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岳先生集/卷十一

卷十 东岳先生集
卷之十一
作者:李安讷
1640年
卷十二

月城录

编辑

万历四十一年癸丑十月十七日。以锦山郡守。迁庆州府尹。十一月十四日戊辰。发锦山。二十四日戊寅。到庆州。越明年甲寅八月。差监试初试参试官。赴善山府试所。儒生作乱。溃出场屋。台官论启。诸试官俱坐罢。乃以九月二十六日乙亥。发庆州。十月十四日癸巳。入京城。在府凡十有一月二百九十七日。

十月二十一日。见本月十七日除目。移授庆州。吏曹牒至。启除朝辞。许直赴府。十一月十四日。发锦山。次沃川郡阳山仓。途中口占。

编辑

疏顽无术活疲氓。素食年多面发骍。满秩只思归故籍。除书谁道转名京。旨甘足备三牲养。风树还追二品荣。滥荷鸿恩过微分。东来感涕向西倾。

十一月十五日。次永同县。伯仲两兄。时皆扶侍而来。

编辑

候角双吹导骑驱。板舆徐引彩衣扶。雪晴爱日回春煦。时适大雪初霁。风日颇甚妍暖。峡折周行出畏途。自锦山至阳山。两境之间。岩洞环回。大川中注。蹊迳缘崖。石栈沿磵。狭隘极险。才通人行。到永同。道路始平坦。桑梓外家先祖里。慈氏之先。乃庆州人李公谒平之后。山河罗代古王都。驿亭老吏翻相贺。曾认蓬莱上大夫。东莱号蓬莱。己酉夏。余递东莱。曾过庆州。

戏赠黄涧尹民哲明宰

编辑

乱山深雪路。多病倦游身。此夜宿孤馆。何言逢故人。十年初把酒。万事各霑巾。更奏离鸾曲。寒蟾正满轮。

十一月十七日。宿金山郡吏田有性家。

编辑

夜宿金山老吏家。平池如镜浸枯荷。五更寒月三更雨。无限风光独自哦。

十一月十八日。憩开宁县。次善山府。马上有怀济原察访徐希恕景推。

编辑

不恨交游晩。偏怜气味真。峡天三大雪。羁宦两孤身。翫月溪桥夜。寻梅野馆春。别愁才数日。已觉鬓成银。大雪。乃十一月节也。

沿牒湖州远。移官岭路忙。未能成面别。空复使心伤。枫叶城南岸。桃花水北庄。两年携酒地。回首万山苍。君以差员。时往右道。

佛灯明灭安心夜。樵唱高低叹逝秋。清兴忽惊成短梦。两乡云树一般愁。

十一月十九日。渡洛东江。憩海平县。宿上林驿。

编辑

一秣延香驿。华颠五度秋。北归因问寝。东去又分忧。喜惧今兼极。行藏敢自由。月波亭下水。依旧碧悠悠。

洛东江舟中馀次尼津也

编辑

昔罢莱山府。归骖渡洛江。如今趁西日。却得宰南邦。伯仲仍联鞅。沿洄且驻艭。白鸥沙渚立。谁复羡渠双。

十一月二十日。憩军威召溪驿。次新宁县。回寄锦山李进士子中,子旸昆季。

编辑

吏隐名堂峡郡幽。月城新命督征驺。釜中赤豆三煎至。杯上黄花两泛秋。不道桐乡爱朱邑。真如贾岛望幷州。梦寻拄笏看山地。朝暮烟岚摠是愁。

十一月二十一日。宿永川郡。留示吴使君景虚汝橃。时归觐荣川。

编辑

三年不见景虚子。千里独登明远楼。霜月满庭人寂寂。一弹瑶瑟万端愁。

十一月二十二日。憩庆州北赤火谷。宿安康县。

编辑

长亭候吏迓骖𬴂。夹路旌旗拂夕晖。六月手挥蒲扇过。五年腰佩竹符归。林峦指点先贤庙。井邑行临古国圻。紫玉山光依旧碧。回头却愧鬓毛稀。己酉六月。余罢东莱。来谒玉山晦斋书院。

十一月二十三日。宿四方村。

编辑

昨日北风止。今日北风起。昨日六十里。今日三十里。去亦非吾去。驻亦非吾驻。一为慈母喜。一为慈母惧。向来五日途。十日行未至。谁知使君身。只系慈母意。

十一月二十四日。入庆州府。

编辑

忆曾三宿此官城。五马还如昼锦行。鼓角殷天军将导。旌幢翻日吏民迎。鸡鸣犬吠多新户。虎踞龙盘壮古京。巨镇本来朝寄重。预愁无术报恩荣。

题迎春轩三首。用板上五峯李相公金藏台韵。

编辑

岭外鸡林府。鳌山海上来。一从城北过。五见斗西回。紫绶荣堪诧。苍颜老可哀。恋君心更切。何处望乡台。

千载孤云后。长庚始一来。鹊鸡声阒寂。龙虎势萦回。文物衣冠盛。兵尘鼓角哀。无穷吊古恨。珠玉照荒台。戊戌冬。五峯以皇朝陈御史接伴使。来到本府。

北岳连云起。西川绕郭来。城荒塔孤立。野旷鸟双回。马井基神异。杨山麓萝井傍林间。有白马跪拜状。马忽不见。有大卵。剖之。婴儿出焉。收养之。六部人以其生神异。立为君。是为新罗赫居世。鱼亭醉景哀。新罗景哀王出游鲍石亭。甄萱兵猝入都城。王与夫人。走匿城南离宫。萱纵兵索王。逼令自尽。强辱王妃。鲍石亭炼石作鲍鱼形。故名焉。无凭问三姓。九圣但空台。

戏赠李提督三省希圣。因送酒二壶。

编辑

罗府今提督。唐时老广文。乙科何草草。甲第谩纷纷。日月河奔海。功名仆梦君。携樽且剧飮。不必惜凌云。君己亥秋。擢乙科第一名及第。

汉廷高对策。夏校久分司。六斗三旬饭。孤身两鬓丝。枉寻穷巷日。同试弱龄辞。涸辙须相喣。忘形且勿疑。户曹会计提督朔料只六斗。戊子秋。君与吾同中汉城试。

自锦溪移守鸡林。枉江陵郑明府经世手札云。以贫易富。固好。第未知以静换烦。复何如耳。戏题六绝句以答之。

编辑

君子口无贫富字。丈夫身任静烦场。白头许国丹心切。堪笑旁人妄较量。

乍逢万里朝天日。未吐平生仰斗心。双鲤忽从沧海到。凤凰台下月沈沈。己酉秋。始见公于延陵府院君宅。公时以冬至使赴北京。

半毡才暖延陵宅。一札先投徐伐城。耿耿寸心如片月。清光夜夜照临瀛。

定力益加丁患难。盛名常仰甲儒贤。从知一顾偏增价。拟奏高山未绝弦。

曾入屏岩谷口行。野翁犹说避蛮兵。临溪几度怀高躅。却喜南来枉寄声。屏岩。在锦山身安寺洞中。公避海贼之乱。侨寓锦山村舍。常爱屏岩泉石甚奇。欲卜筑以居云。

百年遐想四仙人。镜浦风烟入梦频。安得乘云北飞去。海松亭上和阳春。

戏赠乐工林德龙

编辑

三尺倻琴十二弦。梨园法曲太平年。白头乱后惊相见。日落鸡林锁古烟。

权舍人挽词。为观察使权相公作。

编辑

伯居垣翰仲登瀛。千里逢迎一世荣。才见使星回象阙。谁言别袖作铭旌。承家高谊联姜被。辅主深诚遗郑羹。不是巨卿饶托契。白头挥泪为苍生。舍人。观察弟也。曾奉使南中。与观察会宴安东。荣耀一时。还朝未十月殁。

次徐察访景推见寄韵

编辑

一别西斋夜。云山隔几程。开缄二十字。颜色见分明。

对花调绿绮。迎月酌乌程。一枕西归梦。山川似四明。

别恨那堪说。寒云暗驿程。一州花絮里。同醉两清明。

十二月二十七日。大风以雨。梦游两宜堂故墟。是日立春。

编辑

峡城频听塞鸿呼。又见新春入古都。闭阁雨中成假寐。东风吹梦到西湖。

立春门帖

编辑

玉烛调元气。金瓯卜大贤。世跻歌舜日。民戴祝尧天。北斗春风转。南山圣历延。三韩罗最盛。霸业只千年。

耒耜天山北。衣裳日域东。周台休辨祲。鲁史继书丰。化被梯航外。春回俎豆中。家家太平乐。蹈舞迭呼嵩。

木索生苔甲锁尘。男耕女织户增新。春来花柳东风里。不及吾民囿圣仁。

雨顺风调百谷登。三边高枕海波澄。与民同乐新年庆。鹤发成玄圣寿增。

除夜

编辑

守岁灯前强献酬。鸡林新听古歌讴。一身去国三金虎。余自庚戌。迄于癸丑。连为潭,锦,庆三邑宰。千里迎春四土牛。凡于三邑四见立春朔方路出磨天岭。莱府城临对马州。记得望云心折处。彩衣今觉宠恩优。

甲寅元日

编辑

新正府吏罢朝参。柏叶樽前卯酌酣。江令锦袍承斗极。楚臣兰佩落江潭。十年六邑南西北。西日东风八十三。荣悴算来身事足。处容歌舞祝彭聃。

次东莱梵鱼寺敬祖长老见寄韵

编辑

对月相思幸。传书数字能。两年遗爱事。堪笑一禅僧。

寥落蓬山馆。真如野老家。至今相忆地。孤烛照梅花。曾在莱山时。灯下对甁梅。师适来访。酬和有诗故云。

次韵。送沈子虔都事还京城。

编辑

亡国伤心地。春风送客亭。秦城不可望。屹骨插天青。原隰商庚韵。汀洲杜若馨。遥知北归日。香火趁清明。

一举离觞五掺裾。故人先我返乡庐。义均兄弟生同岁。心愧贤愚入异闾。海峤逢春颜状改。渔樵作业俗缘疏。高阳旧侣应相问。梅阁无诗困簿书。

重赠沈都事子虔

编辑

老境逢元月。殊方送故人。雪粘梅萼晩。风飏柳条新。一出龙墀晓。三回凤历春。罗王旧朝市。文物更成尘。

瑶石宫前杨柳新。风光政似渭城春。欲唱阳关劝君飮。秦京北望未归身。

奉次长水河察访绝句韵

编辑

人不求名便有名。一瓢堪乐万金轻。世间若也违吾道。何处青山未可行。

道义前头较利名。鸿毛为重泰山轻。试看宇宙人无数。舍孰能藏用孰行。

衙轩东庭。有老梅一株初发。

编辑

春到身多事。无心管物华。不知东阁下。新着两三葩。

题智訔上人诗卷。己酉春。在莱山。师袖笺来。丐诗。宣慰使斗峯李弼善志完养吾。首题一绝。余亦步其韵。今到鸡林。师又来访。遂用前韵以赠。

编辑

梅发蓬莱馆。袈裟带月来。依然六年面。一笑共含杯。

南峤僧仍住。东风客又来。小梅枝上月。依旧照深杯。

用校生黄𤩽咏梅韵

编辑

一树庭梅占早春。讼堂诗兴十分新。杖藜独步黄昏月。却愧西湖湖上人。

王萼肯争桃李春。万山冰雪一株新。高标本是隐君子。皓质谁言美妇人。

百卉前头第一春。南枝初落北枝新。风姿孤瘦谁堪比。千载西山采蕨人。

月夜赏梅

编辑

步下公庭傍老槎。暗香生处是寒葩。小胥不解疏枝影。却怪搘筇到月斜。

用校生柳尚忠咏梅韵

编辑

造物应知癖爱梅。故教分竹又南回。西斋日日侵星起。坐看霜葩续续开。

谁向官庭种野梅。春风却逐使君回。孤芳似欲收诗债。一句成时一蕊开。

七年湖岭六新梅。几挽长条首独回。忆得故园移小树。乱葩今日为谁开。

定是高人化作梅。孤姿不待艶阳回。年年任被风霜苦。终畏夭桃一处开。

南国今年春日寒。雪堆西岳未全残。官居独有江梅发。留着野僧相对看。

雪霁尖风彻夜寒。小梅初发恐先残。笛声更奏关山调。起傍斜枝月下看。

坐到参横夜阁寒。宦情无赖鬓毛残。七年四佩南州印。梅蕊东风六度看。

淑气独钟天地中。回头一笑万花空。高姿本抱冰霜操。不管东风与北风。

老树槎牙冰雪中。一阶疏影月当空。枝头冻萼觅不得。时有幽香来逐风。

一朵横梢乱竹中。清香三嗅世缘空。春深定被群芳妒。不恨琼葩落晓风。

雨中对梅

编辑

春寒料峭作衣棱。晓雨无声雪半凝。谁信老梅花独对。使君风味淡如僧。

二月十三日。自北城外野墟。移古梅一株。植迎春轩东庭。全树摧朽。东南三四枝开花颇盛。喜而有赋。

编辑

移得春郊一树花。月明疏影看横斜。谁知敲扑喧嚣地。幻作西湖处士家。

二月十五日。月下翫梅。

编辑

春暖梅皆破。天晴月正盈。从来两般白。翻作一团清。独立浑无语。相看特有情。夜深人境寂。奇绝冠平生。

春日题衙轩

编辑

病告经旬昼闭关。卷帘清晓看前山。春空欲雨云阴驳。野烧无烟草色斑。节序易从愁里过。林泉频向梦中还。风光政好非吾土。坐觉浮名损旅颜。

奉和月沙相公岁朝垂寄之韵

编辑

鸟岭横天半。峯高势欲摧。梦寻中道返。书发后年来。一出秦城雪。三飞汉管灰。古都空伫立。无使寄新梅。

苦忆论诗友。吟魂玉树摧。祢洲何日到。楚些共招来。身事随漂梗。人寰堕劫灰。朝朝愁向北。泪眼政梅梅。右伤石洲

兄山道中。有怀广津别业。用每到花时不在家韵。

编辑

江路东风燕子斜。一村杨柳一村花。行春此日鸡林尹。正忆新川岸上家。

用金生宗一咏红桃花韵

编辑

晓雨新晴后。绯桃照日开。初疑猩血染。却认锦笺裁。

日出青霞散。繁葩耀一庭。共宜携酒赏。绛雪恐凋零。

柳色如烟芳草长。满城花蕊斗年光。娇妖最是红桃树。醉后杨妃倚晩妆。

次一英上人韵

编辑

一行仍作吏。十载未休官。直欲归方丈。仙丹服大还。

老僧来说踏名山。万二千峯积翠间。惭愧朝簪投未得。鬓毛如雪滞人寰。

讼庭花落雨痕斑。锡杖来从杳霭间。谁识上人忙半日。却教半日使君闲。

用敬一上人韵

编辑

春日欲晴仍欲雨。晩花初落又初开。新诗满眼未成句。衲子更从山寺来。

春晩

编辑

去年三月锦溪头。三月如今卧庆州。春到年年归未得。一番桃李一番愁。

座首蒋启贤家。次学长慎应立韵。

编辑

爱君丘墅好。驻马暂登临。日暖花舒锦。风轻柳飏金。

山晩吟诗对。江晴把酒临。以兹消白日。何必炼黄金。

和孙秀才宗贺用慎应立韵。作为七言绝句。孙乃晦斋先生外王父兵曹参判鸡川君讳昭之玄孙也。

编辑

晦翁持敬本功深。暗室还如上帝临。阙里至今遗训在。休教点铁要成金。退溪先生撰晦斋行状。有曰。公持敬功深。

蒋启贤家席上。戏示诸生。

编辑

不去非耽酒。相逢要索诗。官桥四十里。忘却日西时。

过慎学长应立书斋。追寄三绝句。次其韵以答之。慎。晋州人也。避乱流寓。因留府地。教训童蒙。诸生等为作小斋于兄江之上以居之。

编辑

先哲乡称礼义邦。背山新构面澄江。书床独对青衿讲。白首安贫信少双。

莫道侨居活计微。菜根堪煮葛为衣。朱崖黄阁相寻日。白水青山独掩扉。

郊居白日闭柴荆。坐笑朱轓犯晓行。飮水曲肱真乐在。傥来轩冕本非荣。

叠用前韵寄赠慎应立

编辑

北山形胜冠南邦。劈破丹崖泻碧江。野草连天沙岸净。一汀鸥鹭自双双。

晩岚和雨远霏微。绿净春江可染衣。忆得广津花落尽。草堂无主锁荆扉。

曾过西麓共班荆。吏役驱人又北行。惭愧茅庐一瓢飮。日高三丈卧前荣。

复用江字。简慎学长。兼寄酒二壶。

编辑

岸巾西塾倚南窗。山雨初晴月浸江。一望风烟不相见。马军空送酒甁双。

次进士权应立谢酒韵

编辑

理人无惠泽。不及酒熏肌。白屋颦呻里。惭君醉赠诗。

里闾多蹙頞。鞭扑少完肌。紫绶都无补。深惭素食诗。

次表侄李从龙进士鸟岭道中见寄韵

编辑

君供子职我縻官。肠断春风会面难。欲寄双鱼问消息。岭云迢递隔长安。侄前年冬。来访。我今归觐京城。

三月三十日

编辑

湖外两春归计违。送春归日每沾衣。东来又送春归去。何日春风送我归。

鸡林劝酒谣二阕

编辑

一杯倾又一杯倾。千载鸡林一梦惊。况复人生草头露。不倾杯酒欲何营。

忆昔新罗全盛年。几人豪贵富薰天。千龄易过空城在。世事如云任醉颠。

四月初七日短歌是日。乃权石洲殁日也。

编辑

蔷薇开尽桐叶大。风景如旧人何归。岁岁年年当此日。相思不觉泪盈衣。

李渭原景汉母宜人永川李氏挽词

编辑

八旬加二母仪尊。玉树芝兰积德门。荣耀宫花联虎榜。养隆符竹导鱼轩。弟兄契托同年日。表内宗分一派源。争耐下车迟范拜。孟邻寥落遽招魂。

户曹许参议以千秋使赴燕京。枉书告行。诗以寄别。

编辑

鸟岭横空尺素传。飮冰龙塞去朝天。一千里外三千里。四十年中二十年。别路益遥常极目。交情偏熟早随肩。只应燕市华笺贵。辽蓟风烟费几篇。

寄送郑翼之弘翼令公以圣节使赴燕京之行

编辑

落地皆兄弟。生年况一庚。十霜徒北望。千里更西征。日月低辽塞。山河壮帝京。火云湾水上。为吊伯夷清。

奉简海兴君尹次野。时以冬至使。回自燕京。

编辑

帝都万里东还日。湖郡三霜北望心。握手无期身更远。瘴乡烟雨雪盈簪。

端午

编辑

清晨结艾挂门户。蒲缕泛觞人共酣。去国三逢五月五。思家北望南山南。可堪先陇隔香火。只要高堂供旨甘。小吏拜庭呈节物。白鞋团扇满筠篮。本府故事。工房吏例于端午日。呈进白芒鞋,草鞋,圆扇子等物。

新裁白苎试薰笼。朱索萦门晓旭烘。老厌簿书仍岭外。坐惊时序又天中。蟾蜍蜥蜴传方术。角抵秋千验土风。想得词臣进宫帖。几人规谏语偏工。国俗。端午例着新制苎衣。

五月五日。用李提督希圣韵。

编辑

菖绿浮樽酒味醺。绣屏神印赤符文。麝香旧饤冰团腻。金缕新缠彩索棼。二十离骚屈正则。三千宾客孟尝君。良辰坐算人间事。万古长空一点云。

永川吴使君景虚载妓酒来䜩。留与同宿。因成短章。奉谢厚意。

编辑

河南汉循吏。今日绍佳声。幸接分符地。方同反哺诚。枉骖开寿席。联枕罄交情。永勖通家义。忘年结弟兄。

映翠轩席上记兴。示李希圣提督。

编辑

夏日西斋会。清风起竹林。笛传波息曲。琴奏宝高音。把盏临晴野。披笺眺晩岑。未应河朔飮。奇兴胜如今。新罗神文王时。作万波息笛。玄琴。一云玄鹤琴。出新罗仙人玉宝高。

邀李提督飮。翼日。送青瓜紫烧酒。

编辑

昔酒烧初紫。新瓜摘更青。竹斋风雨里。一为解馀酲。

映翠轩雨中。留敬一上人。

编辑

野阔官城远。溪回寺迳幽。青山一边雨。白足十分愁。水性终无定。云踪本自浮。不须催锡杖。筠阁称淹留。

短筇冲雨远相寻。坐对炉薰到夜深。海印烟霞花一洞。神兴水石雪千岑。话非尘世话中话。心是俗人心外心。霜发愧为簪组累。谩留禅客问云林。上人为说伽倻,智异两名山之胜。故第二联云。

用敬一上人韵

编辑

谁唤寒山子。能寻老使君。讲锺般若月。斋饭武陵云。雪岳烧香语。风泉翦烛闻。终期解朱绂。白鹿共为群。

夏昼官多暇。空斋喜见君。形骸两槁木。心迹一闲云。竹近凉风至。桐疏夜雨闻。处喧机已息。不必离人群。

题迎春轩

编辑

府城北门外。有老梅一树。生于野田荒草之中。枝干甚奇。荛者斧焉。田者火焉。摧剥殆尽。将作枯枿。余闻而怜之。遂令官吏移植于迎春轩东墙之下。又于春日。移松于北山。夏月。移竹于南山。列栽前庭。左右成行。松凡四十二株。竹凡八百二十三茎。柳州诗云。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者。其此之谓耶。余既无召公之德。惧翦伐之或及也。乃作长律一篇,绝句四首。书诸壁上。以祈后来君子。因用俚语。翻以为曲。教小妓歌之。俾毋忘封植之意云。

鸡林城北古桑田。独树寒梅阅几年。老干半随樵客斧。新葩常带火耕烟。故移官阁勤封植。休向春风怨弃捐。堪笑使君偏好事。小诗翻与教坊传。

东阁新移梅一丛。坐怜零落野田中。年年花发黄昏月。回首春风记老翁。

参差玉节千竿竹。偃蹇龙姿十丈松。辛苦移栽无翦伐。雪中看取翠阴重。

春城雪后栽松日。夏院霖中种竹时。官吏莫嘲偏爱物。使君心事岁寒知。时令小吏课种松竹

竹实本非甘似李。松花那得艶如桃。不栽桃李栽松竹。四序常青一节高。

书示乡所。令于乡社堂多种竹。

编辑

清风戛玉寒三伏。劲节凌霜碧四时。须向广庭栽满地。此君相对俗能医。

炎旭能凉酒易醒。直竿堪玩韵宜听。最怜玉露凋伤日。万木皆黄一叶青。

用鞠主簿允成咏梅竹绝句韵鞠。潭阳人。流寓府地。

编辑

不有新篁与老梅。此生襟抱向谁开。小胥谩笑偏成僻。辛苦移从野外来。

玉山书院。书示诸儒生。

编辑

万古山传紫玉名。海东夫子晦先生。无边楼下梧桐月。想得当年意味清。

圣贤前后生庚戌。辛亥差迟一岁生。独执大中中国外。惠和伊任与夷清。

斤斧攻心利与名。牛山那得有萌生。体仁庙下龙湫在。依旧灵源彻底清。后二首。院生见和。余亦重赋。

玉山独乐堂。次李佐郞宜活见赠韵。

编辑

远寻真境仰高风。岳峙川渟地势雄。天挺政同前邵子。康节。生于祥符辛亥。先生。生于弘治辛亥。道源仍作后濂翁。濂溪。以煕宁癸丑卒。先生。以嘉靖癸丑卒。诗书轨范干戈外。壬辰丁酉海贼兵火。不及玉山。草木辉光杖屦中。六十八年如一日。定知遗泽未终穷。先生嘉靖丁未。窜谪。迄今甲寅六十八年。

爱君儒雅绍家风。曾占词场第一雄。君以四书疑。擢生员初试第一名。中覆试二等。古貌清如溧阳尉。刚肠直似杜陵翁。绯鱼水部新员外。骢马霜台旧殿中。不怕罢官真壮节。咏归谁效哭途穷。

弱岁词坛继国风。甘泉不复数扬雄。六州剖竹非循吏。双鬓垂蓬作老翁。韦语匡诗廊庙上。马书班史绁缧中。乐天有诲吾安分。纵未为通亦未穷。白乐天自诲诗云。汝今年已四十四。吾今四十四岁故云。

玉山独乐堂。赠主人李佥知。用五峯李相公韵。堂乃晦斋先生别业。佥知。乃先生之孙。曾为庆山,万顷两县令。

编辑

人好乌亦好。况乃溪山奇。山中有闲地。我欲老于斯。杨岐良可泣。墨丝讵无悲。永依仁里居。仰承明训垂。先哲去已远。舍子孰追随。

用壁上鱼灌圃得江犀字韵。题玉山溪堂。

编辑

圣学无传正路迷。玉山东国是濂溪。丁宁太极忘机辨。不啻周公远象犀。

大道多岐孰指迷。泗沂源远混曹溪。狂澜闸断东流海。双手成都五石犀。

九曲云山紫翠迷。玉珂摇月一条溪。濯缨台上吟遗句。不用同昌去忿犀。

凤去何年此择栖。独留山月照晴溪。仪形想像堂前竹。吴甲三千拥水犀。

从来枳棘叹鸾栖。欲把龙韬钓碧溪。堪笑铅刀成利刃。莫耶谁解水刲犀。

直欲投簪此地栖。山川疑是武陵溪。向来金虎终难动。世路还如植木犀。

用壁上鱼灌圃羞字韵。题玉山溪堂。

编辑

心本操存放孰求。昔贤涵养此溪头。人来尽道山居胜。不省浮生抵死羞。

题画竹扇。赠玉山书院儒生。

编辑

写得琅玕一两茎。清风六月手中生。坐麾酷吏兼医俗。认取山翁不世情。

题画竹扇。赠西岳书院儒生。

编辑

貌出疏篁叶叶霜。轻风随手夺清商。赤曦三伏烘如火。分与青衿作一凉。

西岳书院席上。答诸生见和画竹扇韵。

编辑

此君高节本凌霜。夷谏周王皓隐商。才着一枝轻箑上。夏天能作十分凉。

句带烟霞字挟霜。喜君俱是起予商。明年此会能相忆。一箑风篁六月凉。

题画竹扇。分赠八十岁老人。前教授李元凯年八十五。幼学黄二老八十四。佥知李匡夏八十一。前参奉金明斗八十三。前参奉裵严八十二。

编辑

一竿描出雪霜姿。绿叶苍筠贯四时。凭祝丈人如此竹。鬓毛常黑不成丝。

奉酬八十五岁老人李教授元凯见次画竹扇韵

编辑

八十溪翁野鹤姿。精神不减少年时。手题新什烦相赠。字字银钩句色丝。教授居杞溪。故称为溪翁。

题画竹扇。赠乡所。

编辑

一日此君何可无。雪中标格箑中摹。烛龙衔火烧天地。坐见清风激懦夫。

次李佐郞宜活谢惠墨竹扇之韵

编辑

鲤庭诗礼世相承。莫譬彭陈合作朋。陈后山序云。眉苏公之守徐。余以民事太守。后山。彭城人。通德烟花初翦韭。郑公乡门曰通德门。佐郞时。居良佐洞。乃晦斋先生所居之里。故以郑公乡比之。武夷泉石并扶藤。武夷。指玉山书院。肯教偃室披清裁。故遣安风辟暑蒸。盈把却蒙明月报。愧无仁术副名称。

孤竹当年本两枝。首阳薇蕨命何衰。千秋凛凛清风在。激懦廉贪试一吹。扇子二把。故云两枝。

次李进士宜潜谢惠墨竹扇之韵

编辑

沙烂山焦天地烘。曈曈火日正当空。赤心附与墨君去。吹作兰台宫里风。

题扇子。寄赠李校理民宬宽甫。居义城

编辑

轻雕碧玉薄裁缣。一匠功成二美兼。掌握翻教楚王快。胸襟恰似伯夷廉。要看处世能舒卷。休认随时异冷炎。缄寄骚翁应有意。元规尘外卧陶潜。

六月十五日高丽金克己集云。东都遗俗。六月望。浴东流水。因为禊飮。谓之流头宴。盖以河朔避暑之飮。误为禊飮耳。金克己有蚊川祓禊诗。

编辑

金伏炎天日属庚。愁霖新霁月方盈。流头本是东都俗。举目何堪北客情。徐伐山川非故国。赫居朝市但荒城。坐吟祓禊前贤什。玉薤深斟强自倾。

六月雨中。与李提督希圣飮。

编辑

府庭休澣日。黉舍懒眠身。大暑逢三伏。淫霖过一旬。共拼无事飮。谁作独醒人。乡乐新罗谱。黄倡舞更真。

夏景晴仍雨。公庭静不喧。应知农务急。未见簿书烦。座接东山妓。时倾北海樽。此间无郑老。真趣共谁论。

西轩席上。醉赠李提督。

编辑

淮阳堪戴马期星。吏退公门昼自扃。伏日甘从袁绍飮。明时忍作屈原醒。处容古舞翻长袖。渔父新词唱后庭。行乐及辰须秉烛。百年人世一邮亭。

醉中。戏作短歌。赠李提督。

编辑

昨日颠狂未自知。醒来堪戒众皆嗤。官醪正熟客又到。相对那能不举卮。

用慈仁县校生金应鸣咏竹韵

编辑

从来无竹令人俗。故向官斋种绕庭。坐对翠阴心骨莹。世间何事更关情。

晩风飒飒声摇枕。晴日珑珑影转庭。长夏闭门官事少。一轩偏有野居情。

千茎玉立绿亭亭。句引清风满一庭。日午睡醒凉到骨。软红香土转无情。

烟叶参差含露净。霜竿葱翠拂云高。此间大嚼非佳士。痛飮应须诵楚骚。

贞姿本似伯夷瘦。清节政如巢父高。湘水有灵吾欲问。此君何事却遗骚。

万竿苍玉森如束。直节捎云百尺高。坐爱清阴不受暑。午风吹作雨骚骚。

七月初一日

编辑

行年四十四。又复听鸣蜩。故里犹惆怅。殊方本寂寥。平生经济策。愿补圣明朝。奈尔淹龟虎。乌蟾不我饶。

行年四十四。又复听寒蛩。镜愧苍颜皱。梳嫌白发松。武谋戡世乱。儒术赞时雍。佩竹身全误。归心覆鼎峯。余家田园。在三角山下。三角山。一名覆鼎山。

初秋。简李佐郞宜活,进士宜潜兄弟。

编辑

坐忆清姿白玉温。紫溪曾共访真源。鲤沈顿讶山川隔。蝉噪翻惊日月奔。客位久悬徐孺榻。秋风虚对孔融樽。烦君莫道无公事。一为谈诗到府门。韦苏州简郡中诸生诗。谈诗一解颜。又赠丘丹诗。每到府门趋。

秋声

编辑

昨夜西风起。浮生几日休。蝉吟朝嘒嘒。蛩语夕啾啾。触耳悲新律。搔头忆故丘。更堪梧竹叶。一一各鸣秋。

七月十五日

编辑

一岁三元日。新秋节最佳。凉风驱溽暑。急雨洗阴霾。宝盖开灵醮。兰盆施佛斋。坐听歌吹沸。霁月上天街。

七月十六日。夜酌席上。戏示李宜活佐郞。

编辑

初秋月仍满。薄暮雾全收。今日苏仙赋。当年赤壁游。百龄真一瞬。浮世尽荒丘。直到东方白。清樽飮不休。

赠别徐秀才

编辑

徐生䎘字鸿举。原州人。世居居昌县。去年秋。来见余锦郡。请学古赋。授文选楚辞。今年夏。又来请卒业。留两月。归觐其亲。因赴秋场。余嘉其心醇而行峻。志确而身勤。作为近体诗二篇以志别。

锦峡曾惊负笈遥。春来鳌岭阻清标。云龙东野那堪别。柏马之裒不待招。三见玉轮丹桂茂。一闻金井碧梧飘。彩衣归趁高堂望。侧伫冥鹏早拂霄。

娥林迢递隔仙桃。谁料担书不惮劳。坐诵梁皇太子选。行吟楚国大夫骚。马卿多病家仍窘。燕市悲歌气自豪。倒廪却惭垂橐去。古城秋雨首徒搔。居昌。古号娥林。庆州西岳山。一名仙桃山。

奉简北渚金冠玉令公时以江界府使。秩满还京

编辑

一代谁怜我。三年独忆君。塞西瓜又及。江在竹仍分。鼓角阴山雪。台隍瘴海云。归朝得无恙。急为寄新文。

奉寄西峦赵持世,玄夫赵善述两君。

编辑

死者不再生。岂自知殇彭。生者未一死。一日千万事。昔为死者怛。今为生者怵。只愿死宁早。不必生至老。死。谓石洲也。

死别声已呑。秋草高阳路。生别首长回。落日城南树。一从炎方来。三见凉风起。何时更相对。共话今日意。石洲葬高阳

奉简清阴金叔度令公

编辑

一别风尘事百般。月轮三十四回看。相思莫怪稀相问。羁抱如今写出难。

戏答安奇崔察访明献

编辑

共是降仙台下人。驿程相见便心亲。南来五月一书札。海树秋生寒雨频。

题无禁亭

编辑

李佥知卜地于府北十四里许豆毛渊之上。新构茅亭。高据山麓。俯临郊坰。尽鸡林一府之形势。置酒邀赏。请名于余。余曰。苏东坡云。江上清风。山间明月。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以无禁二字名之。何如。主人曰可。仍请余题其楣上。

郭外林皋压涧𣸣。草亭萧洒绝尘氛。一川风月元无主。四野云山摠属君。白水直趋沧海合。青虹横射紫霞分。日斜吹笛渔儿返。坐看沙汀起鹭群。

野阔山平川势洄。古都形胜此高台。数声长笛一樽酒。烟雨满空沙鸟回。

迎春轩。䜩西岳,玉山两书院夏课儒生席上有赋。

编辑

衿佩初筵序冠童。鹿鸣章句旅酬中。三韩此府诗书国。两院诸生礼义风。忙为槐花勤隶业。好将秋卷细争工。圣朝行见菁莪咏。翻愧文翁化未隆。

秋夜口号

编辑

三霜铜虎滞炎州。蓬鬓成丝又一秋。永夜不眠心耿耿。孤灯无焰室幽幽。寒蛩自作常年语。倦客偏生异地愁。坐忆西湖旧钓处。荻花烟月满汀洲。

秋夜口占

编辑

秋夜何曾睡。羁心独自伤。若为桐叶密。又复竹梢长。急雨仍留响。凄风特送凉。鬓毛无次第。翻恐倂成霜。

秋日雨中

编辑

鸟岭层峯外。鸡林坏郭中。雨声分蟋蟀。秋气集梧桐。去国三年吏。忧时一病翁。平生张翰兴。鲈脍忆江东。

自七月初吉。或阴或晴。连雨不绝。至八月上旬。始得开霁。

编辑

秋至乃淫雨。雨晴秋已深。短曦无火焰。凉吹自商音。策策战梧叶。翛翛鸣竹林。更闻百虫咽。一夜动归心。

八月十四夜

编辑

玉兔清秋月。金鳌故国城。山川坐寥落。云汉望虚明。霸业兴亡地。羁身宠辱情。夜深闻折柳。栖鹊更多惊。

中秋不见月

编辑

中秋积雨喜全晴。薄雾无端翳太清。安得长风扫万里。直教明月挂三更。年华忽忽羁形老。世故纷纷宦况轻。留客且宜成一醉。四筵歌妓莫停声。

一轮遥挂九穹高。此夕年年众望劳。怕看野云微点缀。忍听溪雨远萧骚。蟾光射水蛟螭动。桂影笼山魍魉逃。坐惜华颠失清赏。暗萤飞乱鹊惊号。

八月十六夜

编辑

雭雭西郊雨。冥冥北岭云。桂华那得见。梧叶不堪闻。清节临秋半。沈吟过夜分。忆曾天似洗。一镜掩星文。

八月十七夜

编辑

白月仍生魄。玄云未解围。雨声闻渐急。河影忆全微。辗转深更彻。蹉跎夙计违。天风一扫洒。犹及见澄辉。

八月十五日至十八日。阴雨不止。

编辑

待月官城闭。中宵独倚楼。讵知三日雨。空负一年秋。宿雀惊枝湿。飞萤喜庑幽。老夫霜满鬓。今夕最堪愁。

戏简永川吴明府景虚

编辑

槐密蝉鸣夏。桐疏鹤警秋。两州才一舍。孤坐未同游。白首从吾老。黄昏特地愁。明朝向西去。只拟暂登楼。

奉简竹阴赵怡叔佐郞

编辑

莫讶经春阙尺书。忍题何语问离居。秋来相望无穷意。只要身强不愿馀。

附次韵

编辑

一首清诗手自书。故人珍重问幽居。交情惯向穷途识。唯子平生信有馀。竹阴

寄赠林圣翊秀才在锦山

编辑

一别阳山雪月中。峡天云树隔千重。逢人欲寄相思字。夜雨侵阶语乱蛩。

吴景虚以海松子见遗

编辑

多谢永阳倅。一袋海松子。知我慈母衰。齿落妨甘旨。用此作餰粥。亦足当药饵。感叹何以报。腹中四十字。

永川近民堂。敬次圃隐先生明月楼韵。

编辑

海天霜落塞鸿回。节近重阳细菊开。高阁凌云山势断。长沙画野水声来。四年南国身千里。万事西风酒一杯。目极凤城何处是。半峯斜日独徘徊。

秋日题衙轩

编辑

一着朝衫百计违。未曾穷岁卧荆扉。雪花古塞三如席。梅雨炎方五化衣。白发摠从官里得。青山徒向梦中归。挂冠神武终何日。南峤还惊北雁飞。

九日。奉简林典籍公直,李庶尹命俊昌期。典籍时谪梁山。庶尹时谪盈德。

编辑

楚客登临日。蛮乡窜逐臣。只应增恶抱。谁与作佳辰。吏役身何倦。交游意最亲。黄花不同赏。空送白衣人。宋王九办曰。登山临水送将归。

重阳

编辑

瘴烟无地望中宸。木落江潭雁又宾。四岁两州三九日。盛朝多士一孤臣。樽浮菊蕊寒香重。妓戴萸房艶态新。却幸菲才叨圣渥。华筵随处寿慈亲。

答白善鸣振南进士书

编辑

一别都城雪。秋风五听蝉。湖中犹不见。岭外更无缘。对月心相忆。逢僧信忽传。西南几千里。黄叶满山川。

一别都城雪。春天五见梅。黄冠卧水石。紫绶走风埃。幽事真堪羡。残生只自哀。寒亭对归使。搔首句难裁。

寄松湖白进士善鸣

编辑

智异山分界。乾坤各一涯。如何五岁别。又是九秋时。世泰唯耽酒。身危欲废诗。两乡今日意。应只菊花知。

复用前韵。答赵怡叔。

编辑

廿八骊珠满纸书。瘴乡三岁隔田居。紫毫斑管尤多感。忍是年前起草馀。右。谢寄黄毛笔。

题诗欲报故人书。北郭东京共索居。千古山河三姓后。五更风雨九秋馀。

寄赠白进士善鸣

编辑

锦州相望旅魂销。移守鸡林地更遥。岭石拆天盘鸟道。海云垂野吼䲡潮。雪残邮馆丛梅发。霜重官桥断柳凋。何日眼青同把酒。白头身事坐萧条。

谨次月沙相公寄示之韵

编辑

本是松桂性。肯为霜雪摧。晨星千里隔。秋月两章来。凤口明时诏。龙须异日灰。柴荆休叹老。和鼎待盐梅。

前途何太险。堪戒后车摧。云雁衔芦去。灯蛾触焰来。谁能怨飘瓦。争欲溺燃灰。愿作吴门卒。无人认姓梅。

九月二十日。见邸报。谏院以善山试所举子作乱。罢场溃出论启。试官都事朴公善长及余与安东府使李公弘胄。并坐罢。

编辑

一为南郡吏。三见北鸿宾。正属思归日。仍成坐罢人。手抛青绶印。头戴白纶巾。自此衡茅下。琴书好养真。

九月二十六日。发庆州。乡校,书院诸儒生。追至大谷里。设饯筵。戏书以赠。

编辑

秋风吹我故园归。正欲抛官罢亦宜。象阙一分金虎重。鳌岑十看玉蟾亏。本非廉守来歌暮。岂有何君去见思。惭愧青衿劳远饯。白头翁说是新仪。

九月二十九日。行到阿火驿。戏示送行诸人。是日。次永川郡。驿在州西三十里。北至永川四十五里。

编辑

去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上任。迄今九月二十九日。共三百日。庆州境内凡十三面。民户共五千三百六。人口共一万七千七百三十九。

二年三百日留连。户五千人万七千。穷巷几曾惊悍吏。逋租时复责荒田。权衡斗斛生鞭棰。雪月风花入管弦。归路始惭无惠化。只应遗谤满山川。余尝喜出游山水间故云。

九月三十日。次新宁县。自永川北至新宁。四十五里。

编辑

明远楼朝发。新宁县夕投。朔风飞木叶。羁雁叫沙洲。此日三秋尽。平生万事休。傥非归去兴。萧瑟讵堪愁。

十月初一日。宿召溪驿。初二日。次军威县。道中记兴。

编辑

岭南风日暖。十月陨微霜。野柳寒仍绿。山桑晩始黄。鸡豚散平圃。凫雁聚深塘。一一供诗料。归途不厌长。

十月初三日。次比安县。自军威北至比安县。三十七里。

编辑

竹外青山柳外沙。县斋寥落似田家。斜阳驻马无人问。步入中庭嗅菊花。

一阶梧竹净无埃。晩菊经秋独自开。认得使君官政简。讼庭红叶覆苍苔。

屏山口占在比安县内

编辑

谷狭初无迳。岩平却有台。树围村掩映。沙坼涧萦回。暝霭埋松嶂。寒花点石苔。晩来幽兴极。孤啸重徘徊。

十月初四日。憩安溪驿。在比安地宿醴泉多仁县。初五日。渡守山津。在尚州,醴泉两界之间。憩咸昌德通驿。宿闻庆幽谷驿。

编辑

日日无风日日晴。板舆安稳过长亭。天公定识行人意。冬暖如春草尚青。

赠幽谷驿吏方铁同

编辑

我曾祖容斋先生集南游录中。有方洁吟。其叙曰。幽谷驿旧有文匡公记。钉于壁。燕山甲子。公被害。官命撤去。驿吏方洁藏之谨。及反正。复出钉之。呜呼。当时士大夫用心。有能如洁者乎。余感而有吟。其诗曰。庶流未易轻。洁也尤瑰奇。甲子祸滔天。人命如奕棋。哀哉涵虚公。弃身荒塞陲。焚如及题咏。令甚风火驰。幽谷板上记。巨笔宏其辞。洁也夜抱归。十袭终不疑。是岂有所要。中心难自欺。汉运既反正。赵璧亦无亏。我今过古驿。览之双涕垂。呜呼若洁者。可为士林师。又有近体诗一首曰。驿吏有方洁。吾诗曾一云。斯人今幸见。此事古难闻。名岂荣枯变。心无贵贱分。纷纷轻薄者。何物是浮云。文匡公。乃大提学洪公贵达。涵虚。其号也。公本咸昌人。公之往来于朝。洁必为之执鞭者也。某尝读是诗。多洁之义久矣。己酉秋。自莱山罢归京城也。行到是驿。问洁后世。得见胤男。与之道其故而去。今而来过。胤男已于辛亥夏殁矣。又求洁后。幸得铁同。盖洁子一曰一。一子一曰平。平子四。曰六。曰七。曰八。曰九。七八。无子。九子一曰胤男。胤男无子。六子一。曰继龄。继龄子三。曰丰积。曰富积。曰善积。富积,善积。无子。丰积子一。曰铁同。铁同于洁。六世孙也。噫。自燕山甲子。迄今甲寅。百有十年之间。洁之后传于六世。只有一铁同在焉。而问诸铁同。洁之为洁。既不能知之。又恶能知我曾祖洁其洁而咏歌之也。洁为洁而洁其洁者。至铁同尚不能知。况后于铁同者乎。在铁同且不能知。况非如铁同者乎。余窃恐自此而往。是驿之吏蒙然。将不知有洁。洁之有世茫焉。亦无以考。故每到是驿。必求洁后。询厥系属。形诸文字。既以示洁之后。又以示我曾祖之后。后于我而路于是者。留为是驿一故事也。时万历四十有二年岁在甲寅冬十月初五日甲申。德水后人书。

尔是方吏后。吾为容相孙。初逢似曾识。兹事共谁论。义气一夷险。世情多覆翻。千秋幽谷驿。名与两篇存。

幽谷驿。伤方胤男。

编辑

废朝独护涵虚板。容祖曾题方洁篇。逢着后孙论旧地。六年重过草连阡。

十月初六日次闻庆县道中述怀

编辑

峡内风霜早。冬初气候严。潦收滩减响。岚卷岳增尖。饿雀鸣疏柳。寒凫隐槁蒹。萧条岁暮意。鬓雪不禁添。

十月初七日。逾鸟岭。

编辑

伊昔辞莱府。如今罢月城。危途再行色。徂岁六秋声。晼晩柴荆计。崎岖竹帛名。老龙湫底伏。应笑谩劳生。

十月初八日。发安保驿。憩水回里。宿忠州丹月驿。驿在獭川之上厥明日。朝雨。不得行而作。

编辑

丹月驿前水。乐天亭下流。江寒未乘舸。雨暗且停驺。鸥鹭定相待。云山空复愁。归心逐逝浪。先到故汀洲。獭川之水至广津溢而别流为一派曰新川乐天亭乃东蚕室也在于新川之上余家台山别墅在蚕室之下

十月初九日。雨晴晩行。宿崇善里。初十日。次石院。

编辑

三日邮程六日期。暂时行又歇多时。官僮不识承颜地。却笑家贫去故迟。

十月十一日。过竹州。憩承甫院。宿阳智县。院在竹州地。阳智别号。秋溪。

编辑

今日畿州路。秋溪近汉阳。即看奴仆喜。方认旅羁伤。锦水星三昴。鸡林露一霜。鬓毛明镜里。那得不成苍。

十月十二日。憩龙仁县。宿广州板桥院。

编辑

昔向湖州去。今从岭路归。客心浑似梦。谁悟主人非。

十月十三日。渡三田浦。余于辛亥十月十二日。渡汉江。赴锦山。迄今甲寅。四寒暑矣。有感于怀。舟中口占。是日。宿台山。翼日。入京城。

编辑

清汉滔滔接广津。北归南迈此江滨。初分锦虎当辛亥。忽解罗龟是甲寅。十月风烟仍似昔。四年人事几回新。扁舟直欲乘流去。不向缁尘更误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