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溪集 (四库全书本)/卷061

卷六十 梁溪集 卷六十一 卷六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梁谿集卷六十一     宋 李纲 撰表札奏议二十三
  乞于河北西路置招抚司河东路置经制司札子
  乞募兵札子   乞括买马札子
  乞于沿河沿江沿淮置帅府要郡札子
  乞于河北西路置招抚司河东路置经制司札子
  臣窃以河北河东両路国家之翰蔽也唐杜牧谓河北视天下犹珠玑也天下视河北犹四支也珠玑茍无岂不活身四支既去吾不知其为人故王者不得不王霸者不得不霸猾贼得之足以致天下不安其地势风俗使然也而河东实为天下之脊介于河北陜西之间其地险固其民坚忍其俗节俭其兵劲悍祖宗得天下削平僭乱罔不臣服惟河东最后再驾而后得之其难如此而靖康之初金人犯阙以孤军入重地我之守御固而援师集其势不难于和宰相失䇿欲脱一时之祸而不为久长之计凡所邀求一切许之遂割三镇而河北河东之地几去其半及贼兵退三镇兵民为朝廷固守中山真定及沿边诸郡既已保全而贼尽力以围太原不肯舍去朝廷遣使以兵民之意及保全陵寝之故愿输租税以易疆土金人且许且攻几年而太原陷犹信谲诈以讲和不为备预之䇿至其渡河再薄都城遂尽割両路以与之画河以为界遣执政侍从郎官数十辈分诣交割皆为両路之人所杀夫朝廷割地不足以塞金人贪婪之欲而适足以失両路士民之心使地割而和可成宗社遂安犹之可也今乃假和议以款我既破京师挟二圣以北狩胁逼臣寮僭窃神器矣而议者犹以割地为然此何理哉河北西路三帅府二十馀郡靖康末所失者真定怀卫濬一帅府三郡而巳其馀至今皆坚守一路兵民有城郭者依城郭无城郭者依大河山西自相结集多者数万少者不下万人各立首领以相统率知名号者巳数十处日以蜡书号吁朝廷乞师请援愿为前驱因而招抚为吾之用数十万众不日可致而金人留兵怀卫濬三郡以扼吾要津每郡不过三千人其馀皆胁制吾民剪发易衣以疑我耳大兵临之遣间要约必有应者则三郡不旬月间可复也三郡既复则真定可图而中山之围可觧河北复为我有矣然后第功行封以河外郡县悉议封建使自为守朝廷量力以助之则藩篱固而中原寕此今日之要䇿也河东之势亦然但所失州郡视河北为多然所以处之之䇿亦无以过于此者臣愚欲乞于河北西路置招抚司河东路置经制司择文武臣寮中有材略名望素为両路兵民信服者为之使副布宣朝廷德意以结其心信赏必罚以作其气训练习服以教之战量补名目以旌劝其首领宽给钱糓以赈贷其乏绝辟置僚属将佐乘机应变一切许以便宜从事则两路可以复全中兴之功指日可成必自此始犹捍水患于决溢之口则下流无泛滥之虞御盗贼于门墙之外则堂奥有安靖之势理之必至也倘舍此而不为则两路之人且归怨于朝廷强壮狡狯者反为贼用将何以待之故臣以谓今日之所当先务者无急于此惟睿㫁不疑特从所乞天下不胜幸甚
  乞募兵札子
  臣窃以祖宗建国以兵为重熙丰盛时内外禁卒马步军凡九十五万人承平既久阙额三分之一失于招填比年西鄙䘮师江浙山东寇作继之以燕山陷没所亡失者又半重以靖康之变金人再犯都城诸路禁军往往溃散流为盗贼天下之兵所存者无几矣朝廷以蜡书召天下勤王之师皆募于田亩之间及㳺手浮浪之人虽其数甚众环绕畿甸不得毫发之力而东南公私财物为之一空大抵起一兵公私所费非五十缗不可而沿路供给钱粮之费又倍于此是一兵率费百千而起万兵则所费百馀万缗矣今秋期不远理当拣择留之分屯沿河要害之地则所费不过日给钱粮而巳朝廷初不校此应勤王之师已行放散披甲荷㦸而归者项背相望于道路亦有才至中途不待令而自返者不知将来防秋于何所取兵而可也禁兵之数既已不多而民兵又不可复起虽起之必无应者秋高马肥虏骑或复深入其何以支吾哉臣愚以谓济今日一时之急莫若取财于东南募兵于西北夫东南之财已竭矣而臣以谓不得已犹有可取者当诱上户物力有馀之家出财以助募兵朝廷量多寡以名目酬之民知国家有兵而后家室可保则亦不以为厉已也国家岁漕东南财榖以为上供又榷茶盐之利以实中都盖以飬兵且给六宫百官之费待祭祀賔客之用供玩好宴游之奉今六宫百官之费祭祀賔客之用省矣而陛下节俭无玩好宴游之娱故凡上供财糓茶盐之利除经费外一切裁损专以飬兵则亦无不足之患臣愿下募民出财之令且降旨委官措置于京东京西陜西河北募兵优立例物之数创为军号团结训练一切以新法施行分隶将佐逐处屯泊以时教阅比之起东南勤王之兵其利害不同者有三东南之人柔弱不耐劳苦一也不服水土类多疾病死亡二也屯驻稍久则有思归之心往往逃亡溃散三也而募西北之人以为兵则无三者之患团结训练积以岁月皆为精兵与夫起乌合之众暂聚复散岂不相远哉今河北河东京东西为金人所扰民不能归业者甚众而陜西素号产兵之地愿及时遣使于数路募兵于合屯驻路分建置营房更畨以卫行在以镇四方以备征讨此时不可失也伏望圣慈特赐详酌施行
  拟募新军号
  骁胜军  壮捷军  忠勇军  义成军龙武军  虎威军  折冲军  果毅军定难军  静边军
  欲陜西路委钱盖河北路委张所各募伍万人京西路委谢贶京东路委程弼孺各募二万五千人每二千五百人为一军其招填等仗例物月给钱粮并依上禁军法团结训练并依新军法每招填及一军就本路选差有材武大小使臣充统制官部队将量给盘纒钱管押起发赴行在听候指挥于合屯泊去处驻札其不及等仗人听充本路帅府要郡募兵及厢军馀依新降募兵指挥施行
  乞括买马札子
  臣窃以马之于军旅其用大矣而马政之不修未有如近年者自监牧之法废而为给地牧马州县行文具以塞责民间飬羸瘠以充数而茶马司惟以博易珠玉为事无良马焉燕山陷没北边之马又皆为金人所得夫金人专以鐡骑取胜而中国之马耗亡如此何以御之臣顷在密院尝献言请括买天下之马及许客人结揽陜西纲马赴京师其说谓凡飬马者必是上户及吏人医官僧道之流立三等价下州县括买之未为厉民而旬月之间数万之马可具足以济一时之乏又陜西纲马管押至京馈飬不时死损过半令客人结揽则逹者必多又请复监牧之制而朝廷许令相视监牧结揽纲马如所言独不行括买之令靖康末金人既破京城首下令取马违者族诛凡得马馀万疋而京师之马为之一空是吾所有者不能用之而反以资敌得不为失计乎今行在之马不满五千可以披帯者无几权时之宜以奋张军容非括买不可冝先下令非品官将校不许乘马然后诏州县籍有马者以三等价取之严隐寄之法重搔扰之禁奉行有绪稍激劝之则数万之马尚可得也又命陜西四川茶马司益市马而广西邻特磨道亦有可市者募客人结揽送纳以给诸军及分给沿河江淮间帅府要郡然后举行祖宗监牧之制择官委之待以岁月则马不患乎不蕃庶可以足军旅之用乞于沿河沿江沿淮置帅府要郡札子
  臣窃以唐有天下贞观开元间号为治平无事者以外有方镇之兵捍御边陲内有府卫之兵临御方镇表里相制国势以安其后府兵之法坏边兵之势强乃有天宝安史之乱然卒戡定之者方镇力也代宗避吐蕃之寇而幸陜德宗避朱泚之变而幸奉天亦资方镇之兵以复国然行姑息之政威柄下移强藩悍臣浸成䟦扈此非方镇之罪措置失䇿之过也祖宗监唐末之弊削方镇之权惟沿边帅司屯宿重兵委以军旅之事腹内会府虽有帅号其权甚轻自馀列郡守臣悉委文吏不与军政以处承平治安无事之时可也今𤞤狁内侵坏吾边防以扰腹心之地盗贼乘时蜂起蚁结而州郡犹以承平之制临之安能捍患御侮镇抚之哉故唐方镇之弊尾大不掉而今日州郡之弊手足不足以捍头目理势然也救其弊而振起之莫若取方镇之制用其所长去其所短择人而任之使大小相比远近相维以蕃王室则中国之势尊矣臣愚欲乞于沿河沿江沿淮置帅府要郡次要郡帅府帯安抚使节制一路即唐节度使之兵也要郡帯兵马钤辖次要郡帯兵马都监以佐帅府即唐观察防御圑练之兵也朝廷减上供金谷使之飬兵宽法制而假之权将佐僚属听其辟置平居责以训练阅习卒然有盗贼之变即帅府量事起兵统率以行与邻路约为应援会合有功者増秩进职而不移其任如此数年上下安习即州郡之兵可用矣如蒙圣慈俯从所请乞降旨三省枢密院条具合行事件取旨施行
  拟帅府要郡次要郡
  河北东路
  帅府大名府  横海军
  要郡开德府  棣州
  次要郡滨州  永静军
  京东东路
  帅府青州   徐州
  要郡袭庆府  登州莱州   密州
  次要郡沂州  淄州维州
  京东两路
  帅府东平府  应天府
  要郡济南府  兴仁府濮州
  次要郡济州  单州
  京西北路
  帅府河南府  顺昌府
  要郡河阳府  颕昌府  陈州蔡州   汝州
  京西南路
  帅府邓州   襄阳府
  要郡唐州   随州
  次要郡金州  均州商州
  永兴军路
  帅府永兴军
  要郡陜府   虢州华州
  次要郡同州  耀州
  淮南东路
  帅府扬州
  要郡宿州   楚州
  次要郡泗州  真州海州  和州
  淮南西路
  帅府庐州
  要郡夀春府  亳州
  次要郡舒州  濠州   蕲州黄州  光州
  江南东路
  帅府江寕府
  要郡宣州   江州
  次要郡饶州  信州池州  太平府
  江南西路
  帅府洪州
  要郡处州   袁州
  次要郡吉州  抚州
  荆湖南路
  帅府潭州
  要郡衡州
  次要郡永州  道州
  荆湖北路
  帅府荆南府
  要郡鼎州   德安府鄂州
  次要郡沣州  缶州复州
  两浙西路
  帅府杭州
  要郡镇江府  平江府湖州   常州
  次要郡秀州  衢州
  两浙东路
  帅府越州
  要郡婺州   明州
  次要郡温州  处州台州















  梁谿集卷六十一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