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里先生续集/附录卷一

卷二 梧里先生续集
附录卷之一
作者:李元翼
1705年
附录卷二

年谱

编辑

年谱考诸银台日记。则元集谱中。多有阙漏。故添录改定如左。

编辑

嘉靖二十六年明宗二年丁未

十月二十四日辛未。未时公生于汉都楡洞泉达坊。

二十七年戊申公二岁○二十八年己酉公三岁在先夫人抱中。因饥索乳。误捽夫人鬓发。夫人有痛色。公遽惊啼。自是手不敢近夫人鬓发。至学语。有言此事者。必惊啼。人皆异之。

二十九年庚戌公四岁○三十年辛亥公五岁○三十一年壬子公六岁三十二年癸丑公七岁○三十三年甲寅公八岁○三十四年乙卯公九岁

四月二十六日。丁郑夫人忧。哀号如成人。人莫不叹之。

三十五年丙辰公十岁○三十六年丁巳公十一岁○三十七年戊午公十二岁○三十八年己未公十三岁

庸学考讲。俱入格。入东学。

三十九年庚申公十四岁

始应举刻意读书。至忘寝食。庶母迭令少婢昵侍。而终不近。

四十年辛酉公十五岁○四十一年壬戌公十六岁○四十二年癸亥公十七岁

中进士初试。罢榜。

四十三年甲子公十八岁

春。中生员初试。秋。中覆试三等。第三十五。李珥榜下。冬居泮。与尹覃休,柳永孚诸人。共坐斋房。有过斋者从窗隙投书。丑诋一同年过恶。公遽取裂破。使同坐者不得见。柳永孚勒取粘附。以示诸生。盖不知匿名书传说之有禁也。后斋儒齐会论此事。皆是公而非柳。

四十四年乙丑公十九岁

聘延日郑氏显信校尉枢女文忠公梦周七世孙

四十五年丙寅公二十岁○隆庆元年丁卯公二十一岁

馆学儒生上疏。请诛僧普雨。公亦预焉。依幕锺阁侧。老除保人安希寿家。其家无内外之隔。窗户破落。屋中多女儿。主翁有苦色。是日公当朝食。裹除饭于纸。主翁初不审其意。适以事出往。公取其饭涂户孔。令内外不相见。翁还见之。窃问其家人。大感叹曰。他日必作大人君子矣。深敬之。

二年宣祖元年戊辰公二十二岁○三年己巳公二十三岁

十月。登祔大庙别试。丙科第四及第。尹覃休榜下。

四年庚午公二十四岁

承文院权知。升副正字。时别抄文官五人。习汉语。上亲临试之。公每居最。屡蒙褒赏。公每罢仕而归。闭门独坐。人罕见其面。称之曰。处子正字。柳公成龙来见之。叹服不已。

五年辛未公二十五岁

以正字陞著作。兼奉常直长。差昌陵典祀官。太常童奴昆偸食豆实。在法当绞。公闷其迷𫘤误陷。力言于覆启诸宰。得不死。

六年壬申公二十六岁

陞博士。

万历元年癸酉公二十七岁

陞典籍。以圣节使权德舆质正官赴京。十二月还。拜户曹佐郞。质正官卑。译辈初不甚敬重。且不识公能解华语。至以方言为嫚戏。而公若不闻。既到燕。译辈又黩于货。越视奏事。旷日持久。公自从其所诣礼部。请口言状。条辨详当。酬对若响。尚书不觉下床立曰。敬论。即准奏事。译辈莫不惊惧失措。而公夷然不形于色。彼益感愧。及还。行褚萧然。人服其至清。去时附西偶有所眄。旋即惩悟。回路妓迎于江上。公自义州至瑞兴。与之寝如前。终不近。妓惭恚而哭之。公心笑之。有诋公者曰。此岂情也。欺人也。公闻之曰。吾未之见信甚惭。终不复言。

二年甲戌公二十八岁

三月。移礼曹佐郞。五月。授刑曹佐郞。七月。移礼曹。九月。除黄海都事。十月。兼本道点马。又兼军籍差错推核之事。监司李公珥才公之为。凡事有疑难。辄询公裁决。及其还朝。推荐之不已。

三年乙亥公二十九岁

十月。个满。军籍事毕。还京至碧蹄站。以司谏院正言有召命。大臣见政目叹曰。以此人英才。久不通显路。必守静之人。今果为人知矣。

四年丙子公三十岁

以病递正言。复拜正言。改持平。刑曹正郞。

五年丁丑公三十一岁

迁礼曹正郞。秋。递付军器判官。冬。复拜持平。迁正言。升献纳。改成均直讲,司艺。

六年戊寅公三十二岁

移掌令。入玉堂为修撰,校理。改司艺,司成。迁司谏。

七年己卯公三十三岁

复为司艺,司成。由校理,司谏。迁执义。

八年庚辰公三十四岁

复迁司谏,执义,校理。

九年辛巳公三十五岁

历司谏,执义。迁副应教。时上御正殿。飨倭使。有司援古例请用女乐。公与同僚累箚请罢。且请预习歌舞童用之。事虽不施。而识者韪之。

十年壬午公三十六岁

春陞应教在经筵凡五六年。玉堂诸员。例厌入直。相持不肯代。公则未尝推诸人。故入侍最多。讲说精明。声音疏亮。上每倾听甚乐。未几陞擢。际遇之期。盖自此始。五月。特陞同副承旨。转右副承旨。十月。承命延慰诏使黄洪宪于定州。黄使有藻鉴。招译官谓之曰。此人举止端详。当作少年宰相矣。冬。病递。付佥知中枢。旋授户曹参议。

十一年癸未公三十七岁

复授右副承旨。时东西分党始盛八月。因政院启辞。有严旨。命并递一院。勿付职。大司宪李墍,大司谏朱应漑。论领相朴淳,兵判李珥之罪。都承旨朴谨元性颇峻。常不悦于朴之所为。屡启请从台论。凡儒疏之左袒于朴者。无不斥去。王子师傅河洛上疏论政院壅蔽。以激上怒。一日仍政院启辞。下教诘问执笔构草者为谁。同列欲举实以对。公持不可。覆启曰。此乃一院中共为之事。归罪于执笔一人。幸其独免。臣等义不敢出也。抗言再三。命幷递一院。其后朴以主议远窜。

十二年甲申公三十八岁

八月十三日。丁咸川君忧。咸川公中岁以后。屡苦危疾。公每就国医安德寿问药。安老痹不能见客。有一婢传语。公往必袖贽遗婢。安感其意。为之尽力。药辄有效。公侍咸川公侧。官方居执义。或承旨时。而人有来候及伻问者。公必自往复。以传内外之语。不任婢使。人不知官贵也。居庐于衿川。兄子性传客死阴城。公躬往扶榇以返葬焉。

十三年乙酉公三十九岁

居庐于衿川。

十四年丙戌公四十岁

十月服阕

十五年丁亥公四十一岁

春游枫岳。公平生乐山泽之游。家在骆山下。每携琴登陟。自弹自歌。精于音律。无所不通。尝曰。七十年宦荣。无如游赏时得意快活。若三角之白云台。开城之圣居,天磨。永平之白鹭州。陜川之海印寺。安阴之黄石山。善山之金乌城。香山之上元。海州之首阳洞。长渊之金沙寺。皆所游历。枫岳之游为第一。历穿岛,丛石。游金兰窟,四仙亭。安边之国岛,千佛座。皆绝胜云。十月。拜安州牧使。吏曹参判权克礼启曰。安州为弃地。能济其弊者。唯李某可遣。请起废。上允之。翌日单骑发行。

十六年戊子公四十二岁

移粜赈饥。设禁捕盗。流逋还集。奸宄屏息。时年饥。饿殍满野。公驰往监营。请分各邑万馀谷。为赈饥播种之资。且送漕船于边海之邑。及时督运。一境无捐瘠。州旧多盗。岁荒尤梗。为设法购捕。盗即屏息。关西▣道无邑不业蚕事。独安无桑。邑人相传土不宜桑。公遍令课户播椹。不数岁茁盛。至今称为李公桑。

十七年己丑公四十三岁

州境大治。监司尹斗寿启闻。有旨褒美。仍赐表里。本州军额多阙。族邻被侵。公用仓谷贸送征布。将此谷数。待秋派征民间。民不重费。而积年阙戍族邻之弊遂寝。又州税例纳于边邑。猾吏缘其间。倍征剩数。为民重瘼。公约定剩数自领以纳。以束奸手。江,义,昌为邑。最边且远。见公自来。大惊。争设酒妓迎劳。公却而不受。

十八年庚寅公四十四岁

春。瓜满。命仍任。升嘉善。

十九年辛卯公四十五岁

二月。以刑曹参判还朝。三月。移大司宪。国人多冤己丑逆狱株累之滥。咸指主狱大臣郑澈。公即与大司谏李公德馨等论其罪。上允之。七月。升资宪。为户曹判书。寻移礼曹判书兼知经筵。九月。移吏曹判书。鉴材公明。称量不颇。物论伟之。兼都摠管知义禁府事。

二十年壬辰公四十六岁

四月。倭兵大举入寇。命公为平安道都巡察使。仍兼吏曹判书。往督关西兵马。时寇至不意。上下动勷。争事慑窜。公请于上曰。臣受国厚恩。不可坐视颠覆。愿即横尸阵前。以报国家。上壮之。下庙堂议。大臣以为某一羸病书生。投馁虎何益。即不许。乃有关西之命。盖欲备车驾之西幸也。五月。车驾幸平壤。转向宁边。命公留守平壤。时贼进逼大同江。朝廷议守与避孰便。大臣柳成龙,尹斗寿主守平壤议。郑澈主出避议。公进曰。国君但当守死社稷。虽父母之邦。义不可往。今去将安之。上不从命。与尹斗寿等守平壤。六月。公与诸将。夜渡江斫贼营。多斩杀。朝廷以功进阶正宪。仍拜本道监司兼巡察使。时元帅金命元及韩应寅权征,并称都巡察。与公等夷。皆均茵坐。公言其不可。先自降礼。具戎服谒拜元帅。号令始一。徇沿江郡县募兵。仍往龙湾。谒行在。还定州。公以为七路瓦解。惟本道数十邑独全。此为恢复根本。而贼势滋炽。人心波荡。受命以来。夙夜尽瘁。惠以抚之。静以镇之。虽干戈抢攘。辞气安间。机务浩穰。酬酢如神。行朝供奉。天兵馈饷。皆不烦而立辨。西民信之如神明。仰之如父母。后立生祠以报之。崔岦作享词。平壤,安州皆有祠。

二十一年癸巳公四十七岁

正月。天兵克复平壤。二月。车驾还永柔。命进阶崇政。以公久劳于戎事也。上章固辞不获。时提督李如松恃平壤之胜。以轻骑追贼。败还。乃遣沈惟敬议和。而留兵松京。观望不进。公自平壤飞骑侦探。知和事已决。即驰奏曰。提督与惟敬定和。顿无战意。将见不共戴天之雠。得以全归。不胜痛惋云云。十一月。车驾还都。命公留后关西。公益加勤瘁。吹呴疮痍。调养士卒。兵燹之馀。学校頺废。公亟治黉舍。聚教章甫。以励风化。民情大悦。忘丧乱之新经焉。

二十二年甲午公四十八岁

秋。选于列邑。炼兵万馀人。关东伯尹承吉陞辞。上引见。面敕流涕曰。平安监司李某外。无一人为国尽瘁者。予实痛焉。闻者愧焉。

二十三年乙未公四十九岁

二月。上遣中使史官。试阅兵马。下教书褒谕加崇禄阶。筵臣郑逑以都元帅权栗大失南方人心。请罢之。上问谁可代者。大臣郑琢,筵臣李恒福,柳永庆等皆言李某才德备可遣。上曰。西事赖有某为。代栗移某可乎。竟不罢元帅。六月。拜右议政还朝。国朝以来。由外藩而直膺大拜者。自公始。兼诸道都体察使。八月。出巡湖南至岭南。开府于星州。巡到闲山岛。统制使李舜臣方屯岛中。公按行营垒。见防守方略大奇之。将还。舜臣密语公曰。体相既到镇。盍大飨士以宣布上泽。公然之。遂登海岸。会将士试阅论赏。仍大飨之。将士莫不踊跃思奋。舜臣叹曰。令将士忘死者相公也。后人名其地曰政丞峯。时元帅以下。玩寇日久。不知绝甘分少之义。公切责权栗。勉以简约。且治按臣帅臣之不如法者。虽骁悍。无不震慑勖率。又以岭南地广。凡有号令。势不相接。请分置左右监司。以便事机。上从之。

二十四年丙申公五十岁

仍驻星州。缮筑道内山城。公以岭外多险阻。我人善守城。巡审要害处。遍筑金乌,龙纪,富山,公山,黄石,火旺,璧坚诸城。令州县有急。率民入保。又以贼必再动。先扼海路乃可御。请令李舜臣造据巨济。又言郭再祐名将。请毋召置京。令居边备不虞。御史郑经世以岭人。晓地利人情。请留管城事。又言湖西御史李时发所炼兵颇精。若属之节度使元均。则均喜自用。必偾事。请令时发自领军别行。上皆从之。时元帅权栗以违节制启罢。公兼行元帅事已累月。状请豫建元帅。令屯两湖间。上许之。权栗复为元帅。夏。遣从事具奏贼情。初。天朝遣李宗诚,杨方亨等。偕沈惟敬赍册宝金帛。将就封关白为王。公谓惟敬曰。贼若悖慢不受封。奈辱命何。惟敬不应。至是宗诚被贼虚喝。自釜营夜逃。中外震扰。公遣从事卢景任奏曰。此特册使怯耳。贼未必遽为乱也。上仍闻公炼兵设防。约己尽瘁。军民祗欢说。嗟叹而送之。仍问公湖南减赋事。公即启请悉除甲午贡赋未及收者。以宣德意。上从之。九月。有召命。十月还朝。行由湖岭间。所过军民。拥道争诉赋役之烦重。公辄停骖。招父老询问弊瘼。前所不便者。皆变通。南民大悦。十一月。复命公南下视师。初。李宗诚既逃。天朝复遣杨方亨,沈惟敬渡海。至则关白不受曰。我自王。何假汝邪。且迫送之。封事不谐。果如公言。国内愈汹惧。乃命公复镇南边。入辞。上问备御策及诸将能否。公盛陈元均失士心而与同列不协。李舜臣忠勇善御贼状。又奏南下备御之计。上曰。上有天朝。下有卿。贼不足畏也。公曰。今兵革未已。保民为急。愿上毋忘在湾时。务节省以绥民。上嘉纳之。公至星营。知贼已兆再逞。令统帅李舜臣领舟师截釜山路。部诸将分守闲山及海傍冲要地。

二十五年丁酉公五十一岁

春。倭寇再逞。清贼惮李舜臣。不敢渡海。乃纵反间。以计误舜臣。欲令得罪而去。朝廷信之。论以拥兵逗留。命拿鞫。以元均代之。舜臣本柳公成龙所荐。而精忠智略。有古将风。累立大功。有争功而不相能者。又与不悦于柳相者。夹而惎之甚力。公二上章极言舜臣不可递均不可任。终不许。时天将杨元镇兵驻南原。公驰往议事。且言当守山城。而府城不可守。杨不听。公遂还星营。时贼坚垒不出。邀我倦极。将益兵为寇。公乘贼不益炽。欲合军一战。而廷议不能决。天将又沮之。计竟不行。后贼果大至。元均败死。南原又䧟。杨元遁。将士多死。公言皆验。朝廷不得已复用舜臣为统帅。舜臣至。收馀烬。勤苦抚循士卒。兵威复振。乃叹曰。我在外久。多内隙。相国专用吾计。今舟师粗完。非我也。相国也。时兵使金应瑞弃城走。列郡望风瓦解。公遣褊裨斩之。元帅匿之得免。惟郭再祐守火旺独全。九月。有召命。至阴竹。又命仍留。遂还驻忠州。初。公自星营移驻开宁。欲死守关岭一城。未几疾甚。从事以闻命召还。后有命还向忠州。十月。复召还入京。以疾辞递体府。留调杨经理兵食。时贼已逼稷山。经理杨镐遣诸将迎击破之。贼退军于蔚山,顺天间七八百里。声势相应。上以根本为忧。召公还入城。以疾解体府。经理方在京城集大军。将南征。雅闻公名。遂迫令出仕。兵食调度一委之。不顿而事皆办。经理亟称之。

二十六年戊戌公五十二岁

七月。升左议政。以杨经理辨诬使赴京。主事丁应泰劾奏经理轻进讳败。且诬本国有坚城得志等语。上将遣使辨两诬。而欲择相臣有文辩者。盖属意于柳相成龙。而柳不即请行。左相金应南方有疾。公亦新经重病。上不忍强使。公退私于柳相曰。吾病已甦。但乏文辩。故不敢自请耳。柳相即以公言白于上遣之。行到鸭绿。望见丁应泰从西来。公避诸树林间。丁到义州。始料公行必为经理地。遣飞骑赶公一行回。且搜文书。行中大扰。公为华语解之曰。吾等奉君命。赍奏闻入天朝地方。今若中止。是弃君命也。儞等力可绑䌸一行。倒载而回。则吾等可有辞于国王。丁使意沮。遂回去。九月。抵燕京进奏本。帝降旨褒谕。略曰。杨镐已有旨了。目下方进兵攻剿。儞国毋诿积弱。更加协助。又云。朕极力保全矣。原念儞国世效忠顺。不可因人言疑惑云。又依民本例如本国百姓上言也自制奏文。呈于通政司。极陈丁应泰诬陷本国之状。通政司以陪臣上奏本无前例。不许纳。丁应泰恚公行褒奏经理。遂差人直奏于朝。全不举杨经理事。反诬奏我国用僭礼。至有招倭入犯之说。公在玉河馆。日与副使许筬,书状官赵正立。诣诸部科官。请雪国冤。陈辨剀切。又自草奏本。乞依民本例转奏皇上。叩头流血。通政司感其至诚。相顾叹息。又叩阁老马前。乞上其奏。阁老亦慰谕曰。此事俺等已知之云。其后通政司称以衙门上陪臣奏本无前例。竟不纳。促令发行。而朝廷仍是。皆知丁奏之诬云。

二十七年己亥公五十三岁

正月。还朝。升领议政。时李尔瞻等论斥柳相之不请燕行。并举他过。构捏百端。竟至削黜。仍及一时士类无遗斥去。上箚论柳相被诬之事。时流倾轧之状。仍引疾不出。上慰谕使出仕。五月。又辞递。为判中枢。出东湖草堂。九月。复为领议政。公既递。累月虚其代。玉堂箚请亟卜相。上曰。虽有贤大臣。不能容奈何。未几有新命。十月。入谢。又上箚论郑荣国等之事。仍请登对。极陈其说。遂乞退。上不许。时朝绅岐党。色目尤多。论议纷纭。荧惑万端。有郑荣国,蔡谦吉者。连上疏。攻击朝廷。殆无馀力。公上箚卞斥其党附倾轧之状。上批未安。遂请登对。直陈分党人姓名。某是某党主某论。某如此某如彼。请振发乾断。进贤退不肖。以镇浮议。且陈洪汝谆,任国老所为尤无状曰。上不用臣言。此辈终为国家患云云。仍乞退不已。上慰谕不许。出往东湖呈辞。不允。公与洪汝谆有旧。至此汝谆以平日之好来见。颜色甚懽。公绝之曰。吾以公所为。既陈于上前。交已绝矣。遂拒之。

二十八年庚子公五十四岁

正月。复辞递。四月。拜左相。两司大司宪闵梦龙,献纳柳庆宗等。合启附会成龙。力赞邪论云云。请递。玉堂亦论之。上皆严批不允。批云。左相乃尽心国事之贤相。在古罕比。于今无右。不可递也。未几停启。即呈辞递免。出往衿川先陇。未几。领相李山海罢。左相李恒福卜相。卜入。上历论在卜诸臣。至公名曰。有物议。盖以梦龙等之劾也。左相启曰。物议虽行于一时。公论可定于百世云。六月。懿仁王后昇遐。公以领敦宁诣阙肃谢。参哭班。仍留东湖。八月。命为四道都体察使。令炼兵边上。九月。至领南巡东边。以病还。驻星州。公前后以体相开府星州。其人亲彼恩泽。州有颂德碑。十二月。病笃。上箚乞递。上许之。仍遣内医赍药救疗。且令该司赐厚襦衣一领

二十九年辛丑公五十五岁

正月。还衿川。以病不得上京。状启待罪。六月。入京肃拜。八月。复拜三道都体察使。令开府关西。公以疾辞。不许。命在京筹画指挥。公启曰。在此料理。岂有一分之益。臣当不去云。九月。入咸镜道。转向关西。试阅兵马。十月。被选廉谨。初。大臣选十四人。台臣言博选易混。请改选。李相恒福改选四人。其一公也。上箚辞。不许。十一月。有旨赐貂掩虎皮。进箚以谢十二月。由关西入海西点兵。

三十年壬寅公五十六岁

正月。有召命上来。既复命。上密符。明日还下。仍前任。上箚乞递。不允。二月。至衿川省墓。归东湖。坠落高崖。病重。上遣御医许浚诊之。招入卧内。问其生死。令内卜咸忠宪推占其吉凶。又以江舍风寒。撤御室毡帘赐之。别监来言。乱后只有一毡而撤送。御寝亦为之寒凉云。三月。屡箚递体府。

三十一年癸卯公五十七岁

四月。拜判中枢。朝廷录公宣武扈圣勋。屡辞不许。后不录宣武勋。而只录扈圣勋。十一月。贞敬夫人郑氏卒。

三十二年甲辰公五十八岁

正月元日。有白虹贯日之变。命宰臣各陈所怀。公承命书启。略曰。益恢大度。乐闻阙失。使群下尽其言。严宫禁戢贵近。以迓和平之福。振国纲安百姓。以弭崩解之祸。则外侮可御。天灾可消矣。公录扈圣功臣二等第三人。赐忠勤贞亮效节协策扈圣号封完平府院君。

三十三年乙巳公五十九岁○三十四年丙午公六十岁

锓梓先世碑文。考咸川君碑文。金相贵荣撰。三世祖秀泉君碣文。沈公喜寿撰。印作数十册。分诸宗族。又以三条事付刻于其下。其一。勿拘风水。子孙之葬。必从先茔事也。其二。始祖益宁君及淑善翁主以下墓祭。轮行事也。其三。曾祖秀泉君以下三世之墓及诸宗族之葬。坐向相距。尺量具录。垂示后世者也。九月。修高阳益宁君墓。恭定大王十一嗣。公之高祖也。十月。修杨州淑善翁主墓。益宁君之妣。国初称嫔曰翁主。

三十五年丁未公六十一岁

春。作姜承旨言行记。公与姜公。尝为莫逆交。其子弘德。将请碣文于五峯李好闵。而以平生履历事迹示公曰。知吾父者。无如公。请详记事实。以资五峯之撰。公为稿以赠之。前大司谏李廷馨卒于三陟任所。公为文以祭之。李公自数年前。绝意仕宦。退居杨州。为贫乞外。赴三陟不数月。卒于官。公闻之惊恸。如丧兄弟。

三十六年戊申公六十二岁

二月。宣祖昇遐。光海即位。拜公为领议政。先王尝语于世子曰。群臣唯某可以倚重为相。但其人寡合。予不能用。须以诚心用之。以故世子即位。有首相之命。上疏辞之。不许。曰。卿入相。朝野相庆。军民加额。岂不贤于梦卜哉。今日首揆之任。非卿不可。卿宜安心勿辞。勉辅寡昧云。肃谢。三司典翰崔有源,掌令尹让,献纳尹孝全等。启临海君谋逆事。设廷鞫。公请明白推核。不听。诸大臣当廷鞫。左右视。莫敢发言。公独曰。谋逆大故也。必须告者与被告。两造具备。方可寻端绪治之。今三司实告变。三司虽不可致诘。启辞有曰。有草荐裹椎剑。潜入阙门时。守门将卒有见之者。此将卒可问也。诸公皆然之。即问将卒。皆曰椎剑非小物。吾等亦有目矣。入门时岂不见乎。仍抗声大唱。台厅错愕者良久。乃请穷讯其将卒。光海别批曰。此狱不必问外人。铁椎大剑。宫中或有见之者云。仍引疾不出。三月。上箚论狱事。使无辜者得免冤死。且及珒贷死之意。优答之。又上箚论修君德之事。保生民。去污吏。求贤才。正朝廷。严防备。开言路。布公道。杜宫禁交通。防女谒私邪。尽孝慈殿。笃友兄弟。先正君心。日接贤士等事。优答之。仍令六卿就第。议惠民革弊及接待诏使之事以启。宣惠厅始此。其法。每春秋。逐民田一结。各收米八斗。输于京库。以时俵给各司私主人。使自贸纳上供诸物。视时巿估高下而优剩其数。使私主人亦得以自资。此外不许尺布升米加征民户。以革防纳什倍之弊。科条精密。经久可行。而姑令先试于畿内。巨室豪民。皆失防纳大利。百端沮挠。光海亦欲罢之。而以畿民言其便行之。六月。天朝遣差官。知州万爱民,都司严一魁。查问临海病废状。仍使见之。郑仁弘请斩临海头以示查官。公与诸大臣。力陈不可违逆皇命。遂使许见。七月。三司百官齐请诛临海。公上箚。陈不可前后变辞。进参廷论之意。郑仁弘又上箚力攻全恩之说。以为护逆云。十一月。有雷电之灾。公上箚引咎待罪。仍呈辞。不允。遣内医救疗。上箚辞谢。

三十七年光海元年己酉公六十三岁

正月。上箚请勿斥逐言官。正言兪学曾论劾吏曹参判赵挺。光海以为倾轧。黜为镜城判官。又黜荐进铨郞金致为济州判官。公箚请还收。不听。八月。呈辞至二十三度。传于政院曰。国家不幸。领相病势如此。予未知何以处之。问于大臣以启。左相李恒福,右相沈喜寿皆以为今姑勉从。以便调养云云。乃许之。仍遣内医不离看病。上箚辞之不许。光海欲亲临问疾。有沮之者不果。乃曰。卿以国事久劳于外。忘身竭力。致有疾病。予中夜忧虑。欲躬造问疾。而虑卿劳动。玆姑停之。卿其安心善摄。

三十八年庚戌公六十四岁

三月。以府院君肃拜。十一月。复遣内医问疾。仍赐药物。公上箚陈谢。

三十九年辛亥公六十五岁

九月公复入为领相。呈辞至五度不许。十月。肃谢后。上箚辞之。又不许。仍赐帽掩有朝讲。公以领事入侍。极言朝政阙失。仍乞退不许。入侍所陈。严宫禁。公赏罚。勤御经筵。斥绝左道。开广言路。用贤保民等事。辞气切直。言泪俱下。光海遽起入内。怒谓左右曰。人言李某日食粟饭一匙。此妄也。今日吃他骂辱。甚不祥。汝辈早晚必死于他手云。新宫昌德宫成。移御未几。即又还移旧宫。时有妖言。以为新宫不利。公上箚论之。不听。两司亦争论不得。将停启。正言郑蕴引避而退。光海以为浮妄喜事。黜为镜城判官。罢荐进铨郞赵有道。公又箚论其不可。不听。

四十年壬子公六十六岁

正月。呈辞至十五度。不许。曰。宗戚元老。尽瘁效忠。天地鬼神之所共知。不幸有疾。卧阁论道。亦何伤于共贞之义乎。有申栗告变事。即出仕。连参亲鞫。疾甚。命归家调理。四月。递领相。因谢客杜门。

四十一年癸丑公六十七岁

五月。永昌狱起。大臣率百官请诛。公谢以病。一不参廷论。领相李德馨箚陈。㼁幼稚无知。臣等迫于公论。不得不论。而心实闷恻云。三司论以护逆请按律。公上札以为不忠危君。人臣极罪。若以论议之差殊。陷之不测之地。恐非国家之福也。左相李恒福以为大君。人臣也。大臣不可为一王子而死。自有当言之事云。右相沈喜寿启曰。如此大事。宜遍与诸大臣议之。光海曰。大臣有不参者乎。沈曰某也。光海曰。完平病重。其不参势也。终不召之。盖虑公来则有妨此议也。左相讥右相曰。完平不参则可已矣。公之必欲援入无过之友者。以为分过之地耶。君果不为无过之人耶。掌乐佥正郑蕴上疏。极陈永昌之冤。光海欲置之死。公上箚言不可深罪。不听。竟宥配大静

四十二年甲寅公六十八岁

三月。以逆狱事。三遣史官谕勉疾参鞫。上札辞之。

四十三年乙卯公六十九岁

正月。上箚辞递司译院都提调。二月。以大内咀咒之变。将颁教四方。语及母后。公上箚极言之。母虽不慈。子不可以不孝云云。光海大怒。再遣史官迫责。不孝是何等罪恶。而致疑于寡躬云云。且问言根出处。公对以臣全不知自上至诚承奉如此。而进此妄言。臣罪当死。不敢复染他人云云。两司以为胁君护逆。请远窜围篱安置。且以旧时幕僚南以恭为之阴嗾。并论之。进士洪茂绩,郑泽雷,金孝诚等百馀人。上疏讼公冤。皆远窜。五月。京畿儒生韩玮等又疏救不报。六月。两司停启。付处洪川县。两司初请削黜。光海曰。完平望重。朝野称贤相。岂可轻施削黜。未几允其启。又曰。某罪在胁君护逆。两司请加律。光海命付处。中途曰。老病大臣。不可远窜。终不许。时大旱。公至洪川。岭西大雨。人谓之相公雨。

四十四年丙辰公七十岁

在洪川配所右相郑仁弘进札言。公窜黜为轻。宜加刑鞫云。

四十五年丁巳公七十一岁

在洪川配所时论以为窜谪之徒。往来谋议。而又以公通宾客都下。有言之者。公曰。罪网中。何必见人。亲戚之外。皆不见。郑晔为襄阳。过见公。排户而入曰。相国何过于畏慎也。自反而缩。彼如我何。公叹其所守之确也。○时杨经理镐在辽东。见我国使人。问公起居。答曰在外。杨又曰。梧里,鳌城贤相。而尔国不用。必是小人当国云。

四十六年戊午公七十二岁

在洪川配所时有流配者赎银许放之令。领相朴承宗欲自出银代赎之。沈相喜寿曰。此非完平意也。止之。

四十七年己未公七十三岁

二月。有放归田里之命。五月。寓居骊江上仰德里。草屋数间。不蔽风雨。家小倂日而食。面有饥色。公坦如也。是时。大妃已锢西宫。国将颠覆。客有来公者。传言时事。公辄垂泪不答。客不敢竟其语而去。

四十八年泰昌元年庚申公七十四岁

住骊江上。

天启元年辛酉公七十五岁

住骊江上。

二年壬戌公七十六岁

住骊江上自寓居骊上。所与交驩。郑襄阳晔。旧从事李绥禄。公雅重二公。每嗟赏不已。时诸功臣等。将翊戴仁庙。谋已成。人有言于郑公者。郑终不应。欲谋乂公。郑曰。谋可及而以为不可。则将奈何。言者乃止。

三年仁祖元年癸亥公七十七岁

三月。仁祖反正。拜公为领议政。公闻京城有变。乘舟下江。候宗社存亡为死生计。及闻反正事。即流涕下船归。上既即位亲政。拜公领相。连遣史官,承旨促召。公入京肃谢。时乱定未十日。众心危疑。公入来。而上下恃以为安。都民相聚迎。见公相庆曰。李相公至矣。至或流涕。宫中人亦登于苑。望其来。大妃即下教谕曰。卿为冤妇直言。罹窜黜。卿忠可贯日。善事新君。惟卿是赖。寡妇寝食。庶得少安云云。命引见劳慰。上御明光殿。命小宦扶陞殿。劳慰之曰。卿不弃予。予甚感激。二百年宗社。欲籍卿扶之。予望卿不啻大旱云霓。公辞谢。已乃陈谨始易慎终难之意。遂请大振作。以耸动民情。且请勤御经筵。以讲究治理。上向纳之。拜为院相。时主废论首罪者皆已正刑。其他可议者亦多。公请分等定律。次律则免籍没。缘坐胁从诖误之类。多请平反。上皆从之。大妃既积怨于废君。屡请于上必欲杀之。公涕泣进曰。废君自绝于天。在所当废。若至诛杀。则老臣尝臣事之。非所忍闻。当自此退矣。上曰。予亦有此意。闻卿言。敢不保全之。四月。大妃命引见。既而不果。下教速遣请封使于皇朝。仍内出赐物。颁于公。大妃欲引见公。上命诣阙下。少顷。大妃教曰。卿尝流窜困苦。皆冤妇故也。感结之怀及十年幽辱之恨。一欲亲见言之。朝议以为不可。不敢见。幸亟发使。奉表天朝。使主上亟受恩诰。仍赐赉之曰。薄物聊以表情。公拜谢而退。命五日一赴朝堂。入朝给扶。筵臣闵圣征启领相宿德元老。为百僚所矜式。国家当待以异礼。请入朝给扶。以昭优贤相礼高年之圣德。上从之。又命五日一朝。五月。废庶人桎在围篱逃命。议其罪。公陈全恩之意。台臣累斥公于筵中。公引疾乞解。不许。六月。累呈辞不允。时左右相连缺。命在家议卜诸功臣。多言两元勋当卜。公不肯。朝议以韩公俊谦虽国舅。素有公辅望。当卜。公不从曰。不可先举戚畹。以启偏私。韩公闻而喜曰。可谓爱人以德。七月。连遣承旨谕出。连上箚力辞。命儒臣按故事。将亲临问疾。且命该司赐几杖。公诣阙疏谢。命引见。翌日遣承旨问疾。公累箚辞几杖。不许。九月。命以舞乐设赐几杖宴于公第。遣承旨史官赐书谕。遣中官宣酝。都堂相会宴耆老会。皆启请就设焉。有赐几杖宴唱酬诗一卷。冬。累疏乞解。不允。

四年甲子公七十八岁

正月。贼适举兵叛。二月。公以都体察使。扈驾往公州。公请自出击贼。上曰。元老不可远去。只遣副使行。方适之未反。有上变者。奇自献等三十八人皆逮系。公进言曰。自献之罪状未著。况此人当废论时。献议力争。遂至远窜。是可谓十世宥之者也。及叛书至夜。功臣等入对。请悉诛之。上允之。翌朝公乃得闻之。愕然曰。夜行诛杀如许之多。而身都首相。曾不得与闻未议。久矣。吾耄矣。常咄咄不已。后白于上。复自献等官爵。是月。适败死。公随驾还都。命引见。公入对。请设裁省厅。减损浮费。且行宣惠大同法于诸道。上从之。时承光海无度。浮费滥觞。取民无节。公请设裁省厅。减宗庙诸陵祭祀之式及三殿供奉。其馀视此等节损之。且令诸道贡土物所有。遍行大同法。以均赋役。上多用之。唯任土贡事不得行。大同法巨室豪吏沮挠之。又如前日。只令关东仿圻内行之。识者恨其不咸。三月。有虹变。命召卿宰。问弭灾策。公入对。请施旷荡之典。且请修江都,南汉备御之具。上皆从之。时大乱后杀戮相继。流窜甚多。冤号载路。讹言沸腾。公入奏曰。自顷大杀戮。流窜亦众。感伤和气。灾异叠现。请一施旷荡之典。以镇人心。上从之。仍问何以则国势重。对曰。此难以时月期。圣心罔或不勤。政恊于道。进贤能。斥邪佞。则国势重矣。又曰。奴贼有必至之衅。倘已犯境。势难及避。请预以江华为保障地。聚粮饷整舟师。且修南汉城。大臣奉元子入居。东西掎角。声势相应。上嘉纳之。命赐籍没家舍。公固辞不受。教曰。领相功劳甚重。而无家可入云。籍没家舍中从自愿择给。公再箚力辞不得请。户曹启以领相牢辞不受。不得已不待自愿。自本曹择给校洞郑造家舍云云。公终固辞不受。七月。连上箚。辞递体府。八月。以疾累箚乞解。命遣御医诊治。遣承旨谕出。冬。连呈辞。终不许。

五年乙丑公七十九岁

正月。仁城君珙辞连逆狱。大臣廷论请罪。公引疾乞免。二月。递付领中枢。仍乞致仕。连五疏。上终不许。八月。复为领议政。公既递相七月。犹虚其位而待之。至是有新命。命肩舆入朝。固辞不许。公入对。陈敷纳言恢公道之意。公入侍。上迎劳之曰。今幸见卿。苍生之福也。仍问何以则弭天灾止民怨。而抑私意。对曰。自上罔或自沮。敬天勤民。先恢公道。翕受敷施。嘉言罔伏。贤能在职。则灾消民悦而私意绝矣。上嘉纳之。且问号牌法何如。对曰。恐不能行。将退。命见世子。既出。赐豹褥。十月。膺求言旨进箚。论和臣邻辨诬枉之道。时党议日溃。且功臣沈器远,金自点等负功用事。专以诇察异己为任。失志者辄被逮。人多自危。故公箚论。上优答之曰。旨哉。药石之言。诚今日所未闻。予敢不服膺焉。十一月。以仁城君宽赦事。有传教问于大臣。公启以终始保全之意。以翰林睦性善,正字柳硕等疏请赦也。由是珙得蒙赦宥。是月。以公家远阙。命移寓稍近。

六年丙寅公八十岁

正月。仁献王后昇遐癸亥初。命群臣议私庙。公议私庙称大院。称考而去显字。称子而去孝字。上从之。至是启运宫疾革。命遍祷山川。公陈其不可。上从之。公与诸大臣及礼官。议定服制。以齐衰不杖期入启。上不许。传曰。岂有称考妣而不行三年之理。公与左右相。极陈不可行三年之意。上犹不许。公即出阙门外箚论之。仍出郊。上箚待罪。翌日归衿川。上屡遣承旨下谕促召。皆辞以疾不赴。又疏辞之。上复遣承旨下谕。有悔过自责之意。公入京进札待罪。上优答之。曰。卿不弃寡昧。今复入来。非但予心喜悦。此实苍生之福也。卿宜安心勿待罪。终始勉辅。三月。玉堂副提学崔鸣吉等箚请行三年丧。命议大臣。公即呈辞乞退。不许。五月。连上疏乞免。仍呈辞。承旨奉御制不允批答来谕。复上疏乞退不已。十二月。出郊上疏待罪。上许递相。而犹勉留之。有婴儿望慈母之谕连遣承旨促召。拜领中枢。入城东旧第。上疏待罪。命移寓阙下。仍令该司修理所寓家。公辞之。

七年丁卯公八十一岁

正月。金兵大举来侵至平山。上出幸江都。公以都体察使。奉世子南下。驻全州。公以泣辞体府。上曰。卿虽老。卧领诸将。四方必耸动。公曰。世子名号。系于中外。请分朝南下。以持三南心。上以世子幼疑之曰。且更思之。公曰。此社稷大计。臣等奉旨乃退。若议之宫中。恐不谐。上从之。又请大赦。罢号牌法。以慰人心。上从之。将退。上曰。世子幼无学。卿将何奉以周旋。公泣曰。敢不尽死力。即日与右相申钦从世子南出。时散班官多从分朝。一行纷扰。公申严军法。使于阵后从行。止宿于十里外。又先遣从事官。诣宿次州县。禁断浮费。有不如法者。辄杖其守令。所至肃然。行中惮其严束。谤议喧腾。以为体府不往讨贼。却来点检行李。幕中轻锐皆愤惋。请公收兵殿后以自别。公泣曰。是何言也。上以冲嗣托于老臣。吾岂忍一刻离违也。即一行驱我使去。我不听也。行中或有异议。公至诚开谕。诸公咸悦服。三月。行朝与金人讲和。公即奉世子往从大朝于江都。自全州还发也。宦寺恣意责调发。公不复烦一令。但大书掲城楼凡行事视来时有或过者。重律治之。行中慑伏。毫发不敢放纵。所过咸服公威明。四月。扈驾还都。累箚辞递体府。五月。进箚论开广言路之道。八月。三上箚乞递训炼都提调。上许之。仍请告省墓衿川。上下谕本道。优给食物。又赐浇奠。发行之日。遣中使宣酝于崇礼门外。九月。以病上箚乞致仕。上不许。曰。卿不在朝。国必危亡。须勿更辞。调理入来。以副予至望。遣承旨下谕促召。终不赴。屡请致仕。不许。十月。闻有原州贼变。力疾至江上。闻贼获还归。

崇祯元年戊辰公八十二岁

春。累疏辞常禄。不许。七月。因该曹启辞停常禄。令本道致月俸朔馔。每岁时遗以米肉。是月。上箚乞递诸司都提调及请减月廪。上不许。八月。又疏辞之。十月。三辞皆不许。

二年己巳公八十三岁

三月。上再遣史官下谕宣召。公上箚力辞。又遣承旨传召旨。上箚辞之。不许。遣史官下谕促召。公以病剧上箚恳辞。夏。遣医问疾。续致药物。

三年庚午公八十四岁

夏。三遣承旨谕召。皆以疾辞不赴。春初。上御经筵讲伊训曰。远耆德。是乱风。今领府事在远。岂非远耆德乎。虽不任职。若在朝。犹九鼎大吕。足以镇国。予闻黄喜当雨屋漏。秉伞度夜。今完平之清。何异于是。嗟叹良久。至是三谕召。皆辞以疾。上念公久病。医问交道。

四年辛未公八十五岁

正月。上遣承旨存问。命本道于所居。营造正堂以赐之。且令户曹赐素衾褥。公连上疏。固辞赐第。终不许。承旨姜弘重来问复命。仍问其居处。对曰。茅屋萧条。不蔽风雨。上曰。四十年为相。只有数间芧屋。若令百僚则之。何忧乎民困。即令造给正堂。且赐素衾素褥。以旌俭德。公力辞不许。至欲避出。上教曰。为卿营堂。盖欲使臣民为观感地。且圻民感卿惠政。俾营卿室。必乐趋不惮烦。卿亦为国安心。又命赐牌奴婢准给。公连疏乞还前后恩旨。上敦谕不许。乃入处焉。三月。闻有西警。即入城。四月。命引见。入对陈通下情成群务之道。且陈兵民之弊。是月。还衿川。六月。奴贼犯西边。公闻变复入城。命引见。上迎劳曰。闻变辄来。感幸。对曰。一息犹存。敢忘宗社。仍问御戎策。对曰。贼情难预测。且当整军旅择良将以待。既出。赐油芚毛鞭。七月。闻贼退还衿川。进箚论修军政宽民力之道。十二月。再上疏乞致仕。不许。

五年壬申公八十六岁

春。三上疏乞致仕。上终不许。六月。仁穆王后昇遐。公即入京。成服后还衿川。八月。闻上候违豫。入城问候。九月。还衿川。十月。又闻上候违豫弥留。移御别宫。复入城问候。十一月。命引见。内出貂裘赐之。是月还衿川。上累月违豫中。有宫婢咀咒之变。移御梨岘宫。公复入城问起居。上疾少间。引见劳之。仍问阙失。公辞以耄瞆不对。上曰。卿归意已决。予不敢留。仍命给马还归。且赐貂裘。

六年癸酉公八十七岁

使子弟。记族出历官始终。属李副学撰墓铭。公尝谓子孙曰。吾平生持论或不中。临财或不避。见义或不勇。多少愆尤。有不可追者矣。吾死之后。若以墓道之文。托于不相知者。或恐张大过实。重吾不徳也。顾平日许以相知者。惟李在世。仍使叙次平生大略以属之。十一月初一日夜。梦得落花燕语之句。公自少以善梦称。凡有事变。辄形于梦。乃于是夜梦中。吟古赋花落重门燕巢空堂之句。黑暗中开眼。分明见落花巢燕。觉后花香犹在。后日夜寝。未觉又吟前句。而仍成绝句曰。天上神仙去两周。人间日月又三秋。落花啼鸟春风老。此后则在半睡半觉而成其句曰。燕入空堂语不休。公曰。此死兆也。古人曰聊乘化而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不以此为心。强为之解。不亦曲乎。

七年甲戌公八十八岁

正月。上遣承旨存问。是月二十九日丙辰。公以疾终于正堂。公自知大期不远。为书与时相诀。属以勉事圣君。数日疾革。道臣以闻。上即遣医赍药驰救。医未至。公以二十九日移箦正堂而终。是夜二鼓矣。其日大雨以风。识者知其不偶。讣闻。上震悼。辍朝三日。赐赙加厚以师傅之礼。上即遣承旨吊孤。命有司治丧。一依在京大臣例。且赐御藏棺材。世子哭临于城东旧第。百官皆会哭。都民父老皆罢巿会哭。以至穷乡村氓。莫不悲号相吊曰。微我公。吾其无类。二月。上遣近侍致祭。教曰。李领府事以先朝元老。忠诚贯日。清俭无比。孤心悦诚服。信之如蓍龟。重之如锺鼎。邦运不幸。奄失贤师。言念悲恸。无以为心。闻讣之日。病未举哀。亦孤之至恨。其遣官致祭。勿以常䂓举行。特遣承旨设祭。以表孤敬慕之至意。都承旨李敏求来祭。祭大臣例。遣礼官。而知申事之来。亦异数也。世子遣官兼辅德金槃致祭。四月六日辛酉。以礼葬于衿川族葬巳向之原。贞敬夫人墓右。燕巢空堂之谣。可谓应矣。

后十八年我孝宗二年辛卯六月。赐谥文忠。配享仁祖庙庭。

九年戊戌。士林建祠于衿川县寒泉洞。与高丽姜太师邯赞,徐掌令甄同享。号为三贤祠。

后三年显宗元年庚子。配享于骊州沂川书院。

后十七年今上二年丙辰。赐额寒泉祠曰忠贤书院。遣官礼曹佐郞朴征致祭。

后九年甲子。安州人建祠于清川江上。与高句丽乙支文徳,本朝崔润德同享。号为清江祠。

后十一年甲戌。正周公下世之甲子孙等建祠于衿阳赐第旧址。以奉遗像岁祀之。扁其堂曰观感。以彰仁庙不世之恩褒。

祭文

编辑

忠勋府祭文

编辑

金瑬撰

忠勋府有司堂上等。谨以清酌庶羞。敬祭于卒李公之灵。惟灵。天佑我东。笃生贤辅。凤章可仪。龙徳斯普。受知宣庙。十年台司。忠勤一节。均视险夷。属遭昏秽。人理几泯。尺疏忠愤。千古彝伦。摈玆家耄。于彼荒野。群凶鼓吻。幸免奇祸。运启中兴。首膺召命。大老既归。神人胥庆。光增鼎轴。责丕经纶。百弊斯革。旧邦维新。遭遇之盛。视昔有加。礼绝臣邻。功在邦家。锡以灵寿。用褒耆德。肩舆上殿。内竖扶腋。倚毗方隆。年迫大耊。陈章乞骸。愈久愈切。有司营第。县吏继粟。优老之典。在古罕觌。江郊十里。不远伊迩。迹虽绿野。心系丹扆。鹤发鲐背。乃龟乃蓍。云胡不幸。哲人之萎。相辍秦舂。奠伤殷梦。九重含哀。万姓茹痛。寿过期颐。以年无憾。治未太平。魂应有慊。温恭之徳。忠孝之资。冰雪之操。松柏之姿。刚正之气。恳恻之言。不可复作。嗟哉九原等。迹联舟券。诚笃缁衣。一朝永诀。我今畴依。隔江洒涕。恸切公私。遥陈菲奠。庶几格思。呜呼哀哉。尚飨。

祭文

编辑

尹昉

领议政尹昉。敬祭于李相公之灵曰。呜呼。昔我先君。遭时震荡。首膺大拜。后四年。公继入相府。则适先君再入之日也。实有联席之懽。至今谭者。称为中兴辅佐之首云。不谓孤露馀生。复遭盛际。忝此匪据。又与公比肩而立于朝。盖公之生。后先君十五年。不肖亦后公十七年矣。公登鼎司首尾四十年。与人父子同列。斯岂非人世之罕觏者哉。而公之德邵年尊。于是焉可见。诚不敢以僚席自居。事之惟谨。倚玉吹竽。实多幈幪。暨公之丏闲而退也。朝右若空。藐然有失。遵何约束而未致宁一之效。负乘之忧。奚但血指而已也。矧今山颓栋倾。永失蓍龟。后生小子。于何考德。呜呼痛矣。至于公身瘠而道腴。薄己而厚公。进退出处。唯义是求。清名大节。砥柱颓波。再赞中兴新化。名与大东俱存者。则简策昭昭。宁容更赘。呜呼痛矣。公寄书来。未满十日。曰余精神。非复前日。在世能几。相见无日。谆谆所属。勉事圣君。俄闻不起。肠内如焚。猥以无似。恐负殷勤。执书以泣。怅望南云。山川间之。莫造灵筵。即远有期。执绋无缘。谨遣弱孙。代贡微忱。灵其不昧。尚其来歆。尚飨。

吴允谦

左议政吴允谦。谨备酒果之羞。敬奠于李相公之灵。惟灵。先朝旧德。当世大名。持身玉洁。秉节金精。力扶元气。万古日星。处穷愈安。遇屯益亨。位尊宾师。介士淡泊。温公卧洛。士民如噎。傅说骑箕。邦国不禄。呜呼。自惟颛蒙。猥叨奖顾。同朝联闬。醉德若醴。远日将届。躬限相绋。临江雪涕。代奠菲薄。呜呼哀哉。尚飨。

金瑬

右议政金瑬。敢以酒果之奠。敬祭于李相公之灵。惟灵。蓍龟之诚。金石之衷。冰蘗之操。栋梁之隆。纲常大节。社稷元功。迹昭简册。诵洽儿童。岂伊管蠡。敢测深崇。惟念谫劣。晚被帲幪。葑菲是采。燥湿并容。辰丁缔构。继忧寇戎。公开督府。经济始终。仆忝佐贰。提策疲癃。旋蒙荐代。亦在陶镕。险夷不二。欣戚与同。奉承周旋。匪私乃公。仆既谬陞。公遂明农。时闻绪论。每挹高风。胡不百年。閟玆玄踪。天倾鳌极。岳摧乔峯。悲连百姓。恸轸九重。矧玆知遇。能不伤恫。官守有拘。展哭无从。聊将薄具。遥奠玄宫。幽明虽隔。神理斯通。文以抒哀。倘歆微悰。呜呼哀哉。尚飨。

李廷龟

前右议政李廷龟。谨以酒果之奠。敬祭于李相公之灵。惟公。金玉贞姿。冰蘗苦节。经纶大业。匡复伟烈。舆人皆诵。草木亦知。国史载之。何赘我辞。寿迈九袠。身历四朝。五领三事。礼绝百僚。达尊今古。畴复如公。保哲完名。翩然以终。在公何憾。惟我之恫。盈盈一水。奠未得躬。缄辞寓哀。庶歆微衷。尚飨。

李显英

知敦宁府事李显英。谨以清酌庶羞。敬奠于李相国灵筵。呜呼。终南色惨。汉水波咽。木稼呈灾。台阶告拆。秦杵不歌。宋衣争鬻。野悲巷哭。愈往愈戚。谁使之然。惟公之德。天启我公。实为邦国。再遇昌期。五登首席。手济艰难。未足为烈。抗言伦纪。未足为节。屡牍封章。神明可质。放逐何歉。卷怀非疾。年虽期颐。志气弥确。纩息垂绝。丹悃弥笃。天胡夺公。民之无禄。世渐多虞。公岂瞑目。锺鼎在彼。公名如昨。江汉东流。公泽不渴。大厦将倾。有谁柱石。小东岌岌。有谁拯溺。不慭之恸。久犹塡臆。病孤执绋。有负平昔。千秋景仰。皎如星日。一杯来哭。庶几歆格。尚飨。

赵翼

资宪大夫行龙骧卫副护军赵翼。谨具酒糕之奠。昭祭于故领议政李公之灵。呜呼。通于天下。所尊惟三。有其一者。人尚难焉。况得以兼。于其一也。得至其盛。人犹起钦。况兼有之。而各得其盛。岂非绝无于古今。论公之齿则八十有八年。通一世盖绝少焉。论公之爵则为百寮首。而罢而复为者凡至六七。作相之后四十馀年而没。自国朝而未有。论公之德则丹悃断断而无他。素襟洒洒而无累。孝友孚于家庭。忠义尽于庙社。寒苦之节。人所不堪。而若一于终始。利泽之施及于民物者。不可以数计。不但朝廷贤士大夫无不高其行而服其义。至于闾阎妇女。儿童走卒。田野农夫。亦皆诵其名而慕其美。盖自五十馀年来。立朝之贤。未有其比。非天地间气之聚。其安能兼有而各得其盛。至于如是。然其齿与爵。虽绝高于世。若人之所叹服慕望而不能自已者。其惟在德。而岂在于此。呜呼。生为元老。备有诸贵。全归终命。俯仰无愧。在公何憾。怡然而逝。惟是世之哀公者。无间于上下远迩。不慭之哀。云亡之痛。曷有其已。况如翼者。承以先契之旧。赐以顾遇之厚。又察区区之愚。收置门下之后。不但许与之公。期以事业。亦且眷怜之私。视犹子侄。自就闲于丘园。遂几杖之阔别。每愧候问之旷阙。奄至语音之长隔。则区区安仰之恸。失声之哭。其安能以自抑也。盖世之知公者。徒知其著于外者而已。翼之愚幸。窃有以得公之心。此公之所以见顾。翼之所以仰服乎公者。在众人而尤深。荒辞薄奠。讵尽微忱。念平昔之眷顾。尚庶几乎鉴临。呜呼哀哉。尚飨。

李植

故幕下龙骧卫副司直李植。谨以酒果之奠。奉吿于故议政府领议政李相公之灵。呜呼。金石之节。社稷之忠。思功仰德。舆论攸同。岂伊眇末。敢拟形容。惟诵姓名。实自儿童。晚登龙门。转参戎幕。既袭芳薰。恒怀矜式。徂玆丁卯。从于南服。周旋不敏。自招众讟。公独容奖。始终提敕。难平者事。欲忠者国。公既逊荒。植亦屡踬。中情感厉。耿耿曷已。拘官奉老。久隔光仪。昔辞公堂。今谒公祠。徽音如在。报答无期。一杯吿酹。辞岂文为。呜呼尚飨。

李埈

前参议李埈等。敢以薄奠。谨吿于李相国灵筳。皇矣上帝。眷我宗祊。扶舆淑灵。笃生宗英。粤自先朝。机应籁鸣。青蒲几伏。玉署频盛。岁在龙蛇。星见搀抢。鲸鲵出海。雾毒风腥。不有贤佐。孰扶厥倾。乔岳泽物。泯乎无形。妍丑未办。公心水清。轻重未定。公道衡平。惟公之范。惟国之桢。资兼众美。百辟仪刑。躬必履方。心如奉盈。十年黄阁。一德弥贞。逮在昏朝。变故百生。纲沦法斁。众醉独醒。手批逆鳞。直声雷轰。孤忠何罪。奇祸忽婴。晚年踪迹。泽畔漂零。当宁应运。首膺弓旌。主圣臣哲。虞歌载赓。一时之望。周宰殷衡。武公虽老。其德益成。潞公九袠。峻节峥嵘。凤何哕哕。鸿已冥冥。一片梧里。颐闲养灵。谦卑自牧。谁曰公卿。环堵虽陋。形焕丹青。方伫再起。玉立明庭。天何不慭。哲人梦楹。百岁之寿。一纪欠龄。九重亡鉴。四方沾缨。惟公之生。灵芝九茎。惟公之亡。传化列星。国事属否。谁任其亨。修梁已折。大厦谁撑。东山失望。南极沦精。埈等蓬质。夙挹兰馨。许以心知。爱出血诚。一违清范。日月几更。前书吿诀。书拆心惊。岂知旬浃。忽报登瀛。夜朝之理。达人所明。名留宇宙。泽被黎氓。恩隆赐赙。礼极易名。其生其殁。有哀有荣。英灵何在。驱驾风霆。气壮河岳。魂游玉京。仪音一閟。无复聸聆。远日忽临。逝水不停。仰犹山斗。慕切墙羮。酹以瓣香。哭未临茔。呜呼哀哉。尚飨。

金大德

行司直金大德。谨以酒糕之奠。敬祭于故领议政李公之灵。呜呼。公之寿。止于八十有八岁。而其所以寿国脉于无穷者。其大有三焉。当宣庙壬辰之变。倭寇大势来侵。至于平壤。八路已非国家之有。而唯西路数十郡。感戴公如父母。所以捍王于艰。而给馈饷。接济天兵。以为根本征输。卒成中兴再造之业者。非公谁赖乎。逮昏朝乱政之际。戕害骨肉之祸。始于临海。终于永昌。卒之奸臣逢恶。请废母后。人伦之变极矣。公于是时。以一身任天下纲常之重。自初至终。一不参鞫问之列。有时请对。忠言谠论。面折廷争。至诚所激。言泪俱发。直触其所忌讳而无少屈。至于明伦之箚一陈。反谓涂听之诬罔。遣近臣面问其言根。公又正色昌言。辩而益明。则无奈公何。虽加显黜。而大义明于日月。彝伦赖而不斁。长秋咫尺地。终不敢加以乱兵。得免金墉之祸者。又谁功欤。及乎反正之后。人伦复叙。宗社再安。圣人作而万物睹。首延天下之大老。处之宗臣之位。一人仰成。百僚尊师。而论大礼决大义。有凛然不可犯者。招之不来。麾之不去。垂绅笏于庙堂之上。措国势于泰山之安。则虽有甲子之逆变。丁卯之胡乱。安足以动摇我国脉。而朝野之祝公寿考者。岂非祈天永命之本哉。然则公之清忠粹德。勤劳王家。夷险一节。泽及生灵。功施社稷者。有不睱数计。而即此三大美。亦足以寿国脉于亿万年无疆休矣。岂所谓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有所为者非耶。昔我先君。与公年相若。而有同闬之世分。不肖无状。因缘出入。盖亦有年。至于甲辰之见削于史局。戊申之得罪于全恩。公尝谬加称赏。遇之以国士。愚亦感铭公之知己。公之在谪所也。忝守湖邑。时节必专人问起居于关束。及公之退老于衿阳也。愚方居忧于墓下。距公宅不数里。公常抚存朝夕。亟问其死生。既终制还京。归扫先茔。则必进拜门下。陪杖屦从容。竟晷而退者屡矣。孰谓险衅馀生。连丧子女。一疾沈绵。卧在床褥。闻公之丧。既不得奔走号哭。少泄公私之恸。而星霜荏苒。奄过期月。始克起身。哭墓于宿草之中。吊孤于练制之后。虽疾病之使然。实惭恨于微衷。噫。夫以公之寿国脉。人皆受其赐。免左衽而服冠冕。凡百有位。莫不怀公之德。则千秋万世之后。过公墓者。亦将瞻望咨嗟。徘徊而不能去矣。况我亲承謦欬。受知于平日者。宜乎哭之恸而慕之深。不自觉其泪彻泉而声彻天。奠此单杯。言有尽而意无尽。呜呼哀哉。尚飨。

睦性善

睦性善。敬祭于李相国之灵。惟灵。山岳之精。贵戚之卿。养以刚大。为国之桢。粤自龙蛇。勋在宗祊。苍生加额。进退兴亡。中年流窜。事不忍说。廊庙重来。遭逢千一。鞠躬尽瘁。大有施设。功成告老。乘化而尽。德未必寿。寿未必爵。兼三达尊。古今罕觌。位极人臣。覆尸无衣。彼贪淫徒。唯务轻肥。黔山之下。黔水之𣸣。石与天齐。不朽者存。不才登门。滥被吹奖。九原难作。吾将安仰。燕语空梁。花落春风。物色诗篇。宛如梦中。聊荐泂酌。傥赐歆格。呜呼哀哉。

李命雄

李命雄。谨以时羞之奠。敢昭吿于李相国之灵。呜呼。我求古人。公谁与匹。在汉孔明。曁宋君实。尽瘁匡弼。或相髣髴。而享有耄期之寿。独全达尊之称。则亦二公之莫得以几及也。呜呼伟哉。公既厌薄斯世。骑箕尾而列星辰。使国无桢干。民失倚焉。夫安得不悲哉。抑公之精灵。终古不泯。惠佑我邦家者亦无穷期焉。则而又何悲。呜呼哀哉。

许徽

许徽。敢百拜敬奠于李相国之灵。天地正气。百年名世。佩安危身。当艰虞际。归视尔师。巩固国势。入坐岩廊。手扶伦纪。民生泽被。草木化赖。泰山北斗。莫堪比誉。寿到耄期。每念国事。及易箦日。心王室在。深衣已卷。乐园斯废。震悼九重。雨泣黎庶。顾此眇末。获陪巾屦。西行之年。丁甲之岁。露江骊川。床下独拜。擢拔泥涂。拯扶颠沛。一言之褒。终始之惠。刻骨铭心。自许亲己。时月之间。久违警欬。正终之晨。手足未启。单杯菲奠。万行血涕。公在箕尾。来格庶几。呜呼哀哉。

门人许厚

门人许厚。谨昭告于相国李公之灵。伏惟尊灵。百年忠贞。炳列神明。三朝德业。昭载信笔。呜呼我公。其为万古之伟人。而一代之宗臣欤。若夫龙亡大泽。鳞介惊奔。凤逝高岗。翎翮群伤。呜呼彼苍。何为不仁我群生。而惠佑我东方欤。厚早蒙奖擢。晚失幈幪。一恸公私。匪我私公。呜呼痛哉。敢用清酌庶品。祗荐于公。尚飨。

门人许厚

门人许厚。谨以清酌庶羞。昭奠于相国李公之灵。窆事既襄。治任将归。一杯长辞。终古衔悲。呜呼哀哉。尚飨。

门人许穆

门人许穆。谨荐香烛酒果于李相国灵座前。呜呼。间气不常有。异人不世出。盖列星之精。山岳之淑气。感天地之和。于是有魁杰之材。乃千百载而一出焉。亦必出于极治极乱之际。而天固命之以一世之责。以寓其用。故在平常无事之时。事业固不过守经循常。未始特异于众人。而及乎遇世变任大责。然后丰功伟绩。𬊤赫于一世。有以怀神人感天地者。譬之江河。若奔流滔滔。不极涯涘。及至冲波之津。激流之涯。然后震荡丘陵。瀄汨排空。鱼龙喷薄。云霓晦昧。始睹水力之所极。慌惚神怪。不可端倪。呜呼。相国纯明至正之气。刚方峻洁之操。豪迈拔众之材。英特敏达之识。信所谓列星之精。山岳之淑气。感天地之和。有魁杰之材。乃千百载而一出者也。其在韦布。未得试用。修洁自守。砺行而已。方国家无事。仕且未贵显。奉公守官。尽职而已。行事固若寻常。而众人亦莫之甚奇也。及世乱而见节义。位高而光徳业。昭乎简册。勒乎彝鼎。如历事三朝。出入将相。身佩一世之安危。功业侔于鬼神。声名动于区外。人无贤愚远迩。至于樵童巷妇。亦莫不咨嗟相国之德。盖惠泽施于百姓。如阳春之和。时雨之润。不家喩尸说而莫不心悦诚服。诛斥行于小人。如秋霜之严。烈日之光。使可畏而不敢怨者。斧钺不威于一言。当兵革之世。社稷几亡。生民涂炭。尽瘁驱驰。劳于四方。以佐中兴之业。忠义著于天下。功德被于草木。邦人生祭而报之。光海无道。彝伦泯绝。坏乱极矣。谏而不去。摈逐而无怨愠。独精诚感时雨。润及枯涸。古人所谓人无所不至。而天不可以容伪者此也。逮至王业新拨乱。四方危疑。起自废斥坐庙堂。不动声色。使人心翕然大定。凡决大疑处大难。辞气雍容。诚意感人。方朋傥睽乖之际。虽甚狼戾媢嫉者。亦莫敢间一辞。犹恐不顺于前。或窃议于私室。其与众人则厌然自揜。恐其得罪于四方后世。自朝廷士大夫。至于闾巷韦布。皆仰之若泰山北斗。巍巍卓绝。固非庸众人所可窥议测度者也。呜呼。人纪有所赖而不坠。宗社有所倚而不倾。君子有所仰而矜式。小人有所惧而不肆者。今乎已矣。将下民无禄。天夺耆老耶。抑厌世之溷浊。洁己而逝耶。乃一往一来。与化归尽。正正堂堂之志。竟泯泯而无馀耶。昭明焄蒿。寓于苍苍者。聚而为星辰。以复其精耶。散而为甘露时雨。以泽万物耶。呜呼。功施于社稷。德被于生民。赫然在人耳目者。固四方之所钦风。而卷舒随时。夷险不贰。进则尽节而忘躯。退则嚣嚣于畎亩。视轩冕如浮云。清风砺俗。可以为百世之师者。今不得复有于世矣。愚陋无状。猥蒙推与。承教甚厚。嘉言在耳。不敢怠惰。唯思服膺勿失。庶几无负于教育之恩。而亦不忘平生敬事之心也。呜呼哀哉。尚飨。

影宇奉安祭文

编辑

子孙等

黔阳恩赐正堂。成于崇祯辛未。越四年甲戌公下世。至丙子堂毁于胡乱。惟遗墟在。后五十九年甲戌。正周公下世之甲。子孙等建祠于堂址。以奉箕祠撤还遗像。而春秋享之。

扶常树彝。人道之则。宗社元功。臣节之极。大烝于媲。象之云阁。太史无谀。舆诵归伏。非敢私我。请以质国。锡爱于魏。倩以冠舄。海隅同钦。景止山岳。流传一本。竟归宗祏。梧社故址。自公锡宅。今新一宇。妥以颜色。寓慕墙羹。匪侈丹垩。距公彻县。岁周于甲。事或适然。数亦有合。升降跽俯。若承忾息。肃然而惕。僾然而恻。春芬秋苾。庶几无斁。尚冀临况。于禩千亿。

春秋享祀祭文

编辑

扶伦大节。盖世洪烈。懿范垂后。百代攸式。有宇桑乡。遗像孔肃。敬荐春秋禋。庶几歆格。

挽词挽语甚多。不能尽载。抄录如左。

编辑

金瑬

烈祖遗贤辅。贻谋托圣孙。君臣须共济。征召在初元。廊庙𬣙谟密。邦家大体尊。一心安社稷。只手整乾坤。尽悴艰危地。伤时涕泪痕。誓殚馀日力。期答两朝恩。乞退非公意。将身避俗喧。东山宁得所。独乐且无园。蘗操持犹苦。葵忱老益敦。平生进退际。吾道盛衰存。伦纪伊谁正。忠贞不贰昏。萧曹功可述。韩富德堪论。幕府惭奇策。心肝感至言。箕躔晦光彩。崧岳敛精魂。赤舄何当返。丹旌忽已翻。宸恫连外省。巷哭尽穷村。正气归长夜。新封卜旧原。梁摧百年恸。声发复还吞。

李廷龟四首

伊昔苍黄际。扶颠赖有人。忠劳记王室。德泽酌生民。廊庙登庸早。风云契遇新。丹青𬇙江岸。万古想精神。

养疾居东日。陈经抗疏时。孤诚贯金石。一语正伦彝。岭峡风霜苦。湘潭岁月移。东人加额望。不待百年知。

白发三朝老。黄扉四十年。阴阳归燮理。天地与周旋。命赐松楸第。恩开几杖筵。试看前古史。名下几人全。

洛社推先辈。台阶接后尘。中年曾契阔。同闬倍心亲。存没皆宁顺。行藏见屈伸。从今道南宅。一过一沾巾。

金尚容

邦家柱石世蓍龟。身佩安危寿到颐。血疏一言存社稷。彝伦千古赖扶持。汾阳福禄人谁并。司马声名虏亦知。天不慭遗何夺速。为公无憾为时悲。

李埈

天佑周家岳降申。神凝秋水气如春。银潢早毓天枝秀。玉陛仍攀月桂新。德泽惠风兼爱日。仪容威凤与祥麟。一生夷险心如铁。半世忧欢鬓易银。驭日忠深恢旧社。凌烟勋盛冠群臣。自遭先后遗弓恸。忍说西宫下钥辰。直气屹然山不动。危言凛尔玉无璘。人伦倘得三纲正。臣职犹甘九死濒。世道泯然归左衽。天心宁不眷东民。群阴忽逐青阳散。旧物重归白水真。恩遇敢忘纡异数。残年无力赞同寅。田荒栗里堪耕秫。门压松江可掇莼。泛爱夙蒙容碌碌。徳音频喜听谆谆。百年谊切金兰契。两姓情均骨肉亲。天上有时瞻北斗。樽前无路挹清尘。常看遐福能兼五。近阅芳缄只隔旬。谪籍岂容淹道骨。清都忽报返飙轮。后山一瓣香犹在。千里因人拟荐𬞟。

赵翼

曾作商霖泽四方。儿童君实诵何忘。寰中事业三尊备。物外丘园一室凉。间气倏惊归宇宙。邦人无奈痛山梁。愚蒙幸忝门生后。此日哀词泪独伤。

姜鹤年

名世人生杰。三朝老大臣。实天降懿德。维岳锺精神。宇内传忠孝。人间惊凤麟。汉家诸葛再。宋室汝愚身。东寇际鲸跋。西关扶日轮。生祠遗爱在。勋阁尽图新。洪伐辉金策。高名动帝宸。蓍龟委众望。廊庙早经纶。放逐何年事。明夷不忍陈。纲常叫大义。直道翊天伦。紫极才登圣。黄扉再秉匀。梁公称国老。君实慰都民。尽瘁一心赤。贤劳九十春。衿城退老日。君子有终辰。星府忆初拜。龙门陪后尘。恩惟视犹子。因不失其亲。鼓缶挽吾写。无从涕满▣。清风入松韵。一曲更无因。

赵䌹四首

寂然心不外。夷险择何曾。盛业风云会。危言震电冯。有常从万变。无欲亦三登。馀事持廉洁。平生一段冰。

黄派生贤相。由来岳降由。安危分出处。小大尽经纶。寿考缘心静。言辞见性真。何非沾赞化。生祭独西民。

丁卯胡多乱。分朝仗老臣。肩舆新礼数。肘印旧精神。设施元无迹。呵嘘即有春。至今南海上。黎首尽沾巾。

昔赴阳山日。行寻绿野堂。从容承警欬。顷刻濯心肠。岭树风霜晚。黔江道路长。归来今日泪。大厦失虹梁。

蔡裕后

深山七月一茅茨。设食殷勤往拜时。司马公亡无已挽。失声非是哭吾私。

土阶箕颖出。板筑巨川来。小用轩天地。浮云视鼎台。饮冰一生冷。咬菜百为开。毕竟松楸计。加人又几回。

金寿贤

当代论贤佐。如公复有谁。山河全淑气。冰玉夺清姿。文武才随用。行藏道合宜。妙年深际会。中道值疮痍。社稷垂亡际。乾坤再造期。经纶资计画。羁靮许驱驰。国措乔山重。人依大厦支。南宫留绘事。西塞起生祠。出处夷人问。声名走卒知。两朝兼宠辱。一节仗安危。天意开明圣。君恩恋老耆。来从加额望。去有乞骸辞。暂辍黄扉席。重修绿野基。忧同廊庙日。贫似布衣时。第宅分平仲。庖厨继子思。纵然违夙夜。犹可属畴咨。已道仁宜寿。兼闻老不衰。向来如望岁。迟暮奄乘箕。蜀妇垂髽泣。秦舂辍响悲。郑均生有禄。诸葛死无赀。比极思明鉴。前星眷老师。哀荣尊宿德。礼奠制新仪。永隔丹霄凤。谁为太庙龟。中流摧巨楫。死病失良医。一子传家足。诸孙积庆遗。幸联姻娅义。偏荷徳音垂。骥巿蒙先顾。龙门忝后随。感深知己遇。声咽送终词。川逝虽云理。山颓奈莫追。固知关世运。兼以哭吾私。

赵廷虎

先朝蔼蔼盛贤臣。公是当时第一人。操似冰霜元皎洁。行同金玉不缁磷。风尘扈跸忠勤著。帷幄经邦契合亲。否塞几年遭放逐。分明一疏掲彝伦。紫宸重睹威仪整。黄阁初膺宠命新。深悃只期匡圣主。嘉谟端在活遗民。肩舆上殿身无力。杖屦归田兴更真。南极老星俄晦彩。东维箕宿已还神。空留锺鼎铭勋业。不见仪形范搢绅。栋折山颓无限恸。欲题哀挽泪盈巾。

李弘胄

早岁声名走卒知。士林仪表国蓍龟。一生夷险能全节。长夜乾坤独秉彝。朝野正隆元老望。丘园俄梦落花诗。堂前燕语春无主。痛哭公私涕泗洏。

南以恭

秀气人间禀独全。铿金锵玉出天然。一生清操推冰蘗。三达高名照简编。悃愊由心人自感。公平持己议无偏。青油旧忆鸡羊岁。白首今经四十年。南徼风霆随号令。西关戎马几联翩。同时远谪诚非偶。异日追陪幸有缘。准拟百龄长附骥。那知遐算遽乘仙。琴亡古榻恩堂在。人去荒原吊鹤旋。花落水流春欲尽。兰摧蕙折恨空缠。生平义分兼师友。惟有倾河泪彻泉。

郑广成

温良恭俭德俱全。位到岩廊四十年。危难勋劳人孰并。始终忠赤史能传。抽身宠利行初意。毕命松楸谢世缘。恸为公私襟满泪。老天无语但苍然。

洪瑞凤

名世无非气数关。公生岂啻百年间。暝途照处为华月。平地看来若泰山。事业已徴编简纪。精灵倘占列星还。不遗终古成长恸。更耐龙门永绝攀。

金德𫍯

天夺吾东三达尊。安危无赖大臣存。壬辰回驭勤劳绩。丁卯分朝付托恩。厚载将倾先抗议。彝伦还叙谢调元。昏时祸网依春梦。昭代精诚皎日暾。王事有艰匆觐阙。国忧无急便归园。心虽知足辞荣计。身负同休共戚论。司马公来争手额。尾箕星去杳宸阍。寿方富弼添三岁。贤比随公作九原。乾象结哀伸奠酹。离明含恸哭师垣。孝忠家与栾栾棘。清白毡遗世世荪。郑野遍停琴瑟响。秦舂皆妥大夫魂。下官亦抱冰枝叹。声泪俱霏不忍呑。

姜硕期五首

白发先朝旧。黄扉上相姿。勋庸垂竹帛。进退系安危。名播儿童诵。民依父母慈。秦舂今遽辍。不忍写哀词。

彝伦方斁绝。荒野久栖迟。沥尽刳肝血。缄封满纸辞。危言犹凛烈。大义独扶持。爽气今宵灭。终悲殄瘁诗。

日月重光会。乾坤再造时。台司还大老。圣代作元龟。翊戴功谁比。艰危志不移。盛名终未泯。唯许汗青垂。

几杖归蓬荜。清贫众所知。赐衾彰素志。营室荷隆私。一代荣光盛。千年际遇奇。皇天何夺速。深恸哲人萎。

宿昔蒙深眷。平生仰典刑。从容前岁语。珍重寸心铭。日夕传哀讣。台躔陨大星。寝门无限恸。题挽涕随零。

李圣求

东国宗臣在。三韩第一人。英名传四海。赫业照千春。圣祖中兴日。明伦再造辰。许身匡社稷。加额耸军民。契合同三顾。安危系一身。赐堂兼几杖。谋国赖咨询。盛德辉前哲。荣光溢后尘。平生多感义。今日倍伤神。未遂青刍奠。徒添白发新。回看江外路。忍泪已沾巾。

李昭汉

岁在龙蛇际。公惟社稷臣。周旋当板荡。协赞整风尘。勋业归盟府。声名秉国匀。黄扉资燮理。白屋任清贫。适值三纲斁。先将尺疏陈。褚公还笏日。屈子纫兰辰。宇宙沦长夜。江湖卧几春。天心终必悔。邦命属维新。紫极开熙运。清朝叙大伦。虚心迎国老。加额慰都民。汉帝才恢业。周王忽去邠。丹忠愈许国。白首尚忘身。前后提戎政。间关扈禁宸。三宫回警跸。匹马返城𬮱。洒落君臣契。寻常视遇频。楚筵兼几杖。魏第且屏茵。感激亲临教。便蕃内赐珍。遭逢光简册。礼数耸臣邻。舆疾曾归洛。舂歌遽辍秦。艰虞丁此日。殄瘁丧斯人。当宁偏兴叹。倾都共怆神。无由留赤舄。不可问苍旻。小子常薰德。芳邻幸处仁。登门频御李。承诲几书绅。久作笼中药。仍叨幕下宾。公私无限恸。雪涕晓江滨。

洪霶

天挺贤豪贲海东。经纶事业冠诸公。勤劳艰险西关最。扶植彝伦北斗崇。廊庙江湖时进退。风云契合动昭融。哀荣简册知何限。争似恩褒备始终。

先人交义岂徒然。铨席清时久接联。贱子受知曾不浅。半生相托许忘年。光风霁月毫无累。鹤驭仙乡路几千。筑室独居惭往哲。只将哀泪洒新阡。

李明汉

独斡璿玑赞泰和。曾提玉尺正群讹。默延伦绪开煕泰。誓竭忠猷涤细苛。宗国忧深即刘向。元臣礼绝又萧何。一裘清著初无与。八柱功高却任他。汉阁丹青遗像肃。沔祠香火后思多。平生事业征良史。咫尺新封阻挽歌。可耐宸心悲失鉴。偏教义故泪悬河。暮年华屋荣乡里。零落他时不忍过。

柳硕

遭逢宣庙又清时。位极金扉四十期。首护坤闱言后退。心存社稷起来怡。冰霜节苦邦人式。几杖颁新圣渥奇。终日雨风天意在。此生非独哭吾私。

崔鸣吉

宿德三朝旧。清名百代师。风云再遭遇。伦纪独扶持。身退仍丹悃。春还且素帷。生平景仰地。泪洒落花诗。

韩必远

玉壶寒露爽迎风。独柱高撑天地中。寿是仁征老星照。官惟德懋上台崇。汝愚宗姓安危系。元祐完人眷注隆。恩许乞骸仍木稼。典刑谁复诏吾蒙。

睦性善

相业温公可并论。外夷中国大名喧。平生俯仰心无怍。上寿康宁德益尊。天作雨风真异事。夜来星斗是精魂。空馀幕客将安放。重为斯文拭泪痕。

门人许厚

时平当日夙播芳。晚遇艰屯道益光。坐镇危邦扶大义。起擎新日照多方。河逢砥柱收奔放。松到穷冬耐雪霜。一节三朝无愧怍。有辞归对我先王。

郑蕴

痛哭荒原落日时。梁摧栋折竟谁依。即今廊庙无谟策。举世其将左衽之。

司马当年走卒知。如今圣主失蓍龟。年前一拜茫如梦。梁月依俙老鹤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