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文选/卷九十八

 卷九十七 东文选
卷九十八
卷九十九 

编辑

舟翁说 编辑

权近

客有问舟翁曰。子之居舟也。以为渔也。则无钩。以为商也。则无货。以为津之吏也。则中流而无所往来。泛一叶于不测。凌万顷之无涯。风狂浪骇。樯倾楫摧。神魂飘栗。命在咫尺之间。蹈至险而冒至危。子乃乐是。长往而不回。何说欤。翁曰。噫噫。客不之思耶。夫人之心。操舍无常。履平陆。则泰以肆。处险境。则栗以惶。栗以惶。可儆而固存也。泰以肆。必荡而危亡也。吾宁蹈险而常儆。不欲居泰以自荒。况吾舟也浮游无定形。苟有偏重。其势必倾。不左不右。无重无轻。吾守其满。中持其衡。然后不欹不侧。以守吾舟之平。纵风浪之震荡。讵能撩吾心之独宁者乎。且夫人世。一巨浸也。人心。一大风也。而吾一身之微。渺然漂溺于其中。犹一叶之扁舟。泛万里之空濛。盖自吾之居于舟也。祗见一世之人。恃其安而不思其患。肆其欲而不图其终。以至胥沦而覆没者多矣。客何不是之为惧。而反以危吾也耶。翁扣舷而歌之曰。渺江海兮悠悠。泛虚舟兮中流。载明月兮独往。聊卒岁以优游。谢客而去。不复与言。

赠李培之四画说 编辑

曹溪释竺芬。新有善书画声。同年李君培之。得其所画兰竹梅蕙幷一轴。持以示予曰。吾爱此。非爱画也。爱其为兰竹梅蕙也。兰之爱也。以馨德。竹之爱也以劲节。梅也以清。蕙也以秀。揭诸壁间。终日对之。可玩而不可亵。若在九畹百亩之中。而竹君梅友之在侧也。古之人。有取其意足。而不求颜色者焉。子以为如何。予曰。吁。甚哉。子之爱有合于古之圣贤也。易称兰。书记梅。诗礼言竹。骚咏兰蕙。杂出于传记百家之书。夫草木之可爱者。固多矣。而未若玆四者之尤著也。子尝谓四者。天下之尤物。宜其为人所爱好也。然人之爱物也。亦各以类。彼臧文仲之蒲。王戎之㮈。其不仁信矣。今培之温言和气贞姿毅状。接之。令人起爱悦之心。信乎。其为君子人也。故能不于彼。而唯此是爱。是其在我者。有同于此。知其可爱而爱之也。非因得此而偶有是爱也。然则吾之德。足以交神明。而人服美之者。同于兰之馨也。吾之守。确乎其不可拔。而富贵贫贱。举无足以动其中者。同于竹之劲也。同梅之清。同蕙之秀。又不在是之外矣。此所以爱之之心。悠然而动。有不容但已者矣。培之能因其所同。而益致其所以同。求之圣贤之书。著之心胸之间。服仁佩义。其德益明。贞心苦节。其守益坚。观乎易而如其臭也。则朋友之交得矣。考诸书而如其和羹也。则君臣之义合矣。兴于诗之猗猗。则学问之道进矣。得于礼之有筠。则德礼之器成矣。至于骚人之飮芳食菲。以苾芬其四体。而葩藻其文辞者。亦为吾之馀事耳。何以兰竹梅蕙之爱为哉。其可爱者。不在四物。而皆备于我矣。培之其懋哉。培之名允藩。广人也。

童头说金震阳自号 编辑

鸡林金君子静。买地构屋。覆以茅。自号童头。人有问之者。则曰吾貌泽。吾发本稀。吾虽不能飮。苟有酒。无问醇漓清浊而不辞。醉则脱帽露顶。人之见之者。皆谓。吾头童。故吾因以为号焉。夫号所以呼我也。我童者也。呼我以童。不亦可乎。人以吾形呼之。吾而受之。亦宜也。昔夫子生而圩顶。因为名若字。支离其形者。谓之支离。䟽伛其躬者。谓之骆駞。古之圣贤。以其形为号者。亦多矣。吾其可独辞邪。且谚以为头童者。无乞食。安知其非福征也。人老则头必童。又安知其非寿征也。吾之贫。不至于乞食。寿又得享其考终。则吾童之德于我者。为如何哉。富贵而寿考。人孰不慕之。然天之生物。与之齿者。去其角。附之翼者。两其足。于人亦然。富贵寿考。兼之者鲜矣。富贵而不能保。吾见亦多矣。吾何慕富贵为哉。有草屋以庇吾身。麤粝以充吾饥。如是而终吾天年焉而已矣。人以是称吾。吾以是自称。所以乐吾童也。予闻之曰甚矣。子之志。有同于予也。予之色乌。人有目小乌者。予亦尝受之矣。童也乌也。非外饰也。然亦由外而目之尔。若夫中之所存。则在吾所养如何耳。颜如渥丹美而狠者。岂可貌定其真否邪。金君以雄博之学。闳敏之材。立于朝。有年矣。敭历台谏。优游侍从。华问大播。人皆以远大期之。而其心谦谦然。无慕乎富贵。若将终身于草屋。其所养可知已。所谓吾无间然者。其不在斯人欤。苍龙壬子秋八月中旬有二日。小乌子。

骑牛说李行 编辑

吾尝谓山水游观。惟心无私累。然后可以乐其乐也。友人李公周道。家居平海。每月夜携酒骑牛。游于山水之间。平海号称形胜。其游观之乐。李君能尽得古人所不知之妙也。凡寓目于物者。疾则粗。遅则尽得其妙。马疾牛遅。骑牛欲其遅也。想夫明月在天。山高水阔。上下一色。俯仰无垠。等万事于浮云。寄高啸于清风。纵牛所如。随意自酌。胸次悠然。自有其乐。此岂拘于私累者。所能为也。古之人。亦有能得此乐者乎。坡公赤壁之游。殆庶几矣。然乘舟危。则不若牛背之安也。无酒无肴。归而谋妇。则不若自携之易也。桂棹兰桨。不既烦矣乎。舍舟而山。不既劳矣乎。骑牛之乐。人孰知之。及于圣人之门。其见喟然之叹。无疑也。

义民字说 编辑

庚申之夏。予承乏祭酒。试入学生。有李氏子曰敢。中其选。貌清而秀。言简而理。抠衣稽经。礼甚度而问甚切。闻义勇为。不肯选软畏缩。逡巡而自怠。厥后学益进。擢巍科。跻清秩。举于贤良。历典二郡。刚明果断。所至有政绩。人皆期以台鼎。而乃欲乐于畎亩。自号添丁子。及予在谪。量移金海也。添丁子为府倅。以予旧举。将待之厚而恭。予忘其流放。而乐处焉。一日请字于予。予曰。幼名冠字。字者。朋友之相命也。予与子旧。其何辞。然吾有问焉。昔玉川子生子。名添丁。今吾子自名。其义何居。子笑而不答。予曰。子之志。其不慕不义之富贵。而宁欲与齐民为伍者欤。其勇于为义。而安于守常者欤。乐天知命。而无求者欤。读书诵诗。而尚友者欤。人不勇于为义。则颓靡不自振而廉耻丧。不安于守常。则冒进不自重而谄佞兴。乐天则守常益坚。尚友则为义益力矣。子之志若是。盍字之。曰义民。于虖。伊尹之耕莘野。自称为天民。伯夷之饿西山。人称为义士。其终之出处虽异。而始之所守则同。所谓易地则皆然者也。今夫人之所期者。台鼎也。子之自处者。畎亩也。达台鼎则义申于一世。穷畎亩。则义存于一身。位有穷达。而义无所不在矣。虽然。穷达在天。而存之在我。在天者难必。而在我者可勉。宜吾子不苟慕而安自守也。吾子吾予不能违人望。而常安于自处。异日为苍生一起。义烈之振。当耀于一时而垂后世矣。其本自存诸身者始。子其益勉于为义可也。

李氏兄弟名字说 编辑

李氏子兄曰与点。弟曰思点。问字于予。予字与点以尚友。思点以尚志。因语之曰。冠者五六人。童子者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是点之心。乐与朋友共者也。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是点之志。能与圣人同者也。夫圣人以天地为体。而使万物各正其性命。圣人之志。即天地之心也。点之志。所以能同者。何也。盖点之学。所见已大。胸次悠然。气像从容。天理常行于日用之间。而人欲已绝于念虑之中。故能与冠童之友。咏归于春风和气之中。而同其所乐者焉。卑高既陈。而物我无间。秩秩然而序。雍雍然而和。夷愉优游。正大高明。已髣髴乎老安友信少怀之天矣。此其所乐。不越乎朋友日用之常。而其志能契于圣人天地之大者也。呜呼。士生于千载之下。所尚友者。古人也。居于无位之地。所高尚者。立志也。然则所尚友者。非圣门之徒欤。所高尚者。非圣贤之志欤。学者苟能心广体胖。使吾胸中。无一毫之累。而出万物之表。则超然之趣。悠然而乐。兀然积于内。而蔼然发见于外。作止语默之间。吟风弄月之际。恍然自有吾与点也之兴。虽隔千载而可与比肩矣。与点乎。其不可尚友乎。抑所以致此者。有本焉。非仁不居也。非义不为也。戒惧而守之于其静。省察而谨之于其动。能使天理常存。而人欲不萌。日用云为。无适而不然。穷通忧乐。无入而不得。仰不愧。俯不怍。然后胸中泰然。自有其乐。圣贤虽远。而可与同归矣。苟或立志不高。用功不笃。则天理日微。人欲日炽。吾之身心。役于事物。营营而劳。戚戚而忧。虽有一得之乐。亦且患失。而悲其躬不阅。况能及于朋友欤。其心既陋。况可望于圣贤欤。故立志不可以不高也。思点乎。其不可尚志乎。志圣贤之志。学圣贤之学。斯可以尚友于古人也。虽然。曾点狂者也。行有不掩焉者也。得曾点之所见。而无其所失者。亦在乎立志与为学焉。嗟尔二子勖之哉。

崔子固说后 编辑

设关以固其国。则外侮不得以乘之。持敬以固其志。则外物不得以夺之。虽有小大之殊。守之之道一也。然国非徒恃关之险。在乎固本而已。践华为城。因河为池。秦之关。可谓险矣。戍卒一叫。函谷失守。险果足恃乎。是知城池险固非所贵。而固本安民之为急。书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是也。反之于身亦然。操则存。舍则亡者。此心也。此心之发。有善恶之殊。不可不主敬。以实其善。而去其恶也。先儒以诚意为善恶关。能过此关。毋自欺而必自慊。则其守可谓固矣。由是而心可正。身可修。国与天下可理平也。故君子于其静也。必加操存涵养之功。其动也。必致省察克理之力。主敬之功。无少间断。然后天理常存。人欲自消。富贵贫贱。死生荣辱。相代乎前。而其志益固。凡天下之事物。举无足以动其中也。不然则威仪虽饰于外。临利害而不变者。鲜矣。故威仪之饰。非敬也。池城之险。非固也。本末备举。内外交养。然后为至也。吾友大宁崔氏。名关。字子固。其以是体于身。施于国。斯其名字之无愧也。

子虚说 编辑

贞斋朴先生。高丽壬寅科状元也。资禀端谨。学问精博。为一时搢绅之秀。初讳实。字子虚。后改宜中。字仍旧。尝谓予曰。吾尝取鲁论实若虚之说。以为名若字。后改今名。而字不改。子为著其说。以贻吾子孙。予以鄙拙辞。不获。告之曰。君子之学。德欲其务实。而心欲其谦虚。虚者。即吾心之本体。而众理之所具也。故欲正心者。必虚其中而后。私欲不留。而天理常存。行道者。亦虚其心而后。骄吝不生。而己德益尊。是虚者。实之本也。故先生之于前也。既以是为名字而自勉之。然君子之为学。将以措诸事业也。能措诸事。而不失其时宜者。唯其中而已矣。上而尧舜汤武之所以治。下而孔颜思孟之所以传。皆以此中也。然所谓中者。有体有用。方其未发。而极其虚。以守其无所偏倚之体。然后有以发而中节。以全其无过不及之用。是虚者。亦中之体也。故先生之于后也。又以是为名字而益勉之。先生进德修业之序。明体适用之学。观其名字。而可以知其用力矣。盖先生之学。专用心于内。故持守既密。而不敢以是自足。充积既实。而不敢以是自满。彝伦日用之常。动静语默之际。以至夫穷通患难之中。凡所以自处者。每欲必合乎其宜。是以魁大科。历显仕。以登相府。而其气无骄矜。奉使于兵交之日。拘留敌国。命在晨夕。其志不少挫。卒能以专对之才。完我封疆。为功既大。敛而闲居。穷约自守。若寒士然。是繇其心能虚而有主。故其德能实而有常。所以现乎事为之上者。皆合乎时措之宜。如此其卓卓也。昔先生之为讲官于成均也。予始鼓箧而受业。由是从游者。数十年之久。故知先生甚详。为著其学问事业之大略。以为其说。非敢佞也。建文三年秋八月既望。

安石说 编辑

吾友平原赵公。讳璞。字安石。请予说其义。夫玉在石中为璞。玉温润而石麤砺。其类有美恶之不同。然玉之始也。非石无以凝其精而成其质。其终也。非石无以攻其瑕而成其器。是则石者。终始成乎玉者也。且诗不云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先儒以比君子因小人之横逆。而增益其德。此又取譬之最切者也。赵公之为字。所以不忘本也。亦所以不忘戒也。不忘本。德进于厚。不忘戒。德进于修。此二者。进德之急务。赵公以此而自勉。常切磋而琢磨之。故其温厚之气。坚确之质。匿其瑕而成其美。贵重如瑚琏。尊严如介珪。洁如瓒。直如弦。和如鸣球。信如宝玺。器无所不备。而德无所不全矣。然公岂以是自足哉。宜益勉之。以至于大成之地。金声而玉振之可也。公以开国元勋。仍有定社佐命之功。三与宗盟。勋烈既著。位亦高矣。然公之所当效忠于国。人之所以注望于公者。非止于此而已也。古之相天子有勋名者。晋有谢公。宋有王氏。其名字同。人谓公有慕于二公而字之者。非知公者也。二公成效。亦各不同。文章知术。谢不及王。而雅量安静。王亦不能及谢也。今公经术辩敏似王。而风流闲雅似谢。是有二公之长。而高明正大。义理之养心。非二公所敢望。他日辅相之烈。致君泽民之效。当以伊周为法。岂晋宋之足云乎。

三友说 编辑

吾乡永嘉有隐君子金氏者。早仕于朝。以耿介疾恶。不苟容闻。出宰州郡。务去民蠹。常曰。为治如农夫。先锄其害苗者尔。故所至吏民畏惮。不敢为奸。及退而居于乡也。常以杖之有锸者。刀之有鑢者。与夫镰之短而铦者自随。号曰三友。草之可芟者锸之。木之可剔者镰之。凡物之可削可磋者。亦随而刀鑢之。必使佳卉美草。条畅挺直。布列得宜。而恶木丛茎。不得杂然蔽翳于其间。故其庭除洒然而净。田圃整然而治。一乡皆矜式焉。兵部状元金公。亦乡人也。其来京也。请予三友之说者。六七至而不懈。予既钦金氏之风。又重兵部之请。敢以芜荒苟辞欤。吾尝闻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此人之所当勉学。以审其交际者也。然吾同类。故虽有损益之殊。而皆可友之也。三物非吾类。又可与之为友欤。古之人。亦有友非吾类者焉。白乐天以诗酒与琴为三友。曾端伯以九花与酒为十友。是虽非类。亦足凭之。以娱心而泻忧。则谓之友也。亦宜。今夫锸也,刀也,镰也。物之微乎微者也。见之不足娱吾目。用之不足纾吾忧。比之人。吾役也。非吾友也。取以为友。抑有说欤。盖友所以辅我也。同道而友。辅其德。同志而友。助其事。苟道同而志合。虽贵贱之不伦。亦可与之相友矣。吾之志在疾恶。彼之力能去恶。吾用其力。以遂吾志焉。可弃而不为之友乎。夫养嘉谷者。必去稂莠。种兰蕙者。必剪荆棘。亦犹治心。必去其利欲。治国必除其邪佞也。然治心其功在我。治国其命在天。皆非有待于友也。独在物而能去恶。可取以为友者。非三物乎。此隐居者。所以有志于除恶。而不能施于有政。内以治之于心。外以现之于事者也。故其操守益坚。其节义益高。乃与其所养之嘉谷。所植之佳卉。日进于荣茂而蕃实矣。视彼乐天,端伯徒。取夫娱心而泻忧者。以为之友。其终不至于荡然而丧志者。几希矣。然则金氏之所友。真孔子之所谓益友。而二子之所友。真所谓损友者欤。吁。予之茅塞也。久矣。安得资益友之力。以治吾心田之荆棘乎。

金公经验说 编辑

前判事金公来语予曰。尝任博州。有客从我者。中蛊毒。弥年不瘳。咽针细。腹鼓大。不能食飮。殆将死矣。一日甚闷。欲见我匍匐而至。气息奄奄然。予悯之。问所欲食。答曰。无可欲。予妄谓烧酒能下胸中滞气。使飮一爵。其人便辞。予复强之。连进二爵。其人便醉。匍匐出外。发嗽甚剧。予惧其死也。使人往视之。俄报云。吐肉帒。发视之。满盛皆生虫也。又嗽良久。复吐一块差大。皆死虫。倍前数。其人身心便洒然。不觉痛处。即起立。至庭下拜谢。其患永除。又有家奴忽中风。外肾皆藏腹中。唇吻手足。已缁黑将死矣。予不知疗治之术。妄意降气可令肾出。和塩水中着萆麻子。满盛马槽。使其奴入卧浸。良久。肾始微出。更添热水。复浸良久。肾即尽出。病遂差。此二事皆非前闻。予妄意而为之。皆幸中焉。其术甚易。其效甚速。予欲人人广闻。而尽知之也。故常以语人。又谓不若托之书之愈广且久也。故敢告子。予曰。医者。意也。能以意料度而用药。然后可以治病。岂尽拘于旧方哉。公可谓善医矣。予尝闻。近日有善治食肉毒者。秘其药。不敢告人。善医马者。亦然。盖欲神其术。而独专其利。其心之隘而不弘如此。今公爱人之心。救人之切。发于至诚。故能随病善意。以活人命。又欲广其闻。而传之久。既告之于人。又托之于书。仁心之广。阴德之厚。岂易量哉。故乐书之。以广其传焉。

清心说 编辑

李詹

心可清乎。曰可。有要乎。曰有。请问焉。曰要在无欲。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余谓清心不止于寡而存耳。盖寡焉以至者无。无欲则静虚动直。静虚则明通。动直则公溥。明通则存养密。公溥则省察精。古之圣贤。虽由性至。亦必以清心致之。清之之要。大槩如此。存乎其人而已。内臣姜公。素无学。而以清心为心。玆可尚已。故说以勉之。

信斋说 编辑

天播五行。土旺于四季。人具五常。信根于四端。土与信。无专气。无定位。而岁功之成。人道之行。必由于此。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行健。故四时日月。错行代明。从古至今。无一息之或差。不息。故自其存养。以至应接物我之间。无一念之或违。凡天下之物。皆实理之所为。故必得是理。然后物遂其性矣。一草一木。苟不得其实理。则非信也。天下之理。具于吾心。一动一静。苟不出于实心。则亦非信也。且吾所以感物。物之所以感我。皆信也。故言忠信。则蛮貊可行。信在言前。不言自喩。苟为善而所存皆实。则可以至于圣神。体信达顺之极。天地自位。万物自育。四灵毕至矣。有虞氏未施信于民。而民信之。及乎忠信废。而人心疑。然后盟诅生。春秋五伯假仁义。谓之假则非信也。是以圣人以仁易食。君子以信易生。其所以惓惓于信者。恐后人之行诈。以至欺天也。仲尼元气也。运化流行。无毫发之间断。教人必以忠信。其及门私淑之辈。曰克复。曰诚意。曰诚身。曰思诚。曾思孟之学。其传有所由矣。上党韩公。秉心允塞。取友直谅。事上使下。必诚意交孚。欲其不忘乎信。用扁其斋。其存志也笃。其讲学也精。其砺行也至矣。文不余鄙。累征之。余辱在雅。故敢为之说。

鹰鸡说 编辑

永陵朝。隶鹰坊吏。尝以鸡饵鹰。㗖鹰一趐且尽。垂死纳诸橐中。鸡至朝乃鸣。事闻。上恻然。其后朝议罢之。夫平鸡之鸣。其性然也。人之听。自若也。至于伤鸡一鸣。则人主感。而国废局。是知仁本人心之固有也。是时。人役于鹰。捿乔者。值人躃躃。产海者。陷舟沦溺。罦罻之役既兴。韝靺之备系作。家畜而饲之。田禾而蹂之。人之言不便鹰者。岂啻一鸡之鸣而已哉。鸡固不灵于人也。人众言而不见信。鸡一鸣而感于人。自人而下。毛而獐兔狐狸。羽而鸿鹄凫鸠。咸受其赐者。以人言之有为。而鸡之鸣。固无为也。大抵人心昧于言说。而明于自信。故齐宣王。不忍一牛。是仁心也。而不察孟子之言。为仁政也。康诰曰。如保赤子。上如素有子民之心。则岂待鸣之以鸡。然后恻然哉。上方好鹰。假使龙逄比干。廷争之。必怒且僇之。群臣亦皆知此矣。上既为之恻然。是当纳约自牖之时。而不言之罢。以待岳阳之举。然后罢之。呜呼。亦晚矣。

蜜蜂说 编辑

人与物。同得天命之性。人固灵于万物。而物之所为。人反有不可及者。何也。盖人之所为。甚博而不专。故于所当为。不能致其至难。物性则偏塞。其所知者。不过飮食利害而已。但其性之开明处。则能不失天命之原。故义之所在。则致死焉。若蜂蚁之君臣。虎狼之父子。雎鸠之有别。豺獭之报本。皆出于性之本然。而其能处变也。亦固其性也。密人有养蜜蜂者。其特大于众蜂者曰君。而主人未之知也。适自外飞入其窠。以为蜂之异类者。欲害蜜蜂。杀之。后数日众蜂完聚一处。团栾而死。主人为之流涕。余闻而悲之曰。夫蜜蜂。虫之无知者。其赖于君也。惟随飞占窠耳。同窠催蜜耳。尚能以死报之。况臣之于君。同为一体。共享天位。共食天禄。同休戚。俱存亡。义固为君有死无二也。昔田横不臣于汉而死。二客从之。其馀在海岛中者。五百人。闻横死。亦皆死。而汉史美之。唐之王珪,魏徵。不死于建成之难。而从太宗。先儒罪之。后世之为人臣。不及蜜蜂者。多矣。至若当时运推迁之际。变辞革面。忘君事仇。贻讥后世者。不足与议也。惟微物。足以为人臣者之鉴矣。

黄庭说 编辑

道经。有黄庭者。黄者。中央土之正色也。庭者。家之中也。盖指中心之谓也。是知道家专以心机为务矣。裴先生德表。病免官。入于昙始山中。尝饵地黄。因种黄于庭。自号曰黄庭。余适客金海。先生省余。请说黄庭。余曰。先生少学圣人之道。将欲行于天下。不可不先正名也。夫所谓黄庭者。录在道藏。人所共知。吾儒者。其可以是为号欤。先生曰。昔吾夫子。问礼于老子。而弟子益进。留侯欲与赤松游。而后世称高。然则道何负于儒哉。况如仆者。以病故学华佗之五戏。慕真人术士。以养吾寿命。然后以所学。施之于民。亦不为晚矣。且吾所以为号者。偶出于一时。而不害同于千载也。余曰。达哉。先生之言也。黄庭其中。则可以立心。黄庭其药。则可以寿民。先生之扩充。吾以黄庭卜之。先生曰。唯唯。

阻风说 编辑

郑以吾

可德岛。三面皆大海。唯北有浦溆。所谓内礼项者。是也。岩石叠成乎嶂。树木森列乎其上。其势特走而入海。若咮飮然。风之来自东。则移舟其西。自西则移舟其东。盖因势便也。六月甲寅。伏波将军朴公。下碇其西。与全罗元帅陈公元世。休士卒焉。怒飓自东起。波涛簸扬。雪山四崩。船舰掀舞。樯倾楫摧。吁。可畏也已。有全罗一舰。争风不克。突至海中。将不得止。故中流举帆。直抵巨济。至晩风愈呼怒。雨亦倒泻。人皆眯目焉。朴之幕僚金元德。所乘一舰。亦为风浪所驱。飘忽动荡。不得泊也。将军望焉。立而呼酒。精白此心。祭天虔祷。又解衣烧之。以遗神明。及其祷毕。东风返之为西风。虽若有应。其怒也若卷海。其势也若怀山。大雨暴作。声动天地。可丧魄也。虽使郢客操舟。吴人解水。何暇移舟乎。巨舰三艘。泊近岩石。且前且击。其缆之争风也。如一发之引千钧。将军毁形。而与士卒同苦。亲执其篙。互排三艘。使不触碎。自初夜至五更。尽力不已。既而云阴解驳。星月明辉。风不为害。然人皆谓全罗船。既依岛屿。其完可望。元德之船。出大洋则安有复还之理哉。相顾飮恨而已。明日逻吏报来。全罗之船。得保于东风。而见碎于西风。元德之舰。完在于可德之南矣。言未既。果举帆入来。问诸士卒。则泣且曰。昨夜天啬西风。吾等未知其为鱼乎。其至异域乎。不知所以致西风者。乃公之所祷然也。夫至诚感神。不诚无物。古之人。有能开衡山之云者。有能退滟滪之水者。又有反风灭火者。皆一积诚而已。苟非诚感。则东风所驱之船。安得西风于一夕哉。虽然。或保于东风。而败于西风。厄于东风。而保于西风。何也。此非天道之不均也。皆一生物之心也。全罗之船。既依岛屿。船虽见破。人得生。元德之船。已出大洋。而又无西风。则终为鱼鳖耳。呜呼。风雨也。河海也。皆天地之气也。朱子曰。吾之心正。则天地之心亦正。吾之气顺。则天地之气亦顺矣。其所以正之顺之。亦不过诚而已。盖诚者。实理也。在人为实心也。其妙至于贯天地。一终始。虽金石之坚确。尚可过也。况气之浮且动者。安得不顺于吾方寸哉。人但知公之所能者天地。而不知公之所以能天者诚也。故姑以诚为说。将告秉笔者云。

孝宁大君字说 编辑

卞季良

孝宁大君语季良曰。名必有字。古也。吾名补。子幸字之。且著字说。吾欲观之。以自警焉。季良不敢辞。尝观易之系有曰。善补过也者矣。诗之雅有曰。衮职有阙。维仲山甫补之者矣。能补己之过。然后能补君之阙。其序不可紊也。请以善叔为字。盖善者。天命之本然。人所固有者也。非由外铄我也。尧舜也。涂人也。无以异也。虽然。气禀拘之于前矣。物欲蔽之于后矣。是其所行。或不能无过差矣。此又众人之所不免也。仲尼盖伤之。拳拳焉。著之于易。所以为后人虑至矣。呜呼。人虽无过。以善补之。斯可矣。故称汤之德者。有曰。改过不吝。周公不免于有过。孔子幸人之知过。且自谓可以无大过。圣人尚尔。况其他乎。始也。以善补过。终焉。立于无过之地矣。夫然后衮职之是补。明命之是赋。无所处而不当。无所往而不达。以至于兼善天下。其神化之妙。直有上下与天地同流者矣。予惟大君以温雅文明之资。笃孝悌忠信之行。处崇高之位。好学不倦。卑以自牧。略无一毫骄矜之色。呜呼贤哉。而犹且不自足也。征言于余。欲以自警。古人所谓谦尊而光。不耻下问。其大君之谓欤。大君年未三十。其学问德性之美。有如此者。他日所就。其可量乎。是宜获。太上殿下之慈爱。主上殿下之友爱。而仪范宗室。辅养上德。长守富贵。与国匹休于无穷也。无疑矣。岂不美哉。予于圣人之赞易。虽尝玩之。而未能窥其涯涘。何敢有一言。以衍其旨乎。但与人为善之情。本乎秉彝之天也。故于大君之问。不胜感激。谨献字若说。而系之以诗。诗曰。人苟有过。善以补之。过之既补。格君之非。体用一源。先后则宜。勋业之盛。圣贤同归。自天福禄。来下来为。贤哉。大君。维善是师。维忠维孝。念玆在玆。学问之勤。惟日孜孜。心乎爱矣。出于秉彝。爱莫助之。祗以矢诗。

心字说 编辑

河仑

心者。理与气合者也。先天地而无始。后天地而无终者。理与气也。此之谓大极也。大极者。理也。其动静。气也。此天地万物之所以为心也。所以无极而大极者。天地之心也。万物各具一大极者。万物之心也。人于万物之中。得其气之正且通者。故理之寓于是气者。无不全。物则得其气之偏且塞者。故理之寓于是气者。不能具。此人物之所以分也。然其正且通者。不能无清浊纯杂之不齐。故有智愚贤不肖之不同。偏且塞者。亦不无一路之良知。故有近于父子君臣。报本有别之伦理者。斯可见人物之心。无非理与气之相合者也。专以气言。则五脏之一物。专以理言。则五性之緫名。惟其理与气合者。斯谓之心矣。理与气相离。则理自理。而气自气。便不可谓之心矣。舜之命禹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以其理与气之杂于方寸之间者。分而言之。以为精一执中之戒。此其万世心学之渊源也。数千载之下。迺有周子大极图说。程子,朱子。敷而衍之。理气之说。明且备。今之学者。一何幸也。知此则可以知死生之理矣。可以知生顺而死安矣。

性字说 编辑

性者。天理之在人心者也。仁义礼智信。其名也。在天为理。在人为性。其实一也。寂然不动者。其体也。感而遂通者。其用也。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用之见于外者也。观其见于外者。则可以知其体之有诸中矣。此所谓本然之性也。惟其资禀不齐。故有昏明强弱之不同。此所谓气质之性也。孟子言性善。此极本穷源之论。而不及乎气质之性。荀子言性恶。杨子言善恶混。韩子言性有三品。是皆言气质之性。而不及乎本然之性。夫本然之性。则尧舜与涂人一也。而气质之性。则十百千万之不同。然而强勉学问。而变化其质。则本然之性。即此而是矣。有如一般明珠。在清水则明。在浊水则昏。水之浊者。淘汰而至于清。则与夫本在清水者。无以异。其明非外求。其昏非固有。在能淘汰而已耳。循是性之自然者。道也。行是道而得于心者。德也。苟能明于字义。则亦可以知性矣。亦可以知道与德矣。知之明则行之正矣。未有知不能明而行得不差也。

议政府相规说 编辑

自有载籍以来。人臣言行。可法可戒者。不为小。举其尤大彰著者而言之。则天聦明自我民聦明。天明畏自我民明畏。达于上下。敬哉有土。皋陶之告舜也。耻其君不为尧舜。有一夫不获其所。若己推而纳之沟壑。伊尹之相汤也。旁求俊乂。列于庶位。傅说之相高宗也。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义胜欲者从。欲胜义者㐫。太公之戒武王也。臣之有作福作威玉食。其害于而家。㐫于而国。人用侧颇僻。民用僭忒。箕子之告武王也。夙夜罔或不勤。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召公之训武王也。一食三吐哺。一沐三握发。以礼贤士。周公之相成王也。行己以恭。事上以敬。养民以惠。使民以义。子产之相郑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敬事而信。节用而爱民。使民以时。仲尼之论为政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百亩之田。勿夺其时。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弟之义。孟子之论王政也。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董仲舒之论王道也。开诚心。布公道。举遗逸。广忠益。不使库有馀帛。廪有馀粟。诸葛孔明之为王佐才也。罄竭心力。知无不为。荐进人物。为己任。房梁公之相唐宗也。仗忠信。安义命。郭汾阳之保终始也。正己格君。知人处事。真西山之论相业也。琐琐姻娅。以为膴仕。不闻不事。以罔君子。师尹之乱周也。好货而专利。使监谤者。道路以目。荣夷公之误周也。饰诈钓名。希世取宠。公孙弘之被讥也。不学无术。阴妻邪谋。霍光之绝祀也。重䆫复壁。田原极膏腴。梁兾之取灭也。华而不实。欲而无厌。张华裴𬱟之及祸也。貌柔恭阴贼褊忌忤意者。皆中伤之。李义府之卖唐家也。善探上意。善养君欲。杜塞言路。排抑胜己。口有蜜。腹有剑。李林甫之乱唐也。奸邪阴狡。小不附己。必欲致之死地。卢杞之误唐也。弄权舞智。杜塞人言。政以贿成。僭侈无度。胡椒八百斛。他物称是。元载之取灭也。妒贤疾能。无与为比。卢多逊之见窜也。务财用。行新法。引用小人。王安石之祸宋也。闭塞言路。招权纳贿。恣行威福。贾似道之致家国俱亡者也。登是府者。见其可法者。而必欲有诸己。见其可戒者。而必欲无诸己。兢兢业业。日慎一日。则不患不为君子。而家国俱荣矣。反是则难乎免于祸矣。呜呼。可不惧哉。可不敬哉。

名子说 编辑

木之生久。则必耸于岩壑。水之流久。则必达于溟渤。人之于学亦然。久而不已。则必至于有成。名汝曰久。汝其顾名而思义。毋敢放肆。毋敢逸游。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今日行一善。明日行一善。日慎一日。虽休勿休。则可至于成人矣。不然则日损日退。必为小人之归矣。汝其敬之。汝其勉之。

西坡三友说 编辑

柳方善

西坡三友者。吾友李而立之自号也。而立。人豪也。少通六籍。擅名斯文。中乙酉科。历台谏。掌铨选。十年宦游。功昭名著。可谓天纵之才矣。岁己亥秋。乞退南还。居永之西坡里。自号曰西坡三友。三友者。阳燧也。角觥也。铁刀也。其自言曰。余既离群索居。人不欲求友于我。而我亦不必求友于人。今以三者为友。火以司㸑。觥以崇酒。刀以脍鲜。自酌自飮。既醉既饱。逍遥鱼稻之乡。鼓舞唐虞之天。此吾所以取友之意也。子幸有以张之。余惟友也者。友其德也。苟有可友之德。则人与物。皆可以为友也。故古之人。多以物为友者矣。然物之可取以为友者。非独此也。而必以此为友者。岂真以为口腹之计乎。子所言者谦也。吾观阳燧者。取火器也。一得其火。而使之不灭。则其光无不照。如德之一明。而使之不息。则其明无不尽。取此火者。存此思。则必有日新又新之功矣。岂止卬烘于煁而已也。觥之为物。角也。虚中而向内。有临下之道。其入也。或清或浊。怀有容之量。用其器者。思其德。则必有休休乐善之心矣。何有三爵不识之患乎。若乃刀则金也。其气配秋。而其德在利矣。用其利于物。则陈平之分肉。甚均也。用其利于政。则如晦之制事。善断也。执此刀。审所用。则游刃有馀地矣。彼呜敢当我之足言哉。是则内而自修之方。外而临民之道。实具于三者之中。而夫子所称之益友。孟氏所论之尚友。端不过此矣。以斯人而得斯友。可谓知取友之法。而其所取以善者。夫岂小哉。他日应束帛之征。膺具瞻之责。进退百官。陶甄一世。上赞南面之化。下垂竹帛之名者。未必不资于三友之力也欤。呜呼。大丈夫生斯世也。遇不遇天也。虽然。方今圣明在上。泰道维新。拔茅汇征。惟其时也。吾何不为豫哉。当刮目以俟云耳。

字洪燕山景渐说 编辑

姜硕德

唐城洪公燕山。字彦青甫。以告晋阳某。易其字。为其取色。而遗德也。盖朋友字之。古也。余奚敢辞。请以景渐为字。而申其说。夫山。物之止而至静者也。何以知其然也。大浸稽天。风震雷。而凡有形气者。莫不飘荡摧挫。而之山也。独屹然卓峙。无少撼摇。则斯固物之止而至静者也。圣人于易之艮。取以为象。有以哉。虽然。山止于止而已耶。其静中之动。将不可胜言耶。今玆一元之气。周流无间。大山生意。油然不息。及其至也。芝兰豫章麟凤玙璠之属兴焉。而江河之混混滔滔。不舍昼夜者。亦原于此。玆非不动之而动之。渐以至于此极欤。况燕水甘土厚。元气之所钟秀者乎。洪君安重温厚。不为外物所撼动。必以正。他日进得其位。居贤善俗。如山上之有木。必极其高大。以垂功业于无穷者。有是夫。

虎岩说 编辑

尹慈

衿之东有山峙焉。势北驰如行虎。有石巉岩。世号为虎岩。术家相之。立寺于岩之北隅。曰虎押。去其北七里有桥。曰弓桥。又其北十里有庵。曰狮子。此所以压其行虎之势也。余于庚午春。自御史来守于玆。俗固愚𫘤。而余亦愚者。人皆谓岩之使然。而向之镇压。欲其不愚故尔。余谓有狂泉。有淫泉。有贪泉者。何也。不过曰。人之飮之者。无非狂且淫贪而得名焉。则安知居是岩之下。飮于斯。食于斯。游于斯。寝兴于斯者。不为愚乎。理或然矣。然亦未可知也。昔吴隐之为太守。则飮贪泉而终不贪。清操愈励。因作诗云。试使夷齐飮。终当不易心。况人之智愚。禀于有生之初。非山水所能移者乎。假令居是邑者。或如颜子之贤。如愚而不愚者。终亦未可详也。以此推之。余与俗之愚。非岩之故也。其曰岩之故者。诚愚者也。嗟乎。唐之柳子厚。爱冉溪而家焉。更之为愚溪。是乃自以其愚而扁之。盖古愚公谷之遗意。而有不愚者存焉。如愚之愚。一言一动。于公于私。无适不愚者也。故余窃取柳柳州愚溪之愚。改虎岩为愚岩。其如诚愚者。何也。敢为之说。以俟夫不愚之君子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