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谷先生全书/卷十九
圣学辑要一
编辑进箚
编辑弘文馆副提学臣李珥。伏以。小臣将蝼蚁之微生。荷天地之洪造。恩深河海。义重丘山。思欲竭智殚诚。仰报万一。而顾惟受气既驳。用功亦浅。以言其才。则疏阔而不适于实用。而言其学。则荒颓而不见其实效。内叨侍从。无以赞焕王猷。外忝岳牧。无以宣布德化百尔忖度。归田之外。更无他策。只缘爱君一念。根于秉彝。销铄不得。迟回惓恋。已退复进。必以刍荛之愚。罄陈冕旒之下。少效涓埃之补。然后庶获食息之安。窃念帝王之道。本之心术之微。载于文字之显。圣贤代作。随时立言。反复推明。书籍渐多。经训子史。千函万轴。夫孰非载道之文乎。自今以后。圣贤复起。更无未尽之言。只可因其言而察夫理。明其理而措诸行。以尽成已成物之功而已。后世之道学。不明不行者。不患读书之不博。而患察理之不精。不患知见之不广。而患践履之不笃。察之不精者。由乎不领其要。践之不笃者。由乎不致其诚。领其要。然后能知其味。知其味。然后能致其诚。臣之诵此言。久矣。尝欲裒次一书。以为领要之具。上以达于吾君。下以训于后生。而内省多愧。有志未就。岁癸酉。恭承特召。未敢固辞。拜命供职。逐队随行。无功于国。有害于学。自叹辜负盛恩。无以塞责。始定辑书之计。探索经传。搜剔史籍。功未半途。以病去国。畎亩之闲。微诚未歇。居闲处独。续其馀緖。犹未脱稿。又受海西之命。困于簿牒。不能专功。加以疾作。废业累月。今秋之初。始克成编。其名曰圣学辑要。凡帝王为学之本末。为治之先后。明德之实效。新民之实迹。皆粗著其梗槪。推微识大。因此明彼。则天下之道。实不出此。此非臣书。乃圣贤之书也。虽臣识见卑陋。撰次失序。而所辑之言。则一句一药。无非切己之训也。程子曰。有学不至而言至者。循其言。可以入道。假使此书出于臣手。亦不可以人废言。况圣贤之言乎。玆昧万死。谨将三册。裹以白袱。拜献丹墀。倘垂乙览。深味前训。益加缉熙之功。以臻高明博厚之域。则小臣区区愿忠之志。亦得以少伸矣。既而窃思。帝王之学。莫切于变化气质。帝王之治。莫先于推诚用贤。变化气质。当以察病加药为功。推诚用贤。当以上下无闲为实。伏睹。殿下聪明睿智。出类拔萃。孝友恭俭。发于天性。声色利欲。绝乎本原。求之前史。罕有比伦。此臣所以注心皇极。结情紫闼。必欲见允德成就。追踵三五者也。第论病痛。则英气太露而受善之量未弘。天怒易发而好胜之私未克。此病不除。实妨入道。是故。温言巽辞者。多蒙采纳。直言面折者。必至违忤。恐非圣帝明王虚己从人之道也。今以见诸事者言之。殿下待妇寺素严。无少系恋之念。而言者斥以偏护。则辄厉声气。反示偏护之意。见国事日颓。非无矫革之志。而言者诋以胶守。则辄加牢拒。反示胶守之旨。发言处事。大抵类此。虽缘群下不知圣心。亦由殿下量未弘而私未克也。古之圣王。有不然者。慢游傲虐。决非大舜所行。而伯益戒以无若丹朱。不矜细行。决非武王所为。而召公戒以功亏一篑。大舜,武王。虚心敬受。宁有一毫不相知之憾乎。今殿下资质粹美。学问高明。为舜为武。莫之敢御。奈之何立志不笃。取善不广。群臣绳愆纠谬。欲置无过之地。则必疑其不相知。陈善责难。引以尧舜之道。则必拒以不敢当。未知殿下燕闲之中。隐微之际。所玩味者何书。所用功者何事欤。质美而不能充养。病深而不能医治。则岂但臣邻隐痛于下哉。窃恐皇天祖宗。亦必忧恼于上也。伏望殿下先立大志。必以圣贤为准。三代为期。专精读书。即物穷理。有言逆于心。必求诸道。有言逊于志。必求诸非道。乐闻谠直之论。不厌其触犯。以恢受善之量。深察义理之归。无耻于屈己。以去好胜之私。日用之闲。践履诚确。无一事之或失。幽独之中。持守纯笃。无一念之或差。不怠于中道。不足于小成。悉去病根。克完美质。以成帝王之学。不胜幸甚。臣又伏睹。殿下深惟付托之重。慨叹时运之衰。励精图治。礼贤下士。敬大臣如尊长。视臣僚如朋友。忧念黎元。犹恐有伤。三代以下诚所未见。此臣所以不揣己分。妄叫天阍。必欲见旋乾转坤。一变世道者也。第于君臣之闲。诚信或未相孚。下情有所不达。上意有所未晓。恐未足以委任责成。陶铸至治也。自古。君臣不相知心。而能济事功者。未之前闻。三代以上。固不容议。至于光武轸念关中。而深信冯异。知其必不称咸阳王。黄权路绝投魏。而深信昭烈。知其必不诛妻子。此皆忠信素结于内。谗闲无自而入也。况圣主贤臣。志同道合。鱼水相懽。一日三接。熏陶相益。言无不听。谏无不从。何善不行。何事不成。此是后王所当取法者也。后世人君则不然。高居深拱。疏外臣邻。知其善而不示向用之意。见其恶而不下屏黜之命。自以为枢机之密。群下莫敢窥测。真得人君之体。而终至于君子不敢尽其诚。小人有以伺其隙。邪正杂糅。是非糢糊。国不可为矣。此则可以为戒者也。今殿下好善非不至。而又疑士类之未必真是。嫉恶非不深。而又疑鄙夫之未必真非。故直士与色厉者。同得矫激之名。而贤者不能尽其忠。谀佞与老成者。同得淳厚之称。而愚者益以堕其节。加之以接见稀罕。情意阻隔。政令未见合乎天心。黜陟未见因乎国人。儒者之说不行。而徒取大言之讥。病民之法不除。而犹患更张之过。是以。好善而无用贤之实。嫉恶而无去邪之益。议论多岐。是非靡定。忠贤无腹心之寄。奸细有窥觊之路。未知殿下所拟可托六尺之孤者。谁欤。可寄百里之命者。谁欤。圣心必有所属。而群下则未之知也。此岂上下无闲之实乎。伏望殿下必以大臣之忠亮可信者。拟诸股肱之重。言听计从。终始勿贰。而又择学明行洁者。置之经幄。使得出入无时。恒侍左右。尽心启沃。俾一时士类。咸怀兴起之志。至于岩穴之贤。亦以至诚征辟。量才授官。必置有用之地。其终不可致者。亦加褒奖。以成其高。若夫度时宜揣力量。虽不能猝变世道。而朝廷之上。常使清议不屈。以尽好善之实。敢有异色之人。或唱为邪论。显排先王之道。或改头换面。阴沮有为之势者。形迹已著。不可容掩。则亦宜流放窜殛。以尽嫉恶之实。必使贤者登庸。不肖者屏迹。上无所蔽。下无所疑。上下之闲。肝胆洞照。以至一国之人。亦得仰睹圣心。如青天白日。无丝毫未尽之蕴。君子有所恃而尽诚展才。小人有所畏而革面从善。正气长而国脉壮。纪纲振而善政行。以成帝王之治。不胜幸甚。呜呼。明王之作。千载一时。而世道之降。如水益下。今不急救。后悔无及。古人有言曰。不怨暗主。怨明君。盖暗主欲为而不能。故民无所望。明君可为而不勉。故民怨转深。岂不大可惧哉。臣方投进所辑之书。不宜更赘他言。而犹且云云者。诚以殿下无变化气质之功。无推诚用贤之实。则虽进是书。亦归之空言。故僭论至此。伏惟殿下恕其愚妄。垂仁察纳焉。取进止。
序
编辑臣按。道妙无形。文以形道。四书六经。既明且备。因文求道。理无不现。第患全书浩渺。难以领要。先正表章大学。以立规模。圣贤千谟万训。皆不外此。此是领要之法。西山真氏推广是书。以为衍义。博引经传。兼援史籍。为学之本。为治之序。粲然有条。而归重于人主之身。诚帝王入道之指南也。但卷帙太多。文辞汗漫。似纪事之书。非实学之体。信美而未能尽善焉。学固当博。不可径约。但学者趋向未定。立心未固。而先事乎博。则心虑不专。取舍不精。或有支离失真之患。必也先寻要路。的开门庭。然后博学无方。触类而长矣。况人主一身。万机所丛。治事之时多。读书之时少。若不撮其纲维。定其宗旨。而惟博是务。则或拘于记诵之习。或淫于词藻之华。其于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未必真能有得也。臣以腐儒。遭遇明时。仰睹殿下。聪明睿智。出于天资。诚以学问之功。涵养成就。以充其量。则东方可见尧舜之治。千载一时。几不可失。顾臣轻疏浮浅。才器既下。卤莽灭裂。学术又荒。葵藿之诚虽切。效忠之路末由。窃念。大学固入德之门。而真氏衍义。犹欠简要。诚能仿大学之指。以分次序。而精选圣贤之言。以塡实之。使节目详明。而辞约理尽。则领要之法。其在斯矣。以是进于吾君。则芹曝之献。虽不免傍人之笑。萤烛之光。庶有裨日月之明矣。于是。废弃他功。专事摭要。四书六经。以及先儒之说。历代之史。深探广搜。采掇精英。汇分次第。删繁就要。沈潜玩味。反复檃括。两阅岁而编成。凡五篇。其一篇曰统说者。合修己治人而为言。即大学所谓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也。其二篇曰修己者。即大学所谓明明德也。其目有十三。其一章则摠论也。其二章曰立志。三章曰收敛者。定趋向而求放心。以植大学之基本也。其四章曰穷理者。即大学所谓格物致知也。其五章曰诚实。六章曰矫气质。七章曰养气。八章曰正心者。即大学所谓诚意正心也。其九章曰检身者。即大学所谓修身也。其十章曰恢德量。十一章曰辅德。十二章曰敦笃者。申论诚正修之馀蕴也。其十三章则论其功效。而修己之止于至善者也。其三篇曰正家。四篇曰为政者。即大学所谓新民而正家者。齐家之谓也。为政者。治国平天下之谓也。正家之目有八。其一章则摠论也。其二章曰孝敬。三章曰刑内。四章曰教子。五章曰亲亲者。言孝于亲。刑于妻子。友于兄弟之道也。其六章曰谨严。七章曰节俭者。推演未尽之意也。其八章乃说功效。则齐家之止于至善者也。为政之目有十。其一章则摠论也。其二章曰用贤。三章曰取善者。即大学所谓仁人能爱能恶之意也。其四章曰识时务。五章曰法先王。六章曰谨天戒者。即大学所引仪监于殷。峻命不易之意也。其七章曰立纪纲者。即大学所谓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之意也。其八章曰安民。九章曰明教者。即大学所谓君子有絜矩之道。而兴孝兴弟不倍之意也。其十章则终之以功效。而治国平天下之止于至善者也。其五篇曰圣贤道统者。是大学之实迹也。合而名之曰圣学辑要。终以传道之责。望于殿下者。亦非过言。殿下当五百之期。居君师之位。有好善之智。寡欲之仁。断事之勇。诚能终始典学。勉勉不已。则胜重致远。何所不至乎。只缘愚臣见闻不博。识虑未透。其于诠次。固多失序。但所引圣贤之言。则无非建天地而不悖。质鬼神而无疑。俟后圣而不惑者也。不可以愚臣之误分条理。辄轻前训也。或有愚臣一得之说。厕乎其闲。而亦皆谨稽谟训。依仿成文。不敢肆发瞽言。以失宗旨。臣之精力。于斯尽矣。如赐睿览。恒置几案。则于殿下天德王道之学。恐不无小补矣。此书虽主于人君之学。而实通乎上下。学者之博览而泛滥无归者。宜收功于此。以得反约之术。失学而孤陋寡见者。宜致力于此。以定向学之方。学有早晚。皆获其益。此书乃四书六经之阶梯也。若厌勤劳安简便。以学问之功。为止于此。则是只求其门庭。而不寻其堂室也。非臣所以次缉是书之意也。万历三年岁次乙亥秋七月既望。通政大夫。弘文馆副提学,知制教兼经筵参赞官,春秋馆修撰官臣李珥。拜手稽首谨序。
凡例
编辑一。先举撮要之言为章。〈即大文也〉引诸说以为注。其章则以四书五经为主。而闲以先贤之说。补其不足。注则以本注为主。而杂引经传诸书。
一。凡所引之书。不论世代高下。一以功程先后。文义语势为次序。虽因用功之序。分个先后。不必行一件净尽无馀。然后方做一件。闲有一事而分属二章者。〈如敬既属收敛章。又属正心章。窒欲属矫气质。寡欲属养气之类。〉非章章各为别项。工夫截然不相入也。
一。凡所引大文。只录本书之名于下。不必一一称某人之言。若本文书某曰。〈如子曰孟子曰之类〉则亦从本文。或本文虽无名称。而必以名称著其意者。则或书某曰。或注于下。如帝舜命禹。伊尹训太甲之类。他皆仿此。若易,诗则必标本书之名于上。注其卦名篇名于下。以其文字不伦他书故也。但易中孔子之言。则不拘此例。
一。凡注则只书某曰。而不录本书之名。以省其文字。
一。凡一章之内。虽一书之言。语意不联。则圈而别之。虽他书之言。语意相接则不圈。若注则段段皆圈。连引一人之言。则书又曰以起端。
一。凡引古语。虽非圣贤之言。当理则取之。不以人废言。
一。凡所引之说。或断章取义。或去其闲语句。或非时之言而合为一段。使无欠阙。皆不拘本文。用活法。但有删节。而不敢添一字。
一。先儒姓乡别号。或书或不书。皆因本文。非文义所关故也。周程张邵朱五先生。必称子。程子依四书注例。不分伯叔。
一。凡章末及逐段有可议论处。则僭陈管见。必书臣按以别之。且低书。
一。小注大槪是管见。若引先贤之说。则书某曰以别之。若字义音训及些小语句。则不必一一录其所出。
目录图
编辑统说第一单一章
编辑臣按。圣贤之说。或横或竖。有一言而该尽体用者。有累言而只论一端者。今取体用摠举之说。为首篇。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下同。〉
朱子曰。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理亦赋焉。〈理气元不相离。即气而理在其中。此承阴阳化生之言。故曰气以成形理亦赋焉。非谓有气而后有理也。不以辞害意可也。〉犹命令也。于是。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德。所谓性也。〈健是阳之理。顺是阴之理。五常之德。乃仁义礼智信。是五行之理。〉率。循也。道。犹路也。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则其日用事物之闲。莫不各有当行之路。是则所谓道也。〈朱子曰。率性。非人率之也。只是循吾本然之性。便自有许多道理。或以率性为顺性命之理。则却是道因人方有也。〉修。品节之也。性道虽同。而气禀或异。故不能无过不及之差。圣人因人物之所当行者而品节之。以为法于天下。则谓之教。若礼乐刑政之属。是也。盖人知己之有性。而不知其出于天。知事之有道。而不知其由于性。知圣人之有教。而不知其因吾之所固有者裁之也。故子思于此。首发明之。而董子所谓道之大原出于天。亦此意也。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朱子曰。道者。日用事物当行之理。皆性之德而具于心。无物不有。无时不然。所以不可须臾离也。若其可离。则岂率性之谓哉。是以。君子之心。常存敬畏。虽不见闻。亦不敢忽。所以存天理之本然。而不使离于须臾之顷也。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朱子曰。隐。暗处也。微。细事也。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言幽暗之中。细微之事。迹虽未形。而几则已动。人虽不知。而己独知之。则是天下之事。无有著见明显而过于此者。是以。君子既常戒惧。而于此尤加慎焉。所以遏人欲于将萌。而不使其潜滋暗长于隐微之中。以至离道之远也。○道乡邹氏曰。慎独。最为入道之要。所谓独者。非独闲居静处而已。萌于心之谓独。能于此著力。无由有过举。故中庸以此言为篇首。○程子曰。有天德。便可语王道。其要只在慎独。〈天德即修己之功效。王道即正家为政之规矩。慎独是修己正家为政三者之枢纽。〉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朱子曰。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发皆中节。情之正也。无所乖戾。故谓之和。大本者。天命之性。天下之理。皆由此出。道之体也。达道者。循性之谓。天下古今之所共由。道之用也。此言性情之德〈中为性之德。和为情之德。〉以明道不可离之意。〈此言性情之德体段如是。非指工夫而言。上文戒惧慎独。乃下文致中和之工夫也。〉○又曰。心主于身而无动静之闲。方其静也。事物未至。思虑未萌。一性浑然。道义全具。其所谓中。是乃心之体。而寂然不动者也。及其动也。事物交至。思虑萌焉。七情迭用。各有攸主。其所谓和。是乃心之用。而感而遂通者也。○胡季随曰。戒惧者。所以涵养于喜怒哀乐未发之前。慎独者。所以省察于喜怒哀乐已发之后。〈涵养省察之说。始见于此。详见下正心章。〉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朱子曰。致。推而极之也。位者。安其所也。育者。遂其生也。自戒惧而约之。以至于至静之中。无所偏倚。而其守不失。则极其中而天地位矣。自慎独而精之。以至于应物之处。无少差谬。而无适不然。则极其和而万物育矣。盖天地万物。本吾一体。吾之心正。则天地之心。亦正矣。吾之气顺。则天地之气。亦顺矣。故其效验至于如此。此学问之极功。圣人之能事。初非有待于外。而修道之教。亦在其中矣。是其一体一用。虽有动静之殊。然必其体立。而后用有以行。则其实亦非有两事也。故于此合而言之。以结上文之意。○西山真氏曰。致中和之所以用功。不过曰敬而已。戒惧。静时敬也。慎独。动时敬也。静无不敬。所以致中。动无不敬。所以致和。自然天地位万物育。如董仲舒所谓人君正心以正朝廷百官万民。而阴阳和。风雨时。诸福之物毕至。是此理。〈此书之言敬始此。实修己治人之纲领也。〉○朱子曰。右子思述所传之意〈孔子传道于曾子曾子传之子思故述所传之意〉以立言。首明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其实体备于己而不可离。次言存养省察之要。终言圣神功化之极。盖欲学者于此。反求诸身而自得之。以去夫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也。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下同。〉
程子曰。亲。当作新。○朱子曰。大学者。大人之学也。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朱子曰。虚灵不昧。便是心。此理具足于中。无少欠阙。便是性。随感而动。便是情。○玉溪卢氏曰。明德。只是本心。〉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朱子曰。明德未尝息。时时发见于日用之闲。如见孺子入井而怵惕。见非义而羞恶。见贤人而恭敬。见善事而叹慕。皆明德之发见也。虽至恶之人。亦时有善念之发。但当因其所发之端。接续光明之。〉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朱子曰。至善。如言极好。道理十分尽头。善在那里。〉言明明德新民。皆当止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问至善不是明德外别有所谓善。只就明德中到极处便是否。朱子曰。是明德中。也有至善。新民中也有至善。皆要到那极处。不特是理会到极处。亦要做到极处。〉此三者。大学之纲领也。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朱子曰。明明德于天下者。使天下之人。皆有以明其明德也。〈朱子曰。极其体用之全而一言以举之。臣按。明己德者。体也。新民德者。用也。明明德于天下者。合体用而言之。〉心者。身之所主也。诚。实也。意者。心之所发也。实其心之所发。欲其必自慊而无自欺也。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格字有穷至两意格物之格穷字意多物格之格只是至字之意〉此八者。大学之条目也。〈右逆推工夫〉○又曰。格物是梦觉关。诚意是人鬼关。过得此二关上面工夫。一节易如一节了。至治国平天下地步愈阔。但须照顾得到。○又曰。致知格物。是穷此理。诚意正心修身。是体此理。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推此理。要做三节看。○又曰。自格物至平天下。圣人亦是略分个先后与人看。不成做一件净尽无馀。方做一件。如此。何时做得成。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朱子曰。物格者。物理之极处无不到也。〈此句与下句对说。故文势如此。其意则物理无不到极处云尔。〉知至者。吾心之所知无不尽也。〈物格知至。只是一事。以物理言之。则谓之物格。谓事物之理各诣其极也。以吾心言之。则谓之知至。谓吾心随所诣而无不尽也。〉知既尽。则意可得而实矣。意既实。则心可得而正矣。修身以上。明明德之事也。齐家以下。新民之事也。〈右顺推功效〉○程子曰。治身齐家以至平天下者。治之道也。建立治纲。分正百职。顺天时以制事。至于创制立度。尽天下之事者。治之法也。圣人治天下之道。唯此二端而已。〈建安叶氏曰。道者。治之本。法者。治之具。不可偏废。然亦必本之立而后。其具可举也。〉
臣按。圣贤之学。不过修己治人而已。今辑中庸大学首章之说。实相表里。而修己治人之道。无不该尽。盖天命之性。明德之所具也。率性之道。明德之所行也。修道之教。新民之法度也。戒惧者。静存而正心之属也。慎独者。动察而诚意之属也。致中和而位育者。明德新民。止于至善。而明明德于天下之谓也。但所及有众寡。而功效有广狭。致中和之功。止于一家。则一家之天地位万物育。而明德明于一家。〈一家岂别有天地万物乎。只是父子夫妇兄弟。各正其分。是天地位气象。慈孝友恭唱随。各尽其情。是万物育气象。〉止于一国。则一国之天地位万物育。而明德明于一国。及于天下。则天下之天地位万物育。而明德明于天下矣。三代之后。一家之位育者。世或闲出。而一国天下之位育者。寂寥无闻。以是深有望于殿下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