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史纲目/第十
上
编辑〈起丁巳高丽明宗二十七年。尽庚戌高丽高宗三十七年。〉凡五十四年。
丁巳二十七年春正月。虎入穆清殿。○二月乙巳朔。日食。○图画崔忠献像于功臣阁。○秋八月。荧惑入太微。○九月。大雷电。○崔忠献废王。幽于昌乐宫。放太子于江华。立平凉公旼为王。流中书令杜景升等。
崔忠粹与朴晋材。谋于忠献曰。上老而倦勤。诸小君乱国政。上又宠爱群小。多赐金帛。府库虚竭。不可以主臣民。太子璹暗弱。不宜为储副。司空缜。博通经史。聪明有度。若立为王。国可中兴矣。缜婢为忠粹所嬖。故欲立之。忠献欲立平凉公旼。议未决。晋材曰。二人皆可为君。然金人不知有缜。若立缜。彼必以为纂。不如立旼。依毅宗故事。以弟及告之。则无患矣。议乃定。缜。平壤公基之五世孙也。忠献兄弟设醮。告天以废立事。即九月甲寅也。是夕。大雷电雨雹。暴风拔木。墙屋多颓。后七日庚申。又大雷电。癸亥。忠献,忠粹。与晋材及其族金跃珍,卢硕崇等。勒兵市街。为中军。分诸卫兵。为前后左右军。屯四街。闭诸城门。召杜景升。流紫燕岛。〈在今仁川海中。〉又流枢密副使柳得义等十二人及诸小君洪机等十馀人于岭南及海岛。遣人入阙。逼王以单骑出向成门。幽于昌乐宫。以兵守之。时。太子在北宫。使人督出。太子与妃。步出宫门。冒雨乘驿骑。放于江华。迎平凉公旼。即位于大观殿。是为神宗。忠献兄弟。拥兵入枢密院。令诸卫将军。屯球庭。王逊位。五年薨。在位二十七年。寿七十三。谥曰光孝。庙号明宗。〈舆地胜览。竹山凝石寺。高丽明宗潜邸时。烧香至此寺。寺僧梦太祖赐明宗一牙笏。并有诗。曰授尔一牙笏。法师不离侍。居年九九九。享位七七二。明宗未解其意。后即祚二十八年。其应不差。〉史臣曰。自郑仲夫,李义方,李义旼等弑毅宗。窃弄国柄。为明宗计。当誓心自强。必欲讨贼而后已。若曰力不足。则庆大升愤王室之微弱。疾强臣之跋扈。一朝举义。诛仲夫父子。如猎狐兔。而义旼奉首鼠窜。假息乡闾。此正任用贤良。修明纪纲。复张王室之秋也。王不能然。溺于宴安。其所施为。殊如平康无事之时。若义旼者。特一匹夫耳。遣一介使。数其弑君之罪。诛而族之。可也。反加招致。骤登爵位。使之凌轹王室。杀害朝臣。卖官鬻狱。浊乱朝政。其𥚁惨矣。崔忠献乘时而起。王反见逐。子孙不保。自是。权臣相继执命。王室之不亡。若缀旒者几百年。痛哉。
立宗室女为妃。称金氏。
江陵公温之女。后册为宫主。是为宣靖太后。
崔忠献黜内侍闵湜等七十馀人。
炟艾井为御水。俗云。王饮此井。䆠者用事。忠献毁之。乃以广明寺井为御水。俚语。藤梨谓之炟艾。〈医书。名狝猴桃。即㮕桃也。〉
崔忠献自为三韩大匡上将军柱国。以崔忠粹为大将军。朴晋材为刑部侍郞。○冬十月。王改名晫。
令避嫌名。诸姓卓者从外姓。内外姓同。从内外祖母之姓。
遣使如金。告逊位。
让位请命。一如郑仲夫等立明宗故事。遣考工员外郞赵通。如金。
崔忠献杀崔忠粹。
初。太子娶昌化伯祐女为妃。祐。带方公俌之曾孙。尚明宗女生妃。忠粹欲以女配太子。固请王。王不悦。忠粹胁之。王不得已出太子妃。妃呜咽不自胜。王亦出涕。宫中莫不痛戚。妃遂微服出外。忠粹定期。聚工大备妆具。忠献闻之。携酒馈忠粹。酒酣。譬晓之曰。今我兄弟。虽势倾一国。系本寒微。若以女配东宫。得无讥乎。且太子配耦有年。一朝离之。于人情何。向者。李义方以女配太子。卒死人手。今欲踵其覆辙。可乎。忠粹然之。既而复悔。其母复以忠献之言止之。忠粹怒曰。非妇人所知。以手推之仆地。忠献闻之曰。罪莫大于不孝。此不可以言语开谕。明朝。当令吾众。候广化门。拒其女不纳。人告忠粹。忠粹曰。兄之欲制我者。恃其有众也。诘朝。吾当扫除其徒尔。忠献遂与朴晋材,卢硕崇,金跃珍等。率兵千馀。乘夜至广化门。告门者曰。忠粹朝将作乱。吾将卫社。门者以闻。王大惊。即命开门纳之。使屯于球庭。又发武库兵仗。授禁军以备之。黎明。忠粹与其徒千馀人。屯十字街。与忠献军遇。战于兴国寺南。晋材,硕崇等。首尾相应。腹背夹攻。忠献以御库大角弩纵射之。忠粹之徒大溃。忠粹曰。今日之败。天也。驰至保定门。斩关而出。渡长湍至坡平。欲据临津以南。以抗忠献。追者斩之。传首于京。自此。内外大权。一归忠献矣。
十一月。前中书令杜景升。卒于紫燕岛。
景升性质直宽厚。少文有勇力。在诸武臣中。多所匡救。久掌吏铨。虽内宠。莫敢挠之。为中书令。旧制。三品以上每迁级。例上让表。不允然后表谢上官。景升独曰。内不欲让。而假人笔。外为礼文。吾不忍为也。其朴直类此。景升在岛。忧愤呕血卒。
以赵永仁为门下侍郞。奇洪寿,任濡,崔谠。为中书侍郞同平章事。崔诜知枢密院事。
永仁。横川〈今横城〉人。博学善属文。有宰相器度。废王立。命辅导太子。及为承宣。多所匡救。物论归重。洪寿。幸州〈今属高阳〉人。少善书工文。及壮。以武班用。濡。元厚之子。谠,诜。惟清之子。俱有时望。
戊午神宗靖孝王〈讳旼。字至华。后改名晫。仁宗第五子。明宗母弟。〉元年春正月己亥朔。日食。○置山川裨补都监。
崔忠献议。国内山川。裨补延基。遂置都监。
三月。分遣中使。省州县冤狱。○王幸王轮寺。
自是。常幸寺院。
夏五月。公私奴隶谋乱。捕诛之。
私奴万积等六人。樵于北山。招集公私奴隶。谋曰。庚癸以来。朱紫多起于贱隶。将相宁有种乎。吾辈安能劳筋骨于棰楚之下。诸奴皆然之。翦黄纸数千。皆钑丁字为识。约聚兴国寺。趣球庭。先杀崔忠献等。仍各格杀其主。焚贱籍。使三韩无贱人。则公卿将相。皆可得矣。及期。众不满数百。恐不济事。更约会普济寺。律学博士韩忠愈奴顺贞。告于忠愈。忠愈告之忠献。遂捕万积等百馀人。投之江。
六月。金遣使问传授之故。
金遣宣问使孙俣。诘前王逊位事。欲面见前王。亲授诏书。门下侍郞赵永仁曰。前王养疾南州。计程三十日乃至。必欲亲授诏。请留待二三月然后可。俣曰。苟如是。不必亲授。遂传诏于王而还。〈按。金使若曰。虽迟累月。必面见王传诏云。则亦何以防之耶。〉
秋七月。遣使如金。请册命。○八月。太白经天。
己未二年春二月。东京贼金顺。蔚珍贼今草等来降。
时。权奸专国。朝廷屡革。纲纪不明。州郡盗贼数起。有盗起于溟州。陷三陟,蔚珍。又起东京。二贼合势。侵掠郡邑。遣祗候宋公绰于溟州。少监赵通于东京。招降。东京贼魁金顺。蔚珍贼魁今草等来降。王赐酒食衣服遣还。
夏四月。金遣使册王。
册为开府仪同三司。赐车服印章鞍马等物。遣使谢之。自是以后。废立相继。而上国亦不深诘。因而册之而已。
五月。南部北井水赤沸。声如牛鸣十馀日。
占曰贱人将贵。
六月。崔忠献逐两府宰臣二十人。
平章事崔谠,于述儒等。皆旧臣。故崔忠献恶之。皆令致仕。凡不请而仍令致仕者二十人。于是。王之左右。无非忠献之腹心矣。
崔忠献自为兵部尚书知吏部事。
忠献朝往兵部。昼入吏部。注拟文武官。又出入禁闼。以兵自卫。
秋八月。黄州牧守金俊琚。谋讨崔忠献。不克死之。
俊琚。平章事永存之子。忠献疑俊琚兄弟有异志。出俊琚为黄州牧守。弟俊光为尚州牧守。俊琚之任。不恤民事。召募勇士。与朴晋材门客神骑指谕李𪟝中同谋。会。俊光移安边。遂与通谋。乃率黄州民骁勇者。潜入京。俊琚妻父郞将金纯永。告忠献。忠献捕俊琚杀之。其党或杀或流。悉籍妻子为奴婢。遣人杀俊光。永存以老免。纯永以功拜将军。
蝗。○冬十月。大雷有黑祲。
大雷。俄而有怪气赤黑。从鹄岭出。渐大弥满京都。遂雨雹。黑气下地。咫尺不见人。
庚申三年春二月。太白经天。○夏四月。立子悳。为王太子。
太子。元妃之子。性聪明。常开经筵。谓僚友曰。人皆不知其过。吾亦安能自知。请卿辈悉陈无隐。朝野嘉叹。
封子恕。为德阳侯。○五月。晋州吏郑方义。作乱。
先是。方义以罪见囚。其弟昌大。突入脱枷锁出之。啸聚不逞之徒。纵横州里。杀素所仇㤪者。至六千四百馀人。牧使李淳中等。惧闭阁不出。方义胁令视事。多敛邑内银甁。赂遗权贵。以规免。按察副使孙公礼。行部至晋。按问之。吏民畏方义。皆曰无罪。淳中竟坐流。遣少府监赵通等。安抚之。通等畏其虐焰。但拱手而已。时。陜州贼光明计勃等豪横。亦为一方巨害。晋人有与方义为仇者投之。方义击破之。尽杀陜贼。
秋八月。金州人作乱。副使李廸儒。讨平之。
金州杂族。聚众谋杀豪家。来围副使衙。廸儒登屋。射首谋者。应弦而倒。其党曰。欲除强暴以清我邑。何故射我。廸儒阳惊曰。吾未料此。误谓外贼耳。乃缓其势。密谕城外豪族。来击尽杀之。时。郡县处处盗起。南原有贼屯山自固。守倅不能制。廉察使尹威。以单骑入府。谕以𥚁福。贼感泣听命。于是。诛首谋者二三人。馀皆赦之。阖境赖安。
冬十二月。崔忠献进爵三重大匡守太尉上柱国。置都房于其家。
忠献自知纵恣。恐变生不测。自大小文武官吏闲良。至军卒强有力者。并皆招致。分为六番。更日直宿其家。号都房。及其出入。合番拥卫。如赴战斗焉。史臣曰。忠献擅废立作威福。权势日炽。王室日微。自古君弱臣强。未有甚于此时。当时撰实录者。恐其语泄。皆讳而略之。史臣之罪也。
庆州人作乱。
初。崔忠献之夷义旼族也。庆州别将崔茂。承州官之命。捕义旼族思敬等。于是。思敬族伯瑜,直才等㤪之。诉于副留守房应乔曰。茂欲作乱。应乔囚茂。伯瑜等夜入狱杀茂。应乔不问擅杀之罪。反欲捕杀茂族用雄大义等。州人愤㤪。既而用雄等杀伯瑜直才。而用雄亦为人所杀。大义等集州中无赖。纵暴甚。应乔不能制。遂免。
辛酉四年春二月。南池水赤。○夏六月。金遣使来。○秋七月。遣使如金。○冬十一月戊申朔。日食。○十二月。刑部尚书闵湜卒。
湜。令谟之子也。性豁达有大度。虽贵显。视故旧。无贵贱一如平日。明宗时。诸小君用事。朝士争附。而湜独不往。一日。与弟嗣忠饮酣。忽曰。虹沙弥辈败国家。嗣忠愕然流汗。盖以虹一端接地。一端属天。喩小君王子而母贱也。其放旷如此。
以奇洪寿为门下侍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车若松参知政事。
洪寿,若松。在中书。若松问洪寿曰。孔雀好在否。洪寿又问养牧丹之术。若松具道之。闻者曰。宰相职在经邦。但论花鸟。何以仪表百僚。李氏〈齐贤〉曰。国家宰相。旅进旅退。往往高谈大笑。闺房夫妇之私。市井米塩之利。靡所不谈。比之奇车孔雀牧丹之问。又各一时也。〈按礼。公庭不言妇女。敬谨之至也。昔宋王朝当国丁谓。以玉清宫饮食薄恶。至中书言至再三。王不答。谓色变。问何以不答。王曰。此地不是与人理会馒头夹子处。古人处心如此。其所以理会者可见。常人之情。日趋污下。苟许诨俚之谈。转于国务背驰。谋国者当知所以自励。观益斋之言。末俗之弊。古今同辙。噫。〉
崔忠献兼吏兵部尚书御史大夫。
国朝以来。宰相无一人兼两铨者。忠献日横。常在私第。与吏部郞卢琯。注拟文武官以奏。王颔之。二部判事。检阅而已。琯。忠献外戚。起市井。性巧黠善承迎。倚势招权。贿赂狼藉。
晋州人。讨郑方义诛之。
壬戌五年春正月。荧惑太白。同舍于南斗。○夏四月。雨雪。○秋七月。日有黑子。○冬十月。耽罗叛。遣少监张允文等安抚。贼魁烦石等伏诛。○十一月。废王薨于昌乐宫。
前王寝疾。王欲遣医进药。前王不听曰。我忝位二十八。寿至七十二。岂希延生。戊午薨。宰枢及常参以上。皂带诣阙陈慰。
大雾。○十二月。庆州盗起。遣大将军金陟侯等。讨之。
先是。庆州别抄军。与永州〈今永川〉人有隙。引云门贼党及符仁桐华两寺僧人。攻永州。州人李克仁。击败之。崔忠献闻之。将举兵讨庆州。会。州人义庇之党。与草贼孛佐等谋叛。时。将军石成桂。谪古阜郡。贼遣人说曰。高丽王业几尽。新罗必复兴。以公为主。沙平渡为界何如。成桂佯喜。潜告郡以闻。诛之。忠献遣陟侯及大将军田元均副之。与崔匡义,康纯义等。分三道讨之。贼闻之。募集云门山及蔚珍草田诸贼。分为三军。自称正国兵马使。诱胁州郡。
以蔡靖为东京留守副使。
靖。阴城县吏。力学通经。登第掌东都书记。有清德。后。出牧晋阳。时。东都乱。议遣使安抚。闻东都人思靖不已。有是拜。靖单骑之任。东都人闻其至。反侧悉安。
闰月。葬明宗于智陵。〈在今长湍府南七里。〉
王欲葬以王礼。崔忠献执不可。遂用降等之礼。太子斥在江华。不得奔丧。国人哀之。宗室百官及士庶。玄冠素服。三日后祔太庙。以光靖太后金氏祔。〈以平章事文定公尹鳞瞻,忠肃公文克谦。配享。〉
崔忠献自为守太傅参知政事。
癸亥六年春正月。罢金陟侯。以大将军丁彦真代之。
陟侯师老不战。贼势日炽。㙜官劾罢陟侯。以彦真代之。时。中军副使田元均。屯云门山以自固。完葺厅事。施曲栏倚槛。莳瓜其侧。或告以此非种瓜之所。元均曰。贼忌官军。先据要险。利其速徙。屡惊扰之。故将示以无动。以绝贼望也。
二月。设压兵道场于修文殿。○右军副使李维城。击贼大败之。
先时。贼入基阳县。〈今醴川。〉左军兵马使崔匡义。急击杀获甚多。至是。掠杞溪县。〈今庆州属县。〉维城进击。孛佐望见将遁。将军房秀精。率二子先登奋击。士卒乘之。斩虏一千二百馀人。
夏四月。太白昼见。○秋七月。丁彦真诱孛佐诛之。诸贼悉平。
先是。彦真既至。因祈恩诣城隍祠。密以捕贼之谋授觋。一日。贼都领利备父子。至祠潜祷。觋绐曰。都领举兵。将复新罗。吾属喜之久矣。今幸得见。请献一杯。邀至其家。饮之醉。执送彦真。至是。彦真又遣队正咸延寿。往云门。诱孛佐使安业。不听。贼副目延寿。延寿知其意。出持剑入击孛佐斩之。传首京城。贼麾下欲杀延寿。贼副呵禁之。崔匡义又执大白山贼魁阿之。械送京师。彦真及田元均还奏。贼未尽除。宜留中军判官朴仁硕。为按察使。率京兵二百镇之。从其议。仁硕又擒馀党金顺等二十馀人。于是。诸贼悉平。
冬十二月。崔忠献自为中书侍郞平章事吏部尚书判御史㙜事。○以金凤毛为枢密院副使。
凤毛。庆州人。美容仪。解胡汉语。每金使至。必令傧接。常居东阁。官至侍中。
王有疾。
甲子七年春正月朔。日有黑子。○王疾病。传位于太子悳。越八日。薨于德阳侯第。
王患背疽。疾渐弥留。正月丁卯。崔忠献入问疾。王欲传位于太子。忠献对以不敢承命。出与冢宰崔诜,平章事奇洪寿。密议内禅事。己巳。忠献复入问疾。王又语以内禅。意甚缱绻。忠献以告太子。太子涕泣固辞。遂下诏传位于太子。忠献翼太子进御服。出大观殿。受百官贺。是为煕宗。改名韺。王扶起谓忠献曰。今日朕之志愿已毕。卿于朕之父子。功德不浅。无以为报。因谓承宣重房等曰。今日以后。不复见卿等矣。宜各善辅嗣君。以臻至理。闻者莫不流涕。丁丑。王移御德阳侯私第。遂薨。在位七年。寿六十一。谥靖孝。庙号神宗。戊寅。忠献会宰枢于其第。议减礼司所奏旧制服丧二十六日。为十四日。史臣曰。神宗为忠献所立。生杀废置。皆出其手。徒拥虚器。如木偶人耳。惜哉。兪氏曰。庚癸以后。凶孽得志。王纲陵替。崔忠献一朝诛义旼弑君之贼。放故主而立新君。为神宗者。若于迎立之际。立条约。如晋悼公即位时所言。则忠献虽凶恣。必不敢擅弄生杀。累世执国也。顾乃为其驱使。不敢出一言。自此。王室益卑而国不为国矣。
二月。葬阳陵。〈在城南。〉○遣使如金告哀。○夏四月。尊王妃金氏。为王太后。
府号膺庆。殿曰绥福。后自幼勤女工。当忠献废立之际。备尝艰难。谨慎自守。
赦。○六月。金遣使吊祭。○改庆尚道。为尚晋安东道。
忠献以东京造乱谋逆。安东当盗贼合攻之日。一心捍御。以全忠义。降东京留守。为知庆州事。升安东为大都护府。又改道号。后称庆尚晋安道。
九月。遣使如金。○燃灯。
以正月有丧。故退行。
冬十一月。立子祉。为王太子。
时年八岁。
十二月。崔忠献加守太师门下侍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王以忠献有拥立之功。待以殊礼。呼为恩门相国。
韩惟汉入智异山。
惟汉世居京都。不乐仕进。见忠献擅政。曰难将作矣。遂挈妻子。隐于智异山。清修苦节。不与世人交。后除大悲院录事。不起。移居深谷。终身不返。未几。果有契丹蒙古之乱。世传名士隐智异山。王闻之。遣使迎之。谢曰。外臣无所知。王命不可容易受。即闭户不出。使者排户入视。壁上唯书一句。曰一片丝纶来入洞。始知名字落人间。从北牖逃。后人谓韩惟汉也。曺南溟〈植〉曰。国家将亡。焉有好贤之事乎。若比惟汉于高山大川。更于十层峯头冠一玉也。千顷波面生一月也。崔氏曰。当时权奸擅国。正贤士高蹈远引之时也。满朝群臣。无一人见几而作。惟汉独能之。可不谓贤乎。视当时媚灶乞怜之徒。不啻犬彘。况肯赴其征辟耶。英风峻节。千载之下。莫不景仰而歆慕云。
乙丑煕宗成孝王〈讳韺。字不陂。旧讳悳。神宗长子。母宣靖太后金氏。〉元年冬十二月。崔忠献加特进侍中晋康郡开国侯。
赐忠献内庄田一百结。授𬣙谟逸德安社济世功臣门下侍中晋康郡开国侯。食邑三千户。食实封三百户。忠献独专政柄。威震一国。大开赂门。恣行威福。第舍服御僭侈。嗜利之徒。争附忠献。忠献作茅亭于男山〈在今开城府东〉里第傍。植双松。及第崔颐。赋双松诗。文士皆和。忠献使耆儒白光臣等第之。及第郑公贲为魁。忠献奏其诗。王召公贲。属内侍。直翰林李奎报。作亭记以美之。奎报。黄骊人。幼聪敏。九岁能属文。号奇童。稍长。通经史。百家佛老语。一览辄记。登第。为不平者所抑。久不调。谄附忠献。遂得通显。奎报上启于忠献曰。天地生我而未泽其身。父母卵我而未傅以翼。吾之喘息。公所生成。识者鄙之。
丙寅二年春二月。祔神宗于太庙。
后。以宣靖太后金氏祔。〈以侍中文景公赵永仁。配享。〉本朝庙制。九室而有新祔之主。则奉迁主安于本陵。至是。崔忠献与宰枢文士议。据古典有功者不迁。亲尽者毁之。以为顺宗亲尽无嗣。当出。以神宗祔于第九室。太祖在西东向。惠显同为第一昭。宣肃同为第二昭。仁宗为第三昭。文宗为第一穆。睿宗为第二穆。神宗为第三穆。时议以昭穆紊舛。非之。其后。王下制。令宰枢文士。据礼典。各上封事。而众论纷纭。竟不能改。史臣曰。汉书云。父昭子穆。孙复为昭。公羊传曰。父为昭子为穆。孙从王父。则昭穆之序。一定不易矣。今国无恒典。而随时变易。昭穆之序。大紊矣。
三月。册崔忠献。为晋康侯。立府置僚属。
府曰兴宁。以兴德宫属之。王子以下就第贺。忠献宴册使及诸王以下。花果丝竹之盛。三韩以来。人臣之家所未有也。自是。忠献出入宫门。张盖侍从。门客殆三千人。
夏四月。金遣使册王。○是岁。蒙古铁木真。僭称帝。国号蒙古。
蒙古部在乌桓之北。世奉贡于辽金。总于鞑靼。至铁木真渐强。呑并诸部。至是称帝。自号成吉思皇帝。〈是为太祖。〉
丁卯三年春正月。设道场于重房。
自前年。武官多死。武班疑文臣祝之。往往有不平之语。王乃遣内侍。设道场于重房及将军房。以祈禳之。
二月。量移诸道流配人。
忠献欲收人心。奏放免几三百人。
三月。三角山中峯崩。○夏五月。崔忠献杀其甥朴晋材。
晋材初与忠献同事。既而有隙。晋材为大将军。门客几于忠献。而率皆勇悍。晋材恨其门客除官者少。常怏怏不平。酒酣。辄言忠献无状。且自谓若无忠献。可专国政。欲图之。流言舅氏有无君之心。忠献知其必害己。呼使至前曰。汝何欲害我耶。遂命左右缚之。断其脚筋。流白翎镇。〈在今长渊府南海中。〉居数月。病死。分配门客之勇悍者于远岛。于是。忠献益无所忌者矣。
冬十二月。进崔忠献中书令晋康公。不受。
忠献以为。公者。五等之首。中书令。人臣之极。辞不受。
戊辰四年春二月。太白经天。○王移御崔瑀第。
王用术士言。避正殿。移御忠献子瑀之第。忠献迎驾献寿。诸王子宰枢皆侍。锦绣彩棚胡汉杂戯。穷极侈异。不可形状。
秋七月。始敛两班坊里户米。
改营大市左右长廊。又构太仓南廊。凡一千八十馀楹。费广。经用不能供。五部坊里两班户敛米粟。僦赁供役。两班坊里之役始此。
八月。盗发诸陵。
命愿刹僧修之。
冬十月。飨国老庶老。
王亲侑酒食。仍大酺。孝顺节义鱞寡孤独废疾。赐物有差。诸郡县亦然。比因国家多难。此礼久废。至是。诏立都监。复遵旧制。
己巳五年春正月。遣使如金吊祭。
王闻金主殂。告哀使未及至。先遣奉慰祭奠二使。祭奠使李淳中。请祭器于金。金人不许。淳中曰。道途辽远。闻讣最晩。腾装速赴。未暇赍来。大国何责人以细故。而吝惜此器耶。乃许之。及祭。祭奠精腆。金人嘉之。
二月。王幸奉恩寺。观燃灯。
正月为神宗忌月。故复以二月燃灯。因以为例。
三月。王移御崔忠献第。○遣使如金。贺即位。
少府监崔甫淳制表。有五马渡江之语。时。金主兄弟争立。嫌其触实。中书省诘其表辞不当。坐免。
夏四月。崔忠献杀右仆射韩琦等。
青郊驿吏。谋杀忠献父子。诈为公牒。召募诸寺僧徒。事泄被执。遂谗构琦并其三子杀之。又杀将军金南宝等九人。分配从者于远岛。
五月。平章事崔诜卒。
诜以文学名世。恬淡寡言。不以门地自负。礼贤下士。再知贡举。多得名士。谥文懿。
六月癸亥朔。日食。○平章事奇洪寿卒。
洪寿判吏部事。以吏部掌铨选。让忠献乞退。琴书自娱。
冬十一月。王还御延庆宫。○天狗坠。
庚午六年春二月。王幸奉恩寺。
是时。王游幸颇频。
夏四月。太史请祓妖言。
先是。忠献营第于阔洞。毁人家百馀。务为宏丽。延袤数里。拟于禁掖。北临市廛构别堂。号十字阁。土木役剧。国内嗷嗷。讹言捕童男女。衣五色。埋宅四隅。禳土木之气。凡有儿者。抱负远遁。或无赖诈捕小儿。其父母厚赂。乃得免。都民惊惧失措。忠献榜市谕之。乃止。时。人心皆知国乱。讹言无所不有。朝廷不能禁。太史乃奏请祓之。
秋九月。王幸崔忠献第。
忠献权倾人主。威震中外。人有违忤。即见诛戮。故皆钳口不言。时营三第。多藏金玉钱谷。谓左右曰。欲献此以助国用。众皆称善。其姻戚卢仁祐。佯狂屡直语。至是。乃曰。未若留为经费。更不敛民之为愈也。忠献为之赧然。忠献会宾客。设重阳宴。使都房有力者。相手搏。胜者即授校尉队正以赏之。史臣任翊曰。国家政例。六月权务政。十二月大政。吏兵判事。与诸僚会本部。陟功黜罪。皆禀上命。过此。虽有阙不补。又吏部每岁调选百司胥吏。有仍有徙。名为动静。忠献威倾一国。独专政柄。乃以眼前小戯。乱其邦宪。又因左右所托。或授东班权务之职。其颁政无常。专恣弄法。未有甚于此者矣。
冬十二月乙卯朔。日食。○崔忠献召还明宗太子璹于江华。
辛未七年春正月。封璹为汉南公。改名贞。○有雀堕死于城中。
大雪寒甚。小雀入城市堕死。雀黄而小。前所未见者。
夏四月。册元妃任氏。为咸平宫主。
宗室宁仁侯稹之女也。是为成平王后。从外姓称任。
太子冠。○封子袆。为始宁侯。○五月。遣使如金。为蒙人所杀。
金遣使贺生辰。王遣将军金良器回谢。至通州。遇蒙古兵。中矢死。下节九人亦遇害。金收尸以送。
秋九月。平章事致仕崔谠卒。
谠少聪悟善属文。所至有声绩。历仕四朝。名重一时。荐贤进能。镇安宗社。年未衰而乞退。扁其斋曰䨥明。与弟诜及太仆卿张自牧,学士高莹中,尚书玄德秀等。为耆老会。逍遥自适。时人谓之地上仙。图形刻石。传于世。谥靖安。
遣使如金。不至而还。
时。金国渐衰。蒙古日盛。金人不能制。贺节使李孝全。道梗不至而还。
冬十二月。王命内侍王濬明等。谋诛崔忠献。不克。忠献废王于江华。放太子于仁州。立汉南公贞。改名𮖅。流濬明等。
王与内侍郞中王濬明,参政于承庆等。谋诛忠献。庚子。忠献以事诣寿昌宫谒王。有顷。王入内。中官绐忠献从者曰。有旨赐酒食。乃引入于廊庑间。俄有僧俗十馀人。持兵突至。击忠献从者。忠献知有变。苍黄奏曰。愿上救臣。王默然闭户不纳。忠献不知所为。遂投匿于知奏事房纸障间。有一僧三入索之。竟不获。忠献子瑀。及其舅郑叔瞻,将军金跃珍等。在重房。闻事急。即入扶忠献以出。忠献之党。与僧徒相格斗。忠献六番都房。皆集宫城外。不知忠献生死。忠献之党。登屋大呼曰。吾公无恙。于是。都房争入救之。僧徒败走。跃珍率兵入宫。尽杀宫中人。且行大事。忠献止之。使上将军郑邦辅。捕司钥中官等。严鞫之。辞连濬明,承庆及枢密使史弘绩,将军王翊等。忠献皆流之。忠献㤪王。癸卯。废王迁于江华。寻迁紫燕岛。放太子于仁州。〈今仁川。〉王在位七年。被放二十七年而薨。寿五十七。谥成孝。庙号贞宗。后改煕宗。忠献遣瑀及平章事任濡等。奉汉南公贞于私第。即位于康安殿。是为康宗。史臣曰。是时。忠献执国命。已有年矣。广植党与。专擅威福。煕宗虽欲有为。何以哉。为王之计。当以正自处。任贤使能。王室自强。虽有跋扈之臣。无由肆其恶矣。王不知此。听用轻薄之谋。欲快一时之愤。卒见放出。噫。
壬申康宗元孝王〈讳𮖅。字大华。一字法柱。旧讳贞。明宗长子。母光靖太后金氏。〉元年春二月。遣使如金。
以逊位告。
三月。平章事任濡卒。
濡性恬淡慈和。不以势位骄人。虽臧获贱隶。未尝诟骂。历仕五朝。居官勤恪。处决明允。掌制诰十六年。一时高文大册。皆出其手。四辟文闱。多得名士。赵冲,李奎报,金敞,兪升旦。其尤者也。晩年酷好佛法。谥良淑。
夏五月。追尊义静王后金氏。为光靖太后。○秋七月。金遣使册王。
册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高丽王。赐印章车辂圭冕等物。王受诏。金使欲由仪凤正门入。学士琴仪问曰。天子之巡守方岳者。自古有之。若皇帝枉跸小国。当自何门入。金使曰。天子出入。舍正门而何。仪曰。然则人臣欲入君之正门。可乎。金使大服。乃自西门入。传诏。
立子𭦬。为王太子。
元妃柳氏出也。明宗之废。放于安岳。王即位召还。至是。立为太子。加元服。立府置属。
冬十月。册宗室女为王妃。称柳氏。
宗室信安侯珹之女。是为元德太后。讳称外姓。
十一月。太仓灾。○十二月。崔忠献加文经武纬号。○以金义元参知政事。郑克温守司空判三司事。
义元起自卒伍。骁勇任侠。克温亦以军功进用。
癸酉二年春三月。东海水赤。○秋八月。王薨。太子𭦬即位。
癸酉。王不豫。丁丑。诏传位于太子𭦬。遗诏易月之服。三日而除。是日暮。有大星如月。见于西北。俄而堕地。夜二鼓。王薨。在位二年。寿六十二。谥曰元孝。庙号康宗。戊寅。太子即位于康安殿。是为高宗。史臣曰。康宗在位。凡所施为。皆受制于强臣。遽罹疾病。享国日浅。悲夫。〈按丽朝丧制用以日易月之制。二十七日而除服。神宗之丧减为十四日之服。至此又为易月三日之服。而高宗,元宗,忠烈王。皆遵而行之。噫。当时臣子其无三年之爱于其父母。而莫之能改定耶。是以终丽之世。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而三纲沦矣。〉
九月。葬厚陵。○金完颜珣。废其主允济而自立。遣使来告。
甲戌高宗忠宪安孝王〈讳㬚。字大明。一字天祐。旧讳𭦬又晊。康宗元子。母元德太后柳氏。〉元年春正月。封崔忠献妻任氏,王氏。为宅主。
任氏。将军孙洪胤妻也。忠献杀洪胤。闻其美私之。王氏。康宗庶女也。宅主。后宫贵爵。人臣妻无敢称之。而至是以任氏为绥成宅主。王氏为静和宅主。忠献移入别第。剑戟兵卫亘数里。朝士追随者众。枢密副使郑邦辅从之。时人鄙之。
夏五月。西京地陷。
周八十二尺。深二十尺许。
秋九月壬戌朔。日食。
乙亥二年春二月。参知政事郑克温卒。
克温性温仁谨愿。不露圭角。凡所莅。威惠得宜。当时无赫赫名。及去有遗爱。卒。谥翼烈。
夏四月。雨雪。○西京副留守李维城卒。
王濬明之被𥚁。其弟正义坐流。亲旧畏之。莫敢有送者。维城遣人饯之。赆白金三十两。遗押吏。得宽陵逼。时人义之。
五月。兵部尚书致仕玄德秀卒。
德秀读书通大义。善属文。屡举不第。以战功屡迁。尝调安南都护〈朗州今灵岩郡〉副使。为政廉明。吏民敬畏。尤恶淫祠。巫觋不敢入境。有吏执女巫及其夫至。德秀讯之。顾同僚曰。此巫非女。同僚笑曰。非女。安有夫乎。德秀令验之。果男子也。先是。巫出入士族家。潜乱妇女。多被污者。至是。一方服其神明。入为都官郞中。时。有散员同正卢克清者。家贫卖家为售。因事出外。其妻受德秀白金十二斤卖之。克清还。谓德秀曰。余初以九斤买此家。居数年。无增餙而得十二斤。岂可乎。请还之。德秀以第宅之价。随时轻重。亦不受。克清耻黩货。苦不从。请还直复其家。德秀不得已受之曰。余岂不逮克清乎。遂施佛寺。时。举世贪墨。而二人让财重义。闻者莫不叹息。
秋七月。重房毁尚药局。
有人言尚药局在阙西。常𢭏杵。损西山旺气。害武臣。于是。重房擅毁之。
八月。崔忠献迁废王于乔桐县。
忠献遣将军李光裕。迁废王于乔桐。光裕还言。供顿阙乏。只有米六石。忠献厉声曰。非我仁恕。王父子得保首领至今日乎。追思濬明事。至今毛发欲竖。
崔忠献。以李奎报为右正言知制诰。
奎报以诗贽忠献求参官。忠献曰。此子高亢。意不止此。乃拜是职。崔氏曰。忠献自知罪大恶极。不容于公议。结纳搢绅。违道干誉。一时媚灶之徒。窥伺奔走。如李奎报者。亦名儒也。希求进用。称誉奸贼。昔。杨雄美新。朱子纲目。书莽大夫。以示贬绝。如奎报者。欲逃贬绝之诛。得乎。
九月。祔康宗于太庙。迁文宗神主于景陵。
后以元德太后柳氏祔。〈配享参政翼烈公郑克温。〉
冬十月。追上先王尊号。大赦。
奉玉册。上太祖,惠宗,显,宣,肃,睿,仁,神八室尊号。明宗以废故不入庙。
十一月。礼部员外郞尹世儒。有罪配岛。
世儒。瓘之孙也。有文才。倡狂好饮酒。谒崔忠献。请命赋诗。忠献召李奎报,直翰林陈澕,僧惠文。赋观碁诗。使翰林承旨琴仪考阅。奎报为首。澕次之。世儒自见忠献。期于柄用。素与右仆射郑稹有隙。诬告王曰。稹与弟枢密使叔瞻。图不轨。若以臣为校定别监。付以一番巡检。则可扫除矣。王惊愕。密谕忠献。执世儒鞫之。依违如醉不能语。遂坐诬配岛。寻召还道死。稹,叔瞻。世裕之子也。
是岁。金宣抚使蒲鲜万奴。叛据辽东。
僭称天王。国号大真。改元天泰。是为东真。其地统白头山内外。诸女真部落皆属焉。〈盛京志曰。金贞祐二年。纥石烈桓端同知婆速路兵马都摠管。三年。咸平路宣抚使蒲鲜万奴。叛取咸平。东京沈澄诸州多从之。万奴侵婆速路境。桓端击却之。九月。万奴众九千人。出宜风及汤池。桓端与战。其众溃去。又曰。乙亥。蒲鲜万奴据辽东僭称天王。国号大亨。改元天泰。丙子冬。降复叛。僭称东真。〉
丙子三年春正月。地震。○二月甲申朔。日食。○三月。设藏经会于宣庆殿。
王即位以后。一例奉佛。幸寺设会。不可胜记。至是。翰林学士柳泽。制䟽文。有遭时多难未能制御之语。谏议朴玄圭曰。未能制御者。此指晋康公而言也。告忠献。忠献呼泽问之。泽大笑自若。盖玄圭挟憾。欲以激怒忠献也。
崔忠献祀于松岳。
忠献祀还。重房及将军房。结彩棚。迎于山腰。又祭功臣于弥勒寺。倾都迎迓。崔氏曰。季氏旅于泰山。孔子明其僭窃之罪。忠献祭松岳。乱名犯分。浮于季氏。当时朝臣无一人非议。而反奔走迎迓。皆林放之罪人乎。
夏四月。雨雪。○秋闰七月。分遣诸道察访使。
问民疾苦。察吏清浊。时。奉使者皆贪冒。民多㤪咨。李宗揆,宋安国,金周鼎,崔正份等十一人。皆以黜陟不精见贬。惟正份掌云中道。激扬得宜。为时所称。
金人移牒。乞借粮马。
时。金人困于蒙古。万奴又叛。金人将举兵攻之。其东京摠管府移牒曰。今大军征讨。此贼失利。舍贵邦而何之。恐巧言诈谋。间谍两国。若或过界。严设除虞。近者。契丹馀冦。西欲渡河。闻知本朝与鞑靼讲好。挟攻掩杀。奔波逃去。潜犯婆速境。〈一统志。在辽阳城东四百七十里。盛京通志。金天德二年。置婆速路摠管。元初改婆娑路置府。今属凤凰城所辖。○按疑在兴京边外。近东地也云矣。〉今已遣大军句当。贵国宜量力送粮储马匹。以同患难。先是。金人再牒乞粜。国家令边臣拒不纳。自去年。金人因乱资竭。争赍珍宝。款义静州关外。互市米谷。至以银一锭。换米四五石。商贾竞趋射利。国家严刑禁之。而潜市未已。金将率兵到关。责以弃好遏粜。乃掳十馀人而去。中路脱还。
八月。契丹金山金始兵。来侵朔州。将军卢仁绥。弃城走。
契丹遗种金山金始二王子。胁河朔民。改国号大辽收国王。建元天成。为蒙兵所逐。席卷而东。与金兵战于开州。〈今凤凰城。〉金兵不克。退守大夫营。契丹追攻之。遣人告北界兵马使。请粮云。我于后日。树黄旗。汝来听皇帝诏。不来。加兵。至其日。果树黄旗。兵马使不往。明日乙丑。使其将鹅儿乞奴二人。引兵数万。渡鸭绿江。攻宁朔〈在今义州府东百三十里〉等镇。掠城外财糓而去。又明日。阑入义,静,朔,昌,云,燕〈疑延字〉等州,宣德,定戎〈在今义州东八十里〉诸镇。皆以妻子自随。弥满山野。恣取禾谷牛马而食之。居月馀。食尽。移入云中道。朔州分道将军卢仁绥。惟事奉佛。逻卒报贼入境。仁绥曰。契丹亦人耳。可忍杀耶。及贼入境。仁绥弃城走。〈按。续纲目。宋宁宗嘉定癸酉三月。故辽人耶律留哥。仕金为北边千户。蒙古兵起。留哥遁至隆安。聚众十馀万。遣使附于蒙古。自立为辽王。改元元统。尽有辽东州郡。都咸平。九年丙子四月。辽王留哥降蒙古。以为元帅。令居广宁府。高丽史。是年闰三月。金东京移牒曰。契丹啸聚。蠧耗边方。皇天厌濊。既全辽海。惟叛贼万奴。弃一方之重委。用心不臧。今大军征讨云云。据此则万奴似是受命讨留哥。留哥降蒙古。而万奴复据辽东。金山王子等。亦留哥之支党也欤。〉
以卢元纯,吴应富,金就砺。为三军兵马使。御契丹。
己巳。以卢元纯等。为中右后三军兵马使。率十三领军及神骑诸卫兵。以御丹贼。癸酉。三军启行。时。贼兵已屠宁德城。〈古基在今义州东南四十里。〉进围安义龟三州。又自麟静二州界。来攻铁宣等州。移书督降曰。大辽开国二百馀年。中被女真侵犯。又将百年。今尽收复。尔若不降附。即遣大军杀戮。丹兵至朝阳〈在今价川郡西南三十里。〉镇。三军至镇之阿尔川边。与战。官军稍却。神机郞将丁纯祐。突入贼中。斩持纛者。贼奔溃。乘胜斩八十馀级。获牛马器仗甚众。先是。崔忠献自谓国富兵强。每有边报。辄骂曰。何以此等小事。烦驿骑惊国家乎。辄流告者。边臣解体曰。然则待敌陷两三城后当报。至是。京城无备。人情汹惧。皆㤪忠献。
九月。三军击契丹于连州。败之。又战于龟州延州。皆败之。
贼以我国杨水尺。为向噵。故山川要害道路远近。悉知之。杨水尺者。太祖攻百济时。所难制之遗种也。本无贯籍赋役。好逐水草。迁徙无常。惟事田猎。又编柳器。贩鬻为业。凡妓种。本出于柳器匠家。初。李义旼子至荣。以兴化云中道所居杨水尺等。无贱役。属其妓妾紫云仙。征贡不已。至荣死。崔忠献又取紫云仙。计口侵征滋甚。杨水尺等大㤪。及丹兵至。迎降向导。贼所在隳突。不可沮遏。三军进。与贼战于连州〈今价川〉之东洞。败之。斩百馀人。时。西北列邑分道将军金公奭,玄章,薛得儒等。分出抄击。斩累百级。西京兵战于朝阳〈今价川〉豊端驿。〈今未详。〉斩百六十馀级。溺江死者甚众。三军进。又战于龟州。斩二百馀人。虏三十九人。中军使卢元纯。又请济师。朝廷以承宣车倜。为前军兵马使。上将军宋臣卿。为左军兵马使。未至。丹兵自昌州。〈今昌城。〉移屯延州〈今宁边〉之开平原林两驿。〈开平。在今宁边府北百里。原林未详。〉自晨至暮。络绎不绝。三军遣神骑。战于新里。斩一百九十级。翌日。又遣兵战于朝宗戍。〈今未详。〉斩获七百六十馀人。得产畜兵仗。不可殚记。由是。贼不复分兵。聚屯开平驿。
后军兵马使金就砺。大破契丹于墨匠之野。契丹遁去。
三军既至开平。莫敢先进。右军据西山之麓。中军受敌于野。小退屯独山。金就砺拔剑策马。与将军奇存靖。直冲贼阵。出入奋击。贼兵溃。追至开平驿。贼设伏驿北。急击中军。就砺回击之。贼又溃。卢元纯曰。彼众我寡。右军又不至。始赍三日粮。今已尽。不如退据延州城。以俟后便。就砺曰。我军屡捷。斗志尚锐。请乘其锋。一战而后议之。贼布阵墨匠之野。军势甚盛。元纯驰召就砺。且扬黑帜为信。士卒冒白刃争赴。无不一当百。就砺与朴文备。横截贼阵。所向披靡。三合三克。就砺长子死焉。贼奔入香山。〈妙香山。在今宁边府东百三十里。〉三军追击。斩获二千四百馀人。溺死南江者。亦以千数。馀众夜遁昌州。妇儿遗弃路傍。号哭声如万牛之吼。有一人弃兵直前请曰。我等扰贵国边疆。固有罪矣。妇女何知。请无庸尽杀。我则克日自返矣。就砺与之酒。快饮而去。三军各遣二千人。蹑其后。贼所弃粮仗牛马无筭。追兵又战于清塞镇。擒杀过当。贼遂逾清塞镇遁去。或云香山之战。贼将鹅儿乞奴等皆死。金山自领其众云。
诸军还至博州。契丹袭辎重。金就砺击却之。
贼既退。官军次延州。又闻贼兵自昌州大入。两军先回博州。〈今博川。〉就砺护辎重。徐行至沙岘浦。贼突出狙击。就砺告急于两军。两军守便宜不出。就砺力战却之。卒护辎重而至。卢元纯出迎西门外。马上举酒为寿而贺之。两军将士及诸城父老。皆叩头曰。今者与强冦角立而自战。其地可谓难矣。而开平墨匠香山原林之战。后军每为先锋。以少击众。使我老弱。存其性命。无以相报。但祝寿而已。
冬十月。诸军及契丹。战于渭州。败绩。契丹遂入西海道。
贼复来。连日耀兵于昌州门外。官军分出交战。杀伤相当。贼遂分屯渭州药山〈在今宁边府西八里许。〉诸野。官军屯博州。遣卒袭贼。营主文汉卿。会诸城兵。战于渭州城外。杀五百馀级。金公奭又战于州城门外。克之。公奭入城休卒。贼夜涉清川江。指西京。三军与战于渭州城外。败绩。将军李阳升等千馀人死。京都闻之。哭声满城。贼兵至西京。屠安定林原等驿。〈二驿。属永清。即永柔。今未详。〉焚寺刹。三军不能沮遏。贼冰渡大同江。遂入西海道。
十一月。以参知政事郑叔瞻。为行营元帅。枢密院副使赵冲副之。大发兵御契丹。
贼既深入。朝野震动。王乃以叔瞻为元帅。冲副之。五领军皆属焉。又括京都人。不论职之有无。凡可从军者。皆属部伍。太祖苗裔及文科出身。悉令充军。又抄僧为军。共得数万人。冲。永仁之子也。才兼文武。故以枢密副使。兼上将军。至是受命。叔瞻等点兵于顺天馆。骁勇者皆为崔忠献门客。所占官军。皆老弱羸瘁。元帅心懈。及叔瞻等行。王亲授𫓧钺遣之。遂引兵。自保定门。出循城南。宿狻猊驿。〈在今开京城西二十里。〉忠献恐变生不测。私阅其父子家兵。连亘数里。枪竿悬银甁夸示。以募来附者。门客请从军者流岛。尝阅私兵。假作契丹就擒状。奏凯班师。令群妓。作蓬莱仙娥来贺之状。侍御史金周鼎。着黄背衫。入卒伍中。踊跃进退。识者鄙之。
十二月。契丹屠黄州。郑叔瞻等。退屯国清寺。
时。官军屯广野。雨雪冻缩。进至兴义驿。〈在今牛峯县西南三十里。〉望见平州兵。以为贼至。遂奔溃。惟赵冲勒兵整肃。丙寅。贼屠黄州。遂至塩白二州。叔瞻等闻之。退屯于金郊驿。〈在今江阴县西南三十里。〉留数日。又退屯于国清寺。叔瞻号令不行。部伍无纪律。人皆缺望。
是岁。东真附于蒙古。
丁丑四年春正月。京城戒严。
先是。平州谍报。贼兵将以前月晦日犯京城。崔忠献闻之。使将军申宣胄,奇允伟等。勒兵市街。未几。贼兵逼近。令百官皆出城守。又毁城底人家。开凿隍堑。时兵乱。纪纲不立。樵人犯斫大庙松。禁不能止。
僧军谋诛崔忠献。不克。忠献遂大杀诸寺僧。
兴王景福王轮等诸寺僧人之从军者。谋杀忠献。佯若奔溃者。晓至宣义门。急呼曰。丹兵至矣。门者拒不纳。僧徒鼓噪。斩关而入。杀门者。将攻忠献家。至市街。为巡检军所逐。至新仓馆与战。忠献遣家兵挟击之。僧魁中矢而仆。僧徒散走。忠献军追斩三百馀人。闭城门。大索僧人。皆杀之。前后所杀几八百人。积尸如山。流血成川。忠献遂发太仓粟。给家兵及留京诸领军。昼夜戒严。不得休息。士卒甚苦之。
召还郑叔瞻。流河东。以知门下省事郑邦辅。代之。
僧徒之作乱也。崔忠献鞫其党。辞连叔瞻。初。叔瞻以忠献子瑀为婿。恃势骄横。大起第宅。及为元帅。多受军卒贿。放遣之。常语军中曰。崔忠献斲丧王室。自招冦贼。反遣我讨贼。谚所谓人则食醢。我反饮水者也。至是。忠献欲杀之。赖瑀营救。得免死。
全州军乱。逐其长吏。
全州军被征发行五日。复还州作乱。杀逐长吏。因留住。由是。罗界军亦不发。遣将军奇允伟领兵。与忠清按察使。合兵追捕。
振威盗起。发诸道兵。讨平之。
振威县人李将大,李唐必等。乘国家有事。啸聚徒众。发仓赈贷。饥民多附。自称义兵。号靖国兵马使。官军更为所败。更征杨广忠清等道兵。讨平之。
契丹退。
王遣右副承宣金仲龟。以南道军击丹兵。安西都护兵。亦与贼战。斩百馀级。赵冲等耀兵于塩州。贼乃退。
三月。天狗陨于五军营。
是月。又有赤气横亘四方。弥月不散。白虹贯北斗。
契丹复入。五军溃于太祖滩。
契丹兵三万馀人。复入定州。焚烧城栅。进屯安州。五军元帅闻之。合兵往击。行至太祖滩。〈在安州。〉遇雨留止。置酒宴乐。不设备。有一人乘白马突入阵中。举旗而麾。俄而贼大军掩至。急围五军。前军先溃。贼遂薄中军。纵火焚垒。中军又溃。惟左军拒战。邦辅,冲。遂奔左军。左军亦败。诸军遂大溃奔还。贼乘胜驰突。金就砺与文备等。逆击之。就砺奋剑独拒。枪矢交贯于身。病创而还。大将军李义儒,白守贞,将军李希柱等。战死。军士死者。不可胜记。辎重粮仗。悉为夺掠。邦辅,冲等。奔还京师。贼追兵至宣义门。焚黄桥而退。朝野大震。
迁太庙神主于太常府。世祖太祖梓宫于奉恩寺。
九室神主。寻迁于工部厅。诸陵神主于考功厅。
契丹至临江。遣五将军御之。皆奔还。
己丑。丹兵冦牛峯。遂趣临江〈在长湍〉长湍。遣将军申宣胄,奇允伟,崔俊文,崔孝文,金阳等五人。合兵备御。丙申。五将军之师。不战奔还。
盗发纯陵。○夏四月。王移御竹坂宫。
乃忠献所营也。时。术士言松都王气将尽。宜御别宫以禳之。王从之。
更阅五军。遣吴应夫等。御契丹。
时。契丹以杨水尺为谍。进至白岭驿。〈在今长湍府东三十里。〉杨水尺贴匿名书云。我等非故叛逆。不堪妓家侵夺。故投贼为向导。若朝廷杀此妓辈及顺天寺主。则可倒戈辅国。忠献闻之。乃归其妓紫云仙上林红于其乡。顺天寺主。亦恃势与妓为乱者也。闻之亡去。契丹兵五千馀人。来屯金郊驿。更阅五军。以上将军吴应夫。为中军兵马使。崔元世将前军。贡天源将左军。吴仁永将右军。柳敦植将后军。出崇仁门以御之。
东真兵来破大夫营。○五月。契丹陷东州。罢吴应夫。以崔元世代将中军。以金就砺为前军兵马使。
贼入东界。东界防守将军吴寿褀。不能御贼。遂陷东州。〈今铁原。〉崔忠献闻之。以为贼过东州。势必南下。五军逗遛不战。徒费粮饷。遂罢应夫。以元世代之。以就砺代元世。将前军。贼过澄波渡。〈在今涟川县西十五里。〉官军与战于猪村。却走之。丹兵至桃源驿。〈在今长湍府南三里。〉移牒云。两国相战。徒杀无辜。宜遣大臣。奉表归款。五军进战于豊壤〈古县。基在今杨州府东五十里。〉之横滩。贼尾击之。左军先战败走。中军后军。自山外出贼背击却之。追至杨州之卢元驿。〈在今京城兴仁门外四里。〉奏捷。时。有队正安彭祖。中矢还京云。丹兵被杀唯二人。馀死者皆我军也。前军右军。又战于砥平县。败之。
罢贡天源。以郑有麟代将左军。○契丹陷原州。
初。贼自杨州。转向原州。州人力战却之。贼退屯横川。〈今横城。〉未几。贼陷安阳〈今春川〉都护府。执按察使卢周翰。杀之。又进攻原州。州人久与贼相持。凡九战。力穷食尽。外援不至。遂陷。
六月。以任辅为东南道加发兵马使。
时。前右军不利。以大将军任辅。为加发兵马使。选城中公私奴隶。充部伍以送之。又使西京兵马使崔兪恭,礼部郞中金成等。领所部兵。继援五军。
西京军乱。录事郑俊儒。讨平之。
崔兪恭,金成。将应命援五军。兪恭侵渔。士卒离叛。有卒崔光秀不肯行。竖纛召集军士。还向西京。兪恭苍黄失措。成醉卧不省。光秀遂据城作乱。自称高勾丽兴复兵马使。署置僚佐。募精锐。传檄北界诸城。将举大事。祷于神祠。分台录事郑俊儒。素与光秀。同里闬相善。率校尉金亿毕玄甫等十馀人。袖斧就光秀语。因击杀之。又杀其党八人。馀置不问。城中遂安。王大喜。令俊儒属内侍。后改名𫖮。
秋七月丙子朔。日食。○以赵冲为西北面兵马使。
初。冲败还。御史台上䟽曰。郑邦辅,赵冲。弃军惊走。以致士卒陷没。历代所传兵书文籍。以至器仗。尽为敌夺。未副推毂之意。请免其职。从之。至是复用。
崔元世,金就砺。大破契丹于堤州。契丹遁入女真。
中军,前军。追贼至黄骊县法泉寺。移次秃坫。元世曰。明日之路。有二歧。吾行如何则可。就砺曰。分军猗角。不亦可乎。翌日。会于麦谷。与贼战。斩获三百馀级。迫于堤州〈今堤川〉之川。流尸蔽川而下。越三日。追至朴达岘。〈在今堤川县西三十五里。〉任辅亦将兵来会。元世以岭上非大军所止。欲退屯山下。就砺曰。用兵虽贵人和。地利亦不可轻。贼若先据此岭。我不得过。官军遂登岭而宿。质明。贼果进军于岭之南。先使数万人。分登左右峯。欲争要害。就砺使将军申德威,李克仁当左。崔俊文,周公裔当右。就砺从中鼓之。士皆殊死战。中军望之。亦大呼争前。贼大溃。老弱男女兵仗辎重。狼藉委弃。贼由是不果南下。皆东走。追至溟州〈今江陵〉大关岭。〈在今府西四十五里。〉将卒怯弱退屯。旬日乃进。贼已逾岭矣。中军,左军,前军。复追至毛老院。〈毛老岘。在今江陵府西百二十五里。〉败之。贼围溟州。右军又来追之。至于登州。败绩。阵主吴守贞死。贼趋咸州。遂入女真境。官军退缩。莫有追蹑者。
王改名晊。○八月。复史馆宣饭。
先是。某王欲见史臣记事。潜至史馆。直馆预知。匿不现。王怒曰。直馆不直宿。停赐食。至是。崔忠献奏。禁内官皆赐食。唯史馆独无。命复之。
王还御本阙。○九月。契丹引女真黄旗子军。侵北界。
契丹入女真。请黄旗子军而来。自婆速府。渡鸭绿江。屯古义州城。丹兵入义静麟三州之界。北边震恐。〈按。黄旗子。女真别部也。〉
震丽正宫。○冬十月。赵冲击黄旗子军。败之。
时。黄旗子军。屯麟龙静等州。冲与战。斩获五百馀级。又战于麟州暗林坪。大败之。杀虏及溺江死者。不可胜数。仅三百骑遁去。
十一月。金就砺有疾。敕还京。契丹遂陷预州。
契丹既得女真。兵势复振。长驱而来。屯咸州。与我比境。鸡犬之声相闻。就砺在定州。筑鹿角垣。三周其隍。留李克仁等四将守之。移据兴元镇。就砺回军。遇贼于预州〈今属定平〉栍川。交绥而退。忽遘疾。将佐请归就医药。就砺曰。宁为边城鬼。岂可求安于家乎。疾甚。敕归京理疾。以肩舆至京。累月乃瘳。就砺所留兵。与贼战于渭州。败绩。未几陷预州。
罢五军。以文汉卿,贡天源,李茂功。为三军兵马使。
契丹移书请粮。朝廷不许。遂转掠高和二州。罢五军。及加发兵。以汉卿等。为中左右三军御之。五军战数不利故也。贼连陷宁仁长平等镇。〈宁仁古基。在今永兴府东六十里。长平古基。在今永兴府东四十五里。〉
十二月。营新阙于白岳。
崔忠献用术士李知识之言。欲王移御。且坏乾元寺。以禳北兵。后。王移御贤圣寺。盖信术者延基之说也。方契丹之入也。都省请设祈恩都监禳之。又设消灾佛项无能胜等道场以禳。而王亲行之不已。
戊寅五年春正月。用新历。
知太史局事金德明。尝为僧。妄以阴阳说。媚崔忠献得官。进新历。妄意变更。日官㙜谏。心知其非。莫敢言。
开都目政。
旧例。都目政在岁抄。崔忠献秉政鬻爵。比因兵𥚁。人无行货求官者。迁延至此。忠献皆以不次官其赂者。曰有战功也。虽有功。非赂不得职。
三月。赐崔忠献几杖。令视事。
忠献以年满七十。阳欲致政。王知其意。有是命。
夏四月。纳废王〈煕宗〉女为妃。姓柳氏。
是为安惠王后。
文汉卿有罪流岛。
汉卿性贪鄙怯懦。时。贼阑入东界。汉卿拥兵宜州。逗遛不战。聚百工造私物。利尽锥刀。及贼来围。弃城潜遁。军大败。以罪流海岛。
六月。北界分道将军丁公寿。诱黄旗子渠帅。执之。
前年。金元帅亐哥下。与黄旗子军战不克。渡鸭绿江来奔。跪公寿马前请活。公寿获而审之遣还。至是。黄旗子贾裕。来屯大夫营。请与公寿相见。公寿邀宴鸭江宾馆。乘醉擒之。亐哥下闻之。亲诣公寿营谢之。欲结和亲。因请粮及马。公寿闻于朝。给米三百斛。
秋七月庚午朔。日食。○契丹复大举入边。以赵冲为元帅。金就砺为兵马使。帅诸将御之。
时贼日炽。不能制。复遣冲等。王亲授钺送之。初。冲恨败军。作诗自励。〈诗曰。万里霜蹄容一蹶。悲鸣不觉换时节。傥教造父更加鞭。踏躏沙场摧古月。〉至是。部伍整齐。号令严明。秋毫不犯。诸将莫敢以书生易之。冲就砺率郑通宝,吴寿褀,申宣胄,李霖前左右后四军。道长湍至洞州。〈今瑞兴县。〉遇贼败之。进次成州。〈今成川。〉以待诸道兵。
汰诸生从军。
时。宰枢议。生徒未登仕版者。试之以诗。选取八十人。其不中者。皆令从军。
九月。赵冲等击契丹破之。契丹入保江东城。
庆尚道按察使李𪟝。率兵赴援。贼遮道要害。冲遣将军李敦守等。以迎𪟝。密谕避之。𪟝曰。握兵赴战。惟恐不遇敌。遇敌而避。非勇也。直冲贼屯而行。既而贼从二道。俱指中军。我张左右翼。鼓而前。贼望风而北。敦守等与𪟝来会。转军饷于顺州。〈今顺川。〉贼自殷州〈今殷山〉要之。冲令𪟝。与将军朴义邻。败之于秃山。贼散而复集。骑数万。尽锐来攻。我又败之。亚将脱剌逃归。贼魁又欲引还。虑我要其归路。入保江东城。时。西海道防守军。与丹兵战于谷州。〈今谷山。〉斩首三百馀级。
西北面兵马使金君绥。败契丹于肃州。
君绥。敦中之子也。文学富赡。代赵冲为西北面兵马使。以清白爱民称。契丹兵至肃州〈今肃川〉永清〈今永柔〉之境。君绥率诸城兵击之。斩四百三十馀级。
冬十二月。蒙古及东真兵。至岱州。遣使行营。约同伐契丹。
蒙古遣其元帅哈真及扎剌。〈元史。作哈只吉及箚剌。〉率兵一万。与东真万奴所遣完颜子渊兵二万。声言讨丹贼。攻和〈永兴〉猛〈孟山〉顺〈顺川〉德〈德川〉四城。破之。直指江东城。麟州都领洪大纯。降蒙古。会。天大雪。饷道不继。贼坚壁以疲之。哈真患之。遣通事。牒元帅府曰。皇帝以契丹兵。逃在尔国。于今三年。未能扫灭。故遣兵讨之。尔国惟兵粮是助。且言帝命破贼之后。约为兄弟。于是。以尚书省牒答曰。大国兴兵救患。凡所指挥。悉皆应副。赵冲欲遣人诇之。而难其人。中军判官金良镜请行曰。吾尝闻蒙古布阵。取法孙吴。予少读其书习知之。敢请。许之。遣良镜。率精兵一千。输米一千石。与之会。哈真子渊等。方攻丹兵于岱州。〈今未详。〉屯州西秃山。良镜往见之。两帅宴慰。极欢而罢。良镜就州西门外。结方阵。两帅登高而望之。良镜军容整肃。良镜使才人〈按。东俗。以倡优之年少善筋斗者。谓之呈才人。〉列军前。鼓噪作杂戯。又使善射者。遥射城中。矢入州城。丹兵皆奔避。哈真等称叹不已。请良镜置之上座。宴乐慰之曰。请两国约为兄弟。当白国王。受文牒来。我且还奏皇帝。良镜。义珍之四世孙。
以琴仪为门下侍郞平章事。
仪初名克仪。奉化人。明宗朝擢魁科。籍内侍。煕宗朝。屡迁至知奏事。久典机要。奏对称旨。王倚以为重。至是八关会。㙜吏以事扼队正喉。军将呼噪。乱掷瓦砾。飞过宰相幕。仪大怒。庭立厉声骂曰。若等在君臣大会。敢尔耶。苟为乱。先杀老夫。军将稍沮。乱不得作。
己卯六年春正月。赵冲,金就砺。会蒙真兵。攻契丹于江东城。降之。诸军解严。
时。蒙真兵。虽以破丹救我为名。然蒙于夷狄中最凶悍。且未尝与本国有旧好。中外人心震骇。朝议亦依违。久未往犒。独冲不疑。驰闻不已。蒙古怒其稽缓。诃责甚急。冲随宜和解之。哈真屡责添兵。诸将皆惮于行。金就砺曰。国之利害。正在今日。事不辞难。臣子之职。请自行。冲不许。固请。许之。就砺乃与知兵马事韩光衍。领十将军兵及神骑大角内厢精卒。往焉。哈真使告就砺曰。果欲与我结好。当先遥礼蒙古皇帝。次礼万奴皇帝。就砺曰。天无二日。民无二王。天下安有二帝耶。于是。只拜蒙古皇帝。就砺长身美须髯。哈真见其状䫉魁伟。又闻其言。大奇之。引与同坐。约为兄弟。以就砺年长。兄事之。谓就砺曰。吾征伐六国。所见贵人多矣。未有如兄者。重兄之故。视麾下士。亦如一家。临别。执手出门。扶腋上马。居数日。冲亦引兵来。哈真引坐上座。亦兄事之。蒙古俗好以铦刀刺肉。宾主相啖。往复不容瞥。我军士素号勇者。莫不有难色。冲,就砺。跪起承迎甚熟。哈真等极欢。哈真善饮。与冲校优劣。约不胜者罚之。冲引满辄釂。略无醉色。及阕举一杯。不饮曰。若胜而如约。公必受罚。主人而罚客。可乎。哈真重其言而大悦。约诘朝辛巳。会江东城下。去城三百步而止。哈真自城南门至东门。凿池广深十尺。西门以北。委完颜子渊。东门以北。委就砺。皆令凿隍。以防逃逸。贼势窘。贼魁𠿑舍王子。自缢死。其将卒男女并五万馀人。开门出降。哈真与冲等。行视投降之状。王子妻息及伪丞相平章以下百馀人。皆斩于阵前。其馀悉宽其死。哈真曰。我等来自万里。与贵国合力破贼。千载之幸也。礼当往拜国王。吾军颇众。难于远行。但遣使陈谢耳。乃与冲等同盟曰。两国永为兄弟。万世子孙。无相忘也。归虏俘男女七百口。及我国被掠人二百口于我。其馀悉以自随。赐冲就砺等杂物甚厚。冲以契丹俘虏。分送各道州县。择闲旷之地。俾之聚居。量给土田。业农为民。俗号契丹场。崔氏曰。赵文正文武全才。出将入相。当辽孽入冦蒙兵压境之日。与金威烈。同心御侮。从容杯酒。却敌如神。国家赖安。徐煕,姜邯赞。不得专美于前矣。岂非所谓英雄豪杰间世之人物乎。李氏〈齐贤〉曰。崔氏父子。继世秉政。内拥坚甲。以专威权。外委羸兵。以责攻战。当斯之时。欲以有为。其亦难矣。尔乃金宗讫箓。辽孽构𥚁。窥我土疆。图为巢穴。远斗穷冦。锋不可当。蒙将压境。征师讨贼。顺之则莫委其情。逆之则必生他变。安危之机。间不容发。就砺乃能左提右挈。远交近攻。定宗盟于经纶之始。安邦基于呼吸之间。岂非魁杰才智之臣。而社稷之灵。有以阴相者欤。
蒙古帅哈真。遣人传其国诏。
庚寅。哈真遣蒲里帒完等十人。赍蒙古主诏。来请讲和。王令百官。冠带迎诏。蒲里帒完等。至馆外。迟留不入。问国王不亲迎。再三诘之。遂乘马入馆门。翌日。王引见于大观殿。蒙使皆毛衣冠佩弓矢。直上殿。出怀中书。执王手授之。王色变。左右遑遽失措。侍臣崔先旦泣曰。岂可使丑虏。近至尊耶。设有荆轲之变。必不及矣。遂请出。使服我国衣冠。入殿行私礼。但揖而不拜。及还。赠金银器䌷布獭皮有差。
二月。蒙真兵还。
己未。蒙真兵撤而北归。赵冲等护至义州。哈真执冲手泣别。完颜子渊。亦奇冲为人曰。赵元帅奇伟非常人。高丽有此人。殆天赐也。冲尝被酒。枕子渊膝而睡。子渊恐其惊寤。略不动。其敬重如此。哈真以东真官人及傔从四十一人。留义州曰。尔等习高丽语。以待吾复来。
三月。遣使迎废王于乔桐县。○赐崔忠献姓王氏。
兪氏曰。汉唐帝王。或有赐臣国姓者。多在夷狄内附及起自微贱。功存社稷者。附宗籍以宠荣之。其无经据。已不足取。高宗何取而赐忠献宗姓也。其意不过媚悦其心而已。其衰懦愉苟。不足有为。可知矣。
赵冲等凯还。
时。冲欲留西京第军功。崔忠献恐生变。飞书促还。忌冲等功。停迎迓礼。及论功。忠献主之。有功者无赏。人多㤪之。〈按。是时。崔忠献之罪。上通于天。赵冲等以得胜之兵。为倡义之军。传檄州郡。晓谕都民。令即内应。声罪致讨。则元恶可以擒戮。而计不出此。惜哉。〉
以赵冲守太尉中书门下平章事。○夏六月。郞将奇仁甫。谋诛崔忠献。不克被杀。○太白经天。○秋七月。崔忠献杀校尉孙永等。
永等饮于市。私言有战功而不得赏。人有告忠献者。忠献遣家兵捕之。并其党百馀人。悉斩之。
八月。地震。○九月。蒙古使来。
先是。蒙古与东真兵。来屯镇溟城〈县基在今德源南二十四里〉外。督纳岁贡。至是。蒙古使十馀人。偕东真国人。来督贡。
崔忠献死。
忠献有疾。上表辞职。又请还赐姓。悉放内外囚徒。会。月犯荧惑。太史奏贵人死。忠献恶之。招集乐工数十。奏乐竟日。是夜。忠献死。百官缟素会葬。羽葆鼓吹旗常。拟于王者。初。忠献有小子珦。多胆气。而家臣柳松节,金德明,池允深,朴俊文之徒。皆与崔瑀贰。见忠献疾笃。谋欲杀瑀立珦。忠献之将死也。密教瑀。阴为团束。以备非常。故人不敢动。德明反以其谋告瑀。瑀遂捕三人流之。道杀俊文。于是。内外大权。复一归于瑀矣。忠献起于微贱。凶暴残虐。秉政二十四年。贪财好色。鬻爵卖狱。生杀出其手。威权赫然。举国惴栗。人主拱手听命而已。朝廷文武之官。皆其所笼络者。故一朝身死而权柄不移。子孙能世执国命焉。
冬十月。义州人韩恂,多智等。作乱。遣李克偦等。将三军讨之。
时。边城守臣。捶剥日甚。恂智等。因民不堪。遂作乱。杀防守将军赵宣及其守李棣以叛。自称元帅。署置监仓使及㙜官。擅发国仓。西北诸城皆响应。先是。朔州分道将军黄龙弼。贪暴。用刑惨酷。州人知其意在求货。赂以官藏银器。至是。龙弼巡至安北都护府。〈今安州。〉贼来攻府。齐声唱曰。朔州银器。宜速还之。龙弼惭愤自刎。朝廷遣将军赵廉卿,郞中李公老等。招抚之。又以李克偦将中军。李迪儒将后军。金就砺将右军。讨之。克偦寻召还。金就砺代之。
下
编辑庚辰七年春正月。彗星见。○郑邦辅,文惟弼。有罪贬外。
时。平章事郑邦辅及文惟弼。皆谄事忠献。渎货无厌。其馀安永麟,柳庇,文俊弼,李贞寿,崔守雄,李世芬,高世霖,洪文叙,李允恭,崔孝全,宋自恭,李元美,崔谧等。亦货赂忠献。或为按察。或为分㙜。或求巨州。剥民髓血。人莫敢言。时。义州宣谕使赵廉卿。还言。义州叛民五十馀人。至嘉州〈今嘉山〉呼诉曰。兵马使赵冲,金君绥,丁公寿等。清白爱民。馀皆贪残。民不堪其苦而叛。崔瑀闻之。以永麟等十三人。分配诸岛。贬邦辅为安东副使。惟弼安西副使。于是。渎货之风稍息。〈按。贪赃之源有二。嬖幸用事也。权臣专命也。以毅明为君。而货贿流于公门。以忠献为臣。而黜陟由于私室。阘冗汇进。贤士沉废。终焉民散而国不国矣。劫盗杀越。不过若干。而罪在不赦。贪吏犯法。阖境被害。而多置不问。何哉。噫。明臣霍鞱言曰。赃官入京。馈大臣。贿银千两。在外。剥民钱数万矣。武臣馈大臣。贿银万两。在外。剥军士膏血数万矣。盖尝私取百倍之贿。惟用一倍之利。饵啖大臣。买售声誉。结为应援。因得陞擢。或缓考察。必得保全。此刺骨之言也。此而不治。国未有不亡者也。其治之奈何。必严其法。重者必杀无已。而藉其产业。宰相之引誉荐用者。必同其罪。然后进廉退之士。绝奢侈之习。则庶乎可矣。〉
崔瑀流其弟珦于海岛。
瑀继执国命。欲收声誉。以父所畜金银珍玩献王。以所夺公私田民。各还其主。多拔寒士。以收人望。初。忠献授人爵。视赂多少。时。求八品者甚众而官少。于是。升五部录事及史官翰林。为八品。瑀以为先王旧制不必改。遂并复为权务官。流其弟宝城伯珦及忠献家臣婢妾等于诸岛。
平章事琴仪。致仕。○二月。赤䘲亘天。○韩恂,多智等。以义州附东真。兵马使金君绥。谕金元帅亐哥下诱诛之。西贼平。
恂,智等。以清川江为界。投东真。潜引金元帅亐哥下。令屯义州。自领诸城兵。屯博州为声援。兵马使金君绥及宣抚使李公老。议遣郞将尹忠孝等。寄书亐哥下。开陈本末。谕以𥚁福。责其违盟。亐哥下悟。佯怒。即囚忠孝等。召恂智等宴慰。幷及诸城贼魁甚厚。因䟽其姓名。翌日。伏兵设宴。酒酣。伏发捕之。幷其党悉斩之。凾送其首。忠孝等幷赍亐哥下牒文还。时。三军请理诸城从逆之罪。金就砺曰。歼厥渠魁。胁从罔治。大军所临。如火燎原。无辜受𥚁多矣。况因丹冦。关东为墟。今又纵兵。自撤藩篱。可乎。馀悉不问。王以银酒器及苎䌷布各五十匹,广平布五百匹,米千石。遗亐哥下。酬其功。〈按。亐哥下金亡道隔不能归。据我西北界。与东真侵我邦。后不知所终。〉
流知兵马事金君绥于汉南。
君绥之贻书亐哥下也。不先报中军使金就砺。就砺嗛之。乃囚君绥管下录事。会有卢仁绥者。与君绥有隙。因谮于就砺及崔瑀。遂流君绥于汉南。〈今水原。〉时人莫不冤之。
三月。右谏议大夫李仁老卒。
仁老。〈字眉叟。〉䫨之曾孙。自幼能属文。又善书。庚癸之乱。祝发游山。后擢魁科。出入史翰十四年。与当时名儒吴世材,林椿,赵通,皇甫沆,咸淳,李湛之为友。世比江左七贤。性褊急忤时。不大用。〈仁老尝赋元宵御座灯笼一绝。风细不教灯烬落。更长渐见玉虫生。须知一片丹心在。欲补重瞳日月明。明宗大加称赏。所著银㙜集二十卷。后集四卷。双明斋集三卷。破闲集三卷。行于世。〉○吴世材。〈字德全。〉高敞人。手写六经以读。日诵周易。天才俊逸。登第。性踈儁少检。不容于世。仁老三上书荐之。竟不得官。侨寓东京。穷困而卒。与李奎报为忘年友。奎报私谥玄静先生。林椿。〈字耆之。〉西河〈今醴泉〉人。以文章鸣世。屡举不第。庚癸变。阖门遭𥚁。避地江南。后还京。卒不就一名。穷厄而死。其诗文。海东以布衣雄者。一人而已。〈仁老集其遗文。为西河集六卷。行于世。〉赵通。〈字亦乐。〉玉果人。躯干魁梧。贯穿百家。宽仁恭俭。待人以信。尝奉使如金。会有征诘。三年羁留。金人爱其才及节操。乃遣还。官至左谏议。〈仁老尝赠诗曰。今我与夫子。岂是爱簪绂。散尽东海金。行采西山蕨。〉沆。〈字若水。〉安定人。文辞宏放。尝为忠州判官。林椿许其清直。比之镜弦。淳。〈字子真。〉以文章节行名。湛之。庆州人。又有李淳牧,李需。并以应韵走笔名。而淳牧不廉。需有秽行。不齿士流。丽代文章。此时为盛。时人作翰林别曲。有曰元淳〈兪升旦字〉文。仁老诗。公老四六。李正言〈奎报〉陈翰林〈澕〉双韵走笔。刘冲基对策。闵光钧经义。良镜诗赋。为世歆艶如是。
夏四月。义州复叛。金就砺遣将讨平之。
就砺遣郭元固,宗周赉等。往义州。安集遗民。周赉贪婪喜诛杀。州人㤪之。引贼党尹昌等。逾城入杀周赉。元固等奔还。就砺更遣人。谕以𥚁福。继遣大将军赵廉卿。以兵五千讨之。昌等逃。贼党瓦解。时。丹兵馀众。窜伏宁远山中。时出为盗。就砺击破之。北境以安。
六月。太白经天。○秋九月。守太尉中书门下侍郞平章事赵冲卒。
冲为人。风姿魁伟。外庄内和。遇士愉愉。不施戟级。三掌文闱。时称得人。出入将相。朝野倚重。平时未尝露棱角。世徒知其为宽厚豁达长者。及持大兵临大事。然后乃知为磊落不凡之器。为相。开独乐园于东𦤎。公馀。引贤士大夫。琴酒自娱。宰相好客。世莫及也。及卒。年五十。谥文正。
冬十一月。太白经天。○十二月。有星孛于北斗。
辛巳八年春二月。王幸奉恩寺。
观燃灯。是后。游幸颇数。
夏五月甲申朔。日食。○封崔瑀为晋阳侯。不受。○六月。太白经天。○秋八月。平章事柳光植卒。
光植。全州人。清俭沉重。尝倅灵岩。政尚清严。吏畏民怀。历扬中外。皆有声绩。致仕以后。逍遥自适。世称寿富双全。谥戴肃。
蒙古使著古与等来。
蒙古皇太弟。遣著古与等。来索土物獭皮一万领,细䌷三千匹,细苎二千匹,绵子一万觔,龙团墨千丁,笔二百管,纸十万张。其馀需索。不可胜纪。著古与等。又出怀中物。投王前。皆年前所与麁䌷布也。遂不赴宴。又传元帅扎剌等书。征求亦繁。蒙古安只女大王。继遣这可等及女使一人。来督国赆。崔瑀曰。前来者尚未暇应接。况后至者乎。宜令边臣谕还。人谓蒙衅自此始矣。著古与等。怒馆待不满意。张弓持杖。或射或击。馆伴崔珙等。奔走出门。即下钥。王患其谿壑难充。命卜于太庙。召群臣问后来蒙使迎接可否。皆曰。若不迎接。彼必来侵。岂可以寡弱敌其众强乎。王不悦。王以将军金希䃅。知诗礼善辞语。命为类会使。使摈蒙使。这可等责其不即迎接。希䃅曰。迎迓之礼与国赆。敢不尽心。然君在都护府。手射一人。死生未可知。若生则君之福也。死则一行必见拘留。这可等惭服。一听希䃅处分。蒙古又遣喜速不花等来。王宴飨蒙使。将佩弓矢赴宴。希䃅曰。两国交好。皆具礼服相见。今以戎服赴宴。如礼何。即解之。是岁蒙古使凡四来。东真使亦必随之。东真使唱曰。东君初报暖。希䃅即对曰。北帝已收寒。使曰。有何意而赋此句。答曰。君以春意唱。吾亦以春事和之。使不复诘。希䃅随事接应。不失辞令。得其欢心。〈按。小大之不敌久矣。是时。蒙古起于漠北。呑灭诸国。迫蹙完颜。奄有中国之半。而东真纳降。辽沈一带亦为其有矣。高丽当谨之于始。无失其意。则可以无患。仁宗首先事金。百年无兵。高宗应酬失当。几致覆亡。利害较然矣。为高宗计。自哈真还归之后。即拣臣僚。报谢蒙主。定条约通岁聘。则今日之蒙古。亦如前日之完颜矣。安有入岛出陆。筑城撤城。生灵涂炭社稷丘墟之辱哉。噫。计不出此。力弱而虚张。礼简而致怒。不自量而挑𥚁。何哉。事大交邻。辞命为重。交之以礼。示之以诚。消𥚁于未萌。致款以接欢。舍言语何以哉。是以。春秋贵辞令。若金希䃅者。可谓知此义者也。〉
冬十二月。以李延寿为门下侍郞。金义元为中书侍郞并同平章事。○崔瑀自为参知政事吏兵部尚书判御史台事。○以金就砺为枢密院使。
壬午九年春正月。城宜州和州铁关。
崔瑀发南军。城宜州等要害之地。以备蒙古。知奏事金仲龟曰。比来州郡民皆流亡。今无警急。而遽又征发。则邦本不固。将若之何。瑀不听。凡四旬而毕功。
秋七月。彗星出三台。
寻见西北方。长二十尺。昼见。
韩恂馀党复叛。引东真兵。入冦静州。边将击败之。
初。恂多智馀党。分配海岛。后遇赦还乡。至是。复引东真兵万馀人。入静州。遂侵义州。守将与战败。麟州人将翻城应贼。守将知之。勒兵袭东真兵。斩数百级。贼遂退走。朝廷遣兵马使李廸儒等。发西京兵捕之。
八月。太白经天。○神宗妃金氏薨。○葬宣靖太后于真陵。○冬十月。蒙古使来。
著古与等来。察纳款之实也。〈元史补。〉
十二月。以崔甫淳为中书侍郞平章事。
癸未十年春正月。枢密副使吴寿祺。谋乱诛之。
寿祺与将军崔兪恭,金季凤等。宴重房诸将于其家。谋欲尽杀文臣。以报私㤪。事觉贬之。寻遣人杀寿祺。
设帝释道场于修文殿。
兪氏曰。修文殿。乃人主与儒臣讲学论道之处也。丽代醮祀之烦。不足深责。而至设于修文。则已甚矣。当时文教之否塞。可想。
夏五月。倭冦金州。〈倭冦始此。〉○东真使来。○亐哥下冦边。义州分道将军金希䃅。袭击败之。○六月。以兪升旦为礼部侍郞。
升旦。仁同人。沉讷谦逊。博闻强记。尤工于古文。经史奥义。辨释无疑。尚书朴仁硕。有藻鉴。见之曰。此照夜神珠。王尝受学升旦。久斥不用。至是。以守宫丞。擢拜是职。遂为师傅。恩眷甚厚。
秋八月。西京地震。○蒙古使来。
蒙古宣差山术䚟等十二人。复以皇太弟国王书。趣贡献。〈元史补。〉
九月庚子朔。日食。○冬十月。亲设消灾道场于宣庆殿。
时。两界五道。皆设镇兵法席。王以为。供费皆出于民。欺佛欺天。何福之有。遂出内库银甁三百口。分给庆尚,全罗,忠清道。
甲申十一年春正月。蒙古东真。并遣使来。
蒙古使扎古也等来。东真复遣使牒告蒙古成吉思。师老绝域。不知存亡。故已绝旧好。请于本国青州贵国定州。各置榷场。依前买卖。时蒙主伐夏不还。故万奴复叛。改称东夏。宰枢会崔瑀第。议接蒙真两国使之礼。厚接蒙使而遣之。蒙使至鸭绿江。尽弃䌷布等物。但持獭皮而去。
二月。金吾池水赤。○三月。东真使来。○亐哥下侵静州。○夏四月。刑部奏狱空。
兪氏曰。是时权凶执国。中外多事。衣冠屠戮。盗贼蜂起。刑狱之烦。莫此时为甚。而有司奏以狱空。亦独何哉。不过谄媚崔瑀。赞颂功德而已。与哀平之末颂王莽者。何异哉。
秋七月。大将军李克仁。谋诛崔瑀。不克被杀。
崔兪恭,金季凤等既贬。与克仁谋杀瑀。瑀知之。杀克仁及兪恭,季凤等。流其党五十馀人。辞连枢密使金仲龟等。皆流远岛。
冬十一月。蒙古使著古与等来。○十二月。右副承宣李公老卒。
公老能文章工四六。登第。调安边判官。出私财代民赋。以最征入。为崔忠献所摈。不用者几十年。后以礼部郞中。为赵冲判官。献擒贼之策。多有中者。累迁官。所至。剖决如流。民多称服。及为承宣。王倚为腹心。将大用。未几卒。家无担石。
是岁。停金年号。
时。金为蒙古所困。国势垂亡。彼此使命中绝已久。至是。停其年号。
乙酉十二年春正月。盗杀蒙古使著古与。
蒙自结好之后。使价往来不绝。至是。蒙使著古与等。还渡鸭绿。中道为盗所杀。后闻亐哥下杀之也。时。亐哥下及东真。恶我与蒙古结好。欲构衅。冦我边则着蒙古服。遮截蒙使则着我服。故莫得以辨也。后。蒙使过东真。万奴言高丽背你。慎勿前去。使不听。且欲验真伪。遂行。万奴先遣人于两国界山谷间。伪为我服。潜伏射之。由是。蒙古疑之。绝和。
夏四月。倭冦庆尚道。○六月。始习小字学。
东真人周汉。来投汉。解小字文书。使人传习。小字之学始此。
太白经天。○秋七月。崔瑀置政房于其家。
旧制。吏部掌文铨。兵部掌武选。第其年月。分其劳逸。标其功过。论其才否。具载于书。谓之政案。中书拟陞黜而奏之。门下承制敕以行之。盖与中原同。自忠献擅国。置府与僚佐。私取政案。注拟除授。以其党与。为承宣。谓之政色承宣。僚佐之任此者三品。谓之政色尚书。四品以下。谓之政色少卿。持笔槖从事其间者。谓之政色书题。其会所。谓之政房。斯乃府中之私称也。若金敞,朴暄诸名士。皆由是进。当世荣之。莫知其为可羞也。至是。百官诣瑀私第。上政簿。瑀坐厅事受之。六品以下再拜堂下。不敢仰视。瑀选文士属之。号曰必阇赤。〈必阇赤。音秘奢侈。〉拟百官铨注。书批目以进。王但下之而已。尝拜私奴之子安硕贞。为御史中丞。人皆愤之。
秋八月。东真冦朔州。○九月。知枢密院使李𪟝卒。
𪟝。砥平人。性平易温柔。喜怒不见。平时似无胆气。及临阵贾勇。人莫能及。丹冦之难。𪟝功居多。性又俭素。虽至贵显。常处陋室。晏如也。
冬十月。储祥,奉元,睦亲,含元四殿灾。○筑地库于太仓。
备火灾也。可容二十馀万斛。
丙戌十三年春正月。地震。○义州分道将军金希䃅。擅发兵袭亐哥下。大破之。
先时。亐哥下屡冦边。希䃅请往击之。朝廷不许。至是。亐哥下使其兵。变着蒙服。入冦义静州。边将遣兵逐之。不及而还。希䃅与判官孙袭卿,监察御史宋国瞻议曰。亐哥下背恩侵掠。而莫有御者。国之耻也。宜相与勠力追讨。以雪国耻。遂与袭卿国瞻等。选步骑万馀人。赍二十日粮。往讨石城。亐哥下遣兵救之。希䃅等与战奋击。大败之。石城〈在今凤凰城北六十九里〉城主。率兵出降。衔块誓天。乞解围。希䃅等。数亐哥下背恩之罪。引兵而还。希䃅之将发也。密以书告崔瑀。有司欲劾其擅兴师旅之罪。既而闻瑀知之。遂寝之。然功赏不行。袭卿后改名抃。
倭冦庆尚道巨济。县令陈龙甲。击走之。○夏五月。黄雾四塞。○西京人赵永绥等。谋乱伏诛。○六月。倭冦金州。○冬十月。地大震。
屋瓦皆坠。
丁亥十四年春正月。立太子府。○二月。地大震。○三月。崔瑀迁废王于乔桐。杀金希䃅。
先是。术士崔山甫。为僧行劫。县官捕之。变姓名曰周演之。至京。以占术为崔瑀所亲信。尝密语瑀。王当失位。瑀有王侯之相。瑀以语其腹心金希䃅。希䃅泄其语。瑀已不平之。会。有人告瑀者曰。顷日公有病。希䃅与将军卢之正,琴辉等。会演之家。谋害公奉前王。瑀信之。籍演之家。得前王与演之书。有盟天盟地同死生以父事之语。遂迁前王于乔桐。沉希䃅,演之,之正,辉等于海。并杀希䃅三子。辉。仪之子也。希䃅时为全罗道巡问使。在罗州。捕者至。略无惧色。从容自投于海。希䃅。群山岛人。美风仪有智勇。通书史。初附忠献及瑀。为所亲信。当瑀之病。希䃅恐不瘳。卜于演之家。而被谗以死。时人冤之。〈按。希䃅之才智勇略。可为一代之人才。而托附权门。终戕其命。惜哉。观其临死诗曰。欲报清河百注恩。东西南北摠忘身。奈何一朝逢天厌。紫陌人为碧海人。清河指崔氏也。读其诗。其人可知。岂非有才而未闻道者欤。噫。奸臣专命。以爵禄权宠。笼络于人。为其笼络者。终为不免。自古。安有与奸人同事。而能保其终者哉。是以。君子托身发迹。不可不谨之于始。故书杀以著其无罪。而去官以著其失身之罪。〉
夏四月。倭冦金州。五月。冦熊神县。〈今熊川。〉○日本移书请修好。
日本自源赖朝用兵以后。国内多难。海冦恣行。常侵掠我沿海。至是。移书谢贼船冦边之罪。仍请修好互市。
六月戊申朔。日食。○秋七月。太白经天。○九月。东真入长定二州。遣兵马使赵廉卿,知中军金良镜等。御之。冬十月。败绩于宜州。○明宗实录成。
监修国史平章事崔甫淳。修撰官金良镜,任景肃,兪升旦,李奎报,权敬中,赵文拔等。分年秉笔。及成上之。藏于史馆及海印寺。敬中所编四年事。别摭灾异为一书。以著其应而上之。末乃言之曰。大抵世治则天变略。世乱则天变繁。道胜之君。以人理天。德衰然后天且谴告。王者布德行政。以顺人心。则灾何不销。福何不至哉。
十一月。以金仲龟为西京留守。
仲龟公忠节俭。所至有声绩。李克仁之死。坐流白翎岛。〈在今长渊南海中。〉至是命下。朝野皆喜。
遣使聘日本。
朝廷患倭冦侵掠。又彼有书请好。遣及第朴寅。赍牒谕以历世和好。不宜来侵之意。
是岁。蒙古铁木真死。
戊子十五年春正月朔。地震。○三月。雨蚯蚓。○夏五月。北界蝗。○秋七月。荧惑犯南斗。○东真侵长平镇。〈古基在今永兴东四十五里。〉○朴寅还自日本。
寅至日本谕之。日本推检贼倭诛之。遂赍和亲牒以来。自是。侵掠稍息。
冬十月。太白经天。○十一月。地震。○十二月庚子朔。日食。○平章事致仕王珪卒。
珪少有雅望。年六十四有微疾。乃曰知足不殆。遂致仕家居。杜门悬车。优游自适。世称耆英。以珪为首。卒。年八十七。然于金甫当之乱。以连婚甫当。恐死。弃其旧室。而娶郑仲夫之女。以䂓免𥚁。时议薄之。
以金就砺守太尉中书侍郞平章事。○以金良镜为翰林学士。
良镜被谗。贬尚州牧使。故旧无一人相送者。唯门生饯于郊。良镜作诗谢之。又题州壁以见志。未几召还。〈本传谢门生诗。一鞭几尽扫胡尘。万里南荒作逐臣。玉笋门生多出饯。感深难禁泪沾巾。又题州壁云。敢向苍天有㤪情。谪来犹自得专城。何时铃阁登黄阁。太守行为宰相行。〉
崔瑀加鳌戴镇国功臣号。
初。忠献置教定都监。掌庶事。瑀因之。门客多当世名儒。分为三番。递宿书房。士大夫之嗜利附势者。只知有崔氏。而不知有国。瑀尝患肿。自两府至掾吏。争祈祷。设斋作䟽。都下纸贵。
己丑十六年春正月。平章事崔甫淳卒。
甫淳。均之子。有器识。少孤力学。为政尚清白。有时望。谥文定。
二月。东真请和。许之。
东真人到咸州请和。遣式目录事卢演。往听约束。演怯懦不能成约。崔瑀怒。囚演于街衢所。更遣人约束。而卒无成命。北边人前别将锐爵。反复多诈。自言知东真道路险夷远近。东北面兵马使崔宗梓。信之。使爵等三人。入东真。听探消息。爵与东真言。我国欲与和好。东真信其言。遣还爵一行人。待报。国家犹豫不报。东真以爵行诈。斩之。寻复入冦和州。两府会崔瑀家。议御东真之策。
秋八月。左仆射致仕庾资谅卒。
资谅。应圭之弟也。庄重寡言。少时。与儒家子弟约为契。资谅欲并引武人吴光陟文章弼。众皆不然。资谅曰。交游中文武俱备。可矣。若拒之。后必有悔。众从之。未几。庚寅之变。同契赖二人营救。皆免。资谅谙练吏治。摘发如神。历任内外。所至有声绩。无不畏威詟服。而济以恩信。故民便之。
冬十一月。崔瑀筑球场。阅其家兵。
瑀占夺邻舍数百馀区。筑球场。东西数百步。平坦如碁局。日聚都房马别抄。令击球。或弄槊骑射。或至五六日。能者立加爵赏。于是。都房别抄鞍马衣服弓矢。皆效蒙古风俗。竞以美丽相夸。且分五军习战。人马多颠仆死伤者。及终。习田猎之法。笼山络野。循环无端。瑀以为悦。
是岁。蒙古窝阔台立。
即铁木真第三子也。是为太宗。
庚寅十七年春正月。大饥。○陨石二于中原府。○平章致仕琴仪卒。
仪体䫉奇爽。器度雄伟。少力学善属文。尝监清道。务刚直不挠。民目为铁太守。历敭通显。与人面折无所讳。人多惮之。屡典贡举。多得名士。世称琴学士玉笋门生。忠献当国。仪未尝至忠献第。只于朝堂参拜而已。由是。忠献不悦。与忠献俱成衅隙。末乃子辉。有乔桐之𥚁。〈用陈澕笔补。〉晩岁引年。以琴碁自娱。卒。年七十八。谥英烈。
夏四月壬戌朔。日食。○六月。天狗坠。○秋七月。太仓灾。
八廪地库皆灾。崔瑀恐有变。与其婿金若先。皆拥家兵自卫。无一人往救者。火彻夜不灭。
八月。崔珦作乱于洪州。瑀遣兵擒杀之。大杀其党与。
珦勇而猜暴。自见流放。心常怏怏。及量移洪州。恣行不义。阖境苦之。至是。聚群不逞作乱。杀州副使柳文柜及判官全两才,法曹李宗等。驰书召柳松节等于配所。传檄傍郡。发兵为援。瑀闻变。遣兵马使蔡松年等。将十领兵往讨之。珦兵溃。逃匿石窟。追兵执而囚之。死狱中。捕松节等皆杀之。瑀使按察使全懿。穷治馀党。懿希瑀旨。诬以礼山结城等七县监务。与珦通谋。皆致之死。洪州人常往来于珦者。无问轻重。尽杀之。
辛卯十八年秋七月。崔瑀妻郑氏死。王命以后礼葬。
瑀妻死。王命丧葬用王后礼。三殿及宗室宰相。争设祭。务为侈美。市价为之耸贵。百官会葬。崔氏曰。礼义生于名分。无名分则无礼义。无礼义则无以辨上下定民志。而国非其国矣。昔宋贾似道母死。度宗诏用天子卤簿。识者知宋将亡。高宗此举。与度宗无异。强臣之世执。丽运之日衰。何疑哉。
八月。蒙古遣撒礼塔。大举来侵咸新镇。守将全僴,赵叔昌。以城降。
先是。蒙古疑我杀使。信使之绝。已七年矣。至是。遣元帅撒礼塔。将兵来侵。洪大纯子福源。迎降于军。蒙兵围咸新镇。〈今义州。〉谓城中人曰。我蒙兵也。汝可速降。否则屠之。副使全僴,防守将军赵叔昌。惧。遂以城降。叔昌。冲之子也。自言其父冲。与哈真约为兄弟。乃为书谕朔州宣德镇。使迎降。蒙人遂令叔昌。在军前。所至。呼谕出降。
蒙古陷铁州。郞将文大,判官李希𪟝。死之。
先是。亐哥下东真兵冦边。伪着蒙服。至是。我人疑之。蒙兵至铁州。使所掳郞将文大。呼曰真蒙兵也。可速降。文大乃呼曰。假蒙古也。勿降。蒙人欲斩之。使更呼复如前。遂杀之。蒙人攻城愈急。城中粮尽。将陷。判官李希𪟝。聚城中妇女小儿。纳仓中火之。率壮丁自刎死。蒙人遂屠其城。
九月。以蔡松年为北界兵马使。将三军以御蒙古。○征诸道兵。○蒙古攻龟州。兵马使朴犀,将军金庆孙等。婴城固守。蒙古攻之不克。
初。蒙兵既屠铁州。侵及静州。分道将军金庆孙。率敢死士十二人出战。俄而蒙兵大至。人皆奔窜。庆孙独与十二士。登山夜行。不火食七日。到龟州。朔州戍将金仲温。亦弃城来会龟州。西北面兵马使朴犀。与仲温,庆孙及静朔渭泰〈今泰川〉等州诸守令。率兵与之守城。犀部署诸将。分守四面。壬辰。蒙兵大至。攻南门。庆孙率敢死士十二人出战。手射先锋黑旗一骑。倒之。多所杀伤。流矢中庆孙臂。血淋漓。手鼓不止。战四五合。蒙兵却走。庆孙整阵。吟双小笒还。犀迎拜而泣。于是。守城事一委庆孙。蒙兵围城数重。日夜攻南北门。城中兵突出击走之。蒙人擒渭州副使朴文昌。令入城谕降。犀斩之。蒙兵又抽精锐攻北门。犀击却之。蒙兵车积草木。转而进攻。庆孙以炮车。溶铁液泻之。烧其积草。蒙人更造楼车及大床。褁以牛革。中藏兵薄城底。以穿地道。犀穴城注铁液。以烧楼车。地且陷。蒙兵压死者三十馀人。又爇朽茨。以焚木床。蒙人错愕而散。蒙人又以大炮车十五。攻城南甚急。犀亦筑台城上。发炮车飞石却之。蒙人渍薪人膏。纵火攻城。犀令灌水。其火愈炽。又取泥土。和水投之。乃灭。〈按。人油遇水益炽。土掩则灭。为将者当知。〉蒙人又车载草。爇攻谯楼。犀预储水。楼上灌之。火寻灭熄。庆孙据胡床督战。有炮过其顶后。击碎人首。庆孙终不移动。神色自若。蒙兵围城三旬。百计攻之。终不能克。乃退引而南。
蒙古攻西京。不克。
蒙兵至黄凤等州。二州守臣。率民人保铁岛。〈在今黄州。〉
蒙古围龙州。执副使魏玿。○蒙古袭官军于洞仙驿。官军击却之。
时。三军启行至洞仙驿。官军意日暮敌必不来。解鞍而息。蒙兵八千馀人。不意突至。中军惊溃。上将军李子晟,将军李承子,卢坦等。殊死战。三军还集与战。蒙兵稍却。官军乘胜击走之。
蒙古陷宣郭二州。○冬十月。蒙古移牒于平州。州人执之。
蒙将遣二人。持牒至平州。〈今平山。〉州即囚之以闻。其牒云。我兵初至咸新镇。迎降者皆不杀。汝国若不降。我终不归。降则当向东真去矣。自是。国家始信为真蒙兵。
地震。○蒙古复攻龟州。朴犀等力战破之。
蒙兵复攻龟州。破城廊二百馀间。犀等随即修筑。翌日。蒙兵令诸城降卒。围城树炮于新西门外二十八所。攻破城廊五十间。越入交战。犀随毁随葺。锁以铁絙。人皆殊死战。大破之。
三军及蒙古战于安北府。败绩。
时。三军屯安北城。蒙兵至城下挑战。三军不欲出战。后军阵主太集成。强之。乃出与战。蒙兵急击右军。右军乱。中军救之亦乱。争入城。蒙兵乘胜蹙之。杀伤过半。将军李彦文,郑雄,判官蔡识等。死之。
王亲饭僧三万。
凡三日。欲以禳兵也。
东真侵和州。○十一月。侍中致仕李抗卒。○加发五军。以御蒙古。○蒙古袭屠平州。进逼京城。
蒙兵至平州。以州人囚其持牒者。欲先破之。庚戌夜。突入城中。杀州官。屠其城。尽烧人户。鸡犬一空。辛亥。蒙兵自平州来屯宣义门外。蒲桃元帅屯金郊。廸巨元帅屯吾山。唐古元帅屯蒲里。前锋到礼成江。〈在今开城府。〉焚烧庐舍。杀掠人民。不可胜计。京城汹汹。崔瑀以家兵自卫。其守城者。老弱男女而已。
十二月。遣御史闵曦等。如蒙古营请和。
癸丑。闵曦等偕蒙使二人下节二十人来。以阁门事崔珙。为接伴使。备仪仗出迎。入馆于宣恩馆。时。撒礼塔屯安北府。亦遣使三人。来谕讲和。翌日。王见蒙使于大观殿。下殿北面迎之。蒙使止之。王乃南面拜讫。蒙使毛衣冠佩弓剑。直上殿。赠以冠带。使之改衣。蒙使不从。王宴慰之。丙辰。遣宗室淮安公侹。往安北。遗撒礼塔土物甚厚。别遣使赠送于三元帅处。以祈罢兵。侹。平壤公基之后也。撒礼塔馈以湩酪。侹随所劝能饮啖。撒礼塔大悦。〈按元史。太宗三年八月。命撒礼塔征高丽。国人洪福源迎降军。得福源所率编民千五百户。旁近州郡亦有来者。撒礼塔即与福源。攻未附州郡。又使阿儿秃与福源抵王京。招其主王㬚。㬚遣其弟怀安公侹。请和。许之。置京府州县达鲁花赤七十二人监之。遂班师。〉
蒙古兵南下。
丁巳。蒙兵南下。向杨广忠清等州。所过无不残灭。
蒙古复攻龟州。不克。
戊辰。蒙兵复以大炮车攻龟州。朴犀亦发炮车飞石。击杀无筭。蒙兵退屯树栅以守。撒礼塔遣通事。持淮安公牒谕降。犀不听。再三谕之。犀守益固。蒙兵造云梯将攻城。犀以大干浦迎击之。无不破碎。梯不得近。大干浦者。大刃大兵也。蒙有一老将。环视城垒器械。叹曰。吾行天下。未尝见被攻如此。而终不降者。城中诸将。他日必皆为将相矣。崔氏曰。以孤城弱卒。拒天下杰骜方张之虏。使不得东下。国家矻然如山岳。吾东方善守城者。安市以后。又有龟州。犀,庆孙。功不细矣。
蒙古使降将赵叔昌来还。遣叔昌。奉表请降。
甲戌。撒礼塔遣叔昌及蒙使九人。持所谓皇帝牒来。牒中首责杀使之罪。使速投拜。且求金银衣服二万駄,紫罗万匹,獭皮二万领,官马二万匹,王孙宗室童男女各一千,将领大官童男女各一千。其馀需索。不可殚记。且令备百万军人衣服。三军阵主。速诣降权皇帝所。乙亥。宴蒙使于内殿。庚辰。蒙使赍国赆黄金七十斤,白金一千三百斤,襦衣千馀,马百七十匹而还。遣将军曺时著。以黄金六十八斤,白金一千八百八十斤,银甁二百三十六口,纱罗锦绣䌷苎布獭皮等物。遗撒礼塔及麾下将佐。加叔昌大将军。偕行上表称臣。辨杀著古与等事。时。府库虚竭。初令百官品出衣服有差。以充国赆。
天狗坠。
壬辰十九年春正月。蒙古使来。○三军诣蒙古营降。蒙古兵乃还。○遣使谕龟州。降蒙古。
时。朝廷已讲和。龟州犹城守不下。王遣右谏议崔林寿及闵曦。率蒙古人。往龟州城外谕曰。已遣淮安公讲和蒙古。三军已降。可罢兵出降。谕之数四。犹不降。曦愤其固守。欲拔剑自刺。犀等重违王命。乃降。后蒙使至。以犀固守不降。欲杀之。崔瑀谓犀曰。卿于国家。忠节无比。然蒙之言亦可畏也。卿其图之。犀乃退归乡里。后拜平章事以卒。
淮安公侹。遣人谕慈州降蒙古。守臣崔椿命。不从。
初。蒙兵攻慈州。副使崔椿命。固守不降。朝廷以蒙帅诘责。遣内侍宋国瞻谕降。椿命闭门不对。国瞻骂而还。至是。撒礼塔谓淮安公侹曰。慈州不下。宜遣使谕降。侹遣大集成。与蒙官人。到城下谕曰。国朝及三军已降。宜速出降。椿命使人对曰。朝旨未到。何信而降。集成曰。淮安公已来请降。故三军亦降。此非信耶。椿命曰。城中人不知有淮安公。遂拒不纳。蒙人诃责集成。使之入城。椿命命左右射之。皆奔却而退。如是数四。犹不下。集成深衔而返。撒礼塔怒。必欲杀之。
京城解严。○忠州奴隶军作乱。遣使安抚。
先是。蒙兵将至忠州。州副使于宗柱,判官庾洪翼。议守城。宗柱率两班别抄。洪翼率奴隶军杂类别抄。相猜忌。及蒙兵至。宗柱,洪翼。与两班等。皆弃城走。唯奴隶杂类。力击逐之。蒙兵退。宗柱等还州。检官私银器。奴隶军以蒙兵掠去为辞。户长光立等。密谋杀奴隶军之魁。奴隶辈知之㤪愤。乃诈为会葬者。吹螺集众。先至首谋者家。火之。凡豪强素有㤪者。搜杀无遗。遣注书朴文秀等。安抚之。〈按。僿说曰。今之束伍。高丽之奴隶军也。两班别抄。意者寒士无荫不文者。充额为军。如越之君子军也。贱人善力作。而畏死之心较轻。为士者喜诈谖。而悦生之心常重。故危难得力。在此不在彼也。今之束伍。如抚养有术。他日可恃。莫此若也。顾待之不以人理。任使私门。百端使役。纵其酷害。何其谬哉。〉
蒙古置达鲁花赤于州县。
置京府州县达鲁花赤七十二人以监之。达鲁花赤。华言掌印官也。
二月。崔瑀始议迁都。
先是。升天副使尹繗等。避兵。潜置家属于江华。乃说瑀曰。江华天堑之地。可以避乱。瑀信之。遣人往审之。中道为蒙兵所拘。至是。会宰枢及四品以上。议御蒙古。皆言城守拒敌之策。惟宰枢郑畒,大集成等。以为宜迁都避乱。时。瑀闻集成女新寡有姿色。娶为后室。由是。集成虽败还。不问。所言皆从。
淮安公侹。偕蒙古使都旦等来。
都旦自言。我统高丽国事。欲入处大内。朝议难之。闭广化门以拒之。及其邀宴。欲与王连坐。仍欲留处宫中。相诘至夕。然后乃还所馆。怒郞中闵怀廸不能支待。杖杀之。都旦。契丹人。性奸黠。往者请蒙兵到江东。灭其国兵者也。
三月。遣使如蒙古营。撒礼塔执之。
遣通事池义深,录事洪巨源,金谦等。赍国赆如蒙营。撒礼塔怒曰。前牒事件。不即办来。执送义深于其主。馀拘留。
遣舟师三千人。赴蒙古。
遣西京都领郑应卿等。押船三十艘水手三千。发龙州浦赴蒙。从其请也。
夏四月。遣使𦲷杀慈州副使崔椿命。蒙人释之。
王以椿命之事问宰枢。皆请末减。大集成谓崔瑀曰。椿命不降。蒙怒去。𥚁将不测。愿公杀之。瑀许诺。于是。宰枢皆从其议。独兪升旦以为不可。瑀不从。遣内侍李自全。押椿命至西京。将斩之。椿命辞色不变。蒙官人问此何人欤。自全曰。慈州守也。蒙人曰。此人于我。虽逆命。在尔为忠臣。我且不杀。尔既与我约和矣。杀全城忠臣。可乎。固请释之。崔氏曰。忠义。美名也。虽庸暗之人。犹知爱敬。况国君乎。蒙拥大众。压境而来。三军之士。皆已释甲。而国家亦遣使迎降。是举一国。授之贼虏而不知怪也。岂不为社稷之深耻乎。独椿命固守慈州。毅然不动。虽君命有所不受。观其拒国瞻之言。对集成之辞。其忠奸义胆。凛不可犯也。王乃外则迫于强虏。内则逼于权臣。必欲置死。不有蒙人救解。则必不免于枉死矣。呜呼。举一国衣冠搢绅之众。而其计出于腥膻夷裔之下。岂不惜哉。
遣使称臣于蒙古。
时。上表称臣。而其所需索。皆不能从。致书撒礼塔曰。前所输进皇帝物件内。水獭皮一千领。旁搜四下。粗得九百七十七领。童男女则国法虽上之为君。唯配得一个嫡室。更无媵妾。故王族未繁。臣僚所娶。不过一妻。所产或无或有。若发遣上国。谁其承袭王位及朝廷有司之职。诸般工匠。则我国工匠。自昔欠少。兵乱耗散。莫有地着。刺绣妇人。则本来无有。此皆实告。伏惟谅察。其馀皆当承命。
五月。蒙古使来。〈元史补。〉○六月。王妃柳氏薨。○崔瑀遣人。迎废王于紫燕岛。○葬安惠王后。〈陵号史阙。〉○崔瑀胁王。迁都江华。杀别抄指谕金世冲。
瑀决意迁都江华。时。升平既久。京都户至十万。金碧相望。人皆重迁。然畏瑀无敢言者。兪升旦独曰。以小事大。理也。事之以礼。交之以信。彼亦何名而重困我哉。弃城郭捐宗庙。窜伏海岛。苟延岁月。使边陲之丁壮。尽于锋镝。老弱系为奴虏。非为国之长计也。别抄指谕金世冲。排门而入。诘瑀曰。松京自太祖以下近三百年。城坚而兵食足。固当勠力。以御社稷。去此欲安之乎。大集成以世冲沮议。请斩以徇。瑀遂斩世冲。请王幸江华。王依违未决。瑀夺禄转车百馀两。输家财于江华。令有司刻日发送五部人户。榜示城中曰。有敢迁延者。以军法论。发二领军。营宫阙于江华。命知门下事金仲龟,知枢密使金仁镜。为王京留守。以八领军镇守。仁镜。即良镜也。〈按。辽金之兴。高丽能世结欢好。边境无虞。蒙古之盛。亦非二国之比。则固当诚心结好。而前此使介之来。遇之多不以礼。崔瑀胁王迁都。兪升旦之言。实得其要。而又愎谏不从。后来迫令出陆。刬毁雉堞。卒至公主内据。行省外张。缚君窜君。如吹轻毛而拉枯木。人不敢出声忤视。此都自瑀贼之错筭而然矣。自契丹至蒙古。凡三变世界。前覆不戒。后至胥论。悲夫。〉
秋七月。蒙古使来。○崔瑀遣使北路诸城。逐达鲁花赤。
遣内侍尹复昌。往北界。尽夺达鲁花赤弓矢。至宣州。〈今宣川。〉达鲁花赤。射杀复昌。
王至江华。
乙酉。王发开京。时。霖雨弥旬。泥泞没胫。人马颠仆。达官及良家妇女。至有徒跣负载者。失所号哭者。不可胜计。丙戌。至江华。入御客馆。百官无所止宿。
令诸岛徙民。入山城海岛。
时。国家既迁都。逐达鲁花赤。恐蒙兵复至故也。
王京乱。逐兵马使金仁镜。遣枢密使赵廉卿等。讨平之。
大驾将发京城。人心㤪愤。御史台皂隶李通。乘虚啸聚畿甸草贼及城中奴隶以反。逐留守金仁镜。遂作三军。移牒诸寺。招集僧徒。掠取公私钱糓。王以廉卿将中军。李子晟将后军。崔瑾将右军。往讨之。贼闻三军自江华来。遣兵拒之于升天府〈今豊德〉之东郊。官军进击大破之。遣别将李甫等。夜到王京城门。佯为贼兵。绐守门者曰。我等已破官军而回。可速开门。门者纳之。甫等遂入城。捕斩李通。悉诛其党与。
八月。西京乱。遣使安抚。
西京巡抚使闵曦。与司禄崔滋温。谋杀达鲁花赤。西京人闻之曰。如是则西京之被𥚁。必如平州矣。遂作乱。执滋温囚之。留守崔林寿等。逃窜于楮岛。朝廷遣使安抚之。
参知政事兪升旦卒。
升旦以文行名重一时。时人谓之人伦龟鉴。尝自言曰。吾欲终身行之。惟不欺二字。谥文安。
九月。遣兵马使李子晟。讨忠州奴隶军。平之。○蒙古复遣撒礼塔。大举来侵。
蒙以我国迁都江华。拘辱达鲁花赤。复遣撒礼塔。大举来侵。移牒数罪。先是。西京人洪大纯。与其子福源。迎降于撒礼塔。及其还师。福源因留西京。今此大举。盖福源召之也。〈元史补。〉朝廷遣使。陈辨于撒礼塔及诸大官人。且上表蒙主。陈迁都之由〈元史云。十月。王㬚遣将军金宝鼎郞中赵瑞章。上表陈情。本史阙。〉曰。大兵来讨。愚民逃散。惧未办苞茅之贡。庶收残口。永事大邦。虽潜藏江海之间。犹梦寐云霄之上。心苟一于始终。地何论于彼此。蒙人不从。所在屠掠。虽老弱妇女。皆杀之。时。蒙人造船。欲攻江都。泰州人边吕。被执。蒙人问吕以海路。至加炮烙。吕只云水路甚险。贼信之。焚舟而退。朝廷以功。授吕上将军。
冬十一月。蒙古攻广州。牧使李世华。力战拒之。
世华以文吏发身。而去岁以庆尚按使。理兵赴难。指挥如宿将。朝廷以广州为中道巨镇。南路要会。使世华守之。时。蒙兵大来。围攻至数日。世华日夜缮守备。随机应变。蒙人知不可拔。遂解围而去。
十二月。撒礼塔攻处仁城。金允侯射杀之。蒙兵乃还。
撒礼塔进攻处仁城。〈在龙仁。〉有一僧避兵在城中。射杀之。俘获亦多。蒙兵遂溃。其副将铁哥。以其军还。其已降之人。令洪福源领之。〈此句元史补。〉然蒙兵不以一时俱归。或先行或落后。欲东欲北。莫知所向。自后。往来侵掠不已。国家以其僧有功。授上将军。僧讳功固让。后还俗。名金允侯。初。御史杂端薛慎。在蒙营。撒礼塔之南下也。慎绐曰。国谚。异国大官。南渡江不吉。撒礼塔不从。至是死。蒙人以慎有知识。放还之。
以金仁镜为政堂文学。寻升中书侍郞平章事。○移葬世祖太祖二梓宫于江都。○是岁。蒙古伐东真。虏其主万奴以归。
癸巳二十年春三月。遣使如金。不至而还。
遣司谏崔璘。奉表如金。路梗而还。璘。谠之子也。
夏四月。遣上将军李子晟。讨龙门仓贼。平之。○蒙古主遣使数罪。
其诏曰。自平契丹。未尝遣一介。罪一也。命使赍训言省谕。辄敢射回。罪二也。〈先是。蒙使之来。东真人变着我国衣服。自山谷射其使臣故云。〉谋害著古与。乃称万奴杀之。罪三也。抗拒朝命。窜诸海岛。罪四也。汝等民户。不拘执见数。辄敢妄奏。罪五也。
五月。以金庆孙为大将军知御史㙜事。○东京乱。遣兵马使李子晟。讨平之。
东京人崔山,李儒。作乱。遣子晟往击之。子晟率师。幷日疾驰。据永州城〈今永川〉以待。时。贼传檄州郡。刻日期会。诸郡依违。闻子晟入永。乃定。贼以为子晟军自远急来。欲乘其劳击之。集永之南郊。官军登城望之。告子晟曰。我军冒热远来。贼势盛且锐。锋不可当。宜闭门休士。数日而后与战。子晟曰。不可。凡疲卒休则愈怠。若旷日持久。则贼得我情。恐生他变。不如急击。遂开门突出。及贼未阵。奋击大败之。僵尸数十里。斩山等数十人。令曰。胁从罔治。民大悦。
洪福源,毕贤甫等。叛据西京。宣谕使郑𫖮。死之。
福源,贤甫等。以西京叛。王以上将军郑𫖮。前在西京。平定𥚁乱。为贤甫等所畏服。以𫖮为宣谕使。驰传往谕之。既至大同江。从者请无遽入。𫖮奋曰。受命以出。敢少稽乎。死固分也。遂入。贤甫等喜得𫖮。欲以为主。且谕且胁。𫖮竟不屈而遇害。
冬十二月。北界兵马使闵曦。克西京。毕,贤甫。伏诛。洪福源奔蒙古。
崔瑀遣家兵三千。与北界兵马使闵曦。讨西京克之。获毕,贤甫。送京师腰斩。福源逃入蒙古。擒其父大纯及其女子弟百寿。悉徙馀民于海岛。西京遂为丘墟。福源在元。为东京摠官。赐佩金符。凡本国降附诸城民。皆属焉。谗构本国。随兵往来。时人谓之吠主犬。崔瑀患之。官大纯百寿等。且为其女择婿。以悦其心。赂遗不绝。然自是蒙兵岁至。攻陷州郡。皆福源导之也。
筑江都外城。○以李奎报为集贤殿大学士。
时。蒙兵压境。征责甚烦。奎报连制国书。辞意明切。蒙主感悟撤兵。王大嘉之。特授枢密副使。累陞政堂文学。守太尉参知政事。
甲午二十一年春正月。征诸道民。营宫阙百司。○二月。遣金宝鼎。如蒙古军。○王幸奉恩寺。观燃灯。
以故参政车倜家。为奉恩寺。撤民家。以广辇路。时。虽迁都草创。然凡球庭宫殿寺社名号。皆拟松都。八关燃灯行香道场。一依旧式。
三月。赵叔昌伏诛。
辞连毕,贤甫也。
夏五月。门下侍中金就砺卒。
就砺。彦阳人。为人节俭正直。忠义自守。持军严正。士卒不敢犯秋毫。有酒即用一卮。与士卒最下者均饮。故能得其死力。江东之役。事皆让于元帅。及其临阵制敌。多出奇计。以成大功。然未尝自矜。为相。正色率下。人不敢欺。谥威烈。李氏〈齐贤〉曰。观其析甘分少。能得士力。令行禁止。莫犯秋毫。可谓有古名将之风矣。开平之战。我乃再救中军。沙岘之役。卢公则不相助。讫无一言以生嫌隙。不伐其劳。归功于众。是则大人君子之用心也。至于先诣哈真。固与国之心。不拜万奴。明尊王之义。多智,韩恂。既授首矣。敛兵而止。以安边。史氏称其忠义。太常谥以威烈。不亦宜哉。
秋七月。奉安御衣于南京假阙。
有僧说谶云。自扶苏山分为左苏。曰阿思达。是古杨州之地。于此营宫阙。可延祚八百年。诏自三月至五月。安御衣于南京。七月至十月。移安旧京。十一月至明年二月。又安于南京。周而复始。
八月朔。日食。
密云不见。
九月。淮安公侹卒。○冬十月。封崔瑀为晋阳侯。
王论瑀迁都功。封侯立府。百官皆贺于第。瑀又役都房四领军。广营私第。人不堪其苦。园林广袤数十里。
十一月。设消灾道场于内殿。
以禳兵也。是后。蒙兵充斥。惟事祈禳。遣使祭名山川祷神兵而已。
是岁。蒙古灭金。
乙未二十二年春正月。立子倎。为王太子。○夏六月。崔瑀纳其外孙女金氏。为太子妃。
瑀婿若先之女。是为顺敬太后。若先。庆孙之兄也。
秋闰七月。蒙古入安边。令广州南京。合入江华。○八月。令百官拜日。
日官奏。令百官。每日自辰至午时拜日。以禳兵。
蒙古陷龙冈咸从三登。执其守令。○九月。蠲诸道逋负。○以金利生为东南道指挥使。
安东人。谋引蒙古向东京。故命利生为指挥使。以忠清道按察庾硕。副之。
蒙古引东真兵。陷龙津镇。〈古基。在今德源东三十里。〉又陷镇溟。○别抄都领李裕贞。击蒙古于海平。〈今善山属县。〉败绩。○冬十月。蒙古兵破桐州城。〈今瑞兴。〉○十二月。增筑江都沿江堤岸。○中书侍郞平章事金仁镜卒。
仁镜才识精敏。文武吏才俱赡。天资清婉。无一点尘累。工诗词善隶书。名重一时。谥贞肃。
〈按元史。是年。命唐古与洪福源。领兵征高丽。拔龙冈咸从等十馀城。〉
丙申二十三年春二月。王幸奉恩寺。观燃灯。
王命内侍。赐花酒于晋阳府。是夕。金若先妻入内。王以太子妃之母。命牵龙行首等为仆从。舆盖服餙。一如王妃。识者曰。下之僭上。上自启之也。后王曲宴于内殿。仆射宋景仁。为处容戯。略无愧色。
夏五月。蒙古入关东。
蒙兵五十馀骑。阑入关东。时。蒙兵落后者。到处侵掠。莫敢沮遏。
六月。蒙古复大举入边。
庚寅。蒙古兵渡义州江。癸巳。游兵至嘉州。乙未。屯安北府云岩驿。〈今未详。〉嘉博二州之间。火气连天。又于宣州兄弟山〈今未详〉之野。分屯凡十七所。丙申。遂遍屯慈朔龟郭诸州。戊戌。先锋入黄州。庚子。至信安二州。
分遣诸道山城防护别监。○秋七月。蒙古至价州。中郞将明俊等。伏兵击败之。○八月。蒙古陷慈州。进兵屯南京。
慈州副使崔景侯,判官金之伫,殷州副使金景禧等。并被杀。蒙兵游骑四出侵掠。而无能御之者。进兵屯于南京平泽牙州〈今牙山〉河阳仓〈漕仓属牙山〉等处。又自温水郡。〈今温阳。〉南下趣车岘。
九月。蒙古围温水郡。郡吏玄吕。出战败之。○蒙古攻竹州。防护别监宋文胄。击却之。
蒙兵至竹州〈今竹山〉谕降。防护别监宋文胄。出兵击走之。蒙兵复以炮攻城四面。所触无不摧破。文胄亦以炮逆击之。蒙兵不敢近。蒙兵又备人油松炬。纵火焚之。文胄开门出战。蒙兵死者。不可胜数。蒙兵百计攻之十五日。终不能克。乃焚攻具而去。文胄曾在龟州城中。熟知蒙兵攻城之术。故彼所计画。无不先料。辄告于众曰。今日敌必设某器械。我当以某事应之。即令备待。既而果如其言。城中皆谓之神明。
冬十月。蒙古兵入全罗道。○十二月。蒙古攻大兴城。城中人出战败之。
丁酉二十四年春。全罗道指挥使金庆孙。讨草冦李延年。平之。
草贼李延年兄弟。啸聚原栗〈在今潭阳〉潭阳诸郡无赖之徒。自称百贼都元帅。击破海阳〈今光州〉等州县。闻庆孙在罗州。与副使崔璘。进兵围之。兵势甚盛。城中危惧。庆孙曰。贼虽众。皆芒𪨗村氓耳。遂督出战。左右以兵少。请待州郡兵。乃战。庆孙叱之。于街头。祭锦城山神。手奠二爵曰。战胜毕献。张盖而出。左右曰。恐为贼所识。谏庆孙。不听。遂开门出。即下悬门。贼戒其徒曰。指挥使。乃龟州成功大将。吾当生擒。以为都统。勿射。遂不用弓矢。以短兵战。兵始交。贼有一僧勇悍绝人。与其众约曰。我能擒彼美少年。肩担而归。先打䈥斗吹唇。踊跃而至。咸阳人朴臣蕤。出与相敌。两刃相交。莫能先斫。臣蕤踢而踬之。因斩其首。贼惊愕。庆孙拔剑督战。士皆殊死战。斩延年。贼徒大溃。官军乘之。追奔数十里。遂平之。
秋八月。废王薨于法天精舍。○冬十月。葬贞宗于硕陵。〈在今江华府南二十一里。〉
后改号煕宗。以成平王后任氏祔。〈配享平章事文懿公崔诜,良淑公任儒。〉
戊戌二十五年夏闰四月。蒙古兵至东京。
烧黄龙寺塔。时。蒙兵弥满城中。无远不到。无深不入。乍往乍来者累年。而我国人民。皆入保山城海岛。朝廷偸安。江都不思攘遏之策。由是。蒙兵益恣意横行矣。
冬十二月。遣金宝鼎宋彦琦等。如蒙古乞罢兵。
〈按元史。是年五月。丽人赵玄习,李元祐等二千人迎降。命居东京。受洪福源节制。且赐御前银符佩之。以招未降民户。又李君式等十二人来降。待之如玄习焉。〉
己亥二十六年夏四月。蒙古主遣甫可阿叱等。谕王亲朝。罢兵还。○五月。赦。○王太后柳氏薨。○葬元德太后于坤陵。〈在今江华府南二十三里。〉○六月。遣起居舍人卢演,注簿金谦等。如蒙古。○秋八月。蒙古使来。复征王亲朝。
甫可波下等一百三十人来。
冬十二月。遣新安公佺等。如蒙古。
时。蒙主遣使征朝。王以母丧辞。至是。又征王入朝。遣佺及少卿宋彦琦等百四十八人。奉表入贡。请勿亲朝。
庚子二十七年春三月。卢演等。偕蒙古使豆满阿叱等来。○夏四月。遣谏议赵修,祗候金成宝。如蒙古。○秋九月。新安公佺。偕蒙古使多可波下等来。复谕入朝。○冬十二月。遣礼宾卿宋彦琦,御史权韪。如蒙古。
初。蒙既讲和。需索无厌。崔瑀患之。迁都入海。为拒守计。蒙人疑我不服。遂复加兵。域内敌屯。罗络相望。而朝廷无以御之。屡遣使奉表。逊辞乞罢兵。蒙兵遂还。而征王亲朝。王辞不赴。彼此冠盖相望。而王终不亲朝。是后促令出陆。兵衅复起矣。〈按元史。是岁。攻拔昌朔等州。〉
辛丑二十八年夏四月。以宗室永宁公𬘯。为王子。入质于蒙古。
𬘯。平壤公基之后也。美容仪善骑射。读书通大义。至是。称为王子。率衣冠子弟十人。入蒙为秃鲁花。华言质子也。遣枢密使崔璘,将军金宝鼎,左司谏金谦伴行。𬘯入蒙古留之。妻以宗女。
秋九月。李奎报卒。
奎报以参政乞退致仕。俸禄如故。家居五年卒。年七十四。奎报少聪敏。贯穿百家。横骛别驾。汪洋大肆。一时高文大册。皆出其手。虽及悬车。外国交聘表状。皆其所制也。三掌礼闱。多得名士。性放旷。以诗酒自娱。号白云居士。然谄附崔氏。得罪士论。有集五十三卷行于世。
是岁。蒙古窝阔台死。
第六后乃马真氏。称制临朝。五六年间。兵患稍息。
壬寅二十九年夏五月。遣使如蒙古。○冬十月。崔瑀进爵为公。○十二月。蒙古使来。
癸卯三十年春正月。遣使如蒙古。○二月。分遣诸道询问使。○三月丁丑朔。日食。○秋七月。遣使如蒙古。○八月。迁葬世祖太祖于盖骨洞。〈洞在江华府南十里。〉○冬十月。白虹贯日。○日本献方物。归我漂风人。○蒙古使来。○十二月。遣使如蒙古。
是时。两国使价往来无定限。或一岁而四五焉。蒙使之来。一行动至数十百人。供亿赠遗。靡弊不赀。我使之往。进献方物及赂遗其大官人。不可胜纪。公私蓄积。萧然矣。
崔瑀流安东都护副使庾硕于岩堕岛。〈丽史地志。岛在陆昌县。县基在今灵光郡南二十二里。〉
硕。应圭之孙也。性刚直清白。所至有声绩。及为安东。吏民爱之如父母。时。巡问使宋国瞻。移牒。令硕与判官申著。同修山城。著素贪污。硕耻与共事。一以事委之。独与儒士啸咏而已。著谗之崔瑀。瑀遂流之。将行。老幼遮道号哭。攀辕不忍舍。妻携子女以行。私马只三匹。至有徒步者。邑人泣请留一日。不从。出驺骑以护送。妻辞曰。家公流配。妻子皆罪人也。何烦邑人。固请竟不许。邑人叹曰。非夫人。岂得配我公。远近莫不嗟惜。
移东郡民于蔚陵岛。既而罢之。
崔瑀以东海中蔚〈或作羽。或作芋。〉陵岛。土地膏腴。多珍宝海错。欲移民以实之。后以风涛险恶。人多溺死。遂罢其役。
甲辰三十一年春二月。纳宗室女。为太子妃。称柳氏。
前妃金氏。生元孙谌而卒。至是。复纳新安公佺女。是为庆昌宫主。
夏四月。遣使如蒙古。○秋七月。蒙古使来。○崔怡贬右正言李僐。为延州副使。
怡。瑀改名也。怡以申著为按察使。僐劾之。怡怒贬。时。怡以迁都息兵为功。听谗杀人。无所顾忌。奢婪日甚。私藏冰。尝于冬月。取安养山〈在今衿川县东十里。名三圣山。〉柏树。植其家园。山去江都数日程。人多冻死。有人榜升天门云。人与柏孰重。有崔峘者善书。怡改创康安殿。以黄绫妆后壁。使峘写无逸篇。王见而嘉之。峘本姓任。怡养之为子。性贪鄙。恃势恣横。
乙巳三十二年春三月。天狗坠。○延庆宫灾。
江都见子山〈今未详〉北民家八百馀户火。老弱烧死者八十馀人。连烧延庆宫,法王寺,御库,太常等府。
夏五月。崔怡大飨朝臣。用八坊厢乐工。
先是。怡以四月八日。为佛生日。燃灯结彩棚。百戯彻夜为乐。〈按。今俗燃灯。以四月八日始此。〉至是。又宴宗室宰枢于其第。结彩棚为山。张绣幕罗帏。中结秋千。饰以文绣彩花。眩夺人目。陈伎乐百戯。八坊厢工人一千三百五十馀人。皆盛饰入庭奏乐。弦歌鼓吹。轰震天地。怡赏金帛。其费钜万。怡好燕乐无度。尝使伶人奏唐乐。天忽雷电。怡惧止之。史臣曰。八坊厢者。国家太平盛事也。今避兵窜岛。社稷仅存。实君臣同忧。若涉渊冰之时。而怡盗窃国柄。妄矜侈大。罪不容诛矣。
秋七月癸巳朔。日食既。○冬十月。遣新安公佺等。如蒙古。
丙午三十三年春正月辛卯朔。日食。○崔怡飨王于禅源社。〈古基。在今江华府南八里。〉
设六案。陈列七宝器皿。膳馔豊奢。怡詑曰。来者岂有如今日哉。
夏五月。雨毒虫。
其虫身𮖐细网。剖之如斫白毛。随饮食入人腹中。或𠯗入皮肤。人辄死。时号食人虫。试诸药不死。涂以葱汁便死。
秋七月。晋州副使王谐卒。
谐少登第。拜监察御史。守法不挠。出按庆尚。激扬清浊。一道畏服。崔怡子僧万宗,万全。蓄米五十馀万石。取息于民。分遣门徒。催征甚酷。民尽输所有。租税屡阙。谐令曰。民未纳税。先督私债者罪之。于是。二僧之徒不敢肆。租税得以时输。为晋州。吏畏民怀。及迁东都留守。老幼涕泣请留。遂恳乞于朝。复其旧任。沈毅刚正清白有大节。其所计画。皆利于国。及卒。皆叹曰。国之重宝去矣。时又有善治民者庾硕,金之锡等。与谐齐名。之锡尝为济州副使。州俗。男女年十五以上。岁贡豆一斛。衙吏数百人。亦岁贡马一匹。副使判官分受。皆致富。之锡到州。即蠲贡豆马。选廉吏十人。以充衙吏。政清如水。吏民怀服。先是。有庆世封者守济州。亦以清白称。州人曰。前有世封。后有之锡。郑氏曰。高丽自成宗。分十道定郡县置守令。自是厥后。遣廉问黜陟之使。屡下劝农蠲租之诏。宜若良吏辈出。而今见于史者。惟庾硕以下数人。岂史逸而不传耶。此数人者。或以清慎律己。或以仁厚抚民。俱有遗爱。可谓不愧于古之良吏矣。〈按。程子曰。古者侯国各有史。故其善恶皆见于后世。自秦罢侯置守。史亦废。如汉唐之有天下。皆数百年。其间郡县之政可书者。宜亦多矣。然其见书者。才数十人。使贤者不幸而无传。不肖者幸而盖其恶。斯与古史之意异矣。今以程子之意推之。郡县依古侯国例。别择有文学公正者。为教授之任。而兼管史事。掌其境内之政治风俗异闻。以备史局之采用。可矣。〉
崔宗峻卒。
宗峻。诜之子也。旧制。国子监以四季月六衙日。集衣冠子弟。试以论语孝经。中者报吏部。吏部更考世系。授初职。宗峻欲令其子试之。国子正录。以非试日不听。宗峻属崔瑀请之。乃得试。时人讥之。
冬十一月。地震。○判将作监事宋彦琦卒。
彦琦。镇州人。父珣官平章。以知礼闻。彦琦少能文。有名侪辈间。尝倅金州。政廉平能断事。奸豪敛迹。以监察御史。监右仓。告籴请谒多。彦琦公分甚均。时称贤御史。四使蒙古讲和。边境稍安。至是卒。王复使讲和而难其人。宰相相谓曰。宋之生国之福。宋之亡国之忧。
是岁。蒙古贵由立。
太宗之子。是为定宗。
丁未三十四年春三月。东真移牒。请刷逃户。
东真千户牒谓。其国五十人。逃入我地。请还送。回牒云。贵国至我疆。山长路险。空旷无人。往来道绝。贵国妄称追究逃人。或称山猎。越境横行。其于帝旨各安土着之意。何如。自今。无故越境。一皆禁断。
夏六月。崔怡流其家臣朴暄于海岛。以子沆为上将军。
怡孽子万宗,万全。皆为僧。聚无赖恶僧为门徒。惟以殖货为业。金银谷帛。以巨万计。门徒依势作威。鞍马衣服。皆效鞑靼。更相称曰。官人恣行不义。凌辱官吏。州县畏缩。朴暄初名文秀。机警善辞。事崔怡。屡中其意。遂见宠任。至是。言于怡曰。今北兵连年入冦。民心疑贰。虽以恩德抚之。犹惧生变。今万宗万全门徒。割剥民产。敛㤪实多。南方騒扰。若兵至则恐皆叛而投彼矣。怡闻之犹豫。会。宋国瞻因巡问南道。亦寄书言之。怡遂召还二子。发其蓄以予民。既而万宗等诉怡曰。尊公在时。尚尔侵逼。若百岁后。吾兄弟不知死所矣。怡乃悔之。反谓暄谗间父子。流暄。贬国瞻。使万全归俗。改名沆。使待制李淳牧〈一作任翊〉授书。中书侍郞权韪习礼。即拜左右卫上将军户部尚书。诸王宰枢。皆诣门贺。
秋七月。蒙古将阿母侃。来屯塩州。〈今延安。〉
去岁。蒙主贵由〈定宗〉新立。有复事东方之意。由是。兵患又起矣。先是。蒙古四百馀人。入塞诸城。托言捕獭。至于遂安。凡山川隐僻之处。无不觇知。国家以为和好。殊不为意。至是。百姓避匿者幷被驱掠。鲜有得免。
八月。煕宗妃任氏薨。○葬成平王后于绍陵。〈葬地史阙。〉○遣使犒蒙古师。
戊申三十五年春二月。遣使如蒙古。○三月。徙北界诸城民。入保海岛。
时。蒙兵往来无常。命北界兵马使卢演。徙民入海岛。安北府有苇岛。〈在今定州东五十里。〉平衍十馀里可耕。患海潮不得垦。兵马判官金方庆。令筑堰播种。民始苦之。及秋大稔。蒙兵连岁不退。岛人赖以活。岛又无井。汲者往往被虏。方庆贮雨为池。夏则引汲。冬则凿冰。其患遂止。人服其智。
崔怡。以沆为枢密院知奏事。○冬十月。蒙古兵复入西海道。
蒙兵四十骑。渡清川江。称捕獭而来。先是。国家以松都空虚。时遣两班。分番戍松都。于是。出排两班。悉还江都。时遣轮戍。
遣使如蒙古。
去岁。蒙定宗殂。女后临朝。虽不大举来侵。而督令出陆矣。
是岁。蒙古贵由死。〈太后称制。〉
己酉三十六年春正月。崔沆享王。○夏四月朔。日食。○遣使如蒙古。六月。又遣之。○秋九月。东真冦东边。遣兵击走之。○冬十一月。崔怡死。沆自为枢密院副使吏兵部尚书御史大夫。流知枢密闵曦,枢密副使金庆孙于海岛。
怡席忠献之势。擅国三十年。政自己出。生杀在其喜怒。王拱手而已。及死。子沆服丧二日而除。及葬。杜门不出。蒸其父妾。沆尤暴残虐。忌庆孙素得众心。流白翎岛。又忌知枢密闵曦。亦流之。
庚戌三十七年春正月。崔沆罢诸州别贡鱼梁船税。
沆以教定别监。牒蠲清州雪绵,安东茧丝,京山黄麻布,海阳白苎布,诸别贡及金洪州等处鱼梁船税。又征还诸道教定收获员。委其任于按察使。欲以收人心也。后复如前。人皆愤叹。
遣使如蒙古。○营宫阙于升天府。
时。蒙古责以不出陆。故营此。若将迁徙者然。
二月。东真冦东边。○遣使如蒙古。○以庾硕知刑部事。
初。硕为东北面兵马使。先是。有一兵马使。始以江瑶柱馈怡。遂为常例。江瑶柱。海物。出龙津县。捕之甚艰。邑民五十馀户。因之失业逃散。硕禁绝之。流亡尽还。时。守令争事侵渔。以媚权贵。硕移牒禁之。东北人感其清德。呼为父母。怡恶之召入。以微事斥配莲花岛。〈在今固城。〉沆袭权。欲收人望。召知刑部事。
三月。蒙古征宗亲及洪福源父。○崔沆杀朴暄。
暄尝为史馆修撰。编怡功业录。几至五六卷。以示怡求媚。及被流。怡追念召还。未至而怡死。沆遣人投海中。暄尝建议建新兴仓备凶荒。民赖以活。为之语曰。微朴公。吾其死矣。
徙北界民于内地。○夏五月。都城讹言。
时。京城讹言。用人祭天狗。男女惶怖。奸猾乘之。淫盗者甚众。
六月。蒙古使来。
蒙使多可无老孙等六十二人。来审出陆之状。到升天府馆。责王出迎江外。王不出。遣新安公佺。迎入江都。
秋七月。崔沆。贬知刑部事庾硕。为安北都护副使。寻卒。
大将军金宝鼎,李辅。讼奴婢。硕守正不挠。二人㤪之。诉沆出之。寻卒。硕莅官清白。守法不阿。屡以微过见斥。执节不少屈。后。朴惟氐守安东。自谓为政不下于庾。尝独坐。见一小胥性质而谨者。乃语之曰。民以我为何如庾使君。胥曰。民称庾使君有间然后语亦及之。惟氐惭服。
枢密院副使权守平卒。
守平。安东人。性淳厚质直。有古人风。为队正贫居。郞将卜章汉。非罪被窜。守平递食其田有年。章汉遇赦还。守平还田。并以租簿授之。章汉辞不受。守平投其簿而去。章汉闭门而入。父老叹曰。今争敓成风。不图获见若人。守平由队正补牵龙。牵龙。荣选也。守平辞以家贫。亲旧劝以易妻求富。守平曰。贫富。天也。何忍弃二十年糟糠之妻。求富室耶。言者惭服。
遣使如蒙古。○八月。枢密院副使崔椿命卒。○筑江都中城。○宋国瞻卒。
国瞻尝与金敞。谄事崔怡。然性刚直不阿。怡亦惮之。及沆继政。畏𥚁屏居。至是。出知西北面兵马使。愤懑卒。
冬十二月。崔沆杀侍御史李僐。
初。沆为僧。与甫州副使赵廉,右监务朴长源。有憾。及用事。并流海岛。僐素与二人善。及按庆尚道。召二人宴饮。有僧告于沆。沆疑有异谋。并投之江。僐尝以直言忤崔怡。贬远州。至是。竟死于崔氏。时人哀之。
崔沆。罢司天㙜崔允旦。
时。允旦奏。月犯房上相。占云。主有忧上相诛。有乱臣代主。王将迎蒙使。幸梯浦宫。司天之奏。欲修省而停之也。沆见实封恶之。嗾御史㙜。劾其妄奏星变。罢其官。时。言路闭塞。唯司天据占直奏。欲使修德消灾。自此。日官之奏。亦将废矣。
进崔沆爵侍中晋阳侯。不受。
以筑中城功也。
蒙古使来。
丙辰。蒙古使洪高伊等来。止升天馆。令王出迎。己未。王迎于梯浦宫。是日。大风寒。百官皆冻缩失容。王命撤辇上帷帐曰。法从百官。寒冻如此。朕独暖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