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篱先生文集

作者:李象靖
1773年
世系图

晋陶渊明投绂赋归。隐居自放。寓兴于采菊以终身。其清风远韵。翛然出于尘表。然使渊明取其落英之餐秋色之佳。以供一时之娱。则亦祇为景物役耳。乌足以为高哉。渊明以晋室遗老。当寄奴之世。不堪故国黍离之感。而百草萎死之中。忽见凌霜睨寒之姿。气感神会。托其岁寒之心事。即其事甚悲而其意甚远矣。近世东篱先生金公。天资高爽。气度宏阔。杰然为一代之伟人。而从游鹤厓寒旅诸贤。得闻君子行己之方。平生酷慕渊明之为人。屡发于咨嗟歌咏之馀。盖其贫同。其嗜酒同。其好吟诗同。气类之感。自有千载而朝暮遇者与。公少负湖海之气。尝排云而伸大贤之冤。草疏而斥柄臣之奸。以清名直道。若将进为于世。而低佪于簿书朱墨之间。其见于施措者。仅能起废稣残。厉清白戢奸猾而已。及倦而归焉则彜伦斁而天地闭矣。杜门扫轨。诗酒自娱。泊然无复当世之志。扁其所居之堂室庭门曰消忧南窗。眄柯常关。而短篱之东。植菊数丛。遂取以自号。环龟山一洞。宛然柴桑景色。公既自为记。以道其详。然公岂取于物色之偶似者而以自标哉。渊明遭革命之运。而公遇明夷之艰。渊明耻二姓之事。而公痛三纲之沦。事异而志同。迹殊而义近。其幽忧感愤之思。盖有旷百世而相符者。而篱下灿灿之英。适有以寓其情而遂其高。周先生尝曰。菊之爱。陶后无闻焉。盖伤其无继之者。而孰知千岁之后。乃得于偏荒之季。使渊明可作。亦必辴然而笑其知己也。於乎欷矣。公为诗。不事雕餙。兴趣超然。庶几得渊明法门者。而文亦理顺辞达。绝无世俗藻绘态。来孙槃氏收拾故藏。得如干篇。俾象靖纂次而叙其颠。自惟晩生。不足以堪是寄。然窃尝慕公之风而愿为之执鞭。遂道其所感于心者以归之。岁癸巳三月上浣。韩山李象靖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