬀩植、朴吉緖、尹兴求、李载锡、金泰圭、闵衡植、李寅镕、洪奎植、李天镕、闵大植、闵奎植、金定镇、金宁镇、闵景植、闵健植、兪弘濬、李丙瓒、李载宽,宗戚执事差下。

○本职设葬仪系分担事务。庶务系主任,事务官末松熊彦;葬仪系兼接待系主任,事务官男爵李恒九;会计系主任,事务官佐藤明道。

4月27日

编辑

○二十七日。未时,沐浴袭,设奠;申时,小敛,设奠。并如仪。

○小敛衣襨:黄袍一即胸背织龙圆领、纻丝褡𧞤一即半臂衣、帖里一。次,罗圆领一、褡𧞤一、帖里一以上铺袭。次,红纻丝圆领一、褡𧞤一、白绡袴二。

○长生殿梓宫,以首望‘珍’字梓宫内长六尺,外长六尺六寸,内广一尺五寸五分,外广二尺一寸五分,内高一尺五寸五分,外高二尺一寸五分,裁决奉入。

○初铭旌书写员尹泽荣,改铭旌书写员尹用求,下玄宫铭旌书写员闵丙奭差下。

○秩父宫、梨本宫及各宫内阁总理大臣以下各大臣吊电来。

4月28日

编辑

○二十八日。未时,奉梓宫,权安于仁政殿东行阁。

4月29日

编辑

○二十九日。未时,移奉灵床于宣政殿。

○申时,大敛。下梓宫,设奠如仪。

○戌时,成殡。

○本职长官男爵闵泳绮以“议谥日字,五月一日为吉,此日定行。宗戚及顾问、当职长官同参会议,而庙号、殿号,同日亦为议定入”启。

○总护员尹泽荣启差行状制述员尹德荣,谥册文制述员李载崑,书写员李愚冕,哀册文制述员闵泳徽,书写员闵泳瓒,志文制述员尹用求,书写员闵丙奭,表石阴记制述员及书写员朴泳孝,大字篆文及谥宝篆文书写员朴泳孝。

○总护员以“梓宫银钉上加漆,今月三十日为始,间一日为之,准十度进漆”启。答曰:“今番则逐日为之。”

4月30日

编辑

○三十日。侍从黑田长敬奉敕来吊。

○设故大勋位李王葬仪事务所于东京麹町区永田町内阁总理大臣官舍内,置分室于朝鲜总督府内,互相连络,进行其事务。仍任命职员。故大勋位李王葬仪委员长,政务总监汤浅仓平;委员,内阁书记官长塜本清治、同书记官长谷川赳、夫村濑直、养馆哲二、林茂、同拓殖局长黑金泰义、同书记官郡山智、宫内书记官岩波武信、式部次长西园寺八郞、式部官山县武夫、掌典星野辉兴、宗秩察总裁仙石政敬、李王职长官男爵闵泳绮、同次官篠田治策、同事务官末松熊彦、佐藤明道、同赞侍男爵韩昌洙、陆军中将李秉武、陆军少将林仙之、鱼潭、陆军大尉长谷川基、海军中佐一色建之介、内务局长生田清三郞、警务局长三矢宫松、总督秘书官藤原喜藏、小河正仪、总督府事务官园田宽、山本犀藏、松村松盛、中村寅之助、同技师岩井长三郞、同通译官藤波义贯、田中德太郞、中枢院副议长侯爵朴泳孝、同顾问子爵李夏荣、子爵尹德荣。

五月

编辑

5月1日

编辑

○一日。阴历丙寅三月二十日未时,成服。

○总护员侯爵尹泽荣以“本员与山陵主监提举洪淳馨、金宗汉、本职长官闵泳绮,率相地员等,驰诣洪陵局内,看审后入来,而山论别单,修正以入”启。命曰:“再看审后,仍为封标。”又命曰:“今御葬既已定于洪陵局内,则裕陵先为迁奉,以便祔仪,恐合情礼。本职长官与山陵主监提举,另饬有司,即为择日举行。裕陵迁奉时,御葬总护员以下三主监,兼管举行。”又命曰:“迁奉封标,新封再看审后封标时,同为举行,而裁定以同穴三坟之制。”

○本职长官男爵闵泳绮启以庙号望,纯宗、敬宗、诚宗,首望敬依;谥号望‘文温武宁敦仁诚敬’,尊号望‘孝’,并敬依;殿号望,孝宁、孝成、孝靖,首望敬依。

○命曰:“志石依各年例,以乌石为之。”又命曰:“《正轩集》、《三经》、《四书》、《文献备考》、《琬琰通考》,当内下矣。奉安于退圹。”

○命男爵李允用御葬时陪往监督差下。

5月3日

编辑

○三日。命金昇圭殡殿管理差下。

5月4日

编辑

○四日。内阁总理大臣若槻礼次郞奉特旨,葬仪费十一万三千五百圆,以国费支办事传达。

5月5日

编辑

○五日。总护员侯爵尹泽荣以“本员与山陵主监提举率相地员等,今日进诣洪陵局内,烂加商确后,洪陵左冈,当日午前十一时,以卯坐酉向,裁定正穴。即为依例封标,仍为复路”启。

○本职长官男爵闵泳绮以“今此因山及迁陵时各项吉日,会议推择以入”启。裕陵始役,斩草破土,五月七日午后二时;开金井,五月十八日午前十时;发靷,六月十日午前八时;下玄宫,六月十一日午后十时。迁陵启旧陵,五月二十一日午前八时;发靷,六月四日午前六时;下玄宫,六月五日午前六时。

5月6日

编辑

○六日。本职长官男爵闵泳绮启差虞主书写员闵丙承。

5月9日

编辑

○九日。总护员侯爵尹泽荣以“寝殿当为新建,而裕陵迁奉,既在于先王殿下因山前,则纯明皇后神御床奉安之假寝殿,亦当新建矣。然而日字迫急,工役浩大,势难及期竣完。姑先依洪陵迁奉时例,假寝殿内,隔以板壁,纯明皇后神御床,奉安于殿东,先王殿下梓宫,奉安于殿西,以为分设举行,恐合从权便宜”启。答曰:“事势既如此,依所启为之。”

○葬仪委员长汤浅仓平开委员会于总督府会议室,成殡、成服、赐诔、遣奠、发靷、奉诀、寝殿成殡、下玄宫、返虞诸仪,赐诔、奉诀外,以本邦旧典,亦参皇室丧仪而酌定。仪仗事务,一任陆海军当局。葬仪当日,在京城诸官衙、学校休暇,歌舞音曲停止事,议定。仍设总务、庶务、仪式、工营、会计五系,分掌事务。

5月10日

编辑

○十日。宗秩寮总裁子爵仙石政敬、朝鲜总督府中枢院副议长侯爵朴泳孝,故大勋位李王葬仪副委员长被命。李王职事务官男爵李恒九,委员被命。

○命闵衡植、子爵李完镕,迁陵时守殡员差下;李键、李鍝公、侯爵朴泳孝、侯爵李载觉、侯爵李达镕、侯爵李海昌、侯爵李海昇、伯爵李址镕、子爵尹德荣、子爵李埼镕、子爵李完镕、子爵闵忠植、子爵闵泳徽、男爵李载克、男爵闵泳绮、男爵韩昌洙、尹用求、闵泳瓒、闵泳璘、李愚冕、李𱘝镕、李逵镕、金宅镇、金容镇、李海善、李海文、李载九、李载国、李载宅、李载龟、李载兖、李佐镕、李佑镕、李澔镕、李润镕、李凤镕、赵南升、赵南复、赵汉克、赵汉亿、赵汉翼、李明九、闵庭植、金孝镇、金忠镇、金信镇、金镇宿、赵鼎植、尹肃荣、尹建荣、尹献荣、闵范植、闵章植、闵光植、闵俊植、闵弘植、尹弘燮、尹正燮、尹同燮、尹章燮、尹召荣、尹丙燮、尹范求、闵孝植、闵𬀩植、朴吉緖、尹兴求、李载锡、金泰圭、闵衡植、李寅镕、洪奎植、李天镕、闵大植、闵奎植、金宁镇、金定镇、闵景植、闵健植、兪弘濬、李丙瓒、李载宽、宋淳亿、宋淳翊、金一汉、李秉宽、尹泌、尹宙熙、南弼祐、李容世、闵丙曾、金云培、李淳镕为迁陵时宗戚执事。

○命尹用求山陵主监提举解任,闵丙汉为山陵主监提举,郑万朝为殡殿主监提举。

○本职长官男爵闵泳绮启差迁奉时圹中铭旌书写员子爵闵泳徽,行路铭旌书写员侯爵尹泽荣,梓宫上字书写员子爵闵泳徽,启欑宫员伯爵李址镕,志文追记制述员子爵闵泳徽,书写员闵泳璘。

○葬仪委员会第二回会议议决事项:一,奉诀式场,以京城府黄金町旧训炼院广场为之。一,卤簿,朝鲜步兵队外,加以海陆军仪仗兵。一,陪辇及勋章捧持,将校排定。一,元帅马,以正马一头、副马二头为定。一,委员长及委员,一部参列。一,各系主任,总务以生田清三郞,庶务以藤原喜藏,仪式以三矢宫松,会计以郡山智,工营以岩井长三郞为定,分任。一。写真班撮影,其道筋与式场,定制限许可。

5月13日

编辑

○十三日。本职长官男爵闵泳绮启差请谥宗庙、上谥殡殿时读册员郑訚朝,遣奠时读哀册员李舜夏。

5月17日

编辑

○十七日。命徐相勋为御葬主监提举,南奎熙为山陵主监提举。

○东京市麻布区鸟居坂王世子邸,自今改称‘李王家东京邸’。

5月18日

编辑

○十八日。本职长官男爵闵泳绮启差迁奉发靷时,礼堂男爵朴箕阳,兵堂尹喆圭,工堂韩镇昌,顿递员严俊源。

5月19日

编辑

○十九日。命迁奉出玄宫时及发靷下玄宫时,帅舁梓宫员男爵闵泳绮,拭梓宫员子爵闵泳徽,赠玉帛员及覆土员侯爵尹泽荣为之。

5月21日

编辑

○二十一日。本职长官男爵闵泳绮启:“发靷时奉辞、返虞时祗迎之节,当为磨炼。而谨稽誊录,则或以城门外,或以阙门外磨炼矣。今番则何以为之乎?”答曰:“当随轝矣。”

5月25日

编辑

○二十五日。梓宫上字,嗣王亲书。

5月26日

编辑

○二十六日。裕陵纯明皇后梓宫奉出,移奉于寝殿欑宫内成殡。仍设灵座,行别奠。

○命请谥宗庙、上谥殡殿时请谥及上谥员,侯爵尹泽荣为之。

5月27日

编辑

○二十七日。梓宫结裹,仍行别奠。

5月29日

编辑

○二十九日。命发靷及下玄宫时,率舁梓宫员男爵闵泳绮,拭梓宫员侯爵朴泳孝,覆土员侯爵尹泽荣为之。

○葬仪委员会与朝鲜军参谋部议定,奉诀式当日大轝陪卫如下:陆军中将竹上常三郞、陆军中将子爵李秉武、陆军少将赵性根、鱼潭、陆军主计监饭塜唯助、陆军少将松村纯、陆军军医监高冈荣、陆军步兵大佐子爵西四辻公尧、金应善、权泰翰、海军将校二名;预备员,兽医正渡边义一。元帅刀及徽章勋章、捧持将校:陆军步兵中佐金亨燮、陆军步兵少佐权承禄、陆军三等军医正金明植、陆军步兵大尉洪思翊、李珏、李学来、陆军步兵中尉严柱明、赵大镐;预备员,陆军一等主计具滋承、陆军一等兽医李赫。

5月31日

编辑

○三十一日。上谥册宝于殡殿。改铭旌后,行别奠。

○裕陵殡殿亲进香,遣子爵闵丙奭摄行。亲撰祭文曰:

呜呼哀哉!昔后礼陟,小子龄八,德容盛美,蒙犹谛察。忠贞古阀,沙麓馀庆,孝顺贞静,柔婉渊敬。时我皇兄,毓德春邸,关雎兴化,圣圣配体。事我宁考,二十三载,皇兄笃孝,内助有待。闺壸备范,六宫歌诵,中岁閟辉,天不祚宋。位号冞隆,慕德如新,苑深懿殿,岁时精禋。何图凶祸,奄遭天崩?卜营新兆,陪护先陵。仰惟后藏,星霜过廿,从来堪舆,聚讼燥湿。有同滦啮,礼当还祔,玄和再临,将启引路。神人理同,谅惟孔安,群情追怆,攀绋集团。小子怵惕,抚昔恸今,办香伻奠,冀垂监歆。呜呼哀哉!

六月

编辑

6月2日

编辑

○二日。阴历丙寅四月二十一日亲进香于殡殿。亲撰祭文曰:

呜呼哀哉!猗我皇兄,道全德备。善行有万,源一孝字,根天以诚,不饰假伪。卅年铜闱,寝问膳视,跬不离侧,毫不违志。遽承内禅,惕然震悸,时象岌嶪,天下多事。义急干蛊,情岂贪位?躬非自有,荣不敢诿。称寿西宫,万乘养至,宵旰绸缪,拨乱反治。怀我兆民,董我百吏,更张一新,似搅熟寐。穷冬省方,朔南于曁,夙驾耕耤,操推亲自。三庙追隆,礼起因义,两朝宝鉴,邦典焕贲。昔岂未遑,今实顺意。太皇无忧,曰有圣嗣,如华协尧,雍熙可致。天实难谌,运有平陂,事会艰棘,经权互值。垂拱南面,九重穆邃,爱慕一念,不离造次。栗原拾黄,珍厨分胾,玉手封缄,早晏驰使。戊腊宅恤,悫信周摰,邦礼咸秩,必亲奠馈。殿庭花盛,设帏以避;陵草露濡,载驰銮辔。奉先肃将,腯牲蠲饎,惇史有炯,百王无愧。呜呼哀哉!小子生晩,鲁劣弱穉,受恩两圣,早充储贰。就学外游,未获长侍,偏蒙笃友,讯念不置。晩景承欢,期愿必遂,何意今日,再涉颠踬?尝药罔功,天不我庇,同我遗民,依怙何地?巷哭彻宵,可验泽被。践袭常典,勉强临莅,含恤饰哀,旬朔流驶。呜呼哀哉!菀彼金谷,梧云积翠,万年攀奉,亶由孝思。敢忘治命,爰定浮议,先迁裕寝,鲋隅孔毖。征信万世,节惠上谥,洞属战兢,率宪罔坠。图报止此,戚浮于易,即远得吉,仲夏初二。太虚点云,万事如弃,风摇丹旌,蔌蔌热泪。敢陈泂酌,庶几歆赐。呜呼哀哉!


6月3日

编辑

○三日。申时,裕陵启欑宫。仍行别奠。

○命金昇圭殡殿主监提举差下。

6月4日

编辑

○四日。卯时,行遣奠。

○宫内省第十二号告示로大勋位李王殿下薨去에对ᄒᆞ야葬仪ᄅᆞᆯ行ᄒᆞᆯ当日에废朝仰出ᄒᆞ옵시다。

○辰时,纯明皇后灵轝发向金谷山陵。

6月5日

编辑

○五日。卯时,下玄宫。

○辰时。行初虞。

6月6日

编辑

○六日。敕使子爵松浦靖、皇后宫御使西邑清、东宫御使本田正复、宫内大臣代理公爵伊藤博邦、国葬副委员长子爵仙石政敬来着。并为国葬参列也。

6月8日

编辑

○八日。敕使松浦靖奉天皇陛下诔文,宣读于殡殿。皇后陛下、东宫殿下、东宫妃殿下御使,并奠币帛。

6月9日

编辑

○九日。寅时,启殡。

○申时,行祖奠。

○贵族院议长公爵德川家达进奉悼文。

6月10日

编辑

○十日。卯时,行遣奠。

○灵轝发向金谷。

○行奉诀式于训炼院广场。敕使、御使、各宫代宗戚贵族及亲任官以上,并进香。

6月11日

编辑

○十一日。亥时,下玄宫。

○行立主奠及初虞祭。

○谥册文曰:维岁次丙寅四月辛丑朔二十日庚申,哀嗣嗣王臣谨再拜稽首上言。伏以天降丧威,攀龙驭而缠恸;邦有常礼,定鸿号而飏徽。祗增恤哀,曷云摹绘?洪惟大行皇帝,百行源孝,一德难名。符英祖载诞之年,将降大任;承宁考维新之命,允叶重华。冲岁膺豫建之符,腾汉帝四重之颂;须臾无离侧之顷,迈文王三朝之勤。逮夫代总万机,时则未堪多难。内禅之旨遽降,干蛊用誉;隆养之诚愈深,祝冈为寿。圭瓒之荐祼中礼,谨毖乎郊祀禘尝;琴瑟之更张合调,兢业乎政令施措。迨阳和发育之候,亲耕耤田;轸风雪篰屋之艰,躬巡玉辂。念列祖之付托,壹是视民如伤;仰四载之忧勤,庶几祈天永命。惟天下治乱不一,自古及今;大圣人经权随时,或穷必变。伊来涓燕之多暇,益笃对越之一心。虽玄宰之潜周,莫见运斡,而黎庶之思汉,实系讴歌。严庐之制克终,遽惊宝算之向晩;寿阁之规尚在,屡拒瑶牒之新题。花鱼苑林,每赐七日之召对;松柏山阜,尚蕲万年之康疆。何意苍穹之播鞠凶,奄承玉几之扬末命?屏周坛之植璧,群臣震惊;抱荆湖之坠弓,遗民失怙。穷昊彻壤,恸志事之靡伸;咽巷塡街,验仁泽之深入。眇予小子,罹此巨创,笃友偏承于因心,今何所而依仰?大伦莫严于继序,勉其位而践行。音容难承,衋真游之厌世;居诸易得,慨即远之诹辰。邻乔藏而营梧封,感治命之斯恻;先滦迁而举鲁祔,想神理之孔安。爰稽得大名之文,载饰节壹惠之典。宪文章武,温德基而诚明;居敬求仁,敦化原而宁静。尧天舜日,敢云万一形容;玉检金泥,克配三五悠久。谨遣使臣奉玉册,上尊号曰‘孝皇帝’,尊谥曰‘文温武宁敦仁诚敬’,庙号曰‘纯宗’。俯察微悃,诞膺徽称。承烈显谟,揭图史而增耀;光前裕后,绵本支而垂休。呜呼哀哉!谨言。前弘文馆学士李载崑制

○哀册文曰:维岁次丙寅三月辛未朔十四日甲申,皇兄纯宗文温武宁敦仁诚敬孝皇帝昇遐于昌德宫之大造殿。以是年五月庚午朔初二日辛未,永迁于裕陵,礼也。凤驭将启,蜃卫既同,万姓雷号,百龙云从。辞九重之靓穆,就玄宫之冥漠,攀龙髯而莫及,望帝乡而愈邈。恭惟我嗣王殿下,义重继体,诚笃因心。恸厚夜之难晨,柰灵辰之不淹。爰征徽于瑶镌,冀布昭于崇深。其辞曰:于赫晠朝,奕叶重光。甲年震夙,五曜凝祥。天日其表,岐嶷克彰,八域延颈,寔我元良。宁考止慈,身教物诲,蚤正贰极,颙颙瑜佩。冲龄齿学,观听有蔼,温文缉熙,一有千载。摄祼太室,舞彩长乐,金泥玉检,揄扬灏噩。汉颂四重,不图复作,毓德斯久,中外孚若。尧勤始倦,舜华方协。固让内禅,再三吁泣,讴歌攸属,勉承鸿业。神人胥依,精一允执,维大维艰,厥时适丁。衣宵食旰,心不遑宁,推赤包荒,臣邻盈廷。垂拱面南,懋循大经,纷声华色,耳目不迩。元元其苏,若恫在己,崇贤宥过,涣宣纶旨。亲耕与蚕,先王观比,不惮祁寒,巡方辙环。南至于莱,西至于湾,銮跸所停,有询有颁。士女呼嵩,欣瞻天颜,至德荡荡,气数茫茫。穆然頣闲,仁闻犹扬,振振属籍,恩渥非常。爰及暬御,簪履不忘,旃蒙之恸,薪胆三纪。天心靡悔,太上凭几,滕庐深墨,前后一揆。庭开紫黄,障面不视,璇帧如临,事生有道。日用百为,巨细必报。朝陵曁辞,亦虔口告,万乘曾闵,玆焉允蹈。自昔西楼,号曰灵寿,四圣题牒,乃趾厥后。黄发鸠杖,献酬左右,既钦继述,亦蕲悠久。胡台骀之为崇,遽冯相之告祲?纷苍黄于同琩,徒延伫于弓剑。呜呼哀哉!宫车已晏,缀衣肆陈,金薤零露,黼扆生尘。象玉音兮如昨,瞻珠旒兮安在?惨衰绝之累累,吁九天而莫采。呜呼哀哉!筮彼鲋隅,密迩洪陵。星土既叶,神理足凭。知幽明之一致,倘晨昏之无旷。仍昭寝之鲁祔,俨玉栏之共赏。呜呼哀哉!铜漏催晓,丹旐引风,撤祖斝而告迁,背绮城而向东。龙骖兮卷跼,川原兮委迟。澹仙仗之寡色,杳神游之曷追?呜呼哀哉!水逝云徂,万象盈缺。谅修短之有数,固今古之同辙。梦九龄而无验,理纠错而孰诘?然盛德之浃沦,讵人心之可谖。托微辞于琬琰,穷万劫以长存。呜呼哀哉!前奎章阁提学闵泳徽制

○志文曰:於戏!钦惟我纯宗文温武宁敦仁诚敬孝皇帝,姓李氏,讳坧,字君邦。号正轩,高宗太皇帝之适嗣,文祖翼皇帝之孙。妣,明成太皇后闵氏,赠领议政骊城府院君纯简公致禄女也。以甲戌二月八日辛巳,帝诞降于昌德宫之观物轩,实太皇御极之十一年也。先是,宫人虔祷于宁边郡之妙香山及延安郡之南大池,屡有异兆,未几而有虹渚之庆。翼年乙亥,册为王世子。帝日表龙姿,英伟俊整,时清国使者来拜仰瞻。亟叹曰:“狠胖狠秀。”此清人之方言,见上等容貌而赞称者。盖胖则难秀,秀则难胖,胖而秀,非凡常人也。帝自幼有至性,太皇于奉先事亲,克殚诚孝。帝涵育于身教之化,一动静、一事为,已若长德君子。以近道之资,有根天之孝,又习于庭闱之日用常行,而太皇与太皇后义方之训,不以笃爱而少弛。是以毓德震邸,令闻日彰。壬午入学于太学,遂行冠礼,仍行嘉礼于纯明后。后,赠领议政骊恩府院君忠文公骊兴闵台镐女,生长名门,闺仪克备。帝齐之以正,和而不流,尽志养于两殿,两殿宜之而嘉悦。时,神贞翼皇后寿考康宁,一堂三世,怡愉熙洽,从而岁穰民旺,八埏又安。戊子,帝率百官庭请,上太皇及太皇后徽号。庚寅,如之;壬辰,又如之。至甲午,寰宇多事,风云丕变。太皇大度广运,治具改张,圣算之明睿,群下或莫之及,而惟帝多密赞焉。乙未,明成太皇后崩。帝恸酷祸赍至恨,若无所归,而恐贻太皇之惟忧,勉自制抑婉,以容色。然每燕居独处,忽忽无乐意。丁酉,太皇盛德日隆,百辟群黎请进大号,即皇帝位,册帝为皇太子。庚子、壬寅,连上徽号于太皇。甲辰,纯明后崩。丙午,行嘉礼于今皇太后;后,领敦宁司事海丰府院君海平尹泽荣女。夙佩家训,克媲令德,有士女之行,六宫诵之。丁未,帝以太皇命受内禅,固辞不获,履艰大之业,承付托之重,总万机而修百度。大者禀裁于太皇,小者委决于政府,四海仰垂拱之治。而封帝弟英亲王为皇太子,以巩宗祐之基,即今王殿下也。戊申,巡狩南服,视疆场,辨风土,询民生之瘼,轸稼穑之艰。不旬日薄海而还,瞻旄闻籥,道路相织,疲癃扶杖,妇孺携手,讴歌懽呼,夬睹德化之晠美。数月而西巡至龙湾,亦如南巡时,此前圣朝所未遑之盛举也。洎乎庚戌,天运又一变,帝惟宗庙是尊、生灵是恤,不以南面为一己之乐。而下之所以爱戴者,愈有甚焉。丁巳,亲幸北道,展谒诸陵,驾发而雨,北民争撤其所居屋茅篱栅,铺诸泥路,以便乘舆之行。而欣欣相告曰:“吾君至矣。”驾次于咸兴也,躬享于殿寝,劳绅士,燕父老,敦宗姓,北之士相与语曰:“古之‘一游一豫,为诸侯度’者,吾君之谓也。”戊午,太皇崩于德寿宫。帝自乙庚以后,一念憧憧,惟在奉养太皇,以爱日之忱,欣然忘天下矣。遽遭终天之痛,衔恤靡至。冤号皇皇,哀毁逾常度。是时,王家制度,新旧有异。帝勉抑心神,与宗戚耆旧,议慎终之礼,必用旧典,始可以恔于心。以至笾豆之数、祝告之文、仪仗象设之具,莫不先期而备、循序而行,有司执事,惟命是听。三年庐次,祀无大小,祼将必躬,太皇尝所嗜进者,每于上食时,必另供。制既阕而犹茕茕,若在疚日也。甲子,宝龄望六,题御诗于《灵寿阁帖》,召耆社诸臣而宴之。亦遵太皇壬寅盛事,而列圣以来,仅五有之庆也。从玆期頣之享,胥切蕲祝。偶于年来,足部有諐,频发旋瘳。丙寅春,寝膳失度,渐成胀痞,竟以三月十四日卯时,礼于陟昌德宫之大造殿,春秋五十三。呜呼痛哉!将以五月二日,葬于洪陵左冈坐卯之原;以四月二十五日,先迁裕陵,为合祔地,从治命也。宗戚耆旧议定大行谥曰‘文温武宁敦仁诚敬’,庙号曰‘纯宗’,帝号曰‘孝皇帝’。嗣王殿下教宗戚、耆旧及有司、执事曰:“戊午太皇帝丧,大行皇帝用我家旧礼,以尽诚孝。今于大行皇帝之丧,亦宜遵而无隳。”群下奔走率职。嗣王殿下又教用求曰:“君以王室近戚,出入迩密,为七十年之久。今此幽宫之志,君其撰之。”用求感激殊渥,不敢以老病辞。谨以上大行号者,演述之。呜呼!昔我太皇帝,诏以“朕与东宫为儒教之宗,昭布天下。”帝诗礼之学,得于庭闱之内,闲圣卫道,尊贤爱才,聪明强记,超迈凡伦。国朝故实,百家谱系,政注格式,搢绅履历,无有不了指而洞悉。尤雅娴典礼,礼所未载,终身不行:此圣人之为‘文’也。咺赫著外而和粹蕴中,平居无疾言遽色。接人不设惰容,其有过误,不亟加威罚,晓之以启自新。乡曲文官有登侍从,则必详询其乡之事。凡对群下,必随其所掌与所长而下询,故仰达者,无龃龉阻隔之意,所奏得尽其情。或奏对不称,则必引他言而止其辞,欲不露其失。又不论人短处,人或有相轧,亦两解之,使归于和平:此圣人之为‘温’也。自持以庄,故不怒而畏;动必以信,故不令而行。日接新闻社报,见邻国有难,思所以排解之。子悖其父,女失其行,卑乘尊,贱陵贵,思所以惩治之。闻洪陵监守者芟陵树之上枝。郤夕膳而不进,自是监守者知戢。老宫女服劳者,偶谈及先朝时国事,即下严责曰:“汝辈何敢言先朝事?”自是,宫人辈不敢复言:此圣人之为‘武’也。恒念两宫顾复之恩,节宣自保,凡寝兴飮啖,有妨于卫生者,一切戒慎。祁寒溽暑,念蔀屋之何以奠居;亢暵淫霖,念田家之何以安业:此圣人之为‘宁’也。二弟一妹,与同忧喜,嗣王殿下自游学而归觐,则团栾欢庆,臣邻为之感动。禋享时,义亲王以亚献入来,则喜动于色,行礼之席,必命正之。德惠翁主,极加抚爱,一甘必分。至于近宗戚家势旁落,则给月廪而全之。先朝任使之人,虽贱,必优待之,厚施之:此圣人之为‘敦’也。服官者,不以微眚而去之,有不得已而去之,必赐之资,俾以代禄。藏垢匿瑕,保合大和,以导迎禨祥。世臣讣彻,玉色愀然;民有饿莩,宸心如伤。不虐无告,恩及肖蝡:此圣人之为‘仁’也。太皇自丁未御德寿宫,三时起居,必以电告。宗庙享祀,非大违豫,不许摄行,有事告时,则分刻不违。无一事欺心,无一语慢人,惟懋践实:此圣人之为‘诚’也。燕居未尝仰天而卧,正堂揭太皇御真,以帕掩之,而未尝偃倚其下。每上陵,虽雨注,不径还斋殿。北幸时,过文川,淑陵山麓入望,即卸椅子,起立拱手,过后始坐。庙殿奉审入禀时,虽夜中,必整衣冠,跽坐而受之。入庙殿,尤祗肃,官卑年少者,或失次阙仪,则必亲命改之,俾中仪节。古之有道德勋业者,不遽呼其名,临事洞属,谨独戒惧:此圣人之为‘敬’也。财帛声色,泊然无欲,畦畛机关,不设于中。亵戏俚俗之言,不接于口,非待圣学,而能天成然也:此圣人之为‘纯’也。四端之萌,万善之发,皆从诚孝中来。在冲年,两宫有疾,忧形于色,减膳废寝,翼瘳然后复初。虽寻常膳需,必先献而后自御。北苑种栗而新熟,率近臣,至苑剥收,而近臣希有颁赐,闻已尽献于德寿宫,莫不感叹。谅阴中,所居庭前,有花盛开,为布帐而遮之。至行类是者,不可殚述:此皆大圣人之为‘孝’也。大行大名,礼固当然。而顾此十字阐飏,曷足形容乎万一也?呜呼痛哉!帝之懿行粹德,动遵太皇,而深仁厚泽,沦浃于臣民。臣民之戊午馀恸,尚未尽艾,而又遭今日罔极之冤。都人士女,竞趋阙门,如失恃怙,号呼攀踊。愚妇穉儿,荒村穷巷,一时缟素,千里奔哭,以至殊域之人,亦皆观感咨嗟。窃以为尧殂舜陟之日,其有是欤?呜呼痛哉!臣拜手稽首,抆血而献文。前判敦宁院事尹用求撰

○行状曰:呜呼痛哉!惟我大行皇帝,以丙寅三月十四日卯时,礼陟于昌德宫之大造殿。越翼月上旬,嗣王殿下召耆旧宰臣、宗戚,议上庙号曰‘纯宗’,帝号曰‘孝皇帝’,谥号曰‘文温武宁敦仁诚敬’。以德荣托迹濯龙,受知偏深,命撰状德之文。德荣才力薄又恸迫,无以为文。然义有不敢固辞,呜咽抆泪而献言。帝姓李,讳坧,字君邦,号正轩,太皇帝所命也。帝,高宗太皇帝之适嗣,文祖翼皇帝之孙。太皇帝以献懿大院王之子。入承文祖大统献懿王于帝,为本生祖。妣,明成太皇后闵氏,赠领议政骊城府院君纯简公致禄女。以甲戌二月八日辛巳之卯时,诞降于昌德宫之观物轩,实太皇帝御极之第十一年也。先是,元子生而早薨,老宫人为之忧,遍祷于宁边之妙香山、延安之南大池,所祷皆有奇兆异梦,至是果验。帝天挺圣姿,英伟和粹。太皇帝爱而且重之,思所以早教之,即起致仕李敦宇、宰辅宋近洙为辅养官,拣名卿闵泳穆、儒贤任宪晦为谕善。翌年乙亥,册封为王世子,置宫官抡选,极一时之峻,而礼遇出百僚之表。帝岐嶷之誉,日播中外。适清国使者来谒,仰瞻龙姿,惊叹曰:“狠胖狠秀。”盖胖则难秀,秀则难胖,既胖且秀,则是超等绝伦之容貌。狠训为甚,即清之方言也。至三四岁,已知孝为人道之大本,日见太皇帝,事慈殿尽孝,奉宗庙尽诚。习而化之,一言动、一事为、一跬步,未尝有惟意自行,而太皇帝身教之以正,而不为笃爱所弛。帝之天禀自近道,而庭训又如此,世皆以圣人期之。壬午,帝九岁,令闻益彰。太皇帝率诣文宣王庙,谒圣,行释菜礼,遂行入学礼。圜泮桥之门,观盛仪而欢抃者,不趐亿万计。仍行冠礼,德器若老成人。未几,行嘉礼时,神贞翼皇后跻期頣之寿,享康宁之福。太皇帝怡愉承奉,岁岁丰呈,一堂三世,吉庆日凑,而囿斯民于仁寿之域。戊子,帝率百寮,疏请加上三殿徽号。庚寅,又加上如戊子仪。是岁,翼皇后崩。太皇帝至孝根天,动遵家法,慎终仪节,必恔于心。而哀恫之中,或有未及备者,帝辄为之代劳,未有少缺。是时,帝年未胜冠,而娴于节文已如此。壬辰,又上号于两殿,两殿以祥禫之过不久,不欲受,帝屡疏固请尽其力,而竟承允许。洎甲午,八域久狃于升平,四邻日修其辑睦,迨玆风云时变,孽芽间生,列强窥伺于外,匪徒煽动于内。太皇帝图所以镇之,确乎乾断,百度更张,新进之士、才猷之臣,济济登庸,而未有及圣智之万一者,惟帝密赞者为多。乙未八月,宫闱之戒严忽疏,而明成太皇后崩。帝遽遭酷祸,莫泄至恨,穷天极地,若无所归。而以承顺父皇之心为心,勉抑悲苦之衷。常以愉容婉色,仰慰惟忧之念。然每于燕居静处之日,不以言笑为乐。惟循循谨祭奠,殚诚信,一如太皇帝丧翼皇后时也。丁酉,太皇帝威德日盛,万姓之所推,列国之所服。于是元辅沈舜泽率百辟,请进大号,即皇帝位,帝为皇太子。大赦天下,恢中兴之业,建丕基于万世,维城之固,继照之明,比前愈隆。乃于庚子、壬寅,连上尊号以揄扬之。壬寅即太皇帝宝龄五十一岁,遵英祖故事,入耆老所,题名社帖,赐䜩耆臣。时,三相臣沈舜泽、赵秉世、尹容善,皆已入社,太皇帝以为奇事,赐几杖及诗以宠之。帝亦赓韵以赠之,一时为之至荣。甲辰,纯明后崩。丙午,终丧后,择配德以正壸位。其翼年丁未,太皇帝春秋渐邵,而震邸之誉望渐彰,始以代听命之,旋命以内禅。帝震惕固让,而汉廷之羽翼已成,夏民之讴歌已归,不得已应天顺人,勉承祖宗付畀之重。值时事艰忧之极,事无大小,上而禀裁于大朝,下而委任于内阁,垂拱坐治,庶绩皆凝。帝深轸国朝丹书锢籍,不无幽冤之参错,并命荡涤。俾党祸消融,而淹岭海、滞囹圄者,一皆疏释,以导和气。广布恻怛之诏,晓之以旧染咸新,劝之以兴业乐生,民皆有少须臾无死之愿,而庶见熙熙德化之成也。帝以太祖高皇帝传位于定宗,定宗册弟太宗为世子,为我家旧法,遂封弟英亲王为皇太子,为之系民望而重国本,即今我嗣王殿下也。戊申,命文学儒臣金允植、李容元等,纂修宪宗、哲宗两朝宝鉴。又以三宗之未及追尊为阙典,即举缛仪,尊真宗为昭皇帝,宪宗为成皇帝,哲宗为章皇帝。是岁冬,巡狩南道至釜山,旬日而还。又巡于西方至义州,总计数十日之内,历二千里之远。而疆场之沿革,土俗之美恶,靡有不辨;民生之疾苦,稼穑之艰难,亦无不轸。朝士参谒,则慰以久阻恋恋之意;儒林祗迎,则勉以学业之勤修。车驾所过,省内儒贤、名相、忠义、功烈之家庙墓所在,辄遣官赐祭。于是蓬茨圭窦、守牖读书之士,以至闾巷匹夫有寸技尺能者,莫不奋然兴起。男女旄倪,携手加额,络绎于道路,鼓舞驩呼于桑郊雪蔀之间,此古昔圣王所未有之晠举也。洎庚戌,时事又丕变,帝思乐天者保天下之义,下十行之诏,释万机之烦,惟以奉宗庙、安生灵为念。是以下之所以爱戴者益深。丁巳春,展谒于北道八陵,驾已发而天大雨。北之民争撤其盖屋之茅与插篱之木,铺泥路而导乘舆,欣欣相告曰:“吾君至矣,何惜之有?”虽露宿而风餐无憾,人情大可见也。驻御于咸兴,亲行酌献礼于本宫,分遣祠官,祭各郡陵寝及濬原殿。祭毕,集绅士父老之迎銮者而劳之。又集璿派人,别赐燕而睦之。四王别子与公主家庙,优赐祭需,北之士相与语曰:“古之‘一游一豫,为诸侯度’者,今始于吾君见之矣。及还,太祖皇帝姨母崔氏及其夫石氏之墓,在定平郡绝僻处,命伻往祭之。安边释王寺僧,有功于国者,亦命祭之。此皆左右之未及记忆,而帝已详烛而曲施也。冬,昌德宫大造殿有回禄之灾,宣政殿以东全部灰烬,亟设重建之役。戊午夏,太皇帝以肿患违豫,屡朔沉重。”日有教曰:“昔纯庙朝,自大造殿火灾之后,肿候弥留,竟至昇遐。祖孙之间,昭穆同焉,而今火灾及肿祟,适有相符,予病将不起矣。”帝日夕侍汤,亲自扶将,洞属忧煎,感动天人,秋后翼瘳之庆,咸称圣孝攸格也。自是太皇帝肿症虽差,真元积败,圣候多在静摄。帝时在昌德宫,忧虑度日,以未克常时侍侧为恨。至十二月,太皇帝崩于德寿宫。前夕,因风患猝发,症候遽㞃,帝闻即趋往,进汤剂,才逾时而已无及。帝自乙未以来,无人世之乐,而惟太皇帝是怙,依以为命。至丁未,分御异宫,觐车未尝有一旬之旷,而侍从及女使问安,一日十数度。及庚戌后,无亲总酬应之恼,专心于志体之养,憧憧一念,未有顷刻之弛。一朝天崩之祸,医药无暇乎尽力,叫天叩地,恸恨彻髓。皇皇冤呼,梅梅戚容,在列不忍仰视。宗英戚畹、元老旧臣,一辞奉慰,乞无以过毁伤圣孝。帝始强加抑制,议慎终之节,教曰:“现今王室典章,皆异前日。而惟丧葬祭,有我家法在,不可违也。”帝雅习于礼,名物度数,至微细者,无不明核,群下之执事者,惟命是听。自袭敛缞绖之制,祝告笾豆之序,仪仗之用,象设之具,必皆先时而备、趁期而行。世禄家子若孙之稍有见于礼者,授之仕牒,以供工祝之事,为祀仪之无愆,而亦寓记念世臣之意也。五月居庐,四时哭泣,三年祭典,或微有不宁节,不废躬行。朝夕上食时,辄思时物之平日所耆者而供之;有微事细故,必于祝文中,措其语而告之。孝德殿祥事阕,而陞祔于太室也,议从享之臣,众议皆归于勋戚平日密迩任事之人。而帝曰:“故政丞朴珪寿之忠虑,申应朝之学问,先帝之所尝敬待者;李敦宇有日讲之劳,闵泳焕忠节特异,亦皆先帝礼遇者。以此四人配之。”朝野翕然无异论。帝自孤露后,常惸惸如在疚日也。甲子,宝算跻望六。左右仰请依英祖及太皇帝故事入耆社,帝辞以今日非与旧时同,不署御名,只题小诗于《灵寿阁帖》以纪之,命诸旧臣和之。仍赐宴以娱之,亦遵壬寅盛举也。帝容仪丰晳,而品质清脆,念两宫顾复拊育之恩,节宣自护,起居寝膳之际,苟有妨于卫生,一切戒慎。是以时有諐度,未尝至于淹卧。又年来頣神养闲,时涉苑囿,日巡行阁,步履视昔增健,体宇从而泰宁,以谓享冈阜之寿。偶往岁,足部有浮胀,作歇无常,至今春,胀外而痞内,飮啖不善化。亲定宗戚中议药者十馀人,令日夜入温室保护,广延东西医学者,随症试术,而不见效。乡党社会闾阎妇女,各自效诚,祷于山川神祗,而亦不应。玉几之末命谆谆,而昊天之降割太遽,享年五十三,仅止于中身。呜呼痛哉!嗣王殿下教曰:“戊午太皇帝之丧,大行皇帝用我家旧礼。今者大行皇帝之丧,亦宜遵用是礼。凡百有司,无敢怠忽。”于是,有司执事者,奔走率职,大小仪节,一从戊午典例。将以五月二日,葬于洪陵左冈负卯之原,先以四月二十五日,迁纯明后陵为合祔地,仍裕陵号,皆治命也。配纯明皇后,赠领议政骊恩府院君忠文公闵台镐女。生长法家,膺选储宫,孝事两殿,德行克备。而不幸以三十三岁崩,追尊为皇后。帝以后之未及睹为叹,述行录千馀言,载正轩集中。继配今皇太后,领敦宁司事海丰府院君尹泽荣女。生而有异姿,稍长而有女士行。始作妃,东宫才逾年而陞皇后位。不以位极尊贵加诸辞色,帝甚重之。入阁二十一年,庭无间言,六宫诵之。今焉猝当巨创,不御常膳,不见天日,已三旬馀矣。呜呼痛哉!帝无嗣,王殿下以王统嗣,致孝于帝,如孝于太皇帝,而事皇太后,亦如事母。庀帝丧,戚易俱至,大小祀礼皆亲行,恭默不言,而事无不举,颜色哭泣,观者大悦,是古所称源源不竭之孝也。於戏!帝聪明睿知超迈凡伦,历代帝王家良法美规,靡不领会,若我国典礼,贯通强记,一字不错。至名臣故实、百家谱系、簪缨官历、政注格式,如烛照而掌指。尤尊圣慕贤、卫正排异,太皇帝尝以诏布天下曰:“朕与东宫,以儒教为宗。”盖帝之学,得诸庭闱之内者然也。古之以儒贤称者,必举其别号,不斥呼其姓名,虽遐方疏逖后生,眇少有以才名入闻者,辄思收用之久,愈不忘其名:此帝之好学也。和顺积中而华采著外,平居无疾言遽色,对人无骄惰之容。人之为君子小人,一见辄卞,而口绝雌黄;见人过失,非大关刑法,必思掩鞱。人有相轧,则必两解之,俾底于和平。近侍官自乡曲来者,必询其乡之事。对臣邻,必随其所长与所掌而下询,故仰对者,无龃龉杆格之患,而各得尽其情。或所奏不称上意,则即引他语而止,其辞俾不毕露其短。御下以宽而操之以庄,故不怒而威;政不尚苛而动必以信,故不令而行:此帝之持身也。居常不偃卧而见天,所居正堂,奉揭太皇帝御真,虽覆以重帕,而不跛倚其下:此帝之小心也。服官者,不以微眚而黜之,不可不黜,则轻其罪名,俾有自新之路,或厚与之钱,以资其生。闻世臣之讣,愀然于色;大家后裔,荡败无馀产者,给月廪以救之。祁寒盛暑,积涝亢旱,忧民生之或无饿莩,宸心如伤。顷年沿江被水祸甚惨,丙枕不寐,彻宵至朝,连以电探,得其稍奠之报,始进御膳。政先四穷,惠及肖蝡,自幼不杀虫豸之属:此帝之仁慈也。庙享每亲祼,而或因事故摄行,辄有如不祭之叹。祠官以事入告,虽玉候违和之中,必整衣跪坐而受之;书卷有列圣庙号者,必盥手端坐而阅之。北幸时,过文川地,淑陵山麓入遥望,急卸椅子起立,过后还坐。每于太庙及真殿展谒时,过各室位,辄鞠躬,有口奏,而近侍者无以详聆。上陵时,诣魂游石前,亦如之,想是出入必告之义:此帝之敬祖也。在幼时,两宫有疾,忧形于色,衣不解带,待两宫寝膳复常,然后帝亦复初。寻常膳品必先献,待其馂而自御。昌德宫之北苑种栗新熟,率近侍,至苑剥收,栗甚肥润,近侍希有颁赐,经日始闻,已尽献于德寿宫,于是乎相顾感叹。亮阴中,仁政殿庭牧丹花盛开,命为广布帏以障其所照处。以时节展省洪陵,既行辞陵礼,又复上陵。一日雨急注,从迈诸臣交谏,终不回避,冒雨而行,衣襨尽霑而不顾焉。洪陵有监守者,芟去陵前所种柳之上枝,帝闻之,却夕膳而不进。盖监守者,欲其树之善长,伐其上枝之扬者,非故意也。帝亦烛之,故不之罪,而以陵树之入斤斧为不安于心,至于却膳也。老宫人服劳者,偶语及先朝时国事如何,即下严责命退曰:“汝辈何敢论先皇帝事乎?”自是宫女辈不敢复言。先朝任事之臣,必加礼待,或有过失,未尝遽加威罚,贱者亦必优接而厚施之。古人三年不改父之臣与政,圣人犹许以为孝,而帝终身不改焉。七情之发,万善之作,以至日用常行,莫不以诚孝为准。推之孝心而笃于友爱,今嗣王殿下之在远学也,电报叶札,殆无旷时。因学暇而归觐,自闻先报,喜动颜色,对案联灯,情话娓娓。而每临别怅惘,不忍舍之意,感动左右。德惠翁主以父皇晩生,偏加抚育。始幼也,招聘姆师,授教宫中,稍长游学,自近而远,动费宸虑,皆由笃于人伦、出乎至性,非勉强而为者:此帝之孝友之至也。至如财帛珠玉,声色翫好,泊然无欲;城府畦畛,一切机关,不设于心。亵昵矜𫍙,不作于色;俚说诐辞,不近于口。无一事自欺,无一语欺人:此皆圣贤之姿禀,人君之度量,而帝实有之。故总揽庶政,不过四载,懿行崚德,史不胜书,深恩厚泽,浃洽于民。奉讳之日,都人士女,辏集于敦化门外,哭声震天地。工商之伍,庠塾之童,无不撤业废工,如赴父母之丧。以至樵牧之竖、爨汲之婢,平生不知帝力之何有者,并皆奔走呼号,七日成服以后,去荒陬绝澨之外,陇亩岩谷之间,在在皆然。殊域异俗之人,亦皆观感嗟叹曰:“圣人丧矣”,此历代帝王之丧之所未有者也。呜呼痛哉!帝以不世出之圣,缵太皇帝中兴之緖,光御不多年,而治化之成已若是。使天假之永命,终其志事,三五之隆,不难致矣。而不可得,呜呼惜哉!然帝遭叔季之运,抚艰大之业,行前王所未行之事。而渊衷深思,雅度默运,参之经权,处变如常,为天下不私一己,而至德有不能名者。向所称‘乐天而保天下’者,惟帝是已。此所以四载之政,使斯民於乎不忘于百世也。帝之得此于遗民者,无他术焉。只从洞洞属属,战战兢兢,诚敬仁孝中来,是足为后王鉴也。前弘文馆学士尹德荣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