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 东史纲目
第五
作者:安鼎福
1760年
第六

起丙午新罗惠恭王二年尽乙未新罗敬顺王九年凡百七十年

丙午惠恭王二年春正月。两日幷出。○二月。康州地陷。

地陷成池。纵横五十馀尺。水色青黑。忽有鲤鱼五六。相继而渐大。渊亦随大。

丁未三年夏六月。地震。○秋七月。遣使请册于唐。

王幼冲当国。太后临朝。宰相争权相攻。朝廷大乱。无暇朝聘之礼。至是。始遣伊飡金隐居。入唐贡方物。仍请加册命。帝御紫宸殿。宴见。通考参补。

有三星陨于宫庭。

三星相击。其光如火迸散。又天狗坠东楼。头如瓮。尾三尺许。光如烈火。

九月。金浦县。禾实成米。

戊申四年春。彗星见东北。○唐遣使吊祭。册王及太后金氏。

遣仓部郞中归崇敬。册王为开府仪同三司新罗王。兼策王母金氏为大妃。上国之册王大妃。始此。

夏五月。大赦。

以灾异数见也。

六月。有星陨于黄龙寺南。○地震。○虎入宫中。○秋七月。一吉飡大恭等叛。围王宫。讨平之。夷九族。

时朝廷昏乱。灾异屡臻。大恭与弟阿飡大廉等。围王宫三十三日。王都及五道州郡幷九十六角干相战。杀大恭。输其家资宝帛于王宫。乱弥三朔乃息。诛杀无筭。

九月。遣使入朝于唐。○冬十月。以神猷为上大等。金隐居为侍中。

己酉五年春三月。燕群臣于临海殿。○夏五月。蝗旱。○命群臣。各举所知。○冬无雪。

庚戌六年春正月。王幸西原京。夏四月。还宫。○五月。彗星出五车北。

六十日而灭。

虎入执事省。○秋八月。大阿飡金融。谋反伏诛。○冬十一月。京师地震。○金隐居免。以正门为侍中。○铸奉德寺钟。

初。景德王为圣德王铸巨钟。未就而卒。至是钟成。铜重十二万斤。声闻百馀里。令朝散大夫前太子司议郞翰林郞金弼奚。作钟铭。赞圣德王之功曰。举忠良而抚俗。崇礼乐以观风。野务本农。市无滥物。时嫌金玉。世尚文才。几四十年临邦勤政。一无干戈惊扰百姓。所以四方邻国。万里归宾。虽齐晋替霸。岂可幷轮而言。

辛亥七年。

壬子八年。

癸丑九年夏六月。遣使入朝于唐。

时。连岁遣使朝唐。恩遇甚隆。是年。遣使贺正。献金银牛黄鱼牙䌷朝霞等物。至是。又遣。帝引见于延英殿。又其敕有曰。在九州之外。可比诸侯。于万国之中。乃为君子。通考参补。

甲寅十年秋九月。以金良相为上大等。

乙卯十一年春三月。以金顺为侍中。○夏六月。伊飡金隐居。谋反伏诛。○秋八月。伊飡金廉相及侍中正门等。谋反伏诛。

丙辰十二年春正月。令百官并复旧号。○二月。王视学。○始立五庙。

初。新罗宗庙之制未详。南解王立始祖庙。自是。嗣君必先谒庙。炤智王复立神宫。嗣君必亲祀。至是。始以味邹王。为金姓始祖。大宗文武。平丽济有大功德。为不毁之宗。幷祖祢为五庙。一年六祭。正月二日五日。五月五日。七月上旬。八月十五日。十二月寅日。

丁巳十三年春三月。京都地震。夏四月。又震。

上大等良相。上䟽极论时政。

赐孝子圣觉租三百硕。

圣觉。菁州人。养母至孝。母病割股。

冬十月。以金周亢为侍中。

戊午十四年。

己未十五年春三月。京都地震。

坏民居。死者百馀人。

设百座法会。○遣金岩。聘日本。

岩。允中之庶孙。性聡敏。好方术。少以伊飡。入唐宿卫。就师学阴阳家术。自述遁甲立成法。示其师。师曰。不图明达至此。自是。不敢以弟子待之。及还。为司天大博士。历守良康汉三州。复镇𬇙江。所至尽心抚字。三务之馀。教以六阵兵法。人皆便之。尝有蝗虫入界蔽野。岩至诚祷之。忽风雨作。蝗尽毙。至是。聘日本。其王知其贤。欲留之。会唐信使高鹤林来。相见甚欢。以岩为大国所知。遣还。

夏四月。遣官。祭金庾信墓。

旋风忽自庾信墓起。至始祖陵。尘雾暝暗。闻其中若有哭泣悲叹之声。王闻之惧。遣大臣金敬信。致祭谢过。

庚申十六年宣德王元年春正月。黄雾四塞。○二月。雨土。○夏四月。伊飡金志贞。作乱围王宫。上大等金良相。讨诛之。遂弑王纂立。

王幼少嗣位。母后临朝。及壮。淫于声色。常作妇女之戯。好佩锦囊。与道流为谑。巡游无度。纲纪紊乱。灾异屡见。畔逆相继。人心反侧。志贞因聚众作乱。围王宫。良相与伊飡敬信。举兵诛之。王及后妃。为乱兵所害。谥曰惠恭王。在位十六年。元妃新宝王后。伊飡维城之女。次妃。伊飡金璋之女。史失入宫年月。良相。奈勿王十世孙。父海飡孝芳。母金氏四炤夫人。圣德王之女也。遂立为王。是为宣德王。

葬惠恭王。葬地史阙。○追尊孝芳。为开圣王。母金氏为贞懿太后。○立妃金氏。

妃。即具足夫人。角干良品之女也。一云义恭阿飡之女。

以敬信为上大等。义恭为侍中。

辛酉宣德王二年春二月。亲祀神宫。

宗庙之制。虽以金氏为始祖。而神宫之祭。一遵旧仪不废。嗣君世世行之。

秋七月。遣使安抚𬇙南州郡。

壬戌三年春闰正月。遣使入朝于唐。

自天宝以后。中国多故。本国之朝聘纳诚稍踈。而唐之恩礼亦衰矣。

二月。王幸汉州。移汉山民户于𬇙江镇。○置大谷城头上位。

头上之名始此。置大监。位视太守。弟监视县令。

癸亥四年春正月。置大谷镇。

以阿飡体信为军主。

立社稷坛。修祀典。

坛堂之高下。壝门之内外。位次之尊卑。陈设登降之节。尊爵笾豆牲牢册祝之礼。史无所传。而其祀典。分大中小祀。有八蜡先农中农后农风伯雨师灵星三山五岳四镇四海四渎诸名山大川。而不及天地。盖不敢僭天子之礼也。又有四城门祭,部庭祭,四川上祭,日月五星祭,四大道祭,压兵祭,辟气祭。或因别祭。或因水旱而行。金氏曰。检诸礼典。只祭先农。无中农后农。

按。三国史祭祀志。十二月寅日。新城北门祭八蜡。豊年大牢。㐫年小牢。立春后亥日。明活城南熊杀谷祭先农。立夏后亥日。新城北门祭中农。立秋后亥日。蒜园祭后农。立春后丑日。犬首谷门祭风伯。立夏后申日。卓渚祭雨师。立秋后辰日。本彼村祭灵星。三山五岳已下名山大川。分为大中小祀。大祀三山。一奈历山。在习比部。今庆州。二骨火山。在切也火郡。今永川。三穴礼山。在大城郡。今清道。中祀五岳。东吐含山。在大城郡。南地理山。在菁州。今晋州。西鸡龙山。在熊川州。今公州。北太伯山。在奈己郡。今荣川。中父岳。一云公山。在押督郡。今庆山。四镇。东温沫懃。在牙谷停。今未详。南海耻也里。在推火郡。今密阳。西加耶押岳。在马尸山郡。今德山。北熊谷岳。在比烈忽郡。今安边。四海。东阿等边。在退火郡。今兴海。南兄边。在居漆山郡。今东莱。西末陵边。在屎山郡。今临陂。北非礼山。在悉直郡。今三陟。四渎。东吐只河。一云斩浦。在退火郡。南黄山河。在歃良州。今梁山。西熊川河。北汉山河。俗离岳在三年山郡。今报恩。推心在大加耶郡。今高灵。上助音居西在西林郡。今舒川。乌西岳在结己郡。今结城。北兄山在大城郡。清海镇在助音岛。今莞岛。小祀。霜岳在高城郡。今同。雪岳在边城郡。今杆城。花岳在斤平郡。今加平。钳岳在七重城。今积城。负儿岳在北汉山州。今京城。月奈岳在月奈郡。今灵岩。武珍岳在武珍州。今光州。西多山在难知可县。今镇安。月兄山在沙热伊县。今清风。道西城在万弩郡。今镇川。冬老岳在丹川县。今茂朱。竹旨在及伐山郡。今顺兴。熊只在熊只县。今熊川。发岳在于珍也郡。今蔚珍。于火在于火县。今庆州。三岐在大城郡。卉黄在牟梁。高墟在沙梁。嘉阿岳在三年山郡。波只谷原岳在阿支县。今未详。非药岳在退火郡。加林城在加林县。今林川。加良岳在菁州。西述在牟梁。

甲子五年夏四月。王欲逊位。既而止。

王得国不正。内怀惭德。欲行禅让。群臣三上表谏。乃止。

乙丑六年元圣王元年春正月。唐遣使册王。

帝遣户部郞中盖埙。持节册王。为检校大尉鸡林州刺史宁海军使新罗王。

王薨。遗诏烧柩。散骨东海。

在位六年。诏略曰。寡人本惟菲薄。无心大宝。难逃推戴。作其即位。居位以来。年不顺成。民用穷困。常欲禅让。退居于外。群官百辟。诚止未果。今遘疾疹。死复何恨。死后依制烧火。散骨东海。谥曰宣德。按。自古乱贼。躬蹈纂逆。而犹畏当时之公议。惧后世之是非。则又能文餙其言。以晦其迹。欲使人莫得而究焉。昔曹操让还三县之令。示己本无当世之志。而出非得已。及其临死。分香卖履之教。示己本无大志。不过眷恋富贵之意。其厌然之态。将谁欺乎。当惠恭失德叛臣作乱之时。宣德位居上相。不能弭难于未然。又不能择其宗属之贤者而立之。顾乃因乱。汲汲于大位。而即位之后。或恐人言。则阳欲逊位。临没遗教。又以无心大宝为言。其奸慝之情。过于阿瞒矣。末乃烧火。散骨东海。抑天诱其衷。自刑其身。以受弑逆之报欤。

金敬信自立为王。侍中金周元。奔溟州。

宣德王立。敬信预谋。以功为上大等。宣德薨无子。群臣奉贞懿大后之教。欲立周元。周元。太宗五世孙也。第在京北二十里。会大雨。阏川涨不得渡。敬信劫众自立。先入宫称制。是为元圣王。奈勿王十一世孙。父一吉飡孝让。母朴氏继乌夫人。妃淑贞夫人。神述角干之女。周元惧祸。退居溟州。遂不朝请。○初。王梦脱幞头。着素笠。把十二弦琴。入于天官寺井中。觉而使人占之。曰脱幞头者。失职之兆。把琴者。着枷之兆。入井者。入狱之兆。王闻之甚恶。杜门不出。阿飡馀三。闻之。固请得见。解之曰。脱幞头者。人无居上也。着素笠者。冕旒之兆也。把十二弦琴者。十二孙传世之兆也。入天官井。入宫禁之瑞也。若登大位。幸不相忘。王及即位。馀三已卒。召爵其子。

二月。追王四代。跻祖祢于五庙。毁圣德开圣庙。

追封高祖大阿飡法宣。为玄圣大王。曾祖伊飡义宽。为神英大王。祖伊飡魏文。为兴平大王。考一吉飡孝让。为明德大王。母朴氏为昭文太后。毁圣德开圣二庙。以始祖太宗文武及兴平明德王。为五庙。

立子仁谦。为太子。○以忠廉为上大等。悌恭为侍中。寻免。以世强为侍中。○废宣德王妃金氏。

王既即位。出宣德王妃具足夫人于外宫。赐租三万四千石。

改揔管为都督。

新罗外官之制。都督为各州长官。凡九人。其佐有州助或云州辅长史或云司马各一人。各京有仕臣。其佐有仕大舍。或云少尹。各一人。郡太守百十五人。小守或云制守八十五人。县令二百十人。又有外司正。各村村徒典。以相管摄。王都置典京府。掌六部。六部各置少监典等官。

丙寅元圣王二年夏四月。遣使入朝于唐。

遣金元全。入唐贡方物。帝下诏曰。卿俗敦信义。志秉贞纯。皆禀儒风。礼法兴行。虽溟渤遐广。忠效益著。遂赐王及妃器服锦彩。大宰相一人次宰相二人已下。并存问。

秋九月。京都饥。赈之。

是岁四月。国东雨雹。桑麦皆损。七月旱。年谷不登。京都大饥。自秋至冬。前后赈谷。凡六万六千馀石。

冬以武乌。为屈岬县令。今江阴县。

大舍武乌。献兵法十五卷,花钤图二卷。故有是命。二书今皆不传。

初置僧官。

初真兴之世。有国统大书省等号。始以僧惠亮安藏等。为之。至是。复置政官。简僧有才行者。充之。又外官有州统九人,郡统十八人。

封金周元。为溟州郡王。

周元地逼事疑。久居溟州不还。遂割溟州翼岭今襄阳三陟蔚珍斤乙于今平海等郡。为食邑。子孙世袭焉。舆地胜览补。

丁卯三年春二月。京都地震。○秋七月。蝗。○八月辛巳朔。日食。

戊辰四年春。初立读书出身科。

初神文王。虽立国学。而未有科试之法。后置博士助教。教授生徒而已。至是。始定读书三品以出身。读春秋左氏传若礼记若文选。而能通其义。兼明论语孝经者为上。读曲礼论语孝经者为中。读曲礼孝经者为下。若博通五经三史诸子百家书者。超擢用之。前此。秪以弓箭选人。自此。用人之法。一以文籍出身为贵。

秋。国西旱蝗盗起。遣使安抚。

己巳五年春正月甲辰朔。日食。○秋九月。以子玉为杨根县小守。

执事史毛肖駮言。子玉不以文籍出身。不可委分忧之职。侍中议云。虽不以文籍出身。曾入唐为学士。亦可用也。王从之。金氏曰。惟学焉然后闻道。惟闻道然后灼知事之本末。故学而后仕者。其于事也。先本而末自正。但区区弊精神于技末。或掊敛以为利。或苛察以相高。虽欲利国安民。而反害之。是故学记之言。终于务本。而书亦言不学墙面𦲷事惟烦。则毛肖之一言。可为万世之模范焉。

遣王孙俊邕。入朝于唐。

庚午六年春正月。以宗基为侍中。○增筑碧骨堤。

发全州等七州人。筑之。

三月。遣使聘北国。

北国。即渤海也。大氏兴于辽地。进倂高句丽北地。与新罗壤界相接。而交聘之节。史无所传。至是遣一吉飡伯鱼。聘之。

夏四月。太白辰星。聚于东井。○遣王孙彦昇。入朝于唐。

辛未七年春正月。太子仁谦卒。

谥惠忠。

伊飡悌恭。谋反伏诛。

冬十一月。京都地震。○宗基免。以俊邕为侍中。

壬申八年秋七月。遣使贡女于唐。

女名金井兰。国色身香。

八月。立子义英。为太子。○忠廉卒。以世强为上大等。○俊邕免。以崇斌为侍中。○冬十一月壬子朔。日食。○以俊邕为兵部令。

癸酉九年。

甲戌十年春二月。地震。○太子义英卒。

谥宪平。

崇斌免。以彦昇为侍中。

初。彦昇为大阿飡。悌恭之叛。以功为匝飡。至是。为侍中。未几。以伊飡为宰相。

起望思楼于宫西。

王连丧太子。悲慕不已。起楼于宫西。名曰望思楼。

乙亥十一年春正月。立长孙俊邕。为太子。

俊邕。太子仁谦之子也。尝奉使入唐宿卫。历官宰相。至是册立为太子。

是岁。唐册渤海王嵩璘。

初渤海王钦茂。大历中二十五来。以日本舞女十一献唐。贞元时。东南徙东京。及卒。谥文王。子宏临早死。族弟元义立一岁。猜虐。国人杀之。立宏临之子华屿。复还上京。改年中兴。及卒。谥成王。复立钦茂子嵩璘。改元正历。唐诏授右骁卫大将军。册为忽汗州都督渤海王。通考补。

丙子十二年春。京都饥疫。○夏四月。以彦昇为兵部令。智原为侍中。

丁丑十三年秋九月。国东蝗。○大水。

时旱荒饥馑。殆无虚岁。非时霜雹雨水山崩之类。不可胜书。

智原免。以金三朝为侍中。

戊寅十四年春三月。望德寺二塔相击。○冬十二月。王薨。太子俊邕即位。

王在位十四年。谥曰元圣。太子立。是为昭圣王。○元圣王时。有金生者。微不知世系。自幼能书。不攻他艺。好佛隐居不仕。年逾八十。犹操笔不休。隶书行草皆入神。学者传宝之。晩修头陁行。创寺以居之。寺在今忠州北津崖。金氏曰。宋崇宁中。学士洪瓘使宋。以金生行草。示待诏杨球李革等。二人骇曰。不图今日得见王右军手书。瓘曰。此乃新罗人金生所书也。二人不信曰。天下除右军。焉有妙笔如此哉。按。昌林寺古基。在今庆州金鳌山麓。有古碑。元学士赵孟𫖯跋云。此唐新罗僧金生所书。字画深有典刑。虽唐人名刻。无以过之。古语云。何地不生才。信然。

烧元圣王柩于奉德寺南。

从遗命也。

己卯昭圣王元年春三月。以菁州居老县。为学士禄邑。○夏五月。追尊父惠忠太子。为王。○秋七月。遣使。献人参于唐。

中国以新罗产参。其方物之贡。必以人参进献。时得人参。长九尺。甚异之。遣使如唐奉献。帝恐见欺。不受。

八月。追尊母金氏圣穆太后。

庚辰二年哀庄王元年春正月。立妃金氏。为王后。

奈勿王十三世孙阿飡叔明之女。是为桂德夫人。

以忠芬为侍中。○夏四月。暴风毁临海化仁二门。○六月。立子清明。为王太子。○王薨。太子清明即位。叔父兵部令彦昇。摄政。

王在位二年薨。谥曰昭圣。太子立。年十三。是为哀庄王。

葬昭圣王。葬地史阙。○唐册使闻王薨。乃还。

帝以元圣王薨。遣司封郞中韦丹。持节吊慰。且册昭圣王。为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大尉新罗王。丹至郓州。闻王薨。乃还。

秋七月。王更名重煕。○八月。以梁悦为豆肹小守。今罗州之会津县及兴阳之豆原县。并百济豆肹县。

悦初以学士入唐宿卫。朱泚之乱。从帝于奉天。有功。帝授右赞善大夫。还之。故王擢用之。

辛巳哀庄王二年春二月。更定五庙。迁太宗文武之室于别庙。

王谒始祖庙。别立太宗文武二庙。以始祖及王高祖明德,曾祖元圣,皇祖惠忠,皇考昭圣大王。为五庙。

金彦昇自为上大等。○秋九月。星陨如雨。○冬十一月。大寒。松竹皆枯。○耽罗遣使来朝。

壬午三年秋七月。地震。○八月。创海印寺。

僧顺应等以为。伽倻山形绝于天下。地德只于海东。真藏修之地。遂创寺。圣穆太后助成之。

癸未四年秋七月。与日本修聘。

新罗虽与日本交聘。而侵冦未已。先是。欲遣大阿飡金均贞。为假王子。质倭和亲。均贞辞之乃止。至是交和。

冬十月。地震。

甲申五年春正月。以秀昇为侍中。○夏五月。日本遣使来聘。

进黄金三百两。自是。聘问不绝。

秋七月。重修临海殿。○兰山县有石自立。县属牛头州。○釜浦水变血。浦在苏火县。今泰安。望德寺二塔相击。

乙酉六年春正月。尊母金氏。为王太后。立妃朴氏。为王后。○唐遣使告哀。册王及王太妃叔氏王妃朴氏。

时。德宗崩。顺宗立。遣兵部郞中元季方。告哀。中国告哀之礼始此。仍册王为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使持节大都督鸡林州诸军事鸡林州刺史兼持节充宁海军使上柱国新罗王。其母叔氏为太妃。妻朴氏为妃。太后。金叔明之女也。新罗后妃。率皆同姓。而嫌于犯礼。告奏上国。多以父名为氏。权氏曰。昔鲁昭公娶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罗之君臣。亦知娶同姓为非礼而讳之。不能谨于始而犯之。是不待贬绝而自著矣。

秋八月。颁公式二十馀条。○冬十一月。地震。

丙戌七年春三月。日本遣使来聘。

引见朝元殿。

禁新创佛寺。

时。佛寺遍于国中。王下教禁新创。唯许修葺。又禁以锦绣为佛事。金银为器用。

王子献忠。自唐还归。

新罗自金仁问以后。入唐宿卫者相继。时献忠还。帝加试秘书监。放还。

丁亥八年春二月。王御崇礼殿。观乐。○秋八月。大雪。

戊子九年春二月。日本遣使来聘。○遣使。请昭圣王册命于唐。

金力奇奉使入唐。上言。贞元十六年。诏册臣故主金俊邕为新罗王。母申氏为大妃。妻叔氏为王妃。册使韦丹至中路。闻王薨却回。其册在中书省。今臣还国。伏请授臣以归。帝从之。仍赐王叔彦昇及其弟仲恭等门戟。令本国准例给之。申氏。金神述之女。避同姓。以父名为姓。按。申氏。即元圣之配。于昭圣王为祖母。

遣使十二道。定郡邑疆界。○秋七月朔。日食。

己丑十年宪德王元年夏六月。西兄山城塩库鸣。○秋七月。大旱。○上大等金彦昇。弑王纂立。王弟体明死之。

初。王幼冲即位。彦昇以叔父之尊。乘时秉权。专摄朝政。遂怀不轨。与其弟伊飡悌邕。将兵入内。作乱弑王。在位十年。王弟体明。侍王不去。幷害之。谥王曰哀庄。彦昇遂立。是为宪德王。昭圣之同母弟也。

葬哀庄王。葬地史阙。○以金崇斌为上大等。○秋八月。遣使告哀于唐。唐遣使吊祭。册彦昇为王及妃贞氏。

遣伊飡金昌南。入唐告哀。辞以病薨。且请承袭。帝遣职方员外郞崔廷。以质子金士信副之。持节吊祭。以彦昇为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持节大都督鸡林州诸军事兼持节充宁海军使上柱国新罗王。册贞氏为妃。赐宰相金斌等三人门戟。妃本姓金氏。元圣王子角干礼英之女。讳称贞氏。

是岁。渤海王嵩璘卒。

谥康王。子元瑜立。改元永德。

庚寅宪德王二年春正月。以亮宗为侍中。○二月。修国内堤防。○冬十月。献金银佛像于唐。

遣王子金宪章入献。言为顺宗祈福。

辛卯三年春正月。亮宗免。以元兴为侍中。○二月。以金䧺元为完山州都督。○夏四月。始御平议殿。听政。

壬辰四年春。以金均贞为侍中。○秋九月。遣使聘北国。

癸巳五年春正月。以伊飡金宪昌。为武珍州都督。

宪昌。周元之子也。

玄德门火。○是岁。渤海王元瑜卒。

谥定王。弟言义立。改元朱雀。

甲午六年春三月。宴群臣于崇礼殿。

王欢甚鼓琴。伊飡忠荣起舞。

夏五月。国西大水。遣使抚问。复一年租调。○秋八月。京都风雾如夜。○以金宪昌为侍中。

乙未七年夏五月。雪。○秋八月己亥朔。日食。○国西大饥盗起。发兵讨平之。

时。年荒民饥。人民流散。抵浙东求食者。百七十人。

有大星出于翼轸。

芒长六许尺。广二寸。

丙申八年春正月。以金宪昌为菁州都督。璋如为侍中。○唐恩县。有石自移百馀步。县今南阳。

丁酉九年春正月。以金忠恭为侍中。○冬。遣使入朝于唐。

王子金张廉。至明州下岸。浙东官发送入京。

是岁饥。

自五月不雨。至七月乃雨。人多饥死。教州郡发仓存恤。

戊戌十年春三月。大雪。○夏六月癸丑朔。日食。○以禄真为执事侍郞。

禄真。一吉飡秀奉之子。年二十三始仕。屡经内外官。所至有声绩。

是岁。唐册渤海王仁秀。

初。渤海王言义卒。谥僖王。弟明忠立。改元太始。一岁卒。谥简王。从兄仁秀立。改元建兴。唐诏授检校司空。册为渤海王。一云。仁秀。祚荣弟。野渤四世孙云。

己亥十一年春正月。赐伊飡宪贞几杖。

国制。大臣年七十致仕。例赐几杖。王之世忠永真元是也。宪贞病不能行。年未七十。亦赐金餙紫檀杖。

二月金崇斌卒。以弟秀宗为上大等。○三月。草冦遍起。命州郡捕之。○秋七月。唐征兵讨李师道。遣将军金䧺元。赴之。

帅甲兵三万。赴之。

庚子十二年。春夏旱冬饥。

民卖子自活。

辛丑十三年夏四月。以金忠恭为上大等。永恭为侍中。○以金宪昌为熊州都督。○秋七月。𬇙江南川二石相战。

壬寅十四年春正月。以弟秀宗。为王太子。

王有一子为僧。名心地。以母弟秀宗为副君。入居月池宫。○时上大等金忠恭。坐政事堂。注拟内外官。请托坌至。忠恭莫能举措。感疾而退。召医诊之。曰病在心脏。须服龙齿汤。遂杜门谢客。执事侍郞禄真请见。门者拒之。禄真曰。下官非不知相公谢客。愿献一言。以开郁悒之怀。不见。不退也。门者三复乃见。禄真曰。伏闻气軆不调。得非早朝晩罢。蒙犯雾露。伤荣卫之和。失肢軆之安乎。曰未也。禄真曰。然则公之病不须砭石。可一言理之。忠恭曰。可得闻乎。禄真曰。彼梓人之作室也。材大者为梁柱。小者为椽榱。偃者植者各安所施。然后大厦成焉。宰相之为政也亦然。才巨者置高位。小者授下品。内则六官百执事。外则方伯郡守。朝无阙位。皆得其人。然后王政成焉。今则不然。徇私而灭公。为人而择官。爱之。虽不才必进。憎之。虽有能必斥。取舍劳其心。是非乱其志。不独害之于国事。为之者亦病矣。若其当官清白。莅事恪恭。杜货贿之门。绝请托之路。黜陟必以幽明。予夺不以爱憎。如是则刑政允穆。国家和平。虽日开公孙之阁。置曹参之酒。与朋友故旧。谈笑自乐。可也。又何必区区于服饵之间。徒自费日废事为哉。忠恭悦。谢医朝王。王曰。谓卿克日服药。何遽来朝。对曰。臣闻禄真之言。同于药石。岂止飮龙齿汤而已哉。因为王诵之。王曰。寡人为君。卿为相。而有人如此。不可使储君不知也。宜往告太子。太子闻之入贺曰。臣闻君明则臣直。此国家之美事。崔氏曰。禄真见主昏臣谄。吐一奇论。可谓救病之药石。忠恭一闻。而心病顿愈。王及储君。皆以为嘉。而终未闻禄真之登庸。君相改过之实。所谓悦而不绎者乎。

三月。熊州都督金宪昌。举兵反。遣张䧺等。讨诛之。

宪昌累典外藩。形势颇张。常㤪其父不得为王。举兵叛。国号长安。建元庆云。胁武全康尚四州都督。国原西原金官仕臣及诸郡县守令。以为己属。康州都督向荣。脱身走推火郡。今密阳。汉山牛头歃良𬇙江北原等。先知宪昌逆谋。以兵自守。完山长史崔䧺助州助官名令忠等。遁还京上变。王授䧺级飡速含郡今咸阳太守。令忠位级飡。遂差员将八人。守王都八面。然后出师。一吉飡张䧺先发。匝飡卫恭。波珍飡悌凌继之。伊飡均贞。匝飡䧺元。大阿飡祐征等。掌三军征之。角干忠恭。匝飡允膺等。守蛟大关。今未详。明基安乐二郞。按。新罗花郞之徒。皆称郞。请从军。各以其徒行。宪昌遣将据要路。张䧺遇贼于道冬岘。今未详。击败之。卫恭悌凌军至。与张䧺合攻三年城。克之。进兵俗离山。在今报恩。击灭之。均贞等。与贼战于星山灭之。诸军共到熊津。与贼大战。斩获不可胜计。宪昌仅以身免。入城固守。诸军围城浃旬。城将陷。宪昌自死。城陷。得尸诛之。戮其宗党二百三十九人。先是。菁州太守厅事南池。有异鸟。长三尺。色黑。喙长一尺五寸。目如人。嗉如受五升许器。三日而死。时谓宪昌败亡之兆。

以禄真为大阿飡。辞不受。

从战有功也。

复屈自郡七年。

宪昌之乱。州郡多观望。屈自郡今昌原府终不污于贼。故复七年。

𬇙江山木。一夜暴长。

𬇙江山谷间。有颠木生蘖。一夜高十三尺。围四尺。

冬。遣使朝唐。

癸卯十五年春正月。雨虫于西原。

时天灾物怪草木之妖。无岁无之。不可悉书。西原京有虫从天而堕。有白黑赤三种。冒雪能行。见阳而止。

夏四月。流星犯天市帝座。

分而为三。声如击鼓而灭。

秋七月。雪。

甲辰十六年。

乙巳十七年春正月。金梵文据平壤。北汉山州都督聦明。擒杀之。

梵文。宪昌之子也。宪昌之败。奔于高达山在今谷山郡东五十五里贼寿神。至是。与寿神等百馀人谋反。立都于平壤。金氏曰。今杨州也。太祖文有高丽旧壤平壤名山之句。攻北汉山州。都督聦明。擒杀之。

夏五月。遣学生。入学于唐。

王遣金昕。入唐朝贡。并遣金允夫金立之朴亮之等十二人。请留宿卫入学。鸿胪寺给资粮。先在太学生崔利贞,金叔贞,朴季业等放还。从之。昕字泰。周元曾孙。幼聦悟。好学问。器宇沉深。王遣使难其人。昕被荐入唐。帝授金紫光禄大夫试太常卿而还。王以不辱命。特授南原太守。

丙午十八年兴德王元年秋七月。筑长城于𬇙江。

新罗以𬇙江为北边。常为防御之策。至是。又筑𬇙江长城三百里。命牛岑太守白永。征汉北州一万人。役之。

冬十月。王薨。太子秀宗即位。

王薨。在位十八年。谥曰宪德。太子即位。是为兴德王。后改名景徽。

葬王于泉林寺北。在今庆州府东泉林里。

十二月。夫人金氏薨。谥曰定穆王后。

王在东宫时。聘角干金忠恭之女贞娇为妃。是为章和夫人。及即位。逾月而卒。追封为定穆王后。王悲思不已。群臣请纳妃。王曰。鸟失其偶。尚自知悲。况失良匹。何忍无情。遂不从。亦不亲近女侍。左右使令。惟䆠竖而已。

丁未兴德王二年春正月。唐遣使吊祭。册嗣王及王大妃朴氏妃朴氏。

帝闻王薨。遣左谕德源寂。持节吊祭。册立嗣王。官爵如故。母朴氏为大妃。妻朴氏为妃。按史。昭圣宪德二王。皆太子仁谦之子。而同母兄弟也。此云母朴氏。盖以讳称。妻朴氏其义亦然。

夏五月。陨霜。○秋八月。永恭免。

戊申三年春正月。以金祐征为侍中。○夏四月。以张保皋为清海镇大使。

保皋小字弓福。遗事。作弓巴。入唐。仕为徐州武宁军小将。骑而用枪。无能敌者。时中国人。常从海路。掠我边民。保皋还国。谒王曰。遍中国以我人为奴婢。愿得镇清海。使不得掠人西去。清海镇。今康津之莞岛。王与卒万人。使镇清海。清海为海路之要冲。保皋巡警甚备。自是。海上无侵掠者。

流瓢川妖人于远岛。

汉山州瓢川县。今未详○按。古瓢卢河。在今麻田积城之间。瓢川或因瓢卢而得名欤。有妖人。自言有速富之术。众颇惑之。王闻之曰。执左道以惑众者刑之。先王之法也。流其人于远岛。

冬十二月。遣使入朝于唐。

遣金大廉入唐。帝召对于麟德殿。赐宴有差。

种茶于地理山。

东方初无茶。善德王时。始有之。至是。入唐使大廉。持茶种来。王使植地理山。自此盛焉。

以金阳为固城郡太守。

阳字魏昕。周元之曾孙也。祖宗基袭封溟州王。父贞茹始仕于朝。为上大等。阳少英杰。至是。为固城郡太守。寻拜中原大尹。疑仕臣。俄转武州都督。所临有政誉。

己酉四年春二月。置唐城镇。

新罗于沿边要害。皆置镇。唐恩郡居海边要路。故罢郡。置唐城镇。以沙飡极正守之。

庚戌五年夏四月。王有疾度僧。○是岁。渤海王仁秀卒。

谥宣王。子新德早卒。孙彜震立。改元咸和。明年诏袭爵。仁秀颇能讨伐海北诸部。开大境宇。自祚荣以来。数遣诸生。入唐习制度。至是。遂为海东盛国。并肃慎,濊貊,沃沮,高句丽,扶馀,挹娄,卒宾,铁利,越喜等故地。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其礼乐制度。大抵仿象中国云。

按。新唐书渤海传曰。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以肃慎故地为上京。曰龙泉府。领龙湖渤三州。其南中京。曰显德府。领卢显铁汤荣兴六州。濊貊故地为东京。曰龙原府。亦曰栅城府。领庆塩穆贺四州。沃沮故地为南京。曰南海府。领沃睛椒三州。高句丽故地为西京。曰鸭渌府。领神桓豊正四州。曰长领府。领瑕河二州。扶馀故地为扶馀府。常屯劲兵。捍契丹。领扶仙二州。鄚颉府领鄚高二州。挹娄故地为定理府。领定沈二州。安边府领安琼二州。卒宾故地为卒宾府。领华益建三州。拂涅故地为东平府。领伊蒙陀黑比五州。铁利故地为铁利府。领广汾蒲海义归六州。越喜故地为怀远府。领建越怀纪富美福邪芝九州。安远府领宁郿慕常四州。又郢铜涑三州为独奏州。涑州以其近涑沫江。龙泉东南濒海日本道也。南海新罗道也。鸭渌朝贡道也。长岭营州道也。扶馀契丹道也。俗谓王曰可毒夫。曰圣主。曰基下。其命为教。王之父。曰老王。母太妃。妻贵妃。长子曰副王。诸子曰王子。官有宣诏省。左相左平章事侍中左常侍谏议居之。中㙜省。右相右平章事内史诏诰舍人居之。政堂省。大内相一人。居左右相上。左六司政各一。居左右平章之下。以比仆射左右允比二丞。左右司忠仁义部各一卿。居司政下。支司爵仓膳部。部有郞中员外。右六司智礼信部。支司戎计水部。卿准左。以比六官。中正㙜大中正一。比御史大夫。居司政下。少正一。又有殿中寺宗属寺。有大令。文籍院有监令。监皆有少。太常司宾大农寺有卿。司藏司膳寺。寺有令丞。胄子监有监长。巷伯局有常侍等官。其武员。有左右猛贲熊卫罴卫南左右卫北左右卫。各大将军一。将军一。大抵宪象中国制度如此。以品为秩。三秩以上。服紫牙笏金鱼。五秩以上。服绯牙笏银鱼。六秩七秩浅绯衣。八秩绿衣皆木笏。俗所贵者。太白山之兔。南海之昆布。栅城之豉。扶馀之鹿。鄚颉之豕。率宾之马。显州之布。沃州之绵。龙州之䌷。位城之铁。卢城之稻。湄沱之鲫。果有九都之李。乐游之梨。馀俗与高丽契丹略等。幽州节度府。相与聘问。自营平距京师。盖八千里而远。

辛亥六年春正月。地震。○祐征免。以允芬为侍中。○秋七月。朝唐进奉使金能儒。溺海死。

壬子七年。夏大旱。

王避殿减膳。赦狱囚。

癸丑八年冬十月。桃李华。○疫。○允芬免。

甲寅九年春正月。复以祐征为侍中。○冬十月。王巡国南。

新罗之法。王巡州郡。必存问耆老及鳏寡孤独。赐糓布有差。是时。王幸西兄山城。阅武观射。十月。巡国南州郡。存问如例。

禁民僭服。

时俗尚渐侈。冠服无别。王下教曰。人有上下。位有尊卑。名例不同。衣服亦异。俗渐浇薄。民竞奢华。只尚异物之珍奇。却嫌土产之鄙野。礼教失于逼僭。风俗至于陵夷。敢率旧章。以申明命。苟或故犯。国有常刑。

乙卯十年春二月。以金均贞为上大等。祐征免。以金明为侍中。

侍中祐征。以父均贞入相。乞解职。以大阿飡金明代之。明。元。圣王之曾孙也。大阿飡忠恭之子。

追封故相金庾信。为兴武大王。

崔氏曰。臣职当忠。庾信之于新罗。功亦大矣。然周公有大勋劳。而成王赐鲁重祭。犹以为非。况追封为王。紊君臣之名分乎。

赐孝子孙顺宅。岁给米五十硕。

顺。牟梁人。有至性。父殁。夫妻佣作以养母。顺有小子。每夺母食。顺难之。谓妻曰。儿可得。母难再求。乃负儿归山北郊。掘地欲埋。忽得石锺甚奇。妻曰。得异物。殆儿之福。不可埋。顺从之。还悬锺于梁。撞之。声闻王宫。清远异常。王闻之。寻得其由曰。昔郭巨埋子。天锡金釜。今孙顺埋儿。地出石锺。前后同符。赐家一区。岁给米五十硕。

丙辰十一年僖康王元年春正月辛丑朔。日食。○遣王子义琮。入朝于唐。

愿留宿卫。听明年放还。

夏六月。有星孛于东。○冬十二月。王薨。宗室均贞悌隆争立。侍中金明。杀均贞。立悌隆。

王薨。在位十一年。谥曰兴德。无子。从弟上大等均贞。及从弟伊飡宪贞之子悌隆。争立。于是。侍中金明,阿飡利弘裵萱伯等。奉悌隆。均贞之子祐征。与侄礼征一云均贞妹婿及金阳。奉均贞。同时入宫。均贞先入积板宫。以族兵宿卫。金明等来围。金阳陈兵宫门。拒之曰。新君在此。尔等何敢㐫逆。遂射杀十数人。萱伯射阳中股。均贞曰。彼众我寡。势不可遏。公其佯退。以为后图。于是。阳与祐征等。突围而出。均贞没于乱兵。悌隆乃立。是为僖康王。母包道夫人朴氏。妃文穆夫人金氏。葛文王忠恭之女。

葬兴德王于章和妃陵。

从遗言也。陵在今庆州安康县北。

丁巳僖康王二年春正月。追尊宪贞。为翼成大王。母朴氏为顺成太后。○以金明为上大等。利弘为侍中。○夏五月。金祐征奔清海镇。

祐征惧祸。与妻子奔黄山津口。乘舟往依清海津张保皋。谋复仇。礼征及阿飡良顺。亡投祐征。

戊午三年春正月。金明弑王自立。

初。明虽立僖康。实怀异志。至是。明与利弘等。兴兵作乱。入王宫。杀王左右。王知不免。乃自缢。在位三年。谥曰僖康。明自立为王。追谥考为宣康大王。母朴氏贵宝夫人。为宣懿大后。妻金氏为允容王后。角干永恭之女。

葬僖康王于苏山。今未详。

明以金贵为上大等。宪崇为侍中。○二月。前武州都督金阳。奉金祐征。起兵于清海镇。

先是。金阳逃难。誓心复仇。潜藏山野。以待其便。闻祐征投清海镇。募集兵士。入海见祐征。谋举事。祐征谓张保皋曰。今金明弑其君自立。利弘杀吾父。不可共戴天也。愿仗将军之兵。以报君父之仇。保皋从之。遂分兵五千。与其友郑年讨之。初。保皋与年。皆善闘。年复能没海底行五十里不噎。角其勇壮。保皋差不及也。年以兄呼保皋。保皋以齿。年以艺。常龃龉不相下。二人如唐。属武宁军。幷以勇称。后保皋还国显。年去职饥寒。在泗之涟水县。一日语戍将冯元规曰。我欲东归依张保皋。元规曰。若与保皋不相能。奈何往就死乎。年曰。饥寒死。不如兵死快。况死故乡乎。遂去谒保皋。与飮尽欢。飮未卒。闻变。保皋以兵付年。握手泣曰。非子不能平祸乱。唐书。宋祁张保皋传赞曰。郭汾阳李临淮。俱为安思顺牙将。不相能。及汾阳代思顺。临淮欲亡去。入请曰。一死固甘。乞免妻子。汾阳趍下。持手上堂曰。今国乱主迁。岂怀私忿时耶。勉以忠义。讫平剧盗。此保皋与汾阳之贤等耳。嗟乎。不以怨毒相惎。而先国家之忧。晋有祁奚。唐有汾阳保皋。孰谓夷无人哉。

三月。清海兵袭武州。降之。进至南原。连战克之。复还镇。

金阳以劲卒五千。袭武州。州人降。进次南原。连战克之。祐征以士卒久劳。复还镇休兵。

冬。彗星见于西方。○十二月。明遣大监金敏周。与清海兵战于铁冶县。败绩。

明闻金阳等举兵。遣大监金敏周。击之。时彗见西方。芒角指东。众贺阳曰。此除旧布新。报怨雪耻之象也。兵其有功乎。阳号为平东将军。十二月。再出兵。金亮询以鹉州军来。祐征又遣骁勇阎长,张弁,郑年,骆金,张建荣,李顺行等六将。为先锋。军容甚盛。鼓行至武州铁冶县。今南平属县。敏周以兵逆之。骆金李顺行。以马兵三千突阵。杀伤殆尽。

己未神武王元年文圣王元年春闰正月。金阳讨明诛之。

阳等昼夜兼行。至达伐丘。今大丘。明令伊飡昕大,阿飡久璘嶷勋等。将兵拒之。阳等一战大克。时明在西郊。左右皆散。独立不知所为。奔入月游宅。兵士追斩之。群臣以礼葬之。谥闵哀。按。金明弑君自立。讨而诛之。则当明正其罪。晓谕中外。追谥称王。岂不谬哉。于是。阳下令曰。本为报仇。今渠魁就戮。百姓宜各安居。收复王城。人民按堵。阳召萱伯曰。犬吠非其主尔。当时以其主射我。义士也。我勿校。尔无恐。众闻之曰。萱伯如此。吾属无忧。无不感悦。金氏曰。欧阳子之论曰。鲁桓公弑隐公而自立者。宣公弑子赤而自立者。郑厉公逐世子忽而自立者。卫公孙剽逐其君衎而自立者。圣人于春秋。皆不绝其为君。各传其实。而使后世信之。则四君之罪。不可得而掩耳。则人之为恶。庶乎其息矣。罗之彦昇弑哀庄而即位。金明弑僖康而即位。祐征弑闵哀而即位。今皆书其实。亦春秋之志也。按。金氏之说大害义。权氏斥之。当矣。权氏曰。礼重复雠。春秋贵讨贼。故君父之雠。不共戴天。纂弑之贼。人人所得讨也。且少陵长贱妨贵。亦春秋之所深恶也。不君州吁而与小白。由是观之。兴德王薨无嗣。均贞以长当立。金明辅不正。杀均贞而立悌隆。祐征金阳。谋欲复仇。未尝一日北面而臣于悌隆也。及金明又弑悌隆。而阳等讨杀明而立祐征。是真得复仇讨贼之义。当加美词。以为万世臣子之劝也。金富轼。乃谓金明弑僖康而即位。祐征弑闵哀而即位。反与弑逆之俦并列。何哉。阳徇以复仇。只戮渠魁。使民勿动。庶几王者吊伐之师。又恕萱伯而不校。与齐桓释管仲之射钩。汉高赦季布之窘辱。异世同符。罗代君臣之事。此最合于义者也。

夏四月。祐征入即位。追谥祖祢及母朴氏。

礼征先至。清宫禁备礼迎祐征。入即位。是为神武王。追尊祖伊飡礼英。一云孝真。为惠康大王。考均贞为成德大王。母朴氏真矫夫人。为宪穆太后。

立子膺庆。为王太子。○以张保皋。为感义军使。

食实封二千户。

利弘伏诛。

王立。利弘惧。弃妻子遁。追捕杀之。

五月。大雪。○秋七月。王薨。大子膺庆即位。

王寝疾。梦利弘射王中背。既寤。疮发背薨。在位一年。谥曰神武。太子立。是为文圣王。母贞继夫人。一云定宗太后。

葬神武王于弟兄山西北。今东方洞。○八月朔。天地晦暗。○以张保皋。为镇海将军。赐章服。金阳为侍中。兼兵部令。

庚申文圣王二年春正月。以礼征为上太等。义宗为侍中。良顺为伊飡。○自夏四月不雨。至于六月。○唐还质子学生。

帝敕鸿胪寺。放还质子及学生年满合归国者共百五人。还归。

辛酉三年春。京都饥疫。○一吉飡弘弼。谋叛事觉。亡入海岛。○秋七月。唐册王及妃朴氏。

初。本国人金云卿。入唐为兖州都督府司马。至是。帝以云卿为使。册王封爵如故。妻朴氏为王妃。又授金阳检校卫尉。云卿长庆初。始登唐宾贡科。题名杜师礼榜。其还也。唐人周翰赠诗曰。礼乐夷风变。衣冠汉制新。后有金夷鱼金可纪者。连登唐第。可纪好神仙之术。尤有名于中国。尝奉使东还。文人章孝标以诗别之曰。想把文章合夷乐。蟠桃花下醉人参。新罗文物之盛。至是益备焉。

壬戌四年春三月。纳妃。

伊飡魏昕之女。按。前年大国册妃朴氏。今又纳妃。或妃薨欤。

癸亥五年春正月。义琮免。金良顺为侍中。○秋七月。五虎入神宫园。

甲子六年春二月甲寅朔。日食。○良顺免。以金茹为侍中。○秋八月。置穴口镇。

以阿飡启弘。为镇头穴口。今江华。为西北海要路也。

乙丑七年冬十一月。雷。无雪。○十二月朔。三日并出。

丙寅八年春。盗杀镇海将军张保皋。

初。神武王投清海。与保皋约。苟得复仇。当以卿女配子。及王即位。欲纳其女为次妃。群臣谏曰。夫妇人之大伦。夏以涂山兴。殷以㜪氏昌。周以褒姒灭。晋以骊姬乱。国之存亡。于是乎在。可不慎乎。今保皋海岛人。其女不可以配王室。王从之。至是。王闻保皋怨其不纳女。将据镇欲叛。王将讨之。虑或不克。武州人阎长。素以壮勇闻。来告王曰。王幸听臣计。当不烦一卒。持空拳。斩保皋以献。王许之。阎长佯叛。投清海。保皋爱其勇。无所疑。引为上客。与之飮极欢。及醉。夺保皋釰斩之。召谕其众。不敢动。王喜。赐长爵阿干。崔氏曰。唐书称保皋。以祈奚汾阳并称。其磊落奇节。必有大异于人者。其镇清海。神武逃乱。依以兴复。皆其捍卫之力。隆功伟烈。如是之盛。而坐叛逆之名。不得其死。何耶。王既不纳其女。怨盖有由。然叛状已著。声罪致讨。可也。若暧昧难明。以功掩过。可也。今有名无状。安知非忌功嗜利之徒。交构其君臣乎。王何不察。遽听细人之说。使之行盗贼之谋。得售其奸乎。按。张保皋之忠勇勋业。可谓柱石之臣。而谗言一兴。竟至屠杀。此时金阳当国。无一言相救。岂非地丑迹逼。嫌不敢言耶。诚可恨也。

丁卯九年春二月。重修临海二殿。○夏五月。伊飡良顺,波珍飡兴宗等。叛伏诛。○秋八月。立子为王太子。无名。史失也。○金茹卒。以魏昕为侍中。

戊辰十年。夏旱。○魏昕免。以金启明为侍中。

僖康王之子也。

冬十月。天有声如雷。

己巳十一年春正月。上大等金礼征卒。以义正为上大等。○秋八月。前伊飡金昕卒。

初。昕败绩于达伐丘。自以败军不能死绥。不复仕宦。入小白山。刍衣蔬食。与浮屠游。至是。卒于山斋。年四十七。无子。妻后为尼。

九月。伊飡金式大昕。叛伏诛。

庚午十二年。京都雨土大风。

辛未十三年春二月。罢清海镇。徙其人于碧骨郡。今金堤。○入唐使元弘。以佛经佛牙还。王郊迎。

会昌以后。朝献旷绝。至是。遣阿飡元弘入朝。及还。赍佛经佛牙来。王出郊迎之。初。王好佛。尝问僧无染以禅教。对曰。百僚阿衡。各能其职。帝王拱默庙堂之上。万姓以安。王悦。补。

壬申十四年春二月。调府火。○秋七月。重修鸣鹤楼。○冬十一月。王太子卒。

癸酉十五年夏六月。大水。○秋八月。西南州郡蝗。

甲戌十六年。

乙亥十七年冬十二月。珍阁省灾。

丙子十八年。

丁丑十九年宪安王元年秋八月。侍中兼兵部令金阳卒。

年五十。王哀恸。赠舒发翰。赠赙敛葬。一依金庾信旧例。陪葬太宗陵。追封溟原郡王。崔氏曰。新罗人物。英䧺豪杰莫如金庾信。明白正大莫如金阳。

九月。王薨。叔父谊靖即位。

王不豫。降诏传位于叔父舒弗邯谊靖。越七日薨。在位十九年。谥曰文圣。谊靖受顾命即位。是为宪安王。神武王之异母弟。母金氏照明夫人。宣康王之女也。

葬文圣王于孔雀趾。○以金安为上大等。

戊寅宪安王二年春三月。渤海王彜震卒。弟处晃立。是后史传不详。○自夏五月不雨。至于秋七月。

己卯三年春。赈饥。○夏四月。令修堤防劝农。

庚辰四年秋九月。以族孙膺廉。尚王长女。

膺廉。僖康王之孙也。阿飡启明之子。时年十五。从国仙游学。九月。王会群臣于临海殿。膺廉预焉。王欲观其志。问曰。汝为国仙。游学有日。得无见善人乎。对曰。臣尝见三人者。一勋阀子弟。其与人也。不自先而处于下。一家富于财而被服不侈。一有势荣而骄气不形。臣窃以此为善人。王默然。与王后耳语曰。朕阅人多矣。无如膺廉者。欲以女妻之。更置酒从容曰。吾有二女。惟郞所择。膺廉辞不获。起拜谢。归告父母。父母曰。闻王二女容色。兄不如弟。若不得已。其娶弟乎。郞徒兴轮寺僧范教曰。娶兄有三益。弟有三损。膺廉乃奏。臣不敢自决。惟王命。王以长女妻之。是为宁花夫人。

辛巳五年景文王元年春正月。王薨。遗命立其女婿膺廉。膺廉即位。

王寝疾弥留。谓左右曰。寡人不幸。无男有女。我国故事。虽有善德真德二女主。然近于牝鸡之晨。不可法也。甥膺廉。年虽幼少。有老成之德。卿等立而事之。薨。在位五年。谥曰宪安。膺廉立。是为景文王。崔致远集。王名凝。母朴氏光和夫人。

葬宪安王于孔雀趾。○三月。王御武平门。大赦。

壬午景文王二年春二月。以金正为上大等。魏珍为侍中。○秋七月。遣使入朝于唐。○八月。朝唐使富良等。溺于海。

癸未三年春二月。王视学。

令博士以下。讲论经义。赐物有差。

冬十月。桃李华。○无雪。○纳宁花夫人弟。为次妃。

异日。王问范教曰。前所谓三益者何。对曰。王喜其如意一。因此继位二。卒娶季女三。王大笑。爵范教大德。赐金百三十两。

甲申四年夏四月。日本遣使来聘。

乙酉五年夏四月。唐遣使吊祭。册王赐㫌节。

初。宪王之立。唐之吊册使不至。至是。王薨已五年。帝遣太子右谕德胡归厚等。吊祭先王。赙帛千疋。册王如故。赐王及妃太子大宰相次宰相锦彩金银器物甚多。前所未有也。

丙戌六年春正月。王封考为懿恭大王。母朴氏为光懿太后。夫人金氏为文懿王妃。○立子晸。为王太子。○上元日。王幸黄龙寺观灯。赐百僚宴。○冬十月。伊飡允兴。谋叛伏诛。

允兴与其弟叔兴季兴。谋逆事觉。走岱山郡。未详。今泰仁县。即新罗泰山郡。或称岱山欤。追讨诛之。夷一族。○初。晋人以七弦琴送高句丽。丽人不知其法。购国人能鼓者。时第二相王山岳。改造制百馀曲以奏之。有玄鹤来舞。遂名玄鹤琴。亦称玄琴。景德王时。沙飡恭永子玉宝高。入地理山今智异山云上院。学琴五十年。自制新调三十曲。传之续命得。得传之贵金先生。先生亦入地理山不出。王恐琴道断绝。以伊飡允兴。为南原公事。允兴到官。简聦明少年二人。曰安长清长。使传其学。先生不尽其术。允兴与妇偕进曰。吾王遣我。欲传先生之技。于今三年矣。先生秘之。吾无以复命。遂执盏膝行。致礼尽诚。于是。遂传飘风等三曲。安长传其子克宗。克宗制七曲。其后业琴者非一二。所制音曲有二。一平调。二羽调。共百八十七曲。其馀声遗曲。流传可记者无几。馀散逸无传。

丁亥七年夏五月。疫。○秋八月。大水。○冬饥。发使抚问。

戊子八年春正月。伊飡金锐金铉等。谋叛伏诛。○夏六月。震黄龙寺塔。○秋八月。重修朝元殿。

己丑九年秋七月。遣使入贡于唐。

遣王子苏判金胤等。入唐谢恩。兼进奉马二匹,麸金一百两,银二百两,牛黄十五两,人参一百斤,大小花鱼牙锦朝霞锦白㲲布纻衫段头发等物。又遣学生李同等三人。随胤往请习业。赐买书银三百两。同后在唐登第。

庚寅十年夏四月。京都地震。○五月。文懿王妃金氏薨。○冬。无雪。疫。

辛卯十一年春正月。改造黄龙寺塔。

凡三年而成。九层。高二十二丈。宏丽比旧有加。

二月。重修月上楼。

壬辰十二年夏四月。京都地震。○秋八月。蝗饥疫。

癸巳十三年春。饥疫。遣使赈救。

甲午十四年春正月。金正卒。以魏珍为上大等。蔺兴为侍中。○夏四月。唐遣使宣诏。○五月。伊飡近宗。举兵犯阙。兵败伏诛。

王之世。比年饥蝗。而修造之役不休。乱逆相继。至是。近宗又谋逆犯阙。出禁军击破之。近宗走出。获之车裂。

秋九月。重修月正堂。

乙未十五年宪康王元年春二月。京都及国东地震。○有星字于东方。

二十日乃灭。

夏五月。龙见宫井。○秋七月。王薨。太子晸即位。

王薨。在位十五年。谥曰景文。太子立。是为宪康王。母金氏文懿王后。妃懿明夫人。王性聦敏。爱看书。目所一览。皆诵于口。

葬景文王。葬地史阙。○以魏弘为上大等。乂谦为侍中。

丙申宪康王二年春二月。幸黄龙寺。设百高座。○秋七月。遣使入朝于唐。

丁酉三年。

戊戌四年夏四月。唐遣使册王。

封爵如旧。

秋七月。遣使朝唐。闻贼起。乃止。○八月。日本遣使来聘。

己亥五年春二月。王视学。

命博士以下讲论。

三月。王巡国东州郡。

王出游鹤城。今蔚山府。还至海浦。忽云雾晦暝迷路。祷于海神开霁。因名开云浦。在今蔚山府南二十五里。有人名处容。奇形诡服。歌舞王前。从王入京。赐爵级于。每月夜歌舞于市。竟不知所在。乐府传其舞。又名霜髯舞。又有四人。诣驾前歌。衣巾诡异。形容可骇。不知所从来。其歌曰。智理多逃都破都破。其意若曰。以智理国者多逃。而都邑将破也。时人不知。反以为瑞。耽乐滋甚。故国终亡。

夏六月。一吉飡信弘。谋反伏诛。○冬十一月。王猎穴城原。今未详。

庚子六年春二月。乂谦免。以敏恭为侍中。○秋九月。王游月上楼。

时都邑全盛。京中坊一千三百六十。里五十五。户十七万八千九百三十六。都人以富润之家。谓之金入宅。京中凡三十五宅。又以四时游赏之地。为四节游宅。春东野宅。夏谷良宅。秋仇知宅。冬加伊宅。屋庐比栉。歌吹沸腾。九月重阳。王与左右。登月上楼。四望。王顾谓侍中敏恭曰。比闻民间。覆屋以瓦。不以茅茨。炊饭以炭。不以薪樵。有诸。对曰然。自上临御以来。阴阳和风雨顺。岁登民足。边境宁谧。市井欢乐。此皆圣德所致。王欣然曰。实赖卿等辅佐之力。朕何德焉。

辛丑七年春三月。宴群臣于临海殿。

王酒酣鼓琴。左右各进歌词。尽欢而罢。崔氏曰。古之明君。虽吾治已足。而未尝有满假之心。古之大臣。虽君德已圣。而未尝忘规谏之忠。新罗中更变故。及神武反正。至于宪康。时号平康。然本根已蠧。枝叶虽茂。乌可保哉。此正君臣恐惧修省之时也。奈何上下玩愒。以市井欢乐相夸。琴瑟词赋相乐。更相称誉。晏然自肆。有苟且自足之心。无警戒相成之志乎。新罗衰亡之兆。于玆决矣。

壬寅八年夏四月。日本遣使来聘。

进黄金三百两明珠十颗。

朝唐使金直谅。谒帝于蜀。

直谅奉使至唐。时黄巢乱道梗。遂于楚州下岸。逦迤至杨州。闻帝奔蜀。从高騈请。差都头张俭押送。至泗川谒帝。崔致远集补。

癸卯九年春。王幸三郞寺。

命文臣。各赋诗一首。

甲辰十年。

乙巳十一年春二月。虎入宫庭。○三月。以崔致远为侍读翰林学士。

致远字孤云。一字海云。沙梁部人。美风仪。少精敏好学。年十二。随海舶入唐求学。其父曰。十年不第。非吾子也。致远至唐。寻师力学。乾符元年。礼部侍郞裴瓒下一举及第。调宣州溧水县尉。考绩为承务郞侍御史内供奉。时黄巢叛。高騈为诸道兵马都统。讨之。辟致远为从事。委以书记。表状书启征兵告檄。皆出其手。其檄巢文。有不惟天下之人。皆思显戮。抑亦地中之鬼。已议阴诛之语。巢不觉下床。由是名震天下。至是。年二十八。有归宁之志。奉诏还。王留为侍读兼翰林学士兵部侍郞知瑞书监事。致远之还。同年顾云。赋孤云篇以送之云。引风离海上。伴月到人间。徘徊不可从。漫漫又东还。又曰。十二乘舟渡海来。文章撼动中华国。十八横行战词苑。一箭射破金门策。致远亦自叙云。巫峡重峯之岁。丝入中华。银河列宿之年。锦还东国。盖以十二岁入唐。二十八而还也。致远自以西学多所得。及来。将行己志。而衰季多疑忌。不能容。寻出为太山郡今泰仁太守。

遣崔慎之等。入学于唐。

慎之。庆州人。角干有德之远孙。性宽厚能文。至是。年十八。慎之金鹄等八人。及大首领祈绰等八人。小首领苏恩等二人。随贺正使守仓部侍郞级飡金颖。入唐习业。鹄父金装。亦尝仕唐。为海州县刺史。后慎之礼部侍郞薛廷珪下及第。时渤海宰相乌昭度之子光赞。同年及第。昭度朝唐。请曰。臣昔年登第。名在李同之上。今臣子光赞。宜昇慎之之上。唐以慎之才学优赡。不许。慎之改名彦㧑。崔致远集参补。

冬。遣使入贺于唐。

贺破黄巢也。殿中监充贺使金仅。持敕书两凾而来。有曰。必在秉心弥固。服义不忘。勉修正朔之义。用契车书之美。冀使赫㬢之绩。首冠于它方。霶霈之恩。常霑于尔土。

丙午十二年定康王元年春。北镇献狄国木书。

北镇奏。狄国人入镇。以片木挂树而归。遂取以献。其木书十五字云。宝露国与黑水国人。共向新罗国和通。

秋七月。王薨。弟晃即位。

自六月王不豫。赦狱囚。又于黄龙寺。设百高座讲经。至是薨。在位十二年。谥曰宪康。母弟晃立。是为定康王。

葬宪康王于菩提寺东南。○八月。以俊兴为侍中。

丁未定康王二年真圣女主元年春正月。王幸黄龙寺。听讲。○汉州伊飡金荛叛。讨诛之。○秋七月。王薨。遗命立女弟曼。

王疾病。谓侍中俊兴曰。孤不幸无嗣。女弟曼。天资明锐。骨法似丈夫。卿等依善德真德故事。立之可也。及薨。在位二年。谥曰定康。曼立。崔致远集曼作坦。是为真圣女主。权氏曰。汉雉唐瞾。皆牝晨逞恶。谋覆宗国。危而后安。刘李之不亡幸矣。定康藉善德真德故事。遗命立曼。其臣俊兴。不学无术。勉从乱命。以致恣行淫秽。郡盗幷起。国随以亡。可谓君不君而臣不臣矣。

葬定康王于菩提寺东南。○幸黄龙寺。设百座听法。○复州郡一年租调。

戊申真圣女主二年春二月。沙梁里有石自行。○嬖臣魏弘死。追封惠成王。

弘。主之乳母凫好夫人之夫也。官至上大等。主素与之通。常入内用事。命与僧大矩。修集乡歌。谓之三代目。及弘死。追谥惠成王。群臣无有言者。

下隐士王巨仁于狱。已而释之。

魏弘死后。主潜引美少年两三人。私之。授以要职。委以国政。由是。嬖幸肆志。货贿公行。纪纲解弛。有人讥谤时政。作陁罗尼隐语。榜于朝路。或曰。此必不得志者所为。殆是大耶州隐者王巨仁乎。命下狱将刑。巨仁愤书狱壁曰。于公恸哭三年旱。邹衍含悲五月霜。今我幽愁还似古。皇天无语但苍苍。其夕忽震雷雨雹。主惧而释之。

三月戊戌朔。日食。

己酉三年国内盗起。

时州郡贡赋不输。府库虚竭。主发使督之。所在盗贼蜂起。箕萱叛竹州。今竹山。梁吉叛北原。今原州鸰原城。在今原州雉岳山南脊。谚传此城梁吉所据。其馀拥众自号者。不可胜记。于是。元宗哀奴等。据沙伐州叛。主命奈麻令奇。捕之。畏贼不能进。村主右连。力战死之。主敕斩令奇。右连子年十馀。嗣为村主。

遣崔承祐。入学于唐。

承祐后登景福二年侍郞杨涉下及第。有四六五卷。自序为糊本集。新罗自事唐以后。常遣王子宿卫。又遣学生。入太学习业。十年限满还国。又遣他学生入学者。多至百馀人。买书银货。则本国支给。而书粮。唐自鸿胪寺供给。学生去来者相踵。长庆初。金云卿始登宾贡科。所谓宾贡科者。每自别试。附名榜尾。自云卿后至唐末登科者。五十八人。五代梁唐之际。亦至三十二人。其表表知名者。有崔利贞,金叔贞,朴季业,金允夫,金立之,朴亮之,李同,崔霙,金茂先,杨颖,崔涣,崔匡裕,崔致远,崔慎之,金绍游,朴仁范,金渥,崔承祐,金文蔚等。皆达于成材。而仁范以诗鸣。渥以礼称。致远慎之承祐。其尤著者也。又有元杰,王巨仁,金垂训等。并以文章著名。而史佚不传云。崔致远集补。

庚戌四年春正月。日晕五重。○上元日。幸黄龙寺。观灯。

辛亥五年冬十月。北原贼梁吉。以弓裔为裨将。陷酒泉奈城等县。

弓裔。宪安王庶子。或云景文王子。生时。屋上有素光。若虹属天。生而有齿。日官奏曰。此儿以重午日生。且光欿异常。恐不利国家。宜勿举。王敕中使杀之。使者取于襁褓中。投楼下。乳婢窃捧之。手触眇一目。抱而逃窜养育。年十馀。上世达寺。高丽之兴教寺也。祝发为僧。号善宗。及壮。不拘僧律。轩轾有胆气。尝持钵赴斋。有乌衔牙签落钵中。视之有王字。秘不言。颇自负。见国家衰乱。政荒民散。群盗蜂起。谓乘乱聚众。可以得志。投介山今竹山贼箕萱。萱侮慢不礼。弓裔郁悒不自安。潜结萱麾下元会申烜等为友。投北原贼梁吉。吉善遇之。委任以事。分兵百馀骑。使东略地。于是。出宿雉岳山在今原州府东二十五里石南寺。行袭溟州。管内酒泉今属原州在州东九十里奈城今宁越郡郁乌一作郁乌今平昌郡御珍今未详等十馀郡县。皆降之。

壬子六年南海戍卒甄音真萱叛。据武州。自称汉南郡开国公。

萱。尚州嘉善县属今闻庆南四十五里高丽改加恩人。本姓李。父阿慈介。以农自活。后起家为将军。有四子。皆知名。萱杰出多智略。初萱生。父耕野。母饷之。以儿置林下。虎来乳之。及壮。体貌䧺奇。志气倜傥。年十五。自姓甄。从军入王京。赴西南海防戍。枕戈待敌。为士卒先。以劳为裨将。时女主昏淫。纲纪紊弛。民饥盗起。萱潜怀异志。啸聚亡命。劫掠州县。旬月间。众至五千。遂袭武州据之。犹不敢公然称王。自署为新罗西南都统指挥兵马制置持节都督全武熊等州郡事行全州刺史兼御史中丞上柱国汉南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遥授北原贼梁吉。为裨将。

癸丑七年朝唐使金处诲。没于海。

遣兵部侍郞金处诲。如唐。纳先王㫌节。没于海。复以橻城郡橻疑作槥今沔川太守金峻。为告奏使。时。崔致远为富城郡今瑞山太守。召为贺正使。以比岁饥荒。盗贼交午。道梗不行。后致远亦尝奉使如唐。以州县供给不继。上唐宰相太师侍中状曰。伏闻东海之外有三国。其名马韩卞韩辰韩。马韩则高丽。卞韩则百济。辰韩则新罗也。丽济盛时。强兵百万。南侵吴越。北挠幽燕齐鲁。为中国巨蠧。隋皇失驭。由于征辽。贞观中。太宗亲统六军。恭行天罚。高丽畏威请和。文皇受降回跸。此际我武烈王。以犬马之诚。助定一方之难。入唐朝谒。自此而始。后以丽济踵前造恶。武烈七朝。请为乡导。至高宗显庆五年。敕苏定方。统十道强兵。大破百济。乃于其地。置扶馀都督府。招辑遗氓。𦲷以汉官。以臭味不同。屡闻离叛。遂徙其人于河南。捴章元年。命英公徐𪟝。破高句丽。置安东都督府。至仪凤三年。徙其人于河南陇右。高句丽残孽类聚。北依太白山下。国号为渤海。开元二十年。㤪恨天朝。将兵掩袭登州。杀刺史韦俊。于是。明皇帝大怒。命内史高品何行成。大仆卿金思兰。发兵过海攻讨。就加我王金某。为鸡林州大都督。以冬深雪厚。蕃汉苦寒。敕命回军。至今三百馀年。一方无事。沧海晏然。此乃我武烈王之功也。今某儒门末学。海外凡材。谬奉表章。来朝乐土。凡有诚恳。礼合披陈。伏见元和十二年。本国王子金张廉。飘风至明州。中和二年。入朝使金直谅。于楚州下岸。幷蒙发送入京。前例分明。伏乞特赐水陆券牒。令所在供给舟船熟食及驴马草料。幷差军将。监送至驾前。幸甚。崔致远集补。

甲寅八年春二月。以崔致远为阿飡。

时币政滋多。盗贼群起。致远进时务十馀条。主嘉纳之。以为阿飡。

冬十月。弓裔冦溟州。自称将军。

裔自北原。冦溟州。众三千五百人。本纪作众至六百。此从本传。分为十四队。金大黔毛昕长贵平张一等。为舍上。舍上。谓部长也。与士卒同甘苦。与夺不私。众心畏爱。遂自称将军。

乙卯九年秋八月。弓裔冦汉州。陷铁圆等十馀郡。

弓裔冦猪足今麟蹄狌川今狼川二郡。取之。又破汉州管内夫若今未详铁圆今铁原等十馀郡。军声甚盛。𬇙西贼冦来降者多。弓裔自谓可以开国称君。始设内外官职。

弓裔。以王建为铁圆郡太守。

建。汉州松岳郡人。今开城府。初。建父隆。器宇宏大。有幷呑三韩之志。娶韩氏。筑室松岳之南。松岳。今开城府镇山。僧道诜来憩门外树下。叹曰。此地当出圣人。隆闻之。倒屣出迎。相与登松岳。究山水之脉。道诜就为书一封。题其外云。谨献书于未来统合三韩之主大原君子足下。以授隆曰。公明年必生贵子。既长。可以与之。书秘。世莫知也。及期。果生建。即宪康王之三年丁酉正月丙戌也。神光紫气。绕室充庭。竟日盘旋。状如蛟龙。幼而聦明。龙颜日角。方颐广颡。器度宏深。语音洪大。宽厚有济世之量。建年十七。道诜复至请见曰。足下值百六之会。三季苍生。待公洪济。因告以出师置阵地理天时之法。望秩山川感通保佑之理。至是。投弓裔。授是职。时年十九。○道诜者。灵岩人也。姓金氏。或云太宗王庶孙。年十五为僧。不阅岁。通大藏。号为神聦。宪康王尝迎留禁中。未几还智异山。遇异人于南海汀边。聚沙为山川顺逆之势。示之。今求礼县之沙图村。自是豁然阴阳五行之术。或言入唐。传一行地理法。踏山观水。多有神验。遂为东方堪舆数术之祖。后三年戊午死。主命瑞石学士朴仁范。为碑文。

冬十月。立宪康王庶子峣。为太子。

初。宪康王观猎。道傍。见一女子姿质佳丽。命载后车。到帷宫野合。有娠生峣。体貌魁杰。主闻之。唤入宫内。抚其背曰。儿骨相异于人。背上两骨隆起。类宪康。有是命。

丙辰十年赤袴贼。冦掠京西。

贼起国西南。赤其袴以自异。号赤袴贼。屠害州县。至京西部牟梁里。劫掠而去。

弓裔取僧岭临江二县。○弓裔以王隆为金城太守。王建为勃御椠城主。

时隆为松岳郡沙粲。以郡归弓裔。弓裔大喜。以为金城太守。隆因说裔曰。大王若欲王朝鲜肃慎卞韩之地。莫如先城松岳。以吾长子建为其主。裔从之。使筑勃御椠城。今开城府之归仁门。俗号普提椠门。仍为城主。

丁巳孝恭王元年。㫌孝女知恩之门。

知恩。汉歧部民连权女也。性至孝。少丧父。独养母。年三十二。犹不从人。不离左右。家贫佣作。或行乞奉之不给。卖身富家为婢。昼偿其直。莫归养母。如是数日。母曰。向食麁粝尚甘。今虽稍美。心肝若刺。何也。女以实告。母曰。以我故。使尔为人婢。不如速死。乃大哭。女亦哭。郞徒孝宗义之。与粟百石。又偿债免佣。郞徒千人。各出石粟以赠。主亦赐租五百石第一区。㫌其里曰孝养坊。又嘉孝宗。妻以宪康王女。

仁物县降于弓裔。○夏五月。弓裔将王隆死。○六月。女主传位于峣。峣即位。遣使入告于唐。

主谓左右曰。近来民穷盗起。孤之不德也。避贤让位。吾意决矣。于是禅位于太子峣。主在位十一年。峣立。是为孝恭王。遣使入唐告奏。使崔致远制表曰。当国虽郁垒之蟠桃接境。不尚威临。且夷齐之孤竹连疆。本资廉退。矧假九畴之馀范。早袭八条之教源。盖禀仁贤之化。得符君子之名。笾豆馌田。鍦矛寄户。及愚臣继守。诸患幷臻。始则黑水侵疆。曾喷毒液。按。黑水疑指渤海也。新罗与渤海连疆。宜有交侵战伐。而史文不传耳。次乃绿林成党。竞派狂氛。所管九州。皆遭冦火。沧海之横流日甚。昆冈之猛焰风颠。致使仁乡。变为疵国。皆由臣守中迷道。御下乖方。况乃西归瑞节则鹢舰平沉。东降丹书则凤轺中辍。是乖诚动于天。实惧罪深于海。居羲仲之官。非臣素分。守延陵之节。是臣良图。以臣侄男峣。亡兄晸息。年将志学。器可兴宗。俾权藩寄。用靖国灾。又制峣嗣位表曰。当国大饥荐仍。小盗相寻。本恣豺狼之贪。渐矜鸿鹄之志。遂使烟尘匝境。风雨愆期。叔坦谓臣曰。顾玆一境。异彼三方。故昔玉皇。赐诗先祖曰。礼义国为最。诗书家所藏。又顷皇华元季方。纪鸡林政事诗云。但美诗书教。曾无鼓𥀷喧。今也。郡邑遍为盗贼。山川皆是战场。都因懵昧。致此冦戎。罪不容诛。理宜辞职。臣以叔志不可夺。权叨藩寄。崔致远集参补。

秋七月。唐册赠景文王宪康王。王遣使入谢。

先是。真圣具表。陈请追赠前王。至是。庆贺使判官崔元还。诏赠景文王为太师。宪康王为太傅。各赐官诰一通。王遣使谢恩。崔致远制表曰。臣亡祖凝。顷遇咸通中。东夷跼迹。北极驰心。中和宣布之歌。钦承往哲。太平织锦之作。景仰前修。遂著求贤才赋一篇。美皇化诗六韵。示之。乡人玩为家宝。亡父晸。属乾符末。冦逼咸秦。驾巡庸蜀。先臣爰投楚袂。冀请终缨。淮南节度使高騈。上陈藩款。外振军威。故青州节度使安师儒。谓彼越俎。阻此叩楫。以此。远俗之忠诚莫展。先臣之遣恨斯多。岂料睿慈。特加贵爵。崔集补。○时渤海国。自谓国大兵强。而入唐朝献。使臣坐于新罗使之下。至是。其贺正使王子大封裔。进状请许渤海居新罗之上。帝诏以为国名先后。比不因强弱而称。朝制等威。今岂以盛衰而改。宜仍旧贯。准此宣示。当番宿卫院。奏其状于王。王因遣使。又附表以谢曰。臣谨按渤海之源流。句丽未灭之时。本为疣赘部落。靺鞨之属。寔繁有徒。是名粟末小蕃。尝逐句丽内徙。其首领乞四比羽及大祚荣等。至武后之际。自营州作孽。始称振国。时有句丽遗烬勿吉杂类。枭音则啸聚白山。䲭义则喧张黑水。始与契丹济恶。旋于突厥通谋。万里𧂭苗。屡拒渡辽之辙。十年食葚。晩陈降汉之旗。初建邑居。来凭邻援。其酋长大祚荣。始受臣藩第五品大阿飡之秩。后至先天二年。方受大朝宠命。封为渤海郡王。尔来渐见辜恩。遽闻抗礼臣藩。绛灌同列。所不忍言。廉蔺用和。以为前戒。而渤海莫慎守中。唯图犯上。耻为牛后。觊作龙头。妄有陈论。初无畏忌。向非陛下英襟独断。神笔横飞。则槿花乡廉让自沉。楛矢国毒痛愈盛。崔致远集补。

冬十二月。女主曼卒。

谥曰真圣。葬黄山。东京杂记曰。今梁山郡黄山驿。

戊午孝恭王二年春正月。尊母金氏。为义明太后。○以俊兴为上大等。继康为侍中。○二月。弓裔以王建为精骑大监。○秋七月。弓裔都松岳郡。

先是。梁吉在北原。取国原等三十馀城。有之。闻弓裔贰己。大怒欲袭之。弓裔知之。先击败之。于是。弓裔兵势日盛。遂取𬇙西道及汉山州管内三十馀城。裔谓松岳郡。汉北名郡。山水奇秀。遂定以为都。击破孔岩今阳川黔浦今金浦穴口今江华等三十馀城。

冬十一月。弓裔作八关会。○阿飡崔致远有罪免。

致远。自西事大唐。东还故国。皆值乱世。自伤不遇。无复仕进意。自放于山水间。营台榭植松竹。枕籍书史。啸咏风月。其文有曰。人间之要路通津眼无开处。物外之青山绿水。梦有归时。闻王建作兴。知非常人。必受命开国。致书问。有鸡林黄叶鹄岭青松之句。后人名其地。为上书庄。在今庆州金鳌山北。王闻而恶之。致远即带家。隐于伽倻山海印寺。与母兄浮屠贤俊定玄师。为道友。捿遅偃仰。以终老焉。所著文集三十卷行于世。李氏奎报曰。唐书艺文志。又载致远四六集一卷。桂苑笔耕二十卷。自注云。高丽人宾贡及第。为高騈淮南从事。予读之。嘉中国旷荡无外。不以外国人为轻重。然于武勇则李正己黑齿常之等。皆高丽人。各列其传。书其事备矣。于文艺。独不为孤云立传。窃意古人于文章相嫌忌。况致远以外国孤生。入中朝蹂躏名辈。是近于中国之嫌者也。若立传直其笔。恐涉其嫌。故略之欤。按。士不幸而处衰乱之世。若位高任重。势不可去。则国存与存。国亡与亡。同其休戚。不然则高飞远引。晦迹林泉。无与于人事。惟是二者而已。孤云之于新罗。历仕四朝。位至阿飡。史虽云迍邅蹇连。亦可谓宠任之至矣。弓裔为罗室叛贼。而丽祖为其徒。则是亦叛贼也。虽其龙姿凤质。䧺图远猷。有帝王之像开创之兆。于我心益复戚戚。何忍献书纳交。矜其先知之明乎。丽祖为罗室遗民。而因乱倔起者也。孤云负当世之望。若勉以兴复王室桓文事业。则以丽祖之明达宽仁。或有所思。而不为此而为彼者。何也。后日高丽显宗。以孤云密赞祖业。功不可忘。赠谥褒奖。是于孤云。果有光乎。噫。杨䧺皓首穷经。而终为莾室大夫。孤云文章动世。而竟作丽朝功臣。士之读书。贵知义理。义理到此。果安在哉。迹孤云之平生。以童稚之年。涉溟渤入中国。未弱冠取科第。及其归也。献时务十馀条。其励志功名。有心于立扬者。可知矣。然而于唐于罗。骥足未展。而沉郁顿挫。逸气难抑矜少有才而未闻大道。不自重而终累轻脱。古人云。文士寡守。其孤云之谓乎。然崔承祐尝为贼萱草檄。崔彦㧑亦为丽祖宠臣。而孤云不见。则是终于隐遁。其可贵也已。

己未三年春三月。立妃朴氏。

伊飡乂谦之女。

秋七月。北原贼梁吉。攻弓裔大败。

吉。忌弓裔地广民众。以国原等十馀城主劲兵袭之。进军非恼城今未详下。裔先击大破之。吉兵溃走。

庚申四年甄萱九年冬十月。弓裔使王建。陷汉南诸郡。

建伐汉州今广州中原今忠州唐恩高丽改唐城今南阳西原今清州槐壤今槐山等地。皆平之。贼帅清吉辛萱等。举城投弓裔。裔以建为阿飡。

甄萱僭称后百济王。都全州。遣使如吴越。

萱西至完山州。州人迎劳。萱喜得人心。谓左右曰。吾原三国之始。马韩先起。赫居后兴。辰卞从之而兴。于是。百济开国金马山。传世六百。唐与新罗。合攻灭之。今予虽不德。欲雪义慈宿愤。遂定都完山。称后百济王。设官分职。遣使如吴越。吴越王钱镠报聘。加萱检校太傅。馀如故。

辛酉五年。甄萱十年弓裔元年。弓裔僭称王。

裔怨宗国。常曰。新罗灭高句丽。吾为丽报雠。尝南行至岌山郡丽改兴州今顺兴浮石寺。壁上有前王画像。拔釰击之。

秋八月。甄萱冦大耶城。不克而还。

壬戌六年。甄萱十一年弓裔二年。春以金孝宗为侍中。

癸亥七年。甄萱十二年弓裔三年。弓裔遣王建。取锦城一作山等十郡。置戍而还。

时南地皆属甄萱。而锦城郡人。独附于弓裔。裔命建帅舟师。自西海进兵武州界。城主池萱。甄萱之女婿也。坚守不降。建攻锦城郡拔之。击取十馀郡县。仍改锦城为罗州。分军戍之而还。良州帅金忍训告急。裔又令建往救。及还。裔问边事。太祖陈安边摭境之策。左右皆属目。裔亦奇之。进阶为阏粲。

甲子八年。甄萱十三年弓裔四年。弓裔立国。号摩震纪。按。渤海大氏。以震号国。故裔亦号摩震纪以别之。

弓裔自得王建。拓地日广。遂立国号。改元武泰。建官依国制。置广评省。备员匡治奈即侍中徐事即侍郞外书。即员外郞。又置兵部大龙部即仓部寿春部即礼部奉宾部即礼宾省义刑台即刑部纳货部即大府寺调位部即三司内奉省即都省禁书省即秘书省南厢坛即将作监水坛即水部元凤省即翰林院飞龙省即太仆寺物藏省。即少府监。又置史台掌习诸译语植货府掌栽植菓树障缮府掌修理城隍珠淘省。掌造成器物。又设正匡元辅大相元尹佐尹正朝甫尹军尹中尹等官。

秋七月。弓裔冦尚州。取三十馀邑。○熊州将军弘奇。叛降弓裔。𬇙江道十馀邑亦降。

乙丑九年甄萱十四年弓裔五年春二月。陨星如雨。○秋七月。弓裔徙都铁圆。

裔以谶纬。欲都铁圆斧壤。今平康。周览山水。遂定都。移西原民千户实之。修葺宫室。穷极侈奢。改元圣册。今铁原府北二十七里。有枫川原。即弓裔宫殿遗址。

弓裔分定𬇙西十三镇。

平壤城主黔用。降弓裔。甑城赤衣黄衣明贵等贼归服。弓裔以强盛自矜。意欲幷呑。令国人呼新罗为灭都。凡自新罗来者。尽杀之。

八月。弓裔冦竹岭。

裔行兵。侵夺边邑。至竹岭东北。王闻疆埸日削。力不能御。命诸城。慎勿出战。坚壁固守而已。

丙寅十年甄萱十五年弓裔六年春正月。以金成为上大等。○三月。唐以举人金文蔚。充册使而还。

文蔚尝入唐登第。历官至工部员外郞王府谘议参军。

弓裔遣王建。与甄萱战于沙火镇。克之。镇在尚州。今未详。

丁卯十一年甄萱十六年弓裔七年春。甄萱冦一善郡。取十馀城。○是岁。朱全忠纂唐。国号梁。○契丹阿保机称帝。补。

戊辰十二年甄萱十七年弓裔八年春二月。有星孛于东。

己巳十三年甄萱十八年弓裔九年夏六月。弓裔遣王建。镇罗州。

裔骄虐日甚。建有志于阃外。会。裔以罗州为忧。令建往镇之。建以舟师。次武州塩海县。今灵光郡之临淄县。获萱遣使吴越船而还。裔喜。又遣建。修战舰于贞州。今豊德。领兵二千五百。击珍岛郡。拔之。进次皋夷岛。城中望见军容严整。自降。建推诚抚士。威惠幷行。士卒畏爱。咸思奋勇。

以崔彦㧑。为执事侍郞瑞书院学士。

时。彦㧑自唐还。

庚午十四年甄萱十九年弓裔十年甄萱围罗州。王建袭击大破之。

萱怒锦城投裔。以步骑三千围攻。径旬不解。王建来救。至罗州浦口。萱战舰自木浦。今名锦江津。在罗州府南十一里。至德真浦。在今灵岩郡北五里。首尾相衔。水陆纵横。兵势甚盛。诸将患之。建曰。勿忧也。师克在和。不在众。乃进军急击。敌船稍却。乘风纵火。烧溺太半。斩五百馀级。萱以小舸遁归。初。罗州管内诸郡。隔绝无援。颇怀虞疑。至是。挫萱锐卒。众心悉定。于是。三韩之地。裔有太半。建复修战舰备粮饷。欲留戍罗州。副将宗希金言等。自以功多无赏。颇解体。建曰。今主上恣虐多杀。谗谀得志。与其在内而受祸。孰与在外而图全也。诸将然之。

王建击压海贼能昌。擒之。

建至武州西南界潘南县今属罗州浦口。纵谍贼境。时有压海县今属罗州贼帅能昌。起海岛。善水战。号曰水獭。啸聚亡命。遂与葛草岛小贼相结。候建至。欲害之。建谓诸将曰。能昌已知我至。必与岛贼谋变。贼徒虽小。若幷力合势。遏前绝后。胜负未可知也。使善水者十馀人。擐甲持矛。乘轻舸。夜至葛草岛口。擒往来计事者。以沮其谋可也。诸将如其计。果获一小舸。乃能昌也。执送裔斩之。裔论以建为大阿飡将军。

辛未十五年甄萱二十年弓裔十一年春正月丙戌朔。日食。○大臣殷影。杀王嬖姬。

时邦内大乱。盗贼窃据。疆域日蹙。而王嬖于贱妾。不恤政事。大臣殷影谏。不从。影执其妾。杀之。权氏曰。大臣。君有过则谏。谏不听则去。君虽悦色而不勤政。岂可杀乎。其心虽出于爱君。而其迹未免乎胁君。盖当时罗运将衰。权奸用事。孝恭特寄生之君耳。

弓裔改国号曰泰封。自称弥勒佛。

改元水德万岁。自称弥勒佛。代牟尼佛御世。戴金帻被方袍。以长子为青光菩萨。季子为神光菩萨。出则骑白马。以彩餙其鬃尾。使童男女。奉幡盖香花前导。又命比丘二百馀人。梵呗随后。自述经二十馀卷。其言皆妖妄不经。时或正坐讲说。僧释聡曰。此皆邪说怪谈。不可以为训。裔以铁椎打杀之。

壬申十六年神德王元年○甄萱二十一年。弓裔十二年。夏四月。王薨。妃弟朴景晖立。

王在位十六年。谥曰孝恭。景晖立。是为神德王。阿达罗王之远孙。宪康王之女婿。伊飡乂谦之子也。崔氏曰。本纪阿达罗王无嗣。今以景晖为其远孙。未可详也。

葬孝恭王于狮子寺北。○五月。追尊父乂谦。为宣圣王。母为贞和太后。妃金氏为义成王后。

贞和太后。即角干顺弘之女。后姓史阙。

立子昇英。为王太子。

癸酉神德王二年甄萱二十六年弓裔十三年夏四月。地震。○弓裔以王建为侍中。

裔以建累著边功。累堦为波珍飡兼侍中。以召之。水军之务。尽委副将金言等。征讨之事。必令禀建行之。于是。建位冠百僚。然畏谮不乐居位。每出入公门。平章国计。惟抑情谨慎。务得众心。见人被谗。辄解救。西原人阿志泰。以谄诈得幸。谮同州人笠全卒方宽舒等。有司鞫数年不决。建立辨之。志泰伏辜。众情称快。人心属建。建惧祸及。复求阃外。

甲戌三年甄萱二十三年弓裔十四年春三月。弓裔复遣王建。镇罗州。

裔以水军帅贱。不足威敌。解建侍中。复领水军。就贞州浦口。理战舰七十艘。载兵士二千。往罗州。百济及海上草窃。皆慑伏莫敢动。建还告舟楫之利应变之宜。裔喜谓左右曰。我诸将中。谁可比王将军者乎。以建为百船将军。○裔改元政开。

乙亥四年甄萱二十四年。弓裔十五年。夏六月。椠浦水与东海水相击。浦一名吐只河。今兴海之曲江。

浪高二十丈许。三日而止。

弓裔杀其妻康氏及其二子。

裔诬构叛罪。日杀百数。将相遇害者十八九。斧壤铁圆之人。不胜其毒。自云得弥勒观心法。能知妇人阴私。遂锻造三尺铁杵。有欲杀者。辄热之。以撞其阴。由是。士女股栗。怨愤日甚。夫人康氏。以裔多行非法。正色谏之。裔恶之曰。汝与他人奸。何也。康氏曰。安有此事。弓裔曰。我以神通观之。以烈火烧铁杵。撞其阴。烟出口鼻而死。幷杀其两儿。

弓裔遣王建。巡抚罗州。

裔㐫虐日甚一日。急召建。怒目熟视曰。卿昨夜聚众谋叛何。建颜色自若曰。乌有是哉。裔曰。卿莫绐我。我能观心。我将入定以观。乃合眼负手。仰天良久。时掌奏崔凝在侧。佯坠笔。下庭取之。微语建曰。不服则危。建乃悟曰。臣实谋叛。罪当死。裔大笑曰。卿可谓直也。即以金鞍赐之曰。勿复诳我。遂以步将康瑄诘黑湘金材瑗等副。建增治船舸百馀艘。大船各方十六步。上起楼橹。可以驰马。领军三千。载粮往罗州。时南方饥馑。草窃蜂起。建尽心救恤。赖以全活。芝峯类说。铁原有古冢。相传苜蓿政丞墓。故老云。弓裔时宰相段起明者。见裔无道。托疾不仕。号苜蓿轩。盖其墓也。

冬十月。遣使契丹。续通考补。

丙子五年甄萱二十五年。弓裔十六年。秋八月。甄萱冦大耶城。不克。○冬十月。地震。

丁丑六年景明王元年。甄萱二十六年。弓裔十七年。秋七月。王薨。太子昇英即位。

王在位六年。谥曰神德。太子立。是为景明王。

葬神德王于竹城。○八月。以弟魏膺为上大等。裕廉为侍中。

戊寅景明王二年甄萱二十七年。弓裔十八年○高丽太祖神圣王王建元年○是岁弓裔亡春二月。一吉飡玄昇。谋叛伏诛。○弓裔遣使如吴。

裔遣佐良尉金立奇。如吴。资治通鉴补○按资鉴云。天祐初。高丽石窟寺眇僧躬乂。聚众据开州。称王。号泰封国。至是。遣立奇。入贡于吴。

夏六月。泰封将王建称王。国号高丽。弓裔走死。

弓裔多疑急怒。无辜受戮者相继。人人不能自保。王建威德日盛。豪杰归心。是年三月。唐商客王昌瑾。得古镜。日光斜映。隐隐有细字可读。其略曰。三水中四维下。上帝降子于辰马。先操鸡后搏鸭。又曰。二龙见。一则藏身青木中。一则现形黑金东。凡一百四十七字。昌瑾以为非常。献于裔。裔令文人宋含弘白卓许原等解之。三人相谓曰。辰马。辰韩马韩也。青木。松也。谓松岳郡人以龙为名者之子孙。可以为君也。其王侍中之谓欤。黑金。铁也。今铁圆也。主上兴于此灭于此之验也。先操鸡后搏鸭者。侍中先得鸡林。后收鸭绿之意也。今王猜忌嗜杀。若告以实。侍中必遇害。吾辈亦且不免矣。乃诡辞告之。六月乙卯。骑将洪儒裵玄庆申崇谦卜智谦等密谋。夜诣建第。谓建曰。自三韩分裂。群盗竞起。今王奋臂大呼。遂夷灭草冦。三分辽左。据有太半。立国定都。将二纪馀。今不克终。纵虐太甚。淫刑以逞。杀妻戮子。诛夷臣僚。民坠涂炭。疾之如仇。桀纣之恶。无以加也。废昏立明。天下之大义。请公行殷周之事。建作色拒之曰。吾以忠义自许。王虽暴乱。安敢有贰心。以臣伐君。斯谓革命。予实不德。敢效汤武之事乎。恐后世以为口实。儒等曰。时难遭而易失。天与不取。反受其咎。今政乱国危。民受毒痡。且权位重者。幷遭虐杀。今德望未有居公右者。众情所以望公也。况王昌瑾镜文如彼。岂可雌伏。取死于独夫之手乎。公若不从。吾等死无日矣。洪儒等之来见。夫人柳氏在侧。使之园中摘瓜。柳氏佯出还入。闻其议。遽从帐中。出谓建曰。举义伐虐。自古以然。今闻众议。妾犹奋发。况大丈夫乎。今群心忽变。天意有归矣。手提甲领以被之。于是。诸将拥而出。丙辰黎明。坐于积谷上。行君臣礼。令人驰呼曰。王公已举义旗矣。于是。奔走来赴者。不可胜记。先至宫门。鼓噪以待者。亦万馀人。裔闻变惊骇曰。王公得之。吾事已矣。以微服。出自北门亡去。内人清宫以迎建。遂即位于布政殿。国号高丽。改元天授。诏曰。前王以酷暴御众。以奸回为至道。以威侮为要术。徭烦赋重。人耗土虚。劳役不止。㤪讟遂兴。神怒人㤪。荒坠厥緖。可不戒乎。朕资群公推戴。登临九五。移风易俗。咸与惟新。君臣谐鱼水之欢。河海协晏清之庆。群臣谢拜曰。遭遇圣明。敢不竭力。裔遁于岩谷。饥甚。截麦穗而食。寻为斧壤民所杀。裔起兵二十八年而亡。崔氏曰。弓裔以新罗遗孽。见弃宗国。托身缁流。倔起群盗之中。窃据黑壤。建国称元。奄有三韩之二。然性本凶恶。好杀不已。戕害妻子。屠戮公卿。生灵尽为鱼肉。天压秽德。假手于丽。奔窜以死。呜呼。自我得而自我失之。尚谁咎哉。按。丽祖之于弓裔。初非君臣。俱是罗民。乘乱乌合。一时相投者也。当贼裔稔恶之日。民㤪天怒。而王三镇锦城。威德已著。宜暴其仇宗国斩父像。毒民肆虐之罪。翊戴罗室。鼓行而北。则大义明而王业成矣。计不出此。半夜举事。苍黄登位。举动草草。为后世口实。惜哉。○资治通鉴曰。大封王躬乂。性残忍。海军统帅王建。杀之自立。复称高丽王。以开州为东京。平壤为西京。建俭约宽厚。国人安之。

高丽赦青州囚徒。

戊午。丽王谓韩粲聡逸曰。泰封主。以青州沃饶。人多豪杰。恐其为变。将欲歼之。乃召军人尹全爱坚等八十馀人。俱以非辜。械系在道。卿其亟往。放还田里。

高丽将军桓宣吉。作乱伏诛。

宣吉与弟香寔。俱有翊戴之功。丽王委以腹心。为马军将军。使宿卫。其妻谓曰。子才力过人。士卒服从。又有大功而政柄在人。可不懊乎。宣吉心然之。遂阴结兵士。伺隙为变。马军将卜智谦。知之密告。王以形迹未著不纳。庚申。王坐殿上。与学士议国政。宣吉与其党五十馀人。突入直犯。王杖策而立。厉声叱之曰。朕虽以汝辈之力至此。天命已定。汝敢尔耶。宣吉见王辞色自若。疑有伏。走出。卫士追杀之。香寔亦死。

高丽以金行涛为广评侍中。百官除拜有差。

辛酉。高丽王诏曰。设官分职。任能之道斯存。利俗安民。选贤之务是急。内外庶僚。并称其职。则匪独今时之致理。足贻后代之可称。勉务精选。咸使佥谐。遂以金行涛为广评侍中。黔刚为内奉令。林明弼为徇军部令。林曦为兵部令。陈原为仓部令。阎长为义刑台令。归评为都航使令。孙迥为物藏省令。秦劲为内泉部令。秦靖为珍阁省令。是皆禀性端方。处事平允者也。林积玙权寔等十四人。为侍郞及诸卿。是皆夙达事务。清谨可称者也。康允珩国铉等七人。为郞中监史。其馀司省。各置郞史。用备员数。一无所缺。盖开国之初。妙简贤材。以谐庶务也。

高丽以骑卒泰评。为徇军郞中。隐士朴儒。参断国政。

评博涉书史。明习吏事。初为塩州贼帅柳矜顺记室。裔破矜顺。评乃降。裔怒其久不服。乃属卒伍。至是。擢授徇军郞中。隐士朴儒。性质直。通经史。仕裔为东宫记室。见政乱。出家隐山谷。闻王即位。来见。王喜曰。致理之道。惟在求贤。今卿之来。如得傅岩渭滨之士。乃赐冠带。令管机要。赐姓王氏。时丽王拔擢贤能。不吝爵赏。人心悦服。

高丽。诛弓裔佞臣宗偘狄铁。

二人。俱以巧言得幸。弓裔好行浸润。多陷良善。故诛之。

高丽以能梵为审谷使。

弓裔时所敛内庄。及东宫食邑。积谷多朽损。高丽王诏曰。为国务节俭。民富仓实。虽有水旱饥馑。不能为患。乃以内奉郞能梵。为审谷使。

高丽令官制。悉从新罗。

诏曰。乘机革制。正谬是详。导俗训民。号令必慎。前主以新罗堦官郡邑之号鄙野。改为新制。民不习知。以至惑乱。今悉从罗制。其名义易知者。从新制。

高丽将军伊昕岩。谋反伏诛。

昕岩。业弓马无他才。事弓裔以钩距见任。袭取熊州镇之。闻丽王即位。不召自至。熊州复为百济所有。义刑台令阎苌。告其阴谋。丽王以叛形未露。令苌伺之。昕岩妻桓氏至厕。谓其无人。长吁曰。吾夫事若不谐。则吾受祸矣。言讫而入。遂以状闻。下昕岩狱。具伏。王亲让之曰。汝素蓄凶心。自陷刑辟。法者天下之公也。不可私挠。斩于市。籍其家。不问党与。

秋七月。高丽定租税征赋法。

高丽王谓有司曰。泰封主以民从欲。惟事聚敛。一顷之田。租税六石。管驿之户。赋丝三束。遂使百姓。辍耕废织。怨苦流亡。自今租税征赋。宜用旧法。赵氏浚曰。太祖龙兴。即位三十四日。迎见群臣。慨然叹曰。近世暴敛。民不聊生。予甚闷之。自今租税征赋。宜用什一。以田一负。出租三升。以为恒例。当是时。群䧺角逐。财用方急。而太祖后战功先恤民。即天地生物之心。而尧舜文武之仁政也。僿说曰。丽祖不堦尺寸。统合三韩。其功烈所就。如是之敏速。都由于知本而勇行也。苟非三十四日之政。虽以智计之深威名之壮。必不能到手无滞。从心所欲。若是之快活也。宋祖初定天下。定是得猛士守四方之会。而宴紫云楼。首以藩侯之不能抚养愚民为忧。识者谓国祚灵长。固结民心。紫云楼语。有以基之。济世之君。得志一揆。皆可表以示后。

朔方鹘岩城帅尹瑄。降高丽。

瑄。塩州人。沉勇善鞱钤。弓裔末。避祸走北边。有众二千馀人。居鹘岩城。召黑水蕃。侵害边郡。至是。闻丽王遣使招谕。乃来降。北边以安。

高丽论功行赏。

丽王诏曰。朕出自侧微。才识庸下。诚资群望。克践洪基。宜行赏赉。以奖勋劳。其以洪儒,裵玄庆,申崇谦,卜智谦。为第一等。坚权,能寔,权慎,廉湘,金乐,连珠,麻煖。为第二等。第三等二千馀人。赏赐有差。朕与公等。欲救生民。未能终守臣节。以此为功。岂无惭德。然而有功不赏。无以劝将来。故有今日之赏。公等明知朕意。

高丽赎民自鬻为人奴婢者。

弓裔营立宫室。百姓困于土木。加以饥疫。道殣相望。一匹细布直米五升。民卖身鬻子。为人奴婢。王令所在录闻。得一千馀人。出内库布帛。赎还之。

高丽免民三年租役。大赦。

高丽王诏曰。汉高祖收项氏之乱。减征赋之数。周武王黜殷纣之虐。乃发粟散财。以给贫民。盖为乱政日久。人不乐生故也。朕承前王之圮运。苟不蠲租税劝农桑。何以臻家给人足。其免民三年田租。流离者归田里。仍大赦。

八月。高丽分遣使者。谕诸道贼。

高丽初兴。诸道冦贼。或构边患。分遣单使。重弊卑辞。以示惠和之意。归附者果众。

甄萱遣使。聘高丽。

丽王即位之初。威德渐远。萱遣一吉飡闵郃。贺即位。丽王使人迎于甘弥县。今未详。厚礼遣之。

高丽以金行涛为东南道招讨使。

时高丽大臣。多内叛。熊运运州今洪州。丽初称运州。等十馀郡县。复归附甄萱。命行涛为东南道招讨使。知仁州后改牙州。今牙山。诸军事。

九月。高丽以具镇为罗州道大行台侍中。

镇辞以久劳。不肯行。王不悦。谓刘权说曰。昔予历试险阻。未尝告劳者。实惧威也。今镇不行可乎。对曰。赏以劝善。罚以惩恶。宜加严刑。以戒群下。王然之。镇惧遂行。

高丽遣将军能植。出镇西原。

初。丽王以西原多变诈。遣人觇之。还奏无他。本州领军将军坚金等来见。王赐物有差。坚金言。本州人金勤谦等在京都者。其心异同。去此数人。可无患矣。王曰。朕心存止杀。有罪尚欲原之。况此数人。有宣力之功。欲得一州而杀忠贤。朕不为也。坚金惭惧而退。既而王谓坚金曰。今虽不从尔言。深嘉尔忠。可早归以安众心。坚金曰。臣誓赤心报国。然一州之人。人各有心。终恐难制。请遣官军。以为声援。王然之。遣马军将军洪儒庾黔弼。以兵千五百。镇降州后改镇州。今镇川。备之。后闻西原。密与百济通好将叛。王遣能植。将兵镇抚。州人不克叛。后州帅陈瑄叛诛。州人首鼠顺逆。讹言屡兴。王亲幸慰抚。遂城之。

高丽柳问律朱瑄劼。有罪徙边。

时尚州贼帅阿慈介。遣使来附。王命备仪迎之。习仪于球庭。广评郞柳问律。与直省官朱瑄劼争列。王曰。让为礼宗。敬乃德本。今接宾以礼。将观厥成。而二人争列。岂敬慎者乎。宜幷徙边。

高丽以王式廉。出镇平壤。

平壤故都。荒废已久。蕃人游猎侵掠。丽王分黄凤海白塩诸州丽初。以新罗之取城郡为黄州。栖岩郡为凤州。今凤山。瀑池郡为海州。雊泽县为白州。今白川。海皋郡为塩州。今延安。按。此时高丽新建。未暇改革。疑皆弓裔所定。而史无所传。他多此例。人户以实之。为大都护。以式廉守之。式廉。王之堂弟也。忠勇勤恪。久镇平壤。常以卫社稷拓封疆。为己任。

高丽以柳陟良为广评侍郞。

革命之际。群僚仓卒散走。陟良为珍阁省卿。独不离本省。所典仓库。无所亡失。故有是命。

冬十一月。高丽设八关会。

自新罗真兴以来。历世至弓裔。每岁仲冬。大设八关会。以祈福。至是。有司乞遵其制。王从之。遂于阙庭。置轮灯一所。香灯旁列。满地光明彻夜。又仿新罗花郞。选良家子四人。披霓衣列舞于庭。又结两彩棚。各高五丈馀。状若莲台。望之缥缈。呈百戯歌舞于前。其四仙乐府龙凤象马车船。皆新罗故事。百官皆袍笏行礼。观者倾都。昼夜乐焉。王御仪凤楼观之。名为供佛乐神之会。岁以为常。崔氏曰。丽祖谓得国资诸佛之卫护。燃灯以事佛。八关以事天灵五岳山川龙神。以之定朝仪。为国家大事。夫创业垂统之君。贻厥孙谋。以燕翼子。是岂贻燕之谋乎。终丽之世。以仲冬为八关月。君臣同乐。岂特有戾于帝王之戒。亦非佛氏持戒之本意也。

甄萱遣使如吴越。吴越授萱中大夫。

己卯三年甄萱二十八年高丽太祖二年春正月。高丽徙都松岳。

丽王定都于松岳之阳。升为开州。刱宫阙立市廛。辨坊里分五部。改铁圆为东州。

天王寺壁。画狗有声。

声若吠犬。走出庭中。

高丽定官制。置六卫。

初。弓裔以新罗阶官郡邑之号鄙野。故为新制。民不习知。以至惑乱。丽王即位。悉从罗旧。其名义易知者。从新制。至是。置三省。曰内议广评内奉。有侍中侍郞郞中员外郞六尚书。官曰选官兵官民官刑官礼官工官。有御事侍郞郞中员外郞。又有九寺置六卫。曰左右神武兴威金吾千牛监门。卫有三十八领。领各千人。每卫三万八千人。上下相维。体统相属。大抵袭唐府兵之制矣。

三月。高丽创法王王轮等十寺于都内。

创法王王轮等十寺于都内。两京塔庙肖像之废缺者。并令修葺。时丽王留意阴阳浮图之术。参谋崔凝谏曰。传云当乱修文。以得人心。王者虽当军旅之时。必修文德。未闻依浮图阴阳。以成大业也。丽王曰。斯言。朕岂不知。然我国土俗好佛神。欲资福利。方今兵革未息。安危未决。朝夕栖遑。不知所措。唯思佛神阴助。山川灵应。倘有效于姑息。岂以此为理国得民之大经乎。待乱定居安。方可以移风俗美教化也。兪氏曰。丽祖立国属耳。规模制作。固多未遑。而十寺之创。在立庙定社之前。何其先后之倒置也。丽祖非但不能革罗季佞佛之弊。亦效尤而甚者也。后世子孙。崇奉信惑。不足深责。此丽氏所以每欲变而不免于夷也。

高丽追封三代。

曾祖为国祖元德大王。妃为贞和王后。祖为懿祖景康大王。妃为元昌王后。考隆为世祖威武大王。妃韩氏为威肃王后。李氏齐贤曰。金宽毅作编年通录云。圣骨将军虎景生康忠。康忠生宝育。是为国祖元德大王。宝育女辰义配唐贵姓。唐肃宗后人。定以为唐宣宗。生懿祖。作帝建。懿祖生世祖。龙建后改隆。世祖生太祖。如其所言。唐贵姓者。于懿祖为皇考。而宝育。皇考之舅也。而称为国祖何也。又言太祖追王曾祖母。为贞和王后。曾祖母之父宝育。为元德大王云。略曾祖而书曾祖母之父。谓之三代祖考可乎。按。王氏宗族记云。国祖。太祖之曾祖也。贞和其妃也。圣源录云。宝育。元德之外祖也。以此观之。元德是唐贵姓之子。而于懿祖为考也。贞和。是宝育之外孙妇。而于懿祖为妣也。宽毅云。懿祖得龙王之女。按。圣源录云。昕康大王即懿祖之妻龙女者。平州人豆恩坫角干之女。则与宽毅所记异矣。宽毅云。道诜见世祖松岳南第曰。种穄之田而种麻也。穄之与王。方言相类。故太祖因姓王氏。父在而子改其姓。天下岂有是理。呜呼。其谓我太祖为之乎。且太祖逮世祖。仕弓裔。裔多疑忌。太祖无故以王为姓。岂非取祸之道乎。按宗族记。国祖姓王氏。然则非至太祖始姓王也。又云。懿祖世祖讳下字。与太祖讳同。以国初俗尚淳朴。意其或然。太祖创业垂统。动法前王。宁有不得已而恬于非礼之名乎。窃谓。新罗之时。例以干连其名而呼之。盖相尊之辞也。懿祖世祖讳下字。亦与干声相近。乃相尊之辞。非其名也。太祖适以此字为名。好事者。遂附会而为之说曰。三世一名。必王三韩。盖不足信也。郑氏麟趾曰。太祖实录。乃政堂文学黄周亮所撰也。周亮仕太祖孙显宗朝。太祖时事。耳目所及。其于追赠。据实书之。以贞和为国祖之配。以为三代。而略无一语及于世传之说。宽毅。毅宗时微官。去太祖二百六十馀年。岂可舍当时实录。而信后代无稽杂出之书耶。李齐贤一代名儒。岂无所见。而轻议时君世系乎。

冬十月。高丽城平壤。改号西京。

庚辰四年甄萱二十九年。高丽太祖三年。春正月。遣使高丽。

时道路多梗。至是。王始遣使通好。

康州守将闰䧺。叛降高丽。○三月。高丽以庾黔弼。镇鹘岩镇。

初。塩州人尹瑄。沈勇善鞱𩎖。弓裔末。畏祸走北边。聚众二千馀人。居鹘岩城。召黑水蕃。为边害。及丽王即位。卛众来附。至是。命黔弼。卛开定军三千。以行至鹘岩。于东山筑大城以居。招集北蕃酋长三百馀人。飨之。乘醉胁之。皆服。遂遣使诸部曰。既得尔酋长。宜来服。于是。诸部相卛来附者。千五百馀人。又归被掳三千馀人。由是。威惠大行。北方晏然。

秋九月。甄萱遣使聘高丽。

献孔雀扇及智异山竹箭。

冬十月。甄萱入冦。王遣使求援于高丽。高丽君建救之。萱兵退。

萱卛步骑一万。攻陷大良今陜川仇史今属庆州二郡。至进礼郡。在今金海府西三十五里。一云今锦山。非也。王遣阿飡金律。求援于高丽。丽王遣兵救之。萱闻之引退。始与高丽有隙。

高丽君建。遣其将朴守卿。入卫王都。

甄萱数入冦。丽王命守卿为将军。往镇之。守卿性勇烈多权智。值萱再至。辄以奇计败之。

高丽君建抚北界。

时北界数为狄人所侵。反复可虞。王亲幸镇抚之。

辛巳五年甄萱三十年高丽太祖四年春正月。遣使高丽。

金律又奉使来。丽王问曰。闻新罗有三宝丈六像九层㙮圣帝带也。不知圣带犹存否。律不能对。丽王笑曰。卿为贵臣。何不知国之大宝。律惭还告王。王问群臣。无能知者。时有黄龙寺僧。年过九十者。曰圣带是真平王所服。藏在南库。其围甚长。非常人所可束也。金氏曰。古者坐明堂。执传国玺。列九鼎。真若帝王之盛事者也。而韩公论之曰。归天人之心。兴太平之基。决非三器之所能也。竖三器而为重者。其夸者之词耶。况此新罗所谓三宝。亦出于人为之侈而已。为国家何须此耶。孟子曰。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若此者。行之于内。足以善一国。推之于外。足以泽四海。又何外物之足云哉。太祖闻罗人之说。而问之耳。非以为可尚者也。崔氏曰。甚矣。使事之难也。诵诗专对。不辱君命。如孔子所谓使乎使乎者。岂易得哉。今律之来聘。丽祖已失其问矣。若使律。稍有识见。有专对之才。当如楚王孙圉对赵鞅之问。明其主不宝玉而宝其贤。则丽祖必悔悟。愧谢之不暇矣。律曾不吐一言。愧赧而退。真所谓碌碌庸人也哉。

二月。靺鞨达姑部冦边。高丽将坚权。邀击歼之。

靺鞨别部达姑众百七十一人。入冦。道由朔庭郡。丽改登州。今安边。高丽将军坚权。时镇朔州。今春川。卛骑邀击大败之。匹马不还。王喜。遣使高丽。谢之。

靺鞨黑水酋高子罗。卛众附高丽。

丽王兵威远震。又巡北界。以镇抚之。于是。靺鞨归附者众。高子罗卛百七十人。来投。是夏。阿于闲卛二百人。来归。

秋八月。蝗旱。○冬十月。高丽君建如西京。

高丽徙郡县良家子弟。以实西京。置官吏筑在城。在方言𤱶也。凡六年而成。王每岁末巡行。以为常。

十二月。高丽立子武。为正胤。

初。丽王之出镇罗州也。幸木浦居民吴氏女。生子武。至是。王欲立以为嗣。以其母侧微。恐不得立。乃以故笥盛柘黄袍。赐吴。吴以示大匡朴述煕。述煕知其意。请立为正胤。王从之。正胤。即太子也。

壬午六年甄萱三十一年。高丽太祖五年。春二月。契丹遣使聘高丽。遗槖駞及毡。此契丹相通之始。○夏六月。下枝县将军元奉。叛降高丽。下枝县。今安东之豊山县。

元奉闻丽王威德。以城来降。王以其有归顺之功。升县为顺州。以元奉为元尹。

秋七月。溟州将军顺式。叛降高丽。

自群盗抢攘。新罗寝以微弱。命令不行。边城守将。各拥兵据土。未有所属。及丽王即位。威信四著。于是。争来归附。顺式守溟州。久不服。丽王患之。闻其父许越。为僧在内院。遣往谕之。顺式遂归款。赐姓王。给田宅。顺式遣子宿卫。是后。真宝城主洪术。命旨城今抱川将军城达。碧珍郡今星州将军良文等。相继请降。

癸未七年甄萱三十二年。高丽太祖六年。夏六月。高丽置五百罗汉像于嵩山寺。

福府卿尹质。奉使如梁。及还。献五百罗汉像。命置海州嵩山寺。

秋七月。遣使如后唐。

时冦贼纵横。朝聘久绝。至是。遣仓部郞中金乐,录事参军金幼卿。朝后唐贡方物。唐主赐物有差。按。通考同光元年。新罗王金朴。遣使朝贡。

是岁。李存勖灭梁。国号唐。

甲申八年景哀王元年○甄萱三十三年。高丽太祖七年。春正月。遣使如后唐。夏六月。复遣。○秋七月。甄萱侵高丽。

萱遣其子须弥康良剑等。发大耶闻韶今义城二城兵。攻高丽曹物郡。丽将哀宣王忠等。来救。哀宣战死。郡人固守。须弥康失利而归。

八月。甄萱聘高丽。○王薨。弟魏膺即位。

王当衰乱之运。境土日蹙。仅能继嗣而已。至是薨。在位八年。谥曰景明。母弟魏膺即位。是为景哀王。

葬景明王于黄福寺北。○高丽遣使来吊祭。

丽王闻王薨。举哀设斋追福。

九月。遣使聘高丽。○王幸黄龙寺。设百高座。亲行香。○高丽创外帝释院。○冬十月。王祀神宫。赦。○是岁。契丹击渤海之辽东。

时东北诸夷。皆役属契丹。惟渤海未服。契丹谋入冦中国。恐渤海掎其后。乃先击之。资治通鉴补。○按。我仁庙丙子。清人之东抢。亦用此意也。

乙酉景哀王二年甄萱三十四年。高丽太祖八年。秋九月。买曹城将能玄。叛降高丽。○冬十月。高郁府将军能文。叛降高丽。丽君建谕还之。

丽王以高郁府今永川近王都。劳慰遣还。唯留其麾下杯近等。

高丽君建。自将攻甄萱。萱纳质乞和。许之。

高丽以庾黔弼。为征西大将军。攻百济燕山镇。今燕歧。杀其将吉奂。又攻任存城。杀获三千人。时丽王闻萱将北。遂自将而南。与萱战于曹勿郡。部分三军。萱兵锐甚。上军将帝弓。中军将王忠。战不利。独下军将朴守卿。力战得捷。丽王欲相持以老其师。既而黔弼引兵来会。兵势大振。萱惧乞和。许之。萱以外甥真虎为质。王亦以堂弟王信交质。以萱十年之长。称为尚父。王欲召萱至营论事。黔弼曰。人心难知。岂可轻与敌相狎乎。王闻之。遣使曰。甄萱反复多诈。不可和亲。丽王然之。

冬十一月。耽罗入贡于高丽。○十二月。甄萱陷居昌等二十馀城。○甄萱遣使称藩于后唐。唐册萱为百济王。○是岁。遣使契丹。续通考补。

丙戌三年甄萱三十五年高丽太祖九年秋七月。契丹灭渤海。

渤海与契丹世仇。连年侵伐。至是。契丹主谋冦唐。恐渤海掎其后。谓左右曰。世仇未雪。岂意安处。乃大举。攻其西鄙诸部。遂进围扶馀城。拔之。进兵围忽汗城。渤海王大諲譔。战败乞降。契丹主命以兵卫諲譔及族属出城。置于临潢之西。赐名曰乌鲁古。盛京志。辽于混同江北。置临潢府。改渤海为东丹国。忽汗为天福城。渤海立国。凡二百十四年而亡。契丹主命长子突欲。镇东丹。号人皇王。于是。渤海将军申德等五百人。礼部卿大和钧。均老司政大元钧。工部卿大福謩。左右卫将军大审理。小将冒豆干。检校开国男朴渔等。卛众。前后来附高丽者。数万户。高丽王待之甚厚。先是。高丽宫城。蚯蚓出。长七十尺。时谓渤海来投之应。至是果然。

甄萱杀高丽质子。侵高丽。

萱质子真虎病死。高丽王遣侍郞弋宣。送其丧。萱疑高丽杀之。杀高丽质子王信。进军熊津。高丽王命诸城。坚壁不出。王使谓高丽王曰。甄萱违盟。天必不佑。王若奋一鼓之威。萱必自败矣。高丽王曰。吾非畏萱。俟恶盈而自僵耳。先是。萱送绝影岛岛在今东莱海中𩣭马一匹于高丽。至是。萱闻谶云绝影名马至百济亡。悔之。使人请还其马。王笑而许之。

冬十二月。高丽君幸西京。巡历州镇。○高丽遣使张彬。如后唐。

丁亥四年王金傅元年○甄萱三十六年。高丽太祖十年。春正月。高丽君建。伐甄萱。王出兵助之。取竺山。后改龙州。今龙宫。

甄萱违盟。屡侵边。颇有强呑之志。故高丽王伐之。

甄萱送王信之丧于高丽。○二月。遣使兵部侍郞张芬。如后唐。

唐授芬检校工部尚书。副使朴术洪兼御史中丞。李忠式兼侍御史。

三月。高丽君建。破甄萱兵于运州城下。夏四月。攻熊州不克。○秋八月。高丽君建。攻甄萱康州。下之。

先是。高丽王。遣海军将军英昌能式等。卛舟师击康州。虏人物而还。又遣元甫金乐等。攻破大良城。虏将军邹许祖等。至是。高丽王亲徇康州下之。于是。百济诸城。皆降于高丽。丽王过高思葛伊城。今闻庆。城主兴达归顺。王嘉之。赐其三子禄邑。

九月。甄萱入冦。冬十一月。弑王于鲍石亭。立文圣王之裔孙金傅。为王。大掠而归。高丽救之不及。

时王室衰弱。萱恐高丽先入。九月。乃勒兵进攻高丽近品城。今山阳县。属尚州。烧之。入冦至高郁府。逼至郊畿。王遣连式。告急于高丽。丽王谓侍中公萱大相孙幸正朝联珠等曰。新罗与我。同好已久。今有急。不可不救。遣公萱等。以兵一万赴之。萱以救兵未至。冬十一月。奄入王都。时王与妃嫔宗戚。出游鲍石亭。亭在今庆州府南七里金鳌山西麓。炼石作鲍鱼形。名焉。流觞曲水。遗迹宛然。置酒娱乐。忽闻兵至。王素无兵备。以屏风自卫。卛伶人百馀。御之不能敌。与夫人走匿城南离宫。从官宫女。皆被陷没。萱纵兵大掠。入处王宫。索王逼令自尽。王在位四年。萱强辱王妃。纵其下。乱其嫔妾。公卿大夫士女。逃窜骇汗。匍匐乞为奴仆而不免。乃立文圣王裔孙伊飡孝宗之子金傅。为王。即王之表弟也。是为敬顺王。虏王弟孝廉宰臣英景。尽取子女百工兵仗珍宝以归。初。王每与美人。游鲍石亭。奏繁华之曲。其词曰。祗园实际兮二寺东。两松相倚兮萝洞中。回首一望兮花满坞。细雾轻云兮并濛胧。识者比之后庭花。至是果验。

高丽君建。遣使吊祭。○高丽君建。及甄萱战于公山。败绩。大将军申崇谦元甫金乐。死之。

丽王亲卛精骑五千。邀萱于公山桐薮。公山在今永川郡西。俗号太祖旨。或云在大丘。大战不利。萱兵围王甚急。崇谦貌类王。代乘其车。与金乐力战死之。萱兵认为丽王。斩首而去。丽王仅以身免。萱乘胜取大木郡。今仁同属县若木。一云今木川也。烧尽田野积聚。崇谦。光海州按。光海州今未详。舆地胜览。崇谦谷城人。丽初谷城属升平。后属罗州。则二府有光海之号耶。申氏谱。以春川为光海州。则春川是峡邑。于海不当。恐误。人。长大有武勇。及死。验其左足。黑子如七星。求得其尸。丽王哀之。谥壮节。创智妙寺。以资其福。

葬景哀王于南山蟹目岭。

金傅即位。举王尸。殡西堂。与群臣哭临。上谥曰景哀而葬之。

甄萱侵高丽碧珍郡。正朝官名索湘死之。○契丹遣使甄萱。

契丹使裟姑麻咄等三十五人。聘萱。萱差将军崔坚。伴送航海。北行遇风。至唐登州。悉被戮。

追尊父孝宗。为神兴大王。尊母金氏。为王太后。

母桂娥夫人。金氏宪康王之女也。

十二月。甄萱移书。请和于高丽。

萱寄书丽王曰。昨者新罗国相金䧺廉等。将召足下入京。有同鳖应鼋声。是欲鷃披隼翼。必使生灵涂炭。社稷丘墟。是用先着祖鞭。独挥韩钺。誓百僚如皎日。谕六部以义风。不意奸臣遁逃。邦君薨变。遂奉景明王之表弟宪康王之外孙。劝即尊位。再造危邦。丧君有君。于是乎在。足下不详忠告。徒听流言。百计窥觎。多方侵扰。尚不能见仆马首。拔仆牛毛。冬初都头索湘。束手于星山阵下。日来左相金乐。暴骸于美里寺在今大丘公山下前。强羸若此。胜负可知。所期者。挂弓于平壤之楼。飮马于𬇙江之水。然以前月七日。吴越国使班尚书至。传王诏旨。卿与高丽。旧通欢好。共契邻盟。比因质子之两亡。遂失和亲之旧好。互侵疆境。不戢干戈。今专发使臣。赴卿本道。又移文高丽。宜相亲比。永孚于休。仆义笃尊王。情深事大。及闻诏谕。即欲祗承。但虑足下欲破不能。困而犹闘。今录诏书寄呈。请留心详悉。且㕙獹迭惫。终必贻饥。蚌鹬相持。亦为所笑。宜迷复之为戒。无后悔之自贻。崔承祐之笔也。承祐自唐还国已乱。遂投甄萱作此书。丽王答书曰。仆仰承天假。俯迫人推。过叨将帅之权。获赴经纶之会。顷以三韩厄会。九土㐫荒。黔黎多属于黄巾。田野无非于赤土。庶几弭风尘之警。有以救邦国之灾。爰自善邻。于焉结好。果见数千里农桑乐业。七八年士卒闲眠。及至酉年。维时阳月。忽焉生事。至于交兵。足下始轻敌而直前。若螳螂之拒辙。终知难以勇退。如蚊子之负山。拱手陈辞。指天作誓。今日之后。永世欢和。仆亦尚止戈之武。期不杀之仁。遂解重围。以休疲卒。此则我有大德于南人也。岂谓歃血未干。凶威复作。蜂虿之毒。侵害于生灵。狼虎之狂。为梗于畿甸。金城窘迫。黄屋震惊。仗义尊周。虽似桓文之霸。乘间谋汉。惟看莽卓之奸。致使王之至尊。枉称子于足下。尊卑失序。上下同忧。以为非有元辅之忠纯。岂得再安于社稷。以仆心无匿恶。志切尊王。将援致于朝廷。使扶危于邦国。足下见毫厘之小利。忘天地之厚恩。斩戮君王。焚烧官阙。葅醢卿士。虔刘士民。姬姜则取以同车。珍宝则夺之稇载。元恶浮于桀纣。不仁甚于獍枭。仆怨极崩天。诚深却日。庶效鹰鹯之逐。以申犬马之勤。再举干戈。两更槐柳。陆战则雷驰电击。水攻则虎搏龙腾。动必成功。举无虚发。逐尹邠于海岸。积甲如山。擒邹祖于边城。伏尸蔽野。燕山郡今燕歧县畔。斩吉奂于军前。马利城今安阴县边。戮随晤于纛下。拔任存之日。邢积等数百人捐躯。破青州之时。直心等四五辈授首。桐薮望旗而溃散。京山今星州府含璧而投降。康州则自南而来归。罗府则自西而移属。侵攻若此。收复宁遥。必期泜水营中。雪张耳千般之恨。乌江亭上。成汉王一捷之功。竟息风波。永清寰海。天之所助。命将何归。况承吴越王殿下。特出纶于丹禁。输戢难于青丘。既奉训谟。敢不尊奉。若足下祗承睿意。悉戢㐫机。不但副上国之仁恩。抑亦绍东海之绝緖。若不过而能改。其悔不可追。崔致远之笔也。按。新罗之亡。专由于嬖幸用事。纲纪紊弛。非有桀纣之暴。亡秦之政耳。弓裔甄萱。乘时倡乱。僭号窃据。其罪固已通天。而丽祖之代裔称王。亦归叛逆之科。惜哉。然惟其一心。能知尊王之义。贼萱之乱。尝自将入救矣。又遣将留镇矣。其答萱书有曰。金城窘迫。黄屋震惊。仗义尊周。虽似桓文之霸。乘间谋汉。惟看莽卓之奸。有曰仆志切尊王。有曰庶效鹰鹯之逐。以申犬马之勤。其言如是。则必不逼王之都。而居王之宫矣。此时罗之君臣。若能振励。结援高丽。修明德政。甄拔贤能。以为恢复之图。则庶可少延。而泄泄然无一事之可称。束手就亡。可胜叹哉。

高丽遣使林彦。如后唐。

戊子王金傅二年甄萱三十七年。高丽太祖十一年。春。甄萱侵康州。高丽将金相死之。

百济侵康州。高丽元尹金相等。将往救之。路经草八城。今草溪。为城主兴宗所败。死之。

夏五月。高丽康州将军有文。降于甄萱。

高丽康州守将元甫珍景。运粮于古子郡。甄萱潜师袭康州。珍景等还战。败死者三百馀人。将军有文。遂降于萱。

六月。地震。○秋七月。甄萱遣兵。袭高丽君建于青州。高丽将军庾黔弼。击败之。

高丽王。自将击三年山城。今槐山。不克。遂幸青州。百济遣金萱哀式等。领兵三千馀人来侵。时黔弼守汤井郡。登郡南山坐睡。梦有大人。言明日西原有变。宜速往救。黔弼惊觉。径趣青州。与战败之。追至秃歧镇。今未详。杀三百馀人。

八月。甄萱城阳山。高丽击走之。

萱使将军官昕。城阳山。今沃川属县。丽王幸忠州。遣命旨城元甫王忠。击走之。官昕退保大良城。纵军。芟取大木郡禾稼。遂分屯乌于谷。一名缶谷城。于是。竹岭路塞。丽王命王忠。往谍于曹物城。

冬十一月。甄萱拔高丽乌于谷城。

萱选劲卒。攻拔乌于谷城。杀戍卒一千。将军杨志明式等六人出降。丽王集诸军于球庭。斩六人妻子。徇诸军。

高丽君建巡北界。

己丑三年甄萱三十八年。高丽太祖十二年。夏四月。天竺僧三藏摩㬋罗。至高丽。高丽君建。备仪迎之。○秋七月。甄萱拔高丽义城。守将金洪术死之。

萱以甲卒五千。攻义城拔之。城主将军洪术战死。丽王闻之。哭之恸曰。吾失左右手矣。萱又侵顺州。丽将元奉遁。

冬十月。甄萱围高丽加恩县。不克。○十二月。甄萱围高丽古昌郡。高丽君建。自将救之。古昌。今安东。

庚寅四年甄萱三十九年。高丽太祖十三年。春正月。载岩城将善弼。叛降高丽。

时群盗竞起。所在夺掠。丽王将通好王都。以路梗为患。载岩城今真宝将善弼。以计导之。至是降。丽王以有功。称为尚父。宠褒之。

高丽君建。大破甄萱于古昌。东方州郡。尽降于高丽。

丽王救古昌。次礼安镇。今礼安。与诸将议曰。战而不利。将奈何。大相公萱洪儒曰。如不利。宜从间道。不可从竹岭。宜预修间路。将军庾黔弼曰。兵㐫器。战危事。有死之心。无生之计。然后可以决胜。今临敌不战。先虑折北。何也。若不急救。以古昌三千馀众。拱手与敌。岂不痛哉。臣愿进军急击。丽王从之。丙戌。丽王军于郡北甁山。在今安东府北十里。萱军于石山。相距五百步。遂与战至暮。黔弼引轻兵。自猪首峯奋击之。萱败走。获其侍郞金渥。百济军死者。八千馀人。丽王入城。谓黔弼曰。今日之捷。卿之功也。萱遣将。攻陷顺州。掠人户而去。丽王即幸顺州。修其城。复贬为下枝县。得元奉。以有前功宥之。以古昌城主金宣平为大匡。金幸张吉为大相。升郡为安东府。于是。永安今豊山县河曲新罗曲城郡。丽改为临河县。今属安东。直明明一作宁。今一直县。属安东。松生今属青松府等三十馀郡县。降高丽。高丽此时。兵力渐强。国以东沿海州郡部落。皆降高丽。自溟州至兴礼府。捴百十城。金幸者。国之宗姓也。闻甄萱弑王。谋于众曰。萱义不共天。盍归王公。以雪我耻。遂降高丽。丽王喜曰。幸能炳几达权。赐姓权氏。李子曰。自古当国家溃乱之秋。守土之臣。有死无贰。正也。安有以地迎敌。因以为功。而谓之权哉。以此论之。三公之事。不无可疑。而犹有少可诿者。以其所迎者。非吾之仇。实乃救我者也。是时罗朝君臣。坐待灭亡。而其所藉以缓须臾之命者。独有丽王之救耳。若是而为三公者。胶守一节。拒丽以死萱。则是不共戴天之仇。终无以雪耻。而身与国偕亡。故决策降丽。以讨君父之贼。此丽祖所谓权也。后之人傥或不幸。而遭时之变。国非亡罗。贼非逆萱。师非丽正。而曰我欲行权而降敌。则王法之所不容。是又不可以不知者也。按。丽祖虽起于群盗。而除残去虐。号称义主。当贼萱肆㐫。古昌危急之时。为三人者。当为包胥秦庭之哭。告之以救灾恤邻之义。说之以尊王攘夷之策。则丽祖岂忍恝然而已哉。何必屈身投降。北面称臣而后可哉。假使丽主。必欲受降而后救。则是先以不义令人。是亦一萱也。当责以大义。而惟有一死而已。人臣之义。无外此而可求者也。此李子所以深惜之也。

二月。高丽君建。遣使告捷。

丽王遣使来告捷。王遣使报聘。致书请相见。时国东州郡部落。皆降于高丽。自溟州至兴礼府。今蔚山。捴百十馀城。

秋八月。高丽置天安都督府。

丽王幸大木郡。今木川。术士倪方言。东西兜卛。今天安。为三国中心。五龙争珠之地。若寻垒观兵。则统三为王。丽王从之。又以其地居南道要会。乃分汤井大木蛇山。为天安府。置都督。以大承帝弓为使。元甫严式为副使。

高丽遣大相廉相。城马山。号安水镇。以正朝昕幸为镇头。○芋陵岛贡于高丽。

岛主遣白吉土豆。贡方物。丽王以白吉为正位。土豆为正朝。

冬十二月。高丽初置学校于西京。

先是。西京未有学。丽王命秀才廷鹗。留为书学博士。别创学院。聚六部生徒教授。颇有兴学之效。赐缯帛。兼置医卜二业。又赐仓谷百石。为学宝。方言。以钱谷施纳。存本取息。利于久远。故谓之宝。

辛卯五年甄萱四十年。高丽太祖十四年。春二月。高丽君建来朝。

王遣太守谦用于高丽。请与相见。丽王许之。卛五十馀骑至畿内。先遣将军善弼。问起居。王命百官迎于郊。使堂弟相国金裕廉等。迎于城内。王出应门外迎拜。丽王答拜。王由左。丽王由右。揖让升殿。丽王命扈从诸臣拜王。遂宴临海殿。酒酣。王曰。吾不天。浸致祸乱。何痛如之。因泣下。左右无不呜咽。丽王亦流涕慰籍。遗王太后夫人国相以下礼物有差。李子曰。孟子曰。一人横行于天下。武王耻之。丽王任天吏之责。不耻贼萱之横行。稽致天罚。凡几年矣。及萱遭逆子之变而来奔。则尊以尚父。又为之举兵讨逆。且丽王入都之日。秋毫无犯。行揖让之礼于干戈扰攘之际。尧舜之德。蔑以加矣。而卒也墟其社稷而守置之。然则向之讨贼之义安在。揖让之美何归。此由丽祖有王度而无圣学。为义不终而动于小利故也。

三月。高丽君建。流其大匡庾黔弼于鹄岛。

被谗也。崔氏曰。中庸九经。尊贤居一。而尊贤以去谗为先。盖信谗则任贤不专。佞人用事而诤臣杜口。丽王遽信谗言。放逐勋贤。何哉。

夏五月。高丽君建还。

癸未。丽王还。王送至穴城。以裕廉为质。丽王军士肃正。不犯秋毫。都人士女。感泣相庆曰。昔甄氏之来。如逢豺虎。今王公之来。如见父母。

秋八月。高丽君建。遣使来聘。

丽王遣甫尹善规等。遗王鞍马绫彩。幷赐百官彩帛。军民茶幞头。僧尼茶香。有差。

高丽令北界州镇。筑蕃馆于城外。

丽王常以北边为忧。时时巡抚。筑通德今肃川通海废县在今永柔县北安水今价川刚德今成川兴德今殷山等镇。置镇头以镇之。谓有司曰。北蕃人面兽心。饥来饱去。见利忘耻。今虽服事。向背无常。宜令所过州镇。筑馆城外待之。

壬辰六年甄萱四十一年高丽太祖十五年春正月。地震。○夏四月。遣使如唐。

王之立国。益衰弱。干戈塞路。久绝中国。至是。遣执事侍郞金昢,司宾卿李儒。入唐朝贡。

五月。高丽西京大风。

时高丽西京。民家雌鸡化为䧺。又大风屋瓦皆飞。丽王曰。昔有邪臣。潜畜异谋。其家雌鸡化为䧺。不悛其恶。卒致诛灭。吴王刘濞之时。大风毁门拔木。濞不知戒。亦以覆亡。宜各悛心。毋及于祸。

六月。甄萱将龚直。降高丽。

龚直。燕山人。以勇略为本邑将军。以长子直达次子金舒及一女。为质于萱。尝入朝。见萱无道。谓直达曰。此国奢侈无道。吾欲归附高丽。何如。直达曰。自入质以来。观其风俗。惟恃富强。竞务骄矜。安能为国。今大人欲归明主。保安弊邑。不亦宜乎。直达当与弟妹。俟隙而归矣。纵不得归。赖大人之明。馀庆流于子孙。直达虽死无恨。愿大人。勿以为虑。直遂决意归附。遂与其子英舒。投高丽。丽王喜。拜为大相。厚赐厩马彩帛。以贵戚女。妻英舒。直感激。因请自往取一牟山郡曰。攻取此邑。则弊邑之民。不被冦窃。专务农桑。益坚归化之诚。王许之。萱怒。召直达及其子女之入质者。烙断股筋而杀之。金舒获免。百济亡。乃生还。

秋七月。高丽遣正胤武。巡北边。○冬十月。甄萱侵高丽。

萱遣一吉飡相贵。以舟师入礼成江。在松京西三十里。焚塩白贞三州船百艘。取猪山岛牧马三百匹而归。又遣海军将军尚哀等。攻掠大牛岛。丽王命大匡万岁等。救之。

高丽召庾黔弼。还。

时甄萱来侵。丽兵不利。丽王患之。黔弼自鹄岛上书曰。臣虽负罪在贬。闻百济侵我海乡。臣已选本岛及包乙岛丁壮。以充军队。修战舰欲御之。愿上勿忧。丽王见书泣曰。信谗逐贤。是予不明也。遣使召还慰之曰。卿实无辜。见谪不怨。惟思辅国。予甚愧悔。按。人孰无过。而改之为贵。丽朝之能芟刈群䧺。削平土宇。开刱五百年之业。其在是乎。

十一月。高丽前内奉卿崔凝。卒。

凝。黄州土山今祥原人。力学通五经。善属文。为弓裔翰林郞。草制诰惬意。裔曰。所谓圣人。非斯人耶。及丽王即位。知元凤省事。有公辅器。晓达吏事。甚获时誉。遇知于丽王。夙夜勤恪。多所献替。丽王每嘉纳之。尝谓曰。卿学富才高。兼识治軆。忧国奉公。匪躬謇謇。古之名臣。无以过也。迁内奉卿。转广评侍郞。凝辞曰。同僚尹逢。长于臣十年。请先授之。丽王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遂以逢为广评侍郞。凝恒斋素。尝寝疾。丽王遣东宫问疾。劝令食肉曰。卿不保其身。不得终养其母。不孝也。不能永命。使予早丧良弼。不忠也。凝乃食肉。果平复。及卒。年三十五。王甚悼之。谥煕恺。丽王尝谓凝曰。昔新罗造九层㙮。遂成一统之业。今欲开京建七层㙮。西京建九层㙮。冀借玄功。合三韩为一家。卿为我作发愿䟽。凝遂制进。凝尝劝王除佛法。而至此不能力谏。制进䟽文。人讥之。

高丽遣使大相王仲儒。如后唐。

癸巳七年甄萱四十二年。高丽太祖十六年。春三月。后唐遣使。册高丽君建。

唐遣太仆卿王琼,太府少卿杨昭业。册为特进检校大保使持节玄菟州都督上柱国充大义军使封高丽王。妃柳氏为河东郡夫人。柳氏。贞州人。大匡天弓之女。天弓家富。人称为长者。丽王为弓裔将军。过贞州。见柳氏有德容。至家留宿。柳氏侍寝。后绝不相闻。柳氏守志为尼。丽王闻之。召为夫人。创业之初。柳氏有功。是为神惠王后。

高丽除天授年号。始行后唐年号。○夏五月。甄萱遣兵入冦。高丽遣征南将军庾黔弼。击败之。

黔弼守义城府。时甄萱遣其子神剑。入冦。丽王使谓黔弼曰。予虑新罗为百济所侵。尝遣将镇之。今闻百济劫掠槥山城阿弗镇等处。如或侵及新罗国都。卿宜往救。黔弼遂选壮士八十人。赴之至槎滩。谓士卒曰。若遇贼于此。吾必不得生还。汝等其各善为计。士卒曰。吾辈尽死则已。岂可使将军独死乎。既涉滩。果遇神剑军。百济见黔弼部伍精锐。不战自溃。黔弼至王都。老幼出迎拜泣曰。不图今日得见大匡。微大匡。吾其为鱼肉乎。黔弼留七日还。遇神剑与战。大克。擒其将七人。捷至。丽王惊喜曰。非黔弼。孰能如是。及还。下殿执手而贺之。黔弼谢曰。臣职当如是。王益善之。

甲午八年甄萱四十三年。高丽太祖十七年。春正月。高丽君建。巡西北镇。○夏五月。高丽君建。如礼山镇。

下令曰。新罗政失。群盗竞起。民庶乱离。暴骨荒野。泰封主毒流下民。倾覆社稷。予承危緖。造此新邦。劳役疮痍之民。岂予意哉。但干戈未定。巡省州镇。修完城栅。欲令赤子。得免绿林之难。由是。男尽从戎。妇犹在役。不忍劳苦。或逃匿山林。或号诉官府。权势之家。又从而凌暴。予以一身。岂能家在而目睹。宜尔公卿将相食禄之人。谅予爱民之意。矜尔禄邑遍户之氓。其家臣无知之辈。使于禄邑。惟务聚敛。恣为剥割。尔亦禁制。民有论诉。官吏掩护。怙威恃力者。以名闻。

高丽西京旱蝗。○秋七月。渤海世子大光显。奔高丽。

光显卛众数万。来奔。赐姓名王继。使守白州。以奉其祀。赐僚佐爵军士田宅有差。初。渤海人隐继宗。见于天德殿。三拜。人谓失礼。大相宋含弘曰。失土人三拜。古之礼也。按。左传。秦之获晋惠公也。晋大夫三拜稽首。含弘之言。实本于此。大明之制。三拜九叩头。则义不师古也。

九月。高丽君建。及甄萱战于运州。大败之。熊津以北。降高丽。

丽王征运州。萱简甲士五千。至曰。两军相闘。势不俱全。宜结和亲。各保封境。丽王会诸将议之。庾黔弼曰。今日之势。不容不战。愿上观臣等破敌。勿忧也。遂乘萱未阵。以轻骑数千突击。斩获三千馀级。百济军乃大败。萱狼狈脱走。于是。熊津以北三十馀城。闻风皆降。

高丽参知政事王儒卒。

即朴儒也。谥章顺。

高丽遣大相廉相。城通海镇。以元甫才萱。为镇头。

乙未九年甄萱四十四年。高丽太祖十八年。春三月。甄神剑。幽其父萱于金山寺。杀其弟金刚而自立。

初。萱多妾媵。有子十馀人。第四子金刚。身长多智。萱特爱之。欲传其位。长子神剑。次子良剑龙剑等。知之忧悯。时良剑为康州都督。龙剑为武州都督。出镇。神剑在侧。伊粲能奂。使人往与龙剑良剑阴谋。与波珍粲新德英顺等。劝神剑作乱。至是。萱寝未起。闻宫庭喧呼。问此何声。左右曰。王老。诸将以长子神剑。摄位陈贺。俄移萱于金山佛寺。在今金沟县。以壮士巴达等三十人守之。时童谣曰。可怜完山儿。失父涕涟洏。神剑自称王。赦其境内。兪氏曰。甄萱起自啸聚。能广土拓境。奄有百济之旧地。虎噬三韩。馀四十年。其财力之富。甲兵之强。足以䧺罗丽而先鸣矣。然其残虐狼贪。斩芟生灵。已足以覆国绝世。加以父子之间爱憎不均。继嗣未定。卒丧身于贼子。所谓盗贼群居。无终日之计者。非萱之谓欤。

夏四月。高丽遣庾黔弼。经略罗州。

丽王谓诸将曰。罗州四十馀郡。为我藩蔽。久服风化。近为百济劫掠。六年之间。海路不通。谁为我抚之。洪儒朴述煕等曰。臣虽无勇。愿效尺寸。丽王曰。凡为将帅。贵得人心。大匡公萱帝弓等曰。黔弼可。丽王以其久劳难之。黔弼曰。臣虽齿衰。然国家大事。敢不竭力。丽王喜。遂拜都统大将军。送至礼成江。赐御船遣之。黔弼至罗州。经略而还。丽王又幸礼成江。迎劳。

六月。甄萱奔高丽。

萱在金山三月。飮醉守者。与季男能乂女哀福嬖妾姑比及其臣吴琰忠质等。奔罗州。遣人请见于高丽。丽王遣庾黔弼等。领军船四十艘。由海路迎之。及至。待以厚礼。以萱十年之长。称为尚父。授馆南宫。位百僚上。赐杨州为食邑。赐金帛与奴婢各四十口。厩马十匹。

秋九月。高丽君幸西京。历巡黄海州而还。○冬十月。王遣侍郞金封休。请降于高丽。王子遁入皆骨山。

王以四方土地。尽为他有。国势孤弱。不能自安。乃与群下谋降。高丽群议不一。王子曰。国之存亡。必有天命。当与忠臣义士。收合民心。以死自守。力尽而后已。岂宜以一千年社稷。一朝轻以与人。王曰。孤危若此。势不能全。既不能强。又不能弱。使无辜之民。肝脑涂地。吾不忍也。乃使封休。赍书请降于高丽。王子哭泣辞王。径归皆骨山。今金刚山。在淮阳。倚岩为屋。麻衣草食。以终其身。其弟亦为僧。名梵空。后住法水海印寺云。吴氏曰。王子义烈。可与北地王谌。争光日月。而名不传。东方文献。埋没可惜。按。自古人君。国亡身降者非一。而皆其势屈力尽。求死不得而然。非乐为也。昔周赧之亡也。纲目特书曰。王入秦尽献其邑。然赧犹畏秦之逼。情犹可恕。至于金傅之于高丽。未尝有屈辱之举攻迫之势。而徒以孤弱。不能自存。举社稷而与人。请降不已。是亦周赧之所不为也。噫。新罗盛时。节义之士无代无之。而及其亡也。未闻一人。是无他故。其君如是。故其所登庸。皆贪鄙谄佞之徒。惟知卖国之为能。安知殉国之为义哉。此无足怪。然而若无王子。则一千年君子国。终为人所笑。其有光简策。岂与一时南面之荣。比哉。

十一月。王傅至高丽。献土称臣。高丽以傅为政丞。国除为庆州。新罗亡。

丽王受书。遣侍郞王铁等。迎之。王卛百僚。发王都。士庶皆从之。香车宝马。连亘三十馀里。道路塡咽。观者如堵。丽王遣人。中路问慰。癸卯。王至开京。丽王备仪出郊迎劳。馆于柳花宫。妻以长女乐浪公主。己未。王上书丽王曰。本国久经丧乱。历数已穷。无复望保基业。请以臣礼见。丽王不从。十二月辛酉。高丽群臣奏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一国二君。民何以堪。愿听罗王之请。壬申。丽王御天德殿。会百僚曰。朕与新罗。歃血同盟。庶几两国同好。各保社稷。今罗王固请称臣。卿等亦以为可。朕心虽愧。众意难违。乃受庭见之礼。群臣称贺。欢声振地。于是。丽王拜王为政丞。封观光顺化卫国功臣上柱国乐浪王。食邑八千户。位太子上。岁给禄千石。创神鸾宫。赐之。其从者幷收录。优赐田禄。国除为庆州。为食邑。审知副户长以下官职等事。于是。诸功臣效之。各为其州事审官。州县之有事审官。始此。新罗亡。新罗既纳土国除。阿干神会罢外署还。见都城离溃。悲叹作歌以哀之。新罗分为三代。自始祖至真德二十八王。谓之上代。自武烈至惠恭八王。谓之中代。自宣德至永王按。永王疑敬顺王。二十王。谓之下代。朴昔金三姓相传。朴氏十王。昔氏八王。金氏三十七王。合五十五王。共九百九十二年。自文武王九年承正统以后。二十七王二百四十六年。金氏曰。新罗朴氏昔氏。皆自卵生。金氏从天入金樻而降。或云乘金车。此尤诡怪。不可信。但原厥初在上者。其为己也俭。其为人也宽。其设官也略。其行事也简。以至诚事中国。常遣子弟宿卫入学。革鸿荒之俗。为礼义之邦。又凭王师平济丽。可谓盛矣。而奉浮屠之法。至使闾里比其㙮庙。齐民逃于缁褐。兵农浸小。而国家日衰。加之女据尊位。恣行淫秽。嬖幸用事。群盗幷起。景哀荒淫。几何不乱亡哉。敬顺之归命太祖。功德过于钱氏之入宋。其子孙繁衍。岂非阴德之报欤。崔氏曰。吴越之于宋。君臣之分定矣。新罗之于高丽。与此不同。盖泰封。新罗之叛贼。丽祖。泰封之臣也。新罗一朝。弃宗社献土地。北面而朝。可乎。异于晋愍吴皓者。几希。

高丽遣使礼宾卿邢顺。如后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