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东岳先生集
卷之七
作者:李安讷
1640年
卷八

洪阳录

编辑

万历三十五年岁丁未八月初一日辛酉。以礼曹正郞拜洪州牧使。二十六日丙戌。拜辞出城。翌日丁亥。如交河木村。谒外王父墓。戊子。还抵高阳香谷祭姊氏墓。己丑。转如杨州海村。拜扫先茔。九月初一日辛卯。奉慈氏而行。初七日丁亥。入洪州上任。十二月二十一日己卯。移授东莱府使。越明年正月二十九日。发洪州赴东莱。在官凡一百有二日。

八月初一日。除洪州牧使。五峯相公垂贺以诗。次韵奉谢。兼述感怀。

编辑

鲈脍秋风正忆乡。得归何幸佩州章。洪阳况是青毡物。寿席当时列五常。高王父莲轩先生。弘治甲子秋。出牧洪州。正德丙寅冬。曾祖五昆季设寿宴于州馆。记事有诗。

关塞经秋又海乡。贺笺空复枉新章。谁知八首吴姬咏。薛老高才本出常。

次韵。奉谢开城经历清阴金叔度学士寄惠别章。

编辑

西指崇山目力穷。洪阳更耐信难通。莫论乌哺纡青绶。每叹鸾栖限紫宫。百岁几何多别日。二毛俱已作衰翁。缄书欲报离怀切。寒雨萧萧半夜风。

一纸骊珠意不穷。交情两地似犀通。湖云漠漠迷长路。野草离离满故宫。解印正惭彭泽令。倚楼堪笑杜陵翁。白头携手同归约。回眼秋天咏北风。

长溪黄相国挽词二首

编辑

山斗声名盛。亨屯七十年。文章擅艺苑。功业冠凌烟。末俗人宜忌。危机义实全。异时良史笔。遗恨洗青编。

曾枉莲华句击蒙。寿词哀挽判年中。雄文伟绩终难泯。众怒孤冤一倂空。自许心同伊尹可。谁知过亦屈原忠。归舟哭送违官路。江汉滔滔恨不穷。

八月二十六日。拜辞出城。

编辑

清晨拜出九门深。五马秋风向海浔。东浦钓台临石瀬。北山书室架云林。自惭陶令归田什。谁会毛君捧檄心。却忆端州去年事。彩衣无耐涕盈襟。

行到葛院。寄示京中诸君子。

编辑

落日西风雁陈斜。驿亭回首望京华。行人去后重阳近。共向谁家泛菊花。

九月初七日。到洪州作。二首。

编辑

使君三十七。非早亦非迟。二祖专城地。六代祖康平公。景泰乙亥。为判牧使。高祖莲轩先生。弘治甲子。为牧使。元兄半刺时。万历丁酉。伯兄氏为判官。不才叨世业。兼幸奉亲慈。清白传家在。遗风恐或隳。高祖以廉平宽简。中庙下书褒美。

忆昨年丁酉。莱衣逐大兄。重来仅十载。牧伯是书生。月岳月山。州之镇山。疑新画。金川金马川。一名金川。认旧名。邑中诸父老。却比锦还荣。

登击风楼

编辑

高阁荒城里。登临异古今。秋阴垂大野。朔吹响寒林。奉母南来日。怀君北望心。时危百忧集。搔首一长吟。

题东轩

编辑

高城四面石崔嵬。十九官中大镇开。金马川通沧海曲。伽倻山断白云隈。康翁莲祖分符地。郑老苏仙接踵来。湖阴郑相公。嘉靖己丑秋。为牧使。越四年壬辰春。递。阳谷苏相公来代之。七世一家三作牧。短篇还愧乏雄才。

九月九日

编辑

洪都古馆菊花开。太守重阳次第来。湖外千秋一登眺。人间十事九悲哀。风翻落叶城鸦散。日堕遥天塞雁回。坐把茱茰心欲折。五云何处是蓬莱。

衙轩庭前。黄菊盛开。折寄海运判官竹阴赵怡叔希逸学士。时驻德山别业。

编辑

手折黄花寄一枝。故人相望滞佳期。重阳过后秋光老。惆怅何时共倒卮。

怡叔叠用枝字。见谢寄菊。因次以酬。

编辑

忆君遥寄菊花枝。两地丁宁九日期。官事撩人时易晩。白头无兴把金卮。

坐怜霜菊折残枝。寄向知音是子期。身事与君俱似此。了无人解泛琼卮。

秋天相忆把寒枝。憔悴金英隔岁期。忽见报章添别恨。向西吟望强倾卮。

一夜霜凋枫树枝。流年易过老如期。何当酿得万斛酒。与尔酌之金曲卮。

怡叔草堂。对菊联句。用前韵。

编辑

傲霜残菊两三枝。子敏如待骚人不负期。怡叔异时此会那能再。子敏须尽今宵潋灎卮。怡叔

寄李子善荣元秀才闲居德山县。号龙溪处士。

编辑

洪阳城上望伊山。落日孤云莽苍间。官击未成乘兴去。一年秋色鬓添斑。

复用山字。寄龙溪李子善。

编辑

龙溪道士住高山。新结茅庵竹木间。他日对床留一宿。鸭炉闲爇鹧鸪斑。

暮年新筑傍云山。鱼鸟相亲水石间。却佩郡符君莫笑。寸心惟在舞衣斑。

铃阁无缘倒玉山。秋风吹尽簿书间。田园旧侣空相问。愧负东篱露菊斑。

次韵。答竹阴赵怡叔。

编辑

帘额微阳下远山。塞鸿声断海云间。咏君诗罢重相忆。满院霜风锦叶斑。

送结城朴明宰孝男罢官还乡

编辑

三年勤苦抚羸疲。举最何迟却罢归。无限邑人啼卧辙。泪成寒雨湿征衣。君离县日。邑民遮道。天又骤雨。

同闬心亲隔梦思。邻州作宰事堪奇。谁知燕雁还相背。秋夜逢场是别时。

四达亭。夜坐口占。

编辑

晩衙初拨簿书丛。燕坐焚香小阁空。秋气作阴频下雪。夕林含籁远生风。身供鱼笋高堂上。地接松楸一舍中。荣似锦衣伤底事。丹心长绕紫宸枫。

感时述怀。寄赠洪司艺辉世,苏正郞子实,金佐郞冠玉,洪正郞乐夫诸学士。时上体不豫。西北有警。

编辑

北望秦京道。秋深别恨新。学宫霑禄秩。郞署屈儒绅。世事危疑极。边书警急频。定知忧国鬓。今日共成银。

次慧允上人诗轴韵

编辑

风乱鸦翻树。天寒雪满山。铃斋对释子。占得片时闲。

小杜平生静爱僧。不堪回首望昭陵。阿房健笔淹江海。惆怅瀛洲未易登。

赠敬全上人

编辑

寒鸦集古树。雪落湖天暮。山人此时来。索我题新句。

赠妙淳上人

编辑

僧来觅我诗。诗在无言里。雪月满空阶。萧萧竹风起。

题大鉴上人诗卷

编辑

八峯山上老沙弥。来乞洪阳太守诗。诗句欲成师自去。一帘风雪暮锺时。

次怡叔见待诗韵

编辑

吾辈多才子。谁能到凤池。最怜湖外客。更耐岁残时。弃掷逾投分。招呼敢负期。会拼文字飮。尘事任棼丝。

十里平郊暝色催。为君鞭马雪中来。相逢剧飮非耽酒。要缓离肠日九回。

怡叔草堂。复用回字韵。

编辑

草堂曾共菊花杯。却载官醪踏雪来。转盻忽惊时序促。重阳才过一阳回。

醉睡空堂鼾似雷。鸡鸣跨马独归来。平林积雪明溪路。星斗阑干河汉回。

再叠前韵。答怡叔赵学士。

编辑

碧云相望思难裁。日日诗筒去又来。妙句欲酬吟更苦。莫嗔邮吏隔宵回。欲作报章。事多思涩。留宿来价故云。

醉眠初觉兴毰毸。不怕霜风刮面来。信马八峯山下路。晓云寒树共萦回。右答岸巾风流之句

两世莲花榜里魁。倚楼诗法有从来。淋漓醉墨挥千首。三峡狂澜笔底回。君先大夫甲子榜进士第。君亦辛丑榜进士第一。

次韵赵怡叔草堂作

编辑

夕风吹树急。寒月出峯迟。樽俎逢君地。江湖恋主时。吾侪兼宠辱。世事判安危。敢作穷途哭。长歌意益悲。

十二月二十日。祭后书感。

编辑

高王父莲轩先生。弘治甲子秋。出牧是州。正德丁卯十二月二十日。卒于州之衙舍。自丁卯距今万历丁未。一百有一年。

素衣晨起奠𬞟蘩。陟降明灵僾若存。易箦州堂易箦日。佩符王父佩符孙。一家积庆更三世。百载遗恫入九原。政拙顾惭难趾美。异时耆老说吾门。

题永保亭在保宁水营

编辑

海门西望林峦纡。中涵万顷之澄湖。半空楼阁压城堑。两岸旌旗连舳舻。莲老壁间记犹在。翠翁诗后人更无。江山为我亦青眼。二祖遗风今不孤。高王父莲轩公记枝。揭在楣上外曾祖挹翠轩近体五首。脍炙于世。

北观溟渤西辽海。今上湖楼倚落晖。风拍潮头浪如雪。山围浦口翠成霏。此翁眼底无天地。何处人间有是非。醉后高歌击长剑。暮年颇愧壮心违。

移守东莱。题四达亭。留示芝峯李使君。晬光近体二首。

编辑

踵门曾乞送行诗。此地交承本不期。司谏廉名纡宠典。高王父莲轩先生。曾为司谏。燕山朝。出牧是州。中庙即祚。以廉平宽简。牧民卓异。下书褒之。赐表里一袭。中枢美政照穹碑。公叔父知中枢府事讳希得。万历癸未。曾牧是州越四年。升授永兴府使。邑人思之。为立遗爱碑。祖孙今日吾方忝。叔侄公家迹亦奇。小技却惭非大手。谩教人比郑苏时。

拙宦真甘把一麾。儒仙何事别龙墀。名齐小杜才惭薄。迹比前羊政失宜。润色山川元有待。平分风月要相思。误恩南去犹遗恨。不见朱华满绿池。四达亭有两池。荷花甚盛。为一州之胜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