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神异典/第133卷

博物汇编 神异典 第一百三十二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一百三十三卷
博物汇编 神异典 第一百三十四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神异典

 第一百三十三卷目录

 僧部列传九

  梁一

  保志附道香 僧朗       僧旻

  法云               智藏

  慧澄附慧朗 慧略 法生 慧武 法申附道远 惠命

  僧伽婆罗曼陀罗 道命     智顺

  宝亮附道明 僧成 僧宝    法通附智进

  慧集               昙斐

  宝唱

神异典第一百三十三卷

僧部列传九

编辑

梁一

编辑

保志附道香 僧朗

编辑

按《高僧传》,“保志本姓朱,金城人,少出家,止京师道林 寺,师事沙门僧俭为和尚,修习禅业。至宋太始初,忽 如僻异,居止无定,饮食无时,发长数寸,常跣行街巷, 执一锡杖,杖头挂剪刀及镜,或挂一两匹帛。齐建元 中,稍见异迹,数日不食,亦无饥容。与人言,始若难晓, 后皆效验。时或赋诗,言如谶记,京土士庶皆敬事之。” 齐武帝谓其惑众,收驻建康。明旦,人见其入市,还检 狱中,志犹在焉。志语狱吏:“门外有两轝食来,金钵盛 饭,汝可取之。”既而齐文惠太子、竟陵王子良并送食 饷志,果如其言。建康令吕文显以事闻武帝,帝延入, 居之后堂,一时屏除内宴,志亦随众出。既而景阳山 上犹有一志,与七僧俱。帝怒,遣推检,失所。阖吏启云: “志久出在省,方以墨涂其身。”时僧法献欲以一衣遗 志,遣使于龙光、罽宾二寺求之,并云:“昨宿旦去。”又至 其常所造厉侯伯家寻之,伯云:“志昨在此,旦眠未觉。” 使还以告,献方知其分身三处宿焉。志尝盛冬袒行, 沙门宝亮欲以衲衣遗之,未及发言,志忽来引衲而 去。又时就人求生鱼鲙人为办觅,致饱乃去。还视盆 中鱼,游活如故。志后假武帝神力,见高帝于地下,常 受锥刀之苦,帝自是永废锥刀。齐卫尉胡谐病,请志。 志注疏云:“明屈明日。”竟不往。是日谐亡,载尸还宅。《志》 云:“明屈”者,明日尸出也。齐太尉司马殷齐之随陈显 达镇江州,辞志。志画纸作一树,树上有乌,语云:“急时 可登此。”后显达逆节,留齐之镇州。及败,齐之叛,入庐 山,追骑将及齐之,见林中有一树,树上有乌,如志所 画,悟而登之,乌竟不飞。追者见乌,谓无人而返,卒以 见免。齐屯骑桑偃将欲谋反,往诣志。志遥见而走,大 呼云:“围台城,欲反逆,斫头破腹。”后未旬事发,偃叛往 朱方,为人所得,果斫头破腹。梁鄱阳忠烈王恢尝屈 志来第,会忽令觅荆子甚急。既得安门,上莫测所以。 少时,王便出为荆州刺史。其预鉴之明,此类非一。志 多去来兴皇、净名两寺,及今上龙兴,甚见崇礼。先是, 齐时多禁志出入。今上即位,下诏曰:“志公迹拘尘垢, 神游冥寂,水火不能焦濡,蛇虎不能侵惧。语其佛理, 则声闻以上;谈其隐沦,则遁仙高者,岂得以俗士常 情,空相拘制?何其鄙狭,一至于此?自今行来,随意出 入,勿得复禁。”志自是多出入禁内。天监五年冬,旱,雩 祭备至,而未降雨。志忽上启云:“志病不差,就官乞活。 若不启白官,应得鞭杖。愿于华光殿讲《胜鬘》请雨。”上 即使沙门法云讲《胜鬘》。讲竟,夜便大雪。志又云:“须一 盆水,加刀”其上。俄而雨大降,高下皆足。上尝问志云: “弟子烦惑未除,何以治之?”志答云:“十二。”识者以为十 二因缘治惑药也。又问:十二之旨?答云:“旨在书字时 节、刻漏中。”识者以为书之在十二时中。又问:“弟子何 时得静心修习?”答云:“安乐禁。”识者以为禁者,止也,至 安乐时乃止耳。后法云于华林殿讲《法华》,至“假使黑 风,志忽问风之有无,答云:‘世谛故有,第一义则无也’。” 志往复三四番,便笑云:“若体是假有,许亦不可解,难 可解。”其辞旨隐没,类皆如此。有陈征虏者,举家事志 甚笃。志尝为其现真形光相,如菩萨像焉。志知名显 奇四十馀载,士女恭事者,数不可称。至天监十三年 冬,于台后堂谓人曰:“菩萨将去”,未及旬日,无疾而终。 尸骸香软,形貌熙悦。临亡自然一烛,以付后阁舍人 吴庆。庆即启闻,上叹曰:“大师不复留矣。烛者将以后 事嘱我乎?”因厚加殡送,葬于锺山独龙之阜,仍于墓 所立开善精舍。敕陆倕制铭辞于冢内,王筠勒碑文 于寺门,传其遗像,处处存焉。初志显迹之始,年可五 六十许,而终亦不老,人咸莫测其年。有徐捷道者,居

于京师九日台北,自言是志外舅弟,小志四年。计志
考证
亡时,应年九十七。时梁初,蜀中又有道香僧朗,亦并

有神力云。

按《梁书何敬容传》:敬容妾弟费慧明为导仓丞,夜盗 官米,为禁司所执,送领军府。时河东王誉为领军将 军,敬容以书解慧明,誉即封书以奏,高祖大怒,付南 司推劾。御史中丞张绾奏敬容挟私罔上,合弃市刑, 诏特免职。初,天监中,有沙门释宝志者,尝遇敬容,谓 曰:“君后必贵,然终是何败何耳。”及敬容为宰相,谓何 “姓当为其祸”,故抑没宗族,无仕进者,至是竟为河东 所败。

按《隋书五行志》:“梁天监三年六月八日,武帝讲于重 云殿,沙门志公忽然起舞歌乐,须臾悲泣,因赋五言 诗曰:‘乐哉三十馀,悲哉五十里。但看八十三,子地妖 灾起。佞臣作欺妄,贼臣灭君子。若不信吾语,龙时侯 贼起。且至马中间,衔悲不见喜’。”梁自天监至于大同, 三十馀年,江表无事。至太清二年,台城陷,帝享国四 “十八年”,所言五十里也。太清元年八月十三,而侯景 自悬瓠来降,在丹阳之北子地,帝惑朱异之言以纳 景。景之作乱,始自戊辰之岁,至午年帝幽崩。十年四 月八日,《志》公于大会中又作诗曰:“秃尾狗子始著狂, 欲死不死啮人伤,须臾之间自灭亡。患在汝阴死三 湘,横尸一旦无人藏。”侯景,小字狗子,初自悬瓠来降。 悬瓠,则古之汝南也。巴陵南有地名“三湘”,即景奔败 之所。

按《伽蓝记》,沙门宝公者,不知何处人也。形貌丑陋,心 志通达,过去未来,预睹三世。发言如记,谶不可解。事 过之后,始验其实。胡太后闻之,问以世事。宝公曰:“把 粟与鸡呼朱朱。”时人莫之能解。建义元年,后为尔朱 荣所害,始验其言。时有洛人赵法和请占早晚当有 官爵。宝公曰:“大竹箭,不须羽,东厢屋,急手作。”时不晓 其意。经月馀,法和父丧,大竹者杖东厢屋者倚庐。初 造《十二辰歌》,验其言也。

僧旻

编辑

按《续高僧传》:“僧旻姓孙氏,家于吴郡之富春,有吴开 国大皇帝,其先也。幼孤,养能言而乐道。七岁出家,住 虎丘西山寺,为僧回弟子。从回受《五经》,一闻能记,精 神洞出,标群独秀。每与同辈言谑及诸典礼,未尝不 慨然欲为己任。宋吏部郎吴郡张辩谓之曰:‘沙弥何 姓,家在何处’?旻曰:‘贫道姓释,家于此山’。辩甚异之。特” 进张绪见而叹曰:“松柏虽小,已有凌云之气。”由是显 誉。年十三,随回出都,住白马寺,寺僧多以转读唱导 为业。旻风韵清远,了不厝意。年十六而回亡,哀容俯 仰,率由自至。丧礼毕,移住庄严,师仰昙景。景久居寺 住,雅有风轨,大小和从,寺给僧足。旻安贫好学,与同 寺法云、禅冈、法关、禀学、柔次、远亮四“公经论,夕则合 被而卧,昼则假衣而行,往返谘询,不避炎雪。”其精力 笃课如此。大明数论,究统经律,原始要终,望表知里, 内鉴诸己,旁启同志,前疑往结,靡不冰泮。虽命世硕 学,有是非之辩。旻居中振发,曾无壅滞。光绪既著,风 猷弘远。齐文惠帝、竟陵王子良深相贵敬,请遗连接。 尚书令王俭延请僧宗讲《涅槃经》。旻叩问联环,言皆 摧敌。俭曰:“昔竺道生入长安,姚兴于逍遥园见之,使 难道融义,往复百翻,言无不切。众皆睹其风神,服其 英秀。今此旻法师超悟天体,性极照穷,言必典诣,能 使前无横阵,便是过之远矣。”文宣尝请柔、次二法师 于普弘寺共讲《成实》,大致通胜,冠盖成阴。旻于末席, 论议词旨清新,致言宏邈,往复神应,听者倾属。次公 乃挥麈尾而叹曰:“老夫受业于彭城,精思此之五聚, 有十五番,以为难窟。每恨不逢勍敌,必欲研尽。自至 金陵累年,始见竭于今日矣。且试思之,晚讲当答。”及 晚上讲,裁复数交,词义遂壅。次公动容,顾四座曰:“后 生可畏,斯言信矣。”年二十六,永明十年,始于兴福寺 讲《成实论》。先辈法师高视当世,排竞下筵,其会如市。 山栖邑寺,莫不掩扉毕集。衣冠士子,四衢辐辏,坐皆 重膝,不谓为迮。言虽竟日,无起疲倦,皆仰之如日月 矣。希风慕德者,不远万里相造。自晋、宋相承,凡论议 者多高谈大语,竞相夸罩。及旻为师范,棱落秀上,机 变如神,言气典正,座无洪声之侣。重以性多谦让,未 尝以理胜加人,处众澄眸,如入禅定。其为道俗所推 如此。时人称曰:“析剖磐隐,通古无例,条贯始终,受者 易悟。庶方荡诸异论,大同正法矣。”于是名振日下,听 众千馀,孜孜善诱,曾无告倦。晋安太守彭城刘业尝 谓旻曰:“法师经论通博,何以立义多儒?”答曰:“宋世贵 道,生顿悟以通经,齐时重僧,柔影《毗昙》以讲论,贫道 谨依经文,文元则元,文儒则儒耳。”时竟陵王世子萧 昭胄出守会稽,有要旻共往征虏别之。旻曰:“吾止讲 席,相识未尝修诣。闻其得郡,便狼狈远别,意所不欲。” 众因是亦止。永元元年,敕僧局请三十僧入华林园 夏讲,僧正拟旻为法主,旻止之。或曰:“何故?”答曰:“此乃 内润法师,不能外益学士,非谓讲者。”由是誉传遐迩, 名动京师。琅琊王仲宝、吴人张思光,学冠当时,清贞独绝,并投分请交,申以缟带。年立之后,频事开解,蔚 为宗匠。九部五时,若指诸掌,元理伏难,坦然夷易。故 缁素结辙,华鄙邀延,复屯萃矣。时有令闻夙成,负先 来之风;耆年素望,怀新旧之耻。设伏者比肩,翘开者 间出。旻随方领会,弘量有馀,皆衔璧舆榇,向然风靡 者,一人而已。值齐历横流,道属昏诐,时宠小人,世嫉 君子。因避地徐部,仍受请入吴。法轮继转,胜幢屡建, 皆随根获润,有闻南北。皇梁膺运,乃翻然自远,言从 帝则。以天监五年游于都辇,天子礼接下筵,亟深眷 悦,敕僧正慧超衔诏到房,欲屈与法宠、法云、汝南周 舍等入华林园道义。自兹已后,优位日隆。六年制注 《般若经》以通大训,朝贵皆思弘厥典。又请京邑五大 法师于五寺首讲,以旻道居其右,迺眷帝情,深见悦 可,因请为家僧四事供给。又敕于惠轮殿讲《胜鬘经》, 帝自临听,仍选才学道俗释僧智、僧晃,临川王记室 东莞刘勰等三十人同集,上定林寺抄《一切经论》,以 类相从,凡八十卷,皆令取衷于旻。十一年春,忽感风 疾,后虽小间,心犹忘误,言语迟蹇。旻曰:“自登座讲说, 已二十年,如见此病,例无平复,讲事尽矣。”乃修饰房 内,隔立道场,日夜礼忏。后吴郡太守张充、吴兴太守 谢览,各遣僚佐至都,表上延请,有敕给船仗资粮,发 遣二郡迎候,舟楫满川。京师学士,云随雾合,中途守 宰,莫不郊迎。晋陵太守蔡樽出候门迎之,叹曰:“昔仲 尼素王于周,今旻公又素王于梁矣。”天监末年,下敕 于庄严寺建八座法轮,讲者五僧,以年腊相次。旻最 处后,众徒弥盛。庄严讲堂,宋世祖所立,栾栌增映,延 袤遐远,至于是日,不容听众,执事启闻,有敕听停。讲 五十日,悉移窗户,四出檐霤。又进给床五十张,犹为 迫迮,桄桯摧折,日有十数,得人之盛,皆此类焉。旻因 舍什物嚫施,拟立大堂,虑未周用,待库生长,传付后 僧。又于简静寺讲《十地经》,堂宇先有五间,虑有迫迮, 又于堂前权起五间,合而为一。及至就讲,寺内悉满。 斯感“化之来,殆非意矣。”少与齐人张融、谢朓友善,天 下才学通人,莫不致礼,虽居重名,不嘉荣势,闲处一 室,简通豪右,众人多恨之。惟吴郡陆倕,博学自居,名 位通显,早崇礼敬,旻亦密相器重。时为太子中庶。宾 从到房,旻称疾不见,倕欣然曰:“此诚弟子所望也。”人 皆推倕之爱名德也,弥重旻之不趣于世,暨普通之 后,先疾连发,弥怀退静,夜还虎丘,人无知者。时萧昂 出守吴兴,欲过山展礼,山主智迁先知,以告旻。旻曰: “吾山薮病人,无事,见贵二千石。”及萧至,旻从后门而 遁。其年,皇太子遣通事舍人何思澄衔命致礼,赠以 几杖、𬬻奁、褥席、麈尾拂扇等。五年,下敕延还,移住开 善,使所在备礼发遣,不得“循常,以稽天望,于路增剧, 未堪山寺,权停庄严,因遂弥留,以至大渐。良医上药, 备于寺内,中使参候,相望驰道。”以大通八年二月一 日清旦卒于寺房,春秋六十一。天子悲惜,储君嗟惋。 敕以其月六日窆于锺山之开善墓所。丧事大小,随 由备办。隐士陈留阮孝绪为著《墓志》,弟子智学、惠庆 等建立三碑,其二碑皇太子湘东王并为制文,树于 墓侧。征士何引著文,立于本寺。其所著《论疏杂集》《四 声指归》《诗谱决疑》等百有馀卷,流世。

法云

编辑

按《续高僧传》,法云,姓周氏,义兴阳羡人,晋平西将军 处之七世孙也。母吴氏,初产坐草,见云气满屋,因以 名之。七岁出家,更名法云,从师住庄严寺,为僧成元 趣,宝亮弟子,而儁朗英秀,卓绝时世。年十三,始就受 业。太昌僧宗、庄严僧达,甚相称赞。宝亮每曰:“我之神 明,殊不及也,方将必当栋梁大法矣。”齐永明中,僧柔 东归,于道林寺发讲,云:谘决累日,词旨激扬,众所叹 异。年小坐远,声问难叙,命置小床,处之于前,共尽往 复,由是显名,与同寺僧旻等年腊齐名誉。曾观长乐 寺法调讲论,出而顾曰:“震旦天子之都,衣冠之富,动 静威仪,勿易为也。”前后法师,或有词无义,或有义无 词,或俱有词义而过无威仪。今日法“座俱已阙矣,皆 由习学不优,未应讲也。”及年登三十,建武四年夏,初 于妙音寺开《法华》《净名》二经,序正条源,群分名类,学 徒海凑,四众盈堂,佥谓理由言尽,纸卷空存。及至为 宾,构击纵横,比类纷鲠,机辩若疾风,应变如行雨,当 其锋者,罕不心瞀,宾主咨嗟,朋僚胥悦,时人呼为作 幻法师矣。讲经之妙,独步当时。齐中书周颙、琅琊王 融、彭城刘绘、东莞徐孝嗣等,一代名贵,并投莫逆之 交。孝嗣每日见云公俊发,自顾缺然,而性灵诚孝,劳 于色养。及居母忧,毁瘠过礼,累日不食,殆不胜衣。僧 旻谓曰:“圣人制礼,贤者俯就,不贤者企及。且毁不灭 性,尚出儒宗,况佛有至言,欲报生恩。近则时奉颜仪, 使物生悦,远则启发菩提,以导神识。”又云:“恩爱重贼, 不可宽放。宽放此者,及所亲爱,堕于恶道。惟有智者, 以方便力,善能治制,则惠兼存没,入诸善趣矣。宜思 远理,使有成津,何可恣情,同于细近耶?”云乃割哀情, 微进饮粥。永元元年,曾受毗陵郡请。道俗倾家,异端毕集,弘振风猷,道被京城,鼓舞知归,巾褐识反。及梁 氏高临,甚相钦礼。天监二年,敕使长召,出入诸殿,影 响弘通之端,赞扬利益之渐。皇高亟延义集,未曾不 敕令云先入,后下诏令。时诸名德各撰《诚实义疏》,云 乃经论合撰,有四十科,为四十二卷,俄寻究了。又敕 于寺三遍敷讲,广请义学,充诸堂宇。敕给传诏,车牛 吏力,皆备足焉。至七年,制注《大品》,朝贵请云讲之,辞 疾不赴。帝云:“弟子既当今日之位,法师是后来名德, 流通无寄,不可不自力为讲也。”因从之。寻又下诏,礼 为家僧,资给优厚。敕为光宅寺主,创立僧制,雅为后 则。皇太子留情内外,选请十僧,入于元圃,经于两夏, 不止讲经,而亦悬谈文外。云居上首,遍加供施。自从 王侯,逮于荣贵,莫不钦敬,至于吉凶庆吊,不避寒暑, 时人颇谓之游侠。而动必弘法,不以此言间怀。中书 郎顺阳范轸著《神灭论》,群僚未详其理,先以奏闻。有 敕令云答之,以宣示臣下。云乃遍与朝士书论之,文 采虽异,而理义伦通。天监末年,欲报施主之恩,于秣 陵县同下里中造寺一所,敕以法师建造,可仍以法 师为名。即禅冈之西山也。郊郭内地,实为爽垲,结宇 孤岩,北面城市。怀涧隐岭,穷野人之致;终日谈论,曾 无休废。天监将末,扶南国献经三部,敕云:译之详决, 梁、梵皆理明意显,状若亲承。帝抄诸方等经,撰受菩 萨戒法,构等觉道场,请草堂寺慧纳法师以为智者, 躬受大戒,自持庄严。自兹厥后,王侯朝士,法俗倾都, 或有年腊过于智者,皆望风偃附,启受戒法。云曰:“戒 终是一,先已同禀,令重受者,诚非所异,有若趋时。”于 是固执。帝累劝奖,每加说喻。答曰:“当先发愿,若得相 应,然后从受。”云欲发起中表菩提之心,舍己身外䞋 施之物,通启于华林园光华殿,设千僧大会,分此诸 物为五种功德。上帝随喜,警梵从时,锵金候旭,百和 氤氲,众伎繁会,观者倾城,莫不称叹。普通六年,敕为 大僧正,于同泰寺设千僧会,广集诸寺知事及学行 名僧,羯磨拜授,置位羽仪,众皆见所未闻,得未曾有。 尔后虽遘疾时序,而讲说无废。及于扶接登座,疲剧 乃止。至御幸同泰,开大涅槃,敕许乘舆上殿,凭几听 讲。及遭父忧,由是疾笃,至于大渐。以大通三年三月 二十七日初夜卒于住房,春秋六十有三。二宫悲惜, 为之流恸。敕给东园秘器,凡百丧事,皆从王府下。敕 令葬定林寺侧。太子中庶琅琊王筠为作铭志。弟子 周长引等有犹子之慕,创造二碑,立于墓所。湘东王 萧绎各为制文。初云“年在息慈,雅尚经术,于妙《法华》 研精累思,品酌理义,始末照览。乃往幽岩独讲斯典, 竖石为人,松叶为拂,自唱自导,兼通难解,所以垂名 梁代,诚绩有闻。而文疏稠叠,前后繁映,致依讲诵,有 阻恒功。尝于一寺讲散此经,忽感天华状如飞雪,满 空而下,延于堂内,升空不坠,讫讲方去。有保志神僧 道超,方外罕有得其”情者。与云互相敬爱,呼为大林 法师。每来云所,辄停住信宿。尝言欲解师子吼,请法 师为说,即为剖析,志便弹指赞曰:“善哉微妙,微妙矣!” 仪同陈郡袁昂云有常供养僧学云《法华》,日夜发愿, 望得慧解。忽梦见一僧曰:“云法师灯明佛时已讲此 经,那可卒敌也。”每于讲次,有送钱物乞诵经者,多获 征应。又得梦如别记述。夷陵县渔人于网中得经一 卷,是《泥洹四相品》,末题云:“宋元徽二年,王宝胜敬造 奉光宅寺”法云法师以事勘校,时云年始十岁,名未 远布,寺无光宅,而此品正则初云弘法,次断鱼肉。验 今意行,颇用相符。其有机神变化,人莫敢竞。其类者, 云得此告,弥深弘演云尔。

智藏

编辑

按《续高僧传》:“智藏姓顾氏,本名净藏,吴郡吴人,少傅 曜之八世孙也。高祖彭年,司农卿。曾祖淳,钱唐令。祖 瑶之,员外郎。父暎,奉朝请,早亡。其母尝梦绕吴城一 匝,密云四布,而天中开朗,众星坠地,取而吞之,因而 有娠焉。及生藏也,少而聪敏,常怀退让,果食衣服,爰 及威仪,皆新华先让而处下末,由此击誉,乡闾敬而” 尚重。年十六,代宋明帝出家,以泰初六年敕住兴皇 寺,师事上定林寺僧远僧祐、天安寺弘宗。藏禀依训 范,敬义弘隆。遇师疾甚,不食多日,藏亦从之,待师进 饮,藏还进饮,乃至平复,方从师好。自是戒德坚明,学 业通奥,众所知识,超于夷等。当时柔、次二公,元宗盖 世,初从受学,挹酌经论,统辩精理。及其开阐延敌,莫 能涉其津者。藏洞晓若神,微言每吐,预有比踪,罔不 折伏。于是二僧叹揖,自以弗及之也。齐太尉文宪王 公深怀钦悦,爰请安居,常叹相知之晚。太宰文宣王 建立正典,绍隆释教,将讲《净名》,选穷上首,乃招集精 解二十馀僧,探授符策,乃得于藏。年腊最小,独居末 坐,敷述义理,罔或抗衡,道俗翕然,弥崇高誉。先是会 稽慎法师志欲宣通妙法,乃请文宣,方求讲匠。以藏 名称普闻,允当佥属。遂流连会稽,多历年祀,服膺鼓 箧,实繁有徒。但以律部未精,重游京辇,信同瓶喻,有 似灯传。俄而十诵明了,诸部博究。末还吴郡,道流生地也。学人裹粮,随之不少。永元二年,重游禹穴,居法 华山,继众弘业。及齐德将谢,王室大骚,天地既闭,经 籍道废,遂翻然高举,欲终焉禹穴。逮有梁革命,大弘 正法,皇华继至,方游京辇,天子下礼,承修荣贵,莫不 来敬。圣僧宝志迁神窀穸于锺阜,于墓前建塔寺,名 “开善”,敕藏居之。初藏未受具戒,遇志于定林上寺,遂 推令居前,垂示崇敬之迹,识知德望,有归告之先见 矣。时梁武崇信释门,宫阙恣其游践。主者以负扆南 面,域中一人议以御座之法,惟天子所昇,沙门一不 霑预。藏闻之,勃然厉色,即入金门,上正殿,踞法座,抗 声曰:“贫道昔为吴中顾郎,尚不惭御榻,况复祖定光 金轮释子也?”即拂衣而起。高岸释门,皆此类也。藏神 㝢凝隔,风韵清高。其应物也,汲汲然如有不足,可谓 望俨即温,君子之变者矣。自现处岩岫,晦形人世。又 于寺外山曲别立头陀之舍六所,并是茅茨,容膝而 已。皇太子闻而游览焉,各赋诗而返。尝宿灵曜寺,夜 渐用心,见有金光照曜,一室洞明。人问其故,答曰:“此 中奇妙,未可得言。”是日遭疾,至于大渐。帝及储君中 使相望四“部白黑,日夜参候。敕为建斋,手制《愿文》,并 继以医药。而天乎不慭,惟增不降”,临终辞色详正,遗 言惟在弘法。以普通三年九月十五日卒于寺房,春 秋六十有五。敕葬独龙之山,赴送盈道,同为建碑坟 所。新安太守萧机制文,湘东王绎制铭,太子中庶子 陈郡殷钧为立墓志。初藏尝梦见金粟如来,入室共 谈,执二麈尾,其一宝装,其一者素留。素者与藏先。有 墅姥者,工相人也,言人吉凶,百不失一。谓藏曰:“法师 聪辨盖世,天下流名,但恨年命不长,可至三十一矣。” 时年二十有九,闻斯促报,讲解顿息,竭精修道,发大 誓愿,不出寺门。遂探经藏,得《金刚般若》,受持诵读,毕 命奉之。至所厄暮年,香汤洗浴,净室诵经,以待死至。 俄而闻空中声曰:“善男子,汝往年三十一者,是报尽 期,由《般若经》力,得倍寿矣。”藏后出山,试过前相者,乃 大惊起曰:“何因尚在世也?前见短寿之相,今了无一 沙门,诚不可相矣。”藏问:“今得至几?”答云:“色相骨法,年 六十馀。”藏曰:“五十知命,已不为夭,况复过也。”乃以缘 由告之,相者欣服。竟以毕年辞世,终如相言。

慧澄附慧朗  慧略 法生 慧武

编辑

按《续高僧传》:“慧澄,姓兰氏,番禺高要人。十四出家,依 和尚道达,住随喜寺。而在性贞苦,立素斋戒,鱼肉荤 辛,毕世未视。当齐氏之季,百工辍业,澄闭户礼诵,不 修闻达。天监初,建开阐学校,白黑乐求,皆得其志。澄 深怀愿望,以日为岁。世始廓清,南路犹梗,负笈踌蹰, 欲前未进。亲旧谏曰:‘何不就饶聚粮货,待路好通,为 尔栖栖,横生忧苦’。”澄曰:“荣华贿货,此何见关?日月如 电,时不待人耳。”于是间关寄托,遂至京室,憩庄严寺, 仍从僧旻,以申北面。勤苦下帷,专攻一事,且经且律, 或数或论,十馀年中,钩深索隐,犹晦迹下筵,而名闻 日远。桂阳王萧象闻风钦悦,延请入第,顶礼归依,求 屈讲说,亲自餐服,遂使远近投集,闻者斐然。后桂阳 出镇南岳,请与同行,潇湘道俗,重增归敬,法席继兴, 善诱忘倦。澄以违亲岁久,逝暂定省,而番禺四众,向 风钦德,迎请重叠,年年转倍。以普通四年随使南返, 中途危阻,素情无惮。食值饥客,合盘施之。船人更办, 不肯复受。若见单薄,解衣赈之。及至南海,复停随喜, 七众屯结,其会如林,“赞请法施,频仍累迹,理喻精微, 浅深无隐,新旧学望,如草偃焉。”于斯五载,法利无限, 未及旋都,遇疾而卒,春秋五十有二,即大通元年也。 时复有慧朗、慧略、法生、慧武等,皆从僧旻受学,虽复 广综诸部,并以成实擅名。朗居贫好学,博达多通,久 当师匠,巧于传述。略聪明儁警,宣讲有则,品别支条, 分籍甚有嘉誉。生寻访异闻,博述经论,铨次秘奥,物 益奇之。武振扬文义,省约不繁,宣流未广,兰摧中叶。 年三十馀卒。

法申附道达 惠命

编辑

按《续高僧传》:“法申,本姓吕,任城人也。祖世寓居青州。 申幼出家,夙怀儒素,广学经论,妙思独远。弥历年祀, 规空画有,日夜惆怅。隐士平原明昙聊嘲之曰:‘三阳 在节,明辰淑景,何不饮美酒,赋新诗,而终日竟岁,瞪 视四壁,百年俄顷,知得成儒素否’?答曰:‘盖是平生鄙 好,何论得失’。”顷之而大明成论,誉美州乡。值宋太始 “之初,庄严寺法集敕请渡江住安乐寺,累当师匠,道 俗钦赏。建元之中,遭本亲远丧,道途回阻,有碍北归, 因尔屏绝人事,杜塞讲说。逮齐竟陵王萧子良永明 之中,请二十法师弘宣讲授,苦相征屈,辞不获免。”当 斯之盛,无与友者。兼又淳厚仁惠,不出厉言,安闲守 素,不狎人世。以天监二年卒,春秋七十有四。时复有 道达、惠命,并以勤学显名。达姓裴,河东闻喜人,住广 陵永福精舍。少以孝行知名,拯济危险,道润江𣸣。永 明中,为南兖州僧正,在职廉洁,雅有治才,罢任之日, 惟有故纸五朿。惠命,广陵人,住安乐寺。开济笃素,专 以成实见知

僧伽婆罗附曼陀罗 道命

编辑

按《续高僧传》:“僧伽婆罗,梁言僧养,亦云僧铠,扶南国 人也。幼而颖悟,早附法律,学年出家,偏业《阿毗昙论》, 声荣之盛,有誉海南。具足已后,广习律藏,勇意观方, 乐崇开化。闻齐国弘法,随舶至都,住正观寺,为天竺 沙门求那跋陀之弟子也。复从跋陀研精方等。未盈 炎燠,博涉多通,乃解数国书语。值齐历亡坠,道教陵” 夷。婆罗静洁身心,外绝交故,拥室栖闲,养素资业。大 梁御㝢,搜访术能。以天监五年,被敕征召,于扬都寿 光殿、华林园、正观寺、占云馆、扶南馆等五处传译。讫 十七年,都合一十一部四十八卷,即《大育王经》《解脱 道论》等是也。初翻经日,于寿光殿,武帝躬临法座,笔 受其文,然后乃付译人,尽其经本。敕沙门宝唱、惠超、 僧智、法云及袁昙允等相对疏出,华质有序,不坠译 宗。天子礼接甚厚,引为家僧。所司资给,道俗改观。婆 罗不畜私财,以其䞋施,成立住寺。太尉临川王宏,接 遇隆重。普通五年,因疾卒于正观,春秋六十有五。梁 初又有扶南沙门曼陀罗者,梁言弘弱,大赍梵本,远 来贡献,敕与婆罗共译《宝云法界体性文殊般若经》 三部,合一十一卷。虽事传译,未善梁言,故所出经文, 多有隐质。太清中,湘东王记室虞孝敬者,学周内外, 撰《内典博要》三十卷,该罗经论,条贯释门,诸有要事, 备皆收录,颇同《皇览》《类苑》之流。渚宫陷没,便袭染衣, 更名道命,流离关辅,亦有著述云。

智顺

编辑

按《高僧传》:“智顺本姓徐,琅琊临沂人。年十五出家,事 锺山延贤寺智度为师。少而聪颖,笃志过人,故虽年 在息慈,而学功已积。及受具戒,秉禁无疵,陶练众经, 而独步于涅槃、成实讲说徒众常数百馀人。尝以事 生非虑,颇致坎折,而贞素确然,其徽无点。齐竟陵文 宣王特深礼异,为修冶城寺以居之。司空徐孝嗣亦” 崇其行解,奉以师敬。及东昏失德,孝嗣被诛,子绲逃 窜避祸。顺身自营护,卒以获免。绲后重加资俸,一无 所受。尝有夜盗顺者,净人追而擒之。顺留盗宿于房 内,明旦遗以钱绢,喻而遣之。其仁洽笃恕如此。后东 游禹穴,止于云门精舍,法轮之盛,复见江左。顺为人 虚静恭恪,形器若神,风轨清严,动无失措,故士庶瞻 礼,常有惧焉。以天监六年卒于山寺,春秋六十一。初, 顺之疾甚,不食多日,一时中竟,忽索斋饭。弟子昙和 以顺绝谷日久,密以半合米杂煮以进顺。顺咽而还 吐,索水洗漱,语和云:“汝永出云门,不得还住。”其执节 精苦,皆此之类。临终之日,房内颇闻异香,亦有见天 华天盖者。遗命露骸,空地,以施虫鸟。门人不忍行之, 乃窆于寺侧,弟子等立碑颂德。陈郡袁昂制文,法华 寺释惠举又为之墓志。顺所著《法事赞》及《受戒弘法 记》,皆行于世。

宝亮附道明 僧成 僧宝

编辑

按《高僧传》,“宝亮本姓徐氏,其先东莞胄族,晋乱避地 于东莱。”请帮助识别此字。县亮年十二出家,师青州道明法师。明亦 义学之僧,名高当世。亮就业专精,一闻无失。及具戒 之后,便欲观方弘化。每惟训育有本,未能远绝缘累。 明谓曰:“沙门去俗,以宣通为理,岂可拘此爱网,使吾 道不东乎?”亮感悟,因此客游。年二十一,至京师,居中 兴寺,袁粲一见而异之。粲后与明书曰:“频见亮公,非 常人也。比日闻所未闻,不觉岁之将暮。珠生合浦,魏 人取以照车。璧在邯郸,秦王请以华国天下之宝,当 与天下共之,非上人贵州所得专也。”自是学名稍盛。 及本亲丧亡,路阻不得还北,因屏居禅思,杜绝人事。 齐竟陵文宣王躬自到房,请为法匠,亮不得已而赴。 文宣接足恭礼,结菩萨四部因缘。后移憩灵味寺,于 是续讲众经,盛于京邑。讲《大涅槃》凡八十四遍,《成实 论》十四遍,《胜鬘》四十二遍,《维摩》二十遍,其大小品六 遍,《法华》《十地》《优婆塞戒》《无量寿》《首楞严》《遗教》、弥勒下 生等亦各近十遍。黑白弟子三千馀人,谘禀门徒常 盈数百。亮为人神情爽岸,俊气雄逸,及开章命句,锋 辩纵横。其有问论者,或豫蕴重关,及亮之披解,便觉 宗旨涣然,忘其素蓄。今上龙兴,尊崇正道,以亮德居 时望,亟延谈说。亮任性率直,每言辄称“贫道。”上虽意 有间然,而钦挹其神。天监八年,初敕亮撰《涅槃义疏》 十馀万言,上为之序曰:非言无以寄言,言即无言之 累。累言则可以息言,言息则诸见竞起。所以如来乘 本愿以托生,现慈力以应化。离文字以设教,忘心相 以通道。欲使珉玉异价,泾渭分流,制六师而正四倒, 反八邪而归一味。折世智之角,杜异人之口;导求珠 之心,开观象之目,救烧灼于火宅,拯沉溺于浪海。故 法雨降而燋种受荣,慧日升而长夜蒙晓,发迦叶之 悱愤,吐真实之诚言。虽复二施等于前,五大陈于后, 三十四问,参差异辩,方便劝引,各随意答。举要论经, 不出两途。佛性开其本有之源,《涅槃》明其归极之宗。 非因非果,不起不作,义高万善,事绝百非。空空不能 测其真际,元元不能穷其妙门。自非德均平等,心合无生,金墙玉室,岂易入哉?有青州沙门释宝亮者,气 调爽拔,神用俊举,少贞苦节,长安法忍,耆年愈笃,𫠜 齿不衰,流通先觉,孜孜如也,后进晚生,莫不依仰。以 天监八年五月八日敕亮撰《大涅槃义疏》,以九月二 十日讫。光表微言,赞扬正道,连环既解,疑网云除,条 流明悉,可得略言。朕从容暇日,将欲览焉,聊书数行, 以为记别云尔。亮福德招感,供施累积,性不蓄金,皆 散营福业,身没之后,房无留财,以天监八年十月四 日卒于灵味寺,春秋六十有六。葬锺山之南,立碑墓 所。陈郡周兴嗣、广陵高爽并为制文,刻于两面。弟子 法云等又立碑寺内,文宣图其形像于普弘寺焉。时 高座寺僧成、旷野寺僧宝,亦并齐代法匠。宝又善《三 元》,为贵游所重。

法通附智进

编辑

按《高僧传》,“法通本姓褚氏,河南阳翟人,晋安东将军 扬州都督䂮之八世孙也。家世衣冠,礼义相袭。通幼 而岐颖,聪悟绝伦。年十二出家,游学三藏,专精方等, 大品、《法华》尤所研密。年未登立,便为讲匠,学徒云聚, 千里必集。后践迹京师,初止庄严,后憩定林上寺。栖 闲隐素,履道惟勤,希风影附者,复盈山室。”齐竟陵文 宣王、丞相文献王,皆纡贵慕德,亲承顶礼。陈郡谢举、 吴国陆果、浔阳张孝秀,并策步山门,禀其戒法。白黑 弟子七千馀人。晦迹锺阜三十馀载,坐禅诵念,礼忏 精苦。至天监十一年六月十日,便觉不豫,语弟子云: “我止可至九月二十间耳。”到九月十四日,见两居士 皆执白拂,来向床前,便次第出去。至十七日,忽漫语 云:“檀越不相识,何处来耶?”弟子昙智问意故,答云:“有 一人,著朱衣,戴帻,擎木箱底在床前。”至二十日,见佛 像作两行来,通合掌良久,侍疾者但闻异香,竟不测 其意。通乃密向同意慧弥说之。至二十一日,索香汤 洗浴竟,仍作礼还卧,叉手当胸,正中时卒。春秋七十。 仍葬于寺南。弟子静深等立碑墓侧。陈郡谢举、兰陵 萧子云并为制文,刻于两面。时定林上寺复有沙弥 智进,本阉人,清信笃至,遂出家苦节。尝《头陀》至山东, 宿于树下,有虎来摩其头,见进端坐无扰,跪之而去。 尔后每独行独坐,常见青马一匹,卫其左右。

慧集

编辑

按《高僧传》:“慧集,本姓钱,吴兴于潜人。年十八,于会稽 乐林山出家,仍随慧基法师受业。为性悫实,言无华 绮,而学勤昏晓,未尝懈息。后出京,止招提寺,复遍历 众师,融冶异说,三藏方等,并皆综达。广访《大毗婆沙》 及《杂心》揵度等,以相雠校,故于《毗昙》一部擅步当时。 凡硕难坚疑,并为披释,海内学宾,无不毕至。每一开” 讲,负袠千人。沙门僧旻、法云,并名高一代,亦执卷请 益。今上深相赏接,每请开讲。以天监十四年还至乌 程,遘疾而卒,春秋六十。著《毘昙大义疏》十馀万言,盛 行于世。

昙斐附法藏 明庆

编辑

按《高僧传》:“昙斐,本姓王,会稽剡人。少出家,受业于惠 基法师。性聪敏,素著领牒之称。其方等深经,皆所综 达,《老》《庄》、儒、墨,颇亦披览。后东西禀访,备穷经诰之旨。 居于乡邑法华台寺,讲说相仍,学徒成列。斐神情爽 发,志用清元,故于小品、《净名》尤成独步。加又谈吐蕴 藉,辞辩高华,席上之风,见重当时。梁衡阳孝王元简” 及隐士庐江何引,皆远挹徽猷,招延讲说。吴国张融、 汝南周颙、颙子舍等,并结知音之狎焉。以天监十七 年卒于寺,春秋七十有六。其制作文辞,亦颇见于世。 初斐有誉江东,被敕为十城僧主,符旨适行,未拜便 化,厥土僧尼,倍怀恋德。斐同县南岩寺有沙门法藏, 亦以戒素见称喜,放救生命,兴立图像。时馀姚县有 明庆比丘,与斐同时致誉。庆本姓郑氏,戒行严洁,学 业清美,本师事炎公,以弘实弟子师资,三业并见重 东南。

宝唱

编辑

按《续高僧传》:“宝唱姓岑氏,吴郡人,即有吴建国之旧 壤也。少怀恢敏,清贞自蓄,顾惟只立,勤田为业,资养 所费,终于十亩。至于旁求,佣书取济,寓目疏略,便能 强识。文彩铺赡,义理有闻。年十八,投僧祐律师而出 家焉。祐,江表僧望,多所著述。唱既始陶津经律,谘禀 承风,建德,有声宗嗣。住庄严寺,博采群言,酌其精理。 又惟开悟士俗,要以通济为先”,乃从处士顾道旷、吕 僧智等,习听经史,《庄》《易》,略通大义。时以其游涉世务, 谓有俗志,为访家室,执固不回。将及三十,天荫既崩, 丧事云毕。建武二年,摆拨常习,出都专听,涉历五载, 又中风疾。会齐氏云季遭乱入东,远至闽越,讨论旧 业。天监四年,便还都下,乃敕为新安寺主。帝以时会 云雷,远近清晏,风雨调畅,百谷年登。岂非上资三宝, 中赖四天,下藉神龙,幽灵叶赞,方乃福被黔黎,歆兹 厚德。但文散群部,难可备寻,下敕令唱,总撰《集录》,以 拟时要。或建福禳灾,或礼忏除障,或飨接神鬼,或祭 祀龙王,部类区分,近将百卷八部神名,以为三卷。包括幽奥,详略古今。故诸所祈求,帝必亲览,指事祠祷, 多感威灵。所以五十许年,江表无事,兆民荷赖,缘斯 力也。天监七年,帝以法海浩瀚,浅识难寻,敕庄严僧 旻于定林上寺缵《众经要抄》八十八卷,又敕开善智 藏缵众经义理,号曰《义林》八十卷。又敕建元僧朗注 《大般涅槃经》七十二卷,并唱奉别敕,兼赞其功,纶综 终始,缉成部袠。及简文之在春坊,尤耽内教,撰《法宝 联璧》二百馀卷,别令宝唱缀比,区别其类,遍略之流。 帝以佛法冲奥,近识难通,自非才学,无由造极。又敕 唱自大教东流,道门俗士有叙佛理,著作弘义,并通 鸠聚,号曰《续法轮论》,合七十馀卷。使夫迷悟之宾,见 便归信,深助道法,无以加焉。又撰《法集》一百三十卷, 并唱独专,虑缵结成部,上既亲览,流通内外。十四年, 敕安乐寺僧绍撰《华林佛殿经目》,虽复勒成,未惬帝 旨。又敕唱重撰,乃因绍前录,注述合离,甚有科据,一 袠四卷,雅惬时望,遂敕掌华林园宝云经藏,搜求遗 逸,皆令具足,备造三卷,以用供上。缘是又敕撰《经律 异相》五十五卷,《饭圣僧法》五卷。帝又注《大品经》五十 卷。于时佛教隆盛,无得称焉。道俗才华,互陈文理。自 武帝膺运,时年三十七,在位四十九载。深以庭荫早 倾,常怀哀感,每叹曰:“虽有四海之尊,无由得伸罔极。” 故留心释典,以八部《般若》为心良田,是诸佛由生,又 即除灾涤累。故收采众经,躬述注解,亲临法座,讲读 敷弘。用此“善因,崇津灵识,频代二皇,舍身为僧,给使 洗濯烦秽,仰资冥福。每一舍时,地为之震,相继斋讲, 不断法轮。”为太祖文皇于锺山竹涧建大爱敬寺,结 构伽蓝,同尊园寝,经营雕丽,奄若天宫,千有馀僧,四 事供给。又为献太后于青溪西岸建阳城门路东起 大智度寺,殿堂宏敞,宝塔七层,房廊周接,华果间发 五百诸尼,四时讲诵。又以大通元年,于台城北开大 通门,立同泰寺。楼阁台殿,则宸宫九级浮图,回张云 表,山树园池,沃荡烦积。其年三月六日,帝亲临幸,礼 忏敬接,以为常准,即舍身之地也。虽亿兆务殷,而卷 不辍手,披阅内外经论典坟,恒以达曙为则。帝前后 集百有馀卷,著《通史书苑》数千卷。唱当斯盛世,频奉 玺书,预参翻译。初唱天监九年,先疾复动,便发二愿, 遍寻经论,使无遗失。搜括列代僧录,创区别之,撰为 部袠,号曰《名僧传》三十一卷。至十三年,始就条列,后 不测其终。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