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湖遗稿
作者:陈澕
1784年

梅湖集序

编辑

梅湖陈公,讳洪州人也。宁宗庆元六年,举进士,未几登第入翰林,以书状官使于,擢知制诰。由正言迁拜补阙,已而进为右司谏,知公州事,卒于官。公少与文顺公李奎报为歌诗,名动一世。文顺公著述最盛,而公所为绝句、古诗,多零落不传于世。然玉堂唱酬之作,雄俊清丽,非文顺公所能及也。世传公在王氏时,以书状奉使金源,与人周旋居多,故文章得于人非也。当宋室南迁之时,礼乐崩坏,图书散逸,自以来,蕫仲舒司马迁扬雄刘向所为文,与名家李太白杜子美韦应物柳宗元所为诗,入于灰烬,无一人能继其声。至女直窃居中国,虽往往有能文章者,而金源夷狄之音,不足听也,若蒙古北鄙之声,兴中国周公孔子颜渊曾参群圣人之言,有所不同。然文靖公牧隐先生,从欧阳玄学文章,曾不知愧,独公诗称“西华已萧索,北寨尚昏蒙。坐待文明朝,天东日欲红”。呜呼!西华,先宋之谓也;北寨,蒙古之谓也。公能以高丽陪臣,知先宋之为中国而蒙古之为夷狄,蔼然有《春秋》之义,岂不贤哉?况豫知大明有天下,坐待日出,可谓奇矣。公诸孙集公之诗,以图不朽。呜呼!歌诗虽甚少,亦足以知公之义,何必多乎?昔文忠锡胄选歌诗,自高丽至我朝近代,拈出文章四十馀家,评品其诗,各有譬语。至公诗则曰:“花开瑞雪,彩绚祥云。”若文忠公者,亦可谓知诗也已。

癸卯仲冬,辅国崇禄大夫、判敦宁府事兼判义禁府事、吏曹判书、知经筵事、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知春秋馆ㆍ成均馆事、奎章阁检校提学黄景源序。

高丽梅湖陈公白云子李公,生幷世文齐名,而所不同者年位耳。始也文集俱出,而集尚传,集即佚。岂不朽之传,亦有幸不幸,而抑由于名位之不侔而然也?余甚慨惜,求之于公之后裔驹城士人陈尚廉家,年代寝远,无有存者。丰山洪万宗甫,拾得公遗诗若干首于杂记中,而残篇短什,不满一册,故归之子孙。子孙力微,不付剞劂,附录于《陈氏族谱》编首。余谓“族谱藏于家,文集行于世,今若合为一录,则其不传如前也”,遂析而分之,又穷搜洪君未见之书,亦不无所得。仍念文集必载家状、墓志,然后作者之系派事行始著,而此则阙焉,公之遗事将何考焉?惟文会唱酬之作,有一时鸿匠钜公推许赞美之语,而且《白云集》中尤多,此诚纪实也。遂拈出诸话中要语可证者添录焉,公之事行,于是槩见。零金锁珠,皆可珍惜,釐为二编,居然成一集。噫!玄亭覆瓿之文,必待后世之子云,则余于公,虽不敢自比于后世之子云,而若其慕庸之深,蒐访之勤,亦不后于载酒问字之人也。玆不揆僭猥,略为之叙。

崇祯三壬辰季夏下澣,蔚山府使宜宁南泰普序。

胜国之文,世推李文顺为大家。梅湖陈公,富丽少逊,而清新殆过之。文顺之集,盛行于世,而梅湖遂无传焉。后五百有八十年,裔孙𡎋始辑其遗稿,录诸家评骘之语,裒为一卷,访余终南书屋,要题简端。且援先祖忠文公叙《骊阳谱》事为质,余其敢辞诸?粤自,间有名世,而摹仿华人口气馀论,率不免于陋习、圈套耳。其能自辟堂奥,别竖旗鼓,杰然为一代宗匠者亦鲜矣。公名,少有儁才,尤善为诗词。魁司马,阐文科,中青钱选,与孙得之李允甫诸人,掉鞅词垣。承制试署院,擢文顺为首而公副之,世效为格。凡国有制作,多出公手。以书状官使还,历补阙、右司谏、知制诰,出试知公州事以卒。其为诗清华雄迈,变态溢媚。巨构长篇,蕴藉赡畅;漫咏短韵,丰神警绝。若公者,可谓杰然名世欤!盖奕世锺鼎,荫藉高华,出入承明,回翔銮坡。其文辞地望,在于金锺石衡之间,染翰落藻,同时名胜,争相传诵,以为不可及。然其所著未有刊本,遗佚殆尽。今欲举其高文典册溢囊盈袠者,固已飞尘寒烟之荡灭,而不可复睹矣。若卷中所载,乃捃拾其散出他书耳。顾何由尽窥其全美也哉?虽然,寥寥残翰历落廑见于虫穿蠹蚀断烂之馀者,犹足以压倒书林,笼挫艺圃,如威凤之片羽,文豹之一斑,布世而愈珍,阅古而弥光。又何必多乎哉?噫!文章自有声价,而不系于篇袠之富,则后之尚论者,其品藻之高下,韵格之雅俗,尚可以征诸斯编,而绣梓入刊,图寿厥传,亦𡎋之志然也。公之兄御史大夫、弟礼宾寺卿,俱登第有诗声,时人谓之联珠。今附礼宾遗什于下方,以备公家文献之晟云。

皇明崇祯三癸卯初秋上澣,外裔教官完山李英裕谨书。

梅湖公小传

编辑

梅湖公洪州骊阳县人也。姓,名梅湖,其号也。曾祖讳宠厚,事高丽仁宗,以大将军讨贼臣李资谦,封骊阳君。祖讳,参知政事,当庚癸乱,扶护文臣,全活甚多,时人谓“其后必昌”。考讳光贤,枢密副使,公其仲子也。有儁才,善属文,尤工歌诗,清丽雅健,蔼然有正始音。明宗尝命群臣制《潇湘八景》诗,公以童丱,亦作长篇。气格豪壮,与大谏仁老诗,俱为绝唱,其文艺夙就如此。神宗戊午,从枢副公东京任所,未几,魁司马。庚申,登亚元第,时公未委禽。辛酉,补内侍,当时新进极选也。煕宗己巳,迁学正。康宗壬申,预青钱选,与孙得之李允甫诸人,俱掌丝纶,而高文大册,多出公手。李文顺奎报,以硬韵急倡自多。每倚半酣,援笔立就,疾如风樯,人莫不瞠若乎后,而公与之方驾不少让。《翰林别曲》所谓李正言陈翰林双韵走笔者,盖指此也。癸酉,坐言事免官,寻还入翰苑。高宗乙亥,礼部员外郞尹世儒崔忠献,请试馆阁诸公,赋诗四十馀韵。使翰林承旨琴仪考阅,文顺为首,公次之。凡诸考试,必居伯仲间,如之在唐朝。以书状官如还,迁玉堂兼知制诰,由正言历补阙。因王事赴关东,以右司谏出补知公州事,卒于官。葬于驹城县元岩某坐原。公以疏爽出俗之姿,词华才猷为一世冠冕。妙年通籍,声望甚隆,雍容展步,不离台阁,人皆以公辅期之。时权凶柄国,气焰薰灼,名儒才子多投诗媒进。公心鄙之,述感兴诗以见志,唯以琴酒自适,位虽不振,而名益显。文顺尝曰:“陈君长篇,辞语奔放,在天地六合之外。”安弃庵淳之曰:“君才已过筠溪,少进之,可至东坡。”崔文清公亦曰:“公诗清雄华靡,变态百出,信一代宗匠也。”其推美之至矣。惜其全稿不传于世,散见于《补闲集》、《东文选》诸书者若干篇。公十五世孙𡎋,始裒辑而刊行之。公有四男,长,门下侍中,次,次,户部尚书,次,少监。

按:泰普所录“公自号梅湖。参知政事孙,宠厚曾孙。公之子令献,翰林学士,孙,枢密副使”。陈氏新谱,校百年前旧谱相错,此说必有所本,而小传姑从新谱,当俟更考。

五言绝句

编辑

奉使入

编辑

西华已萧索,北寨尚昏蒙。坐待文明旦,天东日欲红。

崔文清《补闲集》曰:“补阙,以书状官入云:‘西华南宋在西故云已萧索,北寨尚昏蒙。坐待文明旦,天东日欲红。’予于前岁,以副枢使蒙古,抵宿兴中府,见一寺壁上书一绝云:‘四野尽为狐兔窟,万邦犹仰犬羊天。人间乐国是何处?深叹吾生不后先。’以幕佐入朝,称北寨昏蒙,非礼。兴中一绝,是客子所题,言高何罪?”

按:胜国时,历事,恬不知耻,独公此诗,严于华夷之辨,深得《春秋》之义,似有先见而发。时女真虽蹙,而蒙古继炽。所谓北寨昏蒙,盖并指两国也,慨然有蹈海俟河之意。才经百年,大明一统,扫荡腥膻,文明之化,东渐于海,惜乎公之未及见也。

金翰林克己

编辑

吟诗卧穷巷,爽气透屋浮。上天结为露,散作人间秋。

《补闲集》曰:“翰林克己诗《醉时歌》及《河阳山庄用剧韵叙旧》等长篇,其辞意清旷浩汗,酌而不穷,诚富赡之才华也。不然,何以陈补阙忆翰林云‘吟诗卧穷巷,爽气透屋浮。上天结为露,散作人间秋’?”

七言绝句

编辑

春晚题山寺

编辑

雨馀庭院簇莓苔,人静双扉昼不开。碧砌落花深一寸,东风吹去又吹来。

《补闲集》曰:“陈补阙闻人诵文禅师诗一句云‘翦蕉窗减雨,裁竹砌添秋’,以为警句,笑,曰:‘此乃儿曹语,老儒不道也。予尝《题山寺》落句云“碧砌落花深一寸,东风吹去又吹来”,此等句格,乃老儒语也。’金翰林云‘北轩睡足花阴转,梁燕将雏去又来’,虽不及诗,其语华丽相近。”

金文贞台铉曰:“补阙尝谓余:‘诗当以清为主。’如《题山寺》诗曰:‘雨馀庭院簇莓苔,人静双扉昼不开。碧砌落花深一寸,东风吹去又吹来。’其言信然。”

徐四佳居正《东人诗话》曰:“司谏:‘雨馀庭院簇莓苔,人静柴䨾昼不开。碧砌落花深一寸,东风吹去又吹来。’砭者曰:‘落花称深一寸,似畔于理。’余曰:‘赵退庵诗曰:“蒲色青青柳色阴,今年寒食去年心。醉来不记关河梦,路上飞花一膝深。”其曰一膝则又深于一尺矣。况太白诗“燕山雪花大如席”,又曰“白发三千丈”,苏子瞻诗“大茧如瓮盎”,是不可以辞害义,但当意会尔。近得《甘露集》,乃僧诗也。其诗云:“绿杨深院春昼永,碧砌落花深一寸。”与句无一字异,古之人亦有是语矣。’”

凤城西畔万条金,句引春愁作瞑阴。无限狂风吹不断,惹烟和雨到秋深。

李益斋齐贤《栎翁稗说》曰:“正言咏《柳》云:‘凤城西畔万条金,句引春愁作瞑阴。无限光风吹不断,惹烟和雨到秋深。’李商隐《柳》诗云:‘曾共春风拂舞筵,乐游晴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节?已带斜阳更带蝉。’盖拟此而作。山谷有言‘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乃逼真’,信哉。”

五夜

编辑

五夜不知风雨恶,醉和残梦度晨鸡。家僮忽报南溪涨,半泣山花到石阶。

五台山时公因王事,往关东作。○载《舆地胜览》

编辑

画里当年见五台,浮空苍翠有高低。今来万壑争流处,自觉穿云路不迷。

《补闲集》曰:“秘监而安邃于文章,墨竹㝡妙。尝曰:‘士大夫挥扫,例以诗为本。若沓其图则画工也。’舍人知常《醉题》云:‘桃花红雨鸟喃喃,绕屋青山间翠岚。一顶乌纱慵不整,醉眠花坞梦江南。’此诗可作图画看也。陈补阙《游五台山》云:‘画里当年见五台,扫云苍翠有高低。今来万壑争流处,却喜穿云路不迷。’此古人所谓对境想画也。”

《陈氏家藏》曰:“我肃庙戊戌秋,公十四代孙翼汉,以保安督邮入五台,镂公诗揭月精佛阁,次其韵曰:‘先祖何年到五台?碧山无语暮云低。遗篇为向禅楼揭,回首千崖意自迷。去岁登临最高台,四边乔岳眼中低。偶然入洞还回辔,不是刘郞再到迷?’”

灵鹄寺

编辑

已临绝壑俯长松,更踏层梯策瘦筇。还笑游人心太躁,一来欲上㝡高峯。

野步

编辑

小梅零落柳僛垂,闲踏青岚步步迟。渔店闭门人语少,一江春雨碧丝丝。

《东人诗话》曰:“李相国诗:‘轻衫小簟卧风棂,梦断啼莺三两声。密叶翳花春后在,薄云漏日雨中明。’陈司谏诗:‘小梅零落柳僛垂,闲踏清岚步步迟。渔店闭门人语少,一江春雨碧丝丝。’两诗清新幼妙,闲远有味。品藻韵格,如出一手,虽善论者,未易伯仲也。”

许筠《惺叟诗话》曰:“翰林李文顺齐名,诗甚清邵。其‘小梅零落柳僛垂,闲踏青岚步步迟。渔店闭门人语少,一江春雨碧丝丝’,清劲可咏。”

陈仲子

编辑

口适何烦食万钱?身安可以谢重毡。一言坐却百金使,须信先生妻更贤。

海棠二首

编辑

酒痕微微点玉腮,暗香摇荡隔林人。红杏紫桃无远韵,一枝都占上园春。

风轻不用胭脂雪,月冷潜惊玉露香。别院晓寒烟淡淡,数枝和睡靓新妆。

海州

编辑

候骑传呼未入州,红旗翠盖满天浮。金符刺史迎遮道,犹步骅骝不点头。

诸公题任副枢景谦寝屏四咏此诗神宗甲子年间作。○屏本六叠,而《右军换鹅》、《华亭船子和尚》二叠所题不传。

编辑

列子御风

编辑

衣冠轩簸向空飞,旬五归来自有期。须信冷然非大适,无风还有待风时。

子猷访

编辑

月浸长江雪压枝,中流回棹漾涟漪。相忘不独山阴客,兴尽归来我亦谁?

陶潜漉酒

编辑

督邮风味最高高,何用真珠滴小槽?漉罢拂巾还自着,不妨衰鬓带霜糟。

潘阆移居从《补闲集》,作“骑驴”为是。

三峯缥缈是新居,一抹斜晖转碧虚。已信此行无去住,浪吟犹自倒骑驴。

《补闲集》曰:“文顺公诸同年席上,和副枢景谦寝屏四咏,《列子御风》云:‘从来道境尚遗身,何必乘虚始自神?若向风头寻御寇,满空飞鸟亦真人。’《陶潜漉巾》云:‘漉则为𥬠戴则巾,个中分别任他人。不妨头上馀痕在,已是平生着酒身。’《子猷访戴》云:‘访人情味雪溪中,若便相看一笑空。莫道兴阑回棹去,造门直返意无穷。’《潘阆骑驴》云:‘仙若也爱三华,一望嵳峨已足多。倒跨蹇驴真好事,将身欲入画中夸。’”

春日和金秀才二首

编辑

绕槛炉烟学细云,酒醒愁重两眉春。莺惊雨脚斜穿院,蜂把花心懒避人。

满树春红泣露华,映门垂柳欲藏鸦。作诗亦是妨真兴,闲看东风扫落花。

李文简睟光《芝峯类说》曰:“丽朝学士陈澕洪州人。诗甚清丽,与李奎报同时,《翰林别曲》所谓李正言陈翰林双韵走笔者也。其《五台山》诗曰:‘画里当时见五台,扫云苍翠有高低。今来万壑争流处,自觉穿云路不迷。’又有诗曰:‘作诗亦是妨真兴,闲看东风扫落花。’”

广宁府十三山

编辑

巫山十二但闻名,驿路偸闲午枕凉。剩骨一峯云雨恼,傍人应笑梦魂长。

《补闲集》曰:“玉堂蓬山允甫,同夜直禁林。时有前入书状官某言:‘广宁府道傍有十三山,往来客子题咏颇多,皆浅近未能破的。请两君赋之。’即援笔云:‘巫山十二但闻名,驿路偸闲午枕凉。剩骨一峯云雨恼,傍人应笑梦魂长。’云:‘六七山抽碧玉簪,葱笼佳气射朝骖。从今嵩岳嘉名减,只数奇峯二十三。’又云:‘少年蜡屐好登山,踏尽间。五老八公游未遍,不知藏此此中悭。’诗以意,诗以言,两首之言,不如一首之意。”

李春卿

编辑

啾啾多言费楮毫,三尺喙长只自劳。谪仙逸气万象外,一言足倒千诗豪。

《补闲集》曰:“陈补阙《读李春卿诗》云:‘啾啾多言费楮毫,三尺喙长只自劳。谪仙逸气万象外,一言足倒千诗豪。’及第吴芮公曰:‘“逸气”、“一言”,可得闻乎?’曰:‘苏子瞻品画云:“摩诘得之于象外,笔所未到气已呑。”诗、画一也。杜子美诗虽五字,中尚有气呑象外,李春卿走笔长篇,亦象外得之,是谓逸气。谓一语者,欲其重也。夫世之嗜常惑凡者,不可与言诗,况笔所未到之气也?’”

题画扇蟠松

编辑

老僧长伴苍髯叟,何更移真入扇团?

《补闲集》曰:“陈补阙因王事,行过雉岳西,杉松荫密水石幽奇,心爱之。入洞中,有草屋两三,隐映林间。一老僧带儿子坐溪石,下马与语,气韵不凡。遂偶坐,见一纸扇画蟠松,取扇书其背云:‘老僧长伴苍髯叟,何更移真入扇团?’僧即和云:‘春风不到峨眉岭,扑地蛟龙翠作团。’陈郞惊愕叹服,又赠十韵,语意俱清绝,不知何许人。”

五言律诗

五言律诗

编辑

秋日书怀

编辑

富贵也悲秋,孤吟况弊裘。阅多人宠辱,问几日归休。落叶埋金井,疏砧响石楼。聊将倦游兴,欹枕梦沧洲。

次韵朝守

编辑

清切天居近,徘徊阁道深。楼明初榜殿,月落半庭阴。烟色笼温树,风声度琴。醉颜侵夜起,残梦杂微吟。

夕守

编辑

薄暮趋宸伏,彤庭逐贵游。诗怀凭酒得,世态向人羞。新月弯宫树,华灯上御楼。坐思天下事,何日借前筹?

七言律诗

编辑

松都

编辑

小雨朝来卷细毛,浴江初日晕红涛。千门扑地鱼鳞错,双阙搀天鹫翼高。苑袷衣晴斗草,宫仙袂醉分桃。多惭久忝金闺侍,与倚清香奉赭袍。

《东人诗话》曰:“司谏知常《西都》诗:‘紫陌春风细雨过,轻尘不动柳丝斜。绿窗朱户笙歌咽,尽是梨园弟子家。’西都繁华气象,四句尽之。后之作者,无能闯其藩篱。补阙《松都》诗:‘小雨朝来卷细毛,浴江初日晕红涛。千门扑地鱼鳞错,双阙搀天鹫翼高。苑袷衣晴斗草,宫仙袂醉分桃。多惭久忝金闺侍,与倚清香奉赭袍。’词语清新美丽,可以并驾齐驱矣。”

南壶谷龙翼《诗话》曰:“前朝各体中压卷之作,五言律则牧隐‘昨过永明寺’,七言绝则郑知常‘雨歇长堤草色多’,已有定论。而七言律、五言绝则未有所属,无已则陈澕之‘小雨朝来卷细毛’、李文顺之‘山僧贪月色’乎!”

赏春亭玉蘂花

编辑

懒随桃、李斗娇娆,素艶闲愁锁寂寥。虢国夫人嫌粉黛,汉皋仙子佩琼瑶。半墙疏影风前亚,掠鼻清香雨后飘。十二玉栏春欲暮,急须摹取上鲛绡。

月桂寺晚眺

编辑

小楼高倚碧孱颜,雨后登临物色闲。帆带绿烟归远浦,潮穿黄苇到前湾。水分天上真身月,云漏江边本色山。客路几人闲似我?晓来吟到晚鸦还。

《东人诗话》曰:“古人诗多用佛家语,以骋奇气。如翰林诗:‘水分天上真身月,云漏江边本色山。’李益斋诗:‘此物非他物,前身定后身。’皆好。然王荆公《写真》诗云:‘我与丹青两幻身,世间流转会成尘。但知此物非他物,莫问前身是后身。’诗述半山,未若之意新而语奇。”

李由之贺生女二首

编辑

分外何劳更苦神?无心驷马纳高门。偶因蛇虺成佳梦,长得儿孙有老盆。井渫亦能源吐派,竹枯犹解笋抽根。他年尚可传遗业,已把浮生任有垠。

几年孤影每伤神?老去俄惊帨在门。弄笔岂能知数字,缲丝但要尽三盆。会看鱼队浮波面,厌听虫声叫草根。烦子清诗屡相贺,笔倾河汉若为垠。

按:公此诗,有“孤影伤神”之语。公有四男,而盖晚得之欤?或云“公只有一男”,此说为是欤?当更考。

中秋雨后

编辑

却看浓墨久含情,忽喜凉风四面生。银竹已随云脚卷,玉盘还共露华清。游人欲散重呼酒,娼妓相招更按笙。应为天瓢洗空碧,孤光全胜别宵明。

海安寺乞松枝

编辑

疏慢年来困暑炎,小亭那更昼厌厌?叵堪日影侵虚牖,欲乞松枝补短檐。闻道老株流凤髓,间将新斧伐虬髯。倘能分我清凉荫,肯羡侯家水作帘?

梅花

编辑

东君试手染群芳,先点寒梅作淡妆。玉颊爱含春意浅,缟裙偏许月华凉。数枝犹对撩人艶,一片微回逐马香。正似清溪看疏影,只愁桃、李未升堂。

康宗大行挽七律散句

编辑

九原一旦成千古,四海三年遏八音。

《补闲集》曰:“史馆允甫尝与人评曰:‘吾曩与翰林春卿同在禁林,时康庙大行,诰院、翰署皆作挽词。曰:“未信宾天终不返,却疑游月傥还来。”院、署诸老拱手叹服。时翰林亦云:“九原一旦成千古,四海三年遏八音。”不及远矣,又言“九原”非。’”

转《大藏经》消灾道场音赞诗

编辑

两手蕉心经卷卷,半肩山色衲层层。

《补闲集》曰:“每岁春秋,转《大藏经》及与消灾道场,皆命诰院词臣作四韵音赞诗。仁老初登诰院,以谓‘音赞诗,乃赞佛德也’,拾遗宝文云‘性空月满乾坤晓,觉树花开世界春’,此真赞佛也。然若不能专赞佛宝,通赞三宝亦得。如陈补阙云‘两手蕉心经卷卷,半肩山色衲层层’,此赞僧宝也;文顺公云‘琅函雾湿龙擎到,绀席风生象踏行’,此通赞法宝、僧宝也。”

禅朝案上香堆烬,讲夜檐头月减棱。

《补闲集》曰:“文顺公云:‘形胜新开白玉京,江山王气拥明堂。更凭佛力金城固,宁畏胡雏铁骑强?’李学士云:‘嘻嘻出出如鸣社,战战兢兢若履冰。’文顺公当迁新都日禳狄兵,李学士当廪灾后招梗,宜叙事如此。陈补阙云:‘禅朝案上香堆烬,讲夜檐头月减棱。’虽语格清爽,赋景致非也。第一联言设席,颔联、颈联皆赞三宝,落句言福利,此音赞诗之范也。”

江上

编辑

风吹钓叟帆边雨,山染沙鸥影外秋。

《补闲集》曰:“富贵如祭酒伯琪云:‘莺花别院笙歌咽,车驾高门剑珮鸣。’精彩如文顺公《甘露寺》云:‘霜花照日添秋露,海气干云散夕霏。’飘逸如陈补阙《江上》云:‘风吹钓叟帆边雨,山染沙鸥影外秋。’明媚如金翰林‘雨送紫茸归野蕨,风催青子上江梅’;文顺公‘雨晴草色连空绿,风暖梅花度岭香’。此二联一骨,而‘雨送’之联,其气飘然爽豁。”

失题

编辑

触石树腰成磊碨,入池泉脚失潺湲。

《补闲集》曰:“气尚生,语欲熟,初学之气生,然后壮气逸,壮气逸,然后老气豪。无衣子为太学生时《野行》云:‘臂筐桑女盛春色,顶笠蓑翁戴雨声。’陈补阙云:‘触石树腰成磊碨,入池泉脚失潺湲。’‘臂筐’之句,气与语俱生,为时俗所尚,‘触石’联,气虽生,语犹熟,虽诗老亦惊。”

三年旅枕庭闱月,万里征衣草树风。

《补闲集》曰:“古今警绝句不多,如草堂《江上》云:‘功业频看镜,行藏独倚楼。’《闷》云:‘卷帘唯白水,隐几亦青山。’陈补阙云:‘杜子美诗虽五字,气呑象外。’殆谓此等句也。眉叟《破闲》云:‘古今琢句之法,唯杜少陵得之。如“日月笼中”句,吟味果如啖蔗。’陈补阙云:‘三年旅枕庭闱月,万里征衣草树风。’未若草堂‘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语峭意深。”

五言排律

直庐,与诸公占韵赋扇

编辑

欲风犀枫扇,自冰火云天。暑退蝇难近,秋回雁莫先。小荷翻掌上,团月堕襟前。雅称麾军将,曾随画水仙。纨新如翦雪,柄古尚含烟。安石仁风远,羲之醉墨颠。画昏馀彩女,恩薄怨凉蝉。把翫临寒簟,扬州百万钱。

《补闲集》曰:“陈补阙初直玉堂时,翰林得之史馆允甫同文百顺、前翰林尹于一,六官才俊,皆在席上。占韵令赋扇,即抽笔书之曰:‘欲风犀枫扇,自冰火云天。暑退蝇难近,秋回雁莫先。小荷翻掌上,团月堕襟前。雅称麾军将,曾随画水仙。纨新如翦雪,柄古尚含烟。安石仁风远,羲之醉墨颠。画昏馀彩女,恩薄怨凉蝉。把玩临寒簟,扬州百万钱。’一座以诗不佳,乃相约各自赋口吟,相切磨品第。孙翰林云:‘携持宁暂歇?出入每相先。竖障歌唇外,横抛醉膝前。汗青轮假月,沫碧貌真仙。’一座皆戏曰:‘“携持”一联,常而熟;“汗青”、“沫碧”,别而生。’李同文云:‘品因飞燕重,画自季龙先。绣幕摇翻浪,琅庖鼓飏烟。摆冷醒炎鼠,扬清饫洁蝉。’云:‘月圆今似古,诗对后连前。飘拂身无垢,凄凉意欲仙。画宜留绝,书不要张颠。’座曰:‘“摆冷”、“扬清”之句,辞意清新,之三句,圆熟有力。’李秘书云:‘碧月谈筵上,清风孝枕前。丹灶催龙火,青楼用麝烟。盘蝇随影散,野马触风颠。画好安芦鸭,词宜谢柳蝉。’韩留院云:‘蝶舞横霞外,鱼跳细浪前。地还清暑殿,人即广寒仙。蛾暮遮兰焰,风朝护蕙烟。’座曰:‘诗芦、鸭,岂宜图于小扇?三句皆用虫、鸟。唯“碧月”一联,句法清胜。蝶、鱼,赋月倾扇,失实。“清暑”一联,直举人地,言事疏远。’李东观云:‘风生䌷史地,月动演纶天。制作下,炎凉象帝先。信疏松柏后,功小秕糠前。轻却携长拂,凉於戏半仙。翦蕉疑凤雨,挥羽扫狼烟。破热肌如濯,扬冷手似颠。簸腰摇带凤,拂首侧冠蝉。愿借真清力,驱除俗臭钱。’座曰:‘前三联尤妙。’以此诗为第一。曰:‘此诗之意,先深后浅,是为倒格。’时文顺公为翰林,最后至,走笔云:‘我欲洗烦热,潜投井里天。捉来双手后,摇入六官先。已近高厨下,堪陈仗前。月圆奔底妾,风弱驭无仙。飞白书萦雾,空青画点烟。驱蚊雷已静,扑蝶雪将颠。发发供头鹤,轻轻弄鬓蝉。蓬瀛争赋咏,谁最号青钱?’一座叹服,无复间言。文顺公曰:‘李东观“风生”、“制作”、“信疏”三联,真老杜诗也,吾诗不及远矣。’史馆曰:‘君“井”、“扇”之喩尤妙,引“高厨”、“汉仗”言禁中扇又妙,吾诗安能抗?’”

七言排律

编辑

琴承制○二首○此诗高宗乙亥作。

编辑

南省抡材早忝魁,亚元还领桂宫春。青云路上初甘分,白日光中也立身。王事独劳虽竭节,国恩难报每沾巾。严君旧爱云无迹,慈母残生甑有尘。清白漫留传世宝,文章未疗病家贫。银钩若点分忧籍,须念三朝历仕人。

达情宣泽为高忧,早领群儒价㝡优。西掖尚馀红药兴,内庭兼侍赭袍游。擎天巨梓千寻直,捧日祥云五色浮。御案兽香熏袖里,诏笺鸦墨落毫头。曾因物外倾朝望,不许人间告后猷。想像万机偏有赖,蓬窗喜泪亦难收。

五言古诗

追和感兴四首

编辑

待物当以信,应天当以诚。为善畏人知,阴德犹耳鸣。平时等愚陋,临事见真情。君子故守分,耻有过实名。嗟予闻道浅,㦖㦖空此生。岁晚无所获,如农初不耕。

其二

编辑

道左贾时憎,志迂遭物责。居然见陆沈,有甚风波激?寸苗庇长材,众彩猜太白。争将脆似苇?却笑介如石。宁甘无辜失,可忍非义得?忧来不敢说,诗以代鵩臆。

其三

编辑

少年慕功名,为善忘早晚。高怀月在天,逸气骥走坂。胸中贮谏书,一一堪缀纂。安知蚁鼻缺,坐使纯钩损?遂令万丈虹,缩作一寸短。心知儒冠误,感叹时岂免?然尝在大钧,天听终不远。时去不可追,泰来非我勉。

其四此篇载《箕雅》

编辑

陋巷少闲燥,迺为淫潦迫。游鞍稀拂拭,但见蛛丝织。尝闻傲吏语,学道无鬼责。问渠百年间,忧患那得力?

言当时忧患。时不得学道之力,乌在其无鬼责也?吾故把藜羹,无心慕肉食。

《左传》:“肉食者鄙,不能远谋。”此则穷且益坚之意。

按:此诗有所感而作也。时权凶窃柄,士类附势,媚富乞怜,风节扫地。公目击时事,因以自警,首述见真情之叹,申言非义得之戒,终之以“无鬼责”一语。素履固穷之志,形于言外。世人徒以词藻推许者,浅之知公也。集中注解,见《东文选》。出于《文选》者有注,出于他书者无注,览者详之。

七言古诗

编辑

扈驾奉先殿夜醮

编辑

香宫稽颡扣琼宫,霓旌羽节排寒空。婴香喷作篆文曲,纸钱窣窣呼天风。夜深月悄人语绝,时闻玉漏声丁东。王母归来献天寿,千年老树桃花红。

宋迪《八景图》

编辑

平沙落雁

编辑

秋容漠漠湖波绿,雨后平沙展青玉。数行翩翩何处雁?隔江哑轧鸣相逐。青山影冷钓矶空,浙沥斜风响疏木。惊寒不作戛天飞,意在芦花深处宿。

远浦归帆

编辑

万顷湖波秋更阔,微风不动琉璃滑。江上高楼迥入云,凭栏□□清如泼。俄闻轻橹凫雁声,顷刻孤帆天一末。飞禽没处水呑空,独带清光攒一发。

渔村落照

编辑

断岸潮痕馀宿莽,鹭头插翅闲爬痒。铜盘倒影波底明,水浸碧天迷俯仰。归来蒻笠不惊鸥,一叶扁舟截红浪。鱼儿满篮酒满甁,独背晚风收绿网。

山市晴岚

编辑

青山宛转如佳人,云作香鬟霞作唇。更教横岚学眉黛,春风故作西施嚬。朝随日脚卷还空,暮傍疏林色更新。游人隔岸看不足,两眼不博东华尘。

洞庭秋月

编辑

满眼秋光濯炎热,草头露颗珠玑缀。江娥浴出水精寒,色战银河更清绝。波心冷影不可掬,天际斜晖那忍没?飘飘清气袭人肌,欲控青鸾访银阙。

潇湘夜雨

编辑

江村入夜秋阴重,小店渔灯光欲冻。森森雨脚跨平湖,万点波涛欲飞送。竹枝萧瑟漉明珠,荷叶翩翩走圆汞。孤舟彻晓掩篷窗,紧风吹断天涯梦。

烟寺暮锺

编辑

烟昏万木栖昏鸦,遥岑不见金莲花。数声晚锺知有寺,缥缈楼台隔暮霞。清音袅袅江村外,水静霜寒来更賖。行人一听一回首,香霭濛濛片月斜。

江天暮雪

编辑

江上浓云翻水墨,随风雪点娇无力。凭栏不见昏鸦影,万枝繁华春顷刻。渔翁蒻笠戴寒声,贾客兰桡滞行色。除却骑驴孟浩然,个中诗思无人识。

《东人诗话》曰:“大谏仁老《潇湘八景》绝句,清新富丽,工于摸写,右谏七言古诗,豪健峭壮,得之诡奇,皆古今绝唱。后之作者,未易伯仲。惟益斋李文忠公绝句、乐府等篇,精深典雅,舒闲容与,得与二老颉颃上下于数百载之间矣。”

按:明宗尝命群臣制《潇湘八景图》诗,盖此诗作于是时。李大谏一代宗匠也。公以童丱,与之方驾,俱为绝唱,虽以长吉之《高轩过》,菜公之《华山》诗,无以过之。公之于诗,真天才也。

云岩寺连下二篇,俱载《箕雅》。

编辑

昨夜山梅一枝发,山中老僧不知折。使君年少正多情,走傍寒丛问消息。风流跌宕恨无仙人双玉箫,吹破人间远离别。到山三日不登山,无奈东风却凄切。

言若不登山问消息,则春风必为人凄怆。

明朝上马入红尘,谁赏堂前一帘月?

使通州九日

编辑

去年九日秋澄阁本注:“阁在安东府。”,枫酣晚霜湖色薄。鸦鬟捧酒寿佳宾,手揉秋香沈琥珀。李贺诗“琉璃锺琥珀浓”。画栏细袅茱萸烟,醉眼生红呼不觉。江东陈迹俯仰间,此日西游天一角。渔阳南畔不见山,野店蚊雷屯豹脚蚊属。道傍强飮不成欢,短日红烟添寂寞。唯有西风犹古态,萧萧醉着乌纱落。暗用孟嘉

金明殿石菖蒲

编辑

花瓷碎玉含微涓,花瓷,养菖蒲器。溪毛翠嫩根龙缠。答诗:“下有千岁根,蹙缩如蟠蛇。”风姿癯瘦甚可爱,知是草中山泽仙。自将灵液侵寒碧,晓来叶叶垂清滴。已惊秋意满房栊,忽觉诗魂迷水石。莲花清净出泥淤,白芷芳馨生海隅。白芷,香草,一名泽芳。谁识苍然几案上,寸根岁久还生须?言世人知有莲、芷,而不知菖蒲之风味。禅窗日永香烟袅,一枕随风竹阴好。上人睡足眼波寒,宴坐相看不知老。

桃源歌

编辑

丱角森森,东海之苍烟。紫芝晔晔,南山之翠巓。等是当时避处,桃源最号为神仙。溪流尽处山作口,土膏水软多良田。红狵吠云白日晚,落花满地春风颠。乡心斗断种桃后,世事只说焚书前。坐看草树知寒暑,笑领童孩忘后先。渔人一见即回棹,烟波万古空苍然。君不见江南村,竹作户花作藩?清流涓涓寒月漫,碧树寂寂幽禽喧。所恨居民产业日零落,县吏索米将敲门。但无外事来相逼,山村处处皆桃源。此诗有味君莫弃,写入郡谱传儿孙。

莼菜,崔山人寄书请赋

编辑

吾闻日云雷扰,英雄性命谁自料?肠断蛾眉金谷春,石崇绿珠梦寒鹤唳华亭晓。陆机江东季鹰张翰酷爱莼,秋风归帆疾如鸟。后来真味识者稀,岂独知几人自少?君不见五侯席上厌膻荤?玉椀冰丝时一要。千里甁罂费携担,悬知咀嚼无风调。争如江南无事人,崔山人一顶乌纱临碧沼?手探柔条活欲动,石鼎微煎看徐搅。动也下盐却笑羊酪麁,王武子食羊酪,问陆云曰:“吴中何以敌此?”答曰:“千里莼羹,未下盐豉。”解酒欲斗鲈鱼妙。寄书乞诗意有在,讽我欲脱红尘闹。青衫薄宦有何好?梦魂已落沧洲渺。我行何必待秋风,明日休官理归棹。

月夜,与史馆允甫,同赋《游月宫》篇诗逸

编辑

《补闲集》曰:“史馆允甫夜直,与玉堂赋《游月宫篇》云:‘月驾长风转虚碧,斲出琉璃作飞辙。广寒宫殿千里圆,玉女乘鸾庭下列。天高仙乐咽笙箫,风动霓裳响环玦。白兔𢭏药经几秋?药成不被姮娥窃。调和沆瀣供仙真,嚼下天喉若冰雪。仙居天上得长生,噀向人间除酷热。妙手修宫八万条,玉斧森罗守扃𫔎。逍遥各饱青冥游,厌饫天瓢白玉屑。羡他公远缘银桥,扪参陟过北斗舌。星河下拍牛郞肩,踏掬琼华亲手掇。清都可望不可攀,夜夜转头心断绝。’馆阁诸君,以诗清壮为优,诗语虽清寒,琐屑为劣。诗逸。”

附录

编辑

事实

编辑

《丽史ㆍ参政公传》曰:“庚、癸之乱,文臣家赖全活者甚多。毅宗庚寅,武臣郑仲夫李义方等作乱,大杀文臣,欲撤其家。参政公止之,曰:“吾辈所嫉怒者,李复基韩赖等四五人。今杀无辜,亦已甚矣。若尽撤其家,其妻子将何寄生?”文臣之家赖是全活者甚多。时人谓‘有阴德,后必昌’。孙皆登第,有文名。官至御史大夫,选直翰林院,以右司谏知制诰,出知公州以卒。善为诗,词语清丽,少与李奎报齐名,时号李正言陈翰林。”《东国通鉴》亦同

按:公以神宗辛酉,入内侍院,时未委禽,年纪当不过二十矣。乙亥以后,屡入台阁。制,经近侍则出补郡邑,以试吏事。公出知公州,未知的在何岁,而享年固不永,所以与李文顺齐名而位不及也。

丽朝榜目曰:“进壮陈澕神宗朝三年庚申宁宗庆元六年榜。诗赋,闰二月,礼宾卿高莹中取二十二人。六年癸亥,补。祖骊阳人。”

按:《丽史ㆍ选举志》,神宗三年春榜下也。泰普所录“公以神王庚申,成均进士擢第一,未几登第亚元”云,与榜目小异,当俟更考矣。榜目以为“癸亥补官”,而考《李文顺诗集》“辛酉补内侍从”,诗集为是。

《舆地胜览》曰:“陈澕之弟。高丽神宗时登第,选入翰林院,以右司谏,知公州卒。善为诗,词语清丽,少与李奎报齐名。”又以名宦,见《公州志》。

《东国通鉴》曰:“高宗二年乙亥宁宗嘉定八年冬十一月,礼部员外郞尹世儒崔忠献,请命题赋诗。忠献即幷召正言李奎报、直翰林陈澕,同赋诗四十馀韵,使翰林琴仪考阅,奎报为首,次之。”

《崔文清滋传》传即尹桐轩绍宗所撰。家传,非《丽史》本传。曰:“公天姿淳讷,力学能文。郞中平章仁镜,见其诗赋而叹赏之。时高王在东宫,即荐为侍学士。”

按:康宗壬申,文清公为侍学士。制,东宫官,经翰院荐,始与选。时公与在翰院,共荐之也。公之拜郞中,当在迁司谏之后知公州之前。

洪玄默万宗《旬五志》曰:“公号梅湖。”

酬唱

编辑

陈同年和舍弟随父之东京,忆兄见寄二首○御史公以明宗庚戌擢春闱试,与白云子同年。○李奎报

编辑

寄语郞君早早归,欲师世同居。怜渠独扇蚊飞枕,恨我难凭犬寄书。莫效胡威空问绢,已闻羊续久悬鱼。锦囊诗草三千首,多是花前醉兴馀。

二年相忆苦难归,身寄幽蜗壳底居。吏散独陪棠树茇,客来应向练裙书。本注:“随父在任,故用此事。”横经漂麦思高凤,问礼趋庭想伯鱼。要识来期行渐迫,两条黄色上眉馀。

按:李白云与公酬唱,无虑十馀篇。今考诗集,年月可推知。此诗即神宗戊午,公随枢副公往东京任所时也。公诗皆不传。

十月五日,见访留宿,置酒用苏轼诗各赋前人

编辑

端坐萧然肖衲僧,爱君闲话更挑灯。人呼白日无双客,身到青云第几层?况有新诗清似玉,解教尘眼冷于冰。少年气逸应欺我,沈约衣宽渐不胜。

按:此诗即神宗辛酉公入内侍院时。

后数日,陈君见和,复次韵答之二首○前人

编辑

冷淡生涯厌较僧,羡君豪眼惯馋灯。醉携红袖香生座,吟罢琼楼月上层。贺得茂松偏是柏,映来润玉必须冰。本注:“未娶故云。”过门忍促朝天马,空望青云怅莫胜。本注:“时为内侍,将赴阙,过门不入。”

不招棋伴即诗僧,断送长宵只一灯。让蝶雪微犹解舞,学峯云淡不成层。甁含何恨啼炉火,笔惜馀尖怯砚冰。赖有珠玑落穷巷,烂盈襟袖重叹胜。

陈君复和,又次韵赠之二首○前人

编辑

朝退时时爱访僧,又逢闲客共棋灯。寻山雨帽低沈角,趁阙风缨坚作层。湘渌飮倾杯面玉,笺吟染案头冰。九原可作如相较,于君定孰胜?

忧喜忘来似定僧,任他金粟巧排灯。琳条荫地强千丈,玉陇通天仅万层。睡美工夫深巷雨,夜寒消息一甁冰。卜商肥瘦君何问?已觉纷华战不胜。

夜宿家,大醉书壁上前人

编辑

班生古者史之雄,笔头不较陈孟公。当时豪焰摩青空,酒酣使气飞长虹。闭门留客投辖醉,一樽不领人间事。子云巨儒好文字,陈说酒客与法士。空甁独在井之眉,腹盛水浆何所为?攂入井中谁复悲,滑稽可爱唯鸱夷。陈公差乐张竦苦,醉亦何害醒何补?百世之孙君独步,坐酌东海自呑吐。醉中不觉升青天,一声踏碎琉璃砖。寅缘渐到紫皇前,霞冠、玉弁风吹颠。是时周公孔子皆在后,相看弹指复叉手。皆言子昂李白上到天仙今已久,诗之鸣者复谁有?子可嗣唱何遽离人生?遣之复还补以陈公太白之心精。所以锺其灵,胸襟五脏日益泓而清。君不见高楼虽百层,正合着登,如我卧地犹难胜?

按:此诗三篇,亦辛酉冬作。前诗称以较胜,此诗许以还补,其相与之深,虽古,何以加焉?

陈君见和,复次韵答之

编辑

陈郞年少气尤雄,指麾电母鞭雷公。斗胆可吸江湖空,有如跨天万里飮海之长虹。金锺行酒日日醉,吟诗作赋浑闲事。袖携联珠数百字,扣门为访狂居士。居士老矣霜欺眉,造物以我将安为?一生独抱穷道悲,他人脚底太行巫峡犹平夷。炼石五色空自苦,天固不缺何所补。子亦于吾何异笑百步,虽厕金门满腹琅玕犹未吐。相逢其幕刘伶天,醉倒况有支头砖。是时白雪舞檐前,轻薄柳絮飞狂颠。个中风流不落后,洒翰飞文皆老手。莫辞促席留连久,此会人间信难有。诸公举酒属先生,共道先生胸中何物以为精,自君之生天不圣地不灵,山失其秀水失清?宦路高高千万层,期君稳稳上头登,苍生重望非子复谁胜?

陈君复和,次韵赠之幷序○前人

编辑

某近承盛作多矣。近体短章,诚清警绝妙。唯未识长篇巨韵中纵笔放肆处,故以长篇试之。今蒙所和新篇,辞语奔放,固在天地六合之外,甚叹甚叹!更何言哉?

风骚坛上呑群雄,一出奇语惊人泣鬼倒天公。灵玉虽藏气射空,我恐腾精掣影上天化作五色虹。读之泠然洗我醉,拟刻青瑶传好事。君诗不独骋文字,意欲使我酣歌痛飮不作酸寒士。谓言人生戚戚不展眉,安用男儿为?东流之水不须悲,直到昆仑顶上倒泻浪囚冯夷。作诗何用虫吟苦?他年文苑传半纸书名又曷补?君起舞月随步,口可飮酒是非臧否何曾吐?我今行止亦关天,碎击仅免青州砖。本注:“自全州罢来。”旧交零落过眼前,迩来独坐谁与放狂颠?晩识郞君一笑论心后,是处相携惜分手。人间局束不堪久,安得作神游八极大鹏与希有?个儿东方生,岂是帝臣乃是天上岁星精。千年一实蟠桃灵,笑履东海何异褰裳涉浅清。君不见蓬莱宫阙高层层,非有仙骨何由登。金丹未就怅望情何胜?

尹同年陈同年见访,用刘宾客诗韵各赋前人

编辑

二年蓬转久离根,邂逅寒暄只一言。邀醉散仙天是幕,锁留归客雪为门。数篇诗句闲中迫,一局碁声静里喧。到处逢场即仙境,《九霞觞》满莫轻翻。

按:此诗即神宗甲子年作。时文顺东京幕府,阅二载始还京,公同伯氏往访焉。

次韵陈学正《闻琴》二首○前人

编辑

人琴幸暗合,弦手稳相迎。寓古心逾淡,通仙骨欲轻。清于岩溜落,幽却谷风生。听罢月微侧,泠然洗我情。

凄景调商促,阳春抚角迎。数声敲月慢,馀韵出花轻。旧谱胸中了,新翻意外生。倩君能听否?虽老尚钟情。

按:此诗即煕宗己巳公迁学正时也。公好琴,常邀弦手,与白云同听。白云诗曰:“寓古心逾淡,通仙骨欲轻。”公之锺期,其唯白云乎!

次韵陈翰林苗正字大隐楼,在市边七古诗不录○前人

编辑

按:此诗即康宗壬申公入翰苑时。

癸酉孟春十七日,与陈翰林夜飮林秀才元干家,大醉。林君请观长篇律诗走笔。予使陈公唱韵赋之,文不加点,不容一瞥本注:“是日无韵书,陈君直唱,故音无次第。”○前人

编辑

冻派潺湲出,春风料峭寒。得年颜欲改,感物意难安。烘炭初嫌烈,凉衫渐近单。柳才抬眼绿,桃未吐唇丹。水漫鱼游乐,林暄鸟语欢。良辰此莫胜,佳会古犹难。飮幸松亭静,吟从桦烛残。酒逾云液酌,馔胜菊英餐。渐欲天为幕,何占日上竿?高情穿月胁,逸思跨风翰。酩酊甘杯釂,功名任印刓。青衫犹寸禄,白发尚微官。不分碧纱护,知非黄土团。假如千日醉,曷赛一生酸?岁月难留绊,神仙梦亦干。红尘犹啄腐,丹鼎未呑丸。怅望壶天路,空沈陆海澜。得君欣且服,行己正而端。失意曾遗甑,本注:“近者以公事免官。”除官忽梦棺。本注:“迁资入翰林。”子心甁苦窄,子意海何宽?忝作双飞鹤,来寻五色鸾。直须披肺腑,慎勿觅痕瘢。话旧肠先断,论交泪已汍。随珠无处售,赵璧有谁看?贱子便丘壑,郞君长绮纨。心怜清似水,言喜臭如兰。睡魄驱还泥,诗源倒欲干。知音如不听,《流水》为谁弹?

按:此诗即康宗癸酉孟春公再入翰苑时。

林君又以画盘松屏风请古诗走笔,复使陈君唱韵赋之七古诗不录

编辑

前人

家置酒赏花,醉后走笔前人

编辑

作诗非名花,笔下无妍词。绝欲遇仙红,肠锦时一披。及看此花艶,意极反如痴。终朝索一句,吟苦寒螀悲。毕竟寡好语,对花颜何施?花亦向我笑,低昂似相欺。有如多情子,浪忆一妖姬。道傍忽邂逅,相对空逶迟。脉脉竟无言,况奈论佳期?请君劝我醉,更赏夭夭枝。诗从醉里出,傥可敌娇姿?

按:此诗亦癸酉春作也。白云酬唱,止于斯篇,岂与公离索而然欤?抑《李集》中亦有遗佚者欤?是未可知也。

评品

编辑

《补闲集》曰:“补阙评诗,‘以文顺公《杜门》云:“初如荡荡怀春女,渐作寥寥结夏僧。”如牙齿间寘蜜,渐而有味,李由之《和耆老相国诗》云:“睡倚乍容青玉案,醉扶聊遣绛纱裙。”如咀冰嚼雪,令人心地爽然无累。寘蜜之辞,未若咀冰之语。’仆于此评未服。彼‘咀冰’之语,虽新进辈,月炼日琢,则万有一得,‘寘蜜’之辞,深得杜门之意,非老手,固不可道。由之及当时鸣诗辈,共和耆老相国诗。裙韵最强,至于复用,皆有难色,而由之道此联,即惊动,故有此语。”

弃庵居士安淳之以旷世大手,于文章慎推许。李眉叟尝以诗求作汲古堂记,作记以驳诗。翰林克己同邑又同时,未尝一与唱和。唯于先生世材,一见叹服不已。见玉堂诗,曰:‘君才已过筠溪,少进之,可至东坡。’序文顺公文稿云:‘发言成章,顷刻百篇。天纵神授,清新俊逸。人以公为李太白,盖实录云。’”

“曹溪长老来问曰:‘《李阳补阙集》,已行于世。其有文章,优于补阙,而家集未行者有谁?’曰:‘中古已上,名贤不可胜数。今世吴先生兄弟、安处士陈补阙、二许多辈,比于补阙,霄壤悬绝。时无知己捃拾,遗稿皆散亡。’长老犹未释然。”

“今之诗人评曰:‘承制公老,辞语遒丽,尤长于演诰对偶之文。翰林克己,属辞清旷,言多益富。谏议君绥,辞旨和裕。先生世材处士淳之,富赡浑厚。史馆允甫先生椿,简古精儁。补阙,清雄华靡,变态百出。此皆一时宗匠也。’欲观下手之妙,必于巨构。其短章绝句,不足为大手之工拙也。”

“我本朝,以人文化成,贤儁间出,赞扬风化。光宗显德,始辟春闱,举贤良文学之士,玄鹤来仪,济济比肩,文王以宁。厥后朴寅亮金富轼郑知常文淑公父子、吴先生兄弟、学士仁老兪文安公升旦金贞肃公仁镜李文顺公奎报承制公老翰林克己谏议君绥史馆允甫补阙刘冲基李百顺两司成、咸淳林椿尹于一孙得之安淳之,金石间作,星月交辉,文、诗,于斯为盛。”

《东人诗话》曰:“高丽光宗,始设科,用词赋。睿宗,亦尚儒雅。忠烈与词臣唱酬,有《龙楼集》。由是俗尚词赋,务为抽对。如朴文烈寅亮金文成金文烈富轼谏议知常大谏仁老李文顺奎报内翰克己谏议君绥兪文安升旦金贞肃仁镜补阙上庠椿崔文清金英宪之岱金文贞,尤其杰然者也。高丽中叶以后,事两宋蒙古强国,屡以文词见称,得纾国患,夫岂词赋而少之哉?”

南壶谷龙翼评品诸名家诗曰:“翰林流丽”。

金息庵锡胄,自丽朝至我朝近代,拈出文章四十馀家,评品其诗,各有譬语。至公诗则曰:“花开瑞云,彩绚祥云。”

梅湖遗稿䟦

编辑

《梅湖诗集》一卷,丽朝右司谏之作也。渠首有偶题绝句一首,盖公以书状官奉使金源时诗,而其旨激昴悲咤,千载之下,犹令人击节而兴慨也。呜呼!当是时,中国陵夷,戎狄迭侵,而《春秋》尊王之义,漠然不复闻矣。然窃尝怪以三韩礼义之国,犹且靡然服从于胡虏,终至结婚媾通朝宦,而不知耻。及读公诗,然后始知其时士大夫未尝无忍痛不得已之心,特畏约力,不能有为也。昔之衰,而有《匪风》、《下泉》之诗,当时列国慨念王室之意,蔼然著乎咏叹之中,使天下后世,知民彝之不可终泯者,实赖斯二诗耳。然则公之此诗,其可比列于《曹》、《桧》之什而无愧焉。公善为歌诗,与李文顺公奎报齐名一世,搢绅学士,皆推许之。尝有文集,佚而不传。公之子孙,搜辑其残篇断句之散见文籍者及诸名公评品之语,将付剞劂,以图不朽,属余跋其后。噫!公之贤,固不可名以一诗人。然今之知公者几希矣,非斯集,亦何所征焉哉?于是书此以归之。

崇祯纪元后三甲辰,资宪大夫、工曹判书兼知经筵事ㆍ弘文馆大提学ㆍ艺文馆大提学ㆍ知成均馆事ㆍ奎章阁提学、世子左副宾客首阳吴载纯书。

有诗不满百篇,辞仅千馀言,其出逾五百岁者,高丽补阙陈公之诗也。公之世,当丽朝之中叶,胜国之治,号称是时为文明。公能挺然于其间,上扫前代厖荒之陋,下启我朝笙镛之盛。方其翺翔于艺苑,轶驾于群彦,沨沨乎正始之音,洋溢于国中,宜可以师表后人,辉耀来世。顾其箧中之珍,十亡八九,残篇断简,乃得之后人掇拾之馀,呜呼惜哉!然观公之诗,虽寂寥如此,清新而有致,儁永而有味,譬若昆山之片玉,桂林之一枝。具眼者将有取焉,固不系于言之多小也。是则其失之于前者至短,而继此以传者,将不知为几千百代之远也。余既有感于斯文显晦之际,而又以托名为荣,略书此以塞其后孙之请,若其诗之有得于尊王之义,而增夫伦彝之重者,二公之文尽之矣,余复何述焉。

崇祯三甲辰,嘉义大夫、行成均馆大司成骊兴闵锺显书。

文章之显晦有时,《石鼓诗》著于,《岣嵝铭》出于。漆简之史,石函之经,凡诸异书奇文,始虽不传,而终必大显,岂故贵耳而贱目哉?盖亦有数存焉。梅湖陈公之诗,卓为丽代名家。清而不寒,丽而不繁,雄健华雅,百态横生,与相国奎报,方驾不相让。评之者或推以才近东坡,或许以孰胜。其大行于时,固不待今也。惜其全稿不得与白云子并传,而散见于《补闲集》、《东文选》、诗话诸书者仅有若干篇。余尝因其裔孙,获睹其家藏,猗那寂寥之什,亦足以考其文献。顾其所辑,犹多放失。以余𫍲闻,略记一二,于是乎广蒐诸家,裒成一编,旁摭乘,缀为小传。凡语关于公者,疏细毕取,著其评骘,系以附录,然后公之词与事,庶乎其备传矣。编既成,又得泰普所录,盖始于洪玄默万宗,历再传而就者,闭门造车,不谋而合,亦云奇已。其详略之不同者,间多舍彼而取此,记远者不得不从其详也。或以编帙甚简,犹颇残缺病之。然之宝,愈寡愈珍;锺鼎之篆,愈缺愈奇。吾东方自,作者数百家,率湮灭不传。独斯稿阅七百载,始显于今。古人有云:“金有时销,石有时泐,一字染神,万劫不磨。”于公诗验矣。

癸卯秋,典籍首阳崔粹翁识。

先祖梅湖公诗集不泯而复行者,殆天意也。旧有《梅湖集》行于世,世代寝远,旋已亡佚,故我王考正郞公,取其载在《东文选》及他闻见者若干篇,谨录而藏之家矣。英庙己丑,咸阳宗人,遂以其录,刊附谱牒之端,而壬辰,蔚山泰普,遂析而分之,穷搜王考未见之书,博考前贤纪实之语,釐为二编,居然成一集。今上癸卯,典籍粹翁,又锐意裒聚,叙以小传,硏精搜辑,汇成一册,而驹城宗人𡎋甫,切于为先之诚,担以刊行之责,不远千里,跋涉山川,合谋诸宗,鸠财绣梓,能使屡百年既佚之宝什,一朝复行于世,岂非有数存于其间乎?天不欲丧斯,故惟正郞公随见辄录于厥始,惟两家釐编裒集于厥中,惟𡎋甫周章剞劂于厥终。故曰:“梅湖公诗集不泯而复行者,殆天意也。”噫!诗以言志。公之《感兴》诗,有曰:“待物当以信,应天当以诚。”此孔子所谓不言而信,曾子所谓诚其意工夫也。又曰:“宁甘无辜失,可忍非义得?”此孟子所谓“行一不义,杀一不辜,得天下不为”底意思也。观于此,可以验公之志,岂不伟哉?若夫《春秋》之义,先见之明,已悉于数公序记中,故玆不复赘云尔。

崇祯三甲辰仲秋下澣,后孙廷杰谨识。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