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庵集/卷二
疏
编辑辞谘议疏丁亥正月
编辑伏以臣于前年十二月十七日。蒙恩授侍讲院谘议。继以伏奉今月十二日承政院成贴有旨。尔其斯速乘驲上来者。臣北望拜稽祗受。已惊惶恧蹙。置身无地。臣窃伏闻讲院之设是官。将以待夫怀藏不市之士。俾辅养睿德。其为任顾不重欤。若臣者。资本驽下。无所知识。顾以世禄之故。亦既随人应科试从荫仕矣。不幸荐罹丧故。心陨事乖。乃与偏母就近邱墓之乡。而又身婴奇疾。遂成放废。是特一狼狈无聊之踪耳。何可比拟于草泽之间。高尚之伦哉。而铨臣不察。致误圣简。甚非所以置官选人之意也。羞士林而骇物情。孰大于此。臣既无以趋承恩召。而久自泯伏。虗縻滋惧。玆不得不冒控情实。而亦不敢饰为多言。更增罪戾。伏乞圣明察臣所辞。亶出衷赤。亟命刊汰臣职名。以重荣选。以安贱分。千万幸甚。
议
编辑义烈宫封园当否议戊戌
编辑臣曩叨敦谕。冒上辞本。未蒙批旨。方此惕息。玆又伏承命遣礼官下询。以封园当否。弥增震越。不知所错。第臣于年前猥厕问议。自顾匪分。不敢有对。虗屈王人。至于四五。每念惶悸。知负大何。乃蒙圣上大度如天。好问无已。不罪其慢。不惮其烦。又辱远询于屡问不对之一贱臣。臣虽迷顽。于此岂无激感于中者乎。窃意古人所以重于身未出而言出者。谓其屑屑刺论时政耳。至于礼则是腐儒所有事。非关于出处大端。而况今圣意之勤且盛如此。而犹胶守寝默。则是上不负下而下负上也。臣请忘僭强陋而有复焉。惟此下询典礼。实系嫌微之别名。治之大者而箚论廷议。并协于宜。今虽于先朝已定名已行礼之宫字。有难轻议。至于园号。礼既未举。体又较重。特从佥言。恐为允当。而以臣蒙昧何敢质对。惟在圣明洞见礼义而裁处之耳。
禫月作乐当否议
编辑臣之蒙陋。于帝王家礼。尤所昧昧。而窃伏读圣教下者。孝思之过时无已。蔼然于一篇之中。固足以感动见闻。而至引先贤哀有馀而礼不足与礼当从厚之说。则益仰圣学之卓然。就令有些过中处。惟当将顺之不暇。况礼记孟献子章疏。谓禫祭暂县省乐而不恒作。至二十八月乃作乐。当时人禫后恒作乐。孟献子虽于礼是常而特异馀人。故夫子云。加于人。不谓加于礼。又记徙月乐疏。引郑志曰。既禫徙月而乐作。礼之正也。据此则我圣上缘情之教。正得暗合于礼。藉曰帝王家有异匹庶。列圣朝自有已例。此则以孔子所谓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与滕父兄百官之谬说而断其得失足矣。臣于此。惟知钦承赞颂而已。何敢更容他议。抑臣既与睹传教。不敢不别有附陈者。僭易死罪。传教有论祥月行禫之说之非。而谓文公家礼舍郑玄而取王肃矣。臣窃按记孟献子章疏。及朱子语类。及仪礼通解续丧服图式注所引朱子语。则恐圣教所论王郑说似若有互换者。臣敢愿殿下命儒臣检考诸书。而加讲正焉。
书
编辑答人甲子
编辑明德注。所得乎天。原其所以得之者。理也。固未有人物之别。而其得之之际。便已有偏正通塞之殊。是则气也。夫然后。方见得吾人之所得。是为虗明之本体。而物不得与也。于以该载这性。发施这情。而状其光景而美之曰。明德也。朱先生之言曰。人之生。固是得这道理。然才生这许多道理。却都具在心里。今先说一个心。便教人识得情性底总脑。若先说性。却似性中别有一个心。明德就见成底物而统言其体用。则是合心性情之名也。如章句虗灵以下三句。去一句不得是也。就合心性情之中而拣言其宾主。则不得不先说个心。如朱夫子教人识得总脑者是也。然若不分真妄。而泛谓之心。则诚有如来教中诸般病痛者。故栗谷之于辑要。尽舍先儒诸说而特取卢玉溪本心之说。朱子后义理。不从于栗谷而将谁以为正耶。
答金子静
编辑由是而学。谓由大学及论孟而学否。谓由大学次第而学否。
由是而学。恐是先从大学而学。以及论孟之谓。〈子静批曰是字似专指大学而言。据上独赖字可见矣。〉
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有三义。吾之为父子兄弟之道皆可为法。一也。为父子兄弟之人亦足为法于人。一也。其父子兄弟足法于己。一也。当以何说为正。
父子兄弟足法。寻常看得如第三说。前两说则恐皆不通。〈子静批曰。愚意亦如此矣。〉
兴仁兴让之兴字。与兴孝兴弟之兴。其语意一也。而先生于兴仁之下。不为解释。至下章兴孝。始以有所感发而兴起释之者。何也。
兴仁兴让章句。不释兴字。而至下章兴孝兴弟。始释之者。岂或以上章是泛言其理如此。而下章则据已然之事。欲明人心所同之义故欤。然所未甚晓。不敢质言。〈子静批曰。此段区区未能解惑。来谕虽似有曲折。而犹未知其必然矣。〉
答李敬思
编辑虗灵与知觉。异乎同乎。
心之言虗灵知觉。犹火之言光明照烛。光明与照烛。不可分二。则虗灵知览。岂可论异同乎。
明命章句。分明以明德为性。曾作如何区处。
明德固非性。然无性。亦不成是德。故章句于明德。则以心之具性情者为德而重在心上。于明命则以人之受这性在心者为德而重在性上。然性出于天而人得以受之者。是又心之所为。则亦未尝不相通也。然其文意之间。终有可疑者。不敢妄为之说。
答金子静为人问丙寅
编辑太极图注。阴阳五行气质交运。气固能运。质亦能运耶。
五行之气质。虽有行于天具于地之别。而气中有质。质中有气。亦非判然不杂。如理气之通局也。且以人物之生言之。由肾水而生肝木。由肝木而生心火。心火又生脾生肺。此气之行于天者而即所谓五气顺布之意也。始胞而腝脆者。水火之质也。渐生而凝固者。木金土之质也。此质之具于地者而即所谓阳变阴合之意也。惟此二端。循环错综。非惟顺布者无时而不运。所谓变合者。亦非一定而不易。大处有大变合。小处有小变合。是亦不可谓之运耶。
程子曰。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孟子曰。凯风。亲之过小者也。女子失节。莫大之恶也。孟子。以凯风失节。为小过。何欤。
程子之训。固是说第一义。而犹自为甥女再嫁。则可见其不至于无上罪恶如后世制律之峻。且朱先生亦既曰。大纲恁地人亦有不尽然者。以此推之。则凯风之失。固不过为同流合污之罪。而况孟子之与小弁比论者。特以其为人子不得于亲而怨慕者为言。则所谓大过小过。亦只就为人亲不爱其子处论。其不爱之由轻重如何耳。非如泛论周王卫女之得失多少也。观于朱子以伤天地之泰和。戾父子之至爱。属诸小弁。以特以一时之私心而少有亏于父子之天性。属诸凯风〈说见孟子小注〉者。则可知其过之有所指矣。
上蟾村闵先生遇洙○己巳
编辑九月二十二日。侍生清风金锺厚。谨斋心为书。请纳拜于蟾村契丈道座之下。锺厚。幼而失学。长染俗习。惟一段羞恶之性。幸而不至全丧。尝窃自念。此心此理。天之所以命之者。未尝与圣人区而别也。而人乃甘自菲薄。以绝于天。是诚不仁之甚。而见世间人物许多不好事。其源无一不由于此。为之羞愤痛伤。不能自已。譬如身在同浴而犹知恶夫裸裎也。顾其禀质偏驳。知识迷昧。遇事则熟处易发。而照管有所不及。操心则静时难久。而段落有未分晓。往往至于焦凝飞沦。而不知其自返。岂不哀哉。伏惟门下。负器深重。充养纯熟。闻服觌醉。为日已久。虽以锺厚之固陋。常愿一望见道德之辉光。而叩其緖言。庶几有以矫轻涤吝。不遂为小人之归也。今日之来。盖将顿首祗拜于门下。以偿其夙昔之愿。伏幸门下坐而受之。怜其迷陷而指示端的路迳。以为竭力服守之地。则门下之赐大矣。顾无以自达姓名。谨以书先于将命者。立于门屏之外。以俟进退之命。不胜僭悚之至。
与元持平仁孙○乙亥
编辑锺厚。祸衅荼毒。待尽苫土。岂合辄通记室之问。而事有关于先祖者。不容不仰首一暴。以俟足下之裁处焉。向者。有人来传。足下于纂局中。以锺厚从祖拟草总论所举崔锡鼎箚一款。谓言其时明谷有前后三箚。而领枢特举后箚者。以其先相国联参于前箚故没之也。坐中之人。又有应声称然者云。噫。是何言也。窃惟锺厚先曾祖忠宪公。立朝言议。自有本末。而姑以甲辛间所处考之。则甲戌南九万之贷刑希载也。面争于前席。其说载于政院日记。辛巳举朝之劻勷也。独不为群言所挠夺。其事著于屏山,陶谷两李相公所撰状碑。后生所见。只有此而已。未尝闻有一文字同于总论所举崔箚之说者。今忽闻此。不胜惊惑。思以一书奉禀于足下矣。其后又因人闻。有何状人拈出所谓明谷集而曰。元友之言由于此。此其信然耶。锺厚固陋。未读明谷集。始乃求而见之。则果有公卿联名箚。而先曾祖与焉。又注之曰不果上。盖本箚以所论事之姑寝而不上。文又出于崔手。故不见于锺厚家所记耳。然观其箚。则乃与从祖总论所举之箚。事语全别。窃考从祖之总论。止曰辛巳巫蛊事发。上亲鞫宫婢。首相崔锡鼎箚请初勿穷问而已。惟彼公卿联名之箚。元无一言及于宫婢鞫事。至其后崔所独上之三箚。乃皆言宫婢事。而有初勿穷问之语矣。即此以观。则总论所举之箚。初无涉于联名之箚者。可一言而决矣。抑其联名之箚。亦有锺厚外先雩沙李忠正公之名矣。尝见李公谥状及碑。有曰宫中狱起。崔锡鼎三上箚请勿穷竟。上严责。仍示大臣。公对曰。此干系大行王妃事。自下不敢容喙。又曰。方诸臣竞为全恩之请也。或劝公一陈。而公毅然云云。此皆陶庵李先生所撰也。足下试于暇日。亦一取雩沙,陶庵诸公文字而观之。夫联箚固是全恩之最初说也。雩沙之名。既在其中。而犹不害于末梢之树立。则固不可执此联箚而尽驱诸公于崔之同科。况以锺厚先曾祖名在此事之联箚。而驱以同之于彼事之独箚者。岂不冤乎。崔集具在。自为不易之公案。则其联箚与后箚。事段之各异。有目者所共见也。以足下之明。岂有不能辨此之理。况足下之于锺厚。交谊虽堇在揖趍之间。而苟念两家之故。则殆乎吾祖即若祖也。岂忍为此扭捺牵合而强加之以横诬也哉。此必足下之言。别有所本。而何状人所谓。由于明集。此箚者却是传讹耳。郢书燕说昭问献对。固不无其弊矣。今足下但明白说联名一箚信与总论所举之箚不同。而指示何处别有与总论所举箚相同者。使得更有考见则善矣。不然而足下偶失照勘于彼此同异之分。则亦须洞示觉悟之意。备道错误之由。而凡于前日传说之处。一一以此开破。使世之人。涣然知锺厚先曾祖载名之箚。与从祖所论崔之独箚。元不相同。而群小辈无复敢以足下之言。为其借口。则锺厚亦不敢以足下始见之错。有所介意。而惟知末后辨正之为感。当为之拜谢万万也。惟足下图之。锺厚获罪于天。洊罹大故。冤酷之私。人理所罕。而顽忍不死。乃于筵几未撤之日。忽见虗诬之说。上及先曾祖。惊陨痛苦。宁欲无生。苟不得辨明。无以归见于泉下。玆敢强拨哀挠。冒溷于执事者。想亦在仁孝君子之所哀怜而谅恕也。情迫辞疾。不成伦次。统惟鉴察。
答仲谦叔
编辑来谕曰。窃考礼意。其所易轻者。只在麻葛而无易乎衰。顷教谓有只杖屦不易之文。此未知何书所云。而其时已窃心疑。以为见服之粗细虽异。本丧之轻重自别。恐不应一举而易之。若是其快也。果详小记,服问,间传诸说。了无及于衰服之幷易也。
惟杖屦不易之文。见于杂记。而其文曰。有三年之练冠。则以大功之麻易之。惟杖屦不易。注曰。其馀皆易。疏曰。冠也带也衰也悉易。惟大功无杖与三年练。同是绳屦。故不易。据此则苟使大功有杖而屦。又加粗也则其亦易。可知矣。且虽以来谕所引服问,间传之说言之。服问称三年之丧既练。有期之丧既葬。服其功衰。则其三年既练而期未葬者。不服功衰而服期之衰。可知矣。间传言斩衰既虞卒哭。遭齐衰。轻者包。重者特。既练遭大功。麻葛重。而不言易衰者。亦以斩衰既虞之衰。与齐衰初丧之衰。粗细有同者。〈斩衰既虞布六升。齐衰义服亦六升。〉有不同者。〈齐衰正服四升五升。〉其同者宜从斩衰。其不同者可推麻葛而知所从矣。大功初丧之衰。则又与斩衰既练之衰。粗细正同则其从斩衰。不待言而可知。此其所以不必幷言易衰。而本篇麻葛之易。服问功衰之服。又足以互明也。以此而为衰不幷易之证。无乃左乎。
来谕曰。三年既练。而期丧未葬。则其服之粗。固相悬焉。哀之隆杀亦有间矣。而卒未尝以其粗而易其细也。岂非丧之轻重。其分甚严。轻丧之服。终不合尽变乎。重丧而麻葛之易轻。又足以表其哀之隆杀。则是亦为并行不悖者耶。
三年既练。期未葬之服。愚则以服问期既葬之说。推之而知其必服期衰。今谓未尝以粗而易细者。不识何所据而云耶。岂以礼无其文而以意断之耶。夫既言既葬之如此。则其未葬之不如此者自在其中。岂可以文无别见而便断以不然乎。且丧之轻重。其分甚严。此则固然矣。然衰麻之服。本所以哀死而饰生也。于死则位而哭之。祭而将之。以是服也。于生则心貌之为表。居处之常持。以是服也。故于其哭与祭也。则毋论轻重粗细而必各服其服。于其居处之常也。则惟粗是从而粗之所在。重亦未始不随焉。盖先丧虽重而布细则哀杀。哀杀则重丧已变而之轻矣。后丧虽轻而布粗则哀隆。哀隆则比先丧而反重矣。以本重而杀为轻者。与本轻而未杀而重者。比而观之。则又孰重而孰轻哉。苟不问先后变杀之差。而惟其本之轻重是守。则如父丧既葬。疏食水饮。寝席枕木。此重丧之杀者也。于是而有母之丧未葬焉。则食粥寝苫。此轻丧之未杀者也。是亦将以食粥寝苫。为轻丧之制而不之行。必从重丧之疏食水饮寝席枕木然后为得哉。此其不可。虽迷者知之矣。衣服与饮食居处类也。于此亦可见衰之为服。不专以丧之轻重为主。而惟视夫丧之先后矣。是故丧莫重于斩衰。而其服之制。自成服而卒哭。卒哭而练。练而祥。以次而除。所以杀哀也。其或遭齐衰大功之新丧。则斩衰卒哭以前。服未有所除矣。哀未有所杀矣。故虽母丧之重者。不得以易斩衰之一物焉。至于斩衰之既卒哭既练也。则虽大功之轻者。亦得以尽易斩衰之服焉。此盖以新哀之隆。较诸旧哀之杀。而其隆者足以过乎其杀者也。则从新哀焉。其杀者犹是甚于其隆者也。则从旧哀焉。隆杀等则亦从旧哀焉。此其人情礼义至为称惬。至为精微。恐未可执以一槩而遽然打破也。且以来谕亦既以三年之练。与期之未葬。为哀之隆杀有间矣。夫服以哀制。哀者本也。服者末也。今谓哀则此杀彼隆。而服则舍彼从此。无乃本末之倒置乎。此亦来谕之为证于贱说者。而敢愿以来谕之所明。还破来谕之所蔽焉。
来谕曰。朱子于家礼。一并去其包特兼重许多节次。而只言重丧未除而遭轻丧。则制其服而哭之。既毕。反重服云云。此亦出于厌古文之繁碎而酌定为简当之制者耶。由是而推。则祖父偕丧者。虽无尤翁之说。宜可定其祖服之无变矣。惟是期功之于三年。则本服之轻重易见。故虽无复易轻者。而人不以嫌焉。但于父母祖父母此等去处。其恩义均而服制等。则辄于反易之节。每致持疑之端。是以先儒盘涉之论。出入于古今之间。而讫未有一定之律也。
朱先生家礼之书。固是刊古繁文务从简易。而至若重丧轻丧之论。则以今推之。疑亦有以也。盖古人虽功缌之服。皆常服之故。于并有丧。可以较其先后粗细而服之也。在朱子时。礼废已久。虽期功之服在平日亦不常持。则岂可于方持重丧之时。独引古礼而为更易脱着之节乎。且详家礼此段文势。则所谓重丧轻丧。盖亦只据三年丧中遭期功之类而言。未见其幷及夫两皆三年之丧而论其轻重也。观于所谓月朔设位等语。可见矣。假令家礼所云。重丧轻丧。是幷指两皆三年之类而言。其曰重曰轻。亦只以服之斩齐而言。初非以所为服之亲为重轻也则审矣。今于祖父偕丧而论轻重者。正是以所为服之亲而言也。其轻重之字虽同。而所指之义各异。以此而谓可定祖服之无变者。无乃牵强捏合而非朱子之本意乎。况家礼此文。本于温公书仪。书仪又出于开元礼。盖后世简易之制。而与古礼诸说。条贯自殊。朱子之因缘承用。盖亦取其大纲而已。固未必悉考类例于服问间传之文而定其取舍也。苟不计古今之详简言意之同异。但以家礼之不见而便决古礼之皆非。则汉儒有知。岂不讼冤于朱门哉。
答仲谦叔
编辑来说曰。正心章四有〈止〉亦已缓矣。
古人言语。固有细辨是非。详叙曲折处。而亦未尝无简易直截自成义理者矣。今一切以备言是非曲折者为准。而欲废简易直截之说。则无乃太偏窒而不通乎。且以来说观之。虽曰意滞。而犹不能不曰语圆。则亦已知其不可谓之全不成说矣。若谓后人不善看而或有弊。则经传他语。亦岂保其一无此虑乎。盖圣贤言语。精粗具举。固所以使人人可见。而亦何能一一为不善看者防耶。然朱子有曰。知得如此是病。便不如此是药。今知因四者而不得正之为病。则便使四者得其正。乃为药耳。大凡许多传文。禾必皆一例。则其或详言病之所由药之所用。或专言病之已然。而使知其药者。各是一道。自不相悖。盖虽曰专言已然之病而因此而求其故。则其为病之由自可知。而药又自在其中。此章句察字之意。所以已具于传文之内者也。况上言不得其正。下言不在。而章句摠以不能密察此心之存否当之。则不得其正之药。在于得正。不在之药。在于在。在与得正。相为君臣佐使。而治病施用之方。无不备矣。学者苟着眼看出。则不患不省着手处。若其不能看出者。亦只是朱子所谓不用某底工夫者也。尚何足论哉。
来说曰。说者又曰。有所之有〈止〉悖理之甚矣。
有字若作病痛看。则非但字义之忒重。其于别嫌之道。不可不剔出另解。岂容微混其文于章句。而欲待或问及程子语录上零琐说话而后明哉。有所之有。若作病痛看。则以传文而言有所。便是不得其正也。以章句而言一有之。便是欲动情胜也。假令有所之后。更有百般增添之病。其为心之不得正。其为欲动情胜。则依旧自有所之最初而然。特有浅深之差而已。譬如论人之病。虽只说微𧏮。即此微𧏮。便是身不得其平。何待说辗转沉痼然后。可谓之不得其平哉。圣贤为人指示性情之际。省察之功。须从最初分界处。判断将去。犹惧其不及救也。今既以有所作病痛看。而乃以传文之有所与不得其正。章句之有之与欲动情胜。为有源流之分。则是说病以最初处为言。而断病乃在不察之后也。且所谓最初。亦只是有所之最初。而如有所之外。不当忿而忿。不当惧而惧。则又却早已阙了。是其责心则精。检病则晩。而其于审几约情之道。固已多少疏阔矣。至论文义。则举其病之至轻微者。接之于至深重处。而谓是合始终而言之。岂不亦龃龉而不安乎。盖忿懥等四者。是人心之所不能无。而传文乃曰。有则不得其正。欲以有字作病痛看。则辞迫而旨晦。功夫又疏。既不可也。欲不以有字作病痛看。则又何以谓不得其正乎。如是思之。不待两言。而可知其有之所以为不得正之由矣。其由何也。不察是已。此章句所以依文训释而于有与不得正之间。下一察字者也。以此推之。则此一察字传文虽不言之。而犹言之也。章句虽欲不言。而不可以不言也。故朱子之前孔氏之疏。亦已曰。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所以然者。或不察而不当于理。则失于正也。此亦可见传文之义自然如此。欲为训解者。目不得舍而出他矣。若是则章句之中不能察。便与一有之同一地头。同一时节。而有之一字。只是轻轻说此情之发也。夫情之未发。则心无不正。及其发而察焉。则亦正而已矣。今以其发而不正之。故知其由于不察也。来说所谓方其四者之有。而是非当否不待察而已形云者。指意幽妙。不可究诘。而第以来意度之。岂谓其情发然后可察。察之前发之后。已有是非当否之形云尔耶。夫情之发有微盛之分。察之功有早晩之差。以已晩之察。而论已盛之情。则来说固有可通矣。若察之早于方微之情者。虽鬼神无以窥其前后。盖未发则已。才发则察便在是。或发而未及察。则是为偸心妄行。而非吾之所主宰也。其为非为否无可问者。而虽有是有当亦幸而已。此在众人则为不得其正。在颜子则为才差失。在圣人则为罔念作狂而曾子子思所谓独。周子所谓几者也。此君子所以汲汲焉与发幷察而不容有先后者也。如是则当忿惧而忿惧。不当忿惧而忿惧。与夫所谓期待偏系留滞等许多条件。皆可以包在一察字之中。而无间可容息矣。其视独察有之之病而阙却许多者。得失果何如耶。
答尹叔子穆
编辑从者枉临。至于留俟。而竟失拜。惊叹且怅。终夜耿耿。留示两纸。堇于夜中。再三看绎。此诚大案。恐难容喙其间。而第以区区之见。则赵南溪之出后其伯父。明载于清阴之南溪碑尤庵之乐静碑。则虽有万般曲折。南溪之为复兴嫡统。无可易矣。愚见如此。何可请其舍此而他决乎。执事虽拘于私情。亦岂不烛此义耶。
答李敬思丙子
编辑各一其性
来谕大意似然。而于鄙见。犹不无少差焉。盖窃以为五行一阴阳。阴阳一太极。太极本无极。是竖说。所以明万物不外于一理也。五行之生。各一其性。是横说。所以明一理之无物不在也。故注所谓五行之生。随其气质所禀不同者。正欲以不同者之皆禀此理而见夫此理之处处完具也。所谓一物各具一太极也。然则各一其性。是就气质上说本然。不但为主言气质兼包本然已也。又不必待下一则字。不过明其各具之皆为浑然全体耳。如何如何。
与李敬思论大学箚录丁丑
编辑传九章孝者〈止〉使众也。
来录。自孝弟慈是教家人。至事君事长使众矣一段。恐皆非本义。窃尝思之。传文此三句。只是空说道理。盖言我行孝弟慈则家人效之。家人既效。则国人效之。国人既效此孝弟慈。则又能推而事君事长使众也。其能如此者何也。由其孝。是事君底道理。弟慈是事长使众底道理故也云尔。于己必言孝弟慈者。以推本身家故也。于国人必言事君事长使众者。以正说治国故也。此义恐不可易矣。
与洪子顺己卯
编辑相见数而一不得叙怀。适增耿耿。不审日间学履何如。岁时应接。庶几已定。而作何工夫耶。一味悬傃。前示答姜太常书及其原书。玆以奉还。窃观盛论。词理条畅。大义颇已得之。可喜可喜。但于命辞之间。若有未甚允协者。又其所以辨彼之说者。殊有未尽。请先论其命辞而及其辨说焉。夫所谓视色成自事亲成子者。虽本于程子。而程子之训。恐亦举其在人之一端而言。未可以为自成之全解也。自成之全解。只当以朱子章句为准。章句之所以自成云者。既与人之所当自行。作对则之物也。实为该包万物而人亦在其中矣。今独以耳目肢骸。君臣父子之属于人者。当得物字。则不亦狭乎。观于语类说有是天有是地。及以下文物之终始为解自成一句者。亦可见矣。以此推之。则自道之道。虽在人而而道之道。又不害为通万物而言也。盖统谓之物。则人与天地万物。皆物也。统谓之道。则天地万物之道。即我道也。特以成则人与万物之所同而行。则人之所独。故章句以物与人分属于自成自行耳。盛说。自虽然此所谓自成者云云以下。分合穿贯。尽有可观。然亦不过推衍经文章句大义。而于彼之所疑。却未有的确辨破。槩曰矛盾何也。歧贰何也而已。则恐不足以杜人之口而解其惑也。窃意彼之有疑于吾弟者。在于以两自字分作两㨾看耳。今须就此。明辨其始作两㨾看者。亦有所以而今已觉其非是然后。可以暴己之实。而开彼之疑矣。且彼之所以辨其无两义首者欠明确。此则须为之代下一转语以晓之可也。如何如何。凡此所论难保无差。亦望随赐镌诲。幸甚。拙作箴语。略此改成别纸呈去。今则可免大罅否。幸详览刺示。幷与字句而润色以还之也。馀不宣。
与洪子顺
编辑顷谕。自成章疑义精透条畅。又非答姜书之比。词藻馀意。刊落殆尽。即无论义理得失。而此已大可喜者。岂胜钦叹。第于愚见终有所未契者。不得不复辨焉。盖通此一章而论其经文。则诚者自成也者。合人物而言也。而道自道也者。专以人言也。诚者物之终始者。又合人物而言也。不诚无物者。又专以人言也。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者。以人而及乎物也。其必为合人物者。以统言诚之自成与终始。则人与物皆然。无处见得人独而物否故也。其必为专以人言者。以人能行道而物无不诚故也。其必以人及物者。诚之所成。虽人与物同而能因其成而卒成之。则在乎人故也。就此首段而论其章句。则以物之自成对人之自行者。其所谓物。是通万物言。而非专指人所有事之物也审矣。若专指人所有事之物。则固不得与人作对也。盖推原此章本义。则固是专主于人。而既汎言诚之全体。则非人之所得专而物之自成。如所谓有是天有是地者。无得以独舍之。故章句不得不通万物为解。而至于道自道然后。专属之人矣。独其诚以心言云者。虽似专指乎人而此特因道以理言一句而溯其本耳。况推而通之。则于物亦未始不可言心者乎。此其经文章句之间。以物以人。或合或专。各有条理。了然可见。则自成之诚。其为人工与不为人工。岂待多辨而明哉。然所谓诚者自成云者。既是通言万物。则人亦自在其中。既是言自然之理。则人工亦当如此。此所以程子成子成臣之说。虽举一端而不害其大体之同于朱子也。然则一诚字而兼自然之诚。人工之诚者。未见其说不去也。万物虽各自成就而其所以弥缝辅赞。使之卒遂其成。则专在于人。且以来谕中。明德中和言之。吾之明德未推之前。民虽未新。而亦各有是明德则不可不谓之自成矣。吾之中和未致之前。天地万物。虽未尽位育。而亦既各正性命。则不可不谓之自成矣。及其明德之推而中和之致。则不过因民与天地万物之自成者而卒成之耳。然则上文通言万物之自成。而下文复言成物者。又未见其说不去也。至于或问之以游杨说为无所当者。盖以其解释自字。专以自然。而意有所偏耳。此又何足为专属人工之证也。物字之有泛言切言之异。来示证引。可谓明且悉矣。但恐此章句物字。以辞以理。正与孟子子思所言之物同意。而不与大学烝民所言之物同意也。盖大学承上文明德新民而言。烝民承上句民字而言。则其物之专属人而非通指万物也明矣。其与此章句之以物对人者同耶不同耶。以此而要作此章句物字之证。则恐其为却步而求前也。凡此亦莫非妄揣臆说也。诲谕发蒙。正亦所望于吾弟也。如何如何。拙箴具悉教意而无一字润色。殊失所图。第更示季润则又有异论。未知果何如也。姑俟面悉。前去子静书。幸即还之。其间想已禀议。亦乞示破耳。馀不宣。
答人问目
编辑据礼服既成而反于未成之服者。有既夕礼丈夫髽散带垂及丧大记君吊复殡服二条焉。彼只为尸柩之启与吊之尊也。而犹如此。况今未有尸未敛殡而成其服者。乃出于权宜不得已。则及其初见尸。尸犹在床而昧然无变。直以已成之服临之其可乎。其成服也既无于礼。则其既服而反于未服者。亦安得有其礼乎。且如奔丧者。成服而后至家。则不括发袒礼也。然若其贫甚。或有他故。不得敛殡。至于七八日而奔者。已成服而至。则其可以已于外处成服之故而不为之反服。随节而变耶。夫丧事有进无退。礼之大端也。而改葬者设灵哭奠。一如初丧。彼于其初丧。既备经哭奠。而犹以其尸柩之复出而重行之。况今只是虗为成服而未尝实举敛殡之节者。及其实当敛殡之时。固守此虗成之服。而不为之追复耶。以文则仪礼礼记为旁照。以义则奔丧改葬为的证。愚意以今之成服看作权宜虗设之事。待其寻得尸体。即去此服。反服初终之服。小敛大敛随节而变。到成服日还服此服。恐为允叶于天理人情。而亦不为全无据依矣。然要之无明文正典而出于义起。则区区僭汰之惧。固不可言。而亦安敢自信其无悖也。第须博询于知礼先辈而处之。幸甚。
答申元发光蕴问目庚辰
编辑钦明文思之思。注曰。意思也。上三字皆实德之称。而此则但云意思。却似虗字。无由见其安安之意矣。
思之解以意思。正要发明实德。盖如智虑之云尔。观于朱子与潘子善问答。可见。
出纳朕命。注曰。命令政教。必使审之。既允而后出。敷奏复逆。必使审之。既允而后入。以此观之。明是上下之言。并为出纳之言。而何以谓朕命耶。且此为虑谗说殄行而作纳言。则既允而后入可也。既允而后出何也。首尾终不相沕矣。此时所谓谗说殄行。当为如何许事耶。或云于此章。夙夜出纳作一节。朕命惟允作一节为通。不知如何。
敷奏复逆。虽言其在下者。要其终。则皆归于上命。而上命之有不审。则亦谗说之所由行也。如此则摠以谓之朕命。谓之谗说。恐不害义也。此时谗说。今何能指想某某事耶。或说既违朱蔡之训。亦未见其为稳。恐不可从也。
禹贡之贡字。篇题虽引孟子夏后氏五十而贡者为证。告厥成功在舜之时。谓之夏后氏田赋之摠名。终似难通矣。
禹贡之为夏书。亶以禹之王。以是功故也。则告功虽在舜时。而名篇追取夏法。恐亦有理。抑上所取曰赋。下所供曰贡。则作法命名从下所供者为主。莫亦有义否。
与洪子顺
编辑向者所与金子静书。此固前所面承而叹赏者。今复见之。益觉其精透条畅皆出于深造自得之馀。而非循袭彷像之所及也。吾弟之于说理。至于如此。岂非深可喜者乎。使人不胜畏服。第于其间。不无一二出入者。而及见子静答书。殊少指论。厚不得以不言。盛书有曰。五者天下之达道。即费隐之所以叙也。三者天下之达德。即中庸之所以叙也。又曰。中庸所以言达德也。费隐所以言达道也。此诚有见于中庸一节以知仁勇言其功夫。费隐一节以达道言其体段者矣。是固然矣。抑中庸也。费隐也。同是达道。所以造此中庸费隐之道者。同是达德。而今乃以达道达德画而分之。各属诸中庸与费隐而已。则无乃使人致疑于中庸之非达道而费隐之无与于达德耶。区区愚意。窃欲为添数句语。若曰达道。即费隐之所以叙也。是言道之体段也。达德。即中庸之所以叙也。是言造道之功夫也。费隐。即中庸也。而欲言其体段。则须说到费隐。方尽达道之实。欲言其功夫。则指出中庸。方于知仁勇有下手处。言各有攸当也。如是立言。则可无分贰偏阙之患。而沛然无复疑矣。此则恐吾弟得其意而失于言者也。深究之。自可见也。至于盛书所谓孝之为道。固大于养生。而尤大于事死。故将历叙群圣人事死继述之孝。而先之以鬼神之德。以见达道之通乎幽明者。此可谓发前人所未发。而其于鬼神一章。阐发亦大矣。然于鄙意有不能无疑者。何则。夫自十二章之发费隐也。十三章之言道不远人。十四章之言素位而行。十五章之言行远自迩。皆所以反复明夫费隐之义。而极人道之高远。无以复加矣。于是乃说鬼神于十六章。以见费隐之道不独在于人而亦在于鬼神。费隐之意不独道可如此说。而气亦可如此说然后。历叙群圣人之尽此道者。以终费隐之义耳。若其十三十五章之所以皆言孝者。以道之本也。十七十八十九章之所以皆言孝。又必以丧祭言者。以道之本既在于孝。则群圣人之体道也亦无大于孝。孝之终。则在乎丧祭故耳。今盛谕孝尤大于事死与达道之通乎幽明者。固是矣。但必以鬼神章之在十五章十七章之间。为有意于欲叙群圣人事死之孝而设也。则其用意太巧。立言反局恐不如愚说之为似疏而实密。似拙而实活也。此愚之所以不能相契者也。且以愚说而言则十二十三十五此三章。虽皆言人伦。然此特以达道之实无外乎此。故自不得不随处举起。而若其各章主意。则别有所在。如十二章则费隐为主。十三章则不远人为主。十五章则行远自迩为主耳。今盛说之于诸章。必皆以人伦为主者虽甚奇妙。却恐于文意之主客首从。有所不贴。而至如十四章。虽吾弟亦不能幷谓之人伦。则又岂不斑驳而窘窒哉。凡此议论若高明无差。则厚为不悟深。愿更赐譬晓。期必有觉。如或不然。则高明亦不可不加濯来之功所谓彼此交相益也。如何如何。
与任仲思圣周
编辑省式。岁初复疏。至今恨其匆迫不成语。春过夏半。伏问孝履比更何如。区区慕溯之外。以有宿逋在己。讼叹耿耿。食息不忘。非过语也。向承于哀苦之中。乡道弥专。钦仰无已。想惟迩来。益有竿头之进。而恨无以与闻緖馀耳。锺厚侍旁粗遣为幸。近日亦颇觉从前多少欠阙处。而终患无烈志彊力。可以充其分量尔。未知吾丈何以警厉。俾免小人之归耶。前冬所被盛谕。何敢忘也。亦尝时时拈起入思议而朱先生与程正思书中生之为性章旧说。亦为之反复玩绎矣。第执事之要锺厚观此书。本为其易于牖惑。而以惑者观之。秪足以益其惑。岂见得不能透明而然耶。盖此书中旧说。既与后来集注定论有相异者。则固已不可为准。而况其下方先生已自言其恐于一原处未甚分明。只此未甚分明一句语。乃所以为旧说。乃所以为今日纷纷之论也。而今执事欲以是求多于集注定论而破异同之辨。则无乃非其宜乎。至于万物各具一太极之说。此正人物性同异之论所分界之源头也。于此透过。斯可以忘言矣。诚切问也。然执事试思之。一物中若着不得万理全体。而只各有一理。则是可谓太极之一端。而岂可便谓之太极耶。如此则只当言万物统体之太极。而何用说各具之太极耶。且以只具太极之一端而谓之各具一太极。只此文理便通不去。而揆之以理。亦岂有是哉。若曰一物各具万理之全体。而气有所蔽。不能明备。惟人之心虗明洞彻然后。可言万理咸备云尔则是固然矣。物虽有万端。理自无二㨾。安得有许多㨾理。视物大小或以全体入之。或以一分。或以二分三分入之者乎。只是物无大小。都是此理全数入去。而物自以其气质之通塞明暗。为全不全耳。譬之江河之水溢而入于浦之大小也。水只是全体之水。而浦之受之有大小耳。岂可谓水自以几分㨾入大浦。几分㨾入小浦。而小浦之水。与大浦之水。有偏全之别乎。迷滞之见。难晓于高论者。大槩如是。今亦未能悉布。惟望执事毋以其惑甚而绝之。更赐明教。俾破其蒙蔀。幸甚幸甚。于礼有一禀丧服之练。练者。只是将生布沤濯锻治之谓耶。抑别有练之为物。自与生布不同者耶。且凡服皆言布升。而练服独不言布升。冠与中衣当用几升熟布为合于礼耶。练祥祭日在朔望则既行祭而又当别行朔望奠耶。推之忌祭在朔望。亦当叠行忌祭与参礼耶。若皆叠行。则其义当何如耶。此有欲早知者。从近教示。必幷陈其义。如何如何。作此无以讨便。欲问诸申元发付之。未知何日达也。万万意重。笔懒姑不备宣。
与任仲思别纸
编辑示谕满幅。有以见牖迷之至意。岂胜感佩。但其迷已甚。迄未能领悟于言下。则不得不重费质难而烦卒牖之也。窃观来教。虽尽浩渺。要其归。则不过以为犬牛人之性。即是生之谓性之性。生之谓性之性。即是杞柳湍水之性。杞柳湍水之性。即是性善之性。而性善之性。既是说本然之性。而非说气质之性。则溯以上之。可见犬牛人之性非说气质之性耳。此其为说直截明快。宜无容他议于其间。而尚有敢悍然不服如锺厚者。则是必有其故矣。盖锺厚妄窃以为孟子之言性善。固是说本然之性也。而亦可谓说气质之性也。何者。夫气质之说有二焉。人之气正通而其性以全。物之气偏塞而其性以不全。此一大分也。于人之中。圣以气清而尽其性。愚以气浊而汨其性。此一小分也。孟子之言性善。乃言人人皆然。则是不论清浊之小分也。故谓之说本然之性矣。然其独言人不言物。则是于正通偏塞之大分。独举正通一边而言也。以是而谓之说气质之性。奚不可哉。故谓性善之说。不论乎气质者。只据人之小分而言耳。如以人物之大分而言。则不可谓不论气质也。今区区之以犬牛人之性。为说气质之性者。亦以大分言耳。非谓其幷言小分也。故以大分。则不独犬牛人性之为说气质之性。虽至性善之性。亦为说气质之性也。以小分。则不独性善之性为不说气质之性。虽至犬牛人之性。亦为不说气质之性也。其为说气质与不说气质。特在大小分之间耳。岂犬牛人之性与性善之性。有异之谓哉。夫如是。则诚如来示所谓扫除胸中旧见。使空荡荡地。取本章正文徐读。而以意随之。想来想去。讽诵数四。果见其犬牛人之性。与杞柳湍水之性。与性善之性。从头至尾。只是一个性字。更无二语者。乃所谓人物大分气质之性而已。但性善与杞柳湍水之性。专以人言。故不见其以气质言。而为说本然之性也。犬牛人之性。则既以犬牛对人言。故其言气质也较明。而在人则亦可为说本然之性矣。然于性善杞柳湍水之性。以其专言人。故尤见其以人物气质言也。于犬牛人之性。以其以人对物。故亦见得在人为本然也。是以性善杞柳湍水之性。主言本然。而却为人物气质不同之证。犬牛人之性。主言人物气质之不同。而却为人全本然之证。适见其互发相足而未见其为碍也。今高明。乃以性善杞柳湍水之说人之本然也。而谓犬牛人性之亦为说人物之本然也。其谓人之性为说本然也则可。其谓犬牛之性亦为说本然也则不可。盖人得正通之气。气之所在。性即专具。故专以人言。固为本然而对物而言。亦不害为本然。惟合人物而论其全然后。性善之性。与此章所谓人之性皆为大分气质矣。犬牛得偏塞之气。气之所拘。性失本然。故凡其言与人不同者。皆不得为本然矣。仍窃思之。性之为德至矣哉。通天下万物巨细精粗无不同得。而惟人也以其气之正通而独全之。此其为最贵而大幸者也。乃众人不知其然。而甘与草木禽兽同归。诚可哀之甚。故孟子特说出性善者。正所以使人知自贵自幸。而不沦于物耳。顾未暇论于人物同异之辨。而亦无用乎辨矣。此所以无一言及于气质也。虽然其言性善与杞柳湍水之性。既特举正通之气而言。则虽不出气质字。固已包得气质之意。而至于生之谓性。以犬牛对人而言。则其说气质之意。尤不啻跃如矣。是故朱子于此章或问。亦曰。孟子虽不言气质之性。然于告子生之谓性之辨。则亦既微发其端矣。语类诸说。又不胜其可证矣。至若集注与答程正思书之同异。固是其枝叶末节。而区区前书。亦有不能细论者矣。然程书所谓有得于天之理亦异云者。终是太欠曲折。不似集注岂物之所得而全哉之为包含宛转。则句字节目之异。亦岂不为害于意义大体乎。其引先生所自言一原处未甚分明云云。区区前日之说。亦岂敢谓先生此时见未到一原处哉。正谓其语有未备。致令旨意不明。故先生云然。此其所以为旧说之证耳。然善观之。则程书亦何害于以气质言哉。若是则其早晩同异。又不用屑屑较争矣。如何如何。念执事积学妙诣。一朝而改数十年旧见。固知其不苟。而反复来书。其用心之笃至。示人之诚切。诚有不胜其钦服者。顾以卤莽颛蒙之见。何敢取办于一时之笔舌哉。惟是求教之为急。辄忘其僭妄而肆其胡说如此。倘蒙姑恕其迷陋而一一破之。万一有开悟之端。则何难于脱然舍旧而与执事同此新知之乐哉。各具一太极之说。渊翁,韩丈之互有同异。未知其立意之何如。而以愚见。则谓物物皆备五性。则太极亦当各具其全矣。谓物物各具太极。则五性亦当皆备矣。此所以谓之人物同异之所分界也。若朱子后论中以不假借凌夺释各具一太极者。正亦见其物物各具全体耳。盛谕之引以为证。窃未晓其所谓。至于别纸所教心性性道之论。亦有以见造悟之深至。何敢轻议。然此须先别心与性是气是理。性与道是未发是已发然后。可以决之耳。若执事又以心为非气道为非已发。则无可说已。如其不然。以心为气道为已发。则气之与理已发之于未发。其有偏全异同。庸何疑乎。凡来谕所引程子之说。即主于理一而言者也。而所斥今人之论。即主于分殊而言者也。执理一而欲作分殊之断案。则无乃不相值乎。而从来先贤所论分殊处。将尽举而废之耶。此亦愚昧之所未能领承者也。幷赐终教之。幸甚。礼疑所教。亦谨闻命。但大祥祔庙日行参于祖考。则幷设于新位。是亦岂不为无义耶。乞赐剖教焉。
答康参奉逵○辛巳
编辑来谕。以已过禫无吉祭。而只拟于心为吉祭。为虗而不情。此可见孝心之常若不足而慎礼之至也。虽然苟以不祭而拟于心。为虗而不情。则虽于逾月之后。独不然乎。抑禫在仲月。而必以是月吉祭者。为急于祭也。其不行吉祭者。宜若可以少缓。以俟逾月矣。然既曰拟于心。则心之所拟以为吉祭者。当在是月耶。当在逾月耶。既宜在是月而不在逾月也。则是月也虽不祭。犹祭也。恐难复以祭之有无而进退于其间也。至如禫月即吉者。或以月数径蹙为不安微存。一二不纯吉之节者则有之。而此只是孟献子加人一等之为。而于礼经则无所见矣。尤翁禫月行哭之论。情意则至。而处所则诚不敢知。夫既压于家有尊君。蹙丧期无内哭矣。而乃于祥禫已过。又一年之后。行哭于家内。不亦未安之甚乎。至若墓前之哭。固虽久无拘。而特以拟于禫日而哭。则礼私参错。恐亦未可为定制也。如何如何。
答平壤李生弘廉
编辑顷过仙乡。蒙赐枉诲。慰荷则大。而恨行忙不得款承德音耳。此来索居。弥增引领之想。忽于褫中传到华缄。披读欣爽又可知也。矧审间者冞热。侍学增重者乎。锺厚省亲幸安。亦得以时翻阅旧书。有足遣日。而只苦无启发人意者。此蒙盛谕。既令申理前说。又赐辱扣新义。此殆平日鲜有得于人者也。感叹之馀。心眼俱醒。第前论诸条。固已略暴以面矣。今虽写得。岂有能出于前说哉。区区妄意。盖谓濂翁之于前圣后贤。其承继开发之功。虽谓之贤于伊傅二程可也。而若其彰著光大。则恐不能无间于伊傅二程也。此前书所以敢有云云。而锺厚虽愚陋。亦岂专以得君行道与发挥经传之或然或不然而断其出入于道统哉。且如近思录之书。沧洲之祠。皆以濂翁直接于孔孟二程之间。则其为道统之正。孰敢间然乎。乃若愚见。则只以道统之说。由后贤而论其详。则不得不幷举濂翁。由前圣而语其略。则举二程以包濂翁。而其所以如此者。为其不如二程之彰著光大也。其彰著光大之不如二程者。则正以其学问造诣与发挥事业合而言之耳。虽以朱子若南轩之说观之。其推尊濂翁。以承道统之重者。非不明白郑重。而犹必曰有程氏者。遂扩大而推明之。曰至于二程先生。则又推而极之。凡其所谓扩大也推明也推极也。又岂非彰著光大之意耶。至若来教濂翁不敢当闻知之圣者。则区区尤所未晓。夫能见知者。固有不能闻知者矣。闻知者。岂必皆贤于见知者乎。且闻知见知。只以时之先后而分耳。若必以闻知为圣。见知为贤。则是生与圣人同时者。德虽盛而不得为圣人。生后于圣人之远者。虽闻道而苟不至圣。不敢谓之闻知矣。岂理也哉。且足下于二程。则固以见知当之。此为其见于濂翁而知之也。使濂翁而不得为闻知。则二程之见濂翁。又何所知之哉。抑伊傅诸贤。虽曰彰著光大。而从前言道统者。亦或有略而不举。只包在尧舜禹汤之中者。于此亦可见其说之有详有略而无所妨嫌也。是以愚敢谓圣贤之言。随时互备。道统之叙。容有阔狭。不必排定数目举辄无遗。此所以有多少同异。不独孟子篇末与中庸序文为然也。是岂可一一求其说而解之耶。不偏之训。前书所谓兼动静者。只为程子既不分动静。而通言不偏。则是包动静两义于其中云尔。今不记其说如何。以致高明之疑。恐其辞不别白之故也。殊可愧悚。来谕程子只言一个中字。朱子则只言用不同者。诚仰明诣之见。但所谓只一个中用不同者。既是程子之言。则用不同三字。固已兼包动静。而特不如朱子之以不偏倚无过不及。分排动静耳。以此推之。则程子之专言不偏者。固当活看。而不害谓之兼动静矣。如何如何。别纸所谕荀,陈事。此尤翁之所不判决者也。尤岂浅陋所敢及哉。第以来教论之。则其以父兄师友一种议论。专属于爽,彧。而不干太丘,朗陵者。所以区画周护和合同异。可谓至完备矣。独奈朱子本语。首以荀淑发之。继之以子爽孙彧之事。而终以父兄师友结之。则即此父兄二字无缘截去了荀淑而独使彧父爽当之何哉。且既曰父兄师友之间。则非但爽,彧为不能独当。虽幷荀淑。犹不足以蔽之。盖自陈太丘之吊竖全邦。与凡当时之亲戚知旧皆为包在其中矣。至若来谕以假饰父兄之言为说。则乃是于朱子语外。刱出别话。非愚之所敢闻也。若朱子所以有前后贬褒之异者。言固各有攸当也。且以荀,爽一事言之。于聚星赞。则恕之以敢惮濡迹。赏之以赘旒少延。而于与刘书。则责其濡迹又如此。此又何说以和合之耶。区区窃谓凡圣贤言语之有同异者。此底还诸此。彼底还诸彼。使各自在然后。就求其所以同异之故。则纵有不合。亦免得扭捺破凿而心平气舒。有馀味矣。苟其不然而思为调护弥缝于彼此同异之间。则虽幸合得。役心费辞。所损又不少。况我欲同而彼自异。终有不可以合者耶。此区区拙陋之一法。因敢妄及如此。倘有以亮察焉则幸甚。第切僭悚之至。凡此必多谬误。亦望更赐反复而卒教之耳。归期似在来初一间。而其过仙乡。又当倏忽。未易稳奉雅诲。是虑是虑。馀祝进学自爱。不宣。
上渼湖金丈元行论任仲思金子静问目
编辑支子异居而亡者既大祥。其主当如何处之耶。此有二说。甲者曰。是自其身始为小宗。则可自立祠堂便入祢龛。乙者曰。虽异居支子。既行祔祭于祖庙。则今祥后当视宗子例。姑奉于其祠堂东壁下。待吉祭然后。入为祢龛。甲者曰祔之为祭。不专为附入其庙也。亦为鬼有所归也。且如士大夫不得祔于诸侯。祔于诸祖父之为士大夫者。是亦以既行祔祭之故而于祥后入祔诸祖父之庙耶。其不可成也明矣。宗子祥后所以姑祔东壁。待吉祭方入正龛者。以正龛有祖祢诸位须递迁然后可入。而递迁须吉祭故也。若支子无递迁。则何避而不入祢龛乎。且凡主之在东壁者。为有正位在龛也。无正位而奉于东壁。成何意义。乙者曰。谓支子无递迁而不待吉祭。直入正龛。则支子可无吉祭耶。甲者曰。吉祭岂专为递迁乎。丧三年毕矣。新入于庙。自宜有大祭。亦不可遽尽乎吉。故中月而禫祭。又逾月而后吉祭。礼义如此。支子虽无递迁。岂得无吉祭乎。乙者曰。丧至于禫而吉然后乃尽。则祥虽行。遽以入庙正位。不已急乎。甲者曰。几筵既撤则庙而已。宗子特以递迁事重。须过大祭。故祔于祖庙。亦不得已也。支子异居。无拘于此而须吉祭乃入正位。岂其义耶。且丧须禫吉然后尽。而主则祥后正位。何相悖之有。且祔位正位其为入庙则同。又何有缓急哉。乙者曰昔同春。问于沙溪曰。先考实继祢之宗。而以最长房。奉高祖神主。先妣神主则从东序酉向之坐矣。今先考祥后。姑同安于先妣西向之位。至祫祭。变为南向否。沙溪答曰。虽未能就祔于宗家祖庙。姑安于哀家祠堂之东序。以俟祫祭。似不失朱子之意。如子之说支子异居者无事于就祔祖庙。则沙翁何为以未能为言也。其曰未能者。盖谓礼当然而势未能云尔也。且有人问于陶庵曰。先考乃支子。今于祥后。不得祔于祖庙。势将同安于先妣神主权奉之处云云。陶庵答曰。以古礼则当祔于祖庙。而支子异官之家。势不可行此礼。只当同安于妣位权奉之处。是则又直以支子异居者。祥后祔于祖庙。为古礼矣。先贒之论。皆如此。则子之谓支子异居不须祔于祖庙者。岂非谬哉。甲者曰。此正愚之所敢疑也。沙翁之以未祔祖庙。为宜能而未能之辞者。未知何指。而陶翁之直以古礼为言者。未知据何书何文而说也。且未知其义之何居。若使区区备将与子辨论者。一陈于函丈之间。则未知两先生所以教破者。又何如也。是则愚之恨也。夫文有未征义有未允。则虽孔子之善殷。而朱子犹不敢从。今虽有两先生之说。须既见其文。又审其义然后。可以了今日之案也。乙者曰。然则如支子异居而妻亡者。其祥后。主当何处。甲者曰。此则正当就祔祖庙者而势有不能。则姑安于私室而已。以支子生在无缘有庙故也。乙者曰。其夫死而既祥。则何处。甲者曰。乃立庙入为祢龛。而妻主自如在私室。待吉祭然后。合椟而同入正龛矣。复何疑乎。
与任仲思别纸
编辑禫后入庙之节。蒙此开示义正理允。所以牖发迷瞢者至矣。良荷厚赐。盖以寡陋始未能深考古礼。只为朱子答李继善书当祔祖庙之文。压作大典训。而欲于支子。推仿行之。则既无祖庙。似得自入私庙。故妄论如彼。向所谓甲者说是也。至于礼疏在寝之节。诚未及理会。到此卤莽疏蔑。不胜其惭瞿也。幸因来谕。乃复将古礼与朱子之训。参合商量。而终亦有未易断定者。夫古礼在寝。自朱子变而为祔庙。此虽主宗子而言。宗子既然矣。而独于支子却溯古礼以反之。使与宗子异例。则恐其为随手那移。一古一今。僭汰斑驳。俱有其病矣。若幷自宗子而刊去祔庙之仪。一以古礼从事。则朱子之训。初非甚害于义。亦既著之后贤定典。举世行之已久。而一朝掉弃。亦恐为不安之甚矣。区区诚不知其何所处而当也。抑朱子之于古礼。其考之浅深。变之得失姑无论。今且据朱子祔祖庙之义而推之。则宗子固如此矣。其于支子。欲令如何处之耶。是当如或者之说。姑奉私庙之东壁耶。当如愚说。直为私庙之正位耶。抑此二说之外。当别有处耶。须于此看定朱子之意分明然后。乃与古礼较其得失。而从古则宗支皆古。从朱则宗支皆朱。方可为一统礼文。而无依违儳错之弊矣。乞更就此下一语。有以终教之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