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东岳先生集
卷之四
作者:李安讷
1640年
卷五

湖西录

编辑

万历壬寅秋八月初六日乙未。以忠清左道京试官。往清风郡。十二日入清风。十三日试士。十七日罢场。十八日抵丹阳游岛潭。十九日还清风。二十日乘舟发清风。二十五日甲寅。还京城。往返凡二十日。

渡汉江作

编辑

宿雨今朝霁。天高秋日凉。平湖明皛皛。远树霭苍苍。将命真知忝。随缘且未妨。风岩与水穴。吾得恣徜徉。清风郡有风水穴

龙仁途中

编辑

今玆秋色早。八月叶皆黄。梨枣团朝露。鸡豚散夕阳。村闾稍安堵。禾谷已登场。驱马身何向。幽心忆野庄。

早行

编辑

客行须早发。王事有程期。天旷秋曦薄。林深晓露滋。川光妨病眼。野气助诗脾。信马随长路。身闲属此时。

竹山馆

编辑

古蹊入秋草。廨舍似村楼。日落郊墟暝。虫鸣庭宇幽。此行非远役。当夜自闲愁。倚柱瞻星斗。明河凝不流。

入忠州

编辑

短角荒城暮。空庭古树秋。驱驰荣辱倂。辗转岁时遒。抚己翻如梦。怀人自作愁。三春𬇙外客。今日更湖州。

留忠州馆。雨夜书感。

编辑

飒飒雨声急。翛翛秋气新。为郞忝水部。识字异诗人。三日淹留地。百年飘转身。寒蛩近床下。竟夕互哀呻。

奉简清风宋明宰英耇仁叟

编辑

北津风景昔曾闻。此去还逢老使君。寒碧楼前秋月满。玉箫吹彻万山云。北津清风郡江名

经年相别鬓全星。策马东来眼却青。明日凝清高阁上。一声长笛对云屏。郡前有屏山

宋明宰报书至。旬月间。丧二女儿。辄成长句。奉寄以慰。

编辑

自君贬沙郡。岁律坐已移。今晨始得书。连月失女儿。大者七岁馀。婉娈秀闺仪。小者才五岁。妆洗学母为。奄忽相继殁。天其何所疵。闻者鼻尚酸。况乃伤老慈。五十未生男。两鬓半成丝。赖此彭泽慰。反作层峯悲。修短各有命。神明本无知。三子不数日。东野亦有之。勿叹赤子夭。且诵玄夫词。有子孰使然。无子同曩时。东门与季札。愿君以为师。

凝清阁夜坐。次板上韵。

编辑

江声淅沥夜生风。江树苍苍江岸空。忽有渔人吹铁笛。小舟撑出月明中。

江楼深夜听寒波。玉露滴空秋气多。直欲泠然御风去。碧城何处羽人家。

寒碧楼。中秋翫月。有感记怀。

编辑

去年翫月玉河馆。万里燕城生别愁。今夜翫月沙热郡。一声羌笛登高楼。青山寂寂寒江动。白露泠泠暝霭收。王事驱驰乡国远。此生作客几中秋。

寒碧楼。次壁上韵。奉呈宋明宰。求和教。

编辑

客路年光逐水流。西关踏尽又南州。五更风露中秋月。四郡溪山寒碧楼。江上何人吹玉笛。使君无事舣兰舟。明朝试罢堪乘兴。欲把长竿钓石洲。八月十五日。方锁试院。夜将半。忽闻笛声寥亮。山石可裂。即主倅宋先生乘舟赏月也。篇内因记之。

凝清阁。敬次退溪先生韵。阁乃先生所命名。取韦苏州诗燕寝凝清香之句也。公因用苏州韵。为诗以志。诗板今在楣上。

编辑

高秋夜方永。端坐唯焚香。滩鸣庭牖寂。露下床簟凉。素怀幽赏志。何意跻斯堂。地僻景自澄。体净心且康。形迹无所拘。身世两俱忘。华池可以漱。玉浆已云尝。诵我黄庭经。咏彼白云章。兹惟灵仙宅。逝将肆翺翔。天风吹衣袂。神气愈洸洋。晨起问丹丘。乃在东南疆。翼朝。将抵丹阳郡。游于岛潭。故篇末及之。

游岛潭

编辑

丹阳郡北千尺潭。潭中有石名岛岩。三峯騈立碧琬琰。如以神斧工镌劖。其中一峯最奇绝。巨鳌戴出高巉巉。灵湫澄澈不见底。百炼菱镜开玉函。意者造化閟名区。洞壑作扃烟雾缄。松间矮屋谁氏居。庭草没蹊无人芟。我来投宿纵幽讨。心若逸骥遗辔衔。平生自许寡所欲。独于山水忘贪馋。是时正逢秋景鲜。穹林隐映攅枫杉。短棹搒岸溯奔湍。门崖穴壁窥崆嵌。岛潭上有门岩穴岩沿洄不觉西日晏。凉风袅袅吹归帆。群峦突起削剑铓。鸣濑隐耳谐韶咸。溪回谷转出山口。乾坤咫尺分仙凡。行当卜筑老于斯。不忧尘世遭讥谗。谁能汩没宠辱境。白头奔走穿朝衫。书诗石上誓此志。我言非诬神所监。

降仙台下作

编辑

亭亭降仙台。幽丽谁与等。金刚曁汉水。此地乃得并。俗谓清风山水。金刚山下汉江流。故云云。冈峦如削玉。松桂蔚旁挺。风江荡虚壁。霞石散光炯。杳然人境隔。洞府邃以迥。沿流弄惊湍。傍岸逗孤艇。朗咏招隐诗。仰睇秋天冷。林景正箫疏。神魂凄已醒。闻昔羽衣士。空飞凌绝顶。葱茏云树间。尚有烧丹鼎。愿吾蹑高躅。林栖啜芳茗。

游龟潭

编辑

四郡山水乡。龟潭境最胜。矗立玉笋峯。奔峭相连亘。淙流汇其底。激湍清且莹。鸣艚逐盘涡。荡漾发高兴。霜枫夹层𪩘。雨霁秋容靘。地阒人语绝。风滩满幽听。烦襟坐涤澣。俗耳亦云醒。返照下苍壁。素浪光不定。鼓舷歌自逸。响彻空谷应。缘崖历松涧。憩壑访萝迳。何处学仙子。结茅依绝磴。遥知讲玉书。月夕叩寒磬。云林秀芳芝。采采欲谁赠。怅望独回棹。鹤唳川路暝。

自岛潭放舟。乘流而下。过龟潭。日已夕矣。烟树间忽有笛声。乃宋使君载酒来候也。

编辑

峡里澄潭玉镜开。小舠闲搒月中回。数声长笛沙汀远。道是清风太守来。

舟中即事二首

编辑

云谷窈且深。石峯削如剑。洄潭碧无底。寒浪动菱鉴。旭日出霞迟。轻艑凌波汎。行穷幽赏心。夙愿无所欠。回视人寰内。扰扰堕埙陷。

峡郡泉石佳。秋霁天宇空。谷转武陵源。路入华阳洞。日夕林月上。露冷江欲冻。谁捻白玉琯。更作梅花弄。仙游难再期。对景已如梦。

舟中即事绝句五首

编辑

天影倒沦漪。万顷碧下上。惟见白鸟飞。三三复两两。

云山高隐隐。苍翠连远近。凉飙起松抄。琴筑有遗韵。

潭上多老枫。霜叶时自堕。尽日相对眠。野鹿闲如我。

山岚翠欲流。崖树赤如染。江水中盘回。轻浪寒灎灎。

暧暧林景曛。溶溶川气晩。孤棹溯仙源。月夕澹忘返。

寒碧楼下。乘舟而行。沿江出峡。清境依然。怀不自已。诗以志之。

编辑

高楼十日梦。一洗禁城尘。岚扑山临户。江空月逼身。帘旌碍林远。沙岸逐舟新。峡尽犹回首。情如别故人。

舟行过皇恐滩。到黄江。却寄宋使君。

编辑

桂桡徐转出松溪。峡口秋深锦树迷。回望洞天人不见。夕阳汀草远含凄。

自忠州金串渡。乘船而下。到广津上岸。船中记兴四首。

编辑

早识滩势恶。要观山色佳。缘江搒小艓。叩枻对层崖。水落汀沙净。云生峒树霾。明昏异状候。一一惬幽怀。

地拆云根出。群流泻一江。雷风常击薄。船石互舂撞。白日蛟龙吼。青山鬼魅𢥠。瞿塘天下险。谁信在吾邦。

峡外江流稳。汀洲拥碧沙。浦光清彻地。山气晩成霞。樵唱行相续。村墟望渐賖。白头矶上老。烟月寄生涯。

暝雨鸣寒浦。晴峯带晓岚。扬帆下急峡。荡桨度澄潭。石峭江声怒。霜浓树色酣。恨无吾祖手。新句记幽深。挹翠轩先考外王父。自忠州水路还京。有纪行诸诗。

舟行漫成绝句十七首

编辑

直道何忧行路难。大江秋水杀风湍。长年三老导我去。下濑船如下阪丸。

安了此心身便安。此身随处不辞难。向来惯踏人间险。笑倚蓬窗经月滩。

天末斜阳馀半竿。客舟初发片帆寒。龙潭水驶秋风急。才下猪滩又鳆滩。

乱石利如刀剑刺。崩涛汹若虎熊咆。今古舟航恶年少。几人魂骨葬泓坳。

巨石相磨剑戟攒。轻舠出没逐回澜。这间计较无穷事。却被旁人错愕看。

滩头残日漏云红。峡树经霜落晩风。白鸟孤飞缘底事。浮沈还在乱波中。

谁斲山根启水程。风涛帆楫易摧倾。龙渊直与骊江接。曲曲危滩不记名。

江面无风细蹙罗。乱山相对碧嵯峨。晩来烟雨浓如墨。个是天公饷我多。

蟾江西下峡天分。山木苍苍远入云。暂逗兰桡吹铁笛。石汀飞散白鸥群。

日夜奔川入海流。风帆一瞥过长洲。舟人但道舟行疾。不道人间岁不留。

孤身北去着孤舟。舟在长江流处流。恶滩危峡都过了。一任西风吹不休。

大滩石险风复雨。栗浦江清云解阴。今日懽忻昨日怨。几人能得有常心。

上滩滩急下滩平。只是孤帆一日程。舟子争知造物意。愁声未断又歌声。

磨滩水悍石交撑。不信扬津镜面平。身事世途俱似此。莫将险易枉关情。

西指汉阳行渐近。东华平地正风波。篙师揖我笑相贺。四十四滩无恙过。

江含秋影碧鳞鳞。云散晴峦黛色新。三日柁楼无一事。画中风物镜中身。

莫怪沧波缓棹归。风烟无管渚禽飞。明朝紫陌尘如雾。车马纷纷足是非。

船中读挹翠轩集自忠州金滩乘舟还京纪行诸篇。有感而书。

编辑

伽倻词伯吾家祖。下峡舟中诗纪行。山色滩声宛如昨。桧杉风雨不胜情。公诗云。滩声近诗咏。山色映篷窗。又云。淅沥桧杉神勒月。苍茫风雨豆弥舟。

星霜一瞥百年中。今古还惊日直同。卷里山川浑不改。金滩挥涕忆公公。弘治壬戌。距今万历壬寅。一百有一年。公以四月庚戌。自金滩放舟。辛亥。宿神勒寺。壬子。次葛山。癸丑。次豆弥。甲寅。到广津。余今以八月庚戌。上舟。宿处道里日辰干支前后并同故云。

惯诵清心楼上诗。还从神勒寺中归。郁葱古塔今犹在。浮世滔滔事易非。公登清心楼。次牧隐诗曰。郁葱神勒寺前塔。缥缈杨根郭外山。

甓寺秋高岩树老。月溪口落渚烟空。眼底江山无好句。吾行已后翠轩翁。

沧浪亭。次壁上韵。在忠州山溪

编辑

爱此山溪胜。飞亭在上头。野烟迷落日。江树落高秋。北望宜凭槛。南来且驻舟。坐看归路暝。孤鹜下沙洲。

云容水态媚清秋。短角斜阳送客舟。遥羡沧浪亭上老。百年心迹等沙鸥。

秃浦访南应教子安以恭别业

编辑

闻君湖上住。今日始来寻。淼淼秋江水。苍苍枫树林。风波臣节重。丘壑圣恩深。谁识北归者。更无尘世心。

过台山故墅

编辑

石立三峯秀。沙分二水交。断矶依曲渚。虚阁面长郊。故业今谁管。微衘久未抛。王程出南涧。恐被北山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