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朽浅先生集
卷之五
作者:黄宗海
1713年
卷六

答问下

编辑

祭礼

编辑

丧中。行先祖祭祀。

编辑

郑渊问。丧中。先世祭祀。无子弟之代行者。则何以为之耶。以丧服行之。殊甚未安。

答。古礼。丧三年不祭。故祭先祖时所着冠服。未有明文。朱子以为居丧之礼。若合古制。则虽废祭而幽明无憾。今人居丧之道。不及古人。而独废此一事。有所未安。故卒哭后。许以黑衰行之。然后世黑衰之制不行。亦恐骇俗。故退溪先生许令子弟行之。栗谷。沙溪皆许以布头巾,布中衣行之。盖无子弟之家。不得已躬行之。则无他可着冠服。又不可以具衰绖。故云然耳。此外安有恰好底礼制。

三年内合祭之非

编辑

答赵惟颜问。三年内。奉出先丧既吉之主。合祭于新丧几筵者。虽有吾东旧俗。不过野人无识者之所为也。何足取乎。

墓祭无侑食

编辑

问。家礼墓祭条无侑食。是所可疑。

答。墓祭无侑食。退溪先生以禹性传所谓原野杀礼之语为然。

四名日有故。则择日退行。

编辑

答郑渊问。大小祥临期。而家内有丧。则古人许以择日退行。至如今之四名日。退溪先生若忌日相值。则必以异日行之。此乃变通得中之礼也。取法而行之。甚好甚好。

四时墓祭

编辑

玄俯问。四时之祭。皆行于墓。而阙于家庙。似违先贤制礼之意。然俗习已成。不可变通乎。

答。今之四名日之祭。古所未有。况行于墓而阙于家庙。尤不合礼。稽之于古。韩魏公,两程子,朱夫子,吕东䒹,张南轩诸先生。皆只以寒食及十月朔上墓。退溪先生则知其非礼。而已成国俗。未易卒废。栗谷则固有变通之志。而亦未易遽革。惟曰二时则略行。又二时则行盛祭云。其欲一从礼文之意。发于言外。寒冈先生则断然变通。以三月上旬,十月朔。行祭于墓。沙溪则亦欲废而从礼。只缘自先世所行。一朝废之为难云。愚伏则一如朱子以上诸大贤之制。以寒食,十月朔行之。至有告家庙祝文。谬意以为自古识礼之家议论如此。又多决志沿革。以为不易之定礼。故今欲以正朝。依家礼行参礼于庙中。上墓则以寒食,十月朔为之。端午,秋夕。乃时祭之月也。行于庙中。以当时祭。又以二月,十一月。别行时祭。盖墓祭从先贤。无可议矣。端,秋行于庙。不违俗。而实行夏秋时祭。又行春冬二时祭。如是则宜于古今。合于礼制。而有志未行。方用咄叹耳。

问。四名日之祭。不可从俗之教。既得闻矣。但先儒识礼之家。亦皆行之。未免俗习而然耶。四名日之设。昉于何代欤。愿承批诲。

答。前日四名日变通之论。非谓不可从俗。只缘韩魏公,程,张,朱,吕诸先生祭礼如此。故以为后人以此为法。则俗礼与时祀。可以兼举云尔。然弊家亦未能断然行之。言行不相顾。何敢向人𫌨缕。所示先儒识礼之家亦行之云者。盖以难于卒然异俗而然耳。细观退溪先生所论及栗谷要诀。则皆有过中违礼之意。至寒冈先生。始用程朱祭礼。郑愚伏亦有告庙变通之文。此实正礼。圣贤复起。不易斯论矣。若四名日权舆之本则有之。正朝。乃家礼与朔望同其礼者也。朱子以为当行单酌之荐。而我国上墓行殷祭。寒食。本介子推事。天下共行先祖墓祭。中原人一年墓祭止此。而我国亦行之。端午。屈原沈江之日也。楚俗于是日。纳饭于竹筒。投之江中。以酹屈原之魂。其后。中国人以为俗节。行荐礼于家庙。未闻上冢。而我国则例行墓祭。秋夕。非中国俗节。新罗时。男女分曹效绩。以较胜负。负者具酒食。设宴于是日。名曰嘉徘。其后。国俗因行墓祭。若十月朔。中国通用之俗节。韩魏公以下诸先生。并寒食为上墓之日。盖取雨露霜露凄怆怵惕之意耳。

亲忌冠服之制

编辑

郑渊问。人于亲忌。素服,素带而着黑笠行祭。身服首服。似不相称。

答。古人以忌日为终身之丧。而世俗于亲忌。以黑笠祭之。甚无意义。张横渠所制布冠,带,麻衣。朱子虽曰恐难遽行。其所以慎重之者则可见。世或有造白笠以祭之者。此亦得终身之丧之意。然朱子既用黪巾,素服。寒冈先生亦尝着黪帛巾。其色浅黑。自远望见则素巾。而就见则乃淡黑也。恐当如此为宜。

忌祭无馂

编辑

答。凡祭有馂礼。而于忌无馂。其不与亲戚邻人共其祭馀者。于此可见。况主人服黪素。不御酒肉。而独于亲宾设酒肉。为亲宾者安乎。世俗多不免要宾饮食之。不足法也。

生忌

编辑

答。生日之祭。出于近世。宋之诸大贤。皆莫之行。至我朝先儒如退溪,寒冈二先生。亦不行焉。若父母生时。设酒食要宾客。则世所通行。固不可是非。而其或父母无父母。以伊川倍悲恸。不忍为乐之意。不欲设宴。则为子弟者。何敢矣乎。至于己之生日之宴。有父母则固好。若无父母而犹为之。则是寻常习俗。不足道也。若无父母而一遵伊川说。则乃士子善行中一事。岂不贵哉。

生日祭祢

编辑

李成俊问。祭祢于季秋者。以其成物之始而象其类之义也。象类成物而感时追慕之怀。岂若当父母劬劳之日。抱昊天罔极之情者哉。然则凡为人子者。各于己之生日。不忍无祭祢之仪。而朱子之祭祢用生日。岂但为生日在季秋哉。若以祭祢用生日为宜。而生日之不在季秋者。皆得祭祢于生日。则祝版当改季秋成物之始六字矣。而未知亦有可据而为措语者耶。

答。宗海尝问于郑先生曰。祢祭若从朱子。则季秋无生日者。当如何。先生曰。朱子偶然初度在季秋。故用是日祭祢。岂有以无生日而不行成物之享乎。又问。朱子既以生日祭祢。凡为人子者。亦当如是否。先生曰。己之生日。既切悲痛之感。则象生时。略伸酒果之奠。何妨。今详示意。似偏重生日。欲用生日行祢祭。而更不论季秋之祭。窃恐未然。朱子之用生日。偶然而然耳。他人之于季秋。则成物之享。自当依礼。至于己之生日。则依郑先生说。略伸酒果之奠。甚善。若三献正祭。则先贤所未制。恐难创立自我身也。

凡祭参降先后及妇人祭酒

编辑

答赵惟颜问。凡三献正祭。皆先参后降者。以所重在三献也。正,至,朔,望。只为参礼而设。若先参则参后更无事。故后参云。此退溪先生答人说也。降神之所以尽倾,酹茅,灌茅。祭酒之曰倾曰祭者。虽有文字语势之不同。而其为降神,祭酒等节次。则何尝不同乎。妇人酌献时。不跪不伏者。恐妇人之礼当如是也。倾酒之不于茅者。以其别于男子故耶。倾酒于地。婚礼亦然。尝疑其不便于倾。而于婚礼则用他器而受之。未知如何耳。妇人祭酒之倾。恐亦二次为当。

用烛是非

编辑

答。仪礼云。质明灭烛。礼记云。日不足。继以烛。然则烛之为用。只以破暗。而无与于事神之道也。来谕云云。皆谓备要中所言耶。家礼则未见有用烛处。惟吊奠礼。有用茶烛之文。宋颐庵以为一家之人。精神常接。固无待于烛。若自外来。须凭光气熏灼。可通幽明有无之际也。此言末详是否。然凡祭之用烛与否。只视昏明而己。仍存与别设。亦当看一时事势如何耳。何必拘碍于备要之文耶。

时祭卜日

编辑

李成俊问。卜日珓环之仪。未详于家礼。而世莫有能行者。然则卜日一节。终不可行耶。

答。时祭卜日。李先生答郑先生书曰。家礼卜日注及朱子说已明。不必更求异。况环珓今不知为何物。以意造作而用之。反涉不虔。又按晦斋先生杂仪云。家礼云。上仲旬不吉则用下旬云。若下旬有事故难行。则不能无祭不及时之虑。当依程子祀先仪。仲月内选日。或用二至二分为可云。宗海尝问于郑先生。则亦曰。三旬丁亥。或分,至。随所择而定之云。观此数说。则虽亲承教于五先生函丈间。亦不外是。何必更求于久废之古制乎。环。恐环字之误。

答。时祭卜日后告庙一节。甚合礼意。恐不当以世所不行为拘也。

杂礼

编辑

非宗子则不当擅开庙门

编辑

问。出入瞻礼。唯主人主妇经月而归者。得开中门。而馀人虽经月。不敢开中门。则殊无反面之义也。然则宗子经宿以上而归者。则擅开中门。而非宗子而经月而归以上者。则未可依冠而见之仪。主人告于香卓前。而见者拜于两阶间耶。主妇虽与介妇不同。而妇人固无专制之义。则出入告见。得拟于主妇。得无不可耶。

答。宗子承家主祭。有君之道。非诸子所得而并焉。故众子既不许晨谒。其于出入。虽经月而归。亦不得开中门。制礼本意。固有在矣。恐不可援证成人之大礼。而添入众子之开门也。介妇亦所谓馀人之类。如曰妇无专制之义。而得拟于主妇。则礼经何以曰毋敢敌耦于冢妇。不敢并行。不敢并坐乎。若此处。每欲更张。则恐生多岐之病。兄更思之。

始谒远祖墓时哭拜与否

编辑

郑渊问。远祖坟墓。在于遐方。平生一不拜谒。及其始拜。悲恸之心。油然而发。愚意哭之似当。而恐贻俗骇。答。朱子曰。湖南风俗。祭于远祖坟墓时。必哭之。若细思吾身所自出之本源。则其哭之也实由于至情云。而不以为非。今所询之意及此。可尚可尚。但湖南之俗。每于祭时哭之。非谓始拜时也。每祭必哭似过。今始拜而哭之。固合至理至情。人或以为过中。而何能断然禁得耶。

祭祀奴婢田土

编辑

答。祭条奴婢田土。国典。以五分之一为常。然田民本小之家。恐不当以是为限。虽分执之数。不及五分。而祭条则不可不置也。

外祖奉祀

编辑

答金得臣问。外祖之祀。使外孙奉之者。古无其礼。故春秋书莒人灭郑。莒人。郑之外孙也。郑以莒人为后。是灭亡之道。故圣人讥之。晋贾充以外孙韩谧为后。太常议谥曰。充。悖礼溺情。以乱大伦。遂以荒字谥之。朱子答李尚书书。不许外孙奉祀。退溪先生答郑西川书。亦曰。外孙奉祀。悖理莫甚。所谓神不歆非礼者。此类之谓也。从古以来。圣贤议论如此。此实不易之定论也。虽然。是则只论外祖不立后。取异姓者之非也。若无子而有女者。或缘无可立后。或缘偏爱女子。以至于终不立后。又不从班祔之礼。则外祖死后。不忍其主之无归。奉来于家。权行祀事者。人情之所不可废也。至于外孙既死。外孙之子。因而奉祀。一似本宗子孙之相传者。于礼于俗。皆有所难行。则奉其主埋于墓侧。以附本宗亲尽必埋之意者。亦出于不得已也。如曰外孙之妻尚在。是亦外孙之世也。不可埋之云尔。则有一说焉。以妻在之故。因奉其主而不埋者。厚则厚矣。非礼意也。就以本宗奉祀言之。其父既死。其子主祭。则以其子之名。改题神主。而迁奉父之高祖。埋于墓侧。或迁于亲未尽之房。而主祀者之母在祖母在。皆莫之论焉。本宗尚然。况于外子孙而犹以母在为碍耶。其在一时人情。虽似未安。圣人制礼之意如此。其亦末如之何也已。是以。无后之人。立后为上。班附次之。而传于外孙。绝祀之道也。先圣先贤所以不许外孙奉祀者。盖以此耳。退溪先生答人书所论不拘母在而祧迁之说。传书于左。此说并为审察而对证之。则今所云一事。可以推类矣。

孽嫡序立

编辑

李成俊问。家庙中子孙序立之次。只依昭穆。世为一行。而差有宗子众子之别。更无孽嫡之分。吾东先贤之家。曾必有酌定能行者。而成俊蒙陋。未有闻焉。窃尝妄料之。孽子立于嫡孙之东。而行则与嫡子为一。孽孙立于嫡曾孙之东。而行则与嫡孙为一。则世代不乱。而孽嫡有分。以常情思之。则或似有理。而未知于礼之本意。何哉。若嫡弟之于孽兄。则本是同行。而长幼之序与孽嫡之分。何者为重耶。

答。中国之制。本无孽嫡之别。故昭穆长幼之序。礼无明文。吾东先贤之定制。虽未得与闻。而国俗既严孽嫡之分。恐不可专以昭穆长幼而序之也。长幼之序虽重。而孽兄之立于嫡弟之上。无乃有乖于国俗。而孽嫡之分。将不自此而坏了耶。孽子立于嫡孙之东。而行则与嫡子为一者。果是昭穆不乱。孽嫡有分。依此行之。似合情理。兄所说出。颇甚精到。足以启发懵陋。可尚可尚。

缟素异同

编辑

李成俊问。祥而缟注。缟冠素纰云。则缟与素之间。亦尝小异耶。

答。缟。生绢之有质者也。素。熟绢也。所以其称有异耳。答。将军文子之练冠受吊。及杂记必缟而受吊。皆子游之所称。而其说不同。何用硬说。必缟章小注云云。则无乃疏家所见不一耶。练冠疏有缟冠之说。则练冠似是缟冠也。然皆未可晓。

孤子素纯

编辑

问。孤子当室。素纰素纯云。则唯适子得行此礼耶。抑父没而诸子各当私室。而皆可行之耶。素纯之制。虽若骇俗。而祭服各于其家用之。而别无古今之异宜。则行之无疑耶。

答。孤子当室者素纯。指为父后者言之。馀人则不然也。盖父之于长子。有著代之礼。有三年之服。故长子之于父。固所加隆。虽除丧。犹纯素云耳。非诸子各于私室而行之者也。虽然。朱子既从简便。取其不素不采。而通用黑缯。以为深衣之缘。则恐不必一遵上古之制也。

缁冠制度

编辑

问。缁冠之制。武高寸许。广三寸。袤四寸云。则寸许之武。不合跨顶。四寸之袤。不合戴头。而武之高。不及其广之半。则岂非大可疑者乎。而梁广如袤而长八寸云。则袤非周于梁之外。而梁非施于武之质者耶。

答。缁冠之制。兄既认武为跨顶之物。则寸数之有可疑者。无怪也。本条曰。上为五梁。广如武之袤而长八寸。跨顶前后云。则跨顶者。非梁而何。以糊纸高寸许者。横围于头。而东西各三寸。南北各四寸。丘氏所谓合一尺四寸者。是也。斯非跨顶。明天。又用长八寸者。襞积于上而为五梁。缝皆左向。其广四寸。所谓如武之袤者也。弯其中。跨顶前后。下著于武云云。既识其跨顶者梁。而围头者武。则兄所疑自尔涣然矣。

大带之制

编辑

问。大带。吉服所着。而自天子皆白其质者。何哉。大带之制。贵贱有别矣。而家礼之汎言无别者。独何意耶。大带之制。今未能行焉。则亦可以韦带,绦带。代而用之耶。

答。大带之白。天子以下同。而异其缘饰以别之。如天子以朱为里。从要后至绅。皆缘之。诸侯以下。各有等差。惟士缘其绅而已。谬见以为家礼之带。恐非天子以下通用之带也。革带。以家礼观之。似是无论官之有无而通用者。今以为礼服之带。似无妨也。

盛服之制

编辑

问。缁冠,深衣,大带,黑履之制。皆载家礼。而至于盛服之制。未有明文。则当以礼经为正矣。而成俊蒙昧。不曾承教于是矣。面墙之问。曷胜云喩。伏乞矜而详诲。如何。

答。家礼盛服之文。备载于正,至,朔,望条下。而今曰无明文者。其将舍此宋时之服。而求诸三代上耶。三代之服。宋朝先贤之所不服。而况于今时乎。虽宋时之服。自今求之。未知其制之如何。何由思得制度之仿佛乎。夫深衣。圣人之法服。而自周以来。无由知其制而制之者。至宋司马公。始制而服之。其后吕荣公,朱先生亦服之。然而必闲居时服之。未尝以为朝祭之服。盖忌其异俗也。家礼有有官无官通服深衣以祭之文。若能好古。而必欲服古之服。则服深衣似可。而朱子亦不作盛祭之服。只于晨谒及遭长子丧。入庙致荐时服之。然则恐不必更求礼经所载之盛服而为今之祭服也。郑先生尝问于退溪李先生曰。晦斋先生奉先杂仪。凡时祭盛服。无官者。用黑团领。鄙意则盛服无如黑团领。若红团领。岂是盛服。古人不以为䙝服。答曰。恐然。先师之见如此。兄其量之。

妇人服制

编辑

问。妇人之服。可详闻耶。祠堂章云。大衣长裙。斩衰条云。大袖长裙。大衣与大袖之制。亦有别耶。贯子背子之制及女子众妾之服。亦各有别之义。幷须示之。假髻云者。何以谓之假耶。祠堂章只曰假髻。而大祥条冠旒假髻云者。何哉。内执事之服。当从众妾之背子耶。女子在室者之服。既有其制。而男子未冠者之服。独不举论者。何欤。

答。所谓大袖长裙。无他可据。唯丘氏以为大袖如今妇人短衫而宽大。其长至膝。袖长二尺二寸。长裙用布六幅。裁如深衣之裳之法。联以为裙。其长拖地云。丘氏以中原人。闻见该博。应有的见矣。此服必是宋时妇人之服。而吉凶皆用之。但凶服则用生麻。缝有内外。缉不缉等节有异耳。妇人之服之如古制。或近骇俗。若丧服。则吾东人男子则从古制。而妇人则否。今好礼之家。制而用之。因成礼俗。似无害理。贯子之贯。当作冠。疑是妇人之冠也。背子。丘氏引古书。以为其制袖短于衫。长与身齐。即所谓长衫云。五礼仪则曰。如今蒙头衣。槩而言之。则长衫也。众妾之服。既不敢同于嫡妇。则女子在室者。亦嫡女子也。恐亦有别。而若其女子之所以异于成人妇人者。无乃妇女之服。有长幼之不同者耶。大衣,假髻,冠旒等。俱所未谙。每欲质诸识者。而兄亦如此。也没奈何。内执事。若今嫡室妇女。则何可与众妾同其服耶。男子未冠者之服。亦必有异于丈夫。而未见其制。惟于冠礼章。将冠者。双紒,四䙆衫,勒帛,彩履。在房中南向云。而丘氏以为当时童子之服。然亦未知其制之如何耳。郑先生问于李先生曰。中原妇人有冠服。而独东方未免被发之习。中原之制。虽未可遵。欲使妇人着长衣。带大带。何如。答曰。恐非一介士人所当刱立其制云。

主客坐次

编辑

答玄俯问。西本客位。则主东而客西者。礼意然也。盖古之客位在西。而妄意以为家礼婿妇同牢时。婿东妇西。又今之官员坐次亦然。故如此问于沙溪。则答曰。不然。而主东客西。古今无异云矣。

吊丧日饮酒食肉之非

编辑

答郑渊问。行吊之日。不饮酒。不食肉。乃礼经之文也。吊之前后皆然。而今人或因事而吊者。恐难一一从礼。虽本为吊丧而往者。既吊后。无不食肉者。俗弊何可救耶。

兄弟

编辑

赵惟颜问。兄弟之间。如何。斯可谓之友矣。

答。兄弟友爱之道。稽诸圣贤至训。皆可服膺利行。而惟吾夫子所谓怡怡二字。最为深切。必须不失怡怡之道。然后可谓友爱矣。古今人兄弟不相友爱者。多缘兄不爱其弟。故弟亦不敬其兄。弟不敬其兄。故兄亦不爱其弟。故横渠先生引诗所谓无相犹之语。以垂训后世。仆每读至此。不觉击节钦叹曰。友爱之要道。在此而已。又颜氏家训曰。各妻其妻。各子其子。虽有笃厚之人。不能不少衰。惟友悌深至。不为傍人之所移者。免夫。又康节先生诗曰。丈夫休听室人唆。玆二说。亦和兄弟之格言也。

夫妇

编辑

问。夫妇之道。如何。斯可谓之别耶。

答。夫妇有别云者。非但别其居处。别字有分别是非之义。凡人之为夫妇者。徒事溺情。而不识和而毅。柔而正之道理。故既当别其居处。又当分别是非。各尽其道。斯乃有别之义耶。

乡党序齿

编辑

问。乡党莫如齿云。则有爵者于乡党。亦以齿乎。此间有武堂上者。坐于异姓三从兄之上。未知何如。

答。乡党莫如齿。孟子此说。万古不易之至训。不若是则长幼之伦乱矣。岂有乱伦而可以为人者哉。凡长于我者。皆当坐于上。况同高祖兄弟乎。恐不当序之以爵也。今国学上舍生。以榜之新旧为坐次。识者以为非学校明伦之意云。

斋戒

编辑

答。斋戒日。客至不出见。礼也。朱子虽于从祖之忌。亦不见客。寒冈先生于斋戒日。作牌悬于门外。客见牌而去。又仆尝谒寒冈先生。适当先生考忌。先生曰。君则常所往来人。故与之相接。由是观之。斋戒日接宾客。非礼明矣。但世俗之所不行。吾独行之。使来寻之客。至于虚枉。则恐其认为越雪。招人谤议。故每欲从礼。而迟疑未果耳。○斋有三日一日之不同者。退溪先生以为时祭。上古所制之大祭祀。故斋三日。忌,墓等祭。乃后世所制。而不至于时祭之重。故斋一日云。

墓表

编辑

问。于先祖墓。曾无仪物。则于考妣墓。未可独备耶。若以为未备于先祖而备于考妣。情涉未安。则后世贫穷子孙。诿之未备于先世。而每阙其考妣之仪物耶。

答。仪物不备于先世。则施于考妣。果为未安。故世或有推及祖墓者。此意固善。而难使财力不连之人皆如之。奈何。大抵此事。若以阙于先祖为未安。而不敢施于子孙。则后孙世世皆无墓表矣。如何如何。谬意恐当有斟酌底道理。

家庙向方

编辑

问。家庙之立于正寝之东者。为其东为人道所尊也。若正寝之东。卑狭倾侧。势不可立庙。则未可立于正寝之后耶。

答。家庙之立于正寝东。仆亦尝谓人道所尊。而家礼则皆以为东乃受生气之方也。人子不忍鬼其亲。故云然耳。东若不便。则随其地势之便而立之。恐不害理。但世人惑于术家邪说。以立于家之直北。为不利于子孙云。此非儒家正论。而俗弊已痼。可叹可叹。

文庙向方

编辑

答。文庙之立于某方。未见礼文。然以理推之。圣殿在上。斋堂在下。正合尊崇之礼。则后为上。前为下。公何致疑于堂后耶。今之国学。则圣殿在下。明伦堂在上。儒生及科试考官。坐于明伦堂。俯临圣殿。甚涉未安。当其刱建时。必经识者眼目。而其颠错如此。其他京外学制。不中礼义处颇多。皆所未晓。

居母丧。为父躬自渔猎。

编辑

答。母忧中。躬渔猎以养其父者。泛论其迹。则虽若可怪。而其人平日事亲之道。在人耳目者。不可诬焉。虽在母丧之中。父既八十。奉侍之日短矣。家极贫乏。供馔之计穷矣。如是而固守丧道。不顾其养。岁月不待。风树悲凉。则终天蓼莪之恸。果有纪极耶。此所以都忘凶服之在身。敢为惊众骇俗之事。自非有实见得大勇猛。其何能与于此耶。义之所在。礼或有变。观过知仁。圣人所训。恐不可以寻常所见。轻訾笃孝之人也。世之无故有力而恝然于养亲者。见此。能无面骍耶。

因地名作书院

编辑

问。弊乡有云谷地名。寒冈先生作是邑时。刱设书斋于是地。使有志之士。论学于斯。厥后。遗风馀馥。犹有存者。手书劝奖之文。炳炳如昨。于是。乡之多士。拟立朱子庙于斯谷。以寒冈配焉。未知此议如何。

答。贵乡欲因地名云谷。尊祀朱夫子。配以寒冈先生。此事如不至落莫。则岂非儒家好举措耶。朱子任南康日。地有卧龙之号。乃建诸葛武侯祠。近世。江陵之丘山。祀孔子。星州之伊川,云谷。祀程朱。合而扁之曰川谷。夫因地名立祠。虽近于好事。而尊贤尚德之意。实所可取。何必乡贤然后可立庙耶。朱子于沧洲书院。祀孔孟以下群圣贤。近代。栗谷奉朱子,静庵,退溪于海阳书院。此则既非其乡。又非有地名之相类。而先正所为如此。而今人或有讥议者。何足道哉。

心性情志气思虑

编辑

问。心性情道德。本一物而异其名乎。抑异物而各分其名乎。身如一屋子。心如一主人。以虚灵为体。以知觉为用。理依乎气。气根于理。合而为性。而寓于心。以具众理为体。以应万事为用。事之循理者为道。道之心得者为德耶。心一也。而或谓之道。或谓之人者。何耶。性一也。而有本然之性。有气质之性者。何耶。情一也。而或曰四。或曰七者。何耶。德之分于心性。何耶。心本不昧而有时而昏。何耶。性具众理而明未息者。何耶。情本善矣而反为恶者。何耶。志者。心之所之。而为气之帅。气者。理之所依。而为志之卒徒。何耶。意者。心之发乎。情之发乎。思者。志之发乎。意之发乎。性情道德。皆理而依乎气乎。气一也。而有清有浊。何耶。古人以人乘马出入。譬理依气而行。何耶。凡人欲穷理行善。以求复性。自何而始。至何而止耶。圣学为十分。何耶。人得天地之正气。为万物之灵。而或圣或狂。或贤或愚。万殊不同。何耶。古人亦有鲁钝如惟颜。而晩悟能成者乎。立志不固。重以贫苦。心事相违。学路茅塞。面墙之叹。曷有其极。兹敢录呈所疑。伏乞先生。哀我无知。特垂批诲。何如。

答。尝闻。奇高峯见当世学问之士。有与人论学误处曰。平生不肯细心读书。只好臆料悬想。而及其被人来问。则不敢答以不知。乃以所料想者为话头。以瞒人而自瞒。此何气像。此何道理。可厌可畏。以上高峯说今仆之所见。万不及于高峯所指之人。而敢于谬询诸说。率尔而对。其何能免得瞒人而自瞒之讥耶。但仆之于公。则非彼之比。不过两相切磋。冀其相长之益。故不敢强为之辞焉。

心性情道德五者。分而言之。则号名各异。而合而言之。则实相包括。盖天之所命为性。性之所发为情。心则统性情者也。何者。性之中有仁义礼智。而仁为心之德。义为心之制。礼为心之节文。智为心之分别。四性皆在于心之涵养中。则是心统性也。发于仁而为恻隐。发于义而为羞恶。发于礼而为辞让。发于智而为是非者。情也。而四情亦在于心之节制中。则是心统情也。先儒云。性情二字。皆从心。所以明夫统之之意也。至于道德云者。实不在仁义礼智之外。得仁义礼智者为德。行仁义礼智者为道。故朱夫子释之曰。道者。日用事物当行之路。德者。行道而有得于心也。五者之揭名虽殊。而实相包括者。此其大略耳。

心是一身主宰。则身以况屋子。心以况主人者。可谓善形容矣。凡放心而不收者。岂非无主之屋耶。

虚灵知觉。分为一心之体用者。勿斋之说。已详于中庸序文之注脚。何事于讲劘。

所谕理依乎气以下。至应万事为用等说。以我所见。则似当曰理依乎气。气根于理。合以为性。性发为情。心以统之。以具众理应万事。而具众理者为体。应万事者为用耳。

心焉而有曰道曰人之不同者。亦载中庸序文。似不当更烦磨琢。然公所疑者。无乃以为心当为一。而今乃有二云耶。是不然。饥食渴饮者人心。而上智之所不能无也。恻隐羞恶者道心。而下愚之所不能无也。是以。惟君子。为能致察于危微。从事于精一。以至于道心为主。人心听命底地位矣。此说备见于中庸序及真西山心经赞中。并取而玩绎。幸甚。

性之有本然有气质者。先儒论之审矣。公岂不曾见耶。凡人见赤子入井。便有援之之心。是仁之心。非原于本然性耶。凡人阴为不善。畏人之知。见人恶行。于心唾鄙。是义之心。非原于本然性耶。至于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亦皆凡人之所固有。则性之有本然者。可见矣。凡人禀气有清浊粹驳。昏明强弱之不齐。则气质之各有所禀。而异于本然者。可知矣。是故。朱夫子有言曰。人性虽无不善。而气质有不同。故闻道有早暮。行道有难易。然能自强不息。则其至一也。朱子此说。见于中庸二十章内或生而知之云云之下。又其下附注陈北溪说。最为详尽。试展读玩味。则性之有本然有气质也昭昭。而后学用功入道之路脉。亦可见矣。

情之有四有七者。先贤亦不能无疑。至于论辨往复。积成书卷。如愚固陋。何敢窥测。第以浅见言之。四情则发于天性。纯乎一理而无不善。七情虽自性中来。兼乎形气而有善有恶。此所以以类相从而各揭其名。或四或七者也。然此乃学问精微处。不敢以为必如是也。德之分于心性。已略具于前款。虚灵不昧者心也。而有时而昏者。不过为物欲之所蔽耳。是故。圣人有克己复礼之训。存养省察之功焉。

性者。人之所受于天者。则是天之明命赋于人。而人之所得乎天之明德。在其中矣。人能顾𬤊乎明命。而明其朋德。则众理森然。自作一太极耳。明何尝息耶。天性所发之情。初无不善。是孟子所谓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者也。而拘之以气禀。害之以物欲。则几何其不陷于恶耶。是故。君子之所贵者。在于变化气质。笃志学问而已。志者。心之所之之谓也。气虽理之所依而行者。而实乃形而下之器也。凡有形者。皆是气也。耳目口鼻四肢之所欲。莫不由是而出焉。则是虽人人所不能无。而不至于不善。然不以所谓志者为将帅而统领之。则耳目口鼻四肢之所欲。将至于不安分义。而终归于放过无厌之域矣。此气之所以为卒徒而听命于志者也。盖气者。有形之谓也。百体皆形而气在其中。不有是气。理何所依而行耶。如视听言动。皆气也。无是四者。则克己复礼之功。何所依而成之耶。理之所以依气而行者。此类之谓也。性赋于天。情发于性。率性为道。得道为德。而性之所受之天。即理而已矣。则性情道德。果在于气之外耶。微气。理无所着。则比诸人之乘马出入。岂不信哉。朱夫子论理气数段。最为明备。故录奉于左。并希下领。朱子曰。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又曰。人之所以为人者。其理则天地之理。其气则天地之气。理无迹不可见。故于气观之。又曰。理未尝离乎气。然理。形而上者也。气。形而下者也。自形而上下言之。岂无先后。理无形气。粗有查滓。以上朱子说气之有清浊。天地之常理也。自阴阳言之。阳清而阴浊。自人所禀者而言之。禀气之粹者为清。禀气之驳者为浊。凡天地间人物。无不如是。故从古以来。不能无君子小人焉。

意者心之所发一句。本出于大学章句。更何疑其为情之所发乎。思者。思虑之谓也。尝见退溪先生之言曰。人本会理气而为心。理为主而率其气。则心静而无思虑。理不能为主。而为气所胜。则邪思妄念。交至叠臻。以上退溪说然则理气之相胜。而思之正不正系焉。若指其思之所发处。则亦不外于心矣。但与心之所发之意字有间焉。盖思者。是非未定而虑之者也。意者。是非既定而发之者耶。妄料如是。毋惮更示。

穷理为善。以求复性之终始。未易言也。然无甚高远。如大学之格致诚正。中庸之明善诚身。乃是入道第一路脉。而其它圣贤千言万语。皆欲使人为善而无一毫非僻之事者也。一一会诸心而体之身。常有舜何人予何人底志气。则其至于成功。恐亦无难矣。凡事皆以十分为成数。而人有恒言曰。三分之一。十分之一。则谓学问为十分者。无乃自始至终之谓耶。人之有圣狂贤愚。亶在乎学不学如何耳。孔子曰。四十五十而无闻焉。其终也已。未闻三十而有晩悟难成之叹者也。卫武公九十。作诗悔过。卒以成德至善。见称于淇澳之诗。如公则车轻御良马。力优而识其路者也。吴草庐所谓万里行方由足下者。正在于公之力行中耳。○呻吟内。仰复诸条。不惟言不中理。文义亦多艰涉。切勿挂人眼目。以惹起嚣哗。是所望也。若于公意有所听冰者。则毋惮更示。以发昏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