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文 【有供物。】 366 祭龟山神文 前中书王 【兼明亲王】

 维天延三年乙亥之岁,八月十三日壬子,吉日良辰。左大臣从二位源朝臣兼明,谨以香花之荐,敬祭龟山之神。伏唯:“云神云鬼,无亲无踈,慎谨是臧,恭敬是享。”致诚以祈之,岂不钦飨哉。兼明年龄衰老,渐欲休闲。爰寻先祖圣皇嵯峨之墟,请地于栖霞观。占此灵山之麓,初求于易筮吉也,问于相者最也,取于中心得也。三者相须,即披草莱结茅茨。时时往来,栖息渐尚矣。今所恐思者,实是愚暗之身,不知神明之禁遏,以有所触犯矣。人何无过。谢过谢罪,神之所宥也。神若有所怒者,旱宥其过。神若可成喜者,弥加拥护。神不自贵,以人之敬则贵。人不自安,依神之助则安。伏愿,神灵幸垂鉴察,驱却邪鬼,扫去毒虫。人无疾病盗贼之忧,室无风雨水火之害。至于牛马,无有凶损。是神之恩也,人之幸也。春秋敬祭,将传子孙。伏请,尊神必垂欣享。【再拜。】谨重敬言。伏见此山之形,以龟为体。夫龟者,玄武之灵,司水之神也。甲虫三百六十之属,在于北方,灵龟为之长。或背负蓬宫,不知几千里。或身游莲叶,不知几万年。神灵之至,诚无量者也。佗山莫不有水,此山岂可乏水乎。夫水者,禀秋气于庚之金,盛正位于北方。养春味于震之木,归末流于东南。群品为之亭毒,万物为之生育。故山顶犹有水,山趾岂无水乎。而此地无水,进退椎谷。伏望,山神开视听,请赑屃,引水脉而通洪流,穿石窦而下飞泉。然则上以荐神明鬼物,中以用饮食汤沐。前则洁耳目,导心胸,而长养幽闭之志。后则除烦秽,涤污浊,而收得拂拭之便。是神之祐也,人之望也。昔贰师将军拔佩刀而刺山,飞泉涌出;戊己校尉正衣冠而拜井,奔流激射。感之至也。若不感应者,是无神灵也。先以水为事验,将知神之有无矣。神诚有灵,答此祈请。【再拜。】


367 为员外藤纳言,请修餝美福门额字告弘法大师文 大江以言

 维宽弘四年岁次丁未正月朔,参议正三位行兵部卿兼左大辨侍从播磨权守藤原朝臣行成,一心奉请弘法大师尊像。敬擎香花之奠,惊觉而言:“某。蒙去年月日宣旨称:‘可修饰美福门额字。’者。今件门额,是大师之手书也。题署之后,载祀久矣。制草之上,露点虽消,入木之中,风势无尽。所存筋骨,似有精灵。今蒙明诏,而欲下墨,则疑有黩圣迹之冥谴,更惮圣迹。而将阁笔,亦恐拘辞明诏之朝章。”晋退非心,胡尾失步。危于凌云之忽变于梳雪之首,甚于五德之不及于九苞之翎。然犹昔右军之署南门,后加隋代之花饰;魏庶子之题西省,本是唐帝之草真。就其旧迹,更施新功。中心所望,前闻在斯。伏乞,尊像示以许否。若可许所请者,寻痕迹而添粉墨。若不许所请者,随形势而回思虑。王事靡盬,盍鉴于此。尚飨。


368 北野天神供御币并种种物文 大江匡衡 【或说作中原长国。】

献上。 御币上纸百帖。  供物二。长柜、中折柜。 色纸绘马三疋。  走马十列。  右,天满自在天神,或塩梅于天下,辅导一人。或日月于天上,照临万民。就中文道之大祖,风月之本主也。翰林之人,尤可夙夜勤劳。而性愚事剧,思以涉年。爰露命半徂,无益噬脐。风情欲隐,不如倾首。昔彭祖七百载,已悔杖晚而早衰。今小子六十馀,犹恨趍朝以不几 万死也一生也,只仰神眷而已。匡冲病中右笔,伏地敬白。 宽弘九年 六月廿五日 正四位下 行式部大辅兼文章博士 丹波守大江朝臣匡衡 敬白



咒愿文 369 临时仁王会咒愿文 后江相公 【大江朝纲】

三千界中 唯佛是仰 十六会外 此经殊胜 非有非空 妙理冰涣 天上天下 牟尼月明 既称仁王 神符救世 亦号护国 潜卫佐时 我皇虚心 叡虑安在 圣主责己 神襟何由 五元馀殃 拂而难尽 三合遗孽 防而犹留 山东凶徒 结党构逆 海西狂竖 成群挟邪 凌辱吏民 劫略州县 顾我风化 仰惭祖宗 爰命将军 讲其征伐 榖城石动 常山虵惊 付嘱寄深 可假谁力 受持志切 莫惜其威 青阳六旬 黑月七日 近绫绮殿 远罗城门 验佛堂前 名神社下 百讲排座 二轴分时 抽诚一心 求助五力 准法守护 如说修行 东方菩萨 持金刚杵 放青色光 来护我国 南方菩萨 持金刚索 放白色光 来护我国 西方菩萨 持金刚劔 放金色光 来护我国 北方菩萨 持金刚铃 放瑠璃光 来护我国 中央菩萨 持金刚轮 放五色光 来护我国 开题之初 授首悔祸 结愿未毕 束手请降 须臾奔亡 同逐风箨 刹那殄灭 类向日冰 戎旅长停 藏兵武库 风尘自静 放马华山 七难先销 四海无事 斑足迁怒 赤胫比踪 杏华欲开 何忘东作 桑叶初吐 湏催西蚕 古劔空抛 铸耕田器 新弓徒弃 造縿丝车 凤历运长 鸿业德久 寿福俗阜 无死有生 礼节资饶 乞浆得酒 四生大小 三界亲踈 并开善根 同攀觉蘂 天庆三年 二月廿二日


370 净妙寺塔供养咒愿文 江以言 【大江以言 】

水不昇上 月不下降 一月高晴 众水同泛 水月程隔 虽无升降 威应道交 自通念愿 粤左相府 曩志内催 木幡古坟 草创新寺 忽饰神道 爰开佛庭 昼夜六时 勤修三昧 露蒿遥契 慈尊龙花 风松永传 妙法贝叶 一乘教法 今盛此中 多实证明 必来此处 彼佛昔誓 供养全身 其处先须 起立一塔 仍课土木 遂以合成 冬初初功 冬终终业 巷菓枣叶 其构虽微 鲁匠殷工 其诚犹至 释迦多宝 半座全身 普贤文殊 观音势至 眉间莹出 顶上照来 二世尊前 四菩萨后 穷冬二日 吉日良辰 烧香散花 恭敬供养 作一心札 啒百口僧 雾集云回 或梵或呗 山表寒雪 四花假妆 林梢晓星 九枝添影 事已周备 福岂唐捐 列祖精灵 一族朽骨 别则考妣 及以兄弟 共证菩提 普关功德 先擘白业 敬献紫宫 尧日辉长 舜风薰久 太上两院 皇后仙闱 玉砌收尘 珠帘拂雾 中宫露暖 丽花镇荣 内职风和 累叶无动 龙楼永乐 猿岩弥坚 三槐庭平 九棘门静 施主蓄念 唯佛证知 照之见之 必备必足 现世安稳 后生菩提 辅国周公 顾家鲁子 天众地类 倍增威光 上下见闻 亲踈远近 尘刹沙界 六趣四生 出三界门 至四衢道 宽弘四年 十二月二日


表白文 371 村上天皇御笔法华经供养讲说日问者表白文 前中书王 【兼明亲王】

 金轮圣主,尧云遍焘,润药草于春亩;舜日重照,转法轮于昏衢。方今开莲之文,出圣迹临池之妙;贯花之偈,生神笔入木之功。爰择硕德于雁堂,开讲筵于燕寝。诚是所未曾听,不可得逢者也。讲匠先当其仁,始说期义。东风未温,舌下之冰尽解。子夜未至,胸中之月先明。抑聊叩疑关之枢,将披难入之义。 天历九年 正月四日


发愿文 372 发愿文 【二条。其一。】 前中书王 【兼明亲王】

 伏愿,未来无量劫,恒河沙世界,于法华经自书。若令人书,自受持读诵。若令人受持读诵,得福令无其量。以此一大事因缘之故,使一切众生,悉得无上菩提。愿生涧底之松,焦心而成墨点。亦化山下之泉,引脉而添砚水。春风和暖之朝,生烟林之笋,长茎揠枝,令可作笔管。秋月凄凉之夕,产寒郊之兔,采毫缠毛,令可作笔柱。以书著垂露之点,以开出贯花之文。亦冬为宿雪,夏为行雨,润彼千亩,滋我百谷。令我持经者,不乏食饮。或为冰蚕,杀身成仁。或为雪麻,绝根报恩。令我持经者,不乏衣服。乃至转转随喜者,皆出有为界,令至无漏地,敬以发愿。


373 发愿文 【二条。其二。】 前中书王 【兼明亲王】

 伏愿,未来无量劫,恒河沙世界,于我本尊观音大悲。至心供养,尽身服事,顶长为承趺之地,口常为唱名之业。生生世世,敢不退还。为叶我观音之大悲愿,代五浊众生受其苦恼。嗟呼,诸佛抛我不顾,令我久溺苦海。唯我观音,视以慈悲之眼。朝庭抛我不愿,令我既为弃井。唯我观音,降以汲引之恩。恒沙之界,立锥之地,犹无非奉为观音弃身之处矣。三世诸佛,诚听我言。吾重观因缘,闻法华之胜理,觉观音之慈悲。是释尊之遗教也。一切善愿,先奉回向,百衣弟子,伏以发愿。敬白。


知识文 374 劝学会所欲被故人党结同心合力建立堂舍 庆保胤 【庆滋保胤】

堂一宇。 【一间四面,可有礼堂。】 廊二宇。 【各七间,僧俗房。】 屋一宇。 【七间。炊爨所。】  右起会以降,十一个年。缁素归心,内外劝学。善哉此会,未曾有之。但有会名,无会处,每至期日,借求诸寺。若有谤法之伦是惜,若有触秽之事可避者,其奈有期之会何。岂可不叹乎。假使一度延之阙之,人心自怠,我会空废焉。不能无寺。去年,前甲州司马刑部良秀,施入地一处。彼何人乎?与善如是。我等何不造一堂于其中乎。呜呼。不闻蚊声成雷,不见狐腋作裘。莫辞官无俸禄,莫噵家大贫窭,唯是力之所任。志之所欲,虽一钱一粒,虽寸铁尺木,所不亦嫌也。古今有造高堂大馆者,宁非旅宿乎。有堆黄金美玉者,又是浮云也。我等适起此堂,永修此会。世世生生,见弥陀佛。在在处处,听法华经。是大因缘也,是大善根也。若有故人,党结之外,同心合力之徒,可以随喜,可以颂叹。今记事由,所唱如件。请各勤之,勿以忽诸。 天延三年 九月十日 劝诱 源 【高阶】



回文 375 劝学院佛名回文 庆保胤 【庆滋保胤】

 夫佛名忏悔者,其来尚矣。便是一院之旧迹,多年之恒规也。下帷之士,不窥其园,希张鸟罗于烟郊。闭户之生,不出其间,谁弄鱼竿于月浦。然而照书之窗,多积丹鸟之恨,披帙之处,自致纸鱼之愁。飞沉伏走之群,胎卵湿化之类,或倾一旦之命,或乐千岁之生,实虽长短不同,大小各异。爱生恶死,彼此同一者也。况复春菀鸣砚,以花称雪,秋篱染笔,假菊号金。妄语之咎难逃,绮语之过何避。诚虽乐游宴于下土之性,尚恐遗罪累于上天之眸。是故,卷书帷而礼佛,扫文场而迎僧。先生有馀之罪,愿消礼拜之头。今生无量之福,愿开忏悔之掌。一筵先达,得羽化于凤掖之云。满堂宏才,致鳞飞于龙门之浪。善根之地,布施是胜。羡集轻财于同心,招厚福于合力。所课有例,诸君勉焉。 年 月 日


愿文 上 神祠修善 376 赛菅丞相庙愿文 庆保胤 【庆滋保胤】

 沙弥某前白佛言:“往年为荣分,为声名,祈庙社,祈佛法,有日矣。”遂其大成,徙于微官。是天之工也,是神之福也。其一愿曰:“就天满天神庙,会文士,献诗篇。以其天神为文道之祖,诗境之主也。”某暮年出家,一旦求道。今老沙弥,无便营风月之赛。此一乘教,有心展香花之筵。嗟呼。花言绮语之游,何益于神道。希有难解之法,可期其佛身。当此时也,一神有庆,众生赖之。功德无边,普及一切。敬白。 宽和二年 七月廿日


377 于尾张国热田神社供养大般若经愿文 江匡衡 【大江匡衡】

 国宰正四位下行式部权大辅兼东宫学士大介大江朝臣匡衡,稽首礼足。白佛法僧言:“当国守代代奉为镇主热田宫,奉书大般若经一部六百卷,巳为恒例之事。其中,若有神明不享之吏,不能供养此经,亦不能遂任秩。”当国之事,莫先于大般若会。匡衡幸出颜巷之雪窗,谬莅尾州之风俗。若不奉侍读于我后,何必质朴之愚者,得为州刺史。若不殖善根于此地,何必闲素之儒者,得书大般若。今年遭洪水,遭大旱。国虽衰,少治术,少贪欲。身虽贫,事不获已。率由旧仪,庄严热田之灵社,流布般若之教文。请僧六十口,伎乐两三声。财币玉帛,戋戋罗列,法器道具,各各弁张。苟有洁信,潢污之水非秽。茍有香缘,智惠之花自开。初谓尽善尽美,具足以快薰修。岂图随有随无,低头以才供给。传闻,大般若者,释迦如来,成道二十年之后,于鹫峰等四处十六会中所说,为除忧苦。譬之天上,莫耆之药。为满求愿,喻之海中如意之珠。三世如来,以为慈母。十方菩萨,以为尊师。昔玄奘三藏,从大唐显庆五年正月,至龙朔三年十月,首尾四年译之。今白衣弟子,从日本长保三年八月,至宽弘元年十月,首尾四年书之。所生功德,以庄严三宝大海三所权扉,以回向天众地祇三界四恩。忝捧惠业,奉祈金轮圣主。增长福寿,圆满御愿。澄清天下,兴隆佛法。复誓护左府殿下,息灾延命,千秋万岁。仰愿诸佛,知见证明。嗟呼,碎丹心而营佛事,还类常啼菩萨之售身,割薄俸而餝神威,只恃热田权现之垂迹。我愿已满,任限亦满。欲归故乡之期,今不几。神明愿赐灵贶。匡衡敬白。 宽弘元年 十月十四日 正四位下 行式部权大辅兼东宫学土 大江朝臣匡衡 敬白



供养塔寺 378 村上天皇供养云林院御塔愿文 江纳言维时 【大江维时 】

 夫云林院者,松筠有心之地,香花不朽之场也。草创之功,虽在宿昔,兴隆之思,犹切当今。此院堂舍钟楼,皆悉具足。其所无者,塔婆而已。风闻:“造塔善根,流传贝叶。”岂唯果报之殊胜乎,兼复道场之庄严也。仍心中发愿之后,新结构多宝塔一基,安置五佛像。饰金之铎,待晓风而常鸣。承露之盘,非秋日以永映。便开支提之仓,三身归心。正惊罗汉之僧,百口应请。内典云:“若人作乐,供奏三宝,所得功德,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是故别命伶伦,整理音乐,兼令舞人尽其妙曲。嗟呼。落花飘飘之光,宁如翻袖。垂柳婆娑之态,难及转腰。抑亦往年,择此地之,修法华三昧。半行半坐,累日累年。今令移旧造普贤菩萨像、旧书妙法莲华经于宝塔之中,至行三眛,于此致勤。驾六牙之白象,证明无愆。护一乘之法轮,观念不变。法会胜利,普将回施。天神地祇之不同,共向惠日。圣灵冤灵之相异,尽住法云。华夷销尘,尽感四海之静谧。朝野卷雾,皆戴三光之精明。仰愿,玉台之中,弥添玉德。金殿之上,又照金轮。黄河澄波,再计五百之岁。红桃结子,三期一千之秋。乃至鹅王威力,远任遍法界之风声。雁塔功能,遥分利众生之月影。敬白。 应和三年 三月十九日


379 为左大臣藤原道长供养净妙寺愿文 江匡衡 【大江匡衡 】

 弟子大日本国左大臣正二位藤原朝臣某,前白灵山净土释迦尊言。风闻:“天上天下,妙觉之理独圆。三千大千无缘之慈普被。佛法之冲邈,不可得而称者也。”弟子自竹马鸠车,至而立强仕,不好独善企兼济,不忘敬始愿善终。昔弱冠著绯之时,从先考藤原兼家大相国,屡诣木幡墓所,仰三重瞻四墄。古冢累累,幽燧寂寂。佛仪不见,只见春花秋月。法音不闻,只闻溪鸟岭猿。尔时不觉泪下,窃作斯念。我若向后至大位,心事相谐者,争于玆山脚,造一堂修三眛,福助过去,恢弘方来。思以涉岁,不敢语人。爰承累叶之庆,浴皇华之恩。年三十极人臣之位,十一年忝王佐之任。皇帝之为舅也,皇后之为父也。荣馀于身,赏过于分。如履虎尾,如抚龙须。因玆虽趍朝庭,虽居私卢,发菩提心,凝道场观,行住坐卧。事三宝,造次颠沛。必一乘,抑捡家谱。万岁藤之荣,所以卓跞万姓。其理可然。何者,始祖内大臣藤原镰足,扶持宗庙,保安社稷。淡海公藤原不比等,手草诏敕,笔削律令,兴佛法,详帝范。其后后妃丞相,积功累德,寔繁有徒矣。建兴福寺、法华寺,开劝学院、施药院。忠仁公藤原良房始长讲会。昭宣公藤原基经 )点木幡墓所。贞信公藤原忠平建法性寺,修三昧。九条右相府藤原师辅,建楞严院,修三昧。先考藤原兼家建法兴院,修三昧。此外傍亲列祖之善根德本,不遑称计。方今时时诣坟墓,为建寺指点形胜。向彼松下,则磩二恩父母之庙擅。问此岩头,亦痤同胞兄弟之芳骨 虽至孝钟爱之子孙,不能晨昏。虽近习旧劳之仆妾,不能陪侍。山岚朝扫庭,溪月夜举烛而已。仍自长保六年三月一日,结华构偿初心。不材之所企,造普贤而为刻木拜貌之志。匪石之所思,书妙法而代立碑旌德之文。是以励拙掌而驰笔区,以信为嘉手。倩毗首而加意匠,移孝礼尊颜。今日择曜宿,始法华三昧,刻十月定星之期,回万代不朽之计。于时,蒙雾开,爱日暖,可谓天地和合,风雨不违。祖考感应,垂冥助之令然也。别亦奉书法华经百部千轴、般若心经百卷。啒百馀口贤圣众,以香花梵呗、洪钟浮磬、宝盖憧幡、名衣上服、七珍百味,供养之,演说之。青苔铺设,自展七净瑠璃之茵。红叶乱飞,暗成千花锦绣之帐。玉轴星罗,见崐山之积玉。金言流布,知提河之有金。夫寺庙者,如来之坟墓也实相者,法身之舍利也。山城独胜,有便于弘一乘。王舍不远,无烦于率群僚。丹丘青冢,忽具如来之真色。万籁百泉,皆唱妙法之梵音。疑是灵鹫山之乘五色云以飞来欤。将若法龙池之惊六种动以涌出欤。视目未曾视,听耳未曾听。彼端木者鲁之贤士也,移家于孔子之墓傍。王劭者昔之重臣也。筑寺于祖父之庙北,聚龙象以弘智峯。讥羊太傅之绝后胤,伴槐棘以高法楝。拟王丞相之拜先茔,黑白衣之云集。岂唯三州五郡之浅契,内外戚之影从。抑亦见佛闻法之大缘,功德遍于法界,利益及于众生。我愿已满,众望亦足。以此一善,回向四恩。天下安稳,万民快乐。敬礼释迦多宝,妙法大乘,妙光法师、普贤萨埵,入此道场,证明功德。天神地祇,及玆山幽灵善神等,被如来之衣,著菩萨之座。仰愿三宝,增益一念。嗟呼。煖寒木于大智之日,泪变苍柏之烟。霑朽壤于甘露之泉,手播白莲之种。劫石虽磷,愿主之印不刓。芥城综尽,不退之轮长转。愿共诸众生,上征兜率,西遇弥陀。弟子某,归命稽首。敬白。 宽弘二年乙巳 十月十九日甲午 左大臣 正二位 藤原朝臣



380 供养同寺塔愿文 江匡衡 【大江匡衡 】

 弟子某,归命稽首,白佛言。木幡山净妙寺者,松柏有心之地,佛法肇兴之场也。弟子为奉贲祖考宗族之幽仪,发未曾有之愿,累累坟墓之缘边,新建寺院,修法华三昧。设供养于无疆,期香花于不朽。盖慕古人庐墓侧之迹,所草创也。晓夕参诣,孝之至也。其由绪详见宽弘二年十月供养寺之愿文矣。方今此寺有佛像焉,有经典焉,有禅侣焉,有钟楼焉,有房舍焉,有庖浴焉。道场之体,渐具其下,成聚成邑。唯其所无者,塔婆而已。风闻:“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以清净心造作佛塔,是人一生不为一切毒药所中,寿命长远,无有横死,究竟当得不坏之身矣。”非唯果报之殊胜,兼为佛庭之庄严。仍以心中发愿之后,新结构多宝塔一基,其内安置释迦、多宝二如来,普贤、文殊、观音、势至四菩萨像,不日而成。若是从地涌出欤,穿云而出欤,将亦自天飞来欤。金星银星之左右,餝护塔之鱼。白云青云之低昂,迎游塔之鸟。见露盘之耀日,道场观之胸已开。闻宝铎之鸣风,菩提心之泪先落。如遇过去之二亲,振肝叶而欢喜。似对优昙之一现,合掌花而薰修。今日设大会,供养此宝塔,,啒百馀口之罗汉,仰三世佛之证明。率鸾凤之群,代燕雀之贺。爰云衲霞袂,或来自灵鹫山之岭。锡杖香炉,或出从凤凰谷之底。道仪照地,九亿之人皆来。法音沸天,三千之界尽动。弟子年来作功德,种种无量,半是为菩提,半是为现世。心污不必清净,攀缘非无所惭。于此造塔,为祖考先考等年正觉也。为自身灭罪生善,无上菩提也。夫近塔之石,变为美玉。近塔之土,变为黄金。度塔上之飞禽,避结使之罗。过塔下之走兽,免烦恼之箭。何况于至心之人乎。然则此山之林中,纵有枯株,依造塔力可荣,何株非释迦树。此山之丛中,纵有寒草,依造塔力可暖,何草非妙法莲。古之塔瓦文,有“万岁千秋乐未央”之七字。推其乐字之趣,感泪难禁。现世则天下太平,理世安乐之乐。后世亦地下拔苦,往生极乐之乐。弟子所愿,已同瓦文。所修功德,回向十界。所修善根,引摄四恩。天神地祇,向惠日而增光。精灵冤魂,浴法雨而离垢。亦愿上自紫宸,下及黔首,华夷消灾,幽显蒙益。南无一代教主释迦尊、多宝,分身诸善逝,增益我愿,助成我愿。昔幼日童子之戏,聚沙施石。今长年丞相之勤,莹玉范金。阿育者阿阇世王之孙也,假神力而责鬼佣。弟子者日本国王之旧也,浴皇恩而兴佛法。愚丹所思,启白如此。弟子某,归命稽首。敬白。 宽弘四年 十二月二日 弟子 左大臣 正二位 藤原朝臣道长 敬白



381 为盲僧真救供养率都婆愿文 江匡衡 【大江匡衡】

 佛子真救敬白。幼少失两眼,十馀隔二恩。身已有若亡,人间既非可求名利。心在无上道,佛界何不垂慈悲。是故至十三出家,及四十不退。衣虽破惭愧之衣是全,食虽乏禅悦之食是丰。目虽暗有耳得闻诸法理,目虽暗有舌得闻一乘经,目虽暗有意得念极乐,目虽暗有足得至道场。嗟呼,目暗一不幸也,不见经,不见佛,不知昼,不知夜。目暗一幸也,虽向众色,不起见欲,无怨无怒,无喜无辱。弟子宿报可思,后生可惧。久远几久远乎,未来几未来乎。涅槃山上,释尊之日早藏。生死海中,慈氏之月未照。悲哉我等众生,进不遇释尊,退不期慈氏。恨止其中间,空欲归三恶。是而不勤,后悔不及。夫率都婆之功德,大哉至哉,不可得以说。仰变身于多宝如来,寻信力于雪山童子。功能出于般若,饶益传于具缚。因玆弟子致一心,合众力造立十三基。额有三面矣。一面奉图阿弥陀佛,观音、势至各一体。一面奉图阿弥陀佛,地藏、龙树各一体,以六体佛菩萨,盖当六道矣。一面奉图阿弥陀佛等,盖檀那善女人之愿也。凡十三基中,奉写法华廿八品,诸真言等。真救跪于佛法僧前,起悲心,发弘愿。愿以此功德,回施诸众生。云佛云经,计微尘劫以度脱。一香一色,遍恒沙界以薰修。此中有如我病重者,如我贫穷者,先与诸药,令到宝山。然则我等众生,断恶修善,难苦得乐,不越南部,便睹西方。敬白。 永延三年 七月廿三日 佛子真救



杂修善 382 朱雀院被修御八讲愿文 江纳言 【大江维时】

 风闻:“佛心湛水,智惠之海无涯。神变放光,暗冥之雾尽散。”花雨四种,弥勒欲决疑于当今。材明六通,文殊能辨瑞于往昔。寔知释迦尊之说法华经也,醍醐味洒。岂求雪山之中,栴擅风吹。自出云台之下,无二无三之车脂辖,运载为宗。难解难入之门排扃,开悟不测。是故听闻受持者,书写供养者,保宝珠于醉后,照燃灯于暗中。彼岸引接之因,普济三千界之尘数。佗方妙觉之果,速证四八相之金容。抑朝露易灭,春梦非长。刹那之荣花,更变枯木。须臾之欢乐,还为苦缘。况复红桃渐浅,可动风前之心;翠柳不浓,何贻霜后之悔。月宫留影,虽得承天之名。尘翳寄身,恐滞成佛之道。加以流转三有之群类,欲拔罪根。往返六趣之众生,思授觉蘂。何谋能救,凭白毫之照明。何善能通,仰白牛之引导。因玆,或于天台山,或于法性寺,多造尊像,数写经王。白业年深,丹心日积。然而大光回映,犹有伏不见之人;一乘转轮,非无退亦住之辈。重为佛法兴隆,自他利益,奉造立金色释迦如来像一体,奉书写金字妙法莲华经一部。千花开尽之候,百鸟和鸣之时,八讲展筵,四日设会。鹙子无双之智,振英声于暮春之风。鹤勒有一之才,传义宝于长秋之听。其所修者,朱雀院之中,柏粱殿之上,优昙花发,海岸香薰。嗟呼。㣼利天宫之园,合欢喜之号,莲华世界之鸟,啭妙法之音。怀古感今,异处同趣。以此胜利,遍拟回施。天神地祇,增威光以随喜。冤灵邪鬼,销怨气以归真。紫微圣德之居,金轮常照。玄圃仙游之际,玉体永明。在藩诸王,不改磐石之固,空桑贤辅,久保金铉之名。文官武官,共励吹尘横草之忠节。畿内畿外,皆报千门万户之欢娱。乃至自有顶天,及阿鼻地。如此经说,济度不遗。敬白。 天庆十年 三月十七日


383 朱雀院平贼后被修法会愿文 后江相公 【大江朝纲】

奉图观音像六铺 奉写法华经六部  右奉仰云。慈悲为舟,济庶类于苦海。智慧是炬,照群迷于昏衢。难解难入,白莲之种贯花。无去无来,绀顶之影澄月。无得而称,其唯妙觉欤。伏惟,追寻往事,不忘者有。猥以眇身,嗣膺宝历。训俗少术,践薄冰于深渊。抚民失方,惧朽索于奔驾。东山捍命之徒,阵云漫起。南海乱常之族,逆浪不闲。遂议征伐而出师,更愍灭亡而泣罪。或伏白刃而系首,或迷苍波而乱骸。犹恐九泉之底,永缠寒冰,三涂之间,弥溺沸鼎。合眼忧悲,弹指譬咳。昔当万邦之有罪,归责于一人。今思四生之无安,求哀于十方。夫游十方而导众生,观音之誓自在。兼三界而救群类,妙法之功甚深。故今图绘尊像,缮写宝典。分此一心,备于六道。虽在官军,虽在逆党,既云率土,谁非王民。欲混胜利于怨亲,以颁拔济于平等。况隋高祖之建仁祠,变战场于颇梨之阁。唐太宗之设斋会,迎亡卒于菩提之门。在今寻古,世异趣同。爰展一日之锦筵,普施千僧之绮馔。意树送春,解脱之技点萼。身田迎夏,定惠之水浮光。非挥智劔,何剪稠林。仰愿多宝如来,从地涌出,普贤菩萨,乘象降临。证明恩波之无岸,知见圣德之有邻。又愿,燕肝越胆,轮回之乡无期。欲海爱河,流转之辈不定。请扇鹫头之馀风,并灭阿尾之残焰者。奉仰旨,所令修如件。敬白。 天庆十年 三月廿八日 别当 从二位 守大纳言兼右近卫大将 藤原朝臣师辅 奉



384 供养自笔法华经愿文 前中书王 【兼明亲王】

 弟子某,敬白。夫来而不留,薤垄有拂晨之露。去而不返,槿篱无投暮之花。论此浮生,如彼花露乎。况雪鬓龄迈,黄壤期催。若不心起一念,手成微功,徒为东岱之暗魂,北芒之朽骨。因寻奇肱,而奉造白檀观世音菩萨一柱,释提桓因毘沙门。亦穿拙掌,而奉写墨字妙法运华经一部。开结经,般若心经,贞元之岁,无畏道场,敬啒雁门之师,讲演鹫峯之偈。伏愿,诸佛如说随喜,播于一善之蒂芥,纳于百亿之须弥。岂敢习人间之息灾,唯是充身位之追福而已。昔朱邑之归邑里也,有怀桐乡之民。令弟子之诫子孙也,不如桑门之侣。故以此佛经,属我法侣。雪尽冰解之日,付谿鸟而传妙音。月残露结之朝,折篱花以供佛界。迥可香烟之不绝者,无恨先石火之早敲矣。有为之乡,无边之界,同应方赤,共期圆明,兼明稽首。敬白。 贞元元年 九月十九日 弟子 左大臣 从二位 兼行皇太子傅 源朝臣兼明 敬白



385 为空也上人供养金字大般若经愿文 善道统 【三善道统】

敬白。  奉书写供养金字大般若经一部。  夫以,觉花承步,应化之迹长芳。佛日悬光,真空之理已显。大千世界,遍戴慈悲之云。一切众生,悉润智惠之雨。嗟呼,诸法无相,四生无常,五蕴六根。虽阴阳之陶冶,真如㮈落。在善恶之因缘,成劫后身。前身后身,禽兽鱼虫,何物非流转之父母。山川薮泽,何处无生死之形骸。是以为四恩六道成佛得果故,始自天历四年九月,至于应和三年今朝,星霜十四回,胸臆千万绪,常啼大士之本誓,悬心晨昏;法涌菩萨之对扬,寄思开示。市中卖身,虽在我愿。人间催信,既寄群缘。半钱所施,一粒所舍,渐渐合力,微微成功。绀瑠璃之纸,象教垂迹。紫磨金之文,雁行成字。乌瑟暗加护持,羊柱适毕书写。抑空也龄逐年暮,身与云浮。禅林戴霜,有漏之质已老。意蘂发露,无上之果欲求。以先彼后我之思为思,以利他忘己之情为情。薛服防风之外,更企何谋。麻飡送日之中,复施何力。曾无一钵之储,唯唱十方之志。于是,幽明共动,遐迩普惊。长安洛阳,贵贱上下,共致归依,令遂供养。昔一婆声闻之展斋筵,广勤三明之炬。昙无比丘之传法水,遍回六度之舟。或催功德于人民,或得恭敬于草木。仍为广集会广随喜,殊于王舍城之东河。假立佛世尊之月殿,忝啒六百高僧之龙象,将归十六大会之烟霞。白足青眼之辈,鍱腹乘坏之人,或降自雪岭香山,或至自庵园奈菀,甚深之义,海象吐明月之珠,精款之诚,天人湛栴檀之水。白浪咽石之岸,相同鹭池。青草敷烟之堤,宛如鹫岭。方今聊设伎乐,供以音声。洞箫羌笛之管,曲沸晴天。龙头鹢首之舟,棹穿秋水。况亦说法之后,更临夜漏,设万灯会,修菩萨戒。专念弥陀,永归极乐。苦空传音,如闻命命之鸟。禅波澄意,欲开上上之莲。皆以胜业,先资神祇。无明梦惊,长别苦海。有习怨尽,应谢稠林。以此善根,奉祈圣朝。金轮千幅,道被飞帝之先;玉体万机,化出哥王之表。兰殿椒房,鹤禁兔园,母仪之砌,蛇齿献驻老之方;少阳之宫,龙胎劝延年之术。三台九棘,百辟千僚,华夏远近,缁素尊卑。同浴佛海之无边,须保寿木之不老。乃至有缘无缘,现界佗界,无始以来,所有群类,动五逆四重之辜,免三恶八难之苦。荒原古今之骨,东岱先后之魂,并关薰修,咸证妙觉。敬白。 应和三年 八月廿二日 佛子 空也 敬白



386 为仁康上人修五时讲愿文 江匡衡 【大江匡衡 】

佛子仁康敬白。  奉造立金色丈六释迦牟尼佛像一躯,奉书写华严经等。云云。  右佛经奉造写如件。夫佛日之出世也,先照高山,次及幽谷。影临万水,光满三空。圆融亭午,寂灭平西。众生破暗,此焉明矣。不然者,十方佛土所摈弃。是娑婆世界众生,徒累火血刀之业因焉。闻佛法僧之名字哉,诚是生死海中大船师,烦恼病中大医王也。佛子哀哉,不值在世之日,不生正法之时,省躬弥惭,向谁而诉。经曰:“若闻释迦牟尼如来名号,虽未发心,已是菩萨矣。”是以感泪暗催,心作此念。愿我与善知识,共奉造释迦尊之形像,演畅所说之经典,令众生得见佛闻法之便。一二年来,能事毕矣。昔㣼利天之安居九十日,刻赤栴檀而摸尊容。今跋提河之灭度二千年,莹紫磨金而礼两足。彼大王之力也,五尺犹假天工。此贫道之功也,丈六适叶人望。方今于洛阳城河原院,设六日之大会,移五时之旧仪。身子说经,头面礼佛。七匝香烟,瑠璃之云成盖。四种花雨,薝卜之露添灯。异口同音,赞叹如来之相好。低头举手,忏悔过去之罪业。时也大众中,或垂涕曰:“我等不图,今日奉见灵山释迦。”某心欢喜,得未曾有。嗟呼。众生慈父,今已在此。三界何子,不蒙教化。抑佛昔于过去释迦牟尼佛所,发心作愿曰:“愿我成佛时,名曰释迦牟尼。徒众及教法,如今日世尊。”佛子今愿,亦复如是。凡厥发因起缘,或顺或逆,皆以今日之善根,将为来世之张本。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南无释迦牟尼佛。敬白。 正历二年 三月廿八日 佛子 敬白



387 奝然上人入唐时为母修善愿文 庆保胤 【庆滋保胤】

 佛子奝然,至心合掌,而白佛言。奝然有心愿,转如来可证明。奝然天禄以降,有心渡海。本朝久停乃贡之使而不遣。入唐间待商贾之客而得渡。今遇其便,欲遂此志。奝然愿先参五台山,欲逢文殊之即身。愿次诣中天竺,欲礼释迦之遗迹。但我是罪障之身,血肉之眼,既到其土而不易,况见其身而可难。古人云:“纵有为大山者,覆一篑以不止,终及万仞矣。又有赴长途者,投咫步以不留,必届千里焉。”其积功累德,致诚专心者,无事不成,无愿不遂。奝然去难去之家乡,弃难弃之恩爱,寄心于无知之域,委身于异类之人。岂不哀哉,岂不痛哉。然犹不顾躯命,不著名利,渡海登山,忍寒忘苦。修行是勤,罪根惭灭。大慈大悲,释迦文殊,可以怜愍,可以相迎。佛子自发此愿,独怪此心,何况道云俗云。诽谤卢胡者,已千万人。弟子童子,劝诱相从者,才二三辈。其谤者云:“凡入唐求法之人,自宗者弘法大师,天台者传教大师,皆是权化之人,希代之器也。此外之伦,才名超众,修学命世。”如佛子者,不及古人之喻,犹不可天之阶矣。定知表我朝无人也。窃以不得意人,所陈宜然。夫非鱼者不可以知鱼乐,非我者不可以觉我心。奝然聊露胆于三宝,兼解嘲于众人。佛子其行,不必得待纶言,纵归何敢贪职任。为是斗薮也,为是菩提也。若适有天命,得到唐朝,有人问我:“是汝何人?舍本土朝巨唐,有何心,有何愿乎?”答曰:“我是日本国,无才无行,一羊僧也。为求法不来,为修行即来也。”其词如是者,于本朝有何耻乎。彼锺仪之遇絷囚也,尚奏楚乐。庄舄之得富贵也,不变越声。胡马非北风不嘶,越鸟非南枝不巢。虽诚禽兽,犹思乡土。况于人伦,岂轻桑梓乎。佛子心有难忍之事,如来重照见之。老母在堂,行年六十,其恩是深,不得不报。佛子抛母欲去,则可失孝行。携母将留,亦可乖宿怀。初独思量之,后终相谈之。母曾无怨貌,既有劝心,佛子一欢一泣,泪与言落:“我母不是人世之母,是善缘之母也。若万人缓颊苦心而谏之,我末必从。若一亲形言变色而留之,我可何逆哉。”诚劝我之佛道,宁非我之慈堂乎。佛子有男女兄弟二三人,相议曰:“馀年之水菽者,汝之所可营,何以及饥寒。后生之菩提者,我之所为先,岂令堕恶趣乎。”凡弃恩入无为,真实之报恩。奉图十斋佛菩萨,及弥勒文殊、梵天帝释像一帧,奉书妙法莲华经、仁王般若经各一部。便于常住寺,五日十讲,供养演说。是卸为慈母,七七日所逆修也。所以图绘此佛像者,为慈母一月十日,精进归依。所以讲说此经典者,令慈母现当植因结缘也。佛子不知天加慈母数年,全佛子馀命,自唐朝还吾土,再见母面,终遭母丧。又不知母者在此土而空亡,子者于佗乡而不归。唯随宿习之所催,任运命之自然而已。嗟呼,我身非我身,朝露易消,暮云难系。我心非我心,昨日为是,今日为非。然则去留难定,变改难期。唯愿如来永拂魔事,将报佛恩。敬白。 天元五年 七月十三日 佛子 奝然 敬白




本朝文粹 卷第十三 终

【须本奥书】  正安元年六月廿八日,于水落殿书之。 【须本奥书】  建治二年润三月十六日,于二阶堂杉谷,令书写毕  㝡明寺本云。西禅门之御时,仰故人教隆真人被加点。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