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兽之四
兽之三 ◄ | 本草纲目 兽之四 |
► 人部 |
兽之四 〈寓类、怪类共八种。内附九种。〉
编辑猕猴
编辑〈《证类》〉
【释名】
沐猴〈《史记》〉、为猴〈《说文》〉胡孙(格古论)、马留〈《倦游录》〉、狙。时珍曰︰按班固《白虎通》云︰猴,候也。见人设食伏机,则凭高四望,善于候者也。猴好拭面如沐,故谓之沐,而后人讹沐为母,又讹母为猕,愈讹愈失矣。
《说文》云︰为字象母猴之形。即沐猴也,非牝也。猴形似胡人,故曰胡孙。《庄子》谓之狙。养马者厩中畜之,能辟马病,胡俗称马留云。《梵书》谓之摩斯咤。
【集解】
慎微曰︰猕猴有数种,总名禺属。取色黄、面赤、尾长者。用人家养者不主病,为其食杂物、违本性也。按《抱朴子》云︰猴八百岁变为猿,猿五百岁变为玃,玃千岁变为蟾蜍。时珍曰︰猴,处处深山有之。状似人,眼如愁胡,而颊陷有嗛。嗛音歉,藏食处也。腹无脾以行消食,尻无毛而尾短。手足如人,亦能竖行。声嗝嗝若欬。孕五月而生子,生子多浴于涧。其性躁动害物,畜之者使坐杙上,鞭掊旬月乃驯也。其类有数种︰小而尾短者,猴也;似猴而多髯者,豦也;似猴而大者,玃也;大而尾长赤目者,禺也;小而尾长仰鼻者,狖也;似狖而大者,果然也;似狖而小者,蒙颂也;似狖而善跃越者,獑𪕱也;似猴而长臂者,猿也;似猿而金尾者,狨也;似猿而大,能食猿、猴者,独也。不主病者,并各以类附之。
【附录玃】
〈音却〉 时珍曰︰玃,老猴也。生蜀西徼外山中。似猴而大,色苍黑,能人行。善攫持人物,又善顾盼,故谓之 。纯牡无牝,故又名玃父,亦曰猳。玃善摄人妇女为偶生子。又《神异经》云︰西方有兽名𧳜,大如驴,状如猴,善缘木。纯牝无牡,群居要路,执男子合之而孕。此亦玃类,而牝牡相反者。豦〈音据〉 按郭璞云︰建平山中有之。大如狗,状如猴,黄黑色,多髯鬣。好奋头举石掷人。《西山经》云︰崇吾之山有兽焉,状如禺而长臂善投,名曰举父。即此也。
肉
【气味】
酸,平,无毒。
【主治】
诸风劳,酿酒弥佳。作脯食,治久疟〈慎微〉。食之,辟瘴疫〈时珍〉。
【发明】
时珍曰︰《异物志》言︰南方以猕猴头为 。《临海志》言︰粤民喜啖猴头羹。又巴徼人捕猴,盐藏,火熏食,云甚美。
头骨
【主治】
瘴疟。作汤,浴小儿惊痫,鬼魅寒热〈慎微〉。
【附方】
旧一。
鬼疟进退不定︰用胡孙头骨一枚,烧研。空心温酒服一钱,临发再服。〈《圣惠方》〉
手
【主治】
小儿惊痫口噤〈慎微〉。
屎
【主治】
涂蜘蛛咬〈慎微〉。小儿脐风撮口,及急惊风,烧末,和生蜜少许灌之〈时珍。
出《心鉴》及《卫生方》〉。
皮
慎微曰︰治马疫气。
时珍曰︰《马经》言︰马厩畜母猴,辟马瘟疫。逐月有天癸流草上,马食之,永无疾病矣。
狨
编辑〈戎、松二音。《拾遗》〉
【释名】
猱〈难逃切〉。
时珍曰︰狨毛柔长如绒,可以藉,可以缉,故谓之狨,而猱字亦从柔也。或云生于西戎,故从戎也。猱古文作 ,象形。今呼长毛狗为猱,取此象。
【集解】
藏器曰︰狨生山南山谷中。似猴而大,毛长,黄赤色。人将其皮作鞍褥。时珍曰︰杨亿《谈苑》云︰狨出川峡深山中。其状大小类猿,长尾作金色,俗名金线狨。轻捷善缘木,甚爱其尾。人以药矢射之,中毒即自啮其尾也。宋时文武三品以上许用狨座,以其皮为褥也。
【附录】
猿 时珍曰︰ 善援引,故谓之 ,俗作猿。产川、广深山中。似猴而长大,其臂甚长,能引气,故多寿。或言其通臂者,误矣。臂骨作笛,甚清亮。其色有青、白、玄、黄、绯数种。其性静而仁慈,好食果实。其居多在林木,能越数丈,著地即泄泻死,惟附子汁饮之可免。其行多群。其雄善啼,一鸣三声,凄切入人肝脾。范氏《桂海志》云︰猿有三种︰金丝者,黄色;玉面者,黑色;及身面俱黑者。或云纯黑是牡,金丝是牝;牡能啸,牝不能也。王济《日询记》云︰广人言猿初生毛黑而雄,老则变黄,溃去势囊,转雄为雌,与黑者交而孕。数百岁,黄又变白也。
时珍按︰此说与《列子》 变化为猿,《庄子》 狙以猿为雌之言相合,必不妄也。
独时珍曰︰独,似猿而大,其性独,一鸣即止,能食猿猴。
故谚曰︰独一鸣而猿散。独夫盖取诸此。或云即黄腰也,又见虎下。
肉及血
【气味】
缺。
【主治】
食之,调五痔病,久坐其皮亦良〈藏器〉。
脂
【主治】
疮、疥,涂之妙〈同上〉。
果然
编辑〈《拾遗》〉
【释名】
禺〈音遇〉、狖〈音又。或作貁𪕏 〉、 蜼〈狖 、垒二音。或作𤢹〉、仙猴。时珍曰︰郭璞云︰果然,自呼其名。罗愿云︰人捕其一,则举群啼而相赴,虽杀之不去也;谓之果然,以来之可必也。大者为然,为禺;小者为狖,为蜼。南人名仙猴,俗作猓𤡮。
【集解】
藏器曰︰案《南州异物志》云︰交州有果然兽,其名自呼。状大于猿,其体不过三尺,而尾长过头。鼻孔向天,雨则挂木上,以尾塞鼻孔。其毛长柔细滑,白质黑文,如苍鸭胁边斑毛之状,集之为裘褥,甚温暖。《尔雅》 ,仰鼻而长尾,即此也。
时珍曰︰果然,仁兽也。出西南诸山中。居树上,状如猿,白面黑颊,多髯而毛采斑斓。尾长于身,其末有歧,雨则以歧塞鼻也。喜群行,老者前,少者后。食相让,居相爱,生相聚,死相赴。《柳子》所谓仁让孝慈者,是也。古者画 为宗彝,亦取其孝让而有智也。
或云犹豫之犹,即 也。其性多疑,见人则登树,上下不一,甚至奔触,破头折胫。故人以比心疑不决者,而俗呼 愚为痴 也。
肉
【气味】
咸,平,无毒。
【主治】
疟瘴寒热,同五味煮 食之,并坐其皮,取效
【发明】
时珍曰︰案钟毓《果然赋》云︰似猴象猿,黑颊青身。肉非佳品。惟皮可珍。而《吕氏春秋》云︰肉之美者, 猱之炙。亦性各有不同耶?
【附录】
蒙颂 时珍曰︰蒙颂一名蒙贵,乃 之又小者也。紫黑色,出交趾。畜以捕鼠,胜于猫、狸。长毛,白色,似握版之状。《蜀地志》云︰ 猢似猴而甚捷。常在树上, 然腾跃,如飞鸟 也。
猩猩
编辑〈本作狌 。音生。《纲目》〉
【释名】
时珍曰︰猩猩能言而知来,犹惺惺也。
【集解】
时珍曰︰猩猩自《尔雅》《逸周书》以下数十说,今参集之云︰出哀牢夷及交趾封溪县山谷中。状如狗及猕猴,黄毛如猿,白耳如豕,人面人足,长发,头颜端正。声如儿啼,亦如犬吠。成群伏行。阮 云︰封溪俚人以酒及草屐置道侧,猩猩见即呼人祖先姓名,骂之而去。顷复相与尝酒著屐,因而被擒,槛而养之。将烹则推其肥者,泣而遣之。西胡取其血染毛 不黯,刺血必 而问其数,至一斗乃已。又按《礼记》亦云猩猩能言,而郭义恭
《广志》云猩猩不能言,《山海经》云猩猩能知人言,三说不同。大抵猩猩略似人形,如猿猴类耳。纵使能言,当若鹦鹉之属,亦不必尽如阮氏所说也。又罗愿《尔雅翼》云︰古之说猩猩者,如豕、如狗、如猴。今之说猩猩者,与狒狒不相远。云如妇人被发袒足,无膝群行,遇人则手掩其形,谓之野人。据罗说则似乎后世所谓野女、野婆者也,岂即一物耶?
【附录】
野女 唐蒙《博物志》云︰日南出野女,群行不见夫。其状 且白,裸袒无衣襦。周密《齐东野语》云︰野婆出南丹州,黄发椎髻,裸形跣足,俨然若一媪也。群雌无牡。上下山谷如飞猱。自腰以下有皮盖膝。每遇男子必负去求合。尝为健夫所杀,至死以手护腰间。剖之得印方寸,莹若苍玉,有文类符篆也。
时珍曰︰合此二说与前阮氏、罗氏之说观之,则野女似即猩猩矣。又雄鼠卵有文如符篆,治鸟腋下有镜印,则野婆之印篆非异也。亦当有功用,但人未知耳。
肉
【气味】
甘、咸,温,无毒。
【主治】
食之不昧不饥,令人善走,穷年无厌,可以辟谷〈时珍:出《逸书》《山海经》《水经》〉。
【发明】
时珍曰︰《逸书》言猩猩肉食之令人不昧,其惺惺可知矣。古人以为珍味。故
《荀子》言猩猩能言笑,二足无毛,而人啜其羹,食其肉;《吕氏春秋》云肉之美者,猩猩之唇,獾獾之炙,是矣。
狒狒
编辑〈音费。《拾遗》〉
【释名】
〈与狒同。亦作KT 〉、时珍曰︰《尔雅》作狒。《说文》作 ,从 ,从囟,从KT ,象形。许慎云︰北人呼为土蝼。今人呼为人熊。按郭璞谓山都即狒狒,稍似差别,抑名同物异欤?
【集解】
藏器曰︰狒狒出西南夷。《尔雅》云︰狒狒,如人被发,迅走食人。《山海经》云︰枭羊,人面,长唇黑身,有毛反踵。见人则笑,笑则上唇掩目。郭璞云︰交广及南康郡山中,亦有此物。大者长丈馀,俗呼为山都。宋孝建中,獠人进雌雄二头。帝问土人丁銮。銮曰︰其面似人,红赤色,毛似猕猴,有尾。能人言,如鸟声。善知生死,力负千钧。反踵无膝,睡则倚物。获人则先笑而后食之。猎人因以竹筒贯臂诱之,俟其笑时,抽手以锥钉其唇著额,任其奔驰,候死而取之。发极长,可为头 。血堪染靴及绯,饮之使人见鬼也。帝乃命工图之。时珍曰︰按《方舆志》云︰狒狒,西蜀及处州山中亦有之,呼为人熊。人亦食其掌,剥其皮。闽中沙县幼山有之,长丈馀,逢人则笑,呼为山大人,或曰野人及山魈也。
又邓德明《南康记》云︰山都,形如昆仑人,通身生毛。见人辄闭目,开口如笑。好在深涧中翻石,觅蟹食之。珍按︰邓氏所说,与《北山经》之山 ,《述异记》之山都,《永嘉记》之山鬼,《神异经》之山 ,《玄中记》之山精,《海录碎事》之山丈,《文字指归》之旱魃,《搜神记》之治鸟,俱相类,乃山
【附录】
山都 时珍曰︰任 《述异记》云︰南康有神曰山都。形如人,长二尺馀,黑色,赤目黄发。深山树中作窠,状如鸟卵,高三尺馀,内甚光彩,体质轻虚,以鸟毛为褥,二枚相连,上雄下雌。能变化隐形,罕睹其状,若木客、山 之类也。山 时珍曰︰《北山经》云︰山 状如犬而人面,善投,见人则笑。其行如风,见则天下大风。木客 又曰︰《南康记》云︰生南方山中。头面语言不全异人,但手脚爪如钩利。居绝岩间,死亦殡殓。能与人交易,而不见其形也。今南方有鬼市,亦类此。又有木客鸟,见禽部。山 又曰︰
东方朔《神异经》云︰西方深山有人,长尺馀,袒身,捕虾、蟹,就人火炙食之,名曰山 ,其名自呼。人犯之则发寒热。盖鬼魅耳,所在亦有之,惟畏爆竹 爆声。刘义庆《幽明录》云︰东昌县山岩间有物如人,长四五尺,裸身被发,发长五六寸,能作呼啸声,不见其形。每从涧中发石取虾、蟹,就火炙食。《永嘉记》云︰安国县有山鬼,形如人而一脚,仅长一尺许。好盗伐木人盐,炙石蟹食。人不敢犯之,能令人病及焚居也。《玄中记》云︰山精如人,一足,长三四尺。食山蟹,夜出昼伏。千岁蟾蜍能食之。《抱朴子》云︰山精形如小儿,独足向后。夜喜犯人,其名曰 ,呼其名则不能犯人。《白泽图》云︰山之精,状如鼓,色赤,一足而行,名曰夔,呼之可使取虎豹。《海录杂事》云︰岭南有物,一足反踵,手足皆三指。雄曰山丈,雌曰山姑,能夜叩人门求物也。《神异经》云︰南方有魃,一名旱母。长二三尺,裸形,目在顶上,行走如风。见则大旱。遇者得之投溷中,则旱除。《文字指归》 云︰旱魃,山鬼也。所居之处天不雨。女魃入人家,能窃物以出;男魃入人家,能窃物以归。
时珍谨按︰诸说虽少有参差,大抵俱是怪类,今俗所谓独脚鬼者是也。迩来处处有之,能隐形入人家淫乱,致人成疾;放火窃物,大为家害。法术不能驱,医药不能治,呼为五通、七郎诸神而祀之,盖未知其原如此。故备载之,非但博闻而已。其曰呼其名则无害,千岁蟾蜍能食之者,非治法欤?引申触类,必有能制之者。又有治鸟,亦此类,见禽部。精怪之属甚伙,皆为人害。惟《白泽图》、《玄中记》、《抱朴子》、《酉阳杂俎》诸书载之颇悉,起居者亦不可不知。然正人君子,则德可胜妖,自不敢近也。
肉
【气味】
无毒。
【主治】
作脯,连脂薄割炙热,贴人癣疥,能引虫出,频易取瘥〈藏器〉。
罔两
编辑〈《纲目》〉
【集解】
时珍曰︰罔两一作魍魉。又作方良,《周礼》方相氏执戈入圹,以驱方良,是矣。罔两好食亡者肝,故驱之。其性畏虎、柏,故墓上树石虎,植柏。《国语》云︰木石之怪,夔、罔两;水石之怪,龙、罔象。即此。《述异记》云︰秦时陈仓人猎得兽,若彘若羊。
逢二童子曰︰此名弗述,又名蝹,在地下食死人脑。但以柏插其首则死。此即罔两也。虽于药石无与,而于死人有关,故录之。其方相有四目,若二目者为魌,皆鬼物也,古人设人像之。昔费长房识李娥药丸用方相脑,则其物亦入辟邪方药,而法失传矣。
彭侯
编辑〈《纲目》〉
【集解】
时珍曰︰按《白泽图》云︰木之精名曰彭侯,状如黑狗,无尾,可烹食。千岁之木有精曰贾 ,状如豚,食之味如狗。《搜神记》云︰吴时敬叔伐大樟树血出,中有物,人面狗身。敬叔云︰此名彭侯。乃烹而食之,味如狗也。
肉
【气味】
甘、酸,温,无毒。
【主治】
食之辟邪,令人志壮〈《白泽》〉。
封
编辑〈《纲目》〉
【集解】
时珍曰︰按江邻几《杂志》云︰徐积于庐州河次得一小儿,手无指无血,惧而埋之。此《白泽图》所谓封,食之多力者也。田汝成《西湖志》云︰董表仪撤屋掘土,得一肉块。术士云︰太岁也。弃之,亦无害。又《山海经》务隅之山,及开明南、北,东南海外并有视肉。郭璞注云︰聚肉形如牛肝,有两目。食之无尽,寻复更生如旧也。此皆封类可食者,但人不知耳。又海中一种土肉,正黑,长五寸,大如小儿臂,有腹无口目,有三十足,可炙食。此又虫、鱼之属,类乎封者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