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先生遗集/卷十六

卷十五 东江先生遗集
卷十六
作者:申翊全
1690年
卷十七

别录

编辑

密阳

编辑

密阳府,本新罗推火郡景德王时,改以密城,至高丽成宗,升州置刺史。厥后沿革,或谓推火部,至恭让王,以曾大母朴氏籍,复陞州。入我朝,还称郡,太宗朝始称密阳都护府宣庙命兼防御使,罢于仁祖朝而兼讨捕使焉。故其号为推火、为密城、为密州、为归化、为凝川、为密山云。

府距京师八百十二里,东界梁山四十九里,又东界彦阳九十三里,南界金海四十七里,又南界昌原五十里,西界灵山三十八里,北界清道三十一里,又北界庆州一百五十里。府治据一境之中,负坎而抱离。其镇曰舞凤山,众山逦迤,峙其左右前焉。其内大野,长川环之,川号南江,又凝川。其源有三,一出载岳山,一出云门山,一出琵瑟。合流过府城,南入海洋江海洋,即洛东下流也。

衙居旧在舞凤下,占势稍庳,架屋颇宏阔,燹于壬辰,今占势稍崇,而屋宇狭厄。莅事之堂,扁以劳拙,而亦甚窄。邑城周四千六百七十尺,而高九丈,门东西南焉。

客舍旧在南门内而亦燹,别馆有岭南楼凌波堂枕流堂拱辰馆纳清堂延薰堂饯月堂新堂莲堂,而客舍燹后不复建,以楼替之,奉殿牌焉。楼在衙居南数百步,凌波在楼东,枕流在楼西,拱辰在楼北,而纳清延薰饯月新堂皆燹,不详其址。莲堂在衙居南数十步,而池植芙蕖千馀朵,堂构以竹而覆之茅。唯楼最胜绝,其扁以岭南,盖不唯擅胜一府,擅岭南之胜故云。或曰:“楼即岭南寺之小楼,寺废而楼仍旧号。”世莫知其然否。楼亦被燹,而重修于崇祯癸未,其高数丈,上可坐累十百人。俯临南城,城外江流如带,江外栗林数千万株。其前大野,野外远山,如南山马岩龙头等列岫,若髻鬟焉。金凑记其胜曰:“俯控长川,平呑旷野,列岫重围,茂林修竹。”盖识其实。而茂林即千树栗也,岁收实千馀石。登斯楼者,伏炎泠然忘暑。

衙居之东司仓,储国谷粜籴,旧至钜万,今廑六千馀石。衙居西南官厅,官厅者藏衙禄、杂用,厥数亦大损旧额,岁捧二百九十馀石,取资栗林支用。其西大同厅,大同者一年春秋计亩收米布,以应正贡及北人、人之供与不时需,赢即减其数,歉即准。春秋定数,每一夫一匹布、一斗米,盖我东谓田周袤八千丈为一夫。佐莅大同者,都有司一人,有司二人。官厅之东军器厅,军器其数无定额,随增损多少。官厅之西将军厅,将校所聚会也。把摠一人,哨官五人,所领束伍三百馀人,水陆二军有定额,而直隶无定额,但其类或有兼束伍者。官厅之后毉局,掌毉药,有司二人。城西设乡射堂,乡官之所住直。座首一人,别监三人,座首摠佐一府事,别监分掌六房务,兼管官厅,轮直五日。作厅在衙居东南,吏胥所直宿也。乡吏一人,假吏六十馀人,儿吏二十馀人。莲堂之西教坊,旧传《竹枝曲》九章,不知何人所制,伎女二十三人。府司在官厅之前,藏柴蒭,户长主之。户长兼管官奴婢,奴五十六名,婢四十名。公需傅衙舍南,官厨也。冰库在司仓东南,府狱在城外西南。

城内外人家不稠密,唯西门外百馀户。龙城里东距府五里,长善里东距七里,箭川里东距十里,有羔羊场。水南里南距府十里。甘川里西距府七里,水田多于旱田。松亭里在北门外,有老龙岩月山里北距府五里。皆隶府内里。

而外大里凡十,摠隶小里百馀焉。曰府北钑浦池洞五礼里用岘德谷仇乙田里赤项里大项里退老里位良洞无丁里月每里楮代里,而其距府远者二十里。

上东仇谷嘉谷平陵里金谷高沓里沙旨村乌谷内场,而其距府治远者四十五里。

中东乌峙里穿火里石骨里时礼里元堂里加佐里美罗村花郞洞发礼洞所古礼村末礼村希谷村甫罗里会洞里沙渊里仇川里三举里虎渡渊村古汝里芦谷里丹场金谷里法贵里甘勿礼里士村仇弥里茶院里旧书院里瓦窑村阳德村严光里南加谷石洞,而其距府治远者七十里。时礼之东,有渊如臼,其深不测,天旱祷雨必应云。

下东金勿里安泰里甁项店于邑谷栗洞鹊院所也项里三浪里,而其距府治远者五十里。三浪金海,即府田赋海运之处也。

府南运礼里古谷北谷伊冬音里旧金洞白足里马山里东山里召音村无量院仇朴村西田里破西幕柏山村觅礼里挥影薮守山县贵命洞谷良洞牛岩祀堂洞守良洞,而其距府治远者四十五里。

上西高江村星万村龟龄里白山大谷半月村霹雳岩伐音里五方洞新洞三孙里堂洞林谷高槽谷茵桥里毛老谷赤洞芚池里林谷,而其距府治远者五十里。

下西根谷新法里河峯店堂北里神化里伏乙村麻乙礼里牛龄里新也峙板谷里竹洞谷良洞来晋里铜山里近奇里所古栗里要济院村,而其距府治远者四十里。

角南沙乙外里神堂里禄曷里牛只洞竹岩松洞阳山车山里台山洞妙峯里无台里金洞里黑石里坪里马谷,而其距府治远者七十里。

角北松脂西里楮代里罗立里陈邑村方旨村南山里枝村只谷金谷孤山里五里院釜洞牛谷所月背里,而其距府治远者九十里。夫所谓角南者,即古属县丰角,今分为二大里,自府而往,逾二峻岭,终夕而到。县仓在角北,杀越之盗,多聚此里云。

古弥初古弥里伊士礼里北谷自勿礼里知村东京里豆坪里,而其距府治远者百二十里。

要之,府北多士族居,武弁间之,赖兴方堤,灌漑饶水田。上东多山资火耕,内场村滨大川,业渔为生。中东一府大里,而亦多山田,水田饶瘠错。下东东莱路,且当赋漕,以故其民疲于使价,颇凋弊。府南亦一府大里,且士族攸处,而以多陈浦田,游民多来辏。上西水耕火耨俱足,而间有浦田。下西洛江下流,多野少麓。角北角南地大多水田,民无旱干忧,逋逃之所聚。古弥在僻远,民俗最淳,而土峡束,专赖火耕。

乡校在府北五里许,大成殿三架、东西阶、东西庑、明伦堂、东西斋亦被燹,而重修于万历壬寅。社稷坛在府北。厉坛仇伐村,坛下有兔岩

驿之隶府者六:曰水安,走灵山道也;曰幽山,走星州道也;曰龙洞,走清道道也;曰无讫,走金海道也;曰龙洞,走昌原道也。

院十一:曰北亭,在龙驾驿东;曰金谷,在仇谷西;曰,在谷西;曰,在梁山界;曰海阳,在金海界;曰无量,在金洞驿南;曰入良赤,在马山西;曰成德,在赤谷东;曰要济,在大项里西;曰南亭,在甘川里东;曰,在仇谷东。

寺十一:曰载岳,在彦阳界;曰崇真,在无讫驿北;曰石骨,在庆州界;曰万鱼,在崇真寺东,世传其山洞中大小岩石皆有锺磬声,宿世海中龙鱼化石而然云;曰仇朴,在南山烽燧之西;曰灵隐,在钑浦东;曰安东,在五方洞西;曰台山,在无台里西;曰鞍马,在要济院西;曰征战,在丰角县东;曰涌泉,在星州界。而涌泉载岳为巨刹,应府纸用及北人霜华、白绵等纸役。旧时居僧累十百人,今不过四五十云。此其一府境土大较。

而厥土多上上,山水居什之四,故值歉岁,不至大窘。

其姓氏: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也。

土产则茶、楮、笛竹、竹箭、松蕈、石耳、石榴、栗。栗产甲我东,凡东西南北四林,南即岭南楼前也。漆、蜂蜜、地黄、茯苓、班石、麻、天门冬、麦门冬、鲈鱼、银口鱼、苇鱼、黄鱼、锦鳞鱼、鲫鱼、讷鱼。

古迹则有离宫台推化山城将军井将军石经络岩马转岩征战寺焉。离宫台守山县西五里,俗传王有并呑江右之志,命将设阵于此,因为游幸之所。推化城东距府五里许,其上有孙将军庙,人民之有疾病者,多来祈祝。将军石,亦设帿处云,而未详其何代人。将军井在客舍东北,清洌,冬温而夏冷,大旱不涸,深十馀丈。俗传金将军所穿,而亦未详何代人也。经络岩,俗传昔有仙妪经络于岩,其下有深渊。马转岩,俗传三韩伊西国之攻也,为师所败,马多转于此岩。征战寺,俗传王征大伽倻时,住此寺云,有塔劫甚高。斯悉传疑焉耳。

其谣俗大抵力穑纤啬,而喜巫觋健讼。土沃腴,饶鱼蟹,故其民无不饭稻而羹鱼。士子力文学好议论,持人长短,岭右之风也。其数旧溢校额者累十百人,自经壬辰,不死亡,即徙他旁邑,今廑廑二十馀人。而进士二人昧鱼豕者亦参额,攻文属辞者,不能半之。女子颇贞信自守,耻游冶。吏人椎鲜习事。

尚矣,沿胜国以至本朝,人才之辈出,多彬彬埒京辇焉。在朴仁干者,忠肃王之劫赴元朝也,诸从臣多遁,否即仰药,唯仁干从之无难色,随王流吐蕃地。

忠宣时捷元朝制科朴宜中者,召音村人也。有文章擢魁科,事辛禑,极谏淫荒必亡。后如京师,请还铁岭卫侵地,被大明高皇帝优礼,允其请。

入本朝,有朴葳者。黄山,薄金海南浦时宰金海,挺身击贼,贼大衄多溺死,遂全城。又领战舰百艘,讨对马岛,烧船三百,还我俘百馀口。

卞季良者,受业圃隐门下,有文章,十七登第,官都摠制,典文衡者二十年。踵权近,毕修《东国通鉴》。有《春亭集》,谥文肃

金宗直者,大洞村人也,字季昷,号占毕斋,位正卿,卒谥文简。文章经术冠一世,世人号而不名。宗直受业于吉注书之学得于圃隐,而其门人有若金寒暄先生,故尤为世所宗云。所著有《占毕斋集》、《舆地胜览》、《青丘风雅》、《东文粹》、《五经释义》。笃于孝友,丧祭一遵《家礼》。诏使魏时亮问东方忠孝、节义、道学之士,退溪李先生时以宗伯将应其问,得十六人,而宗直与焉。尝喜游双树亭,后人筑址以追思之,基在粉斋谷,书院在府南七里许。

朴汉柱者,宗直门人也,号迂拙。慷慨好直言,尝以谏官,苦谏燕山君才阕制不拜宗庙,喜设龙凤帐游䜩。燕山怒甚曰:“帐是尔物乎?”汉柱曰:“此等物皆由民力,抑岂君上所得私?”后论任士洪奸,竟为其陷害,盖坐宗直《吊义帝文》事也。初远配,竟论死,临刑神色自如。宗直亦追论刑,是日昼晦大雷电云。

申季诚者,亦宗直门人,号松溪钑浦人也。自少不屑博士业,沈潜经传,所交游皆一时名贤。构精舍钑浦,烧香匡坐终日,泊然无所营。乡人慕其义者,有云:“行而有不善,宁得罪官府,毋为先生所知。”后人铭其墓曰:“钑浦之里吉人生,韬光晦迹学为程。”与汉柱并配宗直书院。

姜浑者,金勿村人也。魁司马试,能文章,以宗直门人,杖流卒,官判枢。

朴弘信者,武弁也,府内人。尝以左军兵马使征对马岛,夺艘百三十,焚户斩获,生擒甚多,还我俘百三十一名,后临陈力战死之。

朴增荣者,十四游泮宫,见者洒然异之。擢重试,官修撰。执亲丧甚严,病不脱衰,既革,妻求一面不得。

全佛山者,伧夫也,谷良洞人。性至孝,庐墓父丧,风雨之夜,必绕茔哀号达朝。服阕,加三年不到家,旌闾。

今之者,村女也,穿火里人。年十二,从母锄山田,母为虎所揽,今之一手持母,一手锄搏虎,呼里人救之。虎拖母百馀步,今之随母而行,虎乃委之而去。母竟殒,今之抱尸哭泣如成人,卖衣办丧事,旌闾。

孙起伦者亦孝子也。率母避载岳山,遇贼猝至。母曰:“吾老不良行,母子俱死无益。”起伦曰:“忍舍母独活?”以身翼蔽母。贼刃杀起伦,弃去其母。

裴尚䌹亦随父避贼丛林中,贼刃其父,尚䌹大声恸,举杖突击贼杀一人,终被害父尸傍。

又有孙仁甲及其子若海卢盖邦者,仁甲以壬辰义兵将,力战宜宁死之;若海谋复仇,以其馀兵,力战死之;盖邦东莱教授,捧圣庙位版入城,与府使宋象贤同日死之。

曹光益者,五坊洞人也。有文翰,擢重试。事亲至孝,丧祭戚易备至,乡里兴叹,旌闾。金不受朴寻仕,亦以孝旌闾。

孙氏安近之妻也。适数日而亡,血泣终三年。父母闵其少,欲夺志,潜缢,为人所解。即归夫家,朝夕食必祭夫。得年二十二,盖其夭由毁也。

兰斐伐苑村妇也。年十五适人,失意于其夫。父母谋改适,即大戚曰:“一女子而二夫,焉用生为?”自经,旌闾。

郑氏,良家女,右谷里人也。亦十五嫁,亡何而夫殁。父母夺志迎婿,即潜入房自杀,旌闾。

卢盖邦李氏,痛夫战亡,常抱夫红牌。避贼至严光山中,贼欲犯之,抱牌投崖死。

处女闵氏应宁之女。年十九未行,遭壬辰难。其父母忧之曰:“汝长未适人而遇难,若之何?”曰:“自有善处地,愿父母善避难。”闻贼入府,就屏处自决。

孙起后张氏朴希良闵氏成僩第三女、南顺吉安氏孙𬤊一赵氏、乡吏朴敬明朴氏朴鹤寿李氏皆遇寇,守死全节。此其尤章章较著者。

而至如射科登朝,名声稍见一时者,亦累数十人,不可尽述。而如朴翊宋轶之官至议政,卞仲良之官判枢,朴楗玄硕圭朴说之赞成,李申之参赞,安觏之循吏,孙孝祖之独行,孙起阳之廉俭,梁澹之以书法,朴坤之以武勇闻,亦不可泯然者也。

若夫后先宰是府,其治行、功绩可征于文献者,自忠惠王时迄于兹,若而人。而其尤表表可采者,尹松筠以清苦称,金凑岭南楼李世应莅政严明,权橃以小宗伯来,晦斋李先生彦迪临民制吏,皆以法式,鱼灌圃得江以通政来,崔盖国有善政碑,朴光玉以通训来,申磼以中直来,朴晋树功于壬辰,升兵马节度,李守一以通训来,升水军节度,崔沂有德政碑,郑起龙有清政碑,李士祥有清德遗爱碑,李祗先有清俭善政碑,金应祖有清德善政碑。此则一府始终厓略也。

噫!府境绝长续短,不能二百里,而其民物之多寡,人才之盛衰,风俗之厚薄,较前比后,不翅径庭,似亦与世道而推移。盖天下之理,小犹大也。善乎!帝之言曰:“与我共此理者,其惟良二千石乎!”二千石之得人以否,而休戚一境,固无古今殊。而斯民者,必其恒产足而后保有恒心,则向所谓多寡也、盛衰也、厚薄也,其责之谁乎?乃此地,素号土腴,民乐业,而自夫酷被燹积衰,而抵今编户之存者,甫什二三,而横敛倍之。

夫既邻莱馆,捐正赋而饵,又催红女杼轴,应北人无已之求,仍之饥馑,重以厉疫。即奚望仰事俯育、驱而之善之易乎?俾当之,诚难以日月苏膏之,矧以余莅此末流乎?惟日惧孤圣明共理之寄,作此志以自省。

崇祯纪元之二十五年壬辰六月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