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东岳先生集
卷之五
作者:李安讷
1640年
卷六

关西录

编辑

万历壬寅秋九月二十二日庚辰。以灾伤按核御史往平安道。十一月二十日丁丑。还朝。往返凡五十八日。

平山途中时九月二十六日。雷雨大作。

编辑

猪滩昨夜失平津。蓐食东阳起犯晨。白昼雾云低压地。青山雷霹远嗔人。客程三日大风雨。老子一生多苦辛。策马驱驱且登道。敢将王事惜微身。

洞仙岭

编辑

大岭高高小岭长。行人秋日汗如浆。一年重作西游客。此地何堪北望乡。天际断云低度海。雨馀殷叶冷酣霜。洞中傥有仙翁在。应笑吾生到底忙。

九月三十日。入平壤府。

编辑

今日秋风尽。吾人犹远征。谁知莲幕佐。更作绣衣行。两岁关河路。七过箕子城。江洲白鸥在。深愧负平生。

江西馆记事。绝句五首。

编辑

舞鹤山前舞鹤亭。白云流水几千龄。只今不见仙人在。鹤去亭空山自青。

容斋相国吾曾祖。北斗名高天下闻。八十年来人事改。壁间遗记至今存。县馆重新记。即容斋先生正德丙子夏所撰也。距今万历壬寅。八十有七年。

驲骑翩翩御史行。弊袍当日老书生。可怜徒步避兵地。十载重来还眼明。癸巳年。避倭乱。曾过此邑。

小池冰合衰莲倒。古院人稀幽鸟鸣。风景依俙身易老。夕阳怀旧更伤情。

关外相逢洛下士。樽前一曲伽倻琴。夜深醉睡无人唤。寒雨萧萧风满林。

龙冈馆记事。绝句四首。

编辑

一年三踏关西路。闻惯龙冈县最雄。今日行穷未到处。海山都入小诗中。

满池荷叶满庭花。西路风光此地多。见说堂成今百载。慕斋诗后更谁过。澄心堂在客舍东北隅池中。故县监安公璁正德丙寅年所创。慕斋金相国诗幷记。刻在其上。

小雨霏霏庭院空。惊风索索响枯桐。方池水冻芙蓉死。独对金凫听塞鸿。

九十慈亲六十儿。专城为养古来稀。自恨年年远游子。夕阳空望白云飞。主倅权公诇年六十二。大夫人八十五岁。

咸从县作

编辑

曾王父容斋公。为金安老所斥。嘉靖壬辰春。谪是邑。甲午十月二十五日。卒于谪所。至丁酉冬。安老伏辜。命复公旧职左议政。公十八。登第。五十。拜相。享年五十七岁。

先祖谪中捐馆地。至今故老不胜哀。谁知六十九年后。却有遗孙乘传来。

东韩百代文章伯。西郡三年放逐臣。道屈未应无圣主。痛深非独为先人。

南里古村烟黯黯。北风残日草萧萧。行吟遗地神如在。泣写新诗拟大招。南里坊县村名。即公谪居时所寓之处也。

题永柔馆

编辑

迢递清溪县。飘零癸巳年。携家经此地。寄食问谁怜。万死身仍在。重来意惘然。新诗记往事。留与邑人传。曾避倭乱来过是县

百祥楼夜坐书怀。自春徂夏。三过于此。舒惨异时。气像萧索。东槎唱酬之盛。杳然若梦中事。临风追想。其能不一嘅乎。

编辑

春日笙歌地。楼台夜寂寥。盛游如一梦。孤啸忆群僚。月压香山雪。江鸣渤海潮。天时与人事。愁鬓不禁凋。

夜渡澄心江。入泰川县。

编辑

渡头驿程尽。日夕放轻舠。为喜江山静。便忘鞍马劳。暗风吹水急。寒月出林高。叩枻且乘兴。夜深霜满袍。

题泰川馆

编辑

峡里松林翳薜萝。县斋寥落傍岩阿。山连香岳螺鬟拥。水到沧浪玉镜磨。峯老坰翁谁甲乙。腊天梅雨互经过。羁游述兴须篇什。敢道分留物色多。壁上有五峯李尚书长律一首。辛丑季冬作。西坰柳相公近体二首。庚子四月日作。

忆具大受

编辑

百里鸾栖问几年。邑氓犹颂使君贤。锦囊诗句留千首。玉树风标隔九泉。知己世间谁复在。结庐湖畔最堪怜。怀人可待山阳笛。才渡澄江雪满颠。澄江。即澄心江。君家别墅。在楮子岛。余家田庄。在广津。常约结邻以终老马。故及之。

亡友绫城具君容。字大受。号楮岛。少能诗。弱冠中司马第三名。擅名场屋。人皆以公辅期之。未及释褐。为贫而仕。岁丙申。出倅于是县。未几罢去。遗爱在民。民至今思之。后数年。又宰金化。辛丑三月。殁于官。年甫三十三。以不世出之才。不幸短命。奈何乎天。书以志哀云。

重题绝句三首

编辑

安石风流子建才。那知琼树掩泉台。三年作宰鸣琴地。傥有吟魂月夕来。

井邑萧条草树荒。忆君曾此佩铜章。鲜于亭上清诗在。名与江流万古长。故训导鲜于缵。箕子之后。居于县南十里许地。有亭名沧茫。后五峯李相公。改命曰沧浪。

平郊日落鸟飞还。十里人烟乱树间。邑宇依然君不见。北风吹泪滴寒山。

沧浪亭。次板上韵。

编辑

暂憩东台上。松声正满听。与山心有素。得酒眼偏青。卜筑君高卧。艰虞我饱经。日西催别去。还愧迹如萍。

乱岫重重碧。澄川曲曲奇。非仙那得到。如画尽堪疑。独步无人见。高情唯月知。平生卜居志。聊复与君期。亭下有台名曰独步

古顺川馆。夜吟。

编辑

山行一百里。冬日易黄昏。谷邃时逢虎。林深不见村。如何道途险。复此雪霜繁。入夜投孤馆。寒灯耿客魂。

题孟山馆三首

编辑

四面皆苍麓。萧然一古衙。谷阴飞雪早。山拥见天些。邑库无馀粟。民居只数家。谁为宣化者。科役可无差。

晨起还无事。高舂坐小轩。公庭但幽鸟。廨字似荒村。树密云藏壑。山寒雪拥门。莫言官况薄。深峡隔尘喧。

万壑千峯内。官居草树深。洞阒溪常咽。山高月易沈。可堪投绝境。况复值穷阴。满庭今夜雪。归路恐难寻。

今夕知何夕词幷叙

编辑

万历三十年壬寅夏四月十一日壬寅。仲兄氏授孟山县。以五月初六日丁卯。上任。秋八月十八日丁未。奉大夫人来。越九月二十二日庚辰。弟差平安道按核御史。上命急遣之。乃以孟山县监臣李某于臣兄。于法当相避启。命仍遣之。既竣事已。乃觐大夫人于仲兄氏之县。实是年冬十月二十一日己酉也。时观察使阳陵许相公顼以为有大夫人年七十。有一兄能以百里养。弟又奉使而来。甚盛事也。不可使落莫。乃以县弊甚为忧。乃送米油麹鱼蜜等物甚丰。以为寿席需。又令成川府。撤府内伎乐以送之。以为之乐。遂用十一月初五日壬戌。䜩于县馆之东轩。于是。县之人贺曰。县在穷山中。地甚荒僻。古未尝睹斯举也。斯岂徒一家之内一时之荣。亦一县千百载之庆也。请为诗以志。故作今夕知何夕词四阕而遗之云。

今夕知何夕。人间此会难。兄为山县宰。弟作水曹官。聚首缘衘命。承颜得尽欢。短篇摹盛事。传与邑中看。

今夕知何夕。人间此会荣。青袍御史弟。墨绶使君兄。一世五登第。吾家独擅名。即看馀庆在。努力慎前程。

今夕知何夕。人间此会稀。九重分使节。百里奉慈闱。玉树联荆树。斑衣映绣衣。邑民相聚贺。穷峡烂生辉。

今夕知何夕。人间此会无。慈颜七十一。儿戏弟兄俱。繁吹喧金管。新妆艶绣襦。愿将摩诘手。貌出寿筵图。

孟山道上。寄上成川府伯许寒泉令公。公时新作画堂于巫山上巓。扁以霁月云。

编辑

见说阳台上。新开霁月堂。凭知周茂叔。唤起楚襄王。山势临江断。滩声出峡长。明朝一樽酒。傥得共徜徉。

殷山澹澹亭。书赠洪明宰景望。

编辑

千尺苍岩上。红亭迥出云。山平天势阔。川曲野形分。远路经冬至。华筵赖使君。凭阑一长啸。不复怨离群。

飞亭俯压乱山颠。缥缈朱帘卷半天。长笛一声人不寐。五更寒月满前川。

降仙楼席上。敬赠许明府寒泉先生。

编辑

千古东明馆。西关第一州。峡深迷楚梦。江转学巴流。水部非何逊。神君得许由。清樽今日会。不敢惜淹留。

戏题降仙楼绝句十二首

编辑

降仙楼上降天仙。仙子升天楼宛然。碧洞桃花开自落。人间一瞥几千年。右降仙楼

岧嶤丹栋架层空。影落琉璃万顷中。莫向风棂吹玉笛。洞庭君在碧云宫。右倒影轩

上界真人此地游。月中环佩响琅球。回头却笑秦皇帝。谩遣童男入海求。右蓬莱阁

玉露无声河汉流。银桥直上广寒楼。碧空夜色清如水。不是飞仙不得留。右留仙阁

华阁玲珑映碧琳。水晶帘隔彩云深。黄鸡唱晓人如玉。不用丹砂炼作金。右玲珑阁

谪下人寰三十秋。西来一上集仙楼。羽衣道士揖我去。相与乘云天外游。右集仙观

白楡丹桂影婆娑。天上星辰手自摩。午夜月明霜似雪。霓裳一曲怨孀娥。右玄虚阁

月华星彩共分明。入夜天风透骨清。十二曲阑人寂寂。紫萧吹遍步虚声。右伴仙观

美人遗我紫琼琴。弦上泠泠流水音。西望瑶池日欲暮。青鸾飞下阆风岭。右清和阁

云共逍遥鹤共眠。青山如画水如烟。伯阳丹诀君休问。且诵南华第一篇。右逍遥轩

雕阑曲曲掩金屏。楼迥天寒梦易醒。咫尺高唐人不见。晓云飞散石峯青。右通仙观

神女峯前水急流。桂花飘尽白云秋。天孙一去无归日。月满仙坛鹤自愁。右昇真阁

自朝天以来。未满一稔。三作西行。𬇙右山川。登览殆遍。且清风寒碧与成川降仙。谈者相甲乙。数月之内。驱驰于数千里之外。身世劳劳。良可慨然。而俛仰顾眄之间。得穷二楼风致。斯亦一奇事也。戏书以识之。

编辑

前值春风后值秋。一年三渡𬇙江头。水曹自是多诗思。题遍西州处处楼。

丹楼百尺绮筵开。今古留连酒几杯。却喜江山全物色。翰林工部不曾来。

浮生不必厌西东。着处登楼得句工。忽把行编寻胜境。降仙寒碧一年中。

晓发黄州。夜入龙泉馆。马上口占。

编辑

北去东还一病身。岁华催换鬓丝新。官途可算行逾远。驿吏频看意却亲。日落寒山天欲雪。鸦啼古堞野无人。客愁正似襄阳老。谁把吟肩更写真。

闻剑水驿卒。朝为虎所揽。时瑞兴一境多虎灾。车逾岭之间。人不得通行。

编辑

莫向车逾岭上过。荒林白虎怒磨牙。行逢古驿西村女。哭望寒山叫老爷。

平山途中

编辑

倦马长途任病身。客行萧散似闲人。山城雪暗溪桥远。便得哦诗一味真。

长郊行尽不逢人。日暮饥鸦啄涧滨。说与虎头能画否。满山风雪独归身。

猪滩途中

编辑

寒鸦擭擭鹊查查。老木杈枒傍道斜。暝雪满天云扫地。乱峯何处见人家。

丛林雀噪人居少。落日天昏云景深。欲向津头问前馆。阴风撼壑雪平岑。

近来西路。使星络绎。驿置凋弊。馆舍一空。行到金郊。歇马村庐。

编辑

弊裘羸马倦游身。行李萧然似旅人。村妪相看浑不识。暂时来憩便生嗔。

松都途中

编辑

古城残日半衔山。人与栖禽趁夕还。独有片云无处着。碧天飞去占长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