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东岳先生集
卷之六
作者:李安讷
1640年
卷七

端州录

编辑

万历三十年岁壬寅十二月二十六日癸丑。以礼曹正郞除端川郡守。越明年春正月二十日丁丑。辞朝而行。二月初十日上任。越明年甲辰。辞病去郡。九月初四日辛亥。入京城在官凡五百二十七日。自辞朝至还京。共五百七十五日。

癸卯正月二十日。拜辞阙下。赴端川郡。路中有作。

编辑

贾生单阏岁。楚客孟陬辰。拜出丹墀晓。行归紫塞春。在朝仍下位。为郡有慈亲。背指东门道。终然恋北宸。

发铁原土城村。次金城县。

编辑

鸡鸣蓐食铁东村。北走金城日易昏。穷峡寒多风力峭。早春阴重雪花繁。携家绝塞聊糊口。失道荒山便断魂。五马使君今疋马。客行辛苦不堪论。

次金城馆壁上韵

编辑

书记东征日。留诗此客堂。关山再行役。节序五炎凉。薄宦催身老。幽栖入梦长。径思投郡绂。归去事农桑。己亥秋。余以北评事。曾过金城。

奉赠德源姜德瑞府使

编辑

北海使君东海翁。平生磊落古人风。道尊一代终谁识。白发迟回簿牒丛。

心似冰壶彻底清。暮年栖棘屈高名。铃斋昼静浑无事。只把深尊管送迎。

携家避贼壬辰夏。草檄从戎己亥秋。十二年间三过地。海山依旧雪侵头。

日落沧溟波接空。春阴欲雪多北风。明公爱客夜开宴。锦瑟声高灯焰红。

未作金銮殿上人。长年驿路走风尘。一麾千里今何恨。只是丹心恋紫宸。

端州北去路漫漫。大岭横空雪塞关。一曲瑶琴步虚子。不堪回首望秦山。

二月初十日。入端川郡。

编辑

忆昨龙蛇岁。飘蓬避贼尘。谁知此州守。当日暂时人。笳角喧先导。旌幢拥后陈。宠荣同昼锦。况乃彩衣春。

足茧荒山远。腰悬墨绶新。邑胥迎太守。田叟识佣人。一饭堪酬德。三牲足奉亲。国恩良已重。无路答涓尘。

壬辰海贼之乱。余与仲兄。奔窜北关。行到利城。我慈氏病剧。不得登途。七月初七日。仲兄奉二亲。先抵端川。翌日。贼骑猝至。举家苍遑。投匿山谷间。仅得脱免。居数日。潜赴端川。遍访仲兄。不得相见。自是以后。死生存殁。邈不相知。余扶侍慈氏。行乞以食。及八月。间道还抵洪原。留寓山村。明年癸巳正月。转如关西。时天兵复平壤。北路诸贼。撤归南中。余又赴端川。则仲兄一行。入山避贼。俱无恙矣。遭乱以来。赤身奔走。流离狼狈之际。寄寓于端,利,洪民家者为最久。故三邑乃余家幷州故乡也。自余释褐。力求北官。今适得端。奉慈氏以来。斯乃一家之幸。其不可不志也。

咸镜南道监试初试试官契会图

编辑

癸卯二月十三日。设试所于利城县。都事李君显英及余与北青府判官李君德温为试官。

乡贡仍逢大比年。试闱何幸厕时贤。判官名重霜台老。都事才高玉署仙。锁合棘闱春日静。鼓催诗阵墨云鲜。天涯此会真如梦。好倩良工作画传。

吉州途中

编辑

吉城形势异秦中。山顶平原不作峯。二月北风掀地起。雪花如席黑云重。

咸镜北道乡试试官契会图

编辑

癸卯三月初九日。设试所于镜城府。评事尹君弘国及余与判官吴君允谦为试官。

天畔俱为去国臣。试堂高会属芳辰。三年贡士须涓日。八路分场要得人。圣代即看儒教远。异方偏觉旅情亲。殷勤一幅丹青里。不信浮生迹易陈。

镜城馆。次板上韵。奉赠节度使坡平尹相公安性二首。

编辑

镇北楼中夜䜩开。将军新自漠南回。旌麾影黑星河没。貔虎声喧鼓角催。幕府壮游如隔世。塞营重到且衔杯。至今未斩单于首。匣里秋莲绣古苔。

镜城雄镇铁关开。此地登楼问几回。异域星霜时序改。浮生南北鬓毛催。即知人世名千载。不直春风酒一杯。文肃古碑何处在。庙庭寥落但荒苔。

吉州山城院。题赠金生景宪,崔生命仁。

编辑

落日山城馆。浓花艶晩春。薄官频作客。殊俗足相亲。金大真佳士。崔郞亦可人。殷勤一尊酒。不觉倒乌巾。

题磨谷馆。癸卯二月十八日。以封库差员往吉州。二十一日。还本郡。又于三月初四日。以北道乡试试官赴镜城。十九日还到于此。旬月之间还往之际。四逾磨天岭。故书以识之。

编辑

鸟道盘云曲似蛇。磨天巨岭郁嵯峨。行人到此头成雪。底事春来四度过。

春日郡斋书怀二首

编辑

一年春事到梨花。卧病经旬鬓半华。小阁无人通乳燕。深池欲雨聚鸣蛙。少时行乐今何在。边地羁离只自嗟。昨夜偶成京国梦。满园新绿是吾家。

春晩关城昼景阴。郡斋衙罢坐愔愔。野花经雨红初乱。汀柳和烟碧更深。洛下交游如别世。天涯旅宦岂吾心。东风不尽南归兴。羞对云山听蜀禽。

春日郡斋。述怀三绝。

编辑

官斋寂坐忆郊扉。正到春深不得归。一片桃花落庭际。浮生三十便知非。

官事无多容到稀。暗尘凝几篆烟馡。高舂睡足钩帘坐。闲数花前蛱蝶飞。

地远人稀少簿书。山禽昼啄讼庭虚。使君自是幽居惯。草长门前也不锄。

雨后谩书

编辑

高枕黄堂午睡浓。政闲身静习成慵。今晨雨霁翻多事。移菊栽松手自封。

戏寄京中诸友人

编辑

水部南宫忝下班。却分铜虎守端山。邑居纵远官多暇。乡俗差淳吏少顽。昭代久惭人共弃。危途颇觉我偏闲。临轩更喜饶诗景。可识天公许破悭。

端川郡舍。花卉甚多。戏题一律。

编辑

铁关迤北即穷荒。此地群芳擅一方。千叶紫葵分异种。十株红药逞新妆。𰱆䒟谢后蔷薇折。杨柳阴边菡萏香。老守平生偏好事。更移南菊作秋光。作。去声。郡地本无菊花。余始自南关移栽故云。

端。古女真地也。距京城一千二百七十八里。滨海而治。壤接阴山。磨云崛其前。磨天矗其后。二岭之险。羊肠坦途。虽玉节承恩。星轺衔命。背伦好而远逝。历重阻而多难。犹复揽辔怵惕。贤劳有叹。况逐臣迁客。征士羁人。跋涉崎岖。流飘沙漠。俯北溟之无际。望南国而不见。临风恋恨。能不浪然。遂作磨云曲二转。为迎宾之乐。磨天曲二转。为送宾之乐。又作关山词三阕。以叙其留宾之意。畀诸教坊。叶以丝管。每宾至乐作。歌以侑酒云。

编辑

磨云高岭上连云。北极星辰手可扪。手可扪。壁立千寻壮剑门。畏途艰险不堪论。

吴林地与犬戎邻。异俗殊音不可亲。不可亲。绿蚁樽中万斛春。且将歌吹慰征人。

右迎宾曲二转

磨天岭上树苍苍。磨天岭下海茫茫。海茫茫。日落云沈客路长。驻骖何处望家乡。

关北关南此岭分。故园音信杳难闻。杳难闻。紫塞风沙远离群。暂时留醉共醺醺。

右送宾曲二转

关山崔嵬兮云木稠。瀚海渤潏兮乾坤浮。乡俗犷兮道里修。信非吾土兮不可少留。君胡为兮来远游。一章

天窈窈兮云阴多。冲风起兮水增波。望秦城兮隔山阿。怀美人兮头欲皤。有酒不飮兮奈愁何。二章

奏空桑兮扬激楚。挥若芳兮翠袖举。引羽觞兮酌桂醑。忧心恻恻兮谁可与语。君不醉兮母归去。三章

右关山词三阕

吾乙足堡作

编辑

福州之地北边胡。山寨屯兵护塞隅。骄子异时多窃发。庙堂今日罄深谟。夕烽未报樵儿返。宵柝频传戍卒呼。安得提兵出沙漠。龙刀直斩上单于。

次双青堡韵

编辑

忽惊胡地近。且喜塞尘清。小堞依山势。深林隐角声。竹符新太守。莲幕老书生。倜傥安边策。终期报圣明。

次黄土岐堡韵

编辑

少小雄心老未休。重关历尽任羁游。硖中晓日人间午。夏半寒风塞外秋。危栈才通连大漠。痴云不动结边愁。气酣自欲挥鞭去。飮马三江最上流。

五月初三日。行到黄土岐堡。奉月沙李尚书手札。是夜梦陪公飮。觉而志之。

编辑

北塞分符守。东槎入幕宾。硖城书到日。京国梦归身。得对花前酒。还如𬇙上春。晓林啼蜀魄。回首益伤神。

黄土岭作

编辑

西登黄土岭。北指白头山。天地穷荒外。华夷咫尺间。自怜班定远。重入玉门关。直欲提孤剑。长驱去不还。

甲山道中

编辑

未曾端笏侍天墀。鞍马年年出塞陲。豆满江头深雪夜。义州城畔落花时。浮名何用千篇在。狂计无成一剑知。今日又登夷岭道。拂庐西望鬓如丝。

奉答石阳正滩隐书时公来客北青。判官乃公之侄。

编辑

不见佳公子。于今五度春。郡城关岭外。田舍锦江滨。忽见传书近。仍知作客频。行当载酒去。披豁宿心亲。

奉次镜城判官楸滩吴汝益学士道中口占见示之韵。戏书述怀。

编辑

天地穷途客。风云古塞城。酒因无事飮。诗作不平鸣。伏枥霜蹄絷。干星剑气横。白头忧国意。今日向君倾。

题谷口驿壁上

编辑

磨云岭底古邮亭。日落风烟暗北溟。莫讶行人勤索酒。思乡望国不宜醒。

北青路中口占。奉赠判官李德温士和。

编辑

驱马关城远。连朝海日昏。山河大风雨。云雾暗乾坤。墨绶縻荒郡。茅庐锁故园。途中多少恨。只欲与君论。

五月十六日。五峯大学士寿辰也。窃念。不佞曾于往岁。得忝贺宾之后。而迹縻穷塞。路绝高屏。恋德感旧。率题成篇。言志而已。非以为诗也。谨录寄呈。用希一粲。

编辑

去年今日画堂中。曾捧霞觞祝谢公。鸾鹄峙庭瞻玉树。貂蝉盈室坐春风。谁言出塞身仍滞。正忆登门礼最隆。愿寄寿词那得达。铁关重岭远镵空。

弘文馆旧有大学士砚。乃我曾王父容斋公所置也。亡于壬辰兵燹。五峯李相公得安东洪府使履祥所惠大石砚。以续旧事。因求端州玉砚滴玉书镇。以为之伴。仍占近体一首。谨录寄呈。用伸鄙诚。

编辑

忆吾容祖掌丝纶。留砚銮坡制作新。后代相传并衣钵。比年多难坠烟尘。斯文有主归公手。故事重修待异人。刻琢敢辞供妙用。只惭家业久沈沦。

蒙示忍斋洪相国诗。砚果自止亭始。但容斋公行状曰。古无主文砚。止亭为大砚。传于公曰。此所以为斯文传心也。盖是砚出止亭手。初非玉堂物也。传于公者。凡主文衡。递必举人自代。示其意必传是任于容斋公也。容斋公始得是砚。未及再传。逢时不幸。归诸玉堂。官其砚而不于家。公其传而不于己。因以为玉堂一故事。自其砚观之。始者止亭。自玉堂言之。容斋公抑非其始乎。此前诗所以谓玉堂大学士砚。乃我容斋公所置者也。其果为不可乎。尝闻此砚零落兵间。不鄙赐教。颠末甚悉。旧者既全。又置其新。润色词林。要永其传。斯文盛意。前后一揆。吁其韪哉。吁其韪哉。敬次来韵。庸毕微志。此记砚事。与鱼叔权稗记小异。先生尝欲作证误诗。不果。

编辑

三百篇亡复见诗。须知此砚与公宜。止翁试托斯文重。容祖留为故事奇。古器有归神物守。大才无敌盛名随。中兴词伯从今数。毕竟传衣又属谁。

附元韵

编辑

端州李使君。闻仆得安东洪使君所惠紫石砚。以续玉堂大砚古事。谓玉堂旧砚。出于其曾祖容斋相国。仍有感旧之怀。以书及诗。寄玉滴一双,玉镇一双,龙须笔等件以伴之。如端州。可谓不忘本矣。余尝见忍斋洪相国传砚林塘郑相国诗。有曰。衣钵相传自止亭。观此则砚之置。自止亭始矣。第一传于容斋。则虽谓之自容斋始。可也。此砚方壬辰之乱。在汉阴相国第见失。及天兵之撤回也。戚游击金。以一大砚遗汉阴。视之则乃玉堂砚也。盖一民家取此砚。作支瓮台。戚收之。临归。以重难运遗之。噫。物之终始。岂非数也。兵火之馀。满城珍宝。荡然一空。而独此砚得全。旦失于汉阴。而得于汉阴。又何奇耶。仆招玉工。更加拂拭。为之置奁加漆。一如平时之旧。想止亭始置时。其有加此者欤。安东使君所赠。不足拟议于斯文盛事也。汉阴方拟作铭。以传于仆。仍略叙颠末。且申长律一首。以谢李使君云尔。

闻传衣钵忍斋诗。止与容交谓始宜。乱后幸全神实护。近来加饰久逾奇。菲才敢忝诸公列。好事仍将众具随。玉滴龙须正相契。从知此物舍君谁。

石阳正手画兰梅竹为一卷。号曰三清帖。西坰柳相公首题近体诗一篇。东皋崔相公跋其尾。一代交游之士。相与继和。以赞其美。因示余求诗。遂书此以奉。

编辑

六月炎蒸坐欲痴。忽擎华帖洗昏眵。清标植物有三者。好事王孙能一之。笔底生成夺造化。卷中题品尽当时。西坰首什东皋跋。何用端山太守诗。

公子前身楚屈平。至今犹爱石兰馨。蒺藜满地花偏紫。𫛢鴂鸣秋叶尚青。即见濡毫输画记。因思结佩着骚经。伤时愿为援琴鼓。古操无人试一聆。右兰

滩叟胸中几树梅。春风随手腊前回。枝仍老怪临溪亚。花自清癯破雪开。换骨尚看仙韵在。返魂疑有异香来。缄藏莫用频携翫。恐受人间一点埃。右梅

草木芳菲满世间。独将东绢写琅玕。朔风摇落全孤节。春雨空濛长几竿。露箨似从辰日种。烟枝恰作渭川看。如今不必移家去。便合随君至岁寒。右竹

流头日。赠都事李显英重卿。

编辑

乡俗流头日。亲朋会面时。池清荷气散。庭晩柳阴移。去国身俱远。逢辰意易悲。悠悠浮世事。细酌不须辞。

奉寄权汝章

编辑

春初一别汉江滨。塞外逢秋鬓欲银。莫怪相思不相问。关山迢遰少归人。

雨晴关树起秋风。此日怀君意不穷。欲把新诗报消息。万重云岭碧磨空。

七月十七日夜。风雨大作。

编辑

忧国平居祝岁丰。况来荒郡课田翁。秋城雨急风掀屋。不脱朝衣坐夜中。

八月十五日。雨中书怀。奉寄任宽甫,赵持世,权汝章诸君子。

编辑

身佩州符滞海陬。忽惊时序到中秋。乌蛮驿里风雨急。寒碧楼头河汉流。每岁阴晴异天气。此身南北并羁忧。明年却对何乡酒。自唱新词望故丘。

福州城上多松林。福州城外沧溟深。昨日今日雨不绝。南望北望天正阴。玉轮皎皎此宵满。银阙沈沈何处寻。安得长风一扫洒。万方如昼快烦襟。

秋霖漠漠暮云重。嘉节谁言此日逢。未把深樽瞻白兔。但凭孤枕听寒蛩。乡闾在眼身何远。簿牒关心事转慵。遥忆故人江汉上。清游还蹑昔年踪。

八月十五日。得端甫诗。乃端阳日所寄也。因次其韵。以附归使。

编辑

我为边地守。君在广寒居。忍对中秋月。方传午日书。塞天临海阔。秦树出关疏。宦况何须问。萧然野老如。

奉寄朴正郞叔夜

编辑

旧日南宫侣。因人问起居。相思千里月。不得一封书。地僻官亭古。天平海国虚。春风郭东饯。回眼重愁予。

奉寄南郭朴东说舍人说之

编辑

寄语城南丈。秋深转忆归。邑居濒海远。京使到关稀。丐郡缘亲老。忧民属岁饥。谁怜百年事。一一与心违。

闻石洲权汝章除授童蒙教官。劝令就任。

编辑

爱尔江湖士。才高性不羁。俗徒今共忌。恩命竟何辞。捧檄非干禄。监门且避时。童蒙教授职。况乃是人师。

郡楼晩眺。有怀石洲权汝章,鸣皋任宽甫诸君。

编辑

积雨今朝霁。凭高一散愁。片云低度塞。群岫远当楼。海近秋寒早。郊平夕景幽。恨无诸子手。新什与相酬。

新晴天宇旷。云物澹高秋。返照虹初断。遥汀树欲浮。偶景非吾土。怀乡惜远游。平生湖海友。此际倍离忧。

叠用前韵。寄许端甫。

编辑

郡斋婴疾久。秋至忆郊居。永日昏昏睡。孤怀咄咄书。敢云官序屈。只是吏情疏。仰看南归雁。吾生愧不如。

归雁二首。寄示鸣皋子,石洲散人。

编辑

金河万里雁。八月又南征。露冷关山晓。风回泽国晴。群飞自成阵。哀叫有何情。此日边州守。思归鬓雪明。

目送南飞雁。曾同尔北来。秋风忽已至。乡国未能回。斗粟留人住。流年与老催。孤城瀚海上。日暮自生哀。

郡居书怀。寄示金佐郞冠玉。

编辑

谋身何太拙。得郡亦云叨。补国亡毫发。侵民及血膏。杯盘一饷乐。畎亩几人劳。坐念林居日。藜餐适所遭。

郡斋秋日。即事口号。

编辑

懒慢无堪疾病攻。坐糜公俸果何功。秋来点检居官事。移竹三竿菊一丛。郡旧无竹菊两种。余乃移竹于洪原海岛。移菊于永兴衙舍。种诸客馆东轩之下。

昨夜秋风坠井桐。塞鸿飞断海天空。西斋一枕东湖梦。烟澹𬞟洲月满蓬。

赴孟山途中纪行六首

编辑

九月初五日。发定平府。宿永兴正边社。翌日。午憩沸流水祭堂。宿横川仓。又翌日。午憩山城。夕入孟山县。自定平迤西。行至孟山。三百馀里之间有七大岭。山岳深险。道路才通。田舍村庄。多在其间。岩壑秀丽。颇有林泉之胜云。

定城长岘北。永邑古仓西。树拥重重岭。岩崩曲曲溪。逐滩从厉揭。缘壁费攀跻。不有门闾望。吾行意惨凄。

峡中有平地。原上多居民。岂但土性沃。复闻乡俗淳。蚕桑以为业。鸡犬自成邻。嗟尔远游子。晨征良苦辛。

朝上层峯顶。暮行寒涧滨。古松多背日。幽鸟不惊人。已与尘境远。况逢秋景新。林间有村坞。无乃避秦民。

尽日行山麓。山深多异踪。奔泉撼大壑。狠石柱危峯。古磴秋花细。阴崖夕雾重。高飞两白鹤。时复唳云松。

峡路几百里。山川幽更佳。峯高日易侧。洞黑云常䨪。落叶满松壑。寒花明石崖。居人倘相许。着我一茅斋。

晓起行山中。衣袂飒凉风。初日出林表。雾露浩濛濛。霜枫烂如染。涧壑相映红。境静忘路险。幽意方自冲。下马板桥上。少憩漱流潨。

寄赠平安道都事尹继善而述

编辑

今代龙头选。唯君最少年。可怜莲幕佐。谁信玉堂仙。𬇙邑风烟古。端城道路偏。清秋如见忆。一为寄新篇。君丁酉谒圣壮元时。年二十一岁。

九月九日。题孟山馆。时伯兄氏亦为觐省来会

编辑

兄弟连床日。秋风落帽筵。峡深枫叶老。霜薄菊花鲜。上寿霞觞举。留欢蜡炬燃。涪江与栗里。回首正堪怜。

棣萼三人会。茰房九日期。还吹孟嘉帽。并着老莱衣。席上歌争咽。灯前舞更僛。南征有鸿雁。谁羡一行飞。

秋深山阁晓霜繁。紫菊红茰映寿樽。此席敢期联伯仲。几州能得奉晨昏。欢呼不觉乌巾堕。戏舞仍看彩袖翻。已占人间好重九。寸心还自恋天阍。

发永兴。次定平。夜䜩席上。戏呈府使柳永询令公。

编辑

客宦何须叹。君恩到处多。初醒永兴酒。更听定平歌。绮席依黄菊银灯照翠蛾。殷勤向公道。报国意无他。

奉次月沙李尚书题定平馆韵。戏赠府使柳令公。

编辑

籍甚银台老。英声自殿中。恢弘公辅器。謇谔诤臣风。暂作关城守。偏令邑圄空。伫看征召急。陶冶赞天工。

铁岭重关外。宣威古镇中。登临非故国。摇落又秋风。夕照明寒渚。孤鸿没远空。诗穷真漫语。宗伯句全工。

哭古玉郑教官公避地海州。因卒于旅寓。

编辑

郑老须如雪。闲居七十年。俊才天下士。豪气酒中仙。一笑聊观化。三生久息缘。空留诗卷在。秀句世争传。

暂别麻湖夜。音书杳不闻。谁言六载阻。便作九泉分。人物嵇中散。才名郑广文。岧岧首阳下。回望但孤云。

奉送灾伤敬差官李令士源还京

编辑

十月磨云岭。天寒积雪明。忍持孤客酒。却送故人行。塞邑非佳境。军伶是恶声。归心逐征旆。直入汉阳城。

郡斋夜坐书怀

编辑

玉班无路簉鸳鸿。坐啸铃轩岁欲穷。地属黑山秋早雪。天倾沧海昼多风。行当解印追元亮。忍复缄书向予公。中夜便思田里兴。只鸡朋酒聚邻翁。

万历三十一年岁在癸卯十月初五日。恭受内赐新印大学一部。岂意粪土贱臣。获霑不世殊恩。望天仰圣。无任感激之至。谨拜手稽首。书于端川郡之衙轩。

编辑

微臣踪迹阻金銮。出守遐荒岁又阑。学教未亡千载下。宫编忽布五云端。须知圣代崇儒化。故许新刊得遍看。再拜瞻天一掬泪。洪恩如海报应难。

敬次五峯大学士辱寄诗韵

编辑

词伯平生爱麹君。新诗百首俟微醺。西江花柳迷洲渚。北岳风云纳晓曛。人似晨星看落落。事如春梦觉纷纷。孤城忽枉相思字。寒两鸣檐夜欲分。

天涯何处望夫君。强酌官醪不作醺。穷塞一边沧海阔。乱山千叠夕阳曛。年华瞥眼催迟暮。世故关心剧纠纷。最忆春深𬇙西路。画楼风月许平分。

附元韵

编辑

苦忆端州李使君。空堂呼酒对谁醺。近闻豺虎窥山障。能复斑斓舞夕曛。白雁不来书晼晩。黄花垂老雨缤纷。犹将一纸烦相递。诗到今秋减十分。五峯

北青道中。遇雪口占。先寄李判官士和。

编辑

晓发居山馆。天阴岁欲阑。朔风号古木。飞雪满征鞍。异日相如渴。兹行范叔寒。使君能解事。持酒办清欢。

戏呈南道节度使郑令公。兼示李判官士和。索和。

编辑

爱士将军重。安民太守贤。圣朝无急警。暇日且留连。宝靥行琼斝。飞霙坠玳筵。烦君谢眺手。高会好流传。

寄赵察访,权教官。

编辑

我忆赵持世。兼怀权汝章。才名两舃赫。身事一清狂。风月西江胜。山川北塞长。相离无只字。岁暮转心伤。

歙谷韩明宰石峯。手书竹风梧月四字。揭诸东轩壁上。送山僧来求一语。率题塞教。

编辑

曾闻鹤林县。地僻海山深。篠簜千竿碧。梧桐一院阴。凉风秋戛玉。皓月夜簁金。内史清真者。分符惬素心。

寄题歙谷衙轩。为韩石峯作。

编辑

习谿衙舍海东崖。川陆横分境最佳。皆骨山形联后岭。扶桑晓色漾前阶。竹亭露气晴犹湿。松壑云阴昼自䨪。此地平生不曾到。梦魂随月入梧斋。

岁暮。郡斋闲坐无聊。偶尔命驾。乘雪出城。因抵云住山寺。翌朝还郡。

编辑

偶骑款段马。晩出郭西隅。心旷若有得。体舒无所拘。平芜散飞雪。古树集栖乌。寻寺历溪曲。谷深山迳迂。

独行磵边路。山雪垫乌巾。小刹可十里。老僧唯一人。官闲身自逸。境阒意逾真。日夕澹忘返。晤言将及晨。

又绝句一首

编辑

日暮烟昏雪满空。行寻古刹入山中。禅公不觉使君至。头戴黄冠一野翁。

癸卯十二月二十七日。被荐备边司。超授吉州牧使。台官论以骤陞。旋仍端川。戏书。

编辑

书生释褐五年间。四品官高忝骤攀。家范恐隳冰蘗操。庙谘翻擢玉貂班。极知公议悭名器。顿觉心源透利关。贺客未归腾吊语。笑看天际片云闲。

甲辰元日时伯兄氏奉慈侍。来自孟山。仍留于郡。

编辑

东风吹暖人椒盘。日上铃斋雪乍干。父老分庭初罢贺。弟兄联袂且承欢。身经世难方知命。仕为家贫敢择官。五色斑衣稚子舞。磨云岭外即长安。

正月二十日。天气暄和。郡斋晩起。有怀东广旧居。

编辑

睡觉晴暾泼眼明。隔窗啼鸟已春声。遥知广下梅花老。石迳苔深点玉英。

寄赠高山金善馀察访

编辑

曾于太学揖风神。屈指如今二十春。平日龙猪分宦路。中年燕雁阻兵尘。一言未接倾心久。千里相思作梦频。关外忽闻高驾近。故将诗律托交新。

奉赠郑御史和伯应教

编辑

白发端城守。何年到上京。平生好兵法。中岁窃诗名。得免穷途痛。非关小吏轻。对樽歌一曲。谩作不平鸣。

乡校落成宴。书示诸生。

编辑

学宫兵火惨空基。栋宇丹青俨旧规。配祀并依王者事。集成咸仰圣之时。德参天地能敦化。道在诗书合近思。行礼讲论今有所。伫看乡俗变浇漓。

黉舍开筵庆始成。乱馀儒教阐文明。经营正赖诸生力。献酢毋忘老守情。父子有亲无过孝。圣贤为学只由诚。雍容一席勤相勖。莫使文翁独擅名。

二月二十五日。奉两慈氏。设寿宴于郡馆东轩。时伯兄氏预焉。

编辑

板舆齐捧太夫人。上寿开筵棣萼新。王母种桃初结子。麻姑见海又扬尘。绮纨耀日华妆整。丝管訇天妙曲均。盛事自将诗作记。端州公馆甲辰春。

七十加三六十九。高堂鹤发两慈颜。江郞避贼行佣地。朱叟怀章作宰还。玉斝频传歌板急。春风微动舞衣斑。国恩今日偏知感。南向三呼万寿山。时慈氏年六十九岁。生慈氏年七十三岁。

二月二十七日。宴老人于郡馆。九十以上三人。八十以上二十二人。七十以上五十七人。合八十三人。通计其齿。共六千馀岁。

编辑

八十三人岁六千。鬅鬙白发雪垂肩。吏扶鸠杖分行入。妓捧鹦杯逐齿传。戎马共经多难日。凿耕重睹泰平天。自惭养老无佳政。短什惟祈寿更延。

春日郊行绝句三首

编辑

平明出郭雨微晴。巷北村南信马行。堪笑使君如布谷。春来处处劝人耕。

去岁秋霖米敌珠。田头馌妇掇春蔬。浑家坐吃官厨饭。深愧村翁伴予锄。

花落长堤草色匀。雨馀溪水碧罗新。广津西曲应如此。只欠年前载酒人。

春晩书怀

编辑

新晴忧旱雨忧霪。莅邑偏劳望岁心。去夏大蝗人转壑。前秋早雪谷逾金。花飘山郭莺声滑。水漾沙堤柳色深。行遍里闾烦省俗。二年春事一悲吟。

独坐书事

编辑

独坐铃斋寂。庭花又一春。此身非疾病。何事辄嚬呻。鬼户烦征布。阙防军丁。责纳麻布。名在戍籍。虽死亦征。孀田急采银。计田出夫。轮役银矿。寡女孀妇。并不得免。更堪州牒至。公䜩督时新。

定平馆。即席走笔。奉赠柳令公。

编辑

雨晴官柳绿鬖鬖。客路初经三月三。共是出关归不得。佳人莫唱望江南。时定平有妓善歌

次定平衙舍草堂壁上韵

编辑

明府官居僻。依林一小堂。风烟接郊路。篱落对田庄。古柳深藏岸。新荷侧点塘。政成公务简。留客且衘觞。

慈氏年老。眷恋旧居。不乐久留外郡。三月初四日。发端川。还京城。陪侍以行。二十日庚午。到高山驿。告辞还郡。有感而作。

编辑

吾生三十四年非。已觉人间万事违。荒塞久为铜印击。故闾遥送板舆归。孤云极目迷长路。寸草伤心带夕晖。行尽驿亭攀别地。春风吹泪湿征衣。

冠岳山天印上人。为来索诗。书以赠之。

编辑

吾忆佛圣寺。偶逢天印师。平生未见面。千里故求诗。花落官居静。鸠鸣春昼迟。临分五字律。一壑结幽期。

杖锡凡尘外。飘然不定居。云移关岭远。月出洞天虚。觉性清无染。禅心炯自如。深惭五斗米。身世似池鱼。

浮屠踪迹本无依。万里长空一鹤飞。遥塞偶寻羁客至。短筇翻逐片云归。花残铜渡回兰棹。月满珠台掩石扉。自笑世缘何日了。故山回首悟今非。

次卷上韵。送印上人还冠岳山。

编辑

天涯送尔还京邑。待得秋风访我不。一壑云林牛耳洞。草庐新十小溪头。

白沙学士郊居子。能得闲情似此不。小阁焚香春日永。刺桐花落古墙头。尹次野号白沙。睦禹卿号郊居。两君诗俱在卷中故及之。

马场山台作

编辑

偶出城南路。登台坐翠微。四溟涵地轴。万象斡天机。公器名何取。浮生死是归。晩来风浪急。遥见白鸥飞。

奉答石洲权汝章书

编辑

塞城春候晩。五月见桐花。吏散门仍掩。庭空雀自哗。远游更岁律。孤坐忆京华。此日乡书到。开缄是永嘉。

闻说离京口。闲居海岛中。官曹郑虔冷。身事孟郊穷。盛世轻才子。吾生作醉翁。归田赋已就。不复待秋风。

鲍昭诗俊逸。阮籍酒颠狂。宇宙唯吾辈。风云各异方。废城天北畔。孤屿海中央。丘壑平生志。终当老一乡。

独步才谁敌。相看意最亲。别来频改岁。书到又经春。寺洞烟花暗。湖亭野草新。佳期行已晩。怅望一霑巾。

关塞三年别。春风一纸书。君才穷太甚。吾道怨何如。甯戚衣仍布。冯驩食且鱼。区区故人意。莫说晩相疏。

寿词一篇。寄上五峯李尚书。

编辑

浴兰嘉节恰经旬。南极增辉岳降辰。凤阁文章大学士。云台图画中兴臣。公时策扈从功封延陵君榴花照席歌常棣。竹叶摇樽祝老椿。莲幕下僚楡塞吏。阻陪宾榻坐驰神。

祈雨云住山。祭罢而雨。

编辑

山头拜跪夜方中。云汉昭回属蕴隆。三瓣香烟才袅袅。一犁膏雨正濛濛。须知天意偏仁爱。敢道吾诚得感通。清晓吏民相抃贺。陋邦从此占年丰。

立秋

编辑

铁关咸岭上磨空。路阻秦城信不通。怊怅一千三百里。郡斋今夜又秋风。

秋夜雨中

编辑

梧轩风雨夜飕飕。抱病天涯又一秋。东浦荻花南里菊。不堪幽兴入新愁。

秋雨连日。夜坐述怀。

编辑

庭梧一叶已辞柯。羁宦偏惊岁月过。塞郭傍山秋气早。郡斋临沼雨声多。谋身远愧衘芦雁。行世真同赴烛蛾。遥夜曲肱成假寐。梦中沧泽渺烟波。

七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风雨不止。郡阁夜坐。有怀汉阳故居。

编辑

萤照公庭暗。蛩鸣古馆幽。小塘三夜雨。遥塞二年秋。贳酒寻麻店。观鱼出楮洲。病来官况少。归兴不禁愁。

辞病南还。书示邑中父老。

编辑

不敏忝蒙朝寄。守郡岁馀。性迂才拙。治效蔑如。上不能奉文簿而应期会。下无以敷惠泽而祛民瘼。官务积废。谴责交加。事多宜去。义难苟容。拂衣归田。今日亦晩。岂意邑人相与来聚。牢闭城门。环守衙舍。动辄遭挽。行不得发。至三昼夜。继以呼泣。拥马卧辙之举。旷代罕觌。况如不敏。其何敢当此盛意乎。顾已揆分。益自赧然。因作长律二首。以示情素。张翰莼鲈。陶潜松菊。秋风已至。归兴难遏。其各罢去。毋相阻挠。俾遂余区区之意也。

二年无术活民瘥。但觉忧时鬓易皤。何令可能居上考。道州元自拙催科。义母苟合归奚缓。事有难堪病转多。却愧邑中诸父老。拥城三日泪如河。

樗散平生少宦情。偶分铜虎出岩扄。了无异政安氓俗。只合闲居养性灵。身计是非翻自悟。世途荣辱饱曾经。归心已决休相挽。秋晩乡园菊又馨。

郡中诸生。追饯利城。有以诗章赠行者。次其韵而答之。时万历甲辰仲秋八月初九日丁亥。

编辑

五百三旬日。吾归已太迟。性迂公务剧。身倦宦情微。素食心常愧。骊歌意却悲。感君相送远。盈纸枉新诗。

每拟休官早。谁教见事迟。海城秋草遍。邮店夕阳微。出饯情偏重。临离语转悲。顾惭为政拙。无以副君诗。

期君别后各平安。归路相看转厚颜。坐啸半千三十日。几家无食几人寒。

樽前不用唱离歌。海树秋风奈老何。经岁折腰关塞路。故山萝月梦中多。

乡学青衿最少年。爱君高义薄云天。匆匆别路重重语。黄卷寻常对圣贤。右答李之远

八月十六日。题永兴馆。

编辑

双池水满碧涵空。人在芙蓉玉露中。松月渐高栖鹤起。洞萧声彻广寒宫。

永兴府使朴庆新令公席上作

编辑

千株绿杨里。官阁似村庄。松影分双沼。荷香满一堂。状元多秀句。宗伯有新章。物色馀无几。何人更擅场。故府使柳公永吉状元及第。月沙李尚书时判礼曹。两公俱有留题。

陶令辞官日。山翁置酒时。归心栗里宅。留赏习家池。高义容疏懒。清谈惜别离。馀生托知己。不恨此行迟。

盛世青云士。名区白露秋。礼加徐子榻。兴比庾公楼。月出荷塘静。烟沈柳岸幽。笙歌三日飮。千古极风流。

德源逢洪命元乐夫都事

编辑

秋风吹雨响疏桐。古塞寒灯逆旅中。人事悲欢四霜露。世途夷险两萍蓬。乍逢旋别真如梦。未老先衰易作翁。清晓征骖相背发。铁关城外海连空。

江渭年来绝尺书。天涯萍水又分裾。远辞粉署趋莲幕。新解铜章返草庐。长路伤心秋色晩。清时抱病宦情疏。行凭白雁如相问。乌石矶头坐钓鱼。

宿金化县。忆具大受。庚子夏。余以北评事递还京城。君时宰是县。见留一日去。

编辑

青山矗矗水淙淙。此地哦诗共倚松。今日独来寻古院。满庭秋草语寒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