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塘遗稿

作者:郑惟吉
1638年
世系

申钦序 编辑

诗者天下之至声。而声人人殊。何也。绵千百载之久。历千百人之多。雪月风花。人情物状。前辈操觚者。道之已尽。而加又风气局之。世代移之。则无怪于唐不及汉。宋不及唐。声人人殊也。晩出而欲追古作者。即高驰远驾。上者。盛李建安。下者。亦不出钱,刘,韦,柳间。彬彬者固伙。失之则或隳于寿陵之匍匐。巧者肤立。拙者茅靡。曷若平其调易其辞。无垔于模拟。无失于性情。自名一家言也。臻此道者。故相国林塘郑公。其人哉。清而丽也。华而赡也。长于情而不紊于格也。永于味而不乖于韵也。无剧心𬬸肾之劳。无牛鬼蛇神之异。自然步骤于元和长庆之际。噫。其治世之音欤。公生当我国鸿庬亨泰之日。少擢魁科。舒翘扬英。朝夕于白虎,石渠。提衡文柄。傧接皇华。卒迺入陞鼎轴。为世之清镛大敦。享用五福。终始令望。噫。若公者。其膺国家文运而昌者非耶。诗特公之馀事尔。自昔。以诗名者。多草野羇穷。而鲜得于黄扉三事之上。故房杜无音。甫白擅声。其俪至并称者。仅燕许二人。若林塘者。岂非其匹耶。然泗滨之磬。孤竹之管。空桑之琴。云和之瑟。音非不美也。而苟无赏音者。则与折杨混然。则有公之诗而得公之时者。亦系于祖宋朝用人之盛。猗欤伟哉。公之诗若文。盖累帙。而亡于壬辰兵火。今之存者。摭拾于闻见。才百之一。昆山片玉。愈少而愈宝。奚多乎哉。公之宅相知枢金公尚容及其弟承旨尚宪氏。缮写为卷。要不侫文弁其首。不侫非任也。顾念君实之诵于口。久矣。且与金公有兄弟之义。不敢辞而序云。

天启二年壬戌端阳。东阳申钦。敬书。

金尚宪序 编辑

我外王父遗稿诗摠若干首。呜呼少哉。小子伏而读之既久。呜呼不少哉。王父十七。中司马。二十四。擢大魁。以文词大名于世赐暇东湖之书堂。读书储养。书堂故事。升堂上者辄去之。独王父仍命赐暇。遂由书堂。进提学。由提学。进大提学。大提学。即古之大学士。主文柄者也。时中庙明庙。继好文词。馆阁词赋之作。一岁月之间。盈于箱簏。王父天得逸才。下笔连数十篇。动若神助。一时辈流虽以敏捷称者。皆自谓不及。是以。平生所著述极多。殆数千万首。未及榟行。遭壬辰兵祸失之。今之所存。乃千百之十一。岂不为少也哉。窃观诗之道。倡于虞廷赓载之歌。而盛于周官列国采诗之后。于以考其政治之得失。风俗之美恶。人心之邪正焉。孔子曰。温柔敦厚。诗教也。苟于是乎近之。虽一篇可也。曷尝以多为尚也。但不知观此稿者。能识其诗教之所发特深否也。小子固不敢妄为形容。而人之知不知。又不须辨焉。谨藏之。以为后世子孙宝焉。至于遭遇太平。坐镇廊庙。丕赞三朝文治之德之功。有彛鼎之铭。旗常之纪。太史之笔。永垂于不朽者。斯不复赘云。

天启辛酉秋日。外孙安东金尚宪。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