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桑志
卷二
卷三 

桑志卷第二

        海盐李聿求五峯甫籑

桑之类

编辑
种类不一,以荆、鲁二种为上,外有异名、异类亦间附之,志桑之类第二。

  《诗.豳风》猗彼女桑。传:女桑,荑桑也。笺:女桑,少枝长条,不落不枝者,束而采之。

  《诗.大雅》其檿其柘。传:檿,山桑也。

  《尔雅》桑㸤有葚,栀。疏:桑树一半有葚,一半无葚,为栀。

  《尔雅》女桑,桋桑。檿桑,山桑。

  《尔雅》桑、柳丑条。

  《齐书》扶桑国,在大汉国东二万馀里,土多扶桑,叶似桐,初生如笋,国人食之,实如棃而赤。

  《唐书.南蛮传》野桑,生石上,其林上屈两向而下植,取以为弓,不筋漆而利,名日瞑弓。

  《管子》扰桑。注:扰桑,又曰柔桑也。

  《拾遗记》员峤山,有木名猗桑者,煎葚以为蜜。

  《拾遗记》扶桑,万岁一枯,其人视之如旦暮也。

  《括地图》芒尚山,其桑长千仞。

  《异苑》北方有白桑,葚长数寸,食之甘美。

  《述异记》空桑,生大野中,为琴瑟之最者,空桑也。

  《岭表录异记》佛桑,似朱槿花,茎叶如桑,故名。佛桑,三月花至冬至。

  《齐民要术》今世有荆桑、地桑之名。

  《齐民要术》种取黑鲁桑,黄鲁桑不耐久。谚曰:鲁桑百,丰丝帛。言其桑好,功用省力。

  郭橐驼《种树书》鸡脚桑,叶花而薄。

  郭橐驼《种树书》白桑,叶大如掌而厚。

  郭橐驼《种树书》先葚而后叶者,叶必少。

  颜师古《汉书注》檿,山桑有点文者。

  《杜阳杂编》弥罗国有桑,覆地而生,大者十数顷,小者荫百亩。

  陈旉《农书》海桑,低亚。

  《农桑要旨》平原淤壤土肥地虚,荆桑、鲁桑种之俱可。若地连山陵,土脉赤硬,止宜荆桑。

  《农桑通诀》桑种甚多,不可遍举,世所名者,荆与鲁也,荆桑多葚,鲁桑少葚。叶薄而尖,其边有瓣者,荆桑也,凡枝干条叶坚劲者,皆荆桑类也。叶圆厚而多津者,鲁桑也,凡枝干条叶丰腴者,皆鲁桑类也。荆之类,根固而心实,能久远,宜为树。鲁之类,根不固,心不实,不能久远,宜为地桑。然荆之条叶,不如鲁叶之茂盛,当以鲁桑条接之,则能久远,而又盛茂也。鲁为地桑,而有压条之法,传转无穷,是亦可以久远也。

  《蚕经》有地桑,出于南浔。有条桑,出于杭之临平。

  《蚕经》凡择桑之本也,皱皮者其叶必小而薄,白皮而节疏芽大者为柿叶之桑,其叶必大而厚,是坚茧而多丝。

  《蚕经》高而白者,宜山冈之地或墙隅而篱畔。

  《蚕经》短而青者,宜水乡之地。

  《蚕经》青桑无子,叶不甚厚。

  《蚕经》望海之桑,种之术与白桑同。

  《蚕经》紫藤之桑,其种高大。

  《格物总论》桑大者,数围,高一二丈许,皮粗,枝干条竦。正、二月抽条发叶,叶大者盈尺,有刻缺,面深绿而光。

  《博闻录》白桑少子,压枝种之。若有子,可便种,须地阴处,其叶厚大。

  《农政全书》锺化民曰:桑有二种。一种有桑葚,即以桑葚植地,一二月即出。一种,将桑树柔条攀于于地,以泥压于上。每一桑眼,即发一枝。待至二三尺长,其桑有根,用翦翦下,移种于地上,即成桑树。

  《本草》白桑,叶大如掌而厚。鸡桑,叶细而薄。子桑,先葚而后叶。山桑,叶尖而长。

  《本草》桑生黄衣谓之金桑,其木将槁。

  《事物绀珠》云桑,密县山野生,树枝叶皆类桑,但叶如云头花,木栾细青黄色。

  《乌青文献》桑类有密眼青、白皮桑、荷叶桑、鸡脚桑、扯皮桑、尖叶桑、晚青桑、火桑、山桑、红头桑、槐头青、鸡窠桑、木竹青、鸟桑、紫藤桑、望海桑。

  《沈氏农书》桑以荷叶桑、黄头桑、木竹青为上,五头桑、大叶密眼青次之,细叶密眼青为最下。

  《倦圃莳植记》白桑有花无实,黑桑有实无花。


桑志卷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