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文选/卷一百五

 卷一百四 东文选
卷一百五
卷一百六 

编辑

狂辨 编辑

李奎报

世之人皆言居士之狂。居士非狂也。凡言居士之狂者。此岂狂之尤甚者乎。彼且闻之欤。视之欤。居士之狂。何似乎。裸身跣足。其水火是轶乎。伤齿血吻。其沙石是啮乎。仰而诟天咄咄乎。俯而叱地㪍㪍乎。散发而号喝乎。脱裈而奔突乎。冬而不知其寒乎。夏而不知其热乎。捉风乎。捕月乎。有此则已。苟无焉。何谓之狂哉。噫。世之人。当闲处平居。容貌言语。人如也。冠带服饰。人如也。及一旦临官莅公。手一也而上下无常。心一也而反侧不同。倒目易聦。贸移西东。眩乱相蒙。不知复乎中。卒至丧辔失轨。僵仆颠踬然后已。此则外能俨然。而内实狂者也。玆狂也。不甚于向之轶水火啮沙石之类耶。噫。世之人。多有此狂。而不能救己也。又何假笑居士之狂哉。居士非狂也。狂其迹而正其意者也。

辞辨 编辑

李穑

赋近出也。源于三纬。变而骚。骚而后赋作矣。辞出于孔氏。所以翼易也。今读其文。韵语甚多。其亦本于赓载者欤。楚屈原作骚。变雅之流也。宋玉,景差,贾谊。继起而赋之。源流于是备矣。汉兴。武帝作秋风辞。盖本于骚。而词益简古。晋处士陶渊明。赋归去来辞。又稍驰骋而视赋则尚简。班马出而包络无馀。至有十年。且就之说。吁盛矣。其亦可憾也已。非独文也。凡饰于外者日增。而积于中者日削。枝叶茂而本根弱。甚可怪也。使本根苟壮。而扶踈其枝叶也。亦何伤哉。亦何伤哉。

佛氏轮回之辨 编辑

郑道传

人物之生生而无穷。乃天地之化。运行而不已者也。原夫大极有动静而阴阳生。阴阳有变合而五行具。于是。无极大极之真。阴阳五行之精。妙合而凝。人物生生焉。其已生者往而过。未生者来而续。其间不容一息之停也。佛之言曰。人死。精神不灭。随复受形。于是。轮回之说兴焉。易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又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先儒解之曰。天地之化。虽生生不穷。然而有聚必有散。有生必有死。能原其始而知其聚之生。则必知其后之必散而死。能知其生也得于气化之自然。初无精神寄寓于大虚之中。则知其死也与气而俱散。无复更有形象尚留于冥漠之内。又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天地阴阳之气交合。便成人物。到得魂气归于天。体魄归于地。便是变了。精气为物。是合精与气而成物。精魄而气魂也。游魂为变。变则是魂魄相离游散而变。变非变化之变。既是变则坚者腐。存者亡。更无物也。天地间如烘炉。虽生物。皆销铄已尽。安有已散者复合。而已往者复来乎。今且验之。吾身一呼一吸之间。气一出焉。谓之一息。其呼而出者。非吸而入之也。然则人之气息。亦生生不穷。而往者过,来者续之理。可见也。外而验之于物。凡草木自根而干而枝而叶而华实。一气通贯。当春夏时。其气滋至而华叶畅茂。至秋冬。其气收敛而华叶衰落。至明年春夏。又复畅茂。非已落之叶。返本归源而复生也。又井中之水。朝朝而汲之。爨飮食者。火煮而尽之。濯衣服者。日曝而干之。泯然无迹。而井中之泉。源源而出。无有穷尽。非已汲之水。返其故处而复生也。且百糓之生也。春而种十石。秋而收百石。以至千万。利其倍蓰。是百谷亦生生也。今以佛氏轮回之说观之。凡有血气者。自有定数。来来去去。无复增损。然则天地之造物。反不如农夫之生利也。且血气之属。不为人类。则为鸟兽鱼鳖昆虫。其数有定。此蕃则彼必耗矣。此耗则彼必蕃矣。不应一时俱蕃。一时俱耗矣。自今观之。当盛世。人类蕃庶。鸟兽鱼鳖昆虫亦蕃庶。当衰世。人物耗损。鸟兽鱼鳖昆虫亦耗损。是人与万物。皆为天地之气所生。故气盛则一时蕃庶。气衰则一时耗损明矣。予愤佛氏轮回之说。惑世尤甚。幽而质诸天地之化。明而验诸人物之生。得其说如此。与我同志者。幸共鉴焉。或问子引先儒之说。解易之游魂为变曰。魂与魄相离。魂气归于天。体魄降于地。是人死则魂魄各归于天地。非佛氏所谓人死精神不灭者耶。曰。古者。四时之火。皆取于木。是木中元有火。木热则生火。犹魄中元有魂。魄煖者为魂。故曰。钻木出火。又曰。形既生矣。神发知矣。形魄也。神魂也。火缘木而存。犹魂魄合而生。火灭则烟气升而归于天。灰烬降而归于地。犹人死则魂气升于天。体魄降于地。火之烟气。即人之魂气。火之灰烬。即人之体魄。且火气灭矣。烟气灰烬。不复合而为火。则人死之后。魂气体魄。亦不复合而为物。其理岂不甚明也哉。

佛氏因果之辨 编辑

或曰。吾子辨佛氏轮回之说至矣。子言人物皆得阴阳五行之气以生。今夫人则有智愚贤不肖贫富贵贱寿夭之不同。物则有为人所畜。役劳苦。至死而不辞者。有未免网罗钓弋之害。大小强弱之自相食者。天之生物。一赋一与。何其偏而不钧如是耶。以此而言。释氏所谓生时所作善恶。皆有报应者。不其然乎。且生时所作善恶。是之谓因。他日报应。是之谓果。此其说。不亦有所据欤。曰。予于上论人物生生之理。悉矣。知此则轮回之说自辨矣。轮回之说辨。则因果之说。不辨而自明矣。然子既有问焉。予敢不推本而重言之。夫所谓阴阳五行者。交运迭行。参差不齐。故其气也。有通塞偏正清浊厚薄高下长短之异焉。而人物之生。适当其时。得其正且通者为人。得其偏且塞者为物。人与物之贵贱。于此焉分。又在于人。得其清者。智且贤。得其浊者。愚不肖。厚者富而薄者贫。高者贵而下者贱。长者寿而短者夭。此其大略也。虽物亦然。若麒麟龙凤之为灵。虎狼蛇虺之为毒。椿桂芝兰之为瑞。乌喙菫荼之为苦。是皆就于偏塞之中。而又有善恶之不同。然皆非有意而为之。易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先儒曰。天道无心而普万物是也。今夫医卜。小数也。卜者。定人之祸福。必推本于五行之衰旺。至曰。某人以木为命。当春而旺。当秋而衰。其象貌青而长。其心慈而仁。某人以金为命。吉于秋而㐫于夏。其象貌白而方。其心刚而明。曰水曰火。莫不皆然。而象貌之丑陋。心识之愚暴。亦皆本于五行禀赋之偏。医者诊人之疾病。又必推本于五行之相感。乃曰。某之病寒。乃肾水之证。某之病温。乃心火之证之类。是也。其命药也。以其性之温凉寒热。味之酸咸甘苦。分属阴阳五行而剂之。无不符合。此吾儒之说。以人物之生。为得于阴阳五行之气者。明有左验。无可疑矣。信如佛氏之说。则人之祸福疾病。无与于阴阳五行。而皆出于因果之报应。何无一人舍吾儒所谓阴阳五行。而以佛氏所说因果报应。定人祸福。诊人疾病欤。其说荒唐谬误。无足取信如此。子尚惑其说欤。今以至切而易见者。比之。酒之为物也。麹糵之多寡。甆瓮之生熟。日时之寒热久近。适相当。则其味为甚旨。若糵多则味甘。麹多则味苦。水多则味淡。水与麹糵适相当。而甆瓮之生熟。日时之寒热。久近相违而不相合。则酒之味有变焉。而随其味之厚薄。其用亦有上下之异。若其糟粕。则委之污下之地。或有蹴踏之者矣。然则酒之或旨或不旨。或上或下。或用或弃者。此固适然而为之耳。亦有所作因果之报应欤。此喩虽浅近鄙俚。亦可谓明且尽矣。所谓阴阳五行之气。相推迭运。参差不齐而人物之万变生焉。其理亦犹是也。圣人设教。使学者变化气质。至于圣贤治国者。转衰亡而进治安。此圣人所以回阴阳之气。以致参赞之功者。佛氏因果之说。岂能行于其间哉。

佛氏心性之辨 编辑

心者。人所得于天以生之气。虚灵不昧。以主于一身者也。性者。人所得于天以生之理。纯粹至善。以具于一心者也。盖心有知有为。性无知无为。故曰。心能尽性。性不能知检其心。又曰。心统性情。又曰。心者。神明之舍。性则其所具之理。观此。心性之辨可知矣。彼佛氏。以心为性。求其说而不得。乃曰。迷之则心。悟之则性。又曰。心性之异名。犹眼目之殊称。至楞严曰。圆妙明心。明妙圆性。以明与圆。分而言之。普照曰。心外无佛。性外无法。又以佛与法。分而言之。似略有所见矣。然皆得于想象髣髴之中。而无豁然真实之见。其说多为游辞。而无一定之论。其情可得矣。吾儒之说曰。尽心知性。此本心以穷理也。佛氏之说曰。观心见性。心即性也。是别以一心。见此一心。心安有二乎哉。彼亦自知其说之穷。从而遁之曰。以心观心。如以口龁口。当以不观观之。此何等语欤。且吾儒曰。方寸之间。虚灵不昧。具众理。应万事。其曰虚灵不昧者。心也。具众理者。性也。应万事者。情也。惟其此心具众理。故于事物之来。应之无不各得其当。所以处事物之当否。而事物皆听命于我也。此吾儒之学。内自身心。外而至于事物。自源徂流。一以通贯。如源头之水。流于万派。无非水也。如持有星之衡。称量天下之物。其物之轻重。与权衡之铢两相称。此所谓元不曾间断者也。佛氏曰。空寂灵知。随缘不变。无所谓理者。具于其中。故于事物之来。滞者欲绝而去之。达者欲随而顺之。其绝而去之者。固已非矣。随而顺之者。亦非也。其言曰。随缘放旷。任性逍遥。听其物之自为而已。无复制其是非而有以处之也。是其心如天上之月。其应也如千江之影。月真而影妄。其闲未尝连续。如持无星之衡。称量天下之物。其轻重低昂。惟物是顺。而我无以进退称量之也。故曰。释氏虚。吾儒实。释氏二。吾儒一。释氏间断。吾儒连续。学者所当明辨也。

佛氏作用是性之辨 编辑

愚按佛氏之说。以作用为性。庞居士曰。运水槃柴。无非妙用。是也。盖性者。人所得于天以生之理也。作用者。人所得于天以生之气也。气之凝聚者。为形质。为神气。若心之精爽。耳目之聦明。手之执。足之奔。凡所以知觉运动者。皆气也。故曰。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人既有是形气。则是理具于形气之中。在心为仁义礼智之性。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情。在头容为直。在目容为端。在口容为止之类。凡所以为当然之则。而不可易者。是理也。刘康公曰。人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故有动作威仪之则以定命也。其曰天地之中者。即理之谓也。其曰威仪之则者。即理之发于作用者也。朱子亦曰。若以作用为性。则人胡乱执刀杀人。敢道性欤。且理形而上者也。气形而下者也。佛氏自以为高妙无上。而反以形而下者为说。可笑也已。学者须将吾儒所谓威仪之则。与佛氏所谓作用是性者。内以体之于身心。外以验之于事物。则自当有所得矣。

佛氏心迹之辨 编辑

心者。主乎一身之中。而迹者。心之发于应事接物之上者也。故曰。有是心。必有是迹。不可判而为一也。盖四端五典万事万物之理。浑然具于此心之中。其于事物之来。不一其变。而此心之理。随感而应。各有攸当而不可乱也。人见孺子匍匐入井。便有怵惕恻隐之心。是其心有仁之性。故其见孺子也。发于外者便恻然。心与迹。果有二乎。曰羞恶曰辞让曰是非莫不皆然。次而及于身之所接。见父则思孝焉。见子则思慈焉。至于事君以忠。使臣以礼。交友以信。是孰使之然耶。以其心有仁义礼智之性。故发于外者。亦如此。所谓体用一源。显微无间者也。彼之学。取其心。不取其迹。乃曰。文殊大圣。游诸酒肆。迹虽非而心则是也。他如此类者甚多。非心迹之判欤。程子曰。佛氏之学。于敬以直内则有之矣。义以方外则未之有也。故滞固者。入于枯槁。䟽通者。归于恣肆。此佛之教所以隘也。然无义以方外。其直内者。要之亦不是也。王通。儒者也。亦曰。心迹判矣。盖惑于佛氏之说而不知者也。故幷论之。

佛氏昧于道器之辨 编辑

道则理也。形而上者也。器则物也。形而下者也。盖道之大原出于天。而无物不有。无时不然。即身心而有身心之道。近而即于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远而即于天地万物。莫不各有其道焉。人在天地之间。不能一日离物而独立。是以凡吾所以处事接物者。亦当各尽其道。而不可或有所差谬也。此吾儒之学。所以自心而身而人而物。各尽其性而无不通也。盖道虽不杂于器。亦不离于器者也。彼佛氏于道。虽无所得。以其用心积力之久。髣髴若有见处。然如管窥天。一向直上去。不能四通八达。其所见必陷于一偏。见其道不杂于器者。则以道与器。歧而二之。乃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必欲摆脱群有。落于空寂。见其道不离于器者。则以器为道。乃曰。善恶皆心。万法唯识。随顺一切。任用无为。猖狂放恣。无所不为。此程子所谓滞固者。入于枯槁。䟽通者。归于恣肆者也。然其所谓道者。指心而言。乃反落于形而下者之器。而不自知也。惜哉。

佛氏慈悲之辨 编辑

天地以生物为心。而人得天地生物之心以生。故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此即所谓仁也。佛虽夷狄。亦人之类耳。安得独无此心哉。吾儒所谓恻隐。佛氏所谓慈悲。皆仁之用也。其立言虽同。而其所施之方。则大相远矣。盖亲与我同气者也。人与我同类者也。物与我同生者也。故仁心之所施。自亲而人而物。如水之流。盈于第一坎而后。达于第二第三之坎。其本深。故其及者远。举天下之物。无一不在吾仁爱之中。故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此儒者之道。所以为一为实为连续也。佛氏则不然。其于物也。毒如豺虎。微如蚊䖟。尚欲以其身唩之而不辞。其于人也。越人有饥者。思欲推食而食之。秦人有寒者。思欲推衣而衣之。所谓布施者也。若夫至亲如父子。至敬如君臣。必欲绝而去之。果何意欤。且人之所以自重慎者。以有父母妻子为之顾籍也。佛氏以人伦为假合。子不父其父。臣不君其君。恩义衰薄。视至亲如路人。视至敬如弁髦。其本源先失。故其及于人物者。如木之无根。水之无源。易致枯渴。卒无利人济物之效。而拔剑斩蛇。略无爱惜。地狱之说。极其惨酷。反为少恩之人。向之所谓慈悲者。果安在哉。然而此心之天。终有不可得而昧者。故虽昏蔽之极。一见父母。则孝爱之心。油然而生。盍亦反而求之。而乃曰。多生习气未尽除。故爱根尚在。执迷不悟。莫此为甚。佛氏之教。所以无义无理。而名教所不容者。此也。

佛氏真假之辨 编辑

佛氏以心性为真。常以天地万物为假合。其言曰。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及第二月。又曰。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立。佛氏之言。其害多端。然灭绝伦理。略无忌惮者。此其病根也。不得不砭而药之也。盖未有天地万物之前。毕竟先有大极。而天地万物之理。已浑然具于其中。故曰。大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千变万化。皆从此出。如水之有源。万派流注。如木之有根。枝叶畅茂。此非人智力之所得而为也。亦非人智力之所得而遏也。然此固有难与初学言者。以其众人所易见者而言之。自佛氏殁。至今数千馀年。天之崐仑于上者。若是其确然也。地之磅礴于下者。若是其𬯎然也。人物之生于其间者。若是其粲然也。日月寒暑之往来。若是其秩然也。是以天体至大。而其周围运转之度。日月星辰逆顺徐疾之行。虽当风雨晦明之夕。而不能外于八尺之玑数寸之衡。岁年之积。至于百千万亿之多。而二十四气之平分。与夫朔虚气盈馀分之积。至于毫厘丝忽之微。而亦不能外于乘除之两策。孟子所谓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者此也。是亦孰使之然欤。必有实理为之主张也。且假者。可暂于一时。而不可久于千万世。幻者。可欺于一人。而不可信于千万人。而以天地之常久。万物之常生。谓之假且幻。抑何说欤。岂佛氏无穷理之学。求其说而不得欤。抑其心隘。天地之大。万物之众。不得容于其中欤。岂乐夫持守之约。而厌夫穷理之烦酬酢万变之劳欤。张子曰。明不能尽。诬天地日月以为幻妄。则佛氏受病之处。必有所自矣。要之其所见蔽。故其所言诐如此。呜呼惜哉。予岂𫍢𫍢而多言者欤。予所言之而不已者。正惟彼心之迷昧为可怜。而吾道之衰废为可忧而已耳。

佛氏地狱之辨 编辑

先儒辨佛氏地狱之说曰。世俗信浮屠诳诱。凡有丧事。无不供佛饭僧。云为死者。灭罪资福。使生天堂。受诸快乐。不为者。必入地狱。锉烧舂磨。受诸苦楚。殊不知。死者形既朽灭。神亦飘散。虽有锉烧舂磨。且无所施。又况佛法未入中国之前。人固有死而复生者。何故都无一人误入地狱。见所谓十王者欤。此其无有而未足信也。明矣。或曰。释氏地狱之说。皆是为下根之人。设此怖令为善耳。程子曰。至诚贯天地。人尚有不化。岂有立为教而人可化乎。昔有僧问予曰。若无地狱。人何畏而不为恶乎。予曰。君子之好善恶恶。如好好色。如恶恶臭。皆由中而出。无所为而为之。一有恶名至。则其心愧耻。若挞于市。岂待地狱之说。然后不为恶乎。其僧默然。于此幷书之。俾世之惑于其说者。知所辨焉。

佛氏祸福之辨 编辑

天道福善而祸淫。人道赏善而罚恶。盖由人操心有邪正。行己有是非。而祸福各以其类应之。诗曰。求福不回。夫子曰。获罪于天。无所祷也。盖君子之于祸福。正吾心而已。修吾己而已。福不必求而自至。祸不必避而自远。故曰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祸苟有自外而至者。顺而受之而已。如寒暑之过于前。而吾无所与也。彼佛氏则不论人之邪正是非。乃曰归吾佛者。祸可免而福可得。是虽犯十恶大憝者。归佛则免之。虽有道之士。不归佛则不免也。假使其说不虚。皆出于私心而非公道也。在所惩之也。况自佛说兴。至今数千馀年。其间事佛甚笃。如梁武唐宪者。皆不得免焉。韩退之所谓事佛渐谨。年代尤促者。此其说不亦深切著明矣乎。

佛氏乞食之辨 编辑

食之于人大矣哉。不可一日而无食。亦不可一日而苟食。无食则害性命。苟食则害义理。洪范八政。食货为先。重民五教。惟食居首。子贡问政。则夫子以足食告之。此古之圣人。知生民之道。不可一日而无食。故皆汲汲于斯。教以稼穑。制以贡赋。军国有须。察祀宾客有给。鳏寡老幼有养。而无匮乏饥饿之叹。圣人之虑民远矣。上而天子公卿大夫。治民而食。下而农工商贾。勤力而食。中而为士者。入孝出悌。守先王之道。以待后之学者而食。此古之圣人知其不可一日而苟食。故自上达下。各有其职。以受天养。其所以防民者至矣。不居此列者。奸民也。王法所必诛而不赦者也。金刚经曰。尔时。世尊食则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于其城中。夫释迦牟尼者。以男女居室为不义。出人伦之外。去稼穑之事。绝生生之本。欲以其道。思以易天下。信如其道。是天下无人也。果有可乞之人乎。是天下无食也。果有可乞之食乎。释迦牟尼者。西域王之子也。以父之位为不义而不居。非治民者也。以男耕女织。为不义而去之。何勤力之有。无父子君臣夫妇。则又非守先王之道者也。此人虽一日食一粒。皆苟食也。信如其道。诚不食如蚯蚓。然后可也。何为乞而食乎。且食在自力则为不义。而在乞则为义乎。佛氏之言。无义无理。开卷便见。故于此论而辨之。佛氏其初。不过乞食而食之耳。君子尚且以义责之。无小容焉。今也。华堂重屋。丰衣厚食。安坐而享之。如王者之奉。广置田园臧获。文簿云委。过于公卷。奔走供给。峻于公务。其道所谓断烦恼出世间。清净寡欲者。顾安在哉。不惟坐费衣食而已。假托好事。种种供养。馔食狼藉。坏裂彩帛。庄严幢幡。盖平民十家之产。一朝而费之。噫。废弃义理。既为人伦之蟊贼。而暴殄天物。实乃天地之巨蠹也。张子曰。上无礼以防其伪。下无学以稽其蔽。非独立不惧。精一自信。有大过人之才。何以正立其间。与之较是非计得失哉。噫。先正之所以深致叹息者。岂偶然哉。岂偶然哉。

佛氏禅教之辨 编辑

佛氏之说。其初不过论因缘果报。以诳诱愚民耳。虽以虚无为宗。废弃人事。尚有为善得福。为恶得祸之说。使人有所惩劝。持身戒律。不至于放肆。故人伦虽毁。义理未尽丧了。至达摩入中国。自知其说贱陋。不足以惑高明之士。于是曰。不立文字。言语道断。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其说一出。捿径便开。其徒转相论述。或曰。善亦是心。不可将心修心。恶亦是心。不可将心断心。善恶劝惩之道绝矣。或曰。及淫怒痴。皆是梵行。戒律持身之道失矣。自以为不落窝臼。解缚去械。慠然出于礼法之外。放肆自恣。汲汲如狂。无复人理。所谓义理者。至此都丧也。朱文公忧之曰。西方论缘业。卑卑喩群愚。流传世代久。梯接凌空虚。顾瞻指心性。名言超有无。捿径一以开。靡然世争趋。号空不践实。踬彼荆蓁涂。谁哉继三圣。为我焚其书。甚哉。其忧之深也。予亦为之怃然三叹。

儒释同异之辨 编辑

先儒谓儒释之道。句句同而事事异。今且因是而推广之。此曰虚。彼亦曰虚。此曰寂。彼亦曰寂。然此之虚。虚而有。彼之虚。虚而无。此之寂。寂而感。彼之寂。寂而灭。此曰知行。彼曰悟修。此之知。知万物之理具于吾心也。彼之悟。悟此心本空无一物也。此之行。循万物之理。而行之无所违戾也。彼之修。绝去万物。而不为吾心之累也。此曰心具众理。彼曰心生万法。所谓具众理者。心中原有此理。方其静也。至寂而此理之体具焉。及其动也。感通而此理之用行焉。其曰。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是也。所谓生万法者。心中本无此法。对外境而后法生焉。方其静也。此心无有所住。及其动也。随所遇之境而生。其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又曰。心生则一切法生。心灭则一切法灭。是也。此以理为固有。彼以法为缘起。何其语之同而事之异。如是耶。此则曰。酬酢万变。彼则曰。随顺一切。其言似乎同矣。然所谓酬酢万变者。其于事物之来。此心应之。各因其当然之则。制而处之。使之不失其宜也。如有子于此。使之必有孝而不为贼。有臣于此。使之必为忠而不为乱。至于物。牛则使之耕而不为抵触。马则使之载而不为踶龁。虎狼则使之设槛寘阱而不至于咬人。盖亦各因其所固有之理而处之也。若释氏所谓随顺一切者。凡为人之子。孝者自孝。贼者自贼。为人之臣。忠者自忠。乱者自乱。牛马之耕且载者。自耕且载。抵触踶龁。自抵触踶龁。听其所自为而已。吾无容心于其间。佛氏之学如此。自以为使物而不为物所使。若付一钱则便没乃何他。此其事非异乎。然则天之所以生此人。为灵于万物。付以财成辅相之职者。果安在哉。其说反复。头緖虽多。要之。此见得心与理为一。彼见得心与理为二。彼见得心空而无理。此见得心虽空而万物咸备也。故曰。吾儒一。释氏二。吾儒连续。释氏间断。然心一也。安有彼此之同异乎。盖人之所见。有正不正之殊耳。四大身中谁是主。六根尘里孰为精。黑漫漫地开眸看。终日闻声不见形。此释氏之体验心处。谓有宁有迹。谓无复何存。惟应酬酢际。特达见本根。此吾儒之体验心处。且道心但无形而有声乎。抑有此理存于心。为酬酢之本根欤。学者当日用之间。就此心发见处。体究之。彼此之同异得失。自可见矣。请以朱子之说申言之。心虽主乎一身。而其体之虚灵。足以管乎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物。而其用之微妙。实不外乎人之一心。初不可以内外精粗而论也。然或不知此心之灵而无以存之。则昏昧杂扰。而无以穷众理之妙。不知众理之妙。而无以穷之。则偏狭固滞。而无以尽此心之全。此其理势之相须。盖亦有必然者。是以圣人设教。使人默识此心之灵。而存之于端庄静一之中。以为穷理之本。使人知有众理之妙。而穷之于学问思辨之际。以致尽心之功。巨细相涵。动静交养。初未尝有内外精粗之择。及其真积力久。而豁然贯通焉。亦有以知其浑然一致。而果无内外精粗之可言矣。今必以是为浅近支离。而欲藏形匿影。别为一种幽深恍惚艰难阻绝之论。务使学者。莽然措其心于文字言语之外。而曰道必如是。然后可以得之。则是近世佛学诐淫邪遁之尤者。而欲移之。以乱古人明德新民之实学。其亦误矣。朱子之言。反复论辨。亲切著明。学者于此。潜心而自得之可也。

辟异端之辨 编辑

尧舜之诛四㐫。以其巧言令色方命圮族也。禹亦曰。何畏乎巧言令色。盖巧言令色。丧人之心。方命圮族。败人之事。圣人所以去之而莫之容也。汤武之征桀纣也。一则曰。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一则曰。予不顺天。厥罪惟均。天命天讨。非己之所得而辞也。夫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害之一字。读之令人凛然。孟子之好辩。所以距杨墨也。杨墨之道不距。圣人之道不行。故孟子以辟杨墨为己任。其言曰。能言距杨墨者。亦圣人之徒也。其望助于人者。至矣。墨氏兼爱。疑于仁。杨氏为我。疑于义。其害至于无父无君。此孟子所以辟之之力也。若佛氏则其言高妙。出入性命道德之中。其惑人之甚。又非杨墨之比也。朱氏曰。佛氏之言。弥近理而大乱真者。此之谓也。以予惛庸。不知力之不足。而以辟异端为己任者。非欲上继六圣一贤之心也。惧世之人惑于其说而沦胥以陷。人之道至于灭矣。呜呼。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不必士师。邪说横流。坏人心术。人人得而辟之。不必圣贤。此予之所以望于诸公。而因以自勉焉者也。

斋名辨 编辑

李詹

月山。新起小斋。既成。名之曰克斋。客有诘之者曰。子之志固大矣。然其名与实符。则吾未敢知也。在昔颜曾思孟之所以克己者。约礼而三省。慎独而养气。皆其学也。四君子之所克。岂其气禀物欲之去。特其心术之微。一毫不尽。须用机要耳。约礼以至亚圣之地。三省而悟一贯之旨。天位物育。慎独之效。塞于天地。养气之验。此皆学问之极功。其致之亦难矣哉。子之于己。既克之耶。全未克之而欲克之耶。若既克之。斯名当矣。若未克之。无奈虚袭美名。而陷于嗜学之病欤。则为如何。且克之之目有三。子知否乎。禀受之初。气质不齐。智愚贤否。于焉殊途。德以胜之。不失其趍。此一也。耳目之官。汩于声色。感情交物。作我蟊贼。理以胜之。无失其德。此二也。既克存察而物我相形。便有计校。固非善行磨砻之功。又不可轻。此三也。而子有一于是乎。月山怃然称谢曰。余信不自量乎。余天质不美。昏柔如斯。其闻圣道。罔知津涯。伥伥四驰。强明难期。斯可谓之克矣乎。未也。粤自有知。物欲蔽之。手足静动。与度参差。天君不王。从其恣为。斯可谓之克矣乎。未也。若其磨砻之功。必颜曾思孟。然后可拟也。客曰。子其善自量乎。其拟是名也。何也。月山曰。余有所取之也。昔吕与叔著克己铭若诗。观之者。不以己之克不克为疑。而可传于世者。但以希贤之志。有可取耳。何独至于我而疑之甚也。客唯唯而退。后三年。月山更名其斋曰棘斋。盖以克与棘声相近也。且取义于难长而得助乎天也。不材而见弃于世。以保其身也。噫。其亦因前客语而有以改之乎。

辨难 编辑

或问于余曰。兄贤于弟则如何。曰难为弟。弟贤于兄则如何。曰难为兄。曰。然则兄贤则弟必不肖。弟贤则兄必不肖。然后易与耳。曰。不然也。非是之谓也。兄贤则难于为其弟。弟贤则难于为其兄之谓也。象之于舜也。弟也。管叔之于周公也。兄也。圣人所以处兄弟之间者。无所不宜。而象与管叔之为兄弟于圣人。则不易也。泰伯让天下。与弟仲雍。逃之荆蛮。未知其孰贤孰否欤。伯夷叔齐。逊国而逃。未知其孰得孰失欤。夫子皆以至德称之。得仁美之。则兄弟之间。何相去之远哉。蜀人马氏。兄弟五人。俱有才名。而所谓季常者为最。故乡邻谚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以季常白眉故也。是则马氏为兄弟于五常者。不亦难乎。今金氏之子。兄弟二人。从仆学文。或木讷近仁。或聦敏达理。皆可器焉。是所谓联璧之美。不可举一而独美也。问者唯唯而退。因书以遗金氏兄弟。重为告曰。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故诗云。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兄弟无责施望报之心。则庶不藏怒宿怨。而天伦正矣。二子齐应曰。诺。

编辑

异相者对 编辑

李奎报

有相者。不知何自而来。不读相书。不袭相规。以异术相之。故谓异相者。搢绅卿相。男女幼长。争邀竞往。无不使相焉。相富贵而肥泽者曰。子之貌甚瘠矣。族之贱莫子若也。相贫贱而癯羸者曰。子之貌肥矣。族之贵若子者稀矣。相盲者曰。明者也。相捷而善走者曰。跛躄而不能步者也。相妇人之色秀者曰。或美或丑也。相世所谓宽而且仁者曰。伤万人者也。相时所谓酷之尤深者曰。悦万人之心者也。其所相率皆类是。非特不能言。倚伏所自。其察容止。皆左视也。众哗传以为诡人。欲执而鞠理其伪。予独止之曰。夫言有先逆而后顺者。外近而内远者。彼亦有眼。岂不知肥者瘠者瞎者。而指肥为瘠。指瘠为肥。指瞎为明者乎。此必相之奇者也。于是沐浴盥漱。整襟合纽。造相者之所寓。遂屏左右曰。子相某人某人。其曰。某某何也。对曰。夫富贵则骄傲陵慢之心滋。罪之盈也。天必反之。将有糠粝不给之期。故曰瘠也。将傝然为匹夫之卑。故曰子之族贱矣。贫贱则降志贬己。有忧惧修省之意。否之极焉。泰必复矣。肉食之兆已至。故肥也。将有万石十轮之贵。故曰子之族贵矣。窥妖姿美色而触之。觑珍奇玩好以欲之。化人为惑。枉人为曲者。目也。由此而至不测之辱。则玆非不明者乎。唯瞎者。淡然泊然。无欲无触。全身远辱。过于贤觉。故曰明者也。夫捷则尚勇。勇则陵众。其终也或为刺客。或为奸首。及廷尉系之。狱卒守之。桎在足。木贯脰。虽欲逸走得乎。故曰跛躄而不能步者也。夫色也淫侈忲异者。视之则琼瑶之秀也。直方淳质者。视之则泥土之丑也。故曰或美或丑也。夫所谓仁人者。其死之时。蠢蠢蚩蚩。思慕涕洟。怊乎若婴儿之失母慈。故曰伤万人者也。所谓酷者。其死也。涂歌巷和。羊酒相贺。有笑而口未阖者。有抃而手欲破者。故曰悦万人者也。予瞿然起曰。果若吾辞。此实相之奇者也。其言可以为铭为规。岂比夫沿色随形。说贵则曰龟文犀角。说恶则曰蜂目豺声。滞曲循常。自圣自灵者乎。退而书其对。

客对 编辑

李詹

余在河东。客有造吾庐而问焉者曰。箕子比干。何人也。曰。殷之贤臣也。为之奴与谏而死。孰贤。曰。固皆得其仁也。设使子为殷室之臣。则为箕子乎。为比干乎。曰。为之奴则奴矣。谏而死则死矣。客不悦曰。子知箕子比干之贤且仁则可矣。使己处于二子。则不能择二而从一。舍彼而取此。今子之学。无乃徒涉口耳。而昧于体验者乎。余曰。余尝处此审矣。其为子陈之当殷之衰。二子者皆谏纣。当庭敢言之际。箕子非敢爱死也。亦非比干故欲至死也。俱欲攻纣之恶。而要归于正耳。纣既忤箕子之言矣。尤以比干之言为忌。故或奴之。或死之。盖因二子所言。而纣之怒有浅深耳。其奴且死之。岂二子之素期也哉。今子问余曰。为之奴与谏而死。孰贤。则固已拘于二子之迹矣。夫二子之言。俱出于爱君忧国之诚心。而其生也非好利也。其死也非沽名也。一则以身徇道。一则得正而毙。皆可以为天下后世法。此吾所以不敢择二而从一。舍彼而取此也。孔子曰。殷有三人焉。三人之行。盖不同矣。而同谓之仁。则圣人观人惟心耳。岂尝屑屑于行事之迹哉。且圣贤之在乱世。死生贫贱。随遇而安。亦各自尽其道而已。悉非童子所可拟仿也。客遂谢之。于是因编其语云。

编辑

素琴刻背志 编辑

李奎报

风俗通曰。琴者。乐之统也。君子所常御。不离于身者也。予非君子人也。尚蓄一素琴。弦㢩不具。犹抚而乐之。家有见而笑者。因具五弦以与之。予受之不辞。于是。弹为长侧短侧。大游小游。凡皆如意也。昔陶潜有无弦琴。寓意而已。予以区区此一蛹丝。要听其声。则其不及陶潜远矣。然予自乐之。何必效古人哉。酌一杯。弄一曲。以此为率。是亦遣一生之一乐也。遂刻其背曰。白云居士琴。欲使后之见者。知某之手段所尝经也。

桂阳望海志 编辑

路四出桂之徼。唯一面得通于陆。三面皆水也。始予谪守是州。环顾水之苍然浩然者。疑入岛屿中。悒悒然不乐。辄低首闭眼。不欲见也。及二年夏六月。除拜省郞。将计日上道。以复于京师。则向之苍然浩然者。皆可乐也。于是。凡可以望海者。无不游践。始于万日寺楼上望之。大舶点波心。仅若凫鸭之游泳者。小舟则如人入水微露其头者。帆席之去。仅类人插高帽而行者。群山众岛。杳然相望。有岊者,峐者,跂者,伏者,脊出者,髻擢者,中穿如穴者,首亚如伞头者。寺僧来佐望。辄以手指点之岛曰。彼紫燕也,高鸾也,麒麟也。山曰。彼京都之鹄岭也。彼升天府之镇也。龙山也。仁州之望也。通津之望也。历历而数。如指诸掌。是日。予甚乐焉。与与游者觞之。乘醉而反。后数日。游明月寺亦如之。然明月颇有山之掩翳者。不若万日之豁敞也。后数日。复循山而北。并海而东。观潮水之激薄。与海市之变怪。或乘马或步行。稍惫而后还焉。与游者某某人。皆携壶从之。呜呼。水向者之水也。心向者之心也。以向之所忌见者。今反为嗜观。岂以得区区一官之故欤。心吾心也。不能自制。使因时贸易之如此。其于一死生齐得丧。得可兾乎。后尚可警故志之。

诊脉图志 编辑

李崇仁

医书未易读。医术未易工。予持此论久矣。世之医家者流。读未能句其书。则曰。吾于术工也者。盖有之。予病此辈亦久矣。国家设十学科。作成人材。医其一也。提调官三峯郑艺文以为医当切脉无差。然后处方有效。考诸家之说。为图以䟽其凡。为诀以尽其曲。题曰诊脉图。俾予志其下。方予于医。颇尝折肱焉。今此书。详而不至于繁。简而不至于略。学者观之。当有得于肯綮之间矣。若由是而无书不读。无术不工。则在其人矣。勉旃勉旃。

天文图志 编辑

权近

右天文图石本。旧在平壤城。因兵乱。沉于江而失之。岁月既久。其印本之存者。亦绝无矣。惟我殿下受命之初。有以一本投进者。殿下宝重之。命书云观。重刻于石。本观上言。此图岁久。星度已差。宜更推步。以定今四仲昏晓之中。勒成新图。以示于后。上以为然。越乙亥夏六月。新修中星记一编以进。旧图。立春昴中于昏。而今则为胃。二十四气以次而差。于是。因旧图改中星。镌石甫讫。迺命臣近志其后。臣近窃惟。自古帝王奉天之政。莫不以历象授时为先务。尧命羲和而秩四时。舜在玑衡而齐七政。诚以敬天勤民。为不可缓也。恭惟殿下。圣武仁明。以禅让而有国。中外晏然。跻于大平。即尧舜之德也。首察天文。以正中星。即尧舜之政也。然求尧舜所以观象制器之心。其本只在乎钦而已。恭惟殿下。亦以钦存诸心。上以奉天时。下以勤民事。则神功茂烈。亦当与二帝并隆矣。况此图勒贞珉。永为子孙万世之宝也。信矣哉。

历代帝王混一疆理图志 编辑

天下至广也。内自中国。外薄四海。不知其几千万里也。约而图之于数尺之幅。其致详难矣。故为图者。率皆踈略。惟吴门李泽民。声教广被。图颇为详备。而历代帝王国都沿革。则天台僧清濬混一疆理图备载焉。建文四年夏。左政丞上洛金公士衡。右政丞丹阳李公。爕理之暇。参究是图。命检详李荟。更加详校。合为一图。其辽水以东及本国疆域泽民之图。亦多阙略。今特增广本国地图。而附以日本。勒成新图。井然可观。诚可以不出户而知天下也。夫观图籍而知地域之遐迩。亦为治之一助也。二公所以拳拳于此图者。其规模局量之大。可知矣。近以不才。承乏参赞。以从二公之后。乐观此图之成。而深幸之。既偿吾平日讲求方册而欲观之志。人喜吾他日退处环堵之中。而得遂其卧游之志也。故书此于图之下云。是年秋八月日志。

编辑

原水旱 编辑

李谷

水旱果天数乎。果人事乎。尧汤未免。天数也。休咎有征。人事也。古之人。修人事以应天数。故有九七年之厄。而民不病。后之人。委天数而废人事。故一二年之灾而民已转于沟壑矣。国家非惟省岁。月日且有储备。人事可谓修矣。自去年之水旱而民甚病。多方救疗之。不得其要。何哉。尝闻之父老曰。移民移粟食饥飮渴。仅足以纾目前之急。若欲因其已然之迹。而防其未然之患。盍亦究其原。夫民之寄命者。有司。凡有利害。必赴而诉之。若子于父母然。父母之于子。袪其害而已。岂计其利己乎。今之有司则不然。设二人争讼。甲若有钱。乙便无理。其民安得不死冤。其气安得不伤和乎。此所由召水旱也。监有司曰监司。凡有贪廉。即按而诛赏之。监监司曰监察。凡有贤否。即察而黜陟之。今皆不然。间有志古者。反不见容于时。盖今日之监司。即前日监察。今日之监察。即前日有司。相板援。相蔽覆。故如此。苟使今之民。一见古之有司。今之有司。一见古之监司。今之监司。一见古之监察。则吾赤子。庶免沟壑矣。然则天数也人事也。其要去贪而已。如欲去贪则有成宪具在。举而行之。在乎宰天下者耳。作原水旱。

原水 编辑

李詹

江淮河汉。水之大者也。人皆知出于嶓冢桐柏崐仑岷山。而未知其源于未达四山之前也。夫水润下其性也。水在地中。虽潜伏畜聚。及其出于地上也。流动充满。其理见行。人之知水。止于所见。其所未见者则昧焉。故圣人观地中有水之象。既设师卦。然后系之以比卦。所以示人推源及流也。世之人。果能知水之源乎。且如沮洳坡隰。水之馀气。其流涓涓不绝如线。及乎通长江达巨海。浩浩沛然莫之能御也。非知微知彰者。其孰能察之哉。此人所共见而未之知者也。余在河东。舍侧有小泉。其源芜没。未知方向。邻里臆说出诸粪壤之中。将鄙而不食之矣。余往观之。涤其源。决其流。小东而甃之。则正与号冷井者。其脉同。其味又同。一源而分派者也。于是。父老争贺。往来井井。用之不渴。吾固用智而行水矣。亦将溯流而知源矣。呜呼。人之用舍于人有类焉。世有才足以致君泽民之士。而人或从旁而非议之。则退而包荒含垢以俟时耳。一朝逢圣主遇知己。得行其道于天下。则亦何异于是水哉。今之在上者。但以容貌言辞取人。而不本其心之曲直。亦犹知水之流而未知其源也。言诸天者。必验于人。故今论水亦然。孟子曰。观水有术。必观其澜。余亦曰。观水有术。必本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